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0070B - 包括调节两管之间相对位置的系统的转向柱套筒 - Google Patents

包括调节两管之间相对位置的系统的转向柱套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0070B
CN113120070B CN202011631890.8A CN202011631890A CN113120070B CN 113120070 B CN113120070 B CN 113120070B CN 202011631890 A CN202011631890 A CN 202011631890A CN 113120070 B CN113120070 B CN 1131200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ments
friction pad
steering column
column sleeve
reference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318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20070A (zh
Inventor
L·费夫尔
D·卡佩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Automotive Steering Vendome SAS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Automotive Steering Vendome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Automotive Steering Vendome SAS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Automotive Steering Vendome SAS
Publication of CN113120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00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200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00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4Mechanisms for locking columns at selected 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5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adjustable by axial displacement, e.g. telescop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9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arrangements, e.g. by being 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 B62D1/192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colum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1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with power actuated adjustment, e.g. with position memor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柱套筒,其包括两个元件,所述元件由可沿参考轴线(X)相对于彼此平移的外管和内管组成,以及包括至少一个系统,系统用于调节抵抗两个元件之间的相对平移运动的阻力,并且压力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摩擦垫,其由两个元件中的第一元件支撑;夹紧表面,其固定到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的,摩擦垫构造成与夹紧表面接触并支承夹紧表面,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的表面内接在圆柱形外壳(E)中,转向柱套筒的特征在于,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包括相对于参考轴线(X)轴向延伸的导向腔,导向腔相对于圆柱形外壳(E)形成了一个中空空间,摩擦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穿入导向腔中,以引导两个元件中的第一元件相对于第二元件进行平移。

Description

包括调节两管之间相对位置的系统的转向柱套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调节抵抗两个元件之间相对平移运动的阻力的系统的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调节抵抗两个元件之间相对平移运动的阻力的系统,这两个元件具体由转向柱套筒的外管和内管形成,以便允许例如在深度方面调节车辆(例如,汽车)的方向盘的位置。
背景技术
借助于由车辆使用者控制的调节系统,通常可以调节汽车的方向盘的深度和高度。这种调节系统通常包括位于汽车的转向柱套筒上的调节机构,并且可以是手动的或电动的。在电气系统中,由蜗轮蜗杆减速器和螺母系统组成的组件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平移运动,然后,考虑到存在于转向柱中以及更一般地存在于运动链中的摩擦力,将所述电动机的尺寸设计为得以实现期望的调节速度。
