CN113176722A - 开关装置及钟表 - Google Patents

开关装置及钟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76722A
CN113176722A CN202110072648.XA CN202110072648A CN113176722A CN 113176722 A CN113176722 A CN 113176722A CN 202110072648 A CN202110072648 A CN 202110072648A CN 113176722 A CN113176722 A CN 1131767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e
lower case
hole
exterior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726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山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176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67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00Normal winding of clockworks by hand or mechanically; Winding up several mainsprings or driving weights simultaneously
    • G04B3/04Rigidly-mounted keys, knobs or crow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G04B37/08Hermetic sealing of openings, joints, passages or slits
    • G04B37/10Hermetic sealing of openings, joints, passages or slits of winding stems
    • G04B37/106Hermetic sealing of openings, joints, passages or slits of winding stems of push butt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G04B37/08Hermetic sealing of openings, joints, passages or slits
    • G04B37/081Complete encasings for wrist or pocket watches also comprising means for hermetic sealing of the winding stem and crown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G04B37/22Materia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pocket watch or wrist watch cas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装置及钟表,该开关装置具备:壳体,其设有贯通孔;操作部件,其具备可滑动地插入上述贯通孔的轴部;以及多个衬垫,其设于上述轴部的外周且与上述贯通孔的内表面可滑动地接触,上述多个衬垫中的至少一个衬垫由含有氟的原料形成。

Description

开关装置及钟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手表、移动通信机等电子设备的开关装置及具备该开关装置的钟表。
背景技术
例如,在手表的开关装置中,已知如日本特开2007-256067号公报所记载地在可滑动地插入壳体的贯通孔的操作部件的轴部设置三个防水衬垫的构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案之一是一种开关装置,其具备:壳体,其设有贯通孔;操作部件,其具备可滑动地插入上述贯通孔的轴部;以及多个衬垫,其设于上述轴部的外周且与上述贯通孔的内表面可滑动地接触,上述多个衬垫中的至少一个衬垫由含有氟的原料形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于手表的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手表的A-A向视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手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手表中分解了第一外装部件的第一外装片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在图4所示的手表中在将安装有第一外装部件的第二外装片、第三外装片的第二外装部件安装于上壳体部的状态下从下表面侧观察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表示在图5所示的第二外装部件安装有第一外装部件的第二外装片、第三外装片的状态的放大俯视图。
图7是从下表面侧观察图6所示的第二外装部件和第一外装部件的第二外装片、第三外装片的放大立体图。
图8是将图7所示的第二外装部件和第一外装部件的第二外装片、第三外装片表背面反转而示出的放大立体图。
图9A是安装于图6所示的第二外装部件的第一外装部件的第二外装片的截面的B-B向视的放大剖视图。
图9B是安装于图6所示的第二外装部件的第一外装部件的第二外装片的截面的C-C向视的放大剖视图。
图10是在图1所示的手表的D-D向视下切割开示出的放大立体图。
图11是图2所示的手表的E-E向视的放大剖视图。
图12A是图1所示的手表的主要部分的截面的F-F向视的放大剖视图。
图12B是图1所示的手表的主要部分的截面的G-G向视的放大剖视图。
图13是图1所示的手表的H-H向视的放大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图13所示的手表的按钮开关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在图2所示的手表的开关装置中解除了操作部件的锁定部对操作头部的锁定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5,对应用于手表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该手表具备手表壳体1。在该手表壳体1的12点侧和6点侧设有安装表带2的带安装部3。另外,在该手表壳体1的3点侧设有开关装置4,在手表壳体1的2点侧、4点侧、8点侧以及10点侧分别设有作为开关装置的按钮开关5。
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在该手表壳体1的上部开口部隔着衬垫6a设有钟表玻璃6。在该手表壳体1的内部隔着中框8设有钟表模块7。该钟表模块7具备上部外壳7a和下部外壳7b。在上部外壳7a与下部外壳7b之间设有电路基板9。
如图2所示,在上部外壳7a的上部设有表盘10和划分部件11。表盘10由具有透光性的原料形成为大致圆板状,在该表盘10的下表面设有太阳能板10a。划分部件11形成为环状,在内周面以等间隔设有时间字符11a。该划分部件11以配置于表盘10的上表面的外周部的状态安装于手表壳体1的内周面。
另外,如图2所示,在上部外壳7a内设有多个钟表机芯12,在下部外壳7b内设有电池13。这些多个钟表机芯12分别具备向表盘10及太阳能板10a的上方突出的指针轴12a,且构成为,使设于该指针轴12a的上端部的指针12b在表盘10的上方走针,指示显示时刻等信息。
另外,如图1~图4所示,手表壳体1具备壳体主体15和外装部件16。壳体主体15具备下壳体17(第一部件)和上壳体18(第二部件)。下壳体17具备筒状的侧壁部和底部,它们由混入有增强塑料或碳纤维、玻璃纤维的合成树脂等刚性高的合成树脂一体形成。在该情况下,在下壳体17的12点侧和6点侧的侧壁部突出设有带安装部3的安装突起部17a。
