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57131A -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57131A
CN113157131A CN202110389735.8A CN202110389735A CN113157131A CN 113157131 A CN113157131 A CN 113157131A CN 202110389735 A CN202110389735 A CN 202110389735A CN 113157131 A CN113157131 A CN 1131571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display device
display module
touch
bottom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897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57131B (zh
Inventor
邹广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8973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571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57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57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57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571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触控层,所述触控层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上;底盖,所述底盖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背向所述触控层的一侧;以及封装盖板,所述封装盖板具有顶板和从所述顶板的边缘延伸的多个侧板,其中,所述封装盖板的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面向所述触控层的一侧,并且,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显示模组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触控显示装置中,由于触控层的膜结构太软,直接触控容易造成刮伤和按压出现液晶水波纹的问题。因此,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触摸模组上以全贴合的方式贴附玻璃盖板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触控层一般使用框贴的方式与玻璃盖板连接,在使用触控显示装置的过程中,触控层与玻璃盖板之间的间隙大小难以保持稳定,从而使得触控层的触控讯号不稳定导致触控灵敏度降低。而且,以全贴合的方式贴附玻璃盖板的设计通常还需要中间框件,从而容易造成显示装置的结构复杂、边框大小不一致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能够省略传统结构中的中间框件,并使触控层与封装盖板之间的间隙稳定,从而使得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简单、边框一致。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模组;
触控层,所述触控层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上;
底盖,所述底盖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背向所述触控层的一侧;以及
封装盖板,所述封装盖板具有顶板和从所述顶板的边缘延伸的多个侧板,
其中,所述封装盖板的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面向所述触控层的一侧,并且,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显示模组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底盖,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的外侧。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底盖,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的外侧。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盖板是一件成型的。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盖板由片状高透材料制成,并且在所述封装盖板的内侧设有丝印。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盖板的材料为亚克力(PMMA)、聚苯乙烯(PS)、或聚碳酸酯(PC)。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盖板还通过框胶来粘接至所述显示模组。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盖板还通过框胶来粘接至所述底盖。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底盖还通过框胶来粘接至所述显示模组。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盖板通过螺纹连接、焊接、或铆接来连接于所述底盖。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盖板的所述顶板与所述触控层之间的间隙为0.05mm。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盖板的厚度为2mm。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显示模组;
在所述显示模组上设置一触控层;
在所述显示模组背向所述触控层的一侧设置一底盖;以及
提供一封装盖板,所述封装盖板具有顶板和从所述顶板的边缘延伸的多个侧板,将所述封装盖板的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面向所述触控层的一侧,并且,使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显示模组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底盖,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的外侧。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通过框胶将所述封装盖板粘接至所述显示模组。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通过框胶将所述封装盖板粘接至所述底盖。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通过框胶将所述底盖粘接至所述显示模组。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盖板通过螺纹连接、焊接、或铆接来连接于所述底盖。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由片状高透材料制成所述封装盖板,并且在所述封装盖板的内侧使用非高温油墨进行涂布以形成丝印。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盖板是由一完整的片材通过折弯而形成。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盖板在折弯时,通过带有泡沫的上下模进行夹持,并在折弯处通过金属块进行局部加温。
