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7364A - 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7364A
CN113167364A CN201980076527.3A CN201980076527A CN113167364A CN 113167364 A CN113167364 A CN 113167364A CN 201980076527 A CN201980076527 A CN 201980076527A CN 113167364 A CN113167364 A CN 113167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r
cover
coil spring
driven member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65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将人
稲垣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ebeaMitsumi Inc
Original Assignee
MinebeaMitsum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ebeaMitsumi Inc filed Critical MinebeaMitsumi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167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73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18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conveying or interconverting 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motions
    • F16H25/20Screw mechanisms
    • F16H25/2003Screw mechanisms with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up backlash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6Means for converting reciprocating motion into rotary motion or vice vers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高强度进行沿直线方向驱动被驱动部件的驱动装置对被驱动部件的保持而不依赖于粘接、紧固的技术。驱动装置(100)具备:滑块(120),能够沿驱动轴的延伸方向亦即直线方向(Y轴方向)移动;罩(130),与滑块(120)连结且能够相对于滑块(120)沿上述直线方向移动;保持部(133),将被驱动部件夹在滑块(120)与罩(130)之间而保持;以及螺旋弹簧(126),发挥将被驱动部件夹在滑块(120)与罩(130)之间的力。

Description

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被驱动部件沿直线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有将马达的旋转力转换为直线运动而使被驱动部件沿直线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编号WO2018/084312A1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驱动装置中,被驱动部件的保持强度变得重要。另外,制造成本、被驱动部件的更换的容易性等方面也变得重要。关于保持被驱动部件的构造,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特别记载。
发明内容
例如,考虑通过粘接、螺纹紧固将被驱动部件固定于驱动装置的方法,但这些方法的作业性差,制造成本上升。另外,不能简单地进行被驱动部件的更换。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以高强度进行沿直线方向驱动被驱动部件的驱动装置对被驱动部件的保持而不依赖于粘接、紧固的技术。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具备:滑块,能够沿直线方向移动;罩,与上述滑块连结;螺旋状弹簧,设置在上述罩的第一部分与上述滑块的一部分之间;以及保持部,在上述罩的第二部分与上述滑块的上述一部分之间保持被驱动部件。
