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6789A - 植物提取物及其在祛斑化妆品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植物提取物及其在祛斑化妆品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6789A
CN113116789A CN202110587713.2A CN202110587713A CN113116789A CN 113116789 A CN113116789 A CN 113116789A CN 202110587713 A CN202110587713 A CN 202110587713A CN 113116789 A CN113116789 A CN 1131167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
weight
filtrate
fermentation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877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东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58771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67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6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67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96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8/97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from algae, fungi, lichens or plants; from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8/9783Angiosperms [Magnoliophyta]
    • A61K8/9789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96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8/9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of animal origin
    • A61K8/987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of animal origin of species other than mammals or bir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61Q19/02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for chemically bleaching or whitening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61Q19/08Anti-ageing prepa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4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59Mixtures
    • A61K2800/592Mixtures of compounds complementing their respective functions
    • A61K2800/5922At least two compounds being classified in the same subclass of A61K8/18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74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78Enzyme modulators, e.g. Enzyme agonists
    • A61K2800/782Enzyme inhibitors; Enzyme antagonis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80Process related aspects concerning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osmetic composition or the storage or application thereof
    • A61K2800/805Corresponding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codes A61K2800/81 - A61K2800/95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80Process related aspects concerning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osmetic composition or the storage or application thereof
    • A61K2800/85Products or compounds obtained by fermentation, e.g. yoghurt, beer, win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rds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rontology & Geriatric Medicine (AREA)
  • Cosmetic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提取物及其在祛斑化妆品中的应用。植物提取物由金莲花提取物、五倍子提取物、柿叶提取物和添加剂组成,本发明植物提取物不仅具有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还能够提高DPPH的自由基清除率,从而达到祛斑美白的作用;本发明制备的植物提取物能够安全的用于祛斑化妆品中,起到保湿和去除黑色素的作用。本发明中的植物提取安全无刺激,同时制备方法简单,可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植物提取物及其在祛斑化妆品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提取物及其在祛斑化妆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美”的关注度也在增加,“美”则是化妆品领域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以肌肤白皙及富有光泽为美的观念越来越受广大女性的推崇。目前,市场中的美白产品大体分为化学类、天然中草药及生物美白剂。化学类美白产品效果显著,如水杨酸、熊果普、烟酞胺、曲酸等,大多直接抑制黑素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以达到美白效果,此类产品大多会给人体细胞带来一定的刺激或损伤。以天然中草药为美白化妆品原料提取有效美白成分由于成本较高、得率较低等原因而限制了在化妆品领域的广泛应用。
