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5781A - 试剂管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试剂管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5781A
CN113125781A CN201911423177.1A CN201911423177A CN113125781A CN 113125781 A CN113125781 A CN 113125781A CN 201911423177 A CN201911423177 A CN 201911423177A CN 113125781 A CN113125781 A CN 1131257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gent
target reagent
target
solution
preset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231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晶鑫
刘坤
吴栋扬
李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mclin Diagnost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emclin Diagnost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mclin Diagnostics Corp filed Critical Chemclin Diagnost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14231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57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5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57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13Quality control
    • G01N35/00663Quality control of consumab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13Quality control
    • G01N35/00663Quality control of consumables
    • G01N2035/00673Quality control of consumables of reag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试剂管理方法和装置,应用于诊断设备或与诊断设备连接的终端,该方法包括:根据待测样本信息,识别与待测样本信息匹配的目标试剂,以及目标试剂所处的目标试剂位;若处于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的剩余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根据剩余量,确定目标试剂的可用次数;当可用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控制吸取装置从目标试剂位吸取目标试剂内的溶液。本发明能够准确地判断用于检测样本的处于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是否存在缺少试剂(例如缺液)的情况,实现了对试剂内溶液是否缺液的自动监控,无需人工监管,使得对试剂缺液的监控准确率较高。

Description

试剂管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试剂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试剂管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不论是医药领域,还是化学实验领域,都会涉及试剂,可以使用试剂来对样本进行检测、化验等操作。
在使用试剂时,为了避免试剂缺液,需要人工监控试剂的剩余液量,待缺液时,更换为新的试剂或者注入试剂液。
显然,人工监控并管理试剂内溶液的方法成本较高、且监控准确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试剂管理方法和装置,以解决人工监控并管理试剂内溶液的方法成本较高、且监控准确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剂管理方法,应用于诊断设备或与诊断设备连接的终端,该方法包括:
根据待测样本信息,识别与所述待测样本信息匹配的目标试剂,以及所述目标试剂所处的目标试剂位;
若处于所述目标试剂位的所述目标试剂的剩余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根据所述剩余量,确定所述目标试剂的可用次数;
当所述可用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控制吸取装置从所述目标试剂位吸取所述目标试剂内的溶液。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试剂管理装置,应用于诊断设备或与诊断设备连接的终端,该装置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待测样本信息,识别与所述待测样本信息匹配的目标试剂,以及所述目标试剂所处的目标试剂位;