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通过采用具有所述顶板和多个所述侧板的所述封装盖板,并使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显示模组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由此,能够省略传统结构中的中间框件,使所述触控层与所述封装盖板之间的间隙稳定,使得所述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简单、边框一致,从而能够节省材料、简化制程、节约制模成本,实现高品质可靠性,高产能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制作图1所示的触控显示装置的流程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封装盖板的折弯前的示意图;以及
图5是图1所示的封装盖板的折弯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触控显示装置
101 显示模组
102 触控层
103 底盖
104 封装盖板
105 框胶
200 片状材料
201 涂布区域
202 非涂布区域
203 孔
300 折弯设备
301 下模
302 上模
303 折弯头
304 缓冲泡沫
305 金属块
h 间隙
S1-S4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应理解的是,当元件、层、区域或组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层、区域或组件“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层、区域或组件时,该元件、层、区域或组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层、区域或组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元件、层、区域或组件,或者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层、区域或组件。然而,“直接连接/直接结合”指的是一个组件直接连接或结合另一组件而没有中间组件。同时,可以对描述组件之间的关系的诸如“在……之间”、“直接在……之间”或者“与……邻近”和“直接与……邻近”的其它表述进行类似地解释。此外,还将理解的是,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两个元件或层“之间”时,该元件或层可以是位于所述两个元件或层之间的唯一元件或层,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或层。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参见图1,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模组101,以用于显示影像;触控层102,所述触控层102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101上;底盖103,所述底盖103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101背向所述触控层102的一侧;以及封装盖板104,所述封装盖板104具有顶板和从所述顶板的边缘延伸的多个侧板。所述封装盖板104的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101面向所述触控层102的一侧,并且,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显示模组101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103。
如图1所示,所述封装盖板104的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底盖103,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103的外侧。所述封装盖板104例如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焊接、或铆接来连接于所述底盖103,以将所述显示模组101卡固并收容于所述封装盖板104和所述底盖103之间。此外,在所述显示模组101和所述封装盖板104之间,还可以设置框胶105,以进一步卡固和保护所述显示模组101。具体地,所述封装盖板104可以通过框胶105来粘接至所述显示模组101。进一步地,所述封装盖板104还可以通过框胶105来粘接至所述底盖103。进一步地,所述底盖103还可以通过框胶105来粘接至所述显示模组101。通过框胶105来将所述显示模组101、所述底盖103、以及所述封装盖板104粘接在一起,能够省略传统结构中的中间框件,并使触控层与封装盖板之间的间隙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图1的触控显示装置100中,所述封装盖板104的多个所述侧板延伸到所述底盖103的外侧,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103的外侧。但是,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盖板104的多个所述侧板仅仅延伸到围绕所述显示模组101的外侧,并与所述底盖103抵接,之后同样地,例如通过螺纹连接、焊接、或铆接来连接于所述底盖103。
继续参考图1,所述封装盖板104是一体成型的,例如通过单个片材弯折而成。为了便于折弯,所述封装盖板104的厚度例如为2mm。
此外,所述封装盖板104由片状高透材料制成,具体地,所述封装盖板104的材料例如为亚克力(PMMA)、聚苯乙烯(PS)、或聚碳酸酯(PC)等。此外,在所述封装盖板104的内侧还可以设置丝印。通过用片状高透材料制成所述封装盖板104,能够保证显示模组101的可视性,并且通过设置丝印,能够调整显示区域的大小,并改善产品的外观。
此外,所述封装盖板104的所述顶板与所述触控层102之间的间隙h的大小为0.05mm。由此,能够保证间隙的微小,从而保证所述触控层102的可触控性。
在本发明上述的触控显示装置100中,通过采用具有所述顶板和多个所述侧板的所述封装盖板104,并使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显示模组101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103,由此,能够省略传统结构中的中间框件,使所述触控层102与所述封装盖板104之间的间隙稳定,使得所述触控显示装置100的结构简单、边框一致,从而能够节省材料、简化制程、节约制模成本,实现高品质可靠性,高产能的优势。
现在参考图3,图3是制作图1所示的触控显示装置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提供一显示模组,以用于显示影像。
步骤S2:在所述显示模组上设置一触控层。
步骤S3:在所述显示模组背向所述触控层的一侧设置一底盖。
步骤S4:提供一封装盖板,所述封装盖板具有顶板和从所述顶板的边缘延伸的多个侧板,将所述封装盖板的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面向所述触控层的一侧,并且,使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显示模组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
进一步地,所述封装盖板的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底盖,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的外侧。所述封装盖板例如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焊接、或铆接来连接于所述底盖。此外,在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封装盖板之间,还可以设置框胶,以进一步进行固定。具体地,所述封装盖板可以通过框胶来粘接至所述显示模组。进一步地,所述封装盖板还可以通过框胶来粘接至所述底盖。进一步地,所述底盖还可以通过框胶来粘接至所述显示模组。通过框胶来将所述显示模组、所述底盖、以及所述封装盖板粘接在一起,能够省略传统结构中的中间框件,并使触控层与封装盖板之间的间隙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封装盖板可以是由一完整的片材通过折弯而形成。以下将参照图4-5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图4是图1所示的封装盖板的折弯前的示意图;以及图5是图1所示的封装盖板的折弯后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首先,裁切出具有合适形状和尺寸的片状材料200,该材料例如为亚克力(PMMA)、聚苯乙烯(PS)、或聚碳酸酯(PC)等,厚度例如可以是2mm左右。