如图2及图3所示,在该下壳体17内的底部设有压电元件14。即,该压电元件14设于振动板14a上,该振动板14a通过双面胶带14b粘贴于下壳体17内的底部。在该下壳体17内经由中框8配置有钟表模块7。上壳体18由刚性比下壳体17高的材料、例如不锈钢等金属形成为大致环状。
即,如图2~图5所示,该上壳体18具备配置于下壳体17的筒状的侧壁部的上端面的第一环部18a、与下壳体17的内周面抵接的第二环部18b、以及设于第一环部18a上且隔着衬垫6a安装钟表玻璃6的筒状部18c。在该情况下,上壳体18在第一环部18a与下壳体17的上端面之间隔着防水环19,且利用多个螺丝18d安装于下壳体17的上部。
如图1~图8所示,外装部件16具备第一外装部件20和第二外装部件21。第二外装部件21覆盖上壳体18的第一环部18a的上表面及筒状部18c的外周面并配置于上壳体18上,且由钛合金、铝合金等具有装饰性的金属形成为大致环状。第一外装部件20配置为从第二外装部件21的上表面到壳体主体15的外周,且在壳体主体15的外周方向上被分割成多个。
即,如图1~图8所示,第一外装部件20具备配置于壳体主体15的外周上的从12点侧经由9点侧到达6点侧的单侧这样的大致一半的第一外装片22、在6点侧的带安装部3与第一外装片22对置配置的第二外装片23、以及在12点侧的带安装部3与第一外装片22对置配置的第三外装片24。这些第一~第三外装片22~24分别由聚氨酯树脂等软质的合成树脂形成。
如图3~图5所示,第一外装片22具备与壳体主体15的从8点侧到10点侧的部位对应的外装主体部25、与壳体主体15的7点侧对应的第一罩部26、以及与壳体主体15的11点侧对应的第二罩部27。就外装主体部25而言,其两侧部配置为从第二外装部件21的内周缘经由第二外装部件21的上表面及上壳体18的侧面到下壳体17的侧壁部的下部。
如图3~图5所示,在该外装主体部25与壳体主体15的8点侧和10点侧分别对应地设有按钮开关5的头部43插入的按钮插入孔25a。另外,如图4及图12A所示,在该外装主体部25的上部与8点侧和10点侧分别对应而设有第一螺钉28插入的第一螺钉插入孔25b。
在该情况下,如图1、图4以及图12A所示,构成为,第一螺钉28从外装主体部25的第一螺钉插入孔25b穿过第二外装部件21及上壳体18的第一环部18a的各孔而螺纹结合于设于下壳体17的侧壁部的上端部的第一螺纹孔17d,将外装主体部25及第二外装部件21与上壳体18一起安装于下壳体17。
而且,如图2及图3所示,在该外装主体部25的侧部与壳体主体15的9点侧的侧面对应地设有第二螺钉29插入的第二螺钉插入孔25c。构成为,该第二螺钉29从外装主体部25的第二螺钉插入孔25c螺纹结合于设于下壳体17的侧壁部的侧面的第二螺纹孔17e,从而将外装主体部25安装于下壳体17的侧面。
如图3~图5所示,该第一外装片22的第一罩部26在手表壳体1的6点侧的带安装部3的壳体主体15的7点侧的端部将其覆盖地配置。如图5所示,在该第一罩部26设有第一螺钉安装孔26a和第一连结孔26b。
在该情况下,如图10所示,在下壳体17的6点侧的安装突起部17a,在下壳体17的外周方向、也就是相对于下壳体17的外周的切线方向上从7点侧朝向5点侧贯通地设有与第一罩部26的第一螺钉安装孔26a在同一轴上对应的主体插入孔17b。在该主体插入孔17b插入有安装螺钉部件30的螺钉主体31。该安装螺钉部件30具备在两端部设有内螺纹部31a的螺钉主体31和与该螺钉主体31的各内螺纹部31a分别螺纹结合的两个外螺纹件32。
由此,如图10所示,构成为,在安装螺钉部件30的螺钉主体31插入下壳体17的安装突起部17a的主体插入孔17b的状态下,第一螺钉安装孔26a与安装突起部17a的主体插入孔17b在同一轴上对应,外螺纹件32穿过第一螺钉安装孔26a螺纹结合于螺钉主体31的内螺纹部31a,从而第一罩部26安装于下壳体17的安装突起部17a。
另外,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下壳体17的6点侧的安装突起部17a,在下壳体17的外周方向、也就是相对于下壳体17的外周的切线方向上从7点侧朝向5点侧贯通地设有与第一罩部26的第一连结孔26b在同一轴上对应的主体连结孔17c。在该主体连结孔17c插入有作为棒状部件的销部件33。该销部件33构成为,轴向的长度形成得比安装突起部17a的主体连结孔17c的轴向的长度更长,且在插入到主体连结孔17c时,向安装突起部17a的两侧突出。
由此,如图10及图11所示,构成为,销部件33插入安装突起部17a的主体连结孔17c并向安装突起部17a的两侧突出,且该突出的销部件33对应地插入到第一连结孔26b,从而第一罩部26连结固定于上述安装突起部17a的端部,可防止相对于安装突起部17a的翘起。
如图3~图5所示,第一外装片22的第二罩部27在手表壳体1的12点侧的带安装部3的在壳体主体15的11点侧的端部将其覆盖而配置。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该第二罩部27设有第二螺钉安装孔27a和第二连结孔27b。
该第二罩部27与第一罩部26同样地构成为,第二螺钉安装孔27a与主体插入孔17b在同一轴上对应,该主体插入孔17b在下壳体17的安装突起部17a沿下壳体17的外周方向、也就是相对于下壳体17的外周的切线方向设置。由此,构成为,外螺纹件32穿过第二螺钉安装孔27a螺纹结合于插入下壳体17的主体插入孔17b内的螺钉主体31的内螺纹部31a,从而第二罩部27安装于下壳体17的安装突起部17a。
另外,该第二罩部27与第一罩部26相同地构成为,第二连结孔27b与主体连结孔17c在同一轴上对应,该主体连结孔17c在安装突起部17a沿下壳体17的外周方向、也就是相对于下壳体17的外周的切线方向设置。由此,构成为,插入安装突起部17a的主体连结孔17c并向安装突起部17a的两侧突出的销部件33插入第二连结孔27b,从而第二罩部27连结固定于安装突起部17a的端部,可防止相对于安装突起部17a的翘起。
另一方面,如图4~图9B所示,外装部件16的第二外装片23安装于壳体主体15的5点侧的部位。该第二外装片23具备从大致环状的第二外装部件21的内周缘经由第二外装部件21的上表面配置到上壳体18的外周面的第二主体部34和配置于手表壳体1的6点侧的带安装部3的壳体主体15的5点侧的端部的第三罩部35。
如图6~图9B所示,该第二外装片23通过将第二主体部34安装于大致环状的第二外装部件21而临时固定。在该情况下,在安装第二主体部34的第二外装部件21的部位设有从内周侧朝向外周侧陷入的一对陷入槽21a和设于外周部的卡定槽21b。在第二主体部34设有插入安装于第二外装部件21的一对陷入槽21a的一对安装突起34a和与第二外装部件21的卡定槽21b卡合的卡合突起34b。
由此,如图6~图9B所示,构成为,第二外装片23在从大致环状的第二外装部件21的内周缘经由第二外装部件21的上表面配置到上壳体18的外周面时,第二主体部34的一对安装突起34a插入第二外装部件21的一对陷入槽21a,第二主体部34的卡合突起34b与第二外装部件21的卡定槽21b卡合,从而安装于第二外装部件21被临时固定。
另外,如图4~图9B所示,第二外装片23的第三罩部35构成为覆盖与手表壳体1的6点侧的带安装部3对应的下壳体17的安装突起部17a的5点侧的侧部而配置,且与第一外装片22的第一罩部26对置。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该第三罩部35设有第三螺钉安装孔35a和第三连结孔35b。
如图10及图11所示,该第三罩部35构成为,第三螺钉安装孔35a与在下壳体17的安装突起部17a沿下壳体17的外周方向、也就是相对于下壳体17的外周的切线方向设置的主体插入孔17b在同一轴上对应。另外,构成为,外螺纹件32与穿过第三螺钉安装孔35a插入到下壳体17的主体插入孔17b内的螺钉主体31的内螺纹部31a螺纹结合,从而该第三罩部35安装于下壳体17的安装突起部17a。
另外,如图10及图11所示,该第三罩部35构成为第三连结孔35b与在安装突起部17a沿下壳体17的外周方向、也就是相对于下壳体17的外周的切线方向设置的主体连结孔17c在同一轴上对应。由此,构成为,插入安装突起部17a的主体连结孔17c并向安装突起部17a的两侧突出的销部件33对应地插入第三连结孔35b,从而第三罩部35连结固定于安装突起部17a的端部,可防止相对于安装突起部17a的翘起。
而且,如图5~图7以及图12B所示,在该第二外装片23,位于第二主体部34与第三罩部35的边界设有第三螺钉36插入的第三螺钉插入孔23a。由此,通过第三螺钉36从上方插入第三螺钉插入孔23a并与设于下壳体17的5点侧的上端部的第三螺纹孔17e螺纹结合,第二外装片23安装于下壳体17的5点侧的上端部。