益生菌发酵过程可以改善植物的生物特性,更具体地说,发酵会导致复合物的分解或生物转化,将底物转化为兼容的成分,调节产物特性或改变某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增强药理特性和治疗作用。发酵作用对天然植物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反应条件温和、能够充分提取有效成分及降低植物药毒,发酵液中富含多种抗氧化活性成分及氨基酸,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功效性。复合植物提取物具有较高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力,能够减少黑色素生成,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有良好的美白养颜效果。
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10612087.3)公开了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祛斑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猕猴桃提取物5-10份、丝瓜提取物8-12份、芦荟提取物2-4份、玫瑰精油1-3份、柠檬精油3-6份、橙花精油0.5-1份、生育酚乙酸酯2-3份、乳化剂1.5-3份、助乳化剂0.5-1份、保湿剂5-10份、增稠剂1-2份、防腐剂0.1-0.2份、去离子水40-60份通过搅拌得到天然植物提取祛斑精华液;实际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有效抑制黑色素的生成,达到美白的效果。但是本发明并没有解决在美白的同时提高保湿性能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提取物及其在祛斑化妆品中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植物提取物,由金莲花提取物、五倍子提取物、柿叶提取物和添加剂组成。
金莲花提取物:提取物中含有如黄酮类成分荭草苷、多酚、生物碱、软脂酸、香豆素及其苷、多糖、挥发油、鞣质、多种自醇类化合物等活性物质,多酚可显著抑制在黑色素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生成,以达到抑制黑色素生成、预防色斑、匀白肤色的作用;同时黄酮具有抑菌、抗病毒、抗氧化的作用。
五倍子提取物:五味子提取物主要含木酚素、多糖、挥发油、三萜、有机酸、氨基酸和无机元素等活性物质成分,五味子中所含五味子素具有明显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降低转氨酶,调节神经系统,抗过敏,抗衰老作用;木酚素是强效抗氧化剂,能抑制自由基,并能增加抗氧化剂;同时五味子提取物能够抑制黑色素生成,因此含有它的组合物能够具有优秀的皮肤美白效果。另外,厚叶五味子提取物表现出对皮肤几乎无刺激的低刺激性,因此包含它的组合物即使是敏感皮肤者也能够自由使用。
柿叶提取物:主要成份包括总糖、柿叶黄酮、多酚、蛋白质、维生素C组分具有美白作用,柿叶黄酮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是一种优良的抗氧化剂,其抗氧化能力明显优于芦丁;多酚类物质包括没食子酸、肉桂酸、咖啡酸、香豆酸、绿原酸、原儿茶酸、阿魏酸等;柿叶黄酮、多酚、维生素C均为良好的抗氧化剂,其通过抑制黑色素形成过程的氧化步骤阻断黑色素合成,并对酪氨酸酶活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从而发挥美白祛斑的功效。
优选的,一种植物提取物,由5-20重量份金莲花提取物、8-20重量份五倍子提取物、10-30重量份柿叶提取物、0.1-1重量份添加剂组成。
所述金莲花提取物的制备如下:
S1、将金莲花原料洗净干燥,粉碎过200-360目筛,得到金莲花粉末;
S2、取金莲花粉末40-80重量份,加入300-600重量份0.5-1.5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于70-90℃条件下回流提取2-5次,每次提取0.5-2h,冷却,过滤,得到滤渣和碱水提取液;
S3、取S2中的全部滤渣,加入400-600重量份的50-70wt%乙醇水溶液,于50-80℃条件下回流提取2-5次,每次0.5-2h,冷却过滤,得到乙醇提取液;
S4、将碱水提取液用1-4mol/L的盐酸调节pH值至中性后,合并乙醇提取液,在40-60℃下减压浓缩至碱水提取液体积的1/10-1/30,过滤,将滤液以2-8BV/h的流速通过D101大孔树脂柱,再用水以3-10BV/h的流速淋洗上述大孔树脂柱至流出液无色,再用50-80wt%的乙醇以5-15BV/h的流速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A,于真空度-0.02~-0.08MPa、水浴温度60-80℃下减压浓缩至洗脱液A体积的1/10-1/20,在70-90℃真空干燥至恒重,得金莲花提取物。
所述五倍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T1、取五倍子洗净干燥后粉碎,过50-150目筛,得到五倍子粉末;
T2、取30-80重量份五倍子粉末,加入300-600重量份水和0.2-1重量份纤维素酶,调节pH=7.0-8.0,在30-40℃下酶解1-3h后,在80-100℃灭酶15-30min,过滤,得到滤渣和酶解液;
T3、取步骤T2中的全部滤渣,加入滤渣质量8-20倍的0.5-3mol/L的盐酸溶液,在超声频率25-60kHz、超声功率为160-300W、温度为40-55℃下超声20-50min,过滤,得到酸提液;
T4、合并T2中的酶解液和T3中的酸提液,以2-8BV/h的流速下通过D101大孔树脂柱,用水以3-10BV/h的流速淋洗上述大孔树脂柱至流出液无色,再用60-80wt%的乙酸乙酯以5-15BV/h的流速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B,于真空度-0.02~-0.08MPa、水浴温度60-80℃下减压浓缩至洗脱液B体积的1/10-1/20,在70-90℃真空干燥至恒重,得五倍子提取物。
所述柿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X1、将柿叶洗净干燥粉碎,过80-200目筛,得到柿叶粉末;
