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4428A - 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4428A
CN113164428A CN201980078150.5A CN201980078150A CN113164428A CN 113164428 A CN113164428 A CN 113164428A CN 201980078150 A CN201980078150 A CN 201980078150A CN 113164428 A CN113164428 A CN 113164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
ethanol
mass
concentration
red peril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81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村亮宏
岩下真纯
山本裕太
山胁健司
桥爪浩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164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44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53Lamiaceae or Labiatae (Mint family), e.g. thyme, rosemary or lavender
    • A61K36/535Perilla (beefsteak pla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19/00Products from fruits or vegetabl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05Plant extracts, their artificial duplicates or their deriv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21Esters, e.g. nitroglycerine, selenocyanates
    • A61K31/215Esters, e.g. nitroglycerine, selenocyanates of carboxylic acids
    • A61K31/216Esters, e.g. nitroglycerine, selenocyanates of carboxylic acids of acids having aromatic rings, e.g. benactizyne, clofibra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8Antiallerg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repara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其可从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以较高的产率回收其中所含有的迷迭香酸。本发明的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1)将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在pH值为4.0~8.0的条件下利用水进行提取的步骤。

Description

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以及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现有技术
红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var.crispa f.purpurea)是唇形科(Lamiaceae)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自古以来用于食用、药用。作为红紫苏的药效成分,已知有主要包含于叶中的迷迭香酸,报告有迷迭香酸具有抗过敏作用或抗炎症作用等(非专利文献1)。
一直以来,提出有各种各样的从红紫苏叶制造含有迷迭香酸的提取物的方法。例如,报告有以下方法:将红紫苏的新鲜全叶在pH值为0.5~4.0的酸性条件下,利用水在50~93℃下进行提取的含有迷迭香酸的唇形科植物提取物的制造方法(专利文献1);将经盐腌保存的红紫苏叶在pH值为0.5~2.3的条件下、且在80~93℃的加热条件下,利用水进行提取,对所获得的提取液实施使用吸附性树脂的层析(chromatography)处理的含有酚类的提取物的制造方法(专利文献2);将采摘后的新鲜或在日光下干燥的唇形科植物利用低级醇进行提取,加入水去除所产生的沉淀,并将所获得的提取液浓缩后,加入低级醇使醇浓度成为90体积%以上,去除所产生的沉淀,获得液状成分的紫苏提取液的制造方法(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2/62365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8028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7-187989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城户浩胤,Oleoscience,2004年,4(10),p.409-415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关于以下1)~2)的发明。
1)一种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1):
(1)将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在pH值为4.0~8.0的条件下利用水进行提取的步骤。
2)一种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1)~(3):
(1)将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在pH值为4.0~8.0的条件下利用水进行提取的步骤;
(2)对步骤(1)中所获得的提取液进行浓缩的步骤;
(3)向步骤(2)中所获得的浓缩提取液中添加乙醇或乙醇水溶液,然后将沉淀物去除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然而,上述技术存在无法充分地从红紫苏叶提取迷迭香酸,回收率较低的情况。
另外,红紫苏是仅能够在夏季收割的植物,考虑到提高红紫苏叶的保存性,广泛流通的是经梅子醋等酸与食盐浸渍而成的盐腌保存品。进一步,考虑到使红紫苏叶中所含有的色素显色为红色而添加酸进行保存的情况较多。正因如此,若能够利用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而非新鲜叶片作为迷迭香酸的提取原料,则从工业性观点及经济性观点而言有利。
因此,本发明是关于提供一种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可从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以较高的产率回收其中所含有的迷迭香酸。
