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08460A - 电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电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08460A
CN113108460A CN202110341025.8A CN202110341025A CN113108460A CN 113108460 A CN113108460 A CN 113108460A CN 202110341025 A CN202110341025 A CN 202110341025A CN 113108460 A CN113108460 A CN 1131084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reservation
shell
water
guiding gutter
water he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10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08460B (zh
Inventor
于金霞
田海燕
高文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4102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084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08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8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08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84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00Water heaters, e.g. boilers, continuous-flow heaters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18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181Construction of the tan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00Water heaters, e.g. boilers, continuous-flow heaters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18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181Construction of the tank
    • F24H1/182Ins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ousings, Intake/Discharge, And Installation Of Fluid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水器,外壳内设有内胆和保温件,外壳与内胆之间形成发泡层,保温件设于发泡层的上方,外壳上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保温件上设有导流结构,从进水孔流入的水经导流结构从出水孔流出,从而有效避免外部水渗入产品内部,提高产品的防水性能。

Description

电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小厨宝作为电热水器的一种类型,因其具有加热速度快、体积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厨房、卫生间等场合。现有小厨宝主要有以下两种结构形式:
1、前后设置保温层的小厨宝结构形式:该种小厨宝包括外壳、保温层、内胆等组成部分,外壳的内部形成安装腔,保温层设于安装腔内,保温层的内部形成用于安装内胆、电器件的内腔。该种结构的缺点是,保温层与外壳之间存有间隙,水会经该间隙渗入内腔,对内胆、内部电器件等部件产生不良影响;维修时,需要同时将外壳和保温层打开,才能够对内部部件进行维修,维修不便。
2、整体发泡式的小厨宝结构形式:该种小厨宝需要利用发泡工装在壳体的内部形成发泡保温层,保温层的内部设置内胆,电器室由单独的塑料件形成,该电器室塑料件设于外壳内。该种结构的缺点是:电器室塑料件的存在,使整个小厨宝的保温效果差;发泡后前壳、后壳、电器室容易产生变形,导致电器室上的维修盖不好安装,产品整体精细化不稳定。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热水器,其具有较好的导水防水性能,可有效避免外部水经外壳渗入产品内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热水器,包括:
外壳;
内胆和保温件,均设于所述外壳内;
所述外壳与所述内胆之间形成发泡层,所述保温件设于所述发泡层的上方;
所述外壳上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保温件上设有导流结构,从所述进水孔流入的水经所述导流结构从所述出水孔流出。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孔设于所述外壳的顶部、且靠近所述外壳的前侧,所述出水孔设于所述外壳的后侧;