X2、取30-80重量份柿叶粉末,加入600-1000重量份水混合均匀后,加热至85-100℃,在400-800rpm下搅拌提取4-8h,过滤,得一次滤液和一次滤渣,一次滤渣按固液比1g:(3-7)mL加入50-70wt%的乙醇水溶液中,加热至60-85℃,在400-800rpm下搅拌提取2-5h,过滤,得二次滤液和二次滤渣,合并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于真空度-0.02~-0.08MPa、水浴温度60-80℃下减压浓缩至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总体积的1/5-1/20,得到浓缩液;
X3、依次将谷氨酰胺和葡萄糖加入到浓缩液中,所述D-谷氨酰胺为浓缩液的1-5wt%,所述葡萄糖为浓缩液的10-20wt%,再加入柠檬酸调节pH=4.5-6.5,得预发酵液;
X4、在预发酵液中接种发酵菌,所述发酵菌的接种量为1-6wt%,在25-32℃、100-300rpm条件下进行恒温发酵1-3d,得发酵物;
X5、向上述发酵物中加入发酵物质量相同的水,在80-100℃下熟化1-3h,过滤,取滤液冷冻干燥,得到柿叶提取物。
优选的,所述柿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X1、将柿叶洗净干燥粉碎,过80-200目筛,得到柿叶粉末;
X2、取30-80重量份柿叶粉末,加入600-1000重量份水混合均匀后,加热至85-100℃,在400-800rpm下搅拌提取4-8h,过滤,得一次滤液和一次滤渣,一次滤渣按固液比1g:(3-7)mL加入50-70wt%的乙醇水溶液中,加热至60-85℃,在400-800rpm下搅拌提取2-5h,过滤,得二次滤液和二次滤渣,合并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于真空度-0.02~-0.08MPa、水浴温度60-80℃下减压浓缩至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总体积的1/5-1/20,得到浓缩液;
X3、依次将谷氨酰胺和葡萄糖加入到浓缩液中,所述D-谷氨酰胺为浓缩液的1-5wt%,所述葡萄糖为浓缩液的10-20wt%,再加入柠檬酸调节pH=4.5-6.5,得预发酵液;
X4、在预发酵液中接种发酵菌,所述发酵菌的接种量为1-6wt%,同时加入预发酵液质量0.01-0.2wt%的富硒剂,在25-32℃、100-300rpm条件下进行恒温发酵1-3d,得发酵物;
X5、向上述发酵物中加入发酵物质量相同的水,在80-100℃下熟化1-3h,过滤,取滤液冷冻干燥,得到柿叶提取物。
现有技术中对柿叶提取物常采用的方法是醇提、水提、碱水提酸沉淀法等,但是植物细胞壁在不添加纤维素酶活蛋白酶的情况下通常难以被破坏,叶子内部的有效物质难以释放出来,导致采用这些方法制备的有效物质黄酮、酚类物质的含量过低,导致提取效率不高,有效物质得不到充分利用,于是需要采用新的提取方法对其进行改进。
发酵法是可以改善植物的生物特性,更具体地说,发酵过程中添加的发酵菌能够产生一定的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植物细胞壁,使得内部的有效物质被释放出来,从而提高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一方面,相对与传统的水提法,避免了有机溶剂的引入,安全环保;并且发酵法对天然植物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反应条件温和、能够充分提取有效成分及降低植物药毒,发酵液中富含多种抗氧化活性成分及氨基酸,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功效性;另一方面,不需要添加酶等外来物质,不仅节约生产成本,而且最大化的简化了生产步骤,使该发酵技术能够实现大量生产、工业化生产,并能够充分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硒可促进体内多种代谢活动,硒是肌肉的正常成分,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必需成分,硒在人体内有拮抗和降低多种重金属毒性的作用,硒能刺激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产生,提高肌体免疫功能。人体对无机化合物亚硒酸钠具有吸收率低、毒性高等缺点,因而添加无机硒不但不能达到理想的补硒效果,还对环境产生污染,并对动物存在潜在的危害。
酵母硒,属于优质的有机硒源,吸收率高,还可以在动物体内储存,避免短期内再次缺硒。在发酵过程中添加酵母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提高有效物质活性含量,发酵过程中硒可以以硒-氨基酸、硒-蛋白形态、硒-黄酮的形式存在,而此类形式的硒类物质更容易被细胞摄取,并且现代研究认为硒具有广泛的抗氧化功效。
所述发酵菌为双倒卵形红冬孢酵母菌和/或罗伊氏乳杆菌;优选的,所述发酵菌由双倒卵形红冬孢酵母菌和罗伊氏乳杆菌按照质量比(1-3):(1-3)混合而成。
采用双倒卵形红冬孢酵母菌或罗伊氏乳杆菌对柿叶进行发酵,保留了柿叶植物中的全部功效物质成分及其活性,避免了提取方法造成的活性成分流失,得到柿叶提取物由于不含有其他对人体和皮肤有害的成分,使得其美白功效更好,可作为天然的美白剂在化妆品中进行添加。
所述富硒剂为酵母硒、亚硒酸钠中的任一种,优选的,所述富硒剂为酵母硒。
所述添加剂为柠檬果胶,所述柠檬果胶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柠檬果皮洗净干燥粉碎,过100-300目筛,得柠檬果皮粉末,取40-80重量份的柠檬果皮粉末,加入400-600重量份1-3mol/L的HCl盐酸溶液混合,加热至80-100℃,回流1-3h后过滤;将滤液用0.5-3mol/L的氨水溶液调节pH至3.5-5,加入40-70重量份60-80wt%的乙醇水溶液搅拌均匀后,静置10-30h,过滤,将沉淀物置于在70-90℃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柠檬果胶。
将所述金莲花提取物、五倍子提取物、柿叶提取物、添加剂充分混合均匀,即得植物提取物。
上述植物提取物在祛斑化妆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祛斑化妆品,包括上述植物提取物。
优选的,所述植物提取物的含量为1-5wt%。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植物提取液中含有金莲花提取物、五倍子提取物、柿叶提取物等植物活性成分,可深入肌肤底层补充水分,可被皮肤快速吸收;同时,该植物提取物中含有黄酮、鞣酸、没食子酸以及维生素C等具有美白、抗氧化成分,以达到高效的美白祛斑效果,而柠檬果胶具有非常好的保湿性能,能够快速且完全的渗透进肌肤底层,修复皮肤细纹,提高皮肤的保水性。
2、本发明的植物提取物具有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同时还能够提高DPPH的自由基清除率,从而达到美白皮肤的作用。