确定模块,用于若处于所述目标试剂位的所述目标试剂的剩余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根据所述剩余量,确定所述目标试剂的可用次数;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可用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控制吸取装置从所述目标试剂位吸取所述目标试剂内的溶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待测样本信息识别与之匹配的目标试剂,以及所述目标试剂所在的目标试剂位,并且能够根据该目标试剂的剩余量,来判断该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是否存在试剂量不够的情况,并能够给在目标试剂的剩余量较少时,根据其剩余量确定其可用次数,在可用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继续使用目标试剂位内的目标试剂内的溶液,从而能够准确地判断用于检测样本的处于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是否存在缺少试剂(例如缺液)的情况,实现了对试剂内溶液是否缺液的自动监控,无需人工监管,使得对试剂缺液的监控准确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试剂管理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种试剂管理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试剂管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可以应用到诊断设备或与诊断设备连接的终端。
其中,诊断设备可以为医疗诊断或检验时使用的设备,该诊断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荧光免疫分析仪、免疫比浊分析仪、生化免疫一体机和基因测序仪。本发明采用全自动光激化学发光检测仪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试剂管理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全自动光激化学发光检测仪,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根据待测样本信息,识别与所述待测样本信息匹配的目标试剂,以及所述目标试剂所处的目标试剂位;
其中,该待测样本信息可以包括待测样本的名称A、组成成分,可选地,还可以包括用于检测该待测样本的试剂的名称B。
那么如果该待测样本信息中包括该用于检测的试剂的名称,则可以从该待测样本信息中识别出与该待测样本信息匹配的具有该名称的目标试剂;
那么如果该待测样本信息中不包括该用于检测的试剂的名称,则可以根据预设的待测样本的名称与用于检测的试剂的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获取与待测样本的名称A匹配的试剂的名称B,从而识别到具有名称B的目标试剂。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该方法可以应用到体外诊断领域,诊断设备一般设置有多个试剂位,多个试剂分别设置与所述多个试剂位中,一个试剂位设置有一种试剂。
因此,试剂位与试剂之间具有对应关系,所以,本步骤中还可以从该多个试剂位中识别出设置有该目标试剂的目标试剂位。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目标试剂位的数量为一个,即多个试剂位中只有一个试剂位设置有名称B的试剂。
可选地,在执行步骤101时,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S301,识别多个候选试剂分别所处的多个试剂位;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该方法可以应用到体外诊断领域,诊断设备一般设置有多个试剂位,多个试剂分别设置与所述多个试剂位中,一个试剂位设置有一种候选试剂。
因此,在试剂设置在试剂位之后,可以生成试剂位与试剂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本步骤中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来获取各个候选试剂所分别处的试剂位,以便定位试剂所在位置。
S302,根据待测样本信息,识别与所述待测样本信息匹配的目标试剂名称;
其中,该待测样本信息主要是待测样本的属性信息,例如包括待测样本的名称A、组成成分,可选地,该待测样本信息还可以包括用于检测该待测样本的试剂的名称B。
那么如果该待测样本信息中包括该用于检测的试剂的名称,则可以从该待测样本信息中识别出与该待测样本信息匹配的具有目标试剂的名称,这里为名称B;
那么如果该待测样本信息中不包括该用于检测的试剂的名称,则可以根据预设的待测样本的名称与用于检测的试剂的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获取与待测样本的名称A匹配的目标试剂的名称B。
其中,本发明对于S301和S302之间的执行顺序不做限制。
S303,获取所述多个候选试剂的试剂信息,根据所述试剂信息,识别所述多个候选试剂中具有所述目标试剂名称的目标试剂;
其中,可以获取多个候选试剂中每个候选试剂的试剂信息,该试剂信息可以包括试剂的名称、剂量(也可以理解为剩余量)、保质期、成分中的至少一项。
因此,可以基于各个候选试剂的试剂信息,来从多个候选试剂中识别出具有名称B的目标试剂。
S304,识别所述多个试剂位中所述目标试剂所处的目标试剂位。
由于上述S301已经识别到多个候选试剂分别所处的多个试剂位,因此,这里可以利用S301得到信息,来识别出该多个试剂位中目标试剂,即名称为B的试剂所处的目标试剂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待测样本信息,来识别到用于检测该样本的目标试剂名称,以及获取多个候选试剂分别所处的试剂位,从而基于各个候选试剂的试剂信息,来确定具有该目标试剂名称的目标试剂所处的目标试剂位,确保了对用于检测待测样本的目标试剂的试剂位的识别准确度,避免试剂使用错误,从而导致对待测样本检测失败的情况,提升对待测样本的检测准确度。
步骤102,若处于所述目标试剂位的所述目标试剂的剩余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根据所述剩余量,确定所述目标试剂的可用次数;
其中,可以获取目标试剂的试剂信息,该试剂信息可以包括设置在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后续以试剂B来命名)的剩余量的信息,对于该剩余量的单位不做限制,可以是剩余质量、剩余体积等,例如200克、300毫升等,具体单位取决于该目标试剂的形态。因此,可以从该试剂信息中获取到该目标试剂的剩余量。
此外,也可以从外部接收该目标试剂的剩余量的信息。
对于该第一预设阈值表示目标试剂的试剂容量阈值。
对于不同试剂位的多个试剂而言,可以预先对不同试剂配置同一个第一预设阈值,也可以对不同试剂配置不同的第一预设阈值(例如对每种试剂分别设置相互独立的第一预设阈值)。
其中,对于一种试剂而言,对该试剂的单次吸取量是基本固定的,因此,可以根据该目标试剂的剩余量来确定其可用次数,即可吸取次数。例如剩余量除以单次吸取量,得到可用次数。
