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2944A - 一种功能性成品衣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功能性成品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2944A
CN113122944A CN202110434859.3A CN202110434859A CN113122944A CN 113122944 A CN113122944 A CN 113122944A CN 202110434859 A CN202110434859 A CN 202110434859A CN 113122944 A CN113122944 A CN 113122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bacterial
parts
capsule
weight
prep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348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22944B (zh
Inventor
周强
齐冉
卢春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oywin Fashion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oywin Fashio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oywin Fashion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oywin Fashio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3485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29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2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29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229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29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01F1/103Agents inhibiting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B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HANDKERCHIEFS
    • A41B17/00Selection of special materials for underwea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4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 or use
    • A41D31/30Antimicrobial, e.g. antibac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3/00Colloid chemistry, e.g. the production of colloidal materials or their solu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2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6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by phase separation
    • B01J13/14Polymerisation; cross-linking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2/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2/06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viscose
    • D01F2/08Composition of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he ba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B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HANDKERCHIEFS
    • A41B2400/00Functions or special features of 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or handkerchief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1B2400/34Functions or special features of 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or handkerchief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antimicrobial or antibac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功能服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功能性成品衣。功能性成品衣的制作步骤包括:制作工艺单;制作版型;服装打板;使用抗菌面料裁剪、车缝;熨烫定型、完成成衣。抗菌面料由包括以下的步骤制备而成:S1:共混纺丝:将抗菌剂与纺丝原液混合均匀后纺丝;S2:织造;S3:后处理。抗菌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纳米二氧化钛5‑15份,抗菌胶囊20‑35份,分散剂0.5‑1.5份。本申请的功能性成品衣具有抗菌性能优良、耐水洗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功能性成品衣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功能服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功能性成品衣。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型功能性纤维逐渐替代传统的天然纤维,在光致变色、穿着舒适度、抗菌、温变等性能上有着独特的优势。