通常,深度调节通过具有两个管的伸缩机构来实现,这两个管分别为:外管和设置为在外管内部平移的内管,所述外管包括例如螺钉的压力机构,该压力机构向内管施加力。该力对于遮盖操作游隙并确保连接的最小刚度是必需的。然后考虑这些力,设计电动机的尺寸以实现所需的调节速度。
这样的压力机构通常包括拧入主体并固定到外管的螺钉,该螺钉设有允许其施加扭矩和/或角度的接口以及在内管上摩擦的摩擦垫。一旦机构中的各个组件在主体就位,将扭矩和角度结合在一起的拧紧过程就可以得到具有所需预定值的压缩力,该预定值确定了通过摩擦垫施加到内管的压力。调节该预定值的这种过程在转向柱的制造期间在工厂进行一次。然后,在用户调整方向盘位置的阶段中,不论是手动还是电动,为了能够使一个管相对于另一个管平移,进行该深度调节所需的力必须克服两个管的预定相对紧固力,这对应于摩擦垫紧靠内管的紧固力。
一方面,通过一种在调节期间确保内管相对于外管的角度引导的系统来调节抵抗相对平移运动的力,另一方面,通过一种在向内管施加扭矩时允许吸收力的系统来调节抵抗相对平移运动的力,无论使用哪种系统来调节抵抗相对平移运动的力,似乎总是要补充摩擦垫。
这两个系统都需要额外的组件和制造操作,从而产生额外的成本。这导致总体上笨重,复杂且昂贵的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通过特别提出一种易于使用、尺寸小且成本较低的调节系统来弥补现有技术的全部或部分缺点。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转向柱套筒,所述转向柱套筒包括两个元件,所述元件由可沿参考轴线相对于彼此平移的外管和内管组成,以及提出了至少一个系统,其用于调节抵抗两个元件之间的相对平移运动的阻力,压力机构包括:
-至少一个摩擦垫,其由两个元件中的第一元件支撑;
-固定到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的夹紧表面,所述摩擦垫构造成与所述夹紧表面接触并支承所述夹紧表面;
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具有内接在圆柱形外壳中的表面,转向柱套筒的特征在于,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包括相对于参考轴线轴向延伸的导向腔,该腔相对于所述圆柱形壳体形成中空空间,所述摩擦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穿入所述导向空腔中,从而与第二元件相比,引导两个元件中的第一元件平移。
由于这些特征的结合,相同的摩擦垫构造成调节阻力以抵抗两个元件之间的相对平移运动,所述相同的摩擦垫还构造成在引导腔中配合,并且因此,在调节的情况下,确保在相对平移期间内管相对于外管的角度引导。因此,这样的导向腔使得可以在调节期间保证平移自由度,并且可以在该调节期间限制管相对于彼此的角位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导向腔由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的连续壁限定。这种连续性在长度和圆周上都可以理解。这样的腔可以简单地通过管的管状壁的局部变形来获得,例如通过冲压或模锻。当然,可以使用其它制造方法来制造这种导向腔,例如,通过挤压或者甚至在制造管的过程中通过拉拔来制造这种导向腔。这样的特征允许改进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因为所述壁在结构上是连续的,也就是说,不会有可能由孔形成的结构的不连续性。优选地,壁的厚度是连续的或恒定的,从而进一步提高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的结构强度。
根据一个实施例,导向腔具有凹形。换句话说,在这种构造中,限定导向腔的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的壁优选地是连续的,所述壁形成朝着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的内部定向的空腔。当向内管施加扭矩时,这样的特征能够更好地吸收力,并确保引导平移运动的精度更高。根据一个实施例,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的限定导向腔的壁沿着壳体延伸,所述壳体具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轴线平行于参考轴线,但可能在其轴向端部除外。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与导向腔成直线对齐的每个部分中,所述壁的周界是封闭的并且连续的,优选是一体式的,该周界围绕参考轴线限定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沿着壁的周界的所述壁构造成具有基本恒定的厚度和/或恒定的展开度,所述壁围绕参考轴线限定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的管。导向腔的凹形使得易于实施的简单制造方法就可以实现恒定的展开度。两个元件中第二元件的这种形状可以通过易于实施的方法获得,并且可以从最初根据其圆柱形外壳形成的管中获得。因此避免了复杂的机加工,因为有时需要管本身的尺寸过大才能实现这一点。
根据一个实施例,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与调节腔成直线对齐)在其围绕参考轴线的横截面中的周长等于其圆柱形外壳的周长。
根据一个实施例,导向腔包括孔,所述孔通向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的壁。这样的通孔可以例如是平行于参考轴线延伸并且用作摩擦垫的导轨的凹槽,从而在平移期间对其进行引导,并且防止两个内管和外管的任何相对旋转。