在本发明中,可列举如下方式,具有上述被驱动部件未被上述保持部保持的第一状态、和上述被驱动部件被上述保持部保持的第二状态,上述直线方向上的上述螺旋状弹簧的长度在上述第一状态下具有第一长度,在上述第二状态下具有比上述第一长度短的第二长度。
在本发明中,可列举上述罩的上述第一部分及上述第二部分与上述滑块的上述一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变化的方式。在本发明中,可列举上述罩的上述第一部分及上述第二部分相对于上述滑块的上述一部分向至少包含上述直线方向的分量的方向移动的方式。
在本发明中,可列举如下方式,上述罩通过轴可摆动地支承于上述滑块,上述罩相对于上述滑块摆动,由此上述罩相对于上述滑块沿至少包含上述直线方向的分量的方向移动。
在本发明中,可列举在上述滑块及上述罩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对上述螺旋状弹簧进行定位的凸部或凹部的方式。在本发明中,可列举上述螺旋状弹簧的作用力为包含在8N~12N的范围内的值的方式。
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以高强度进行沿直线方向驱动被驱动部件的驱动装置对被驱动部件的保持而不依赖于粘接、紧固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侧剖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压缩螺旋弹簧的特性的图表。
图7是表示板簧的特性的图表。
图8是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第一实施方式
(概要)
图1是驱动装置100的立体图,图2是驱动装置100的俯视图,图3是驱动装置100的正视图,图4是驱动装置100的侧剖视图,图5是驱动装置100的侧视图。
驱动装置100具备:滑块120,能够沿直线方向(Y轴方向)移动;罩130,与滑块120连结;作为螺旋状弹簧的螺旋弹簧126,设置于罩130的第一部分亦即前壁部131与滑块120的一部分亦即螺旋弹簧接触部124之间;以及保持部133,在罩130的第二部分亦即后壁部132与滑块120的一部分亦即螺旋弹簧接触部124之间保持被驱动部件。
驱动装置100具有被驱动部件未被保持部133保持的第一状态、和被驱动部件被保持部133保持的第二状态,上述直线方向(Y轴方向)上的螺旋弹簧126的长度在上述第一状态下具有第一长度L1,在上述第二状态下具有比上述第一长度L1短的第二长度L2。
罩130的前壁部131及后壁部132与滑块120的螺旋弹簧接触部124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变化。另外,罩130的前壁部131及后壁部132能够相对于滑块120的螺旋弹簧接触部124沿至少包含上述直线方向(Y轴方向)的分量的方向移动。
罩130通过轴134与滑块120连结。即,罩130通过轴134可摆动地支承于滑块120,罩130相对于滑块120摆动,由此罩130相对于滑块120沿驱动轴方向(Y轴方向)移动。更详细而言,罩130相对于滑块120的移动是摆动(微小旋转)。然而,若以矢量考虑该移动,则该矢量具有Y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分量。因此,在罩130相对于滑块120的以轴134为中心的摆动中,同时也产生向Z轴方向的移动,但也产生向Y轴方向的移动。
罩130相对于滑块120的移动的方向只要至少具有Y轴方向的矢量分量即可。即,前壁部131及后壁部132能够相对于螺旋弹簧接触部124移动的方向只要至少具有Y轴方向的分量即可。因此,除上述罩130以X轴为轴进行摆动,由此相对于滑块120产生向Y轴方向的位移的方式之外,也可以是罩130相对于滑块120沿Y轴方向直线移动的方式。
另外,在滑块120设置有对螺旋弹簧126进行定位的凸部125,在罩130设置有对螺旋弹簧126进行定位的凹部136。
(结构)
图1表示驱动装置100。驱动装置100使未图示的被驱动部件沿Y轴方向直线移动。驱动装置100具备作为骨架的基板101。基板101通过紧固部件(螺钉、其他公知的紧固机构)固定于将驱动装置100固定的对象上。基板101由金属板构成。基板101的材质只要容易进行加工且能够确保强度,则没有特别限定。
基板101的前后(Y轴方向的两端)形成为向上方(Z轴方向)弯折的构造,形成有与基板101成为一体的前框架101a和后框架101b。在前框架101a,作为驱动轴的导螺杆102的一端被轴承105保持为旋转自如的状态。导螺杆102是在外周形成有外螺纹102a的圆柱状的部件。导螺杆102以旋转自如的状态贯通后框架101b,其末端被轴承106以旋转自如的状态保持于后述的马达107的马达框架110。
另外,在前框架101a和后框架101b固定有圆柱状的引导部件103、104。引导部件103、104发挥将后述的滑块120的移动限制于驱动轴(导螺杆102)的轴向(Y轴方向)的引导功能。
在后框架101b固定有马达107。马达107是爪极型PM步进电机,但马达的形式并不限定。马达107固定于板108,板108通过螺钉116固定于后框架101b。在马达107的转子109的轴中心固定有导螺杆102。根据该构造,当马达107的转子109旋转时,导螺杆102旋转。