可选地,可以将该可用次数输出,来实时提示用户处于该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还可以吸取的次数。
可选地,如果该第一预设阈值是针对每种试剂独立设置的,则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设的试剂名称与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目标试剂名称匹配的第一预设阈值。
其中,该对应关系中的阈值可以是根据不同的试剂而预先配置的数值,也可以是根据各试剂(名称、或型号)对应的试剂最大容量,而自动配置的数值。例如试剂的最大容量的20%为该试剂的阈值。
这样,就可以获取到与试剂B匹配的第一预设阈值。使得不同试剂的时机容量阈值存在差异。考虑到不同试剂本身可能存在着容量量级之间的差异,例如某个试剂1的最大容量为1g,某个试剂B的最大容量为500g,因此,对不同的试剂按照其最大容量来灵活的设置各自的容量阈值(即上述第一预设阈值)可以较好地监控不同试剂的剩余量,避免在使用试剂的过程中,突然出现试剂缺液或缺量,而导致无法继续检测待测样本的问题,能够及时的监控到需要使用的目标试剂是否存在缺液或缺量的情况,从而为其及时补充试剂。
步骤103,当所述可用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控制吸取装置从所述目标试剂位吸取所述目标试剂内的溶液;
其中,该第二预设阈值可以是0或者1或者其他数值。
为了提升每种试剂的利用率,优选地,该第二预设阈值为1。
也就是说,当可用次数为至少一次时,则可以控制吸取装置来从目标试剂位吸取该目标试剂内的溶液。
其中,该诊断设备可以包括该吸取装置。
其中,吸取装置为用于吸取试剂,并将吸取的试剂添加到待测样本的一种装置,本发明对其具体结构不做限制,可以参照已有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对待测样本的检测需求,多次吸取所述目标试剂内的溶液,即步骤103可以多次执行,来满足检测需求,但是,该可用次数会随着每一次执行步骤103之后,处于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的可用次数递减1。换句话说,在每次吸取上述目标试剂内的溶液之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都会实时监测该目标试剂内的剩余量对应的可用次数,只有在其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才会吸取该目标试剂内的溶液。
可选地,步骤104,当所述可用次数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则输出表示对所述目标试剂注入溶液的第一提示信息。
例如该第二预设阈值为1,当可用次数小于1时,作说明该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即将用完,且剩余量小于吸取装置的单次吸取量,换句话说,一次吸取量是进行样本检测的最小基本剂量,而如果剩余量少于该单次吸取量,则难以满足检测需求,容易存在检测不准确的问题,因此,在可用次数小于1时,则输出表示对所述目标试剂注入溶液的第一提示信息。
通过输出该第一提示信息,可以提醒用户对处于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进行续液。
可选地,可以将目标试剂的试剂信息,以及目标试剂位发送给用于添加试剂的装置(例如续液装置),这样,续液装置就可以按照该试剂信息,将目标试剂添加到目标试剂位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待测样本信息识别与之匹配的目标试剂,以及所述目标试剂所在的目标试剂位,并且能够根据该目标试剂的剩余量,来判断该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是否存在试剂量不够的情况,并能够给在目标试剂的剩余量较少时,根据其剩余量确定其可用次数,在可用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继续使用目标试剂位内的目标试剂内的溶液,在可用次数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输出表示对目标试剂注入溶液的第一提示信息,从而能够准确地判断用于检测样本的处于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是否存在缺少试剂(例如缺液)的情况,在缺少试剂时,能够及时地提醒目标试剂缺少试剂,实现了对试剂内溶液是否缺液的自动监控,无需人工监管,使得对试剂缺液的监控准确率较高。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试剂管理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应用于诊断设备或与诊断设备连接的终端,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根据待测样本信息,识别与所述待测样本信息匹配的目标试剂,以及所述目标试剂所处的目标试剂位;
具体实现与步骤101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步骤202,判断所述目标试剂位的所述目标试剂的剩余量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控制吸取装置吸取试剂内的溶液之前,首先会判断该待吸取的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的剩余量,是否低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处于所述目标试剂位的所述目标试剂的剩余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执行步骤203,根据所述剩余量,确定所述目标试剂的可用次数;
具体实现与步骤102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步骤204,判断所述可用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
当所述可用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步骤205,控制吸取装置从所述目标试剂位吸取所述目标试剂内的溶液;
具体实现与步骤103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当所述可用次数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则步骤206,输出表示对所述目标试剂注入溶液的第一提示信息。
