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57015A - 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平台、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平台、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57015A
CN113157015A CN202010074064.1A CN202010074064A CN113157015A CN 113157015 A CN113157015 A CN 113157015A CN 202010074064 A CN202010074064 A CN 202010074064A CN 113157015 A CN113157015 A CN 1131570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interval
simulated
change curve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740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57015B (zh
Inventor
张武学
潘传清
崔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7406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570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57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57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57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570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20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with sensing elements having variation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with change of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物体的第一温度阈值及第二温度阈值;根据第一温度阈值及第二温度阈值对待测物体的温度范围进行分区;分别在各分区中选取模拟温度;根据每一模拟温度所处的分区分别构建温度变化曲线;检测在温度变化曲线情况下的整车热管理功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测试平台、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本发明,可通过温度变化曲线来模拟连续变化的温度,以达到全温度覆盖的测试目的。

Description

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平台、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软件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测试平台、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而温度又是影响动力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温度过高或过低,动力电池的能力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为了让动力电池发挥出最大的能力,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新能源汽车都配备了热管理系统,用于给动力电池进行冷却和加热。
在新能源汽车研发的过程中,需要对整车热管理系统控制软件进行开发并测试验证,为降低软件缺陷流入到实车验证阶段,需要在软件开发前期,进行模型在环测试或者硬件在环测试。为了测试车辆处于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整车热管理功能,在编写测试用例的过程中,就需要对温度条件进行模拟。但是温度是一个连续的变量,并且车辆部件处于某一个温度之后,随着热管理系统的加热或者冷却功能开启,部件的温度又会随之升高或者降低。因此,需要在测试验证阶段,模拟车辆所处的各个温度,以便验证整车热管理系统功能。
由于温度传感器的采集精度和误差影响,实际控制时所采集到的温度变量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为了避免温度在控制阈值附近的波动,导致车辆频繁进退冷却或者加热。如图1所示,在整车热管理控制时,对于温度阈值通常都是采用回滞区间的控制方式。回滞区间定义了一个区间(T1,T2),当输入信号小于T1时,回滞区间输出为0,当输入信号大于T2时,回滞区间输出为1。当输入信号由任意一侧变化进入区间时,回滞区间的输出沿用之前值,直到超过T1或T2,回滞区间的输出值才会发生变化,否则回滞区间输出初始值。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传感器采集信号的波动,导致整车频繁退出加热和冷却。
由于热管理系统的加热和冷却功能是基于温度回滞区间的控制,因此要测试各个温度点下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功能,并不是要对各个温度点进行逐一模拟,而是针对回滞区间的特性,通过模拟部分温度点,达到全温度测试的效果。