在导螺杆102的外螺纹102a的部分以啮合的状态结合有在内侧形成有内螺纹的螺母111、112。导螺杆102和螺母111、112以与通常的螺栓和螺母的关系相同的状态啮合。
同螺母111、112一起沿驱动轴的轴向(Y轴方向)移动的滑块120与螺母111、112卡合。滑块120为树脂制,具备在驱动轴的轴向(Y轴方向)分离的脚部121、122。脚部121、122分别具备在左右方向(X轴方向)分离的一对引导保持部,引导部件103、104以能够滑动的状态贯通该一对引导保持部的每一个。
在滑块120的内侧形成有凹陷123,螺母111、112被收纳于凹陷123。螺母111的Y轴负方向的端面与滑块120接触。另外,螺母112的与螺母111相反侧的端面经由螺旋弹簧113与滑块120的内侧间接地接触。螺旋弹簧113处于压缩状态,螺旋弹簧113向螺母112与脚部122分离的方向施加作用力。
螺母112不固定于滑块120,但螺母112从轴向观察为矩形,其上表面与滑块120接触,成为无法相对于滑块120旋转的状态。螺母111也为与螺母112相同的形状,其上表面与滑块120接触,成为无法相对于滑块120旋转的状态。
树脂制的罩130通过轴134以能够以该轴134为中心自由地旋转的状态保持于滑块120。即,从X轴方向观察,相对于滑块120,罩130以轴134为支点左右摆动的状态支承(保持)于滑块120。该摆动的范围很小,但通过该摆动,罩130相对于滑块120在Y轴上的相对位置变化。即,虽然不是平行移动,但罩130相对于滑块120在Y轴上移动。在罩130的内侧形成有空间135,从滑块120向上方(Z轴方向)延伸的螺旋弹簧接触部124位于将空间135分为两部分的位置。
在螺旋弹簧接触部124设置有向作为驱动轴的导螺杆102的轴向突出的凸部125,凸部125嵌入螺旋弹簧126的内侧。通过将凸部125嵌入螺旋弹簧126,螺旋弹簧126相对于螺旋弹簧接触部124(滑块120)的位置被确定。
螺旋弹簧126的末端与罩130的前壁部131的内侧接触。另外,在前壁部131的与螺旋弹簧126接触的部分形成有凹部136。通过将螺旋弹簧126的末端嵌入凹部136,螺旋弹簧126相对于前壁部131(罩130)的位置被确定。
另外,罩130具有后壁部132。后壁部132设置于在导螺杆102的轴向上与前壁部131分离的位置。后壁部132与滑块120的螺旋弹簧接触部124之间的间隙成为保持被驱动部件(未图示)的保持部133。在该例中,被驱动部件是作为头戴式显示器的投影部件发挥功能的板状的半透镜。当然,被驱动部件并不限定于半透镜。
滑块120具备向上方突出的柱状的限位开关接触部127。限位开关接触部127与限位开关128接触,由此滑块120的驱动轴上(导螺杆的轴上)的基准位置被电检测。限位开关128固定于从后框架101b的上端向罩130的方向延伸的限位开关安装台114。
来自限位开关128的输出端子与设置于马达107的驱动信号端子被锡焊连接于连接端子基板115。在连接端子基板115连接有传输来自外部的马达驱动信号与来自限位开关128的检测信号的连接器。
(保持被驱动部件的结构)
在未图示的被驱动部件未被保持部133保持的状态(第一状态)下,保持部133的Y轴方向的间隙尺寸比被驱动部件的Y轴方向的尺寸小。另外,在该状态下,螺旋弹簧126被压缩,通过由该压缩产生的排斥力,从图4、5的视角观察,罩130向逆时针方向被施力。
当将被驱动部件从上方(Z轴正方向)向保持部133压入时,螺旋弹簧接触部124与后壁部132之间的间隙(保持部133的Y轴方向的间隙)扩大,向两者分离的方向作用力。其结果,罩130以轴134为中心向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稍微旋转。其结果,前壁部131与螺旋弹簧接触部124在Y轴方向上接近,螺旋弹簧126在Y轴方向上被进一步压缩。压缩了的螺旋弹簧126产生欲使前壁部131与螺旋弹簧接触部124在Y轴方向上分离的排斥力,由此,产生欲使螺旋弹簧接触部124与后壁部132之间变窄的作用力,从而被驱动部件被夹在螺旋弹簧接触部124与后壁部132之间。即,通过螺旋弹簧126的排斥力,被驱动部件被夹在螺旋弹簧接触部124与后壁部132之间。该状态成为第二状态。
即,通过将被驱动部件压入保持部133,在罩130的内侧,螺旋弹簧接触部124接近前壁部131,螺旋弹簧126在Y轴方向上被压缩。通过该压缩,螺旋弹簧126产生排斥力,产生欲使罩130远离滑块120的作用力。此时,产生欲将后壁部132向螺旋弹簧接触部124按压的作用力,从而被驱动部件被保持部133夹持。在螺旋弹簧接触部124与后壁部132之间夹持被驱动部件的力来自压缩了的螺旋弹簧126的排斥力,与螺旋弹簧126的排斥力成比例。
这里,未图示的被驱动部件未被保持部133保持的第一状态下的Y轴方向(驱动方向)上的螺旋弹簧126的长度L1、和未图示的被驱动部件被保持部133保持的第二状态下的Y轴方向(驱动方向)上的螺旋弹簧126的长度L2存在L1>L2的关系。
(动作)
若向马达107供给驱动信号,使马达107旋转,则导螺杆102旋转。由于螺母111、112不能相对于滑块120旋转,因此当导螺杆102旋转时,通过螺钉的作用,产生欲使螺母111、112相对于导螺杆102沿轴向(Y轴方向)移动的驱动力。其结果,螺母111、112沿着导螺杆102的轴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导螺杆102相对移动。