根据一个实施例,导向腔支撑夹持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这样的构造中,所述导向腔同时构造成在与摩擦垫表面接触的同时引导摩擦垫,从而可以确保抵抗转向柱套筒的两个管的平移运动的阻力。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向腔构造成使得,当围绕参考轴线在两个元件之间施加扭矩时,第二元件在摩擦垫上施加力,该力的合力优选地具有与参考轴线正交的分量,例如径向的分量。
根据一个实施例,导向腔具有两个侧向导向壁,优选地相对于彼此对称,例如相对于平行于或包含参考轴线的平面彼此对称,所述侧向导向壁朝向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内部定向,夹紧表面由一个或多个侧向导向壁支撑。所述侧向导向壁的定向使得,在这种构造中,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绕参考轴线的枢转使得摩擦垫根据旋转方向沿着一个或另一个侧向导向壁滑动,从而使得来自所述侧向导向壁的力作用在摩擦垫上,该力的合力具有平行于调节系统的夹持轴线的分量,该分量趋于使摩擦垫远离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运动。
根据一个实施例,套筒包括能量存储装置,所述能量存储装置构造成直接地或间接地在摩擦垫上施加弹性应力,该弹性应力趋于使摩擦垫保持抵靠在夹持表面上。优选地,该能量存储装置至少部分轴向地工作,并且通常沿着夹紧轴线定向。这样,由能量存储装置产生的弹性应力使得能够吸收摩擦壁上导向壁的部分合力。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调节系统包括环形主体,所述环形主体具有外表面,所述外表面设有径向螺纹,所述径向螺纹与夹紧轴线同轴地延伸,例如相对于参考轴线正交或甚至径向地延伸,并且所述外表面构造成与两个元件中的第一元件的螺纹孔相配合,所述环形体构造成在摩擦垫上施加预定压力。在这种构造中,这两个构件中的第一构件包括螺钉式径向接口,所述径向接口可以拧入两个元件中的第一元件中,特别是拧入外管的螺纹孔中。
根据一个实施例,调节系统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形成布置在环形主体与摩擦垫之间的能量存储装置,优选地是锁紧垫圈。这样的锁紧垫圈大体上呈圆锥形,在使用的组装位置中,锁紧垫圈的对称轴线与夹紧轴线同轴布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套筒包括多个调节系统(优选是两个),每个调节系统的摩擦垫构造成,例如至少部分地穿入相同的导向腔中,从而引导两个元件中的第一元件的平移。根据用途,全部或部分摩擦垫进入不同的导向腔也是优选的。
根据一个实施例,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包括内管,两个元件中的第一元件包括套筒的外管。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通过阅读以下公开内容,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显现出来:
[图1]: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转向柱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2]:根据此实施例的转向柱的一部分的另一透视图;
[图3]:图2的细节;
[图4A]: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导向腔中的调节系统的摩擦垫的剖视图;
[图4B]:图4A的细节;
[图4C]:图4B的简化图;
[图5]: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导向腔中的调节系统的摩擦垫的剖视图;
[图6]: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导向腔中的调节系统的摩擦垫处于受压位置的剖视图;
[图7]: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导向腔中的调节系统的摩擦垫的剖视图;
[图8]: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导向腔中的调节系统的摩擦垫的剖视图;
[图9]: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导向腔中的调节系统的摩擦垫的剖视图;
[图10]: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导向腔中的调节系统的第一摩擦垫的剖视图;
[图11]:根据第七实施例的导向腔中的调节系统的第二摩擦垫的剖视图。
为了更清楚起见,在所有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示出了具有套筒103的诸如汽车之类的机动车辆的转向柱103的一部分的透视图。转向柱套筒103是这样一种类型,其包括、具有两个管101、102(外管101和内管102)的伸缩机构,内管102构造成沿参考轴线X在外管101内部平移。所述转向柱包括一轴,例如转向轴105,通常通过滑动轴承或滚动轴承106引导在套筒103中的旋转。套筒103的内管102和外管101被转向轴轴向地穿过,所述转向轴具有从内管102突出的远端部105B,并构造成直接地或间接地连接至方向盘(未示出)。所述转向轴的相对于外管101伸出的另一端部105A又具有一个接口,例如万向轴,该万向轴用作角传动装置,以用于旋转与转向齿条(未显示)啮合的小齿轮。尤其是由于内管102相对于套筒103的外管101的平移,使用户能够调节方向盘的深度。
为了驱动和引导管101、102相对于彼此的这种相对平移,驱动机构设有传动螺杆200,以用于沿平行于参考轴线X的轴线X’延伸的管101、102的相对轴向位置,并且驱动机构连接到在轴向调节过程中固定的外管101。以这种方式,通过例如两个的导向轴承,传动螺杆200固定为与外管101一起平移,所述导向轴承构造成引导传动螺杆200绕其轴线X’旋转。传动螺杆200与固定在内管102上的螺母201啮合,使得传动螺杆200围绕其轴线X’的旋转驱动螺母201产生相对于与参考轴线X平行的传动螺杆200平移的位移,并且因此内管102相对于外管101产生轴向位移。