另一方面,如图4~图8所示,外装部件16的第三外装片24安装于壳体主体15的1点侧的部位。该第三外装片24与第二外装片23相同地具备从大致环状的第二外装部件21的内周缘经由第二外装部件21的上表面配置到上壳体18的外周面的第三主体部37和配置于手表壳体1的12点侧的带安装部3的壳体主体15的1点侧的端部的第四罩部38。
如图6~图8所示,该第三外装片24通过第三主体部37安装于大致环状的第二外装部件21而临时固定。在该情况下,在安装第三主体部37的第二外装部件21的部位也与第二外装片23相同地设有从内周侧朝向外周侧陷入的一对陷入槽21a和设于外周部的卡定槽21b。在第三主体部37与第二外装片23相同地设有插入安装于第二外装部件21的一对陷入槽21a的一对安装突起37a和与第二外装部件21的卡定槽21b卡合的卡合突起37b。
由此,如图6~图8所示,第三外装片24与第二外装片23相同地构成,在从大致环状的第二外装部件21的内周缘经由第二外装部件21的上表面配置到上壳体18的外周面时,第三主体部37的一对安装突起37a插入第二外装部件21的一对陷入槽21a,且第三主体部37的卡合突起37b与第二外装部件21的卡定槽21b卡合,从而安装于第二外装部件21被临时固定。
另外,如图4~图8所示,该第三外装片24的第四罩部38构成为覆盖与手表壳体1的12点侧的带安装部3对应地设于下壳体17的安装突起部17a的1点侧的侧部而配置,且与第一外装片22的第二罩部27对置。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该第四罩部38设有第四螺钉安装孔38a和第四连结孔38b。
该第四罩部38与第二外装片23的第三罩部35相同地构成为,第四螺钉安装孔38a与在下壳体17的安装突起部17a沿下壳体17的外周方向、也就是相对于下壳体17的外周的切线方向设置的主体插入孔17b在同一轴上对应。由此,构成为,通过外螺纹件32与穿过第四螺钉安装孔38a插入到安装突起部17a的主体插入孔17b内的螺钉主体31的内螺纹部31a螺纹结合,第四罩部38安装于下壳体17的安装突起部17a。
另外,该第四罩部38与第三罩部35相同地构成为第四连结孔38b与在安装突起部17a沿下壳体17的外周方向、也就是相对于下壳体17的外周的切线方向设置的主体连结孔17c在同一轴上对应。由此,构成为,通过插入安装突起部17a的主体连结孔17c并向安装突起部17a的两侧突出的销部件33插入第四连结孔38b,第四罩部38连结固定于安装突起部17a的端部,可防止相对于安装突起部17a的翘起。
而且,与第二外装片23相同地,在该第三外装片24,位于第三主体部37与第四罩部38的边界设有第三螺钉36插入的第四螺钉插入孔24a。由此,通过第三螺钉36从上方插入第四螺钉插入孔24a并与设于下壳体17的1点侧的上端部的第三螺纹孔17e螺纹结合,第三外装片24安装于下壳体17的1点侧的上端部。
另外,如图1、图13以及图14所示,手表壳体1的多个按钮开关5分别设置位置及大小不同,但全部为大致相同的构造。即,这些多个按钮开关5中的例如1点侧的按钮开关5具备第一操作部件40和第一弹簧部件41。第一操作部件40具备可滑动地插入下壳体17的第一贯通孔39内的金属制的轴部42和设于该轴部42的外端部的合成树脂制的头部43,但也可以由金属形成轴部42和头部43。
在该情况下,如图14所示,下壳体17的第一贯通孔39具备轴部42插入的小径孔部39a和配置头部43的大径孔部39b。轴部42形成为比第一贯通孔39的小径孔部39a的轴向的长度更长。由此,构成为,轴部42在插入到小径孔部39a内时,内端部向下壳体17的内部突出,外端部向第一贯通孔39的大径孔部39b内突出。
如图14所示,该轴部42构成为,在突出到下壳体17的内部的内端部安装E形环等第一防脱部件47,该第一防脱部件47可接近/远离地抵接于下壳体17的内周面,从而不会从第一贯通孔39向下壳体17的外部脱落。该轴部42构成为,在头部43被压入时,内端部按压钟表模块7的触点部7c而进行开关动作。另外,在该轴部42的外周面设有安装第一~第三衬垫44~46的多个衬垫槽42a。
如图14所示,头部43形成为其外径比第一贯通孔39的大径孔部39b的内径稍小,在该头部43的内端面设有配置第一弹簧部件41的凹部43a。第一弹簧部件41是螺旋弹簧,且构成为,一端部与大径孔部39b的台阶部弹性接触,另一端部与头部43的凹部43a的内表面弹性接触,从而对头部43在向下壳体17的外部外推的方向上施力。
由此,如图14所示,按钮开关5构成为,在头部43被第一弹簧部件41的弹力外推而使轴部42的第一防脱部件47与下壳体17的内周面抵接时,在头部43的内端部从大径孔部39b的台阶部分离而配置于第一贯通孔39的大径孔部39b内的状态下,头部43的外端部从第一贯通孔39的大径孔部39b向外部突出。
另外,如图14所示,该按钮开关5构成为,在头部43抵抗第一弹簧部件41的弹力被推入并使头部43的内端部接近或接触大径孔部39b的台阶部时,第一弹簧部件41被压缩而配置于头部43的凹部43a内,轴部42的第一防脱部件47从下壳体17的内周面分离并向下壳体17内突出,该突出的轴部42的内端部按压钟表模块7的触点部7c而进行开关动作。
另外,如图14所示,在该按钮开关5的轴部42安装有第一~第三衬垫44~46。即,这些第一~第三衬垫44~46在轴部42的外周从外端部侧朝向内端部侧以预定间隔分别配置于轴部42的各衬垫槽42a内。另外,这些第一~第三衬垫44~46构成为,在轴部42插入到第一贯通孔39的小径孔部39a时,第一~第三衬垫44~46的各外周部与第一贯通孔39的小径孔部39a的内周面可滑动地接触。
在该情况下,第一衬垫44为具有耐热性及耐化学性的原料、包括氟的原料,由例如氟橡胶形成。第二衬垫45由具有耐磨损性及耐久性且因压缩而引起的永久变形小、滑动性优异的原料、例如丁腈橡胶形成。第三衬垫46由具有耐热性及耐候性的原料、例如丁基橡胶形成。
由此,按钮开关5构成为,通过氟橡胶的第一衬垫44确保耐热性及耐化学性,防止水、油、化学制品等液体的浸入,另外,通过因压缩而引起的永久变形小的丁腈橡胶的第二衬垫45确保耐磨损性、耐久性以及滑动性,防止水的浸入,通过丁基橡胶的第三衬垫46确保耐热性及耐候性,防止水蒸气等气体的浸入,防止钟表玻璃6的雾气,由此,实现高压防水。
在该情况下,如图14所示,第一~第三衬垫44~46从第一操作部件40的轴部42的外端部侧朝向内端部侧按照第一衬垫44、第二衬垫45、第三衬垫46的顺序配置。因此,该按钮开关5构成为,首先通过第一衬垫44可靠地防止油、化学制品等液体的浸入,然后通过第二衬垫45可靠地防止水的浸入,最后通过第三衬垫46可靠地防止水蒸气等气体的浸入,防止钟表玻璃6的雾气,因此,高效地实现高压防水。
另一方面,如图2及图15所示,手表壳体1的3点侧的开关装置4具备嵌入于下壳体17的第二贯通孔48的筒状部件50、插入该筒状部件50内并向下壳体17的外部突出的第二操作部件51、以及锁定该第二操作部件51的锁定部52。
如图2及图15所示,筒状部件50具备插入下壳体17的第二贯通孔48的小径孔部的小径筒部50a、插入第二贯通孔48的中径孔部的中径筒部50b、以及插入第二贯通孔48的大径孔部的大径筒部50c,它们由不锈钢等金属形成。在该情况下,就筒状部件50而言,小径筒部50a的内端部向下壳体17内突出,在该突出的内端部安装有第二防脱部件50d。
另外,如图2及图15所示,该筒状部件50在中径筒部50b的外周设有多个防水衬垫50e。由此,筒状部件50通过多个防水衬垫50e与第二贯通孔48的中径孔部的内周面弹性接触而实现了与下壳体17的第二贯通孔48之间的防水。
如图2及图15所示,第二操作部件51具备作为柄轴的操作轴53、与该操作轴53的外端部连结的操作头部54、连结操作轴53和操作头部54的连结节55、以及对操作头部54朝向下壳体17的外部施力的第二弹簧部56。操作轴53的内端部可滑动地插入钟表模块7内,外端部可滑动地配置于筒状部件50内。
如图2及图15所示,操作头部54具备可滑动地插入筒状部件50的中径筒部50b内的筒轴54a和设于该筒轴54a的外端部的外头部54b。在筒轴54a的外周设有多个防水环54d,该多个防水环54d与筒状部件50的内周面可滑动地弹性接触。另外,在该筒轴54a内配置有连结节55及第二弹簧部件56,且插入有操作轴53的外端部。在该情况下,就操作轴53而言,其外端部与连结节55连结。
如图2及图15所示,连结节55可滑动地配置于筒轴54a内,且构成为,在操作头部54被第二弹簧部件56的弹力外推至下壳体17的外部侧的中立状态时,相对于操作头部54空转,不会将操作头部54的旋转传递到操作轴53。
另外,如图2及图15所示,该连结节55构成为,在操作头部54从中立状态朝向下壳体17的外部进一步被抽出时,即使筒轴54a滑动,也维持停止状态而不移动,且在筒轴54a内与筒轴54a卡合,从而将操作头部54的旋转传递到操作轴53。