本发明人发现,通过将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在特定的pH值范围内利用水进行提取,能够以较高的产率回收迷迭香酸。另外,本发明人进一步发现,通过在对该水提取物进行浓缩后,添加乙醇水溶液,去除所析出的沉淀物,从而不仅使迷迭香酸残存,且迷迭香酸的纯度得到提高。
根据本发明,可从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以较高的产率回收迷迭香酸。由此,能够获得含有高含量迷迭香酸的红紫苏叶提取物。另外,若进一步在提取后通过乙醇沉淀进行精制,则可获得不仅使迷迭香酸残存,而且迷迭香酸的纯度得到提高了的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
本发明的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步骤:(1)将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在pH值为4.0~8.0的条件下利用水进行提取。
另外,本发明的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步骤:(1)将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在pH值为4.0~8.0的条件下利用水进行提取的步骤;(2)对步骤(1)中所获得的提取液进行浓缩的步骤;及(3)向步骤(2)中所获得的浓缩提取液中添加乙醇或乙醇水溶液,然后将沉淀物去除的步骤。
在本发明中,红紫苏叶是指唇形科紫苏属的红紫苏(Perilla frutescensvar.crispa f.purpurea)的叶。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是对新鲜的该红紫苏叶片添加酸而得到的,可使用新鲜状态的,亦可使用干燥物、盐腌保存物。
作为酸,可列举在食品用或医药品用中使用的可食用性酸,例如:柠檬酸、苹果酸、葡萄糖酸、酒石酸、抗坏血酸、琥珀酸、乳酸、醋酸、富马酸、己二酸、富马酸等有机酸;磷酸等无机酸。亦可混合这些的2种以上使用。其中,优选为用于盐腌保存红紫苏叶的梅子醋中大量含有的柠檬酸和/或苹果酸。
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的酸的添加量只要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则无特别限制,相对于红紫苏叶的干燥质量,优选为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另外,优选为6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下。另外,优选为1~60质量%,更优选为10~40质量%。
[步骤(1)]
步骤(1)是将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在pH值为4.0~8.0的条件下利用水进行提取的步骤。
进行提取时的pH值为pH值4.0~8.0,从迷迭香酸的回收率的观点出发,优选为pH值4.5以上,更优选为pH值5.0以上,另外,优选为pH值7.0以下,更优选为pH值6.0以下。另外,优选为pH值4.5~7.0,更优选为pH值5.0~6.0。
作为用于调节pH值的pH值调节剂,可列举: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钾、氨等,也可混合这些的2种以上使用。其中,优选为氢氧化钠。
水可为蒸馏水、离子交换水、脱气水、自来水、井水等任一种。
作为进行提取时的水的使用量,相对于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干燥质量换算),以浴比计,优选为4以上,更优选为6以上,另外,优选为3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下。另外,优选为4~35,更优选为6~20。此处,在本说明书中,干燥质量是指对红紫苏叶进行冷冻干燥而获得的固形残渣的质量。另外,所谓浴比是指以水的体积与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干燥质量换算)的质量的比[水的体积/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干燥质量换算)的质量]所表示的值。另外,本发明中,体积是指在25℃下的体积。
提取条件只要为能够进行充分的提取的条件,则无特别限制,例如,提取时间优选为30分钟以上,更优选为1小时以上,另外,优选为10小时以下,更优选为2小时以下。另外,优选为30分钟~10小时,更优选为1~2小时。
另外,提取可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进行,在加热条件下的提取温度优选为20℃以上,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80℃以上,另外,优选为100℃以下,更优选为90℃以下。另外,优选为20~100℃,更优选为50~100℃,进一步优选为80~100℃。通常,若为低温则进行长时间的提取,若为高温则进行短时间的提取。
提取方法无特别限制,例如,可采用固液提取、液液提取、浸渍、煎出、浸出、回流提取、索氏提取、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搅拌等通常的方法。
提取步骤可进行1次或多次。
通过本步骤而获得的提取液可直接使用,或可利用适宜溶剂稀释制成稀释液,也可制备成浓缩液或干燥粉末、糊状。
如后所述,从提高迷迭香酸的纯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将通过本步骤获得的提取液提供给对提取液进行浓缩的步骤、及向浓缩提取液中添加乙醇或乙醇水溶液后然后将沉淀物去除的步骤。
从制造效率的观点出发,提取步骤中的从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回收迷迭香酸的回收率优选为8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5质量%以上。
[步骤(2)]
步骤(2)是对步骤(1)中所获得的提取液进行浓缩的步骤。
提取液的浓缩可采用常压浓缩、减压浓缩、膜浓缩等通常的方法,直接、或者视需要通过利用水进行稀释等还原操作获得浓缩提取液。
从精制步骤中的迷迭香酸的回收率及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的迷迭香酸纯度的观点出发,供于接下来的步骤(3)的浓缩提取液的固形物成分浓度优选为1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以上,另外,优选为6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质量%以下。另外,优选为10~60质量%,更优选为15~5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0~45质量%。此处,本说明书中的所谓固形物成分浓度是指以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的比[溶质质量/浓缩提取液质量]所表示的值。另外,溶质质量是指对该浓缩提取液进行冷冻干燥而获得的固形残渣的质量。