为了隐藏操作游隙并确保两个管101、102相对于彼此连接的最小刚度,转向柱套筒103设有至少一个摩擦垫20,在此所示实施例中具体是两个,它们由外管101支撑并构造成与内管102的夹持表面30接触并抵靠在其上。该系统构造成使得由外管101支撑的摩擦垫20的预定压力被施加到内管102的夹持表面30上。垫20的这种压力旨在增加阻力,以抵抗由外管101和内管102形成的这两个元件之间的相对平移运动。
在图1、2和3所示的实施例中,转向柱套筒103包括两个调节系统10。本发明提出将至少一项引导外管101相对于内管102的平移的特征整合到至少一个摩擦垫20中。
图4A、4B和4C示出了第一实施例。内管102的外表面内接在圆柱形外壳E中,以及外管101的内表面是圆柱形的。外管101的内表面限定了一个内部管状空间,内管102穿过该内部管状空间并相互配合,使得这种配合形成两个管101、102之间的滑动枢轴连接。
两个元件101、102中的第二元件102或内管102设有一个导向腔40,所述导向腔40相对于圆柱形外壳E形成了一个中空空间41(见图4C)。该导向腔40相对于参考轴线X轴向延伸。导向腔40由内管102承载,并且当其位于由所述外管101覆盖的部分上时,导向腔40大体径向向外地(精确地,朝向外管101)敞开。两个摩擦垫20中的至少一个构造成至少部分地穿入导向腔40中,以引导外管101相对于内管102的平移,摩擦垫20阻碍了管101、102相对旋转。由两个内管102和外管101产生的滑动枢轴连接因此由于摩擦垫20而被限制在滑动连接中,从而使内管102在外管101内沿参考轴线X平移。
导向腔40通过其两个相对的端部40'轴向地限定。实际上,两个管的平移机构由传动螺杆200控制,而传动螺杆200又由齿轮电动机202直接或间接地控制旋转。所述平移机构还构造成使得平移不会到达其在套筒上的两个端部40'(特别是通过安装止挡件),从而限制两个管101、102在平移的一个方向和/或两个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的平移。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尤其是发生两个管101、102沿内管102缩回到外管101的方向超出标称调节行程(例如在20mm到30mm之间)的异常平移的情况下,端部40'或与导向腔40相关联的止挡件可以配置为参与减震。有利的是,导向腔40允许在碰撞过程中沿延伸超过标称调节行程(例如超过80mm或100mm)的碰撞行程平移地引导管101、102,使得系统不会干扰碰撞吸收系统实际上,导向腔40在夹紧表面30的任一侧上轴向延伸,一个或多个摩擦垫20抵靠在所述夹紧表面30上,延伸的距离对应于内管102在外管101中的有效行程。
导向腔40沿着宽度横向延伸,所述宽度构造成使得所述导向腔在内管102的圆周的角扇区上延伸,所述角扇区至少等于20度,优选地为30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优选地小于或等于45度。
在该实施例中,导向腔40由两个元件101、102中的第二元件102的连续壁42限定。具体地,在与导向腔40成直线对齐的每个部分中,所述壁的周界是封闭的并且连续的,优选是一体式的。同样地,沿着该周界的所述壁构造成具有基本恒定的厚度。限定导向腔40的壁42相对于内管102的圆柱形壳体E形成平坦部。所述壁42具有平坦的外表面42’,相关的摩擦垫20接触并抵靠平坦的外表面42’,从而产生抵抗两个元件101、102之间的相对平移运动的阻力。导向腔40支撑夹持表面30,所述夹持表面30在此构成限定导向腔40的壁42的外表面42’的一部分。摩擦垫20的摩擦表面20’设置成与夹持表面30摩擦,所述摩擦表面20’具有互补的平面形状,以使其与夹持表面30的表面接触最大化。
如在图4B中更详细地示出的,调节系统10包括环形主体123,所述环形主体123具有外表面121,所述外表面121设有与参考轴线X正交的(在此,特别是径向的)螺纹122,并且所述外表面121构造成与外管101的螺纹孔111相配合。环形体123构造成以夹紧螺母的方式向摩擦垫20施加预定压力。
调节系统还包括能量存储装置50,所述能量存储装置50构造成直接或间接地在摩擦垫20上施加弹性应力,无论车辆的动态特性有任何振动,该弹性应力趋向于使摩擦垫20保持抵靠在夹持表面30上,或者趋向于或在调节过程中将摩擦垫压靠在内管101上。能量存储装置50包括设置在环形主体123与摩擦垫20之间的锁紧垫圈16,所述锁紧垫圈16具有大体呈圆锥形,所述锁紧垫圈16的底部定向在摩擦垫20的侧面上。锁紧垫圈16根据其压缩产生压力。根据环形主体123在为此目的提供的螺纹孔111中的螺丝接合,锁紧垫圈16的刚度使其可以产生作用力,从而有可能确保两个外管101和内管102之间的连接的最小刚度。
所述锁紧垫圈16在这里是间接地抵靠摩擦垫的,因为调节系统10包括一个平坦的均布垫圈(distribution washer)18,其以夹紧轴A10为中心并插在锁紧垫圈16和摩擦垫20之间。这样平坦的垫圈18具有将锁紧垫圈16的力均布在摩擦垫20的表面上的功能,从而使得可以将压力均匀地分配在摩擦垫20上。
形成螺母的环形主体123、锁紧垫圈16、平坦的垫圈18和摩擦垫20沿与参考轴线X正交的夹紧轴A10对齐,特别是在此相对于所述参考轴线X径向地对齐。
在制造过程中,一旦将这些各种组件安装在螺纹孔111中,结合扭矩和角度的拧紧过程就可以将锁紧垫圈16压缩到所需值,从而确定通过相关的摩擦垫20施加到内管102上的力。
摩擦垫20与垫圈18在后部接触并在内管102的夹紧表面30上的前部摩擦,所述摩擦垫20由热塑性材料制成,并可能在其中添加润滑填料。摩擦垫20也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例如烧结青铜。
导向腔40构造成使得,当在内管102和外管01之间围绕参考轴线X施加扭矩时,内管102在摩擦垫20上施加力,其力的分量R平行于夹紧轴A10。实际上,内管102的旋转引起导向腔40的枢转,特别是摩擦垫20所抵靠的平坦的外表面42’的枢转。这种枢转在摩擦垫20上产生一个力,其合力R指向与其轴承相反的方向,并趋向于使摩擦垫20远离平坦的表面30移动。