如图2及图15所示,锁定部52是螺纹锁定机构,具备设于筒状部件50的大径筒部50c的外周面的外螺纹52a和设于操作头部54的外头部54b内的凹部54c的内周面的内螺纹52b。在该情况下,设于操作头部54的外头部54b内的凹部54c的内径形成为与筒状部件50的大径筒部50c的外径同程度的大小。
由此,如图2及图15所示,锁定部52构成为,当将连结节55空转的中立状态的操作头部54一边抵抗第二弹簧部件56的弹力朝向下壳体17的内部推入一边沿一方向旋转时,筒状部件50的大径筒部50c被推入操作头部的外头部54b的凹部54c内,并且凹部54c的内螺纹52b与大径筒部50c的外螺纹52a螺纹结合而锁定。
另外,如图2及图15所示,该锁定部52构成为,在大径筒部50c的外螺纹52a和凹部54c的内螺纹52b螺纹结合的状态下,当使操作头部54沿与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大径筒部50c的外螺纹52a与凹部54c的内螺纹52b的螺纹结合松开,基于外螺纹52a和内螺纹52b而形成的锁定被解除,操作头部54受第二弹簧部件56的弹力而朝向下壳体17的外部被外推,成为中立状态。
由此,如图2及图15所示,开关装置4构成为,在锁定部52对操作头部54的锁定被解除且操作头部54受第二弹簧部件56的弹力而朝向下壳体17的外部被外推的中立状态时,操作头部54的筒轴54a和连结节55未卡合,因此,即使使操作头部54旋转,连结节55也相对于操作头部54空转,操作轴53不旋转,不对钟表模块7的钟表机芯12进行操作,不进行时刻等的修正。
另外,如图2及图15所示,该开关装置4构成为,在锁定部52对操作头部54的锁定被解除且将中立状态的操作头部54朝向下壳体17的外部进一步抽出时,操作头部54的筒轴54a和连结节55卡合,因此连结节55随着操作头部54的旋转而旋转,使操作轴53在钟表模块7内旋转,对钟表模块7内的钟表机芯12进行操作,从而可进行时刻等的修正。
另外,如图2、图5、图15所示,在上壳体18设有与开关装置4对应的作为下壳体17的一部分的内周部抵接的防冲击部57。即,该防冲击部57构成为,从与开关装置4的第二操作部件51对应的上壳体18的第一环部18a的下表面且上壳体18的第二环部18b的外周面突出设置,且在操作轴53的轴向上与下壳体17的内周部抵接。
在该情况下,如图2及图15所示,构成为,下壳体17的外周部设置为比上壳体18的外周面向外部突出,第二操作部件51插入嵌入于下壳体17的第二贯通孔48的筒状部件50。由此,开关装置4构成为,在第二操作部件51的操作头部54从外部受到冲击时,该冲击经由筒状部件50由下壳体17承受。
因此,在该开关装置中,如图2及图15所示,即使第二操作部件51的操作头部54从外部受到冲击,合成树脂制的下壳体17因冲击而变形,由于下壳体17的内周部抵碰于金属制的上壳体18的防冲击部57,从而冲击也被防冲击部57从外部阻挡。
由此,如图2及图15所示,该开关装置4构成为,冲击由防冲击部57从外部阻挡,从而第二操作部件51的操作轴53不会由于冲击而被推入钟表模块7内,因此,即使第二操作部件51的操作头部54从外部受到冲击,也可防止因操作轴53而引起的钟表模块7的破损。
在该情况下,如图5所示,上壳体18构成为通过定位部58在下壳体17上定位。即,该定位部58具备分别设于上壳体18的第一环部18a中的12点侧和6点侧的外周部的一对缺口部58a和设于下壳体17的侧壁部的上端部且与上壳体18的一对缺口部58a卡合的一对突起部(未图示)。
由此,如图2、图5、图15所示,上壳体18构成为,在第一环部18a配置于下壳体17的侧壁部的上端部时,设于下壳体17的上端部的一对突起部(未图示)与设于上壳体18的第一环部18a的一对缺口部58a卡合,从而相对于下壳体17的外周方向的位置准确地定位。在该情况下,上壳体18构成为,通过利用定位部58定位相对于下壳体17的位置,从而使上壳体18的防冲击部57与开关装置4对应配置。
接下来,对这样的手表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对组装该手表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在下壳体17内安装压电元件14。此时,将压电元件14安装于振动板14a上,利用双面胶带14b将该振动板14a粘贴于下壳体17内的底部。在该状态下,将多个按钮开关5及开关装置4安装于下壳体17。
即,在将多个按钮开关5安装于下壳体17时,预先在设于各第一操作部件40的各轴部42的外周的多个衬垫槽42a分别安装第一~第三衬垫44~46。此时,从轴部42的外端部侧朝向内端部侧将第一衬垫44、第二衬垫45以及第三衬垫46按照该顺序安装。在该状态下,在第一操作部件40的轴部42的外周配置第一弹簧部件41,将轴部42从外部插入下壳体17的第一贯通孔39。
于是,第一弹簧部件41配置于第一贯通孔39的大径孔部39b的台阶部与第一操作部件40的头部43中的凹部43a的内表面之间。在该状态下,按压头部43,使轴部42的内端部向下壳体17内突出,在该突出的轴部42的内端部安装第一防脱部件47。在该状态下,头部43被第一弹簧部件41的弹力外推,轴部42的第一防脱部件47与下壳体17的内周面抵接,轴部42不会从下壳体17向外部脱落。
另外,此时,在按钮开关5的头部43的内端部从大径孔部39b的台阶部分离的状态下,头部43配置于第一贯通孔39的大径孔部39b内,头部43的外端部从大径孔部39b内向下壳体17的外部突出。在该状态下,第一~第三衬垫44~46的外周部与第一贯通孔39的小径孔部39a可滑动地弹性接触。
在这样的状态下,由氟橡胶的第一衬垫44确保耐热性及耐化学性,防止油、化学制品等液体的浸入,另外,由因压缩而引起的永久变形小的丁腈橡胶的第二衬垫45确保耐磨损性、耐久性以及滑动性,防止水的浸入,由丁基橡胶的第三衬垫46确保耐热性及耐候性,防止水蒸气等气体的浸入,防止钟表玻璃6的雾气。因此,按钮开关5实现了高压防水。
另外,在该情况下,将多个衬垫44~46从第一操作部件40的轴部42的外端部侧朝向内端部侧以第一衬垫44、第二衬垫45、第三衬垫46的顺序配置。在该状态下,首先由第一衬垫44可靠地防止油、化学制品等液体的浸入,然后由第二衬垫45可靠地防止水的浸入,最后由第三衬垫46防止水蒸气等气体的浸入,防止钟表玻璃6的雾气。由此,实现了按钮开关5的高压防水。这样,将多个按钮开关5分别安装于下壳体17的2点侧、4点侧、8点侧、10点侧。
另一方面,在将开关装置4安装于下壳体17时,首先,将筒状部件50安装于下壳体17的第二贯通孔48。此时,预先在筒状部件50的中径筒部50b的外周面安装多个防水衬垫50e。在该状态下,将筒状部件50与多个防水衬垫50e一起嵌入下壳体17的第二贯通孔48。此时,筒状部件50的小径筒部50a配置于第二贯通孔48的小径孔部,中径筒部50b配置于第二贯通孔48的中径孔部,大径筒部50c配置于第二贯通孔48的大径孔部。
在该状态下,多个防水衬垫50e与第二贯通孔48的中径孔部的内周面弹性接触,实现了下壳体17的第二贯通孔48与筒状部件50之间的防水。另外,此时,筒状部件50的小径筒部50a的内端部向下壳体17内突出,在该突出的内端部安装第二防脱部件50d。由此,筒状部件50不会从第二贯通孔48脱出地安装于第二贯通孔48。
在该状态下,将钟表模块7从上方装入下壳体17内。此时,预先组装钟表模块7,将表盘10与太阳能板10a一起配置于该钟表模块7的上部,在该钟表模块7的外周安装中框8。在该状态下,将钟表模块7与中框8一起配置于下壳体17内,使钟表模块7的多个触点部7c与多个按钮开关5的各轴部42的内端部对应。
然后,将开关装置4的第二操作部件51安装于筒状部件50,该筒状部件50安装于下壳体17。此时,预先使连结节55连结于第二操作部件51的操作轴53的外端部。在该状态下,向设于第二操作部件51的操作头部54的筒轴54a内插入第二弹簧部件56,并且使连结节55插入,并使操作轴53的外端部插入。
由此,操作轴53通过连结节55与操作头部54的筒轴54a连结。在该状态下,将操作轴53从下壳体17的外部插入筒状部件50,并插入到下壳体17内的钟表模块7内。于是,操作轴53可操作地连结于钟表模块7的钟表机芯12。由此,开关装置4安装于下壳体17。
之后,在合成树脂制的下壳体17安装金属制的上壳体18,组装壳体主体15。此时,预先在下壳体17的筒状的侧壁部的上端部配置防水环19。另外,此时,预先将划分部件11配置于上壳体18的筒状部18c内,并且将钟表玻璃6与衬垫6a一起安装。在该情况下,将钟表玻璃6经由衬垫6a嵌入上壳体18的筒状部18c内,从而由刚性比下壳体17更高的上壳体18保护钟表玻璃6,并且确保上壳体18的防水性。