另外,从在接下来的步骤(3)中使迷迭香酸残存且提高迷迭香酸的纯度的观点出发,供于接下来的步骤(3)的浓缩提取液的pH值为pH值4.0以上,优选为pH值4.5以上,更优选为pH值5.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pH值5.5以上,另外,优选为pH值7.5以下,更优选为pH值7.0以下。另外,优选为pH值4.0~7.5,更优选为pH值4.5~7.5,进一步优选为pH值5.0~7.0,进一步优选为pH值5.5~7.0。浓缩提取液的pH值调节视需要可以通过在浓缩前进行调节提取液的pH值而进行,也可以通过在浓缩后进行调节浓缩提取液的pH值而进行。作为用于调节pH值的pH值调节剂,可列举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钾、氨等1种或2种以上。其中,优选为氢氧化钠。
[步骤(3)]
步骤(3)是向步骤(2)中所获得的浓缩提取液中添加乙醇或乙醇水溶液,然后将沉淀物去除的步骤。
乙醇水溶液中的乙醇的浓度优选为50体积%以上,更优选为70体积%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体积%以上,另外,优选为99.5体积%以下,更优选为98体积%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5体积%以下。另外,优选为50~99.5体积%,更优选为70~98体积%,进一步优选为90~95体积%。
在本步骤中,只要为通过向浓缩提取液中添加乙醇或乙醇水溶液使沉淀物析出而提高液体中的迷迭香酸的纯度的条件,则无特别限制,从使迷迭香酸残存且提高迷迭香酸的纯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以相对于浓缩提取液,乙醇的浓度成为40体积%以上,优选为55体积%以上,更优选为65体积%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体积%以上,另外,为95体积%以下,优选为90体积%以下,更优选为85体积%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体积%以下,另外,为40~95体积%,优选为55~90体积%,更优选为65~85体积%,进一步优选为70~80体积%的范围的方式添加乙醇或乙醇水溶液。
步骤(2)及(3)的优选例如下所述。
·以相对于固形物成分浓度为10~60质量%的浓缩提取液,乙醇的浓度成为40~95体积%的方式,添加50~99.5体积%乙醇水溶液
·以相对于固形物成分浓度为15~50质量%的浓缩提取液,乙醇的浓度成为55~90体积%的方式,添加70~98体积%乙醇水溶液
·以相对于固形物成分浓度为27.5质量%~48.7质量%的浓缩提取液,乙醇的浓度成为70体积%的方式,添加95体积%乙醇水溶液
·以相对于固形物成分浓度为27.5质量%~37.5质量%、且pH值为4.5~6.7的浓缩提取液,乙醇的浓度成为70体积%的方式,添加95体积%乙醇水溶液
·以相对于固形物成分浓度为24.1质量%~44.2质量%的浓缩提取液,乙醇的浓度成为65体积%的方式,添加95体积%乙醇水溶液
·以相对于固形物成分浓度为24.1质量%~38.8质量%、且pH值为4.5~6.7的浓缩提取液,乙醇的浓度成为65体积%的方式,添加95体积%乙醇水溶液
·以相对于固形物成分浓度为21.3质量%~40.4质量%的浓缩提取液,乙醇的浓度成为60体积%的方式,添加95体积%乙醇水溶液
·以相对于固形物成分浓度为21.3质量%~40.4质量%、且pH值为4.5~6.7的浓缩提取液,乙醇的浓度成为60体积%的方式,添加95体积%乙醇水溶液
·以相对于固形物成分浓度为19.2质量%~37.3质量%的浓缩提取液,乙醇的浓度成为55体积%的方式,添加95体积%乙醇水溶液
·以相对于固形物成分浓度为27.7质量%~32.2质量%、且pH值为4.5~6.7的浓缩提取液,乙醇的浓度成为55体积%的方式,添加95体积%乙醇水溶液
本步骤中的温度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20℃以上,另外,优选为40℃以下,更优选为30℃以下。另外,优选为10~40℃,更优选为20~30℃。
作为去除所析出的沉淀物的方法,无特别限制,例如,可通过离心分离或倾析、过滤而进行。
将通过本步骤析出的沉淀物去除后获得的含有迷迭香酸的提取液可直接使用,或者制成浓缩液或干燥粉末,或制备为糊状等。
这样,能够以较高的产率获得迷迭香酸纯度较高的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
经过步骤(1)~(3)的本发明的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中,迷迭香酸的纯度可设为8质量%以上,优选为1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4质量%以上。另外,从浓缩提取液回收迷迭香酸的精制回收率可设为优选为8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5质量%以上的较高的产率。
从迷迭香酸的回收率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优选为包含下述步骤(1):
(1)将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在pH值为5.0~8.0的条件下利用水,在提取温度20~90℃、水的浴比为4~35(L/kg)下进行提取的步骤。
从迷迭香酸的回收率的观点、以及使迷迭香酸残存且提高迷迭香酸的纯度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优选为包括下述步骤(1)~(3)的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1)将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在pH值为4.0~8.0的条件下利用水进行提取的步骤;
(2)对步骤(1)中所获得的提取液进行浓缩,且视需要在浓缩前进行将步骤(1)中所获得的提取液的pH值调节为4.5~7.0,或在浓缩后进行将浓缩提取液的pH值调节为4.5~7.0的步骤;
(3)以乙醇的浓度成为40~95体积%的方式,向步骤(2)中所获得的pH值4.5~7.0的浓缩提取液中添加乙醇或乙醇水溶液,然后将沉淀物去除的步骤。
从迷迭香酸的回收率的观点、以及使迷迭香酸残存且提高迷迭香酸的纯度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优选为包括下述步骤(1)~(3)的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1)将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在pH值为4.0~8.0的条件下利用水进行提取的步骤;
(2)对步骤(1)中所获得的提取液进行浓缩,获得固形物成分浓度为15~50质量%的浓缩提取液,且视需要在浓缩前进行将步骤(1)中所获得的提取液的pH值调节为4.5~7.0,或在浓缩后进行将浓缩提取液的pH值调节为4.5~7.0的步骤;
(3)以乙醇的浓度成为40~95体积%的方式,向步骤(2)中所获得的固形物成分浓度为15~50质量%、pH值为4.5~7.0的浓缩提取液中添加乙醇或乙醇水溶液,然后将沉淀物去除的步骤。
从迷迭香酸的回收率的观点、以及使迷迭香酸残存且提高迷迭香酸的纯度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优选为包括下述步骤(1)~(3)的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1)将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在pH值为4.0~8.0的条件下利用水,在提取温度20~90℃、水的浴比为4~35(L/kg)下进行提取的步骤;