具体实现与步骤104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步骤205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07,控制吸取装置将吸取的所述目标试剂内的溶液添加到对应所述待测样本信息的待测样本中。
这样,可以通过控制吸取装置,吸取准确的用于检测待测样本的目标试剂,来对待测样本进行检测,避免使用错误试剂来对待测样本进行检测的问题,提升了对样本检测的准确率。
可选地,在步骤202之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若处于所述目标试剂位的所述目标试剂的剩余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转到执行所述步骤205。
其中,当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例如试剂B)的剩余量是比较高的,例如大于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可以直接转至执行步骤205,来控制吸取装置从所述目标试剂位吸取所述目标试剂内的溶液。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的剩余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可以确定目标试剂的剩余量较多,还没有到缺液的程度,因此,可以直接控制吸取装置来吸取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内的溶液,从而完成后续的样本检测,该过程中,能够在目标试剂的剩余量较多时,无需计算剩余的可用次数,从而直接使用目标试剂,提升了对待测样本的检测效率。
可选地,在步骤206之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208,若检测到对所述目标试剂位的所述目标试剂的溶液注入操作,则监测所述目标试剂内的溶液量是否达到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也就是说,在确定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的剩余量对应的可用次数以及低于第二预设阈值后,在提醒用户对目标试剂注入溶液之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检测到续液装置或者用户对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添加试剂溶液,即检测到溶液注入操作之后,可以监测续液后的目标试剂内的溶液量(也即最新的剩余量)是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即试剂容量阈值;
若是,则步骤209,输出表示对所述目标试剂停止注入溶液的第二提示信息;
其中,在续液过程中,如果检测到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内的剩余量达到第一预设阈值,则可以输出表示对目标试剂停止注入溶液的提示。
或者,如果该续液操作是由续液装置实现的,则可以进一步地控制续液装置停止对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注入溶液。
可选地,步骤208之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续液过程中,如果检测到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内的剩余量达到第一预设阈值,则可以待后续实施例的第一试剂位中的目标试剂对应的可用次数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执行上述步骤206,来完成对第一试剂位中缺液的目标试剂的续液操作,具体原理和步骤与对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进行续液的方法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若否,则步骤210,输出表示对所述目标试剂继续注入溶液的第三提示信息,直至所述目标试剂内的溶液量达到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其中,在续液过程中,如果检测到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内的剩余量还没有达到第一预设阈值,则可以输出表示对目标试剂继续注入溶液的提示,直到该剩余量达到该第一预设阈值,来停止输出该第三提示信息,转而输出第二提示信息。
或者,如果该续液操作是由续液装置实现的,则进一步地控制续液装置继续对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注入溶液。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经过检测确定用于检测待测样本的处于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的剩余量对应的可用次数已经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即确定目标试剂缺液时,则可以在检测到对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的溶液注入操作之后,实时监控该目标试剂内的溶液量(即最新的剩余量)是否达到未缺液状态(即溶液量达到第一预设阈值),待溶液量达到第一预设阈值,则提示停止继续注液,待溶液量未达到第一预设阈值,则提示继续注液,直至溶液量达到第一预设阈值,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能够在所需要使用的目标试剂缺液时,准确定位到其所在的目标试剂位,来对其进行添加溶液的操作,并实时监控添加溶液后的目标试剂的剩余量是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避免注液过多,试剂浪费的问题,以及能够准确精准地控制注液后的目标试剂的剩余量。
可选地,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当所述可用次数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则步骤211,判断是否存在除所述目标试剂位之外的设置有所述目标试剂的第一试剂位;