但是,上述方法中对温度变化的模拟是通过离散点的方式实现的,即由温度点T1跳变到温度点T2,这样既不符合实际温度的变化趋势,也会遗漏掉某些温度边界值的测试,不能达到全温度覆盖的测试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测试平台、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通过温度变化曲线来模拟连续变化的温度,以达到全温度覆盖的测试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物体的第一温度阈值及第二温度阈值;根据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及第二温度阈值对待测物体的温度范围进行分区;分别在各分区中选取模拟温度;根据每一模拟温度所处的分区分别构建温度变化曲线;检测在所述温度变化曲线情况下的整车热管理功能。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每一温度变化曲线均经过所有分区。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根据第一温度阈值及第二温度阈值对待测物体的温度范围进行分区处理的步骤包括:根据第一温度阈值及第二温度阈值将连续的温度范围从高温侧到低温侧依次分割成连续的第三区间、第二区间及第一区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处于第一区间内的模拟温度所对应的温度变化曲线的变化规律为:以第一区间内模拟温度为起点,温度沿第一区间、第二区间逐渐上升至第三区间,再沿第三区间、第二区间逐渐下降至第一区间;处于第二区间内的模拟温度所对应的温度变化曲线的变化规律为:以第二区间内模拟温度为起点,温度沿第二区间逐渐上升至第三区间,再沿第三区间、第二区间逐渐下降至第一区间,再沿第一区间逐渐上升至第二区间,同时,以第二区间内模拟温度为起点,温度沿第二区间逐渐下降至第一区间,再沿第一区间、第二区间逐渐上升至第三区间,再沿第三区间逐渐下降至第二区间;处于第三区间内的模拟温度所对应的温度变化曲线的变化规律为:以第三区间内的模拟温度为起点,温度沿第三区间、第二区间逐渐下降至第一区间,再沿第一区间、第二区间逐渐上升至第三区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根据每一模拟温度起点所处的分区分别构建温度变化曲线的步骤包括:以第一区间的模拟温度为起点,根据函数T=-T0cosx+1/2(T1+T2)构建温度变化曲线;以第二区间的模拟温度为起点,分别根据函数T=T0sinx+1/2(T1+T2)及T=-T0sinx+1/2(T1+T2)构建温度变化曲线;以第三区间的模拟温度为起点,根据函数T=T0cosx+1/2(T1+T2)构建温度变化曲线;其中,T1为第一温度阈值,T2为第二温度阈值,T0>(T1-T2)/2。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测试平台,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测物体的第一温度阈值及第二温度阈值;分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及第二温度阈值对待测物体的温度范围进行分区;选取模块,用于分别在各分区中选取模拟温度;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每一模拟温度所处的分区分别构建温度变化曲线;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在所述温度变化曲线情况下的整车热管理功能。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构建单元,用于以第一区间的模拟温度为起点,根据函数T=-T0cosx+1/2(T1+T2)构建温度变化曲线;第二构建单元,用于以第二区间的模拟温度为起点,分别根据函数T=T0sinx+1/2(T1+T2)及T=-T0sinx+1/2(T1+T2)构建温度变化曲线;第三构建单元,用于以第三区间的模拟温度为起点,根据函数T=T0cosx+1/2(T1+T2)构建温度变化曲线;其中,T1为第一温度阈值,T2为第二温度阈值,T0>(T1-T2)/2。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的步骤。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的步骤。
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合回滞区间的控制特性,对温度范围进行分区,并通过对温度起点进行分区选取,可有效避免温度边界值的遗漏,并丰富测试用例。同时,本发明在软件测试验证阶段,通过温度变化曲线代替离散的温度点,从而有效地模拟温度的连续变化,达到全温度覆盖的测试目的,大大摆脱试验条件的限制,降低实车验证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回滞区间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中第一区间的温度模拟情况图;
图4是本发明中第二区间的温度模拟情况图;
图5是本发明中第二区间的另一温度模拟情况图;
图6是本发明中第三区间的温度模拟情况图;
图7是本发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测试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构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2,图2显示了本发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包括:
S101,获取待测物体的第一温度阈值及第二温度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待测物体的第一温度阈值及第二温度阈值由部件的特性进行确定。例如,若待测物体为汽车电池,那么对于冷却功能来说,第一温度阈值可以为需要开启车辆冷却功能时的汽车电池温度,第二温度阈值可以为需要关闭车辆冷却功能时的汽车电池温度;相应地,对应加热功能来说,第一温度阈值可以为需要关闭车辆加热功能时的汽车电池温度,第二温度阈值可以为需要开启车辆加热功能时的汽车电池温度。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在热管理系统测试过程中,对于冷却功能来说,当汽车电池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车辆冷却功能开启,当汽车电池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车辆冷却功能关闭;对于加热功能来说,当汽车电池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车辆加热功能关闭,当汽车电池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车辆加热功能开启。
本发明中,第一温度阈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