在该状态下,在将上壳体18安装于下壳体17时,将上壳体18的第一环部18a配置于下壳体17的筒状的侧壁部的上端部,并且使上壳体18的第二环部18b与下壳体17的侧壁部的内表面对应地配置。此时,上壳体18和下壳体17通过定位部58准确地定位。因此,设于第二环部18b的防冲击部57与安装于下壳体17的开关装置4对应地被准确配置。
然后,利用多个螺丝18d将上壳体18的第一环部18a安装于下壳体17的筒状的侧壁部的上端部。在该情况下,即使下壳体17由合成树脂形成,也可由上壳体18确保壳体主体15整体的强度。即,即使下壳体17是具有筒状的侧壁部和底部的构造,由于下壳体17的筒状的侧壁部的开口部由金属制的上壳体18加强,因此也可提高壳体主体15整体的刚性。
另外,此时,下壳体17由合成树脂形成,从而与由金属形成的情况相比,制作作业简单,制造成本降低,实现了低价化。在该情况下,在上壳体18的第一环部18a与下壳体17的侧壁部的上端部之间夹着防水环19,上壳体18安装于下壳体17。因此,通过防水环19实现了壳体主体15的防水。由此,组装成壳体主体15。
在该状态下,在壳体主体15安装外装部件16。此时,预先组装外装部件16。即,将第一外装部件20的第二外装片23和第三外装片24安装于第二外装部件21。在该情况下,在将第二外装片23安装于第二外装部件21时,从大致环状的第二外装部件21的内周缘经由第二外装部件21的上表面到上壳体18的外周面配置第二外装片23。
此时,使设于第二外装片23的第二主体部34的一对安装突起34a插入第二外装部件21的一对陷入槽21a,使第二主体部34的卡合突起34b卡合于第二外装部件21的卡定槽21b。由此,第二外装片23被安装于第二外装部件21而临时固定。
同样地,在将第三外装片24安装于第二外装部件21时,从大致环状的第二外装部件21的内周缘经由第二外装部件21的上表面到上壳体18的外周面配置第三外装片24。此时,使设于第三外装片24的第三主体部37的一对安装突起37a插入第二外装部件21的一对陷入槽21a,使第三主体部37的卡合突起37b与第二外装部件21的卡定槽21b卡合。由此,第三外装片24被安装于第二外装部件21而临时固定。
然后,使安装有第二外装片23和第三外装片24的第二外装部件21装配于上壳体18,再安装于下壳体17。即,在使第二外装部件21装配于上壳体18时,在第二外装部件21覆盖上壳体18的第一环部18a的上表面及筒状部18c的外周面的状态下,将第二外装部件21配置于上壳体18。
此时,安装于第二外装部件21的第二外装片23的第三罩部35对应于下壳体17的设于6点侧的安装突起部17a的5点侧的侧部,且覆盖该安装突起部17a的5点侧的侧部。同样地,安装于第二外装部件21的第三外装片24的第四罩部38对应于下壳体17的设于12点侧的安装突起部17a的1点侧的侧部,且覆盖该安装突起部17a的1点侧的侧部。
此时,设于第二外装片23的第三罩部35的第三螺钉安装孔35a与在下壳体17的设于6点侧的安装突起部17a沿相对于下壳体17的外周的切线方向设置的主体插入孔17b在同一轴上对应。与此同时,设于第三罩部35的第三连结孔35b与在6点侧的安装突起部17a沿相对于下壳体17的外周的切线方向设置的主体连结孔17c在同一轴上对应。另外,此时,位于第二主体部34与第三罩部35的边界而设置的第三螺钉插入孔23a与下壳体17的设于5点侧的上端部的第三螺纹孔17e对应。
同样地,设于第三外装片24的第四罩部38的第四螺钉安装孔38a与在下壳体17的设于12点侧的安装突起部17a沿相对于下壳体17的外周的切线方向设置的主体插入孔17b在同一轴上对应。与此同时,设于第四罩部38的第四连结孔38b与在12点侧的安装突起部17a的主体连结孔17c在同一轴上对应。另外,此时,位于第三主体部37与第四罩部38的边界而设置的第四螺钉插入孔24a与下壳体17的设于1点侧的上端部的第三螺纹孔17e对应。
在该情况下,预先向在下壳体17的设于6点侧和12点侧的各安装突起部17a沿相对于下壳体17的外周的切线方向设置的主体连结孔17c分别插入销部件33,并使各销部件33向各主体连结孔17c的两侧突出。由此,在第二外装片23的第三罩部35的第三连结孔35b与6点侧的安装突起部17a的主体连结孔17c对应时,在主体连结孔17c的两端突出的销部件33插入第三罩部35的第三连结孔35b。
同样地,当第三外装片24的第四罩部38的第四连结孔38b与在12点侧的安装突起部17a沿相对于下壳体17的外周的切线方向设置的主体连结孔17c对应时,在主体连结孔17c的两端突出的销部件33插入第四罩部38的第四连结孔38b。这样,当向第三罩部35的第三连结孔35b和第四罩部38的第四连结孔38b插入各销部件33时,第二外装部件21将上壳体18按压到下壳体17上。
在该状态下,使第三螺钉36从上方插入第二外装片23的第三螺钉插入孔23a,并与下壳体17的设于5点侧的上端部的第三螺纹孔17e螺纹结合而紧固。由此,第二外装片23按压第二外装部件21及上壳体18,并安装于下壳体17。同样地,使第三螺钉36从上方插入第三外装片24的第四螺钉插入孔24a,并与下壳体17的设于1点侧的上端部的第三螺纹孔17e螺纹结合而紧固。由此,第三外装片24按压第二外装部件21及上壳体18,并安装于下壳体17。
然后,在壳体主体15的从12点侧经由9点侧到达6点侧的侧面安装第一外装部件20的第一外装片22。此时,使第一外装片22的外装主体部25与壳体主体15的从8点侧到10点侧的侧面对应。与此同时,使第一外装片22的第一罩部26与下壳体17的设于6点侧的安装突起部17a的7点侧的端部对应,并且使第一外装片22的第二罩部27与下壳体17的设于12点侧的安装突起部17a的11点侧的端部对应。
此时,设于壳体主体15的8点侧和10点侧的各按钮开关5的头部43插入配置于设于第一外装片22的外装主体部25的各按钮插入孔25a,并且设于外装主体部25的第二螺钉插入孔25c与设于下壳体17的侧壁部的第二螺纹孔17c对应。另外,此时,设于外装主体部25的上部的各第一螺钉插入孔25b穿过第二外装部件21及上壳体18的第一环部18a的各孔与设于下壳体17的上端部的第一螺纹孔17d对应。
另外,此时,第一外装片22的第一罩部26覆盖下壳体17的设于6点侧的安装突起部17a的7点侧的端部而配置,并且夹着该安装突起部17a与第二外装片23的第三罩部35对置。在该状态下,第一罩部26的第一螺钉安装孔26a与安装突起部17a的主体插入孔17b在同一轴上对应。
另外,此时,第一罩部26的第一连结孔26b与安装突起部17a的主体连结孔17c在同一轴上对应。于是,插入安装突起部17a的主体连结孔17c并向主体连结孔17c的两侧突出的销部件33插入第一罩部26的第一连结孔26b。由此,第一罩部26连结固定于安装突起部17a,可防止第一罩部26相对于安装突起部17a的翘起。
同样地,第一外装片22的第二罩部27覆盖下壳体17的设于12点侧的安装突起部17a的11点侧的端部而配置,并且夹着该安装突起部17a与第三外装片24的第四罩部38对置。在该状态下,第二罩部27的第二螺钉安装孔27a与安装突起部17a的主体插入孔17b在同一轴上对应。
另外,此时,第二罩部27的第二连结孔27b与安装突起部17a的主体连结孔17c在同一轴上对应。于是,插入安装突起部17a的主体连结孔17c并向主体连结孔17c的两侧突出的销部件33插入第二罩部27的第二连结孔27b。由此,第二罩部27连结固定于安装突起部17a,可防止第二罩部27相对于安装突起部17a的翘起。
在该状态下,将第一外装部件20螺纹固定于壳体主体15。此时,向设于第一外装片22的外装主体部25的上部的各第一螺钉插入孔25b分别从上方插入第一螺钉28,使各第一螺钉28穿过第二外装部件21及上壳体18的第一环部18a螺纹结合于设于下壳体17的上端部的各第一螺纹孔17d而紧固。由此,外装主体部25按压第二外装部件21及上壳体18并安装于下壳体17。
另外,在该状态下,将第二螺钉29从外部侧方插入设于外装主体部25的侧部的第二螺钉插入孔25c,使第二螺钉29螺纹结合于设于下壳体17的侧壁部的第二螺纹孔17c而紧固。由此,第一外装片22的外装主体部25安装于下壳体17。
进一步地,在该状态下,将安装螺钉部件30的螺钉主体31从设于第一外装片22的第一罩部26的第一螺钉安装孔26a插入设于下壳体17的安装突起部17a的主体插入孔17b内。然后,使安装螺钉部件30的外螺纹件32插入第一罩部26的第一螺钉安装孔26a,并螺纹结合于插入到安装突起部17a的主体插入孔17b内的螺钉主体31的内螺纹部31a而紧固。
此时,使安装螺钉部件30的外螺纹件32插入与第一外装片22的第一罩部26对置的第二外装片23的第三罩部35的第三螺钉安装孔35a,并螺纹结合于插入到安装突起部17a的主体插入孔17b内的螺钉主体31的内螺纹部31a而紧固。由此,第一外装片22的第一罩部26和第二外装片23的第三罩部35安装于下壳体17的安装突起部17a的两端部。