当在内管102上施加扭矩时,这会使摩擦垫20朝夹紧螺母123向上移动。一开始,由锁紧垫圈16施加的力可防止这种运动。这样可确保在调节方向盘轴向位置的阶段中精确引导内管102相对于外管101的平移,其中可能会向内管102施加相对较低的扭矩。
当扭矩增加时,锁紧垫圈16的力不再足以阻止该运动,锁紧垫圈被“完全”压缩或被压缩至其处于最大压缩位置。该位置对应于锁紧垫圈16的最大压缩位置,然后,该位置具有零偏转和大体上呈平面的形状。然后,该力由形成夹紧螺母的环形主体123承受。因此,这确保了扭矩的吸收,即使具有很大的值的扭矩,例如当在防盗装置接合时向方向盘施加力的时候,该防盗装置通常包括阻止其旋转的锁定螺栓(未示出)。
图5和图6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导向腔40中的调节系统10的摩擦垫20的剖视图。
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本质不同之处在于,导向腔40不再由单个连续的平坦的壁42形成,而是由具有凹形截面的连续的壁42形成,在此特别是呈V字形或“V”形。更精确地,导向腔40具有与内管102的壁一体形成的两个侧向导向壁44、45,两个侧向引导壁44、45朝向内管102的内部定向,从而形成凹形的导向腔40。
所述导向腔40支撑夹紧表面30。实际上,摩擦垫20包括具有基本上互补的形状的摩擦表面20,所述摩擦表面20具有在导向腔40中配合的V形轮廓。因此,摩擦垫20的凸形构造成与在内管102中制成的导向腔40的凹形配合。
通过采用倒圆锥形,摩擦垫20的旋转对称轴可以与夹紧轴A10平行或甚至同轴,例如以V字形配合并摩擦两个侧向导向壁44、45。在另一种优选构造中,特别是为了使摩擦垫20与导向腔40之间的表面接触的摩擦表面最大化,摩擦垫20可以具有两个斜坡,尤其是相对于与包含夹持轴A10的平面平行的平面对称的斜坡,例如呈具有三角形底部的倒三角形。夹紧面30由两个侧面导向壁44、45支撑。
图6示出了当由内管102向摩擦垫20施加扭矩时摩擦垫20的位置。由于其引导界面上提供了斜坡,尤其是通过以下方式提供了斜坡:侧向导向壁44、45限定了凹形导向腔40,即凹形导向腔40呈V形,摩擦垫20在锁紧垫圈16施加的力的作用下径向偏离,直到其与外管上的孔111的内壁接触为止。侧向导向壁44、45的对称性允许类似的扭矩吸收,无论所施加的扭矩是在一个方向上还是在另一个方向上。因此,内管102的导向非常精确,并且扭矩调节对其精度几乎没有影响。此外,与平坦的壁42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这种具有倾斜的侧向壁且具有恒定倾斜度的凹形使得在向内管102施加扭矩时提供了更好的力吸收能力,并确保了引导平移运动的更高精度。优选地,导向壁相对于与外壳E相切的直线的角度严格小于90度,优选大于或等于30度,并且优选小于或等于60度。优选地,导向腔40做成使管子的截面保持恒定,甚至厚度和其展开度也保持恒定。然后,该管的周长等于不具有这种导向腔40的相同直径的完全圆柱形管的周长,即等于其壳体E的周长(具体参见图5、6、7、8、10和11)。
图7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导向腔40中的调节系统10的摩擦垫20的剖视图。
该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凹形的导向腔40不是由连续的截面为V形的单个壁42形成的,而是具有弧形截面。因此该壁相对于管体的壁是连续的,在导向腔40处具有恒定的厚度。壁42具有可变的倾斜度,变化是恒定的,其比起V型形状,可以更渐进地吸收力。优选地,导向腔40的截面的圆弧形弯曲半径基本上等于支撑它的管的半径,即在此为内管102的半径。
应当注意,壁42的限定引导腔的弧形截面可以具有另一种形状,例如椭圆弧形。
图8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导向腔40中的调节系统10的摩擦垫20的剖视图。
该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本质不同之处在于,同一调节系统10包括设有两个不同且分开的摩擦表面20'的摩擦垫20,此处每个摩擦表面20'由两个摩擦元件支撑。应当注意的是,可替代地可以在单个部分中提供摩擦垫,该摩擦垫的形状构造成具有两个摩擦表面20',例如呈具有倒“U”形截面的垫的形式。这两个摩擦表面20'中的每一个均构造成接触并抵靠由导向腔40支撑的夹紧表面30,特别是明显接触并抵靠侧向导向壁44、45承载的每个夹紧表面30。该实施例的优点是隐藏了可能存在于摩擦垫20与主体101之间的游隙,两个摩擦元件或半垫(half-pads)搁置在孔111的内表面上。
由于导向腔40,在内管102施加在摩擦垫20的两个元件之一上的扭矩的作用下,摩擦垫20的两个摩擦元件分开运动,摩擦垫20施加的力包括与夹紧轴A10平行的分量,使得该力被锁紧垫圈16和形成螺母的环形主体123吸收。
图9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导向腔40中的调节系统10的摩擦垫20的剖视图。
该实施例与先前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导向腔40包括孔43,所述孔43通向两个元件101、102中的第二元件102的壁,但是这种构造允许能量存储装置50较好的扭矩吸收。
在此,导向腔40不支撑夹紧表面30,所述夹紧表面由侧壁102’支撑,所述侧壁102’邻接轴向平行于参考轴线X延伸的孔,例如导向槽。因此,夹紧面30由内管102的圆柱体边缘支撑。
根据该实施例,导向腔40不会构造成使得,当在内管102和外管01之间围绕参考轴线X施加扭矩时,内管102在摩擦垫20上施加力,其力的分量R平行于夹紧轴A10。然而,应当注意的是,这些边缘的边可包括斜坡(未示出),其构造成使得当在两个元件101、102之间围绕参考轴100施加扭矩时,所述内管102边缘的边在摩擦垫20上得以施加这样的力。
摩擦垫20制成一体的,并具有一个中心突起21,所述突起21将两个承载侧向摩擦面20的翼部隔开,这些摩擦表面20’中的每一个在中心突出21的任一侧上接触并抵靠与孔43邻接的内管102的圆柱体的两个外表面中的一个表面和另一个表面。