(2)对步骤(1)中所获得的提取液进行浓缩,获得固形物成分浓度为15~50质量%的浓缩提取液,且视需要在浓缩前进行将步骤(1)中所获得的提取液的pH值调节为4.5~7.0,或在浓缩后进行将浓缩提取液的pH值调节为4.5~7.0的步骤;
(3)以乙醇的浓度成为40~95体积%的方式,向步骤(2)中所获得的固形物成分浓度为15~50质量%、pH值为4.5~7.0的浓缩提取液中添加乙醇或乙醇水溶液,然后将沉淀物去除的步骤。
从迷迭香酸的回收率的观点、以及使迷迭香酸残存且提高迷迭香酸的纯度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优选为包括下述步骤(1)~(3)的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1)将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在pH值为4.0~8.0的条件下利用水,在提取温度为50~100℃、水的浴比为6~20(L/kg)下进行提取的步骤;
(2)对步骤(1)中所获得的提取液进行浓缩,获得固形物成分浓度为15~50质量%的浓缩提取液,且视需要在浓缩前进行将步骤(1)中所获得的提取液的pH值调节为4.5~7.5,或在浓缩后进行将浓缩提取液的pH值调节为4.5~7.5的步骤;
(3)以乙醇的浓度变为55~90体积%的方式,向步骤(2)中所获得的固形物成分浓度为15~50质量%、pH值为4.5~7.5的浓缩提取液中添加乙醇或乙醇水溶液,然后将沉淀物去除的步骤。
从迷迭香酸的回收率的观点、使迷迭香酸残存且提高迷迭香酸的纯度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优选为包括下述步骤(1)~(3)的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1)将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在pH值为4.0~8.0的条件下利用水,在提取温度为80~100℃、水的浴比为6~20(L/kg)下进行提取的步骤;
(2)对步骤(1)中所获得的提取液进行浓缩,获得固形物成分浓度为15~50质量%的浓缩提取液,且视需要在浓缩前进行将步骤(1)中所获得的提取液的pH值调节为5.0~7.0,或在浓缩后进行将浓缩提取液的pH值调节为5.0~7.0的步骤;
(3)以乙醇的浓度成为65~85体积%的方式,向步骤(2)中所获得的固形物成分浓度为15~50质量%、pH值为5.0~7.0的浓缩提取液中添加乙醇或乙醇水溶液,然后将沉淀物去除的步骤。
关于上述实施形态,本发明中进一步公开有以下方式。
<1>一种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1):
(1)将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在pH值为4.0~8.0的条件下利用水进行提取的步骤。
<2>一种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1)~(3):
(1)将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在pH值为4.0~8.0的条件下利用水进行提取的步骤;
(2)对步骤(1)中所获得的提取液进行浓缩的步骤;
(3)向步骤(2)中所获得的浓缩提取液中添加乙醇或乙醇水溶液,然后将沉淀物去除的步骤。
<3>如<1>或<2>所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的酸的添加量优选为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另外,优选为6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下,另外,优选为1~60质量%,更优选为10~40质量%。
<4>如<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步骤(1)中的进行提取时的pH值优选为pH值4.5以上,更优选为pH值5.0以上,另外,优选为pH值7.0以下,更优选为pH值6.0以下,另外,优选为pH值4.5~7.0,更优选为pH值5.0~6.0。
<5>如<1>~<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步骤(1)中的水的浴比优选为4以上,更优选为6以上,另外,优选为3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下,另外,优选为4~35,更优选为6~20。
<6>如<1>~<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步骤(1)中的提取时间优选为30分钟以上,更优选为1小时以上,另外,优选为10小时以下,更优选为2小时以下,另外,优选为30分钟~10小时,更优选为1~2小时。
<7>如<1>~<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步骤(1)中的提取温度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80℃以上,另外,优选为100℃以下,另外,优选为20~100℃,更优选为50~100℃,进一步优选为80~100℃。
<8>如<2>~<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进一步视需要在浓缩前进行将步骤(1)中所获得的提取液的pH值调节为优选为pH值4.0以上,更优选为pH值4.5以上,更优选为pH值5.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pH值5.5以上,另外,优选为pH值7.5以下,更优选为pH值7.0以下,另外,优选为pH值4.0~7.5,更优选为pH值4.5~7.5,进一步优选为pH值5.0~7.0,进一步优选为pH值5.5~7.0,或在浓缩后进行将浓缩提取液的pH值调节为优选为pH值4.0以上,更优选为pH值4.5以上,更优选为pH值5.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pH值5.5以上,另外,优选为pH值7.5以下,更优选为pH值7.0以下,另外,优选为pH值4.0~7.5,更优选为pH值4.5~7.5,进一步优选为pH值5.0~7.0,进一步优选为pH值5.5~7.0。
<9>如<2>~<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步骤(3)中,浓缩提取液的pH值优选为pH值4.0以上,更优选为pH值4.5以上,更优选为pH值5.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pH值5.5以上,另外,优选为pH值7.5以下,更优选为pH值7.0以下,另外,优选为pH值4.0~7.5,更优选为pH值4.5~7.5,进一步优选为pH值5.0~7.0,进一步优选为pH值5.5~7.0。