随后,根据需要和图案设计,在片状材料200的一侧面的周缘进行非高温油墨的涂布,以形成涂布区域201,在该侧面的中央形成非涂布区域202,以用于保证显示模组的可视性。此外,该非高温油墨可以根据产品外观的需要,选择适合的颜色。由此,通过涂布非高温油墨,能够改善产品的外观,还能防止在例如涂布高温油墨时,发光区域雾化并且片状材料200的穿透率降低的问题。
随后,根据设计需要,在所述封装盖板通过螺纹连接等连接于所述底盖的情况下,在片状材料200上进行打孔,以形成一个或多个通孔203。
随后,在完成油墨涂布和打孔后的片状材料200放置于折弯设备300。如图5所示,折弯设备300例如包括下模301、上模302、以及折弯头303。折弯设备300具有定位装置(未示出),以在使用时结合下模301和上模302将片状材料200夹持在合适的位置。此外,在下模301、上模302、以及折弯头303的靠近片状材料200的一侧,均设有缓冲泡沫304,以对所述片状材料200进行保护,防止划伤和压碎。此外,在折弯设备300的折弯角落,还设有金属块305。金属块305在弯折所述片状材料200时可以对所述片状材料200进行局部加热,这样使所述片状材料200便于弯折,同时避免了采用正面加温软化会使所述片状材料200内受热后雾化,从而影响穿透率的问题。此外,为保证后续装配紧密,折弯后的角应尽量为直角。因此,该金属块305需要相对较小的圆角。
在折弯过程中,使片状材料200的涂布区域201朝上,然后通过下模301和上模302来将所述片状材料200夹持。随后,利用金属块305对所述片状材料200进行局部加热,在经过一定加热时间后,所述片状材料200在弯折处软化,利用折弯头303的旋转来完成单侧的折弯,例如,沿着图3所示的弯折线A(用虚线示出)。随后,通过同样的方式完成另一侧的折弯。
由此,形成图1所示的封装盖板104。
以上,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应认识到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型和替换。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折弯头的旋转来实现片状材料的折弯,但是,还可以通过上模和下模的配合来实现片状材料的折弯。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通过采用具有所述顶板和多个所述侧板的所述封装盖板,并使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显示模组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由此,能够省略传统结构中的中间框件,使所述触控层与所述封装盖板之间的间隙稳定,使得所述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简单、边框一致,从而能够节省材料、简化制程、节约制模成本,实现高品质可靠性,高产能的优势。
该书面描述使用示例来公开本发明,包括最佳模式,并且还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发明,包括制造和使用任何装置或系统以及执行任何包含的方法。本发明可发明专利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并且可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其它示例。如果这些其它示例具有不与权利要求书的字面语言不同的结构要素,或者如果它们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的字面语言无实质差异的等同结构要素,则意在使这些其它示例处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模组;
触控层,所述触控层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上;
底盖,所述底盖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背向所述触控层的一侧;以及
封装盖板,所述封装盖板具有顶板和从所述顶板的边缘延伸的多个侧板,
其中,所述封装盖板的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面向所述触控层的一侧,并且,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显示模组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底盖,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盖板是一件成型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盖板由片状高透材料制成,并且在所述封装盖板的内侧设有丝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盖板的材料为亚克力(PMMA)、聚苯乙烯(PS)、或聚碳酸酯(P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盖板还通过框胶来粘接至所述显示模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盖板还通过框胶来粘接至所述底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还通过框胶来粘接至所述显示模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盖板通过螺纹连接、焊接、或铆接来连接于所述底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盖板的所述顶板与所述触控层之间的间隙为0.05mm。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盖板的厚度为2mm。
12.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显示模组;
在所述显示模组上设置一触控层;
在所述显示模组背向所述触控层的一侧设置一底盖;以及
提供一封装盖板,所述封装盖板具有顶板和从所述顶板的边缘延伸的多个侧板,将所述封装盖板的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面向所述触控层的一侧,并且,使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显示模组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侧板围绕所述底盖,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盖的外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框胶将所述封装盖板粘接至所述显示模组。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框胶将所述封装盖板粘接至所述底盖。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框胶将所述底盖粘接至所述显示模组。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盖板通过螺纹连接、焊接、或铆接来连接于所述底盖。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片状高透材料制成所述封装盖板,并且在所述封装盖板的内侧使用非高温油墨进行涂布以形成丝印。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盖板是由一完整的片材通过折弯而形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盖板在折弯时,通过带有泡沫的上下模进行夹持,并在折弯处通过金属块进行局部加温。