图10和图11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导向腔40中的调节系统10的第一摩擦垫20A和第二摩擦垫20B的剖视图。
转向柱套筒103包括两个调节系统10,每个调节系统10的摩擦垫20构造成至少部分穿入同一导向腔,从而引导两个元件101、102中的第一元件101平移。
此处的导向腔40类似于第二和第四实施例,并且具有V形截面。但是,在此处,第一调节系统10的第一摩擦垫20A确保沿给定方向(顺时针方向)引导和吸收扭矩(见图10),而第二调节系统10的第二摩擦垫20B确保在另一个方向上(逆时针方向)引导和吸收扭矩(见图11)。这样就可以隐藏摩擦垫20和外管101之间的游隙。
与前述实施例不同,在第六实施例中,调节系统10的夹紧轴A10不是径向的,但是夹紧轴A10垂直于参考轴线X并平行于包含径向轴的平面,该平面在横向平面上具有预定的中心距离e,此处的中心距离e基本上等于相应螺纹孔111的半径。
当然,以上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产生本发明的各种变型实施例,但是,这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例如,夹紧轴A10的定向可以不同于与参考轴线正交的定向。在这种情况下,夹紧轴至少由与参考轴线不平行的轴线实现,或者由非共面轴线或者由正割轴线承载实现。
为了提高引导的精度,摩擦部件可以是可延伸的,也就是说,它可以相对于夹紧轴径向或横向延伸,或者包括多个摩擦元件(例如,多于两个)。
如果转向柱套筒包括多个调节系统,应当理解,所述调节系统之一可包括与内管的圆柱形区域接触并抵靠的常规摩擦垫,而第二或更多个调节系统包括构造成确保引导和吸收转矩的摩擦垫。
此外,应当理解,调节系统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而不改变摩擦垫的功能。例如,调节系统可以是电控的。
导向腔还可包括由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的壁42限定的空间(无论表面是平坦的还是倾斜的)和通孔的组合。在这种情况下,壁42是不连续的。
此外,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可选地设想摩擦垫和导向腔的倒置构造。在这种构造中,两个元件中的第一元件包括外管,而两个元件中的第二个包括套筒的内管,然后摩擦垫由内管支撑。然后,导向腔将由相对于圆柱形外壳的中空空间形成,在该外壳中内接有外管的内表面,内管则容纳在其内腔中。然后,导向腔由外管承载,并且当导向腔位于所述内管通过的部分上时,所述导向腔基本上径向向内地敞开,精确地朝向内管敞开。
调节系统在调节方面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具体地,可以集成控制机构以控制调节系统,调节机构例如包括直接或间接地承载在支撑件上的凸轮,用于产生摩擦垫相对于平行于夹紧轴的夹紧表面的压力变化,该压力变化相对于两个元件中的第一元件固定,从而在以下两个位置之间改变摩擦垫对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的夹紧表面的压力:使用位置,其中摩擦垫的预定操作压力被施加到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的夹紧表面上;调节位置,其中通过摩擦垫将低于操作压力的调节压力施加到两个元件中的第二元件的夹紧表面上。

Claims (9)

1.一种转向柱套筒(103),其包括两个元件,所述元件由可沿参考轴线(X)相对于彼此平移的外管(101)和内管(102)组成;以及包括至少一个调节系统(10),所述调节系统(10)用于调节抵抗两个元件(101、102)之间的相对平移运动的阻力,压力机构包括:
-至少一个摩擦垫(20),其由两个元件(101、102)中的第一元件(101)支撑;
-夹紧表面(30),其固定到两个元件(101、102)中的第二元件(102),所述摩擦垫(20)构造成与所述夹紧表面(30)接触并支承所述夹紧表面(30);
两个元件(101、102)中的第二元件(102)的表面内接在圆柱形外壳(E)中,所述转向柱套筒的特征在于,两个元件(101、102)中的第二元件(102)包括导向腔(40),所述导向腔(40)相对于参考轴线(X)轴向延伸并且由两个元件(101、102)中的第二元件(102)的连续壁(42)限定,所述导向腔(40)相对于圆柱形外壳(E)形成了一个中空空间(41)并且所述导向腔(40)具有带有两个倾斜的侧向导向壁(44、45)的凹形轮廓,所述摩擦垫(20)构造成至少部分地穿入导向腔(40)中并具有与导向腔(40)的凹形轮廓互补的摩擦表面,从而引导两个元件(101、102)中的第一元件(101)相对于第二元件(102)进行平移,所述导向腔(40)支撑夹紧表面(30)的至少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套筒(103),其特征在于,在与导向腔(40)成直线对齐的每个部分中,所述壁的周界是封闭的并且连续的,该壁围绕参考轴线(X)限定两个元件(101、102)中的第二元件(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柱套筒(103),其特征在于,沿着壁的周界的所述壁构造成具有恒定的厚度和/或恒定的展开度,所述壁围绕参考轴线(X)限定两个元件(101、102)中的第二元件(102)的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套筒(103),其特征在于,两个元件(101、102)中的第二元件(102)在其围绕参考轴线的横截面中的周长等于其圆柱形外壳(E)的周长,与导向腔(40)成直线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套筒(103),其特征在于,导向腔(40)构造成使得,当在两个元件(101、102)之间围绕参考轴线(100)施加扭矩时,两个元件(101、102)中的第二元件(102)在摩擦垫(20)上施加力,该力的合力具有与参考轴线(X)正交的分量(R)。