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4240A -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信号的异频高精度铷原子频标产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信号的异频高精度铷原子频标产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4240A
CN113114240A CN202110387875.1A CN202110387875A CN113114240A CN 113114240 A CN113114240 A CN 113114240A CN 202110387875 A CN202110387875 A CN 202110387875A CN 113114240 A CN113114240 A CN 1131142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module
signal
rubidium atomic
c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878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保强
余慧敏
沈坤
代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38787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42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4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42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LAUTOMATIC CONTROL, STARTING, SYNCHRONISATION OR STABILISATION OF GENERATORS OF ELECTRONIC OSCILLATIONS OR PULSES
    • H03L7/00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 H03L7/26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using energy levels of molecules, atoms, or subatomic particles as a frequency refere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01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13Receivers
    • G01S19/14Receiv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abilization Of Oscillater, Synchronisation, Frequency Synthes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卫星信号的异频高精度铷原子频标产生系统,包括卫星接收模块、钟差测量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铷原子钟模块、异频相控模块、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卫星接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钟差测量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钟差测量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铷原子钟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铷原子钟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钟差测量模块和异频相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异频相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显示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本发明采用异频相控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铷原子频标的稳定度和准确度,加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完全满足北斗卫星定位服务领域高精度时频测量用户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信号的异频高精度铷原子频标产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频标产生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卫星信号的异频高精度铷原子频标产生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北斗+5G通信,北斗+人工智能等北斗+应用(即北斗服务)领域,北斗时频信息测量设备对时频标准的准确度和稳定度要求越来越高,如现代电力传输网要求时刻准确度小于±1us,频率准确度优于±1×10-11,现代高速数字通信系统要求时钟同步的时刻准确度小于±0.5us,频率稳定度优于±5×10-12等。
目前的高精度时频标准以一级频标如铯原子频标和氢原子频标为主,但昂贵的价格和较高的环境要求限制了它们的广泛应用,因此在北斗高精度定位和位置服务中性能相对优越、价格相对便宜的二级频标如铷原子频标、高稳定度晶体振荡器等便成了广大用户的首选。