3、本发明通过合理的控制各组分含量和比例,达到最佳的祛斑保湿效果,且安全无刺激,同时本发明植物提取液的制备方法简单,可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
本申请中部分原料的介绍:
实施例中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购于亳州市亿弘堂药业有限公司。
实施例中五倍子,Galla Chinensis,购于亳州市庆腾堂药业有限公司。
实施例中柿叶,购于亳州市百草康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实施例中柠檬购于四川兴谭氏柠檬有限公司。
实施例中双倒卵形红冬孢酵母菌,保藏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CICC 31994。
实施例中罗伊氏乳杆菌,保藏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CICC 10855。
实施例中的酵母硒购于武汉卡诺斯科技有限公司,硒含量:1000mg/Kg~2000mg/K,粗蛋白:40.0~52.0%。
实施例1
一种植物提取物,由10重量份金莲花提取物、12重量份五倍子提取物、15重量份柿叶提取物、0.5重量份添加剂组成;
所述金莲花提取物的制备如下:
S1、将金莲花原料洗净干燥,粉碎过300目筛,得到金莲花粉末;
S2、取金莲花粉末50重量份,加入500重量份1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于80℃条件下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h,冷却,过滤,得到滤渣和碱水提取液;
S3、取S2中的全部滤渣,加入500重量份的60wt%乙醇水溶液,于60℃条件下回流提取3次,每次1h,冷却过滤,得到乙醇提取液;
S4、将碱水提取液用2mol/L的盐酸调节pH值至中性后,合并乙醇提取液,在55℃下减压浓缩至碱水提取液体积的1/20,过滤,将滤液以5BV/h的流速通过D101大孔树脂柱,再用去离子水以6BV/h的流速淋洗上述大孔树脂柱至流出液无色,再用70wt%的乙醇水溶液以10BV/h的流速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A,于真空度-0.04MPa、水浴温度70℃下减压浓缩至原洗脱液A体积的1/15,在80℃真空干燥至恒重,得金莲花提取物。
所述五倍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T1、取五倍子洗净干燥后粉碎,过100目筛,得到五倍子粉末;
T2、取50重量份五倍子粉末,加入500重量份去离子水和0.5重量份纤维素酶,调节pH=7.5,在35℃下酶解2h后,在95℃灭酶20min,过滤,得到滤渣和酶解液;
T3、取步骤T2中的全部滤渣,加入滤渣质量10倍的1mol/L的盐酸溶液,在超声频率45kHz、超声功率为240W、温度为50℃下超声30min,过滤,得到酸提液;
T4、合并T2中的酶解液和T3中的酸提液,以5BV/h的流速通过D101大孔树脂柱,再用去离子水以6BV/h的流速淋洗上述大孔树脂柱至流出液无色,再用70wt%的乙酸乙酯以10BV/h的流速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B,于真空度-0.04MPa、水浴温度70℃下减压浓缩至原洗脱液B体积的1/15,在80℃真空干燥至恒重,得五倍子提取物。
所述柿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X1、将柿叶洗净干燥粉碎,过150目筛,得到柿叶粉末;
X2、取50重量份柿叶粉末,加入800重量份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加热至90℃,在600rpm下搅拌提取6h,过滤,得一次滤液和一次滤渣,一次滤渣按固液比1g:5mL加入60wt%的乙醇水溶液中,加热至70℃,在600rpm下搅拌4h,过滤,得二次滤液和二次滤渣,合并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于真空度-0.04MPa、水浴温度70℃下减压浓缩至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总体积的1/10,得到浓缩液;
X3、依次将谷氨酰胺和葡萄糖加入到浓缩液中,所述D-谷氨酰胺为浓缩液的4wt%,所述葡萄糖为浓缩液的18wt%,再加入柠檬酸调节pH=5.5,得预发酵液;
X4、在预发酵液中接种发酵菌,所述发酵菌的接种量为3wt%,在28℃、200rpm条件下进行恒温发酵2d,得发酵物;
X5、向上述发酵物中加入发酵物质量相同的去离子水,在90℃下熟化2h,过滤,取滤液冷冻干燥,得到柿叶提取物。
所述发酵菌为双倒卵形红冬孢酵母菌。
所述添加剂为柠檬果胶,所述柠檬果胶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柠檬果皮洗净干燥粉碎,过200目筛,得柠檬果皮粉末,取50重量份的柠檬果皮粉末,加入500重量份2mol/L的HCl盐酸溶液混合,加热至90℃,回流1.5h后过滤;将滤液用1mol/L的氨水溶液调节pH至4,加入50重量份70wt%的乙醇水溶液搅拌均匀后,静置20h,过滤,将沉淀物置于在80℃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柠檬果胶。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未添加添加剂。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柿叶提取物制备过程中未采用发酵。
所述柿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X1、将柿叶洗净干燥粉碎,过150目筛,得到柿叶粉末;
X2、取50重量份柿叶粉末,加入800重量份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加热至90℃,在600rpm下搅拌提取6h,过滤,得一次滤液和一次滤渣,一次滤渣按固液比1g:5mL加入60wt%的乙醇水溶液中,加热至70℃,在600rpm下搅拌4h,过滤,得二次滤液和二次滤渣,合并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于真空度-0.04MPa、水浴温度70℃下减压浓缩至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总体积的1/10,得到浓缩液,过滤,取滤液冷冻干燥,得到柿叶提取物。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未添加金莲花提取物和五倍子提取物。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未添加金莲花提取物。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柿叶提取物制备过程中添加了富硒剂。
所述柿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X1、将柿叶洗净干燥粉碎,过150目筛,得到柿叶粉末;