S102,根据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及第二温度阈值对待测物体的温度范围进行分区。
所述根据第一温度阈值及第二温度阈值对待测物体的温度范围进行分区处理的步骤包括:根据第一温度阈值及第二温度阈值将连续的温度范围从高温侧到低温侧依次分割成连续的第三区间、第二区间及第一区间,且所述第三区间、第二区间及第一区间不重叠。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待测物体的温度范围可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设,灵活性强。
S103,分别在各分区中选取模拟温度。
若第一温度阈值为20℃及第二温度阈值为5℃,温度范围为50℃~-20℃,则第三区间为50℃~20℃,第二区间为20~5℃,第一区间为5℃~-20℃。分别从这三个分区中,任取一个温度点作为所需模拟温度的起始点。例如,在第三区间(50℃~20℃)中可选取33℃作为模拟温度的起始点,在第二区间(20℃~5℃)中可选取7℃作为模拟温度的起始点,在第一区间(5℃~-20℃)中可选取0℃作为模拟温度的起始点。
S104,根据每一模拟温度所处的分区分别构建温度变化曲线。
本发明中每一温度变化曲线均经过所有分区,也就是说,每一条温度变化曲线上的温度点可分布于三个区间内,从而实现新能源汽车全温度覆盖。
优选地,处于第一区间内的模拟温度所对应的温度变化曲线的变化规律为:以第一区间内模拟温度为起点,温度沿第一区间、第二区间逐渐上升至第三区间,再沿第三区间、第二区间逐渐下降至第一区间。
处于第二区间内的模拟温度所对应的温度变化曲线的变化规律为:以第二区间内模拟温度为起点,温度沿第二区间逐渐上升至第三区间,再沿第三区间、第二区间逐渐下降至第一区间,再沿第一区间逐渐上升至第二区间,同时,以第二区间内模拟温度为起点,温度沿第二区间逐渐下降至第一区间,再沿第一区间、第二区间逐渐上升至第三区间,再沿第三区间逐渐下降至第二区间。
处于第三区间内的模拟温度所对应的温度变化曲线的变化规律为:以第三区间内的模拟温度为起点,温度沿第三区间、第二区间逐渐下降至第一区间,再沿第一区间、第二区间逐渐上升至第三区间。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区间处于第一区间与第三区间之间,要实现三个区间的覆盖,则要考虑“温度先升后降”及“温度先降后升”两种情况,因此,在第二区间内需构建两条温度变化曲线,以更好地构建测试用例,实现全面覆盖测试。
具体地,所述根据每一模拟温度起点所处的分区分别构建温度变化曲线的步骤包括:
(1)如图3所示,以第一区间的模拟温度为起点,根据函数T=-T0cosx+1/2(T1+T2)构建温度变化曲线。
即,从第一区间选取一个模拟温度起点Ti(Ti<第二温度阈值T2),温度T以函数T=-T0cosx+1/2(T1+T2)变化一个周期,用来模拟温度起始点在第一区间,随后温度上升又下降的情况。
(2)如图4所示,以第二区间的模拟温度为起点,根据函数T=T0sinx+1/2(T1+T2)构建温度变化曲线。
(3)如图5所示,以第二区间的模拟温度为起点,根据函数T=-T0sinx+1/2(T1+T2)构建温度变化曲线。
即,从第二区间选取一个模拟温度起点Ti(第二温度阈值T2<Ti<第一温度阈值T1),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温度先上升后下降,温度T以函数T=T0sinx+1/2(T1+T2)变化一个周期;另一种为温度先下降后上升,温度T以函数T=-T0sinx+1/2(T1+T2)变化一个周期。用来模拟温度起始点在第二区间的情况。
(4)如图6所示,以第三区间的模拟温度为起点,根据函数T=T0cosx+1/2(T1+T2)构建温度变化曲线。
即,从第三区间选取一个模拟温度起点Ti(Ti>第一温度阈值T1),温度T以函数T=T0cosx+1/2(T1+T2)变化一个周期,用来模拟温度起始点在第三区间,随后温度下降又上升的情况。
上述步骤(1)~(4)中没有必然的先后顺序,其中,T1为第一温度阈值,T2为第二温度阈值,T0>(T1-T2)/2。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发明通过设置模拟温度起点并结合曲线来模拟连续变化的温度,更接近实际温度的变化情况;同时,本发明还结合回滞区间的控制特性,通过对温度起点进行分类,用模拟部分温度点达到模拟全温度点的效果。
S105,检测在所述温度变化曲线情况下的整车热管理功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在软件测试验证阶段,对温度采用连续的曲线进行模拟,同时根据温度的不同起始点,模拟温度变化的曲线,以达到全温度覆盖的测试目的,大大摆脱试验条件的限制,降低实车验证的成本。
参见图7,图7显示了本发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测试平台100的具体结构,其包括:
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待测物体的第一温度阈值及第二温度阈值。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温度阈值及第二温度阈值由部件的特性进行确定。本发明中,第一温度阈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一般情况下,在热管理系统测试过程中,对于冷却功能来说,待测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车辆冷却功能开启,待测物体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车辆冷却功能关闭;对于加热功能来说,待测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车辆加热功能关闭,待测物体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车辆加热功能开启。分区模块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及第二温度阈值对待测物体的温度范围进行分区。具体地,分区模块2根据第一温度阈值及第二温度阈值将连续的温度范围从高温侧到低温侧依次分割成连续的第三区间、第二区间及第一区间,且所述第三区间、第二区间及第一区间不重叠。
选取模块3,用于分别在各分区中选取模拟温度。即分别从三个分区(第三区间、第二区间及第一区间)中,分别取一个温度点作为所需模拟温度的起始点。
构建模块4,用于根据每一模拟温度所处的分区分别构建温度变化曲线。本发明中每一温度变化曲线均经过所有分区,也就是说,每一条温度变化曲线上的温度点可分布于三个区间内,从而实现新能源汽车全温度覆盖。
检测模块5,用于检测在所述温度变化曲线情况下的整车热管理功能。