通常情况下基于单一的铷原子钟系统频标具有很高的准确度但短稳相对较低,基于单一的晶体振荡器系统频标具有良好的短稳而准确度相对不高,二级频标普遍存在频率偏移和老化问题,导致输出结果逐渐偏离标准时频,不能满足北斗时频测量用户对高精度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北斗卫星信号的异频高精度铷原子频标产生系统,采用异频相控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铷原子频标的稳定度和准确度,加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北斗卫星定位服务领域高精度时频测量用户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信号的异频高精度铷原子频标产生系统,包括卫星接收模块、钟差测量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铷原子钟模块、异频相控模块、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卫星接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钟差测量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钟差测量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铷原子钟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铷原子钟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钟差测量模块和异频相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异频相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显示模块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的卫星接收模块采用北斗接收机,用以产生BDS秒脉冲信号;
所述的钟差测量模块,用于接收BDS秒脉冲信号与铷原子钟模块所产生的本地秒脉冲信号之间的时差信号即钟差,并对钟差大小进行连续实时测量;
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实时处理钟差测量结果,产生铷原子钟模块的频率控制信号;
所述的铷原子钟模块,用于产生本地秒脉冲信号和铷原子钟频率信号;
所述的异频相控模块包括异频鉴相机构、相位差处理机构和晶体振荡器机构,异频鉴相机构、相位差处理机构和晶体振荡器机构依次连接,且晶体振荡器机构的信号输出端还与异频鉴相机构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异频鉴相机构用于产生相位差信号,即铷原子钟模块输出的铷原子钟频率信号与晶体振荡器机构输出的晶体振荡器频率信号之间的相位差;相位差处理机构用于相位差信号的处理,产生晶体振荡器机构的频率控制信号;晶体振荡器机构用于产生晶体振荡器频率信号,并与铷原子钟频率信号进行异频鉴相;
所述的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异频相控模块的输出信号即铷原子频标信号并进行显示。
所述的北斗接收机采用XHTF7107-B型北斗接收机。
所述的钟差测量模块采用可编程计数器,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采用可编程卡尔曼滤波器。
所述的铷原子钟模块采用RAFS铷原子频标。
所述的异频鉴相机构由第一主从JK触发器、第二主从JK触发器、第一与非逻辑门、第二与非逻辑门和第三与非逻辑门组成,所述的第一主从JK触发器和第二主从JK触发器均采用74LS107N芯片,所述的第一与非逻辑门、第二与非逻辑门和第三与非逻辑门均采用74LS00N芯片,第一主从JK触发器的Q1输出端和第二主从JK触发器的J2输入端同时连接第一与非逻辑门的A1输入端,第一主从JK触发器的Q1反相输出端和第二主从JK触发器的K2输入端同时连接第二与非逻辑门的A2输入端,第二主从JK触发器的Q2输出端和第一主从JK触发器的K1输入端同时连接第二与非逻辑门的B2输入端,第二主从JK触发器的Q2反相输出端和第一主从JK触发器的J1输入端同时连接第一与非逻辑门的B1输入端,第一与非逻辑门的Y1输出端和第二与非逻辑门的Y2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三与非逻辑门的A3输入端和B3输入端,第三与非逻辑门的Y3输出端连接相位差处理机构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的铷原子钟频率信号和晶体振荡器频率信号分别接入第一主从JK触发器的第1时钟触发端CP1和第二主从JK触发器的第2时钟触发端CP2,由所述的第三与非逻辑门的Y3输出端输出铷原子钟频率信号和晶体振荡器频率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信号;
所述的相位差处理机构采用RC环路滤波器;
所述的晶体振荡器机构采用KDS VCXO压控晶体振荡器。
所述的可编程计数器和可编程卡尔曼滤波器均由FPGA硬件描述语言编程实现。
所述的FPGA采用Cyclone IV芯片EP4CE75。
所述的卫星接收模块的输入端和异频相控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SMA输入接口和BNC输出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卫星信号的异频高精度铷原子频标产生系统,无需频率的归一化处理,利用FPGA可编程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北斗卫星信号与本地时钟信号之间的时间同步精度,使铷原子钟的频率控制更加精密,铷原子频标的时间同步精度优于10ps;由于采用了区别于传统相位处理方法(同频鉴相)的异频相控技术,使铷原子频标在保持良好准确度的同时,获得了与北斗卫星时钟相同的长期频率稳定度,且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相位噪声低,稳定性和可靠性高,铷原子频标的准确度优于10-11量级,10ms短期频率稳定度优于10-11量级,1s短期频率稳定度优于10-12量级,能够满足北斗卫星服务领域时频测量用户对高精度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卫星信号的异频高精度铷原子频标产生系统,包括卫星接收模块、钟差测量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铷原子钟模块、异频相控模块、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卫星接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钟差测量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钟差测量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铷原子钟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铷原子钟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钟差测量模块和异频相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异频相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显示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源模块对整个系统进行供电,可采用开关电源,相比于模拟电源具有输出稳定的优点。