X2、取50重量份柿叶粉末,加入800重量份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加热至90℃,在600rpm下搅拌提取6h,过滤,得一次滤液和一次滤渣,一次滤渣按固液比1g:5mL加入60wt%的乙醇水溶液中,加热至70℃,在600rpm下搅拌4h,过滤,得二次滤液和二次滤渣,合并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于真空度-0.04MPa、水浴温度70℃下减压浓缩至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总体积的1/10,得到浓缩液;
X3、依次将谷氨酰胺和葡萄糖加入到浓缩液中,所述D-谷氨酰胺为浓缩液的4wt%,所述葡萄糖为浓缩液的18wt%,再加入柠檬酸调节pH=5.5,得预发酵液;
X4、在预发酵液中接种发酵菌,所述发酵菌的接种量为3wt%,同时加入预发酵液质量0.05wt%的富硒剂,在28℃、200rpm条件下进行恒温发酵2d,得发酵物;
X5、向上述发酵物中加入发酵物质量相同的去离子水,在90℃下熟化2h,过滤,取滤液冷冻干燥,得到柿叶提取物;
所述富硒剂为酵母硒;
所述发酵菌为双倒卵形红冬孢酵母菌。
对比例5
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所述富硒剂为亚硒酸钠。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所述发酵菌为罗伊氏乳杆菌。
实施例4
一种植物提取物,由10重量份金莲花提取物、12重量份五倍子提取物、15重量份柿叶提取物、0.5重量份添加剂组成;
所述金莲花提取物的制备如下:
S1、将金莲花原料洗净干燥,粉碎过300目筛,得到金莲花粉末;
S2、取金莲花粉末50重量份,加入500重量份1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于80℃条件下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h,冷却,过滤,得到滤渣和碱水提取液;
S3、取S2中的全部滤渣,加入500重量份的60wt%乙醇水溶液,于60℃条件下回流提取3次,每次1h,冷却过滤,得到乙醇提取液;
S4、将碱水提取液用2mol/L的盐酸调节pH值至中性后,合并乙醇提取液,在55℃下减压浓缩至碱水提取液体积的1/20,过滤,将滤液以5BV/h的流速通过D101大孔树脂柱,再用去离子水以6BV/h的流速淋洗上述大孔树脂柱至流出液无色,再用70wt%的乙醇水溶液以10BV/h的流速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A,于真空度-0.04MPa、水浴温度70℃下减压浓缩至原洗脱液A体积的1/15,在80℃真空干燥至恒重,得金莲花提取物。
所述五倍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T1、取五倍子洗净干燥后粉碎,过100目筛,得到五倍子粉末;
T2、取50重量份五倍子粉末,加入500重量份去离子水和0.5重量份纤维素酶,调节pH=7.5,在35℃下酶解2h后,在95℃灭酶20min,过滤,得到滤渣和酶解液;
T3、取步骤T2中的全部滤渣,加入滤渣质量10倍的1mol/L的盐酸溶液,在超声频率45kHz、超声功率为240W、温度为50℃下超声30min,过滤,得到酸提液;
T4、合并T2中的酶解液和T3中的酸提液,以5BV/h的流速通过D101大孔树脂柱,再用去离子水以6BV/h的流速淋洗上述大孔树脂柱至流出液无色,再用70wt%的乙酸乙酯以10BV/h的流速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B,于真空度-0.04MPa、水浴温度70℃下减压浓缩至原洗脱液B体积的1/15,在80℃真空干燥至恒重,得五倍子提取物。
所述柿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X1、将柿叶洗净干燥粉碎,过150目筛,得到柿叶粉末;
X2、取50重量份柿叶粉末,加入800重量份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加热至90℃,在600rpm下搅拌提取6h,过滤,得一次滤液和一次滤渣,一次滤渣按固液比1g:5mL加入60wt%的乙醇水溶液中,加热至70℃,在600rpm下搅拌4h,过滤,得二次滤液和二次滤渣,合并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于真空度-0.04MPa、水浴温度70℃下减压浓缩至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总体积的1/10,得到浓缩液;
X3、依次将谷氨酰胺和葡萄糖加入到浓缩液中,所述D-谷氨酰胺为浓缩液的4wt%,所述葡萄糖为浓缩液的18wt%,再加入柠檬酸调节pH=5.5,得预发酵液;
X4、在预发酵液中接种发酵菌,所述发酵菌的接种量为3wt%,同时加入预发酵液质量0.05wt%的富硒剂,在28℃、200rpm条件下进行恒温发酵2d,得发酵物;
X5、向上述发酵物中加入发酵物质量相同的去离子水,在90℃下熟化2h,过滤,取滤液冷冻干燥,得到柿叶提取物;
所述富硒剂为酵母硒;
所述发酵菌由双倒卵形红冬孢酵母菌、罗伊氏乳杆菌按照质量比1:1混合组成。
所述添加剂为柠檬果胶,所述柠檬果胶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柠檬果皮洗净干燥粉碎,过200目筛,得柠檬果皮粉末,取50重量份的柠檬果皮粉末,加入500重量份2mol/L的HCl盐酸溶液混合,加热至90℃,回流1.5h后过滤;将滤液用1mol/L的氨水溶液调节pH至4,加入50重量份70wt%的乙醇水溶液搅拌均匀后,静置20h,过滤,将沉淀物置于在80℃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柠檬果胶。
测试例1
酪氨酸酶活性抑制测试:分别取实施例1-4和对比例1-5制备的植物提取物5g,用pH=6.8的磷酸缓冲液溶解后配置成浓度为1mg/mL的试验样品待测。
取2mL试验样品加入100U酪氨酸酶,在37℃恒温水槽中加热10min,再加入0.003mol/L多巴反应液1mL,充分搅拌,于37℃恒温水浴反应2min,取出后测定在475nm处的吸光度,每组平行测试5次。
抑制率={[(A-B)-(C-D)]/(A-B)}×100%。
其中,A为未加样品加酪氨酸酶的混合液在475nm处测得的吸光度;B为未加样品且未加酪氨酸酶的混合液在475nm处测得的吸光度;C为加样品和酪氨酸酶的混合液在475nm处测得的吸光度;D为加样品而未加酪氨酸酶的混合液在475nm处测得的吸光度。
表1酪氨酸酶活性抑制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088319720000121
Figure BDA0003088319720000131