例如,导螺杆102旋转,由此螺母111、112相对于导螺杆102向Y轴负方向(图4的左方向)移动。在该情况下,螺母111的Y轴负方向的端面与滑块120接触,螺母111无法相对于滑块120向Y轴负方向移动,因此滑块120被欲向Y轴负方向移动的螺母111按压,与螺母111一起向Y轴负方向移动。
另外,若导螺杆102向与上述情况相反的方向旋转,则螺母111、112相对于导螺杆102向Y轴正方向移动。此时,滑块120经由螺旋弹簧113被螺母112向Y轴正方向按压,向Y轴正方向移动。
即,通过使马达107旋转,滑块120在Y轴上进行直线移动。此时,保持于滑块120的被驱动部件也与滑块120一起在Y轴上进行直线移动。
在上述滑块120移动时,以螺母112为支点,通过螺旋弹簧113作用有将滑块120向Y轴正方向按压的作用力。通过该作用力,滑块120相对于导螺杆102的保持状态的松动得到抑制,确保基于导螺杆102的旋转的滑块120在轴向上的移动控制的精度。
也可以将螺母111通过轻压配合、静配合、其他公知的固定方法固定于滑块120。通过将两个螺母的一方固定于滑块120,固定的一侧的螺母与滑块120的接触面积增加,滑块120与导螺杆102之间的松动得到抑制。另外,通过在螺母112与滑块120之间配置螺旋弹簧113,螺母112与滑块120之间的松动得到抑制。
(实测值)
图6表示压缩螺旋弹簧的实测数据。图6的(A)是第一螺旋弹簧的特性。图6的(B)是第二螺旋弹簧的特性。两个螺旋弹簧在构成的线材上存在差异,(B)为产生更强的排斥力的规格。图7的(C)~(E)是比较用的板簧的特性。这里,测定对象的螺旋弹簧和板簧为能够安装于具有图1的构造的试制品的驱动装置的尺寸及外观设计。此外,t是板簧的厚度。
图6及图7所示的各图表的横轴是弹簧从无负荷状态的位移长度。纵轴是该弹簧产生的排斥力。从图6及图7的图表可知,对于相同的位移长度下的排斥力而言,螺旋弹簧相对较大,板簧相对较小。
本实施方式的被驱动部件的厚度尺寸为1.4mm左右,此时的弹簧的位移长度也为相同程度。而且,通过实验可知夹持被驱动部件的力为8N~12N左右是适当的。对于该表示夹持被驱动部件的力的数值的适当范围而言,如果被驱动部件变大则比上述范围大,如果被驱动部件变小则比上述范围小。图6的(A)表示通过1.4mm的压缩获得约8N的排斥力的情况,图6的(B)表示通过1.4mm的压缩获得约11N弱的排斥力的情况。
对于上述要求,在图7的(C)~(E)所示的板簧的样品中,排斥力不足,难以应对。通过使用更厚的板簧,有可能能够克服排斥力的问题,但这样会产生施加于支撑板簧的部分的力变得过大的问题。另外,高排斥力的板簧能够变形的范围窄,无法与被驱动部件的厚度的大小对应。
即,假设在利用板簧来代替螺旋弹簧126的情况下,成为将板簧的两端固定于罩130的侧面内侧,使板簧的中央(腹)的部分与螺旋弹簧接触部124接触的构造。在该情况下,如上述的实验数据所示,如果增加板簧的板厚则有可能获得所要求的排斥力。然而,由于板簧由两端支撑,因此对罩130的局部狭窄的部分施加大的负荷,树脂制的罩130的变形、破损的问题变得明显。另外,与此相关,长期使用的可靠性降低。
关于该点,在采用螺旋弹簧126的情况下,能够获得较大的排斥力。另外,由于能够将与罩130的接触面积确保为较大,因此能够降低施加于罩130负担。
另外,与板簧相比,螺旋弹簧能够增大弹性变形时的行程(位移宽度)。根据被驱动部件,可能有时在安装被驱动部件时,罩130相对于螺旋弹簧接触部124的位移变大。在这种情况下,在板簧中,无法确保行程而无法应对,但如果是螺旋弹簧则能够应对。
(优越性)
通过利用螺旋弹簧126的排斥力在螺旋弹簧接触部124与后壁部132之间夹持被驱动部件,能够牢固地保持被驱动部件。另外,由于被驱动部件通过螺旋弹簧126的排斥力被弹性地夹持并保持,因此被驱动部件向保持部133的组装、被驱动部件从保持部133的拆卸也容易。
另外,螺旋弹簧126能够将与前壁部131(罩130)的接触面积确保为较大,即使将弹簧的排斥力设定得较大,对构成前壁部131的部件施加的负担也较小,从而罩130的变形、破损得到抑制。
(其他)
驱动装置100使用丝杠机构进行滑块120的轴向的驱动,但也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通过缸体、各种线性致动器的驱动使滑块直线运动的机构。
另外,在驱动装置100中,是罩130相对于滑块120以轴134为支点摆动,由此罩130相对于滑块120沿轴向(Y轴的方向)移动,由此螺旋弹簧接触部124与后壁部132之间的间隙的尺寸(保持部133的Y轴方向的尺寸)变化的构造,但也可以是罩130相对于滑块120沿轴向(Y轴方向)平行移动的方式。在该情况下,采用罩130能够沿着设置于滑块120的一侧的槽、轨道、具有其他公知的构造的引导件在轴向上移动的构造。
在图4的构造中,也可以在螺母111与112之间配置压缩了的螺旋弹簧。另外,在图4的构造中,也可以不配置螺旋弹簧113,而在螺母111与112之间配置压缩了的螺旋弹簧。根据这些构造,螺母111与滑块120及导螺杆102之间的松动的产生得到抑制。