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套筒(10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柱套筒(103)包括能量存储装置(50),所述能量存储装置(50)构造成直接地或间接地在摩擦垫(20)上施加弹性应力,以使摩擦垫(20)保持抵靠在夹持表面(3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柱套筒(103),其特征在于,调节系统(10)包括环形主体(123),所述环形主体(123)具有外表面(121),所述外表面(121)设有径向螺纹(122),所述径向螺纹(122)与夹紧轴线(A10)同轴地延伸,并且所述外表面(121)构造成与两个元件(101、102)中的第一元件(101)的螺纹孔(1111)相配合,所述环形主体构造成在摩擦垫(20)上施加预定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柱套筒(103),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系统(10)包括弹簧(16),所述弹簧(16)形成布置在环形主体与摩擦垫之间的能量存储装置(5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套筒(10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柱套筒(103)包括多个调节系统(10),每个调节系统(10)的摩擦垫(20)构造成至少部分地穿入相同的导向腔中,从而引导两个元件(101、102)中的第一元件(101)的平移。
CN202011631890.8A 2019-12-31 2020-12-31 包括调节两管之间相对位置的系统的转向柱套筒 Active CN1131200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915751 2019-12-31
FR1915751A FR3105773A1 (fr) 2019-12-31 2019-12-31 fourreau de colonne de direction comportant un Système de réglage d’une position relative entre deux tub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0070A CN113120070A (zh) 2021-07-16
CN113120070B true CN113120070B (zh) 2024-03-15

Family

ID=69700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31890.8A Active CN113120070B (zh) 2019-12-31 2020-12-31 包括调节两管之间相对位置的系统的转向柱套筒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0070B (zh)
FR (1) FR3105773A1 (zh)
GB (1) GB25927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0669A (zh) * 2021-08-20 2021-11-16 云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调节定位式方向盘管柱结构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3212A (zh) * 1997-11-12 1999-07-21 苏珀维斯企业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转向装置的转向轴
JP2001310741A (ja) * 2000-04-28 2001-11-06 Aisin Seiki Co Ltd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1096213A (zh) * 2006-06-29 2008-01-0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伸缩轴
JP2010083392A (ja) * 2008-10-01 2010-04-15 Nsk Ltd 電動式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1992800A (zh) * 2009-08-21 2011-03-30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转向柱
CN102224348A (zh) * 2008-10-01 2011-10-19 蒂森克鲁伯普雷斯塔股份公司 滑动套筒
JP2013129322A (ja) * 2011-12-21 2013-07-04 Jtekt Corp 保持構造及び保持構造の組立方法
CN203612037U (zh) * 2013-12-26 2014-05-28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室转向轴套锁紧装置
JP2016185719A (ja) * 2015-03-27 2016-10-27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55118B2 (ja) * 2003-09-29 2009-04-15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のガタ防止構造
JP2010208588A (ja) * 2009-03-12 2010-09-24 Jtekt Corp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のガタ防止構造
DE102012101900A1 (de) * 2012-03-07 2013-09-12 Zf Lenksysteme Gmbh Manuell verstellbare Kraftfahrzeuglenksäule