因此,本发明可在软件测试验证阶段,对温度采用连续的曲线进行模拟,同时根据温度的不同起始点,模拟温度变化的曲线,以达到全温度覆盖的测试目的,大大摆脱试验条件的限制,降低实车验证的成本。
进一步,处于第一区间内的模拟温度所对应的温度变化曲线的变化规律为:以第一区间内模拟温度为起点,温度沿第一区间、第二区间逐渐上升至第三区间,再沿第三区间、第二区间逐渐下降至第一区间。
处于第二区间内的模拟温度所对应的温度变化曲线的变化规律为:以第二区间内模拟温度为起点,温度沿第二区间逐渐上升至第三区间,再沿第三区间、第二区间逐渐下降至第一区间,再沿第一区间逐渐上升至第二区间,同时,以第二区间内模拟温度为起点,温度沿第二区间逐渐下降至第一区间,再沿第一区间、第二区间逐渐上升至第三区间,再沿第三区间逐渐下降至第二区间。
处于第三区间内的模拟温度所对应的温度变化曲线的变化规律为:以第三区间内的模拟温度为起点,温度沿第三区间、第二区间逐渐下降至第一区间,再沿第一区间、第二区间逐渐上升至第三区间。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区间处于第一区间与第三区间之间,要实现三个区间的覆盖,则要考虑“温度先升后降”及“温度先降后升”两种情况,因此,在第二区间内需构建两条温度变化曲线,以更好地构建测试用例,实现全面覆盖测试。
如图8所示,所述构建模块4包括:
第一构建单元41,用于以第一区间的模拟温度为起点,根据函数T=-T0cosx+1/2(T1+T2)构建温度变化曲线。即,从第一区间选取一个模拟温度起点Ti(Ti<第二温度阈值T2),温度T以函数T=-T0cosx+1/2(T1+T2)变化一个周期,用来模拟温度起始点在第一区间,随后温度上升又下降的情况。
第二构建单元42,用于以第二区间的模拟温度为起点,分别根据函数T=T0sinx+1/2(T1+T2)及T=-T0sinx+1/2(T1+T2)构建温度变化曲线。即,从第二区间选取一个模拟温度起点Ti(第二温度阈值T2<Ti<第一温度阈值T1),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温度先上升后下降,温度T以函数T=T0sinx+1/2(T1+T2)变化一个周期;另一种为温度先下降后上升,温度T以函数T=-T0sinx+1/2(T1+T2)变化一个周期。用来模拟温度起始点在第二区间的情况。
第三构建单元43,用于以第三区间的模拟温度为起点,根据函数T=T0cosx+1/2(T1+T2)构建温度变化曲线。即,从第三区间选取一个模拟温度起点Ti(Ti>第一温度阈值T1),温度T以函数T=T0cosx+1/2(T1+T2)变化一个周期,用来模拟温度起始点在第三区间,随后温度下降又上升的情况。
其中,T1为第一温度阈值,T2为第二温度阈值,T0>(T1-T2)/2。
因此,本发明可通过温度变化曲线来模拟连续变化的温度;同时,本发明还结合回滞区间的控制特性,通过对温度起点进行分类,用模拟部分温度点达到模拟全温度点的效果。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的步骤。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的步骤。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测物体的第一温度阈值及第二温度阈值;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及第二温度阈值对待测物体的温度范围进行分区;
分别在各分区中选取模拟温度;
根据每一模拟温度所处的分区分别构建温度变化曲线;
检测在所述温度变化曲线情况下的整车热管理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温度变化曲线均经过所有分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温度阈值及第二温度阈值对待测物体的温度范围进行分区处理的步骤包括:根据第一温度阈值及第二温度阈值将连续的温度范围从高温侧到低温侧依次分割成连续的第三区间、第二区间及第一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处于第一区间内的模拟温度所对应的温度变化曲线的变化规律为:以第一区间内模拟温度为起点,温度沿第一区间、第二区间逐渐上升至第三区间,再沿第三区间、第二区间逐渐下降至第一区间;
处于第二区间内的模拟温度所对应的温度变化曲线的变化规律为:以第二区间内模拟温度为起点,温度沿第二区间逐渐上升至第三区间,再沿第三区间、第二区间逐渐下降至第一区间,再沿第一区间逐渐上升至第二区间,同时,以第二区间内模拟温度为起点,温度沿第二区间逐渐下降至第一区间,再沿第一区间、第二区间逐渐上升至第三区间,再沿第三区间逐渐下降至第二区间;
处于第三区间内的模拟温度所对应的温度变化曲线的变化规律为:以第三区间内的模拟温度为起点,温度沿第三区间、第二区间逐渐下降至第一区间,再沿第一区间、第二区间逐渐上升至第三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一模拟温度起点所处的分区分别构建温度变化曲线的步骤包括:
以第一区间的模拟温度为起点,根据函数T=-T0cosx+1/2(T1+T2)构建温度变化曲线;
以第二区间的模拟温度为起点,分别根据函数T=T0sinx+1/2(T1+T2)及T=-T0sinx+1/2(T1+T2)构建温度变化曲线;
以第三区间的模拟温度为起点,根据函数T=T0cosx+1/2(T1+T2)构建温度变化曲线;
其中,T1为第一温度阈值,T2为第二温度阈值,T0>(T1-T2)/2。
6.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测物体的第一温度阈值及第二温度阈值;
分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及第二温度阈值对待测物体的温度范围进行分区;
选取模块,用于分别在各分区中选取模拟温度;
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每一模拟温度所处的分区分别构建温度变化曲线;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在所述温度变化曲线情况下的整车热管理功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模块包括:
第一构建单元,用于以第一区间的模拟温度为起点,根据函数T=-T0cosx+1/2(T1+T2)构建温度变化曲线;
第二构建单元,用于以第二区间的模拟温度为起点,分别根据函数T=T0sinx+1/2(T1+T2)及T=-T0sinx+1/2(T1+T2)构建温度变化曲线;
第三构建单元,用于以第三区间的模拟温度为起点,根据函数T=T0cosx+1/2(T1+T2)构建温度变化曲线;