在图4的构造中,也可以是不将螺母111固定于滑块120,而将螺母112固定于滑块120,在两螺母之间配置压缩了的螺旋弹簧的构造。另外,在该构造中,也可以是不配置螺旋弹簧113,而在螺母111与112之间配置压缩了的螺旋弹簧的构造。根据这些构造,能够抑制滑块120与导螺杆102之间的松动的产生。
另外,也能够使螺母的数量为三个以上。在该情况下,将至少一个螺母固定于滑块。即,可以是使至少两个螺母与导螺杆啮合(螺合),将两个螺母中的至少一方固定于滑块的构造。另外,在该构造中,能够为(1)在轴向上相邻的两个螺母之间配置压缩了的螺旋弹簧的构造,(2)在至少一方的螺母与滑块之间配置压缩了的螺旋弹簧的构造。这里,可以是(1)及(2)的构造,也可以是(1)或(2)的构造。
也可以代替引导部件103、104,而在基板101设置槽、轨道、具有其他公知的构造的引导部,使滑块120沿着该引导部移动。另外,限制滑块120的移动的引导部件、引导部可以是一个,或者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也可以代替确定螺旋弹簧126相对于前壁部131(罩130)的位置的凹部136,而使用凸部125那样的构造。另外,也可以是利用多个突起从内侧或外侧按压螺旋弹簧126的端部的边缘的构造。另外,也可以是在螺旋弹簧接触部124的与螺旋弹簧126抵碰的部分设置凹部作为定位部(引导部)的构造,或者通过多个突起从内侧或外侧按压螺旋弹簧126的端部的边缘的构造。另外,也可以是将进行螺旋弹簧126的定位的构造设置于滑块120和罩130的任一方的构造。
也可以在螺旋弹簧126与螺旋弹簧接触部124(滑块120)之间以及螺旋弹簧126与前壁部131(罩130)之间的一方或双方放入隔离件。在该情况下,螺旋弹簧126与螺旋弹簧接触部124之间的接触以及螺旋弹簧126与前壁部131之间的接触成为经由隔离物的间接的接触。
2.第二实施方式
图8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在该例中,螺旋弹簧126和保持部133的位置与图2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互换。此外,除了螺旋弹簧126和保持部133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另外,使用凸部、凹部、其他公知的保持机构的螺旋弹簧126的保持构造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
在该例中,螺旋弹簧126配置于作为罩130的第一部分的后壁部132与作为滑块120的一部分的螺旋弹簧接触部124之间。另外,作为罩130的第二部分的前壁部131与作为滑块120的一部分的螺旋弹簧接触部124之间成为保持被驱动部件的保持部133。该保持部133也部分地夹持并保持被驱动部件。
在图2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罩130的“第一部分”是附图标记131的部分,“第二部分”是附图标记132的部分。另一方面,在图8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罩130的“第一部分”是附图标记132的部分,“第二部分”是附图标记131的部分。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也能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即,通过使用螺旋弹簧126,能够牢固地保持被驱动部件。另外,由于被驱动部件通过螺旋弹簧126的排斥力被弹性地夹持并保持,因此被驱动部件向保持部133的组装、被驱动部件从保持部133的拆卸变得容易。另外,螺旋弹簧126能够将与后壁部132(罩130)的接触面积确保为较大,即使将弹簧的排斥力设定为较大,对构成后壁部132的部件施加的负担也较小,从而罩130的变形、破损得到抑制。
附图标记说明
100…驱动装置;101…基板;101a…前框架;101b…后框架;102…导螺杆;103…引导部件;104…引导部件;105…轴承;106…轴承;107…马达;108…板;109…转子;110…马达框架;111…螺母;112…螺母;113…螺旋弹簧;114…限位开关安装台;120…滑块;121…脚部;122…脚部;123…凹陷;124…螺旋弹簧接触部;125…凸部;126…螺旋弹簧;127…限位开关接触部;128…限位开关;130…罩;131…前壁部;132…后壁部;133…保持部;134…轴;135…空间;136…凹部。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驱动装置,其中,具备:
滑块,能够沿直线方向移动;
罩,与所述滑块连结;
第一螺旋状弹簧,设置在所述罩的第一部分与所述滑块的一部分之间;以及
保持部,在所述罩的第二部分与所述滑块的所述一部分之间将被驱动部件保持。
2.[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