CN202110389735.8A 2021-04-12 2021-04-12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131571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89735.8A CN113157131B (zh) 2021-04-12 2021-04-12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89735.8A CN113157131B (zh) 2021-04-12 2021-04-12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57131A true CN113157131A (zh) 2021-07-23
CN113157131B CN113157131B (zh) 2023-12-29

Family

ID=76889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89735.8A Active CN113157131B (zh) 2021-04-12 2021-04-12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5713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02326A (zh) * 2012-07-06 2014-01-16 Join Form Ind Ltd 防水櫥櫃門板的製造方法
US20140134381A1 (en) * 2012-11-09 2014-05-1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ackag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654851A (zh) * 2014-12-01 2016-06-08 Nlt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064896A (zh) * 2018-08-16 2018-12-2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柔性显示屏
CN109508113A (zh) * 2018-11-30 2019-03-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设备
US20200081541A1 (en) * 2018-09-11 2020-03-1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vibrating element
CN111708210A (zh) * 2020-06-12 2020-09-25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1796714A (zh) * 2020-06-19 2020-10-20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8850B (zh) * 2017-11-03 2020-08-04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02326A (zh) * 2012-07-06 2014-01-16 Join Form Ind Ltd 防水櫥櫃門板的製造方法
US20140134381A1 (en) * 2012-11-09 2014-05-1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ackag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654851A (zh) * 2014-12-01 2016-06-08 Nlt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064896A (zh) * 2018-08-16 2018-12-2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柔性显示屏
US20200081541A1 (en) * 2018-09-11 2020-03-1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vibrating element
CN109508113A (zh) * 2018-11-30 2019-03-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设备
CN111708210A (zh) * 2020-06-12 2020-09-25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1796714A (zh) * 2020-06-19 2020-10-20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57131B (zh) 2023-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39221B1 (ko) 곡면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8153069B (zh) 一种液晶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JP4494446B2 (ja) 表示装置
TWI431366B (zh) 顯示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JP6656232B2 (ja) 増加した表示エリアを有するディスプレイタイル
JP5527650B2 (ja) 表示装置
WO2021007811A1 (zh) 柔性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柔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JP2011017813A (ja) 保護板付き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6353230U (zh) 背板、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KR101966091B1 (ko) 전체 접착 액정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16046974A1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170064850A (ko) 휴대단말기용 전면 보호 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EP4135307A1 (en) Camera decoration member,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80059315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16081473A (ja) 保護カバー貼り付け用透明粘着シート
CN105388643B (zh) 减薄型lcd显示屏模组的制造方法
WO2018180836A1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19178924A1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3157131A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209946599U (zh) 一种高屏占比的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3517314A (zh) 显示模组、其固定方法及显示装置
EP3693830B1 (en) Structural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3682033B (zh) 一种显示屏全贴合方法
JP6456473B2 (ja)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17117992A1 (zh) 胶框及其制造方法、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