从所述进水孔流入的水在所述导流结构的作用下依次流经所述保温件的顶部、侧部至后部,再从所述出水孔流出。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孔具有两个,所述出水孔具有一个,两个所述进水孔分设于所述外壳的顶部的两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结构包括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以及第三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设于所述保温件的顶部,所述第二导流槽设于所述保温件的侧部,所述第三导流槽设于所述保温件的后部,所述进水孔与所述第一导流槽正对,从所述进水孔流入的水依次流经所述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三导流槽,再从所述出水孔流出。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温件的顶部具有弧面部,所述弧面部与所述保温件的侧壁交汇,所述第一导流槽设于所述弧面部上。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温件的周向侧表面上具有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紧靠的周向侧端面,所述周向侧端面与所述保温件的底端面紧邻;
所述保温件左和/或右侧面上具有第一内缩面和一部分所述周向侧端面,所述第一内缩面位于所述周向侧端面的上方、且内缩于所述周向侧端面,所述第一内缩面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导流槽;
所述保温件的后侧面上具有第二内缩面和一部分所述周向侧端面,所述第二内缩面位于所述周向侧端面的上方、且内缩于所述周向侧端面,所述第二内缩面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三导流槽。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缩面上设有导流台阶,所述导流台阶由所述保温件的前侧向后侧斜向下延伸。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流槽和所述导流台阶靠近所述保温件的前侧的一端分别设有止挡台阶。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温件的顶部设有维修口,所述维修口处设有维修盖板,所述外壳上位于所述维修口处设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环绕所述维修口,所述维修盖板与所述接水槽的外侧壁紧靠,所述进水孔设于所述接水槽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多个底脚,位于前侧的所述底脚的高度高于位于后侧的所述底脚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申请所公开的电热水器中,滴落在外壳顶部的水经进水孔由上至下流入外壳内,由于保温件顶置,保温件上的导流结构对渗入的水起到导流作用,将渗入的水导流至出水孔,而后排出外壳,有效避免渗水继续向下流动而对内胆、发泡层等内部结构产生不良影响,从而提高电热水器的防水性能。
因保温件自身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也有助于提高电热水器的保温性能。
利用保温件的易加工性,针对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外壳及内胆,保温件易于进行差异化设计,使其具有更强的适用性,能够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电热水器上。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电热水器从侧前方观察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电热水器从侧方后观察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实施例的电热水器的剖视图;
图4为根据实施例的电热水器省略前壳和维修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实施例的电热水器省略维修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实施例的保温件从侧前方观察到的结构视图;
图7为根据实施例的保温件从后侧方观察到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实施例的保温件从底侧观察到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实施例的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实施例的前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实施例的维修盖板从底侧观察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保温件,110-电器室,111-第一安装位,112-第二安装位,113-第三安装位,114-第四安装位,115-开口,120-周向侧端面,131-第一内缩面,132-第二内缩面,140-弧面部,151-第一导流槽,152-第二导流槽,153-第三导流槽,154-导流台阶,155-止挡台阶,160-安装槽;