其中,T1为第一温度阈值,T2为第二温度阈值,T0>(T1-T2)/2。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074064.1A 2020-01-22 2020-01-22 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平台、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1570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4064.1A CN113157015B (zh) 2020-01-22 2020-01-22 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平台、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4064.1A CN113157015B (zh) 2020-01-22 2020-01-22 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平台、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57015A true CN113157015A (zh) 2021-07-23
CN113157015B CN113157015B (zh) 2022-05-24

Family

ID=76881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4064.1A Active CN113157015B (zh) 2020-01-22 2020-01-22 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平台、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5701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6672A (zh) * 2021-11-12 2022-03-04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561629A (zh) * 2023-05-12 2023-08-08 呈贡区诺顿软件开发工作室 一种实时预警型新能源工控系统平台
CN116599475A (zh) * 2023-07-17 2023-08-15 铱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汽车功放的分区过热保护方法、装置与系统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52315A2 (en) * 2000-05-03 2001-11-07 Computer Process Controls, Inc. Wirel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food temperature
JP2002168898A (ja) * 2000-12-05 2002-06-14 Denso Corp 電源用半導体装置の温度特性検査方法
US6574760B1 (en) * 1998-11-03 2003-06-0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Tes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ss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CN1955747A (zh) * 2005-10-28 2007-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检测监控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1762800A (zh) * 2010-01-28 2010-06-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电池组管理系统测试平台
CN101871843A (zh) * 2010-05-31 2010-10-27 浙江大学 一种曲轴与凸轮轴模拟信号产生方法及其装置
JP2011111911A (ja) * 2009-11-24 2011-06-09 Toyota Motor Corp 冷却装置の異常判定装置および冷却装置の異常判定方法
CN202189273U (zh) * 2011-08-03 2012-04-11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控制器测试的通用工装检测装置
CN104535867A (zh) * 2015-01-04 2015-04-22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检验装置
CN204346613U (zh) * 2015-01-09 2015-05-20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型机车温度系统多功能检测仪
CN104834592A (zh) * 2014-12-16 2015-08-1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模块模型在环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5359329A (zh) * 2013-07-05 2016-02-2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蓄电池管理的方法和蓄电池管理系统
CN105445049A (zh) * 2015-12-11 2016-03-30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调试装置
CN106785216A (zh) * 2016-12-30 2017-05-31 深圳市麦澜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温度控制系统
CN106814723A (zh) * 2015-11-27 2017-06-0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整车控制器的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CN106853755A (zh) * 2015-12-09 2017-06-1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测试装置