具有所述被驱动部件没有被所述保持部保持的第一状态、和所述被驱动部件被所述保持部保持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螺旋状弹簧在所述直线方向上的长度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具有第一长度,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具有比所述第一长度短的第二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罩的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滑块的所述一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罩的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滑块的所述一部分沿至少包含所述直线方向的分量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罩通过轴可摆动地支承于所述滑块,所述罩相对于所述滑块摆动,由此所述罩相对于所述滑块沿至少包含所述直线方向的分量的方向移动。
6.[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
在所述滑块及所述罩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对所述第一螺旋状弹簧进行定位的凸部或凹部。
7.[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螺旋状弹簧的作用力为包含在8N~12N的范围内的值。
8.[新增]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装置还具备以与驱动轴啮合的状态被结合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
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螺母及所述第二螺母卡合,并与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一起沿所述驱动轴的轴向移动,
所述第一螺母及所述第二螺母中的一方经由第二螺旋状弹簧与所述滑块的内表面接触。
9.[新增]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装置还具备以与驱动轴啮合的状态被结合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
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螺母及所述第二螺母卡合,并与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一起沿所述驱动轴的轴向移动,
在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二螺母之间配置有第二螺旋状弹簧。
10.[新增]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螺母配置于使所述驱动轴旋转的马达的一侧。

Claims (7)

1.一种驱动装置,其中,具备:
滑块,能够沿直线方向移动;
罩,与所述滑块连结;
螺旋状弹簧,设置在所述罩的第一部分与所述滑块的一部分之间;以及
保持部,在所述罩的第二部分与所述滑块的所述一部分之间将被驱动部件保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
具有所述被驱动部件没有被所述保持部保持的第一状态、和所述被驱动部件被所述保持部保持的第二状态,所述螺旋状弹簧在所述直线方向上的长度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具有第一长度,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具有比所述第一长度短的第二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罩的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滑块的所述一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罩的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滑块的所述一部分沿至少包含所述直线方向的分量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罩通过轴可摆动地支承于所述滑块,所述罩相对于所述滑块摆动,由此所述罩相对于所述滑块沿至少包含所述直线方向的分量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
在所述滑块及所述罩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对所述螺旋状弹簧进行定位的凸部或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螺旋状弹簧的作用力为包含在8N~12N的范围内的值。