<10>如<2>~<9>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步骤(3)中,浓缩提取液的固形物成分浓度优选为1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以上,另外,优选为6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质量%以下,另外,优选为10~60质量%,更优选为15~5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0~45质量%。
<11>如<2>~<10>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步骤(3)中的乙醇水溶液的乙醇的浓度优选为50体积%以上,更优选为70体积%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体积%以上,另外,优选为99.5体积%以下,更优选为98体积%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5体积%以下,另外,优选为50~99.5体积%,更优选为70~98体积%,进一步优选为90~95体积%。
<12>如<2>~<11>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步骤(3)中,以乙醇的浓度成为优选为40体积%以上,更优选为55体积%以上,更优选为65体积%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体积%以上,另外,优选为95体积%以下,更优选为90体积%以下,更优选为85体积%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体积%以下,另外,优选为40~95体积%,更优选为55~90体积%,更优选为65~85体积%,进一步优选为70~80体积%的范围的方式,向浓缩提取液中添加乙醇或乙醇水溶液。
<13>如<2>~<12>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步骤(3)中的向浓缩提取液中的乙醇或乙醇水溶液的添加是下述任一种。
·以相对于固形物成分浓度为10~60质量%的浓缩提取液,乙醇的浓度成为40~95体积%的方式,添加50~99.5体积%乙醇水溶液
·以相对于固形物成分浓度为15~50质量%的浓缩提取液,乙醇的浓度成为55~90体积%的方式,添加70~98体积%乙醇水溶液
·以相对于固形物成分浓度为27.5质量%~48.7质量%的浓缩提取液,乙醇的浓度成为70体积%的方式,添加95体积%乙醇水溶液
·以相对于固形物成分浓度为27.5质量%~37.5质量%、且pH值为4.5~6.7的浓缩提取液,乙醇的浓度成为70体积%的方式,添加95体积%乙醇水溶液
·以相对于固形物成分浓度为24.1质量%~44.2质量%的浓缩提取液,乙醇的浓度成为65体积%的方式,添加95体积%乙醇水溶液
·以相对于固形物成分浓度为24.1质量%~38.8质量%、且pH值为4.5~6.7的浓缩提取液,乙醇的浓度成为65体积%的方式,添加95体积%乙醇水溶液
·以相对于固形物成分浓度为21.3质量%~40.4质量%的浓缩提取液,乙醇的浓度成为60体积%的方式,添加95体积%乙醇水溶液
·以相对于固形物成分浓度为21.3质量%~40.4质量%、且pH值为4.5~6.7的浓缩提取液,乙醇的浓度成为60体积%的方式,添加95体积%乙醇水溶液
·以相对于固形物成分浓度为19.2质量%~37.3质量%的浓缩提取液,乙醇的浓度成为55体积%的方式,添加95体积%乙醇水溶液
·以相对于固形物成分浓度为27.7质量%~32.2质量%、且pH值为4.5~6.7的浓缩提取液,乙醇的浓度成为55体积%的方式,添加95体积%乙醇水溶液
<14>如<2>~<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步骤(3)中的温度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20℃以上,另外,优选为40℃以下,更优选为30℃以下,另外,优选为10~40℃,更优选为20~30℃。
<15>如<2>~<1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中的迷迭香酸的纯度优选为8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1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4质量%以上。
[实施例]
(i)迷迭香酸(RA)分析
试样中的RA量是利用HPLC(高效液相层析法)进行测定。首先,量取试样置于试管,调整固形物成分浓度1体积%的水溶液。使用50体积%甲醇水溶液将该水溶液适当稀释后,使用0.45μm过滤器(PES,Agilent Technologies Co.,Ltd.制造)进行过滤,供于分析。
浓度检验用的标准品使用试剂RA(Carbosynth Limited制造)。分析管柱使用Capcell Core C18(2.1mm×100mm,2.7μm,OSAKA SODA Co.,Ltd.制造),将流速设为0.7mL/分钟、管柱温度设为40℃、试样注入量设为10μL、UV检测波长设为320nm进行分析。关于溶离液,A液使用0.1体积%甲酸水溶液,B液使用乙腈,利用两液的梯度系统实施分析。梯度条件如下所述。
Figure BDA0003086841000000131
(ii)pH值的测定
使用LAQUA pH/ION METER(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制造)及GRT复合电极(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制造),在室温下测定pH值。
(iii)RA回收率
红紫苏叶提取物中的RA回收率是将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中的RA质量设为100质量%,根据下述计算式求出。
RA回收率[质量%]=(红紫苏叶提取物中的RA质量)/(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中的RA质量)×100
(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中的RA质量)=(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中的RA含有率)×(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加入质量)
另外,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中的RA含有率[质量%]是利用以下方法算出。
向100mL三角烧瓶中加入5g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与50mL甲醇(浴比10),在室温下静置,进行8天提取。其后,使用GFP滤纸(桐山制作所有限公司制造)对提取液进行过滤,进一步利用50mL甲醇(浴比10)对过滤残渣进行清洗。将提取液与清洗液合并,定容为100mL,与上述方法同样地利用HPLC测定RA含量。
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中的RA含有率[质量%]=(甲醇提取物中的RA质量)/(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加入质量)×100
(iv)RA的精制回收率
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中的RA的精制回收率根据下述计算式求出。