所述的卫星接收模块采用北斗接收机,优选的,所述的北斗接收机采用XHTF7107-B型北斗接收机,用以产生高稳定度的北斗卫星1pps信号即BDS秒脉冲信号。
所述的钟差测量模块,用于接收BDS秒脉冲信号与铷原子钟模块所产生的本地秒脉冲信号之间的时差信号即钟差,并对钟差大小进行连续实时测量,测量结果被送入数据处理模块;优选的,所述的钟差测量模块采用可编程计数器,由FPGA硬件描述语言编程实现,所述的本地秒脉冲信号即铷原子钟模块产生的1pps信号。
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实时处理钟差测量结果,产生铷原子钟模块的频率控制信号;优选的,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采用可编程卡尔曼滤波器,由FPGA硬件描述语言编程实现,所述的频率控制信号用于对铷原子钟模块产生的铷原子钟频率进行调节。
所述的铷原子钟模块,用于产生本地秒脉冲信号和铷原子钟频率信号;优选的,所述的铷原子钟模块采用RAFS铷原子频标,RAFS铷原子频标产生的本地秒脉冲信号与BDS秒脉冲信号进行时间同步即产生钟差信号,钟差信号的大小反映了北斗卫星时钟信号与铷原子时钟信号(即本地时钟信号)的时间同步精度。
所述的异频相控模块包括异频鉴相机构、相位差处理机构和晶体振荡器机构,异频鉴相机构、相位差处理机构和晶体振荡器机构依次连接,且晶体振荡器机构的信号输出端还与异频鉴相机构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异频鉴相机构用于产生相位差信号,即铷原子钟模块输出的铷原子钟频率信号与晶体振荡器机构输出的晶体振荡器频率信号之间的相位差;相位差处理机构用于相位差信号的处理,产生晶体振荡器机构的频率控制信号;晶体振荡器机构用于产生晶体振荡器频率信号,并与铷原子钟频率信号进行异频鉴相;优选的,所述的异频鉴相机构由第一主从JK触发器、第二主从JK触发器、第一与非逻辑门、第二与非逻辑门和第三与非逻辑门组成,所述的第一主从JK触发器和第二主从JK触发器均采用74LS107N芯片,所述的第一与非逻辑门、第二与非逻辑门和第三与非逻辑门均采用74LS00N芯片,第一主从JK触发器的Q1输出端和第二主从JK触发器的J2输入端同时连接第一与非逻辑门的A1输入端,第一主从JK触发器的Q1反相输出端和第二主从JK触发器的K2输入端同时连接第二与非逻辑门的A2输入端,第二主从JK触发器的Q2输出端和第一主从JK触发器的K1输入端同时连接第二与非逻辑门的B2输入端,第二主从JK触发器的Q2反相输出端和第一主从JK触发器的J1输入端同时连接第一与非逻辑门的B1输入端,第一与非逻辑门的Y1输出端和第二与非逻辑门的Y2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三与非逻辑门的A3输入端和B3输入端,第三与非逻辑门的Y3输出端连接相位差处理机构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的铷原子钟频率信号和晶体振荡器频率信号分别接入第一主从JK触发器的第1时钟触发端CP1和第二主从JK触发器的第2时钟触发端CP2,由所述的第三与非逻辑门的Y3输出端输出铷原子钟频率信号和晶体振荡器频率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信号;所述的相位差处理机构采用RC环路滤波器;所述的晶体振荡器机构采用KDS VCXO压控晶体振荡器;上述过程中,所述的晶体振荡器机构将晶体振荡器产生的具备很高的短期频率稳定度的晶体振荡器频率信号通过异频鉴相机构传递到铷原子钟频率信号上,使铷原子钟频率信号在拥有北斗卫星时钟长期高准确度的基础上同时拥有晶体振荡器很高的短期频率稳定度,且由异频鉴相机构产生铷原子钟频率信号与晶体振荡器频率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信号,通过RC环路滤波器滤除异频鉴相机构输出的相位差信号中的交流成分,保留相位差信号中的直流成分,进而产生晶体振荡器机构的频率控制信号,因此晶体振荡器频率信号与铷原子钟频率信号进行异频鉴相时,无需进行频率归一化处理即可直接进行相位比对产生相位差信号。
所述的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异频相控模块的输出信号即铷原子频标信号并进行显示。
优选的,所述的FPGA采用Cyclone IV芯片EP4CE75,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的74LS107N芯片和74LS00N芯片也可由FPGA硬件描述语言编程实现其逻辑功能。
为了保证信号传输稳定,本发明中还在卫星接收模块的输入端和异频相控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SMA输入接口和BNC输出接口,SMA输入接口用于连接输入信号电缆,BNC输出接口用于连接输出信号电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卫星信号的异频高精度铷原子频标产生系统的有益效果为:
相对于传统的频标产生系统,本发明无需频率的归一化处理,利用FPGA可编程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北斗卫星信号与本地时钟信号之间的时间同步精度,使铷原子钟的频率控制更加精密,铷原子频标的时间同步精度优于10ps;由于采用了区别于传统相位处理方法(同频鉴相)的异频相控技术,使铷原子频标在保持良好准确度的同时,获得了与北斗卫星时钟相同的长期频率稳定度,且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相位噪声低,稳定性和可靠性高,铷原子频标的准确度优于10-11量级,10ms短期频率稳定度优于10-11量级,1s短期频率稳定度优于10-12量级,能够满足北斗卫星服务领域时频测量用户对高精度的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北斗卫星信号的异频高精度铷原子频标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卫星接收模块、钟差测量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铷原子钟模块、异频相控模块、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卫星接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钟差测量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钟差测量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铷原子钟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铷原子钟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钟差测量模块和异频相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异频相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显示模块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的卫星接收模块采用北斗接收机,用以产生BDS秒脉冲信号;