抗菌纤维以及其制成的衣物具有很好的杀菌、抑菌性能,在医疗、食品以及日用品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抗菌纤维的制作通常是将抗菌材料通过复合、涂覆、配位键固定抗菌基团、共价键固定抗菌基团等方式与纤维结合,以使纤维获得抗菌效果。
申请公告号为CN11234263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菌型纳米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薄荷醇复合氧化锌微胶囊的制备:将薄荷醇液体石蜡溶液与壳聚糖酸性溶液进行混合操作A,然后调节pH为5.5-6.5后得混合液I,将所述混合液I与纳米氧化锌进行混合操作B得混合液II,于所述混合液II中加入戊二醛进行交联,过滤即得;2)混料纺丝:将所述薄荷醇复合氧化锌微胶囊与纺丝粘胶原液混合均匀后,进行酸浴纺丝,经纺丝后处理制备得到抗菌型纳米纤维素纤维,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
针对上述抗菌型纳米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发明人认为薄荷醇复合氧化锌微胶囊与粘胶纤维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物理结合的方式,结合力较小,所制得的衣物在后续穿着、水洗过程中,微胶囊易脱落,造成衣物的抗菌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衣物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其抗菌性能下降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功能性成品衣。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功能性成品衣,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功能性成品衣,由包括以下步骤的加工方法制成:制作工艺单;制作版型;服装打板;使用抗菌面料裁剪、车缝;熨烫定型、完成成衣。
所述抗菌面料由包括以下的步骤制备而成:
S1:共混纺丝:将抗菌剂与纺丝原液混合均匀后纺丝;
S2:织造;
S3:后处理。
所述抗菌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纳米二氧化钛5-15份,抗菌胶囊20-35份,分散剂0.5-1.5份。
抗菌胶囊由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成:
1)将25-35重量份甲醛、10-15重量份二甘醇、5-10重量份水加入反应釜内,不断搅拌下加入三乙醇胺调节pH至8~9,升温至70~85℃,保温20~30min后制得混合物A;
2)将60-70重量份三聚氰胺缓慢加入步骤1)中的混合物A内,反应均匀后加入与混合物A等体积的蒸馏水,稀释后制得混合物B;
3)混合:将2-3重量份抗菌芯材、100-150重量份混合物B、3-12重量份改性剂在反应容器内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乙酸调节pH至4.5~5.5,恒温75℃反应1-1.5h制得抗菌胶囊悬浮液,过滤干燥后即得;其中,抗菌芯材为二氯二甲酚、对氯间二甲苯酚中的至少一种;改性剂包括壳聚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纳米二氧化钛和抗菌胶囊与纺丝原液混纺,纳米二氧化钛的比表面能大、活性高,能够牢固的与纤维分子链段结合在一起,可以在水中或空气中产生活性氧,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性,把大多数的病菌和病毒杀死,并且纳米二氧化钛能结合并包覆在抗菌胶囊表面,增加抗菌胶囊的体积效应和离散性,以使抗菌胶囊和纳米二氧化钛与纤维分子链之间牢固度更强;另外,本申请的抗菌胶囊在制备上,甲醛、二甘醇、三聚氰胺首先形成预聚物分子,二氯二甲酚、对氯间二甲苯酚均匀分散在预聚物分子内作为囊壁生长基体,在一段反应时间后预聚物分子之间进行缩合反应,不断沉积在抗菌芯材表面,形成一层囊壁,对抗菌芯材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在后续的使用中能够将抗菌芯材缓慢释放,延长抗菌胶囊的抗菌时间;并且,改性剂中的壳聚糖分子能够以醚键、氢键、亚甲基键等结合到囊壁上,在改善囊壁交联密度和韧性的同时,壳聚糖分子链上的剩余基团能够与纤维分子链之间形成范德华力结合,提高抗菌胶囊与纤维之间的结合力,同时壳聚糖也具有优良的抗菌效果,与抗菌芯材起到复配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抗菌面料的抗菌效果使得用这种纤维制成的面料及衣物具有很好的耐穿着、耐水洗效果。
优选的,所述抗菌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纳米二氧化钛8-13份,抗菌胶囊25-32份,分散剂0.7-1.2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菌剂在纺丝原液中能够分散的更加均匀,不容易发生团聚,共混纺丝后制得的纤维具有更好的理化性质,纤维强度和伸长率较好。
优选的,所述纳米二氧化钛与抗菌胶囊的质量比为(0.25-0.45):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上述比例复配的纳米二氧化钛与抗菌胶囊形成的包覆体具有更好的表面效应,降低限位中无定型区的占比,提高包覆体与纤维素链段之间的结合程度,减少纳米二氧化钛与抗菌胶囊包覆体从纤维芯层中迁移出去的现象发生。
优选的,所述抗菌芯材由二氯二甲酚和对氯间二甲苯酚按质量比(1-2):(2-3)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上述比例复配的抗菌芯材一方面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另一方面树脂分子在包裹抗菌芯材形成的囊壁具有更均匀的壁厚、粒径等微观形貌,囊壁的连续性更好,能够减少抗菌芯材的流失,延长了抗菌芯材的缓释周期。
优选的,所述改性剂还包括硬脂酸锌,壳聚糖和硬脂酸锌的质量比为(6-1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硬脂酸锌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和防沉降效果,能够辅助壳聚糖分散在囊壁内,提高囊壁的韧性,降低囊壁在外力摩擦、挤压的作用下破损的几率,对抗菌芯材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另外硬脂酸锌具有很好的生物温和性,绿色环保,能够抑制一些病菌的繁殖。