200-内胆,210-顶部圆弧面,220-底部圆弧面,230-竖向周侧面;
300-外壳,310-前壳,311-第三螺钉孔,312-第三卡接部,313-第一缺口,320-后壳,321-第四螺钉孔,322-第四卡接部,323-第二缺口,324-凹槽部,330-维修口,340-接水槽,351-进水孔,352-出水孔,360-连接架,361-第一螺钉孔,370-第一卡接部,380-底脚;
400-维修盖板,410-第二卡接部,420-第二螺钉孔,431-第一开口,432-第二开口;
500-发泡腔;
610-加热管,620-进水管,630-出水管,640-温控器,650-指示灯,660-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实施例中的电热水器尤指小厨宝,其包括外壳300、内胆200、保温件100等部件。
参照图1至图4,外壳300整体呈近似矩形的结构,外壳300的内部空腔用于安装内胆200、保温件100等部件。
本实施例中的外壳300呈竖直放置状态,内胆200竖直放置于外壳300内。
外壳100与内胆300之间形成发泡层,保温件100设于发泡层的上方。
再结合图5,外壳300上设有进水孔351和出水孔352,保温件100上设有导流结构,从进水孔351流入的水经导流结构从出水孔352流出。
本实施例中电热水器以小厨宝为例,由于小厨宝一般是安装在厨房洗菜池或浴室盥洗盆的下方,水滴一般是落在外壳300的顶部。水经进水孔351由上至下流入外壳300内,由于保温件100顶置,保温件100上的导流结构对渗入的水起到导流作用,将渗入的水导流至出水孔352,而后排出外壳300,有效避免渗水继续向下流动而对内胆200、发泡层等内部结构产生不良影响,从而提高电热水器的防水性能。
因保温件100自身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也有助于提高电热水器的保温性能。
利用保温件100的易加工性,针对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外壳及内胆,保温件易于进行差异化设计,使其具有更强的适用性,能够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电热水器上。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进水孔351设于外壳300的顶部、且靠近外壳300的前侧,出水孔352设于外壳300的后侧。
从进水孔351流入的水在导流结构的作用下依次流经保温件100,再从后侧的出水孔352流出。
通过上述进水孔351和出水孔352的设置,水的流动路径可以完全避让开相关电器件,从而有效避免渗水对电器件的不良影响。
后置的出水孔352实现后侧排水,便于排水的收集处理,不影响用户使用卫生。
进水孔351具有两个,出水孔352具有一个,两个进水孔351分设于外壳300的顶部的两侧。渗水从两个进水孔351流入,然后从保温件100的两侧分别流向后侧的出水孔352、并汇集,然后一起排出,提高收集落水和排水的性能。
对于导流结构的具体设置,参照图7,导流结构包括第一导流槽151、第二导流槽152以及第三导流槽153。第一导流槽151设于保温件100的顶部,第二导流槽152设于保温件100的侧部,第三导流槽153设于保温件100的后部,进水孔351与第一导流槽151正对。
从进水孔351流入的水依次流经第一导流槽151、第二导流槽152、第三导流槽153,再从出水孔352流出。
这样,从进水孔351流入的水,不是在保温件100的外表面上大面积流动的,而是沿着第一导流槽151、第二导流槽152以及第三导流槽153所限定出的流动路径进行流动的,提高导流效果。
保温件100的顶部具有弧面部140,弧面部140与保温件100的侧壁交汇,第一导流槽151设于弧面部140上,便于落入第一导流槽151内的水流入侧面的第二导流槽152内。
外壳300的外观面在棱角处一般采用圆角设计,弧面部140也避免了与外壳300的圆角结构产生干涉。
参照图6和图7,保温件100左和/或右侧面上具有第一内缩面131和周向侧端面120,第一内缩面131位于周向侧端面120的上方、且内缩于周向侧端面120,第一内缩面131与外壳300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第二导流槽152。
保温件100的后侧面上具有第二内缩面132和周向侧端面120,第二内缩面132位于周向侧端面120的上方、且内缩于周向侧端面120,第二内缩面132与外壳300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第三导流槽153。
外壳300的内表面实际充当了第二导流槽152和第三导流槽153的侧壁作用,实现挡水导流,保温件100在实际加工中,只需在周向侧表面上加工出内缩面即可,简化保温件的加工。
第一内缩面131上设有导流台阶154,导流台阶154由保温件100的前侧向后侧斜向下延伸,导流台阶154对从第一导流槽151流下的水起到分流的作用,提高保温件100侧面的导流效果。
第二导流槽152和导流台阶154靠近保温件100的前侧的一端分别设有止挡台阶155,避免渗水流到外壳300的前侧,而是全部流向后侧的出水孔352排出。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外壳300的底部设有多个底脚380,位于前侧的底脚380的高度高于位于后侧的底脚380的高度,底脚前高后低的设计是为配合导流结构,以进一步提高导流效果,保证渗水由前向后汇集至后侧的出水孔352。
对于保温件100的具体设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4,保温件100设于内胆200的上部,并且内胆200靠上的部分嵌入保温件100内。