可选地,结合上述实施例,在确定正在使用的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存在缺液的情况时,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不仅可以一方面来对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进行注液的操作,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所述多个试剂位中除该目标试剂位之外的其他试剂位中查看是否存在设置有该目标试剂的第一试剂位。
其中,该第一试剂位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若是,则步骤212,控制所述吸取装置从所述第一试剂位吸取处于所述第一试剂位的目标试剂内的溶液。
其中,如果确定还存在除缺液的目标试剂位之外的第一试剂位也设置有目标试剂(例如试剂B),则可以控制吸取装置从该第一试剂位中吸取目标试剂内的溶液,具体方法与上述步骤103中控制吸取装置从目标试剂位吸取目标试剂的原理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的剩余量对应的可用次数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说明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非常缺液,难以继续使用该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来继续检测上述待测样本,因此,为了确保对待测样本的检测完整度以及检测效率,可以才多个试剂位中查询是否存在其他的设置有所述目标试剂的第一试剂位,如果存在,则可以切换试剂位,即控制吸取装置改为从第一试剂位来吸取目标试剂内的溶液来添加到待测样本中来实现对其检测,提升了对样本的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度。
可选地,步骤212之后,转至执行步骤207。
可选地,在步骤211之后,若不存在除所述目标试剂位之外的设置有所述目标试剂的第一试剂位,例如多个候选试剂对应的多个试剂位中没有除目标试剂位之外的试剂位还设置有目标试剂,则可以继续检测下一个待测样本(方法与检测上述所述待测样本的方法流程类似,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并提示用户在目标试剂位添加当前样本(即步骤201或步骤101所述的待测样本信息对应的待测样本)相对应的试剂(即试剂B);如果没有其他样本需要检测,则停止检测,并提示用户在目标试剂位添加当前样本(即步骤201或步骤101所述的待测样本信息对应的待测样本)相对应的试剂(即试剂B),以便继续完成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相对应,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种试剂管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应用于诊断设备或与诊断设备连接的终端,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识别模块31,用于根据待测样本信息,识别与所述待测样本信息匹配的目标试剂,以及所述目标试剂所处的目标试剂位;
确定模块32,用于若处于所述目标试剂位的所述目标试剂的剩余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根据所述剩余量,确定所述目标试剂的可用次数;
第一控制模块33,用于当所述可用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控制吸取装置从所述目标试剂位吸取所述目标试剂内的溶液;
可选地,第一输出模块34,用于当所述可用次数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则输出表示对所述目标试剂注入溶液的第一提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若检测到对所述目标试剂位的所述目标试剂的溶液注入操作,则监测所述目标试剂内的溶液量是否达到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第二输出模块,用于若所述监测模块监测到所述目标试剂内的溶液量达到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输出表示对所述目标试剂停止注入溶液的第二提示信息;
第三输出模块,用于若所述监测模块监测到所述目标试剂内的溶液量未达到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输出表示对所述目标试剂继续注入溶液的第三提示信息,直至所述目标试剂内的溶液量达到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可用次数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判断是否存在除所述目标试剂位之外的设置有所述目标试剂的第一试剂位;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确定存在除所述目标试剂位之外的设置有所述目标试剂的第一试剂位,则控制所述吸取装置从所述第一试剂位吸取处于所述第一试剂位的目标试剂内的溶液。
可选地,识别模块31包括:
第一识别子模块,用于识别多个候选试剂分别所处的多个试剂位;
第二识别子模块,用于根据待测样本信息,识别与所述待测样本信息匹配的目标试剂名称;
第三识别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多个候选试剂的试剂信息,根据所述试剂信息,识别所述多个候选试剂中具有所述目标试剂名称的目标试剂;