优选的,所述壳聚糖为季铵盐壳聚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季铵盐壳聚糖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分散性,季铵盐壳聚糖上的长碳链能够结合并嵌设在预聚物分子间,牢固结合在囊壁层中,而季铵盐壳聚糖上的氨基能够与纤维上的羟基形成氢键,起到辅助交联和桥架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抗菌胶囊与纤维之间的结合程度。
优选的,所述硬脂酸锌经过氟硅烷改性处理,氟硅烷在硬脂酸锌表面的接枝量为12-3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硬脂酸锌经过合适剂量的氟硅烷改性后,一方面能够提高硬脂酸锌亲水性,使硬脂酸锌的分散性能更好,另一方面氟硅烷上的碳链能够减少硬脂酸锌的团聚,同时也能在囊壁和抗菌胶囊之间形成辅助交联的作用,提高硬脂酸锌、壳聚糖以及抗菌胶囊之间的结合程度。
优选的,所述改性剂与抗菌芯材的质量比为1:(2-3.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比例复配的改性剂和抗菌芯材制得的抗菌胶囊的粒径更加均匀,囊壁的厚度也比较均匀,抗菌胶囊的缓释周期也比较一致。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将抗菌剂与纺丝原液混合均匀是采用两次搅拌的方式,第一次搅拌是以800-1000rpm的转速下搅拌5-10min,第二次搅拌是以2500-3500rpm的转速下搅拌15-30min。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以较低的搅拌速度使抗菌剂分散在纺丝原液内,使抗菌剂中的原料能够从原始状态转变为过渡状态,然后再以较高的搅拌速度使抗菌剂能够均匀分散在纺丝原液内,减少抗菌剂发生团聚沉降的情况发生,以使纺丝得到的纤维的各向同性较好。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申请采用纳米二氧化钛与抗菌胶囊形成包覆体,提高纤维的抗菌效果,并且使得抗菌胶囊与纤维之间的结合力较大,使得抗菌面料以及所制得的衣物获得了抗菌性能好、耐穿洗的效果。
2、本申请中优选采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包覆抗菌芯材,并在改性剂的交联改性作用下,提高抗菌胶囊与纤维之间的结合力,进一步改善了抗菌面料以及所制得衣物的穿着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的功能性成品衣,由包括以下步骤的加工方法制成:制作工艺单;制作版型;服装打板;使用抗菌面料裁剪、车缝;熨烫定型、完成成衣。
抗菌面料由包括以下的步骤制备而成:
S1:共混纺丝:将抗菌剂与纺丝原液混合均匀后纺丝;
S2:织造;
S3:后处理。
抗菌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纳米二氧化钛5-15份,抗菌胶囊20-35份,分散剂0.5-1.5份。
抗菌胶囊由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成:
1)将25-35重量份甲醛、10-15重量份二甘醇、5-10重量份水加入反应釜内,不断搅拌下加入三乙醇胺调节pH至8~9,升温至70~85℃,保温20~30min后制得混合物A;
2)将60-70重量份三聚氰胺缓慢加入步骤1)中的混合物A内,反应均匀后加入与混合物A等体积的蒸馏水,稀释后制得混合物B;
3)混合:将2-3重量份抗菌芯材、100-150重量份混合物B、3-12重量份改性剂在反应容器内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乙酸调节pH至4.5~5.5,恒温75℃反应1-1.5h制得抗菌胶囊悬浮液,过滤干燥后即得;其中,抗菌芯材包括二氯二甲酚、对氯间二甲苯酚中的至少一种;改性剂包括壳聚糖。
优选的,抗菌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纳米二氧化钛8-13份,抗菌胶囊25-32份,分散剂0.7-1.2份。
优选的,纳米二氧化钛的平均粒径为2-10nm。进一步优选的,纳米二氧化钛的平均粒径为5nm。
优选的,分散剂为尿素。尿素能够提供大量氢键,可以辅助增强抗菌胶囊与纤维之间的结合力。
优选的,壳聚糖为季铵盐壳聚糖,平均取代度为90%,型号为BJN0980,生产厂家为西安贝吉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优选的,硬脂酸锌经过氟硅烷改性处理。进一步优选的,硬脂酸锌经过氟硅烷改性处理是将硬脂酸锌与氟硅烷在反应釜内在85℃温度条件下以800rpm的转速下搅拌10min,过滤烘干后即得,氟硅烷在硬脂酸锌表面的接枝量为12-35%。
进一步优选的,氟硅烷为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全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九氟己基甲基二氯硅烷、全氟辛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的,氟硅烷为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九氟己基甲基二氯硅烷中的任意一种与全氟辛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按质量比为(2-5):(0.5-2)组成。
本申请实施例及对比例主要原料信息如表1所示。
表1本申请实施例及对比例主要原料信息
原料 规格型号 来源厂家
纳米二氧化钛 化学纯 宁波极微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尿素 化学纯 天津福晨试剂有限公司
二氯二甲酚 化学纯 天津福晨试剂有限公司
对氯间二甲苯酚 化学纯 天津福晨试剂有限公司
季铵盐壳聚糖 BJN0980 西安贝吉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壳聚糖 食品级 河北九星化工产品有限公司
硬脂酸锌 化学纯 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三乙醇胺 工业纯 阿法埃莎化学有限公司
甲醛 工业纯 阿法埃莎化学有限公司
三聚氰胺 化学纯 阿法埃莎化学有限公司
二甘醇 化学纯 阿法埃莎化学有限公司