同样地,将安装螺钉部件30的螺钉主体31从设于第一外装片22的第二罩部27的第二螺钉安装孔27a插入设于下壳体17的安装突起部17a的主体插入孔17b内。然后,使安装螺钉部件30的外螺纹件32插入第二罩部27的第二螺钉安装孔27a,并螺纹结合于插入到安装突起部17a的主体插入孔17b内的螺钉主体31的内螺纹部31a而紧固。
此时,使安装螺钉部件30的外螺纹件32插入与第二罩部27对置的第三外装片24的第四罩部38的第四螺钉安装孔38a,并螺纹结合于插入到安装突起部17a的主体插入孔17b内的螺钉主体31的内螺纹部31a而紧固。由此,第一外装片22的第二罩部27和第三外装片24的第四罩部38安装于安装突起部17a的两端部。
由此,组装成手表。在该情况下,在这样组装成的手表的手表壳体1中,将外装部件16和壳体主体15用销部件33连结固定,因此,与将外装部件16和壳体主体15螺丝固定的情况相比,实现了小型化,并且与由粘接剂或双面胶带固定外装部件16和壳体主体15的情况相比,分解作业容易,重新组装、维护变得容易。
接下来,对使用该手表的情况进行说明。
就该手表而言,在通常的状态下,钟表模块7的多个钟表机芯12分别使指针12b在表盘10的上方走针,指示显示时刻等信息,该指示显示出的时刻等信息可以透过钟表玻璃6从外部看到。
在该状态下,如果对多个按钮开关5进行按压操作,则切换钟表的模式。即,如果抵抗第一弹簧部件41的弹力对第一操作部件40的头部43进行按压操作,则轴部42在第一贯通孔39的小径孔部39a内滑动地被压入。于是,轴部42的内端部向下壳体17内被压入,按压钟表模块7的触点部7c而进行开关动作。
这样,在按压第一操作部件40的头部43使轴部42在第一贯通孔39的小径孔部39a内滑动时,设于轴部42的外周的第一~第三衬垫44~46的各外周部以与第一贯通孔39的小径孔部39a的内周面弹性接触的状态滑动。因此,通过第一~第三衬垫44~46实现了第一操作部件40的轴部42与第一贯通孔39的小径孔部39a之间的高压防水。
即,在该按钮开关5中,通过氟橡胶的第一衬垫44确保耐热性及耐化学性,防止油、化学制品等液体的浸入,另外,通过因压缩而引起的永久变形小的丁腈橡胶的第二衬垫45确保耐磨损性、耐久性以及滑动性,防止水的浸入,通过丁基橡胶的第三衬垫46确保耐热性及耐候性,防止水蒸气等气体的浸入,防止钟表玻璃6的雾气,由此,实现了高压防水。
在该情况下,多个衬垫44~46从第一操作部件40的轴部42的外端部侧朝向内端部侧以第一衬垫44、第二衬垫45、第三衬垫46的顺序配置。因此,该按钮开关5首先由第一衬垫44可靠地防止油、化学制品等液体的浸入,然后来由第二衬垫45可靠地防止水的浸入,最后由第三衬垫46可靠地防止水蒸气等气体的浸入,防止钟表玻璃6的雾气。由此,高效、可靠且良好地实现了按钮开关5的高压防水。
另一方面,在操作开关装置4进行时刻等的修正时,首先,解除锁定部52对第二操作部件51的锁定。即,在筒状部件50的外螺纹52a和操作头部54的内螺纹52b螺纹结合的锁定状态下,当使操作头部54旋转而使内螺纹52b从外螺纹52a脱离时,基于外螺纹52a和内螺纹52b的锁定解除。
于是,操作头部54受第二弹簧部件56的弹力而朝向下壳体17的外部被外推,成为中立状态。此时,即使操作头部54的筒轴54a滑动,连结节55也维持停止状态而不移动,成为连结节55相对于操作头部54空转的状态,因此,操作头部54的旋转不会传递到操作轴53。因此,在该中立状态下,不进行时刻等的修正。
在该中立状态下,将操作头部54朝向下壳体17的外部进一步抽出。于是,筒轴54a滑动,连结节55在筒轴54a内相互卡合,成为该连结节55随着操作头部54的旋转而旋转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当使操作头部54旋转时,操作轴53通过连结节55而旋转,对钟表模块7内的钟表机芯12进行操作。由此,进行时刻等的修正。
另外,在该开关装置4中,在将操作头部54压入并将操作头部54通过锁定部52锁定于筒状部件50的状态下,如果操作头部54从外部承受冲击,则下壳体17经由筒状部件50承受冲击,下壳体17的内周部抵碰于设于金属制的上壳体18的防冲击部57。
因此,即使操作头部54从外部受到冲击,该冲击也被防冲击部57阻挡。由此,第二操作部件51的操作轴53不会因冲击而向钟表模块7内压入,因此,即使第二操作部件51的操作头部54从外部受到冲击,也可防止因操作轴53而引起的钟表模块7的破损。
在该情况下,防冲击部57设于与第二操作部件51对应的上壳体18的下表面,且在操作轴53的轴向上与下壳体17的内周部抵接,从而可抑制由于操作头部54受到的冲击而引起的刚性比上壳体18低的下壳体17的操作轴53的轴向的变形。因此,操作轴53不会由于冲击而向钟表模块7内压入。
另外,下壳体17的外周面设置为比上壳体18的外周面向外部突出,在操作头部54受到冲击时,下壳体17承受冲击,下壳体17受到的冲击被上壳体18的防冲击部57可靠且良好地阻挡。
另外,在该情况下,在下壳体17的第二贯通孔48配置有第二操作部件51的操作轴53可滑动地插入的筒状部件50,从而即使下壳体17比上壳体18的刚性低,也可由筒状部件50可靠且良好地保持第二操作部件51。因此,可确保第二操作部件51的操作性。
这样,根据该手表的按钮开关5,具备:下壳体17,其设有第一贯通孔39;第一操作部件40,其具备可滑动地插入第一贯通孔39的轴部42及设于该轴部42的外端部的头部43;以及第一~第三衬垫44~46,其设于轴部42的外周且与第一贯通孔39的内表面可滑动地接触,第一~第三衬垫44~46中的至少第一衬垫44由具有耐热性及耐化学性的原料形成,从而能够实现高压防水。
即,在该手表的按钮开关5中,第一~第三衬垫44~46中的至少第一衬垫44由具有耐热性及耐化学性的原料形成,从而能够由第一衬垫44确保耐热性及耐化学性,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油、化学制品等液体的浸入,由此,能够实现高压防水。
在该情况下,在该手表的按钮开关5中,下壳体17由合成树脂形成,从而与由金属形成的情况相比,制作作业简单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由此,能够实现低价格化,并且即使由合成树脂形成下壳体17,也能够由第一衬垫44确保耐热性及耐化学性,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油、化学制品等液体的浸入,由此,能够良好地实现高压防水。
另外,在该手表的按钮开关5中,第一~第三衬垫44~46中的第一衬垫44由具有耐热性及耐化学性的原料形成,第二衬垫45由具有耐磨损性及耐久性且因压缩而引起的永久变形小、滑动性优异的原料形成,由此,能够进一步实现高压防水。
即,在该按钮开关5中,能够由第一衬垫44确保耐热性及耐化学性,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油、化学制品等液体的浸入,并且能够由因压缩而引起的永久变形小的第二衬垫45确保耐磨损性、耐久性以及滑动性,可靠地防止水的浸入,由此,能够确保高压防水。
另外,在该手表的按钮开关5中,第一~第三衬垫44~46中的第一衬垫44由具有耐热性及耐化学性的原料形成,第三衬垫46由具有耐热性及耐候性的原料形成,由此,能够进一步实现高压防水。
即,在该按钮开关5中,能够由第一衬垫44确保耐热性及耐化学性,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油、化学制品等液体的浸入,并且能够由第三衬垫46确保耐热性及耐候性,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水蒸气等气体的浸入,防止钟表玻璃6的雾气,由此,能够确保高压防水。
而且,在该手表的按钮开关5中,第一~第三衬垫44~46中的第一衬垫44由具有耐热性及耐化学性的原料形成,第二衬垫45由具有耐磨损性及耐久性且因压缩而引起的永久变形小、滑动性优异的原料形成,第三衬垫46由具有耐热性及耐候性的原料形成,由此,能够实现进一步的高压防水。
即,在该按钮开关5中,能够由第一衬垫44确保耐热性及耐化学性,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油、化学制品等液体的浸入,另外,能够由因压缩而引起的永久变形小的第二衬垫45确保耐磨损性、耐久性以及滑动性,可靠地防止水的浸入,进一步地,能够由第三衬垫46确保耐热性及耐候性,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水蒸气等气体的浸入,防止钟表玻璃6的雾气,由此,能够确保进一步的高压防水。