外壳300、保温件100的底端面、以及位于保温件100下方的内胆200之间形成发泡腔500,发泡腔500内注入发泡料发泡,以形成发泡层。
现有技术中,发泡腔通常是由外壳和内胆之间的间隙形成,发泡体积较大,发泡压力大,发泡过程中,发泡料很容易出现溢料的问题,并且内胆等部件受发泡压力容易产生位置偏移,影响加工成型后产品的精细化稳定性,不便于后续部件的定位安装。
而本申请中,通过保温件100的设置,发泡腔500由外壳300、保温件100的底端面、以及位于保温件100下方的内胆200之间的间隙形成,发泡体积小,发泡压力小,可有效避免发泡料溢料、内胆等部件受发泡压力而产生位置偏移等问题,提高产品的精细化稳定性,便于后续产品的定位安装。
内胆200靠上的部分嵌入保温件100内,使保温件100不会额外占用外壳300内较多的空间,利于外壳300内部件的紧凑化设计,利于实现产品的小型化设计目的;同时,保温件100对内胆200也起到了定位支撑作用,进一步避免内胆200在发泡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
本实施例在外壳300之内、内胆200之上设置保温件100的设计,颠覆了现有电热水器的常规设计思路,从减小发泡体积和发泡压力的角度出发,来提高产品加工成型的精细化稳定性;同时兼顾保温、紧凑化设计等优点。
在实际加工中,很难保证保温件100与内胆200之间、保温件100与外壳300之间绝对的无缝隙安装,那么即使有少量的发泡料溢入,发泡料沿保温件100流动一小段距离后就会冷却定型,而由于保温件100对内胆200的定位支撑作用,这些少量发泡料的溢出不会影响内胆200的位置偏移,相反,这些少量发泡料冷却定型后反而会进一步提高保温件100与外壳300、内胆200之间的配合稳固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保温件100可以为泡沫件,其具有保温、易加工等优点。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8,保温件100内设有底部敞口的安装槽160,内胆200靠上的部分位于安装槽160内,安装槽160的内表面与内胆200靠上的部分随形紧靠,使保温件100与内胆200能够更为可靠地贴靠在一起,提高结构稳固性,同时避免发泡料溢入保温件100与内胆200之间的缝隙内。
安装时,将保温件100直接扣在内胆200的顶部即可。
参照图3,内胆200为常规的近似椭圆形内胆,内胆200的外表面由顶部圆弧面210、底部圆弧面220以及竖向周侧面230组成,顶部圆弧面210设于竖向周侧面230的顶部并与之(指竖向周侧面230)相切,底部圆弧面220设于竖向周侧面230的底部并与之(指竖向周侧面230)相切。
顶部圆弧面210完全位于安装槽160内,顶部圆弧面210和竖向周侧面230的相汇处与保温件100的底端面平齐。
保温件100的底端面没有位于顶部圆弧面210上,一方面是尽可能增大内胆200嵌入保温件100内的体积,提高紧凑化设计效果;另一方面,适配顶部圆弧面210的形状,当保温件100扣在内胆200的顶部上后,容易观察保温件100安装地是否正当,若保温件100存在偏斜,则安装槽160底部的内表面与内胆200之间会出现缝隙,易于在安装过程中发现此问题,从而避免后期发泡料从此缝隙内溢入。
参照图3和图7,保温件100的周向侧表面上具有与外壳300的内表面紧靠的周向侧端面120,以保证保温件100与外壳300之间的紧靠,避免二者之间出现缝隙,从而避免溢料。
周向侧端面120只是环绕保温件100周向侧表面上的一条环状侧面,无需要求保温件100的整个周向侧表面都与外壳的内表面紧靠,在保证防溢料效果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保温件100和外壳300之间配合面的加工要求,提高加工效率。
周向侧端面120与保温件100的底端面紧邻,保温件100的底端面即为发泡腔500的顶面。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保温件100还起到了电器室的作用,保温件100的内部形成有电器室110,用于安装加热管610、进水管620、出水管630、温控器640等部件,充分利用保温件100,拓展其功用性能。
常规技术中,电器室通常由一个塑料件制成,由于塑料件不具备保温性能,所以会大大降低电热水器的保温性能。
本实施例中的保温件100替代了电器室塑料件,在满足电器件安装需求的基础上,还有助于提高电热水器的保温性能。
对于电器室110的内部设计,电器室110内设有上下贯通的开口115,加热管610从开口115伸出,电器室110内形成有供进水管620走管的第一安装位111、供出水管630走管的第二安装位112、以及供温控器640安装的第三安装位113。
第一安装位111和第二安装位112分别为上下贯通保温件100的通口,便于从内胆200引出的进水管620经第一安装位111伸出、出水管630经第二安装位112伸出,以便与外部水管连接。
第一安装位111和第二安装位112对称设于保温件100靠后的位置处,电热水器一般靠墙放置,这样使得进水管620和出水管630能够尽可能地靠墙侧,便于安装。
第一安装位111和第二安装位112均与开口115连通,也即第一安装位111和第二安装位112所处的通孔具有一侧为敞口状,一方面便于保温件100的加工,另一方面也相当于扩大了开口115的大小,便于其他部件的安装。
开口115设于电器室110中部位置处,使得开口115与下方的内胆200能够上下正对,便于加热管610的安装。
第三安装位113为一凹槽结构,第三安装位113设于保温件100的前侧。用于控制温度的旋钮660设于外壳300的前侧,便于用户使用,而温控器640设于前侧的第三安装位113内,则能够减小温控器640与旋钮660之间的连接线路。