CN201980076527.3A 2018-11-22 2019-11-15 驱动装置 Pending CN1131673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19157A JP7158258B2 (ja) 2018-11-22 2018-11-22 駆動装置
JP2018-219157 2018-11-22
PCT/JP2019/044865 WO2020105555A1 (ja) 2018-11-22 2019-11-15 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7364A true CN113167364A (zh) 2021-07-23

Family

ID=70773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6527.3A Pending CN113167364A (zh) 2018-11-22 2019-11-15 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158258B2 (zh)
CN (1) CN113167364A (zh)
DE (1) DE112019005847T5 (zh)
WO (1) WO202010555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86215B2 (ja) * 1994-09-16 2006-06-1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直動気体軸受の駆動装置
JP2008175358A (ja) * 2007-01-22 2008-07-31 Mitsuba Corp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9923332B (zh) * 2016-11-07 2022-06-14 大陆汽车有限公司 直线驱动装置、马达以及直线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85102A (ja) 2020-06-04
JP7158258B2 (ja) 2022-10-21
WO2020105555A1 (ja) 2020-05-28
DE112019005847T5 (de) 2021-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23332B (zh) 直线驱动装置、马达以及直线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US7671516B2 (en) Ultrasonic actuator
CN109075689B (zh) 发电装置、输入装置以及具有传感器的锁定装置
JP2003151410A (ja) タッチセンサ部構造
CN110858940B (zh) 衰减器装置
CN113167364A (zh) 驱动装置
JP2019110123A (ja) スイッチ装置
WO2013137203A1 (ja) スイッチ
WO2010016502A1 (ja) 駆動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電子機器
US20210399656A1 (en) Input apparatus
US20210294437A1 (en) Rolling mechanism and mouse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10910173B2 (en) Button restor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ame
JP3059901B2 (ja) 疑似並進運動支持機構
JP2018041597A (ja) 押圧入力装置
WO2012141259A1 (ja) 充電装置
JPH09134644A (ja) スイッチ装置
CN219225494U (zh) 鼠标
CN114382847A (zh) 螺母组件以及驱动装置
US20210184552A1 (en)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And Vibration Application Mechanism Including The Same
CN217361420U (zh) 一种开关及电器设备
KR100522039B1 (ko) 초정밀 센서의 초기위치 보정장치
JP2003068164A (ja) スイッチ
JPH09300162A (ja) 精密駆動機構
JP2004206976A (ja) スイッチ装置
KR101283705B1 (ko) 카메라모듈 압전 오토포커스 액츄에이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