CN108169598A (zh) * 2017-12-27 2018-06-15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配电箱模拟测试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548968A (zh) * 2018-03-06 2018-09-18 湖南小步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系统的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9017197A (zh) * 2018-06-20 2018-12-18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空调控制自动测试系统
CN109856484A (zh) * 2019-02-21 2019-06-07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系统物理检测功能测试方法
JP2019140754A (ja) * 2018-02-08 2019-08-22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負荷駆動装置および負荷駆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4760B1 (en) * 1998-11-03 2003-06-0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Tes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ss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EP1152315A2 (en) * 2000-05-03 2001-11-07 Computer Process Controls, Inc. Wirel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food temperature
JP2002168898A (ja) * 2000-12-05 2002-06-14 Denso Corp 電源用半導体装置の温度特性検査方法
CN1955747A (zh) * 2005-10-28 2007-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检测监控控制方法及系统
JP2011111911A (ja) * 2009-11-24 2011-06-09 Toyota Motor Corp 冷却装置の異常判定装置および冷却装置の異常判定方法
CN101762800A (zh) * 2010-01-28 2010-06-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电池组管理系统测试平台
CN101871843A (zh) * 2010-05-31 2010-10-27 浙江大学 一种曲轴与凸轮轴模拟信号产生方法及其装置
CN202189273U (zh) * 2011-08-03 2012-04-11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控制器测试的通用工装检测装置
CN105359329A (zh) * 2013-07-05 2016-02-2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蓄电池管理的方法和蓄电池管理系统
CN104834592A (zh) * 2014-12-16 2015-08-1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模块模型在环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4535867A (zh) * 2015-01-04 2015-04-22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检验装置
CN204346613U (zh) * 2015-01-09 2015-05-20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型机车温度系统多功能检测仪
CN106814723A (zh) * 2015-11-27 2017-06-0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整车控制器的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CN106853755A (zh) * 2015-12-09 2017-06-1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测试装置
CN105445049A (zh) * 2015-12-11 2016-03-30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调试装置
CN106785216A (zh) * 2016-12-30 2017-05-31 深圳市麦澜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温度控制系统
CN108169598A (zh) * 2017-12-27 2018-06-15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配电箱模拟测试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19140754A (ja) * 2018-02-08 2019-08-22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負荷駆動装置および負荷駆動方法
CN108548968A (zh) * 2018-03-06 2018-09-18 湖南小步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系统的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9017197A (zh) * 2018-06-20 2018-12-18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空调控制自动测试系统