所述的钟差测量模块,用于接收BDS秒脉冲信号与铷原子钟模块所产生的本地秒脉冲信号之间的时差信号即钟差,并对钟差大小进行连续实时测量;
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实时处理钟差测量结果,产生铷原子钟模块的频率控制信号;
所述的铷原子钟模块,用于产生本地秒脉冲信号和铷原子钟频率信号;
所述的异频相控模块包括异频鉴相机构、相位差处理机构和晶体振荡器机构,异频鉴相机构、相位差处理机构和晶体振荡器机构依次连接,且晶体振荡器机构的信号输出端还与异频鉴相机构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异频鉴相机构用于产生相位差信号,即铷原子钟模块输出的铷原子钟频率信号与晶体振荡器机构输出的晶体振荡器频率信号之间的相位差;相位差处理机构用于相位差信号的处理,产生晶体振荡器机构的频率控制信号;晶体振荡器机构用于产生晶体振荡器频率信号,并与铷原子钟频率信号进行异频鉴相;
所述的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异频相控模块的输出信号即铷原子频标信号并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卫星信号的异频高精度铷原子频标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北斗接收机采用XHTF7107-B型北斗接收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卫星信号的异频高精度铷原子频标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钟差测量模块采用可编程计数器,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采用可编程卡尔曼滤波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卫星信号的异频高精度铷原子频标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铷原子钟模块采用RAFS铷原子频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卫星信号的异频高精度铷原子频标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频鉴相机构由第一主从JK触发器、第二主从JK触发器、第一与非逻辑门、第二与非逻辑门和第三与非逻辑门组成,所述的第一主从JK触发器和第二主从JK触发器均采用74LS107N芯片,所述的第一与非逻辑门、第二与非逻辑门和第三与非逻辑门均采用74LS00N芯片,第一主从JK触发器的Q1输出端和第二主从JK触发器的J2输入端同时连接第一与非逻辑门的A1输入端,第一主从JK触发器的Q1反相输出端和第二主从JK触发器的K2输入端同时连接第二与非逻辑门的A2输入端,第二主从JK触发器的Q2输出端和第一主从JK触发器的K1输入端同时连接第二与非逻辑门的B2输入端,第二主从JK触发器的Q2反相输出端和第一主从JK触发器的J1输入端同时连接第一与非逻辑门的B1输入端,第一与非逻辑门的Y1输出端和第二与非逻辑门的Y2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三与非逻辑门的A3输入端和B3输入端,第三与非逻辑门的Y3输出端连接相位差处理机构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的铷原子钟频率信号和晶体振荡器频率信号分别接入第一主从JK触发器的第1时钟触发端CP1和第二主从JK触发器的第2时钟触发端CP2,由所述的第三与非逻辑门的Y3输出端输出铷原子钟频率信号和晶体振荡器频率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信号;
所述的相位差处理机构采用RC环路滤波器;
所述的晶体振荡器机构采用KDS VCXO压控晶体振荡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卫星信号的异频高精度铷原子频标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编程计数器和可编程卡尔曼滤波器均由FPGA硬件描述语言编程实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卫星信号的异频高精度铷原子频标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FPGA采用Cyclone IV芯片EP4CE7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卫星信号的异频高精度铷原子频标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卫星接收模块的输入端和异频相控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SMA输入接口和BNC输出接口。
CN202110387875.1A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信号的异频高精度铷原子频标产生系统 Pending CN1131142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87875.1A CN113114240A (zh)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信号的异频高精度铷原子频标产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87875.1A CN113114240A (zh)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信号的异频高精度铷原子频标产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4240A true CN113114240A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15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87875.1A Pending CN113114240A (zh)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信号的异频高精度铷原子频标产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1424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3587A (zh) * 2021-10-12 2022-01-14 湖南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高精度多普勒频率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13933588A (zh) * 2021-10-12 2022-01-14 湖南师范大学 一种北斗时频装备中的高精度频率测量芯片