电器室110内还设有用于安装电热水器的指示灯650的第四安装位114,第四安装位114设于保温件100的前侧,外壳300上通常会设有供指示灯650发出的光透出的透光部,指示灯650前置,意味着用户从电热水器的前侧即可观察到指示灯的状态,便于用户使用。
电器室110内各布局安装位置的布局,在充分利用保温件100既有结构的基础上,也实现了便于安装、便于用户使用的目的。
电器室110内各位置的具体形状,依据各相关部件的尺寸和形状而定。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5,外壳300的顶部设有维修口330,维修口330处设有维修盖板400。
本实施例中的电热水器为顶部维修式,打开维修盖板400即可看见顶部的保温件100。
由于保温件100内设有电器室110,电器室110正对维修口330,这样,打开维修盖板400即可对电器室110内的电器件进行维修,而无需像现有技术中需要拆除外壳才能够对电器件进行维修,大大提高了维修的便捷性。
维修盖板400上设有供进水管620伸出的第一开口431、供出水管630伸出的第二开口432,这样就无需再在外壳300上开设出管口,从图中可以看出,维修盖板400覆盖了外壳300顶部的大部分面积,这样当将维修盖板400拆卸下来后,整个电器室110都能够完全外露,便于内部器件的维修。
外壳300上位于维修口330处设有接水槽340,接水槽340环绕维修口330,维修盖板400与接水槽340的外侧壁紧靠。
电热水器在长期使用中,会有水从维修盖板400与接水槽340之间的缝隙渗入,接水槽340承接渗入的水,避免水直接滴落到电器室110内。
本实施例将接水槽340与保温件100上的导流结构相结合,进水孔351设于接水槽340内,由维修盖板400处的缝隙渗入到接水槽340内的水,直接经进水孔351流入第一导流槽151内,再依次流经第二导流槽152和第三导流槽153,而后从出水孔352排出,实现完整的接水、导水、排水的水路。
参照图5,外壳300上位于维修口330处设有连接架360和多个第一卡接部370,连接架360上设有第一螺钉孔361。参照图11,维修盖板400上对应设有第二卡接部410和第二螺钉孔420。第一螺钉孔361与第二螺钉孔420中穿设螺钉,第一卡接部370与第二卡接部410卡接,实现维修盖板400与外壳300之间的紧固连接。
维修盖板400通过一颗螺钉即可实现与外壳300的连接,螺钉数量少,大大减小了拆装工序和时间。并且通过第一卡接部370和第二卡接部410的卡接配合,维修盖板400与外壳300之间的紧固结构更为可靠。
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370为朝向维修口330侧的凸出结构,第二卡接部340为卡爪,凸出结构与卡爪上的凹槽结构适配卡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外壳300包括前壳310和后壳320。
参照图10,前壳310的左右两侧及底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三螺钉孔311,前壳310的底侧还设有第三卡接部312;参照图9,后壳320的左右两侧及底侧分别设有多个第四螺钉孔321,后壳320的底侧还设有第四卡接部322;第三螺钉孔311与第四螺钉孔321中穿设螺钉,第三卡接部312与第四卡接部322卡接,实现前壳310与后壳320的紧固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三卡接部312为卡爪结构,第四卡接部322为卡孔结构,在前壳310与后壳320的安装过程中,通过第三卡接部312与第四卡接部322之间的卡接,实现前壳310与后壳320的预定位,便于后续螺钉的安装。
参照图9,后壳320上设有凹槽部324,第四螺钉孔321位于凹槽部324内,螺钉从外壳300的后侧打入,从电热水器的前侧面上看不见螺钉,外观更为美观,凹槽部324对螺钉起到遮蔽、防水的作用,避免螺钉在长期淋水后生锈,导致无法拆卸的情况。
前壳310的顶部设有第一缺口311,后壳320的顶部设有第二缺口323,前壳310与后壳320连接后,第一缺口313和第二缺口323正好对接以形成维修口330。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内胆和保温件,均设于所述外壳内;
所述外壳与所述内胆之间形成发泡层,所述保温件设于所述发泡层的上方;
所述外壳上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保温件上设有导流结构,从所述进水孔流入的水经所述导流结构从所述出水孔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孔设于所述外壳的顶部、且靠近所述外壳的前侧,所述出水孔设于所述外壳的后侧;
从所述进水孔流入的水在所述导流结构的作用下依次流经所述保温件的顶部、侧部至后部,再从所述出水孔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孔具有两个,所述出水孔具有一个,两个所述进水孔分设于所述外壳的顶部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结构包括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以及第三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设于所述保温件的顶部,所述第二导流槽设于所述保温件的侧部,所述第三导流槽设于所述保温件的后部,所述进水孔与所述第一导流槽正对,从所述进水孔流入的水依次流经所述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三导流槽,再从所述出水孔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件的顶部具有弧面部,所述弧面部与所述保温件的侧壁交汇,所述第一导流槽设于所述弧面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件的周向侧表面上具有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紧靠的周向侧端面,所述周向侧端面与所述保温件的底端面紧邻;