RA的精制回收率[质量%]=(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中的RA质量)/(添加乙醇水溶液之前的红紫苏叶提取物中的RA质量)×100
(v)RA纯度
RA纯度是将试样的固形物成分质量设为100质量%,根据下述计算式求出。
RA纯度[质量%]=(试样中的RA质量)/(试样的固形物成分质量)×100
实施例1
使用添加有柠檬酸的干燥红紫苏叶粉末(红紫苏粉KU,Kodama Foods Co.,Ltd制造)作为提取原料的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提取原料中的RA含有率为2.50质量%。
向2g提取原料中加入40mL水(浴比20),滴加8N NaOH水溶液将pH值调节为4.0。然后,在80℃的加热条件下进行1小时搅拌提取,通过过滤而回收提取液。进一步,向过滤残渣中加入30mL室温的水(浴比15)进行过滤,回收残存在残渣内的RA。合并所回收的提取液,然后进行冷冻干燥,获得干燥粉末状的红紫苏叶提取物。
测定所获得的提取物中的RA含量,求出RA回收率。
实施例2~7
在表1所示的pH值与温度条件下,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提取,由提取原料获得干燥粉末状的红紫苏叶提取物。
测定所获得的提取物中的RA含量,求出RA回收率。
实施例8
向20g与实施例1同样的提取原料中加入200mL水(浴比10),滴加8N NaOH水溶液将pH值调节为6.0。然后,在90℃的加热条件下进行1小时搅拌提取,通过过滤而回收提取液。进一步,向过滤残渣中加入200mL室温的水(浴比10)进行过滤,回收残存在残渣内的RA。合并所回收的提取液,然后进行冷冻干燥,获得干燥粉末状的红紫苏叶提取物。所使用的提取溶剂的总浴比为20。
测定所获得的提取物中的RA含量,求出RA回收率。
实施例9
向20g与实施例1同样的提取原料中加入160mL水(浴比8),滴加8N NaOH水溶液将pH值调节为6.0。然后,在90℃的加热条件下进行1小时搅拌提取,通过过滤而回收提取液。进一步,向过滤残渣中加入160mL室温的水(浴比8)进行过滤,回收残存在残渣内的RA。合并所回收的提取液,然后进行冷冻干燥,获得干燥粉末状的红紫苏叶提取物。所使用的提取溶剂的总浴比为16。
测定所获得的提取物中的RA含量,求出RA回收率。
实施例10
向20g与实施例1同样的提取原料中加入120mL水(浴比6),滴加8N NaOH水溶液将pH值调节为6.0。然后,在90℃的加热条件下进行1小时搅拌提取,通过过滤而回收提取液。进一步,向过滤残渣中加入120mL室温的水(浴比6)进行过滤,回收残存在残渣内的RA。合并所回收的提取液,然后进行冷冻干燥,获得干燥粉末状的红紫苏叶提取物。所使用的提取溶剂的总浴比为12。
测定所获得的提取物中的RA含量,求出RA回收率。
比较例1
向2g与实施例1同样的提取原料中加入40mL水(浴比20),然后,在80℃的加热条件下进行1小时搅拌提取,通过过滤而回收提取液。进行提取时的pH值为2.9。进一步,向过滤残渣中加入30mL室温的水(浴比15)进行过滤,回收残存在残渣内的RA。合并所回收的提取液,然后进行冷冻干燥,获得干燥粉末状的红紫苏叶提取物。
测定所获得的提取物中的RA含量,求出RA回收率。
将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处理条件及分析结果示于表1。
[表1]
Figure BDA0003086841000000151
根据表1确认,在提取温度20~90℃下,若进行提取时的pH值为4.0~8.0,则与比较例1相比RA回收率得到提高。其中,pH值的范围优选为5.0~7.0。进一步,提取温度优选为50℃以上。
实施例11
向离心管中加入20g与实施例1同样的提取原料与200mL水(浴比10),滴加8N NaOH水溶液将pH值调节为6.0。然后,在50℃的加热条件下,进行1小时搅拌提取。其后,使离心管在3000r/min、20℃下进行5分钟离心分离,回收上清液。进一步,向残渣中加入200mL室温的水(浴比10),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搅拌提取与离心分离,回收上清液。再次重复一次该操作,合并共计3次量的上清液。对该提取液进行冷冻干燥,获得干燥粉末状的红紫苏叶提取物。
测定所获得的提取物中的RA含量,结果RA回收率为97质量%。另外,RA纯度为4.02质量%。
然后,从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干燥粉末之中称取200mg置于试管,加入500μL水,进行搅拌,制备固形物成分浓度为28.6质量%的浓缩提取液。
在室温下,以乙醇最终浓度成为70体积%的方式,向该浓缩提取液中添加1.4mL的95体积%的乙醇水溶液,形成不溶性的沉淀。然后,在3000r/min、20℃下进行10分钟离心分离后,回收上清液。进一步,将形成沉淀时的一半量的乙醇水溶液添加至残留的沉淀,使用刮勺使沉淀分散。
另外,此时的乙醇水溶液的乙醇浓度与沉淀形成时的乙醇最终浓度一致。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分离后,回收上清液。与之前回收的上清液合并,进行浓缩,然后加以干燥,获得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
测定所获得的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中的RA含量,求出RA精制回收率及RA纯度。
实施例12及13
以浓缩提取液的固形物成分浓度变为表2所示的值的方式,调节水及乙醇水溶液的添加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提取原料获得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
测定所获得的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中的RA含量,求出RA精制回收率及RA纯度。
实施例14
向4g与实施例1同样的提取原料中加入20mL室温的水(浴比5),滴加8N NaOH水溶液将pH值调节为4.5。然后,在50℃的加热条件下,进行1小时搅拌提取。其后,使离心管在3000r/min、20℃下进行5分钟离心分离,回收上清液。进一步,向残渣中加入20mL室温的水(浴比5),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搅拌提取与离心分离,回收上清液。再次重复一次该操作,合并共计3次量的上清液。对该提取液进行冷冻干燥,获得干燥粉末状的红紫苏叶提取物。
测定所获得的提取物中的RA含量,结果RA回收率为83质量%。另外,RA纯度为4.04质量%。
然后,从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干燥粉末之中称取200mg置于试管,加入500μL水,进行搅拌,制备固形物成分浓度为28.6质量%的浓缩提取液。
对于该浓缩提取液,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提取原料获得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
测定所获得的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中的RA含量,求出RA精制回收率及RA纯度。
实施例15及16
以使浓缩提取液的固形物成分浓度成为表2所示的值的方式进行调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4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提取原料获得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