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 工业纯 广东翁江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全氟辛基三氯硅烷 工业纯 武汉拉那白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全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 工业纯 武汉华翔科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九氟己基甲基二氯硅烷 工业纯 武汉拉那白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全氟辛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工业纯 武汉华翔科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功能性成品衣,由包括以下步骤的加工方法制成:制作工艺单;制作版型;服装打板;使用抗菌面料裁剪、车缝;熨烫定型、完成成衣。
本实施例的抗菌面料由包括以下的步骤制备而成:
S1:共混纺丝:将抗菌剂与粘胶原液以800rpm的转速下搅拌5min;再以2500rpm的转速下搅拌15min后制得纺丝原液,然后在型号为R535A的纺丝机上纺丝得到抗菌纤维;
S2:织造:将抗菌纤维在喷气织机上织造得到坯布;
S3:后处理:将坯布经过印染、热定型后得到抗菌面料。
本实施例的抗菌剂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纳米二氧化钛5kg,抗菌胶囊20kg,分散剂0.5kg。
本实施例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胶囊、分散剂以600rpm的转速下搅拌15min即得。
本实施例的抗菌胶囊由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成:
1)将30kg甲醛、12kg二甘醇、8kg水加入反应釜内,不断搅拌下加入适量三乙醇胺调节pH至8,升温至70℃,保温20min后制得混合物A;
2)将65kg三聚氰胺缓慢加入步骤1)中的混合物A内,反应均匀后加入与混合物A等体积的蒸馏水,稀释后制得混合物B;
3)混合:将2kg抗菌芯材、100kg混合物B、3kg改性剂在反应容器内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适量乙酸调节pH至4.5,恒温75℃反应1h制得抗菌胶囊悬浮液,过滤干燥后即得。
其中,抗菌芯材为二氯二甲酚,改性剂为壳聚糖,壳聚糖的生产厂家为河北九星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分散剂为尿素,三乙醇胺用于调节pH值,乙酸用于调节pH值。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功能性成品衣,由包括以下步骤的加工方法制成:制作工艺单;制作版型;服装打板;使用抗菌面料裁剪、车缝;熨烫定型、完成成衣。
本实施例的抗菌面料由包括以下的步骤制备而成:
S1:共混纺丝:将抗菌剂与粘胶原液以900rpm的转速下搅拌8min;再以3000rpm的转速下搅拌25min后制得纺丝原液,然后在型号为R535A的纺丝机上纺丝得到抗菌纤维;
S2:织造:将抗菌纤维在喷气织机上织造得到坯布;
S3:后处理:将坯布经过印染、热定型后得到抗菌面料。
本实施例的抗菌剂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纳米二氧化钛8kg,抗菌胶囊25kg,分散剂0.7kg。
本实施例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胶囊、分散剂以600rpm的转速下搅拌15min即得。
本实施例的抗菌胶囊由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成:
1)将30kg甲醛、12kg二甘醇、8kg水加入反应釜内,不断搅拌下加入适量三乙醇胺调节pH至9,升温至80℃,保温20min后制得混合物A;
2)将65kg三聚氰胺缓慢加入步骤1)中的混合物A内,反应均匀后加入与混合物A等体积的蒸馏水,稀释后制得混合物B;
3)混合:将2.5kg抗菌芯材、120kg混合物B、8kg改性剂在反应容器内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适量乙酸调节pH至5.5,恒温75℃反应1.5h制得抗菌胶囊悬浮液,过滤干燥后即得。
其中,抗菌芯材为对氯间二甲苯酚,改性剂为壳聚糖,壳聚糖的生产厂家为河北九星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分散剂为尿素,三乙醇胺用于调节pH值,乙酸用于调节pH值。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功能性成品衣,由包括以下步骤的加工方法制成:制作工艺单;制作版型;服装打板;使用抗菌面料裁剪、车缝;熨烫定型、完成成衣。
本实施例的抗菌面料由包括以下的步骤制备而成:
S1:共混纺丝:将抗菌剂与粘胶原液以1000rpm的转速下搅拌10min;再以3500rpm的转速下搅拌30min后制得纺丝原液,然后在型号为R535A的纺丝机上纺丝得到抗菌纤维;
S2:织造:将抗菌纤维在喷气织机上织造得到坯布;
S3:后处理:将坯布经过印染、热定型后得到抗菌面料。
本实施例的抗菌剂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纳米二氧化钛10kg,抗菌胶囊28kg,分散剂1kg。
本实施例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胶囊、分散剂以600rpm的转速下搅拌15min即得。
本实施例的抗菌胶囊由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成:
1)将30kg甲醛、12kg二甘醇、8kg水加入反应釜内,不断搅拌下加入适量三乙醇胺调节pH至8,升温至85℃,保温20min后制得混合物A;
2)将65kg三聚氰胺缓慢加入步骤1)中的混合物A内,反应均匀后加入与混合物A等体积的蒸馏水,稀释后制得混合物B;
3)混合:将3kg抗菌芯材、150kg混合物B、12kg改性剂在反应容器内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适量乙酸调节pH至4.5,恒温75℃反应1h制得抗菌胶囊悬浮液,过滤干燥后即得。
其中,抗菌芯材为对氯间二甲苯酚,改性剂为壳聚糖,壳聚糖的生产厂家为河北九星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分散剂为尿素,三乙醇胺用于调节pH值,乙酸用于调节pH值。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功能性成品衣,由包括以下步骤的加工方法制成:制作工艺单;制作版型;服装打板;使用抗菌面料裁剪、车缝;熨烫定型、完成成衣。
本实施例的抗菌面料由包括以下的步骤制备而成:
S1:共混纺丝:将抗菌剂与粘胶原液以900rpm的转速下搅拌8min;再以3000rpm的转速下搅拌25min后制得纺丝原液,然后在型号为R535A的纺丝机上纺丝得到抗菌纤维;