从上述结果可知,在植物提取物制备过程采用发酵法制备得到的柿叶提取物的酪氨酸酶抑制率得到显著提高,其机理是柿叶提取物能水解酪氨酸酶的肽健,从而彻底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避免色斑进一步形成;分解黑色素:柿叶提取物能穿透黑色素细胞膜并与细胞核结合,阻断黑色素的营养来源,随着皮肤新陈代谢,黑色素将逐渐分解并消失。同时添加了富硒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酪氨酸酶抑制率,其原因是发酵过程中添加的发酵菌能够产生一定的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植物细胞壁,使得内部的有效物质被释放出来,并且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功效性。具体的柿叶黄酮、多酚、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得以释放,通过抑制黑色素形成过程的氧化步骤阻断黑色素合成,并对酪氨酸酶活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从而发挥美白祛斑的功效。
此外,添加了添加剂柠檬果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皮肤的吸水性,原因是柠檬果胶是非常好的保湿剂,同时还是比较好的渗透剂,可以促进植物提取物进入肌肤的深层次里面,间接的提高了酪氨酸酶的抑制率。
发酵菌采用双倒卵形红冬孢酵母菌和罗伊氏乳杆菌复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酪氨酸酶抑制率,二者协同增效,能够获得较高柿叶黄酮、多酚、维生素C等具有抗氧化能力的含量,因此可以提高酪氨酸酶抑制率。
测试例2
DPPH自由基清除率测试:对实施例1-4与对比例1-5制备的植物提取物进行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试验:
设置10组,分别为阳性对照组(Vc组),实施例1-4、对比例1-5。选用Vc作为阳性对照组,无水乙醇为溶剂,将Vc配成待测溶液(浓度为80μg/mL)。同样按此方法,将实施例1-4和对比例1-5所得到的植物提取物,按照重量来配置出实验组溶液(浓度为80μg/mL)。
新鲜配制0.2mmol/L DPPH乙醇溶液。将待检测溶液(1mL)+DPPH乙醇溶液(5mL)混匀,在37℃避光孵育30min后在517nm处测吸光度(A1);将待检测溶液(1mL)+无水乙醇(5mL)混匀,在37℃避光孵育30min测吸光度(A2);空白对照组为无水乙醇(1mL)+DPPH乙醇溶液(5mL),在37℃避光孵育30min测吸光度记为A0。按下式计算样品对DPPH自由基的相对清除率(R),清除率越大表示抗氧化能力越强,每组平行测试5次。
DPPH自由基清除率R=[A0-(A1-A2)]/A0×100%
表2 DPPH自由基清除率测试结果
DPPH自由基清除率(%)
实施例1 75.5
对比例1 68.9
对比例2 63.9
对比例3 49.3
对比例4 57.6
实施例2 85.9
对比例5 77.1
实施例3 86.4
实施例4 91.2
从上述结果可知,金莲花、五味子和柿叶提取物中的多酚物质能够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含量,再配合柿叶发酵提取物,各成分相互配合、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本发明的植物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进一步提高。
测试例3
使用本发明的植物提取物制备祛斑化妆品,其中祛斑化妆品的成分为透明质酸0.2wt%、卡波姆0.5wt%、丁二醇5wt%、甘油4wt%、烟酰胺1.5wt%、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1wt%、尿囊素0.2wt%、鲸蜡硬脂基葡糖苷2wt%、三乙醇胺2wt%、单硬脂酸甘油酯2wt%、聚二甲基硅氧烷1wt%、维生素E1wt%、对羟基苯乙酮0.1wt%、实施例1、4及对比例1的植物提取物2%、余量为去离子水,分别作为试样组1和试样组4和对照组1,空白组未添加本发明制备的植物提取物。
测试人员:选取80名女性,年龄20~50岁之间,进行皮肤保湿性能和黑色素减少率测试,将受试人群分为4组,每组20人,4组受试者分别对应涂抹试样试样组1、试样组4和对照组1以及空白组的祛斑化妆品。
1、保湿性能测试:受试者统一清洁面部肌肤,并用干面巾擦拭干净,30min后,采用HONKON-TC02s肌肤测试仪对受试者面部水分进行测定并记录,分别采用上述试样组1和试样组4和对照组1以及空白组的祛斑化妆品对每个受试者进行使用,再分别测定使用0.5h、4h后受试者面部的水分并记录,计算水分增长率=(受试后水分-受试前水分)/受试前水分×100%。
2、祛斑性能测试:在受试者涂抹上述祛斑化妆品之前,用刮片取其皮肤的角质层细胞,保存备用,4组受试者分别对应涂抹试样试样组1、试样组4和对照组1以及空白组的祛斑化妆品,涂抹祛斑化妆品28天后,对同一受试者在同一位置取角质层细胞,然后用黑色素染色液对前后两次刮取的角质层细胞分别进行染色,将黑色素含量视觉化,再对受试者的皮肤图像进行数据分析,得出黑色素半定量化分析结果。
表3保湿性能及祛斑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088319720000151
从上述结果可知,本发明制备的植物提取物用于祛斑化妆品中,安全无毒无刺激,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并能有效去除黑色素,并且该保湿性能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空白组未添加本发明的植物提取物的保湿性能和去除黑色素性能较差,并且水分的保持性较差,取得有益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植物提取物,其特征在于,由金莲花提取物、五倍子提取物、柿叶提取物和添加剂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提取物,其特征在于,由5-20重量份金莲花提取物、8-20重量份五倍子提取物、10-30重量份柿叶提取物、0.1-1重量份添加剂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金莲花提取物的制备如下:
S1、将金莲花原料洗净干燥,粉碎过200-360目筛,得到金莲花粉末;
S2、取金莲花粉末40-80重量份,加入300-600重量份0.5-1.5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于70-90℃条件下回流提取2-5次,每次提取0.5-2h,冷却,过滤,得到滤渣和碱水提取液;
S3、取S2中的全部滤渣,加入400-600重量份的50-70wt%乙醇水溶液,于50-80℃条件下回流提取2-5次,每次0.5-2h,冷却过滤,得到乙醇提取液;