第四识别子模块,用于识别所述多个试剂位中所述目标试剂所处的目标试剂位。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试剂名称与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目标试剂名称匹配的第一预设阈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待测样本信息识别与之匹配的目标试剂,以及所述目标试剂所在的目标试剂位,并且能够根据该目标试剂的剩余量,来判断该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是否存在试剂量不够的情况,并能够给在目标试剂的剩余量较少时,根据其剩余量确定其可用次数,在可用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继续使用目标试剂位内的目标试剂内的溶液,在可用次数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输出表示对目标试剂注入溶液的第一提示信息,从而能够准确地判断用于检测样本的处于目标试剂位的目标试剂是否存在缺少试剂(例如缺液)的情况,在缺少试剂时,能够及时地提醒目标试剂缺少试剂,实现了对试剂内溶液是否缺液的自动监控,无需人工监管,使得对试剂缺液的监控准确率较高。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试剂管理方法和一种试剂管理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试剂管理方法,应用于诊断设备或与诊断设备连接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待测样本信息,识别与所述待测样本信息匹配的目标试剂,以及所述目标试剂所处的目标试剂位;
若处于所述目标试剂位的所述目标试剂的剩余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根据所述剩余量,确定所述目标试剂的可用次数;
当所述可用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控制吸取装置从所述目标试剂位吸取所述目标试剂内的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可用次数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则输出表示对所述目标试剂注入溶液的第一提示信息;
若检测到对所述目标试剂位的所述目标试剂的溶液注入操作,则监测所述目标试剂内的溶液量是否达到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若是,则输出表示对所述目标试剂停止注入溶液的第二提示信息;
若否,则输出表示对所述目标试剂继续注入溶液的第三提示信息,直至所述目标试剂内的溶液量达到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可用次数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判断是否存在除所述目标试剂位之外的设置有所述目标试剂的第一试剂位;
若是,则控制所述吸取装置从所述第一试剂位吸取处于所述第一试剂位的目标试剂内的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待测样本信息,识别与所述待测样本信息匹配的目标试剂,以及所述目标试剂所处的目标试剂位,包括:
识别多个候选试剂分别所处的多个试剂位;
根据待测样本信息,识别与所述待测样本信息匹配的目标试剂名称;
获取所述多个候选试剂的试剂信息,根据所述试剂信息,识别所述多个候选试剂中具有所述目标试剂名称的目标试剂;
识别所述多个试剂位中所述目标试剂所处的目标试剂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处于所述目标试剂位的所述目标试剂的剩余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根据所述剩余量,确定所述目标试剂的可用次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设的试剂名称与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目标试剂名称匹配的第一预设阈值。
6.一种试剂管理装置,应用于诊断设备或与诊断设备连接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待测样本信息,识别与所述待测样本信息匹配的目标试剂,以及所述目标试剂所处的目标试剂位;
确定模块,用于若处于所述目标试剂位的所述目标试剂的剩余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根据所述剩余量,确定所述目标试剂的可用次数;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可用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控制吸取装置从所述目标试剂位吸取所述目标试剂内的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输出模块,用于当所述可用次数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则输出表示对所述目标试剂注入溶液的第一提示信息;
监测模块,用于若检测到对所述目标试剂位的所述目标试剂的溶液注入操作,则监测所述目标试剂内的溶液量是否达到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第二输出模块,用于若所述监测模块监测到所述目标试剂内的溶液量达到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输出表示对所述目标试剂停止注入溶液的第二提示信息;
第三输出模块,用于若所述监测模块监测到所述目标试剂内的溶液量未达到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输出表示对所述目标试剂继续注入溶液的第三提示信息,直至所述目标试剂内的溶液量达到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可用次数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判断是否存在除所述目标试剂位之外的设置有所述目标试剂的第一试剂位;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确定存在除所述目标试剂位之外的设置有所述目标试剂的第一试剂位,则控制所述吸取装置从所述第一试剂位吸取处于所述第一试剂位的目标试剂内的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识别模块包括:
第一识别子模块,用于识别多个候选试剂分别所处的多个试剂位;
第二识别子模块,用于根据待测样本信息,识别与所述待测样本信息匹配的目标试剂名称;
第三识别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多个候选试剂的试剂信息,根据所述试剂信息,识别所述多个候选试剂中具有所述目标试剂名称的目标试剂;