CN115250215A (zh) * 2022-06-23 2022-10-28 北京燕山电子设备厂 一种多接口时间基带芯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12151U (zh) * 2010-08-19 2011-04-27 中国人民解放军63680部队 铷原子频率标准校准装置
CN102645583A (zh) * 2012-04-25 2012-08-22 郑州轻工业学院 基于群周期相位处理的宽频快速频率测量方法
CN102901880A (zh) * 2012-08-03 2013-01-30 郑州轻工业学院 一种宽频率范围、快响应时间及高分辨率的相位噪声测量方法
CN103441759A (zh) * 2013-08-28 2013-12-1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鉴频鉴相器
CN106154822A (zh) * 2015-03-27 2016-11-23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卫星锁定铷原子钟的时间同步方法及定位站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12151U (zh) * 2010-08-19 2011-04-27 中国人民解放军63680部队 铷原子频率标准校准装置
CN102645583A (zh) * 2012-04-25 2012-08-22 郑州轻工业学院 基于群周期相位处理的宽频快速频率测量方法
CN102901880A (zh) * 2012-08-03 2013-01-30 郑州轻工业学院 一种宽频率范围、快响应时间及高分辨率的相位噪声测量方法
CN103441759A (zh) * 2013-08-28 2013-12-1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鉴频鉴相器
CN106154822A (zh) * 2015-03-27 2016-11-23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卫星锁定铷原子钟的时间同步方法及定位站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ICHAEL J.WERTER: "A_digital_phase-locked_loop_for_frequency_detection", 《38TH MIDWEST SYMPOSIUM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PROCEEDINGS》 *
刘鹏: "《电工电子技术》", 28 February 2015, 兵器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3587A (zh) * 2021-10-12 2022-01-14 湖南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高精度多普勒频率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13933588A (zh) * 2021-10-12 2022-01-14 湖南师范大学 一种北斗时频装备中的高精度频率测量芯片
CN113933587B (zh) * 2021-10-12 2023-01-31 湖南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高精度多普勒频率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15250215A (zh) * 2022-06-23 2022-10-28 北京燕山电子设备厂 一种多接口时间基带芯片
CN115250215B (zh) * 2022-06-23 2024-03-26 北京燕山电子设备厂 一种多接口时间基带芯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14240A (zh)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信号的异频高精度铷原子频标产生系统
CN104330966A (zh) 多模高精度时间、频率标准设备
CN203377841U (zh) 基于卫星授时的晶振驯服设备
CN110161931A (zh) 基于gps授时的fpga编码解码系统及方法
CN100395682C (zh) 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互备授时的方法及装置
CN210428114U (zh) 多系统时间源冗余定时设备
CN113395069B (zh) 一种基于模糊区脉冲检测的高精度异频数字锁相环系统
CN110887992A (zh) 一种时钟频率检测电路
CN111061147A (zh)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区域智能变电站授时系统及方法
CN113391333B (zh) 一种基于异频群量子化相位处理的北斗高精度时间同步芯片
CN113093517B (zh) 一种基于北斗时钟的精密短时间间隔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08206707B (zh) 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单元的频偏测试系统和方法
CN101299609B (zh) 一种鉴相器、鉴相方法及锁相环
CN101924537B (zh) 基于电网周波的合并单元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3546124B (zh) 一种信号触发时刻值获取装置
CN116931658A (zh) 一种基于数模转换器的多板同步时钟架构及方法
CN106788403B (zh) 一种应用于光纤时间传递的大范围高分辨率时延控制方法
CN211826913U (zh) 基于时钟同步器的高精度对时守时装置
CN2917093Y (zh) 一种数字鉴相滤波器
CN209017140U (zh) 一种双时间源数字化电话授时服务器
CN107359873B (zh) 一种基于锁相及移相校准合并单元测试仪时钟误差的装置和方法
CN220473868U (zh) 一种基于频率保护的北斗同步时钟输入接口电路
CN202218218U (zh) 一种1pps锁存器
CN102298314B (zh) 一种智能电力设备对时系统中受时设备平滑过渡对时方法
CN113933867B (zh) 一种基于北斗时钟信号的高分辨率相位同步系统及同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