另外,在该手表的按钮开关5中,第一~第三衬垫44~46从第一操作部件40的轴部42的外端部侧朝向内端部侧,按照第一衬垫44、第二衬垫45、第三衬垫46的顺序配置,由此,能够高效且良好地实现高压防水。
即,在该按钮开关5中,能够首先由第一衬垫44可靠地防止油、化学制品等液体的浸入,然后由第二衬垫45可靠地防止水的浸入,最后由第三衬垫46可靠地防止水蒸气等气体的浸入,防止钟表玻璃6的雾气,因此,能够高效、可靠且良好地实现高压防水。
而且,在该手表的按钮开关5中,第一衬垫44的原料是氟橡胶,第二衬垫45的原料是丁腈橡胶,第三衬垫46的原料是丁基橡胶,由此,能够可靠且良好地实现高压防水。即,在该按钮开关5中,第一衬垫44是氟橡胶,因此能够确保耐热性及耐化学性,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油、化学制品等液体的浸入。
另外,在该按钮开关5中,第二衬垫45是丁腈橡胶,从而因压缩而引起的永久变形小,能够确保耐磨损性、耐久性以及滑动性,可靠地防止水的浸入,另外,第三衬垫46是丁基橡胶,从而能够确保耐热性及耐候性,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水蒸气等气体的浸入,防止钟表玻璃6的雾气。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使主体连结孔17c沿相对于壳体主体15的外周的切线方向直线地贯通下壳体17的6点侧和12点侧的各安装突起部17a的情况进行了叙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主体连结孔17c沿着壳体主体15的外周弯曲地贯通安装突起部17a。在该情况下,只要使销部件33以与主体连结孔17c的曲率相同的曲率弯曲即可,另外,只要第一~第三外装片22~24的第一~第四罩部的第一~第四连结孔26b、27b、35b、38b也同样地弯曲即可。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以下情况进行了叙述,即,在下壳体17的6点侧和12点侧设置带安装部3的安装突起部17a,在该安装突起部17a沿相对于壳体主体15的外周的切线方向贯通地设置主体连结孔17c,使销部件33插入该主体连结孔17c并向安装突起部17a的两侧突出,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各安装突起部17a的两侧部分别以非贯通状态设置主体连结孔,通过分别插入到这些主体连结孔的销部件将第一~第三外装片22~24独立地连结于下壳体17的各安装突起部17a。
即,在该变形例中,也可以是,在安装突起部17a的两侧部分别设置主体连结孔,在这些主体连结孔分别突出地设置销部件,使这些突出的销部件分别独立地插入第一外装部件20的第一外装片22的第一罩部、第二罩部26、27的各第一连结孔26b、27b而连结固定,并且分别独立地插入第二外装片23的第三罩部35的第三连结孔35b及第三外装片24的第四罩部38的第四连结孔38b而连结固定。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在按钮开关5的第一操作部件40的轴部42的外周设置有第一~第三衬垫44~46的情况进行了叙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设有第一衬垫44和第二衬垫45的构造,该第一衬垫44由具有耐热性及耐化学性的材料形成,上述第二衬垫45由具有耐磨损性及耐久性且因压缩而引起的永久变形小、滑动性优异的材料形成。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设有第一衬垫44和第三衬垫46的构造,该第一衬垫44由具有耐热性及耐化学性的材料形成,上述第三衬垫46由具有耐热性及耐候性的材料形成。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第一衬垫44由至少具有耐化学性的材料形成,第三衬垫46由至少具有耐候性的材料形成即可。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操作部件40的轴部42从其外端部侧朝向内端部侧依次排列有第一衬垫44、第二衬垫45、第三衬垫46,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按照任意的顺序排列。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应用于手表的情况进行了叙述,但本发明不必一定是手表,例如能够应用于旅行手表、闹钟、座钟、挂钟等各种钟表。另外,本发明不必一定是钟表,例如还能够应用于便携终端、移动通信机等电子设备。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包括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设有贯通孔;
操作部件,其具备能够滑动地插入上述贯通孔的轴部;以及
多个衬垫,其设于上述轴部的外周且与上述贯通孔的内表面能够滑动地接触,
上述多个衬垫中的至少一个衬垫由含有氟的原料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由合成树脂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衬垫中的第一衬垫由含有氟的原料形成,第二衬垫是丁腈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衬垫中的第一衬垫由含有氟的原料形成,第二衬垫是丁基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衬垫中的第一衬垫由含有氟的原料形成,第二衬垫是丁腈橡胶,第三衬垫是丁基橡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衬垫从上述操作部件的上述轴部的外端部侧朝向内端部侧,按照上述第一衬垫、上述第二衬垫、上述第三衬垫的顺序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衬垫从上述操作部件的上述轴部的外端部侧朝向内端部侧,按照上述第三衬垫、上述第一衬垫、上述第二衬垫的顺序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至少一个衬垫是氟橡胶。
9.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衬垫是氟橡胶。
10.一种钟表,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
CN202110072648.XA 2020-01-24 2021-01-20 开关装置及钟表 Pending CN1131767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09926A JP7083458B2 (ja) 2020-01-24 2020-01-24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JP2020-009926 2020-01-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6722A true CN113176722A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21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72648.XA Pending CN113176722A (zh) 2020-01-24 2021-01-20 开关装置及钟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35700B2 (zh)
JP (2) JP7083458B2 (zh)
CN (1) CN113176722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52889A (en) * 1977-07-13 1979-05-08 Citizen Watch Co., Ltd. Push button device for watch casing