测定所获得的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中的RA含量,求出RA精制回收率及RA纯度。
实施例17~20
向200g与实施例1同样的提取原料中加入2L水(浴比10),滴加6N NaOH水溶液将pH值调节为4.5。然后,在90℃的加热条件下进行1小时搅拌提取。其后,使用筛网(网眼:106μm,线径:71μm)对提取液进行过滤,使用滤纸(2号,Agilent Technologies Co.,Ltd.制造)对所获得的滤液进行过滤。将所获得的提取液在40℃下进行减压浓缩,由此以浓缩提取液的形式获得红紫苏叶提取物。
测定所获得的提取物中的RA含量与固形物成分量,结果求出RA纯度为4.33质量%,固形物成分浓度为28.5质量%。
然后,从浓缩提取液之中称取800mg置于试管,且以浓缩提取液的pH值成为表2所示的值的方式添加8N NaOH水溶液进行调节。以在室温下乙醇最终浓度变为70体积%的方式,向该浓缩提取液中添加95体积%的乙醇水溶液。其后的处理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由提取原料获得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
测定所获得的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中的RA含量,求出RA精制回收率及RA纯度。
实施例21
向30g与实施例1同样的提取原料中加入150mL水(浴比5),滴加8N NaOH水溶液将pH值调节为4.5。然后,在90℃的加热条件下,进行1小时搅拌提取。其后,使离心管在3000r/min、20℃下进行5分钟离心分离,回收上清液。进一步,向残渣中加入150mL水(浴比5),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搅拌提取与离心分离,回收上清液。再次重复一次该操作,合并共计3次量的上清液。向该提取液中滴加8N NaOH水溶液将pH值调节为6.0后,进行冷冻干燥,获得干燥粉末状的红紫苏叶提取物。
测定所获得的提取物中的RA含量,结果RA回收率为94质量%。另外,RA纯度为4.12质量%。
然后,从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干燥粉末之中称取200mg置于试管,加入526μL水进行搅拌,制备固形物成分浓度为27.5质量%的浓缩提取液。
对于该浓缩提取液,与实施例11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提取原料获得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
测定所获得的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中的RA含量,求出RA精制回收率及RA纯度。
实施例22~25
以浓缩提取液的固形物成分浓度成为表3所示的值的方式,调整水的添加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提取原料获得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
测定所获得的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中的RA含量,求出RA精制回收率及RA纯度。
实施例26~30
以浓缩提取液的固形物成分浓度成为表3所示的值的方式,调整水的添加量,且以乙醇最终浓度成为65体积%的方式,添加95体积%的乙醇水溶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提取原料获得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
测定所获得的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中的RA含量,求出RA精制回收率及RA纯度。
实施例31~35
以浓缩提取液的固形物成分浓度成为表3所示的值的方式,调整水的添加量,且以乙醇最终浓度变为60体积%的方式,添加95体积%的乙醇水溶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提取原料获得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
测定所获得的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中的RA含量,求出RA精制回收率及RA纯度。
实施例36~40
以浓缩提取液的固形物成分浓度成为表3所示的值的方式,调整水的添加量,且以乙醇最终浓度成为55体积%的方式,添加95体积%的乙醇水溶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提取原料获得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
测定所获得的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中的RA含量,求出RA精制回收率及RA纯度。
将各实施例的处理条件及分析结果示于表2及表3。
[表2]
Figure BDA0003086841000000201
[表3]
Figure BDA0003086841000000202
根据表2及表3确认,通过在对提取液进行浓缩后,将其供于乙醇沉淀法,不仅抑制在精制步骤中的损耗而产率良好地回收RA,且可使RA高纯度化。其中,供于乙醇沉淀的浓缩提取液的固形物成分浓度与pH值,及乙醇最终浓度优选为以下范围。
·固形物成分浓度为27.5质量%~37.5质量%、pH值为4.5~6.7、乙醇最终浓度为70体积%
·固形物成分浓度为24.1质量%~38.8质量%、pH值为4.5~6.7、乙醇最终浓度为65体积%
·固形物成分浓度为21.3质量%~40.4质量%、pH值为4.5~6.7、乙醇最终浓度为60体积%
·固形物成分浓度为27.7质量%~32.2质量%、pH值为4.5~6.7、乙醇最终浓度为55体积%。

Claims (7)

1.一种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其中,
包括下述步骤(1):
(1)将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在pH值为4.0~8.0的条件下利用水进行提取的步骤。
2.一种精制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其中,
包括下述步骤(1)~(3):
(1)将添加有酸的红紫苏叶在pH值为4.0~8.0的条件下利用水进行提取的步骤;
(2)对步骤(1)中所获得的提取液进行浓缩的步骤;
(3)向步骤(2)中所获得的浓缩提取液中添加乙醇或乙醇水溶液,然后将沉淀物去除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步骤(1)中的提取温度为50℃以上。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步骤(1)中的水的浴比为4~35L/kg。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步骤(3)中,以乙醇的浓度成为40~95体积%的方式,向浓缩提取液中添加乙醇或乙醇水溶液。