S2:织造:将抗菌纤维在喷气织机上织造得到坯布;
S3:后处理:将坯布经过印染、热定型后得到抗菌面料。
本实施例的抗菌剂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纳米二氧化钛13kg,抗菌胶囊32kg,分散剂1.2kg。
本实施例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胶囊、分散剂以600rpm的转速下搅拌15min即得。
本实施例的抗菌胶囊由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成:
1)将30kg甲醛、12kg二甘醇、8kg水加入反应釜内,不断搅拌下加入适量三乙醇胺调节pH至8,升温至70℃,保温20min后制得混合物A;
2)将65kg三聚氰胺缓慢加入步骤1)中的混合物A内,反应均匀后加入与混合物A等体积的蒸馏水,稀释后制得混合物B;
3)混合:将2.5kg抗菌芯材、120kg混合物B、8kg改性剂在反应容器内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适量乙酸调节pH至4.5,恒温75℃反应1h制得抗菌胶囊悬浮液,过滤干燥后即得。
其中,抗菌芯材为对氯间二甲苯酚,改性剂为壳聚糖,壳聚糖的生产厂家为河北九星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分散剂为尿素,三乙醇胺用于调节pH值,乙酸用于调节pH值。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功能性成品衣,由包括以下步骤的加工方法制成:制作工艺单;制作版型;服装打板;使用抗菌面料裁剪、车缝;熨烫定型、完成成衣。
本实施例的抗菌面料由包括以下的步骤制备而成:
S1:共混纺丝:将抗菌剂与粘胶原液以900rpm的转速下搅拌8min;再以3000rpm的转速下搅拌25min后制得纺丝原液,然后在型号为R535A的纺丝机上纺丝得到抗菌纤维;
S2:织造:将抗菌纤维在喷气织机上织造得到坯布;
S3:后处理:将坯布经过印染、热定型后得到抗菌面料。
本实施例的抗菌剂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纳米二氧化钛15kg,抗菌胶囊35kg,分散剂1.5kg。
本实施例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胶囊、分散剂以600rpm的转速下搅拌15min即得。
本实施例的抗菌胶囊由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成:
1)将30kg甲醛、12kg二甘醇、8kg水加入反应釜内,不断搅拌下加入适量三乙醇胺调节pH至8,升温至70℃,保温20min后制得混合物A;
2)将65kg三聚氰胺缓慢加入步骤1)中的混合物A内,反应均匀后加入与混合物A等体积的蒸馏水,稀释后制得混合物B;
3)混合:将2.5kg抗菌芯材、120kg混合物B、8kg改性剂在反应容器内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适量乙酸调节pH至4.5,恒温75℃反应1h制得抗菌胶囊悬浮液,过滤干燥后即得。
其中,抗菌芯材为对氯间二甲苯酚,改性剂为壳聚糖,壳聚糖的生产厂家为河北九星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分散剂为尿素,三乙醇胺用于调节pH值,乙酸用于调节pH值。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功能性成品衣,由包括以下步骤的加工方法制成:制作工艺单;制作版型;服装打板;使用抗菌面料裁剪、车缝;熨烫定型、完成成衣。
本实施例的抗菌面料由包括以下的步骤制备而成:
S1:共混纺丝:将抗菌剂与粘胶原液以900rpm的转速下搅拌8min;再以3000rpm的转速下搅拌25min后制得纺丝原液,然后在型号为R535A的纺丝机上纺丝得到抗菌纤维;
S2:织造:将抗菌纤维在喷气织机上织造得到坯布;
S3:后处理:将坯布经过印染、热定型后得到抗菌面料。
本实施例的抗菌剂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纳米二氧化钛13kg,抗菌胶囊32kg,分散剂1.2kg。
本实施例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胶囊、分散剂以600rpm的转速下搅拌15min即得。
本实施例的抗菌胶囊由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成:
1)将30kg甲醛、12kg二甘醇、8kg水加入反应釜内,不断搅拌下加入适量三乙醇胺调节pH至8,升温至70℃,保温20min后制得混合物A;
2)将65kg三聚氰胺缓慢加入步骤1)中的混合物A内,反应均匀后加入与混合物A等体积的蒸馏水,稀释后制得混合物B;
3)混合:将2.5kg抗菌芯材、120kg混合物B、8kg改性剂在反应容器内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适量乙酸调节pH至4.5,恒温75℃反应1h制得抗菌胶囊悬浮液,过滤干燥后即得。
其中,抗菌芯材由二氯二甲酚和对氯间二甲苯酚按质量比1:2组成,改性剂为壳聚糖,壳聚糖的生产厂家为河北九星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分散剂为尿素,三乙醇胺用于调节pH值,乙酸用于调节pH值。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功能性成品衣与实施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抗菌芯材由二氯二甲酚和对氯间二甲苯酚按质量比1.5:2.5组成。
本实施例抗菌面料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6相同。
本实施例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6相同。
本实施例的抗菌胶囊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6相同。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功能性成品衣与实施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抗菌芯材由二氯二甲酚和对氯间二甲苯酚按质量比2:3组成。
本实施例抗菌面料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6相同。
本实施例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6相同。