JPS59149082U (ja) * 1983-03-24 1984-10-0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腕時計の押釦パツキン構造
JPH11109057A (ja) * 1997-10-01 1999-04-23 Seiko Epson Corp 外部操作装置、外部操作装置を有する時計及び外部操作装置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JP2002071838A (ja) * 2000-08-31 2002-03-12 Citizen Watch Co Ltd 腕時計
CN1445627A (zh) * 2002-03-14 2003-10-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按钮结构以及具有该按钮结构的电子机器和钟表
CN1469301A (zh) * 2002-06-20 2004-01-21 ����ŷ�������ʽ���� 图像输入装置
JP2006275745A (ja) * 2005-03-29 2006-10-12 Seiko Epson Corp リュウズ軸支構造及び時計
JP2007256067A (ja) * 2006-03-23 2007-10-04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プッシュボタンの構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腕時計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92748A (ja) 1997-09-24 1999-04-06 Seiko Epson Corp ゴムパッキン、時計用外装部品および時計
JP2002054747A (ja) 2000-08-08 2002-02-20 Citizen Watch Co Ltd 小型携帯機器用防水構造および腕時計
JP4660407B2 (ja) * 2006-03-27 2011-03-30 株式会社東芝 ガス絶縁開閉器
CN200958783Y (zh) * 2006-10-23 2007-10-10 湖南迅达集团有限公司 瓶内再生沼气净化器与压力表装置
US7784637B2 (en) * 2007-02-21 2010-08-31 Ti Group Automotive Systems, L.L.C. Multi-piece seal
JP5007751B2 (ja) * 2010-03-23 2012-08-2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腕時計
JP2012189521A (ja) * 2011-03-13 2012-10-04 Seiko Instruments Inc 携帯時計
JP6115736B2 (ja) * 2014-09-29 2017-04-1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JP6459088B2 (ja) * 2017-03-27 2019-01-3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52889A (en) * 1977-07-13 1979-05-08 Citizen Watch Co., Ltd. Push button device for watch casing
JPS59149082U (ja) * 1983-03-24 1984-10-0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腕時計の押釦パツキン構造
JPH11109057A (ja) * 1997-10-01 1999-04-23 Seiko Epson Corp 外部操作装置、外部操作装置を有する時計及び外部操作装置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JP2002071838A (ja) * 2000-08-31 2002-03-12 Citizen Watch Co Ltd 腕時計
CN1445627A (zh) * 2002-03-14 2003-10-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按钮结构以及具有该按钮结构的电子机器和钟表
CN1469301A (zh) * 2002-06-20 2004-01-21 ����ŷ�������ʽ���� 图像输入装置
JP2006275745A (ja) * 2005-03-29 2006-10-12 Seiko Epson Corp リュウズ軸支構造及び時計
JP2007256067A (ja) * 2006-03-23 2007-10-04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プッシュボタンの構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腕時計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常冠军: "《橡胶常用数据速查手册》", 31 December 20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19916A (ja) 2022-08-17
US11435700B2 (en) 2022-09-06
JP2021117079A (ja) 2021-08-10
JP7083458B2 (ja) 2022-06-13
US20210232096A1 (en) 2021-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11996B2 (ja) 携帯機器及び携帯時計
JP6034216B2 (ja) 防水機器及び携帯時計
EP1345095B1 (en) Push button structure
JP2013160691A (ja) 携帯機器及び携帯時計
JP6115736B2 (ja)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US20150043314A1 (en) Portable apparatus and portable timepiece
CN108666157B (zh) 开关装置及表
JP2016095190A (ja)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JP2017219448A (ja)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CN113376998A (zh) 壳体以及钟表
JP6558575B2 (ja)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CN113176722A (zh) 开关装置及钟表
CN113176724A (zh) 壳体及钟表
JP7409109B2 (ja) ケースおよび時計
JP2019049551A (ja)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CN114063428B (zh) 外装部件、壳体以及钟表
CN114077190B (zh) 外壳以及钟表
JP6544710B2 (ja)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JP2020098138A (ja)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CN111736445B (zh) 外壳、外壳的制造方法以及钟表
JP2023128229A (ja)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JP6624403B2 (ja)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JP2019152679A (ja)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時計
JP2017227449A (ja) 緩衝装置、部品保護装置、および時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