S4、将碱水提取液用1-4mol/L的盐酸调节pH值至中性后,合并乙醇提取液,在40-60℃下减压浓缩至碱水提取液体积的1/10-1/30,过滤,将滤液以2-8BV/h的流速通过D101大孔树脂柱,再用水以3-10BV/h的流速淋洗上述大孔树脂柱至流出液无色,再用50-80wt%的乙醇以5-15BV/h的流速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A,于真空度-0.02~-0.08MPa、水浴温度60-80℃下减压浓缩至洗脱液A体积的1/10-1/20,在70-90℃真空干燥至恒重,得金莲花提取物。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五倍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T1、取五倍子洗净干燥后粉碎,过50-150目筛,得到五倍子粉末;
T2、取30-80重量份五倍子粉末,加入300-600重量份水和0.2-1重量份纤维素酶,调节pH=7.0-8.0,在30-40℃下酶解1-3h后,在80-100℃灭酶15-30min,过滤,得到滤渣和酶解液;
T3、取步骤T2中的全部滤渣,加入滤渣质量8-20倍的0.5-3mol/L的盐酸溶液,在超声频率25-60kHz、超声功率为160-300W、温度为40-55℃下超声20-50min,过滤,得到酸提液;
T4、合并T2中的酶解液和T3中的酸提液,以2-8BV/h的流速下通过D101大孔树脂柱,用水以3-10BV/h的流速淋洗上述大孔树脂柱至流出液无色,再用60-80wt%的乙酸乙酯以5-15BV/h的流速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B,于真空度-0.02~-0.08MPa、水浴温度60-80℃下减压浓缩至洗脱液B体积的1/10-1/20,在70-90℃真空干燥至恒重,得五倍子提取物。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柿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X1、将柿叶洗净干燥粉碎,过80-200目筛,得到柿叶粉末;
X2、取30-80重量份柿叶粉末,加入600-1000重量份水混合均匀后,加热至85-100℃,在400-800rpm下搅拌提取4-8h,过滤,得一次滤液和一次滤渣,一次滤渣按固液比1g:(3-7)mL加入50-70wt%的乙醇水溶液中,加热至60-85℃,在400-800rpm下搅拌提取2-5h,过滤,得二次滤液和二次滤渣,合并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于真空度-0.02~-0.08MPa、水浴温度60-80℃下减压浓缩至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总体积的1/5-1/20,得到浓缩液;
X3、依次将谷氨酰胺和葡萄糖加入到浓缩液中,所述D-谷氨酰胺为浓缩液的1-5wt%,所述葡萄糖为浓缩液的10-20wt%,再加入柠檬酸调节pH=4.5-6.5,得预发酵液;
X4、在预发酵液中接种发酵菌,所述发酵菌的接种量为1-6wt%,在25-32℃、100-300rpm条件下进行恒温发酵1-3d,得发酵物;
X5、向上述发酵物中加入发酵物质量相同的水,在80-100℃下熟化1-3h,过滤,取滤液冷冻干燥,得到柿叶提取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柿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X1、将柿叶洗净干燥粉碎,过80-200目筛,得到柿叶粉末;
X2、取30-80重量份柿叶粉末,加入600-1000重量份水混合均匀后,加热至85-100℃,在400-800rpm下搅拌提取4-8h,过滤,得一次滤液和一次滤渣,一次滤渣按固液比1g:(3-7)mL加入50-70wt%的乙醇水溶液中,加热至60-85℃,在400-800rpm下搅拌提取2-5h,过滤,得二次滤液和二次滤渣,合并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于真空度-0.02~-0.08MPa、水浴温度60-80℃下减压浓缩至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总体积的1/5-1/20,得到浓缩液;
X3、依次将谷氨酰胺和葡萄糖加入到浓缩液中,所述D-谷氨酰胺为浓缩液的1-5wt%,所述葡萄糖为浓缩液的10-20wt%,再加入柠檬酸调节pH=4.5-6.5,得预发酵液;
X4、在预发酵液中接种发酵菌,所述发酵菌的接种量为1-6wt%,同时加入预发酵液质量0.01-0.2wt%的富硒剂,在25-32℃、100-300rpm条件下进行恒温发酵1-3d,得发酵物;
X5、向上述发酵物中加入发酵物质量相同的水,在80-100℃下熟化1-3h,过滤,取滤液冷冻干燥,得到柿叶提取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物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菌为双倒卵形红冬孢酵母菌和/或罗伊氏乳杆菌。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物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剂为酵母硒、亚硒酸钠中的任一种。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为柠檬果胶,所述柠檬果胶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柠檬果皮洗净干燥粉碎,过100-300目筛,得柠檬果皮粉末,取40-80重量份的柠檬果皮粉末,加入400-600重量份1-3mol/L的HCl盐酸溶液混合,加热至80-100℃,回流1-3h后过滤;将滤液用0.5-3mol/L的氨水溶液调节pH至3.5-5,加入40-70重量份60-80wt%的乙醇水溶液搅拌均匀后,静置10-30h,过滤,将沉淀物置于在70-90℃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柠檬果胶。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植物提取物在祛斑化妆品中的应用。
CN202110587713.2A 2021-05-27 2021-05-27 植物提取物及其在祛斑化妆品中的应用 Pending CN1131167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7713.2A CN113116789A (zh) 2021-05-27 2021-05-27 植物提取物及其在祛斑化妆品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7713.2A CN113116789A (zh) 2021-05-27 2021-05-27 植物提取物及其在祛斑化妆品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6789A true CN113116789A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82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87713.2A Pending CN113116789A (zh) 2021-05-27 2021-05-27 植物提取物及其在祛斑化妆品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1678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2788A (zh) * 2013-04-25 2013-07-17 南宁骄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柿叶提取物为功能原料的淡斑霜