本实施例的抗菌胶囊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6相同。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功能性成品衣与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在于:改性剂由壳聚糖和硬脂酸锌按质量比为6:1组成。
本实施例抗菌面料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7相同。
本实施例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7相同。
本实施例的抗菌胶囊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7相同。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功能性成品衣与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在于:改性剂由壳聚糖和硬脂酸锌按质量比为8.5:2组成。
本实施例抗菌面料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7相同。
本实施例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7相同。
本实施例的抗菌胶囊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7相同。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的功能性成品衣与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在于:改性剂由壳聚糖和硬脂酸锌按质量比为10:3组成。
本实施例抗菌面料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7相同。
本实施例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7相同。
本实施例的抗菌胶囊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7相同。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的功能性成品衣与实施例10的不同之处在于:壳聚糖为季铵盐壳聚糖,平均取代度为90%,型号为BJN0980,生产厂家为西安贝吉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实施例抗菌面料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0相同。
本实施例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0相同。
本实施例的抗菌胶囊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0相同。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的功能性成品衣与实施例12的不同之处在于:硬脂酸锌经过氟硅烷改性处理。
硬脂酸锌经过氟硅烷改性处理是将硬脂酸锌与氟硅烷在反应釜内在85℃温度条件下以800rpm的转速下搅拌10min,过滤烘干后即得,氟硅烷在硬脂酸锌表面的接枝量为20%。
其中,氟硅烷由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与全氟辛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按质量比为2:0.5组成。
本实施例抗菌面料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2相同。
本实施例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2相同。
本实施例的抗菌胶囊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2相同。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的功能性成品衣与实施例12的不同之处在于:硬脂酸锌经过氟硅烷改性处理。
硬脂酸锌经过氟硅烷改性处理是将硬脂酸锌与氟硅烷在反应釜内在85℃温度条件下以800rpm的转速下搅拌10min,过滤烘干后即得,氟硅烷在硬脂酸锌表面的接枝量为20%。
其中,氟硅烷由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与全氟辛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按质量比为5:2组成。
本实施例抗菌面料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2相同。
本实施例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2相同。
本实施例的抗菌胶囊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2相同。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的功能性成品衣与实施例12的不同之处在于:硬脂酸锌经过氟硅烷改性处理。
硬脂酸锌经过氟硅烷改性处理是将硬脂酸锌与氟硅烷在反应釜内在85℃温度条件下以800rpm的转速下搅拌10min,过滤烘干后即得,氟硅烷在硬脂酸锌表面的接枝量为20%。
其中,氟硅烷由九氟己基甲基二氯硅烷与全氟辛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按质量比为2:0.5组成。
本实施例抗菌面料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2相同。
本实施例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2相同。
本实施例的抗菌胶囊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2相同。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的功能性成品衣与实施例12的不同之处在于:硬脂酸锌经过氟硅烷改性处理。
硬脂酸锌经过氟硅烷改性处理是将硬脂酸锌与氟硅烷在反应釜内在85℃温度条件下以800rpm的转速下搅拌10min,过滤烘干后即得,氟硅烷在硬脂酸锌表面的接枝量为20%。
其中,氟硅烷由九氟己基甲基二氯硅烷与全氟辛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按质量比为5:2组成。
本实施例抗菌面料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2相同。
本实施例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2相同。
本实施例的抗菌胶囊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2相同。