CN109856484A (zh) * 2019-02-21 2019-06-07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系统物理检测功能测试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内燃机学会: "《内燃机科技 2018年世界内燃机大会学术交流论文集》", 30 November 2018, 上海大学出版社 *
朱军: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控制原理及应用》", 31 January 2013,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6672A (zh) * 2021-11-12 2022-03-04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83331A1 (zh) * 2021-11-12 2023-05-19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561629A (zh) * 2023-05-12 2023-08-08 呈贡区诺顿软件开发工作室 一种实时预警型新能源工控系统平台
CN116561629B (zh) * 2023-05-12 2023-11-24 新风光电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预警型新能源工控系统平台
CN116599475A (zh) * 2023-07-17 2023-08-15 铱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汽车功放的分区过热保护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16599475B (zh) * 2023-07-17 2023-09-29 铱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汽车功放的分区过热保护方法、装置与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57015B (zh) 2022-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57015B (zh) 热管理系统测试方法、平台、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46816B (zh) 电池剩余充电时间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Hentunen et al. Time-domain parameter extraction method for thévenin-equivalent circuit battery models
He et al. An adaptive central difference Kalman filter approach for state of charge estimation by fractional order model of lithium-ion battery
JP5278508B2 (ja) 電池劣化判定装置および方法
Fill et al. Analytical model of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 of parallel-connected battery cells and strings
CN109991554B (zh) 一种电池电量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JP7300878B2 (ja) 電池評価システム、電池評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008314B (zh) 动力电池系统的热平衡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2364486B (zh) 预测锂电池循环寿命的方法及其用途
Zhou et al. Peak power prediction for series-connected LiNCM battery pack based on representative cells
CN112109586A (zh) 电动汽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575426A (zh) 一种水温传感器的标定方法
Lavety et al. A dynamic battery model and parameter extraction for discharge behavior of a valve regulated lead-acid battery
CN115754726A (zh) 一种电池寿命预测及维持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267544A (zh) 一种电池充电策略可靠性测试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492019B (zh) 一种电池模组的自适应温度调控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1220916A (zh) 一种基于实际环境温度的电池温度特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786080B (zh) 一种降低闪存误码率的方法、装置及固态硬盘
CN116774056A (zh) 评估电池的充电时间的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368782A (zh) 数据分析方法、电池soh估算方法及装置
CN116718921A (zh) 基于多模型的电池荷电状态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4992772B (zh) 空调温控负荷集群可调节潜力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655753A (zh) 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测试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4931891A (zh) 能源系统的寿命预测方法及车载能源系统的寿命评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