第四识别子模块,用于识别所述多个试剂位中所述目标试剂所处的目标试剂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试剂名称与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目标试剂名称匹配的第一预设阈值。
CN201911423177.1A 2019-12-31 2019-12-31 试剂管理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31257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3177.1A CN113125781A (zh) 2019-12-31 2019-12-31 试剂管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3177.1A CN113125781A (zh) 2019-12-31 2019-12-31 试剂管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5781A true CN113125781A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69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23177.1A Pending CN113125781A (zh) 2019-12-31 2019-12-31 试剂管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578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65709A (zh) * 2023-04-19 2023-07-21 杭州海世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559482A (zh) * 2023-07-05 2023-08-08 深圳市瑞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妇科流水线及妇科样本检测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65709A (zh) * 2023-04-19 2023-07-21 杭州海世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465709B (zh) * 2023-04-19 2023-12-29 杭州海世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559482A (zh) * 2023-07-05 2023-08-08 深圳市瑞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妇科流水线及妇科样本检测方法
CN116559482B (zh) * 2023-07-05 2024-03-26 深圳市瑞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妇科流水线及妇科样本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25781A (zh) 试剂管理方法和装置
US10036760B2 (en) Sample analyzer and sample analysis method
WO2020259466A1 (zh) 个性化临床检验质控方法和设备
CN106353519A (zh) 在自动分析装置中用于移液液体的方法
CN105954527B (zh) 临床样本自动分析仪器
CN111624356A (zh) 一种样本分析系统、样本调度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015908B (zh) 一种样本分析设备和试剂分配方法
CN106339569A (zh) 判断样本检验结果异常的方法及装置
CN112414506A (zh) 一种试剂空吸检测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96045B (zh) 试剂信息管理方法、样本分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125778A (zh) 试剂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4609399A (zh) 样本分析状态的提示方法及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25779A (zh) 样本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959992B (zh) 一种全血检测分析系统及全血样本检测方法
CN113128814A (zh) 耗材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4618853A (zh) 一种样本分析仪的清洗方法及样本分析仪
CN103616358A (zh) 环保型多项目全自动固相荧光检测系统
KR101438893B1 (ko) 체외진단용 정량검사의 정확도 검증을 위한 이차원 플롯 생성장치 및 방법
CN113777318A (zh) 样本分析仪及特定蛋白检测方法
CN110967505A (zh) 一种样本重测方法和样本分析装置
CN113039439A (zh) 样本分析设备和试剂分配的评估方法
CN108614103A (zh) 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及装置、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存储介质
CN117434289B (zh) 全自动凝血测试仪的质量控制系统
CN116930294A (zh) 电解质分析装置、样本分析仪及控制方法
CN115494246A (zh) 纠正试验启动方法、控制装置及凝血分析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Jingxin

Inventor after: Liu Kun

Inventor after: Wu Dongyang

Inventor after: Li Lin

Inventor before: Zhang Jingxin

Inventor before: Liu Kun

Inventor before: Wu Dongyang

Inventor before: Li Li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