对比例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的功能性成品衣,由包括以下步骤的加工方法制成:制作工艺单、制作版型、服装打板、使用抗菌面料裁剪、车缝、熨烫定型、完成成衣。
本对比例的抗菌面料由包括以下的步骤制备而成:
S1:共混纺丝:将抗菌剂与粘胶原液以800rpm的转速下搅拌5min;再以2500rpm的转速下搅拌15min后制得纺丝原液,然后在型号为R535A的纺丝机上纺丝得到抗菌纤维;
S2:织造:将抗菌纤维在喷气织机上织造得到坯布;
S3:后处理:将坯布经过印染、热定型后得到抗菌面料。
本对比例的抗菌剂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纳米二氧化钛5kg,分散剂0.5kg。
本对比例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纳米二氧化钛、分散剂以600rpm的转速下搅拌15min即得。
性能检测试验
检测方法/试验方法
取实施例1-16以及对比例1的功能性成品衣,分别洗涤5次、20次、50次、100次后按GB/T20944-2007测试其抗菌性能,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实施例1-16以及对比例1的功能性成品衣的抗菌性能测试数据
Figure BDA0003032777060000131
对比实施例1-16以及对比例1并结合表2可以看出,本申请的功能性成品衣在洗涤多次后仍然具有较佳的抗菌性能,可以看出抗菌剂与纤维的结合程度较好,耐穿着、水洗性能好,抗菌周期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功能性成品衣,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步骤的加工方法制成:制作工艺单;制作版型;服装打板;使用抗菌面料裁剪、车缝;熨烫定型、完成成衣;
所述抗菌面料由包括以下的步骤制备而成:
S1:共混纺丝:将抗菌剂与纺丝原液混合均匀后纺丝;
S2:织造;
S3:后处理;
所述抗菌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纳米二氧化钛5-15份,抗菌胶囊20-35份,分散剂0.5-1.5份;
抗菌胶囊由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成:
1)将25-35重量份甲醛、10-15重量份二甘醇、5-10重量份水加入反应釜内,不断搅拌下加入三乙醇胺调节pH至8~9,升温至70~85℃,保温20~30min后制得混合物A;
2)将60-70重量份三聚氰胺缓慢加入步骤1)中的混合物A内,反应均匀后加入与混合物A等体积的蒸馏水,稀释后制得混合物B;
3)混合:将2-3重量份抗菌芯材、100-150重量份混合物B、3-12重量份改性剂在反应容器内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乙酸调节pH至4.5~5.5,恒温75℃反应1-1.5h制得抗菌胶囊悬浮液,过滤干燥后即得;其中,抗菌芯材为二氯二甲酚、对氯间二甲苯酚中的至少一种;改性剂包括壳聚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成品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纳米二氧化钛8-13份,抗菌胶囊25-32份,分散剂0.7-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性成品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与抗菌胶囊的质量比为(0.25-0.4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成品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芯材由二氯二甲酚和对氯间二甲苯酚按质量比(1-2):(2-3)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成品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还包括硬脂酸锌,壳聚糖和硬脂酸锌的质量比为(6-10):(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能性成品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为季铵盐壳聚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能性成品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脂酸锌经过氟硅烷改性处理,氟硅烷在硬脂酸锌表面的接枝量为12-3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成品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与抗菌芯材的质量比为1:(2-3.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成品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将抗菌剂与纺丝原液混合均匀是采用两次搅拌的方式,第一次搅拌是以800-1000rpm的转速下搅拌5-10min,第二次搅拌是以2500-3500rpm的转速下搅拌15-30min。
CN202110434859.3A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功能性成品衣 Active CN1131229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4859.3A CN113122944B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功能性成品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4859.3A CN113122944B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功能性成品衣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2944A true CN113122944A (zh) 2021-07-16
CN113122944B CN113122944B (zh) 2022-05-31

Family