CN205239620U (zh) * 2015-12-15 2016-05-18 耐世特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伸缩调节功能的转向护管
DE102018211041A1 (de) * 2018-07-04 2020-01-09 Thyssenkrupp Ag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3212A (zh) * 1997-11-12 1999-07-21 苏珀维斯企业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转向装置的转向轴
JP2001310741A (ja) * 2000-04-28 2001-11-06 Aisin Seiki Co Ltd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1096213A (zh) * 2006-06-29 2008-01-0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伸缩轴
JP2010083392A (ja) * 2008-10-01 2010-04-15 Nsk Ltd 電動式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2224348A (zh) * 2008-10-01 2011-10-19 蒂森克鲁伯普雷斯塔股份公司 滑动套筒
CN101992800A (zh) * 2009-08-21 2011-03-30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转向柱
JP2013129322A (ja) * 2011-12-21 2013-07-04 Jtekt Corp 保持構造及び保持構造の組立方法
CN203612037U (zh) * 2013-12-26 2014-05-28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室转向轴套锁紧装置
JP2016185719A (ja) * 2015-03-27 2016-10-27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592734A (en) 2021-09-08
CN113120070A (zh) 2021-07-16
GB2592734B (en) 2022-08-03
FR3105773A1 (fr) 2021-07-02
GB202020475D0 (en) 2021-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17404B1 (en) Steering system
US9327756B2 (en) Steering column for motor vehicle
US10246118B2 (en) Clamping device for a longitudinally adjustable and/or height-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of a vehicle
KR101268274B1 (ko) 자동차의 조향 컬럼
US8336413B2 (en) Rack and pinion steering apparatus having rack bearing wear compensation with damping
US20090120230A1 (en) Telescoping-tilting device of steering column for vehicle
CN107438550B (zh) 具有能够灵活装配的轴承座的转向柱
US9815489B2 (en) Device for pressing a gear rack against a pinion
CN108025759B (zh) 具有车辆碰撞用的能量吸收器的用于机动车辆的可调节转向柱
CN110267864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可马达调节的转向柱
CN113120070B (zh) 包括调节两管之间相对位置的系统的转向柱套筒
EP1544075A1 (en) Vehicle impact absorption type steering column device
CN111699124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
CN114258368A (zh) 用于机动车的转向柱
WO2001013009A1 (de) Spannvorrichtung für einen zugmitteltrieb
EP2433847A1 (en)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US10876623B2 (en) Compensating arrangement for compensating axial play, and transmission unit
JP7006309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20210197884A1 (en) Steering column sleeve comprising a system for adjusting a relative position between two tubes
KR101172101B1 (ko) 텔레스코프 조향장치
CN110650882A (zh) 用于机动车的可伸缩转向轴
JP2002249054A (ja) 安全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
KR101172116B1 (ko) 텔레스코프 조향장치
JP3698626B2 (ja) 舵取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取付具
CN109835408B (zh) 转向柱的锁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