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步骤(2)中,进一步根据需要在进行浓缩前将步骤(1)中所获得的提取液的pH值调节为4.0~7.5,或在进行浓缩后将浓缩提取液的pH值调节为4.0~7.5。
7.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步骤(3)中,浓缩提取液的pH值为4.0~7.5。
CN201980078150.5A 2018-11-27 2019-11-26 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316442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21098 2018-11-27
JP2018221098A JP6903622B2 (ja) 2018-11-27 2018-11-27 赤シソ葉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PCT/JP2019/046059 WO2020111021A1 (ja) 2018-11-27 2019-11-26 赤シソ葉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4428A true CN113164428A (zh) 2021-07-23

Family

ID=70853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8150.5A Pending CN113164428A (zh) 2018-11-27 2019-11-26 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31790A1 (zh)
EP (1) EP3888645A4 (zh)
JP (1) JP6903622B2 (zh)
CN (1) CN113164428A (zh)
TW (1) TW202027620A (zh)
WO (1) WO20201110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12888B2 (ja) 2019-01-23 2024-01-15 花王株式会社 シソ科植物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JP2023138493A (ja) * 2022-03-18 2023-10-02 花王株式会社 シソ科植物熱水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62365A1 (fr) * 2001-02-01 2002-08-15 Meiji Seika Kaisha, Ltd. Procede de production d'un extrait vegetal de lamiacee contenant des phenols, et utilisation de ce derni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84466B2 (ja) 1993-12-27 1999-04-19 長瀬産業株式会社 シソ抽出液、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含有する美白化粧料
JP3775584B2 (ja) 2001-12-21 2006-05-17 明治製菓株式会社 塩蔵赤シソからのフェノール類含有エキスの製造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62365A1 (fr) * 2001-02-01 2002-08-15 Meiji Seika Kaisha, Ltd. Procede de production d'un extrait vegetal de lamiacee contenant des phenols, et utilisation de ce derni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83822A (ja) 2020-06-04
JP6903622B2 (ja) 2021-07-14
EP3888645A4 (en) 2022-07-27
WO2020111021A1 (ja) 2020-06-04
US20220031790A1 (en) 2022-02-03
TW202027620A (zh) 2020-08-01
EP3888645A1 (en) 2021-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61249B (zh) 一种茶氨酸的提取方法
CN101637545A (zh) 绿茶提取物的超临界萃取方法
CN113164428A (zh) 红紫苏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CN105693680B (zh) 一种蓝靛果花青素的提取方法
CN103980121A (zh) 一种以杜仲鲜叶生产绿原酸的方法
EA015601B1 (ru) Способ выделения теанина
CN105795095B (zh) 一种低重金属含量的堇叶碎米荠硒蛋白制备方法
EP3736280A1 (en) Sweetener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CN108276462B (zh) 一种甜茶苷制备方法
CN115531490B (zh) 一种快速从铁皮石斛黄酮提取液中分离低共熔溶剂的方法
CN104945450A (zh) 一种从首乌藤中提取二苯乙烯苷的方法
CN114917265B (zh) 人参皂苷的提取方法
CN101491618A (zh) 一种从烟草下脚料提取液中分离烟草总生物碱的方法
US11865131B2 (en) Anthocyanin powder extract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CN104497163A (zh) 一种库尔勒香梨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方法
CN113952367A (zh) 一种骨碎补提取物生产工艺
CN104435015A (zh) 一种高品质银杏黄酮提取工艺
CN112106989A (zh) 一种甘薯茎叶多酚及其提取方法
CN112315992A (zh) 一种高溶解性全成分金银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JP6527744B2 (ja) ニンジン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CN112457421A (zh) 二氢杨梅素和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
CN112717009A (zh) 一种栀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10548053A (zh) 一种富含总黄酮和天然维生素c的沙棘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NL2026582B1 (en) Treatment method for improving saponin from aerial part of panax notoginseng
KR20100005828A (ko) 홍삼 농축액의 사포닌 함량 증대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