ID=76779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34859.3A Active CN113122944B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功能性成品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294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37456A (zh) * 2015-07-24 2017-05-10 众地家纺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防臭、高效除臭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WO2018094765A1 (zh) * 2016-11-28 2018-05-31 江苏悦达家纺有限公司 一种亲肤抗菌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CN109733026A (zh) * 2017-10-30 2019-05-10 湖北智权专利技术应用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阻燃、针刺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CN110983755A (zh) * 2019-12-20 2020-04-10 安徽圩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面料用抗菌纳米后整理试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23161A (zh) * 2020-11-08 2021-02-05 百事基材料(青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甲壳素/壳聚糖的lyocell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37456A (zh) * 2015-07-24 2017-05-10 众地家纺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防臭、高效除臭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WO2018094765A1 (zh) * 2016-11-28 2018-05-31 江苏悦达家纺有限公司 一种亲肤抗菌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CN109733026A (zh) * 2017-10-30 2019-05-10 湖北智权专利技术应用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阻燃、针刺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CN110983755A (zh) * 2019-12-20 2020-04-10 安徽圩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面料用抗菌纳米后整理试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23161A (zh) * 2020-11-08 2021-02-05 百事基材料(青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甲壳素/壳聚糖的lyocell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继业等: "壳聚糖的性能及应用",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2944B (zh) 202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30208B (zh)
EP3257975B1 (en) Method of making a fiber of polyacrylonitrile - cellulose acetate
CN106435830A (zh) 一种高强度壳聚糖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87548A (zh) 一种浸渍沉积法制备超疏水-抗菌-紫外防护涤纶纤维布的方法
CN112030297B (zh) 一种阻燃耐磨的抗菌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CN111607889A (zh) 一种抑菌防霉面料
CN111485427A (zh) 一种可增强棉纤维亲水性能的方法
CN113122944B (zh) 一种功能性成品衣
CN113863023B (zh) 持久抗菌皮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90963B (zh) 一种耐磨性好的纳米银抗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29600A (zh) 纳米微晶纤维素/层状硅酸盐杂化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85400B (zh) 一种抗皱免烫型西服面料
CN112941721B (zh) 一种高强度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36633A (zh) 一种长效抑菌阻燃双效莱赛尔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26740A (zh) 抗菌阻燃纤维防护服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35887A (zh) 一种抗菌整理剂、抗菌面料及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15613359A (zh) 一种抗菌蛋白改性粘胶纤维及其制造工艺
CN109322148B (zh) 毛纺织物用纳米抗皱整理工艺
CN107338651A (zh) 一种采用蚕丝制备高吸湿保湿耐拉伸织物的工艺
CN113123006A (zh) 一种抗菌舒适针织内衣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80454A (zh) 一种含超细羽绒纤维-纳米银微球的水性聚氨酯涂层剂
CN112267203B (zh) 一种远红外保健型经编花边面料的加工方法
CN107723825B (zh) 一种穿着用增强型腈纶的制备方法
CN104928780A (zh) 一种蓄热保暖生态抑菌羽绒纤维及其制作方法
CN112941911B (zh) 一种高弹抗菌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对丝绵片的整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