CN107049852A (zh) * 2017-02-16 2017-08-18 广东华夏友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美白祛斑的化妆品制备及其应用
CN108904310A (zh) * 2018-09-30 2018-11-30 广西秀美壮乡能源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美白爽肤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88754A (zh) * 2018-11-16 2019-02-01 北京思尔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柿叶发酵提取物的精华液及制备方法
CN109381389A (zh) * 2018-11-16 2019-02-26 北京思尔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柿叶发酵提取液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2788A (zh) * 2013-04-25 2013-07-17 南宁骄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柿叶提取物为功能原料的淡斑霜
CN107049852A (zh) * 2017-02-16 2017-08-18 广东华夏友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美白祛斑的化妆品制备及其应用
CN108904310A (zh) * 2018-09-30 2018-11-30 广西秀美壮乡能源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美白爽肤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88754A (zh) * 2018-11-16 2019-02-01 北京思尔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柿叶发酵提取物的精华液及制备方法
CN109381389A (zh) * 2018-11-16 2019-02-26 北京思尔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柿叶发酵提取液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岳建强等: "《优质柠檬早结丰产栽培新技术》", 30 October 2009,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
訾绍霞等: "中草药对黑素生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国医药导刊》 *
马晶波等: "旱金莲提取物祛斑作用的实验研究", 《上海中医药杂志》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41403B1 (ko) 항산화 및 미백용 화장료 조성물
CN102743322B (zh) 竹荪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CN108245479B (zh) 一种含有乳双歧杆菌发酵活性提取物的面膜
CN112494406A (zh) 一种美白祛斑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96245B (zh) 一种抗衰老脂质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157447B (zh) 金樱子提取物在美白保湿抗衰老护肤品中的应用及制备方法
CN113694115A (zh) 一种茯茶提取物在制备皮肤调节产品中的用途
CN112006959B (zh) 一种含蒲公英和茶叶提取物的抗氧化美白膏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97791A (zh) 一种含有共生菌组合发酵物的抗衰及修复皮肤护理组合物、精华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07582A (zh) 一种含复合植物提取物的抗衰修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531272B (zh) 一种源自高山植物的抗氧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089536A (zh) 一种强化抗老效果的保湿面霜及其制备方法
JP2017214349A (ja) 化粧料及び経口組成物
CN111632012A (zh) 一种美白祛斑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7045564B (zh) 一种含牡丹提取物的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KR20130090029A (ko) 증숙 인삼씨를 주로 하는 피부 외용제 조성물 및 그를 이용한 증숙 인삼씨를 주로 하는 피부 외용제 제조방법
KR101685579B1 (ko) 측백엽을 포함하는 천연유래물질을 이용한 피부 미백 화장료 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따라 제조된 피부 미백 화장료 조성물
CN116807952A (zh) 一种植物提取活性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21525B (zh) 一种芍药根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04094A (zh) 祛斑美白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70778B (zh) 富含有机酸的疑拟香桃木果提取物、包含该提取物的化妆品组合物及其化妆品用途
CN115887332A (zh) 一种紧肤抗皱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0974775A (zh) 一种含葛仙米的舒敏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137675A (zh) 一种具有保湿功效的复方植物提取物及应用
CN113116789A (zh) 植物提取物及其在祛斑化妆品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