所述保温件左和/或右侧面上具有第一内缩面和一部分所述周向侧端面,所述第一内缩面位于所述周向侧端面的上方、且内缩于所述周向侧端面,所述第一内缩面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导流槽;
所述保温件的后侧面上具有第二内缩面和一部分所述周向侧端面,所述第二内缩面位于所述周向侧端面的上方、且内缩于所述周向侧端面,所述第二内缩面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三导流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缩面上设有导流台阶,所述导流台阶由所述保温件的前侧向后侧斜向下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流槽和所述导流台阶靠近所述保温件的前侧的一端分别设有止挡台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件的顶部设有维修口,所述维修口处设有维修盖板,所述外壳上位于所述维修口处设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环绕所述维修口,所述维修盖板与所述接水槽的外侧壁紧靠,所述进水孔设于所述接水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多个底脚,位于前侧的所述底脚的高度高于位于后侧的所述底脚的高度。
CN202110341025.8A 2021-03-30 2021-03-30 电热水器 Active CN1131084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1025.8A CN113108460B (zh) 2021-03-30 2021-03-30 电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1025.8A CN113108460B (zh) 2021-03-30 2021-03-30 电热水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8460A true CN113108460A (zh) 2021-07-13
CN113108460B CN113108460B (zh) 2023-12-12

Family

ID=76712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1025.8A Active CN113108460B (zh) 2021-03-30 2021-03-30 电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0846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47U (zh) * 1989-05-26 1991-01-07
JPH08159564A (ja) * 1994-12-09 1996-06-21 Toshib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貯湯式温水器の排水装置
JP2011208856A (ja) * 2010-03-29 2011-10-20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貯湯タンクの収納容器
JP2011214726A (ja) * 2010-03-31 2011-10-27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屋外設置用筺体
JP2014185821A (ja) * 2013-03-25 2014-10-02 Miura Co Ltd ケーシング
JP2015103730A (ja) * 2013-11-27 2015-06-04 株式会社ノーリツ 防水ケース、これを備えた流路切替ユニット、および給湯システム
CN111271917A (zh) * 2018-12-05 2020-06-12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具有防水功能的发泡柜体及制冷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47U (zh) * 1989-05-26 1991-01-07
JPH08159564A (ja) * 1994-12-09 1996-06-21 Toshib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貯湯式温水器の排水装置
JP2011208856A (ja) * 2010-03-29 2011-10-20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貯湯タンクの収納容器
JP2011214726A (ja) * 2010-03-31 2011-10-27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屋外設置用筺体
JP2014185821A (ja) * 2013-03-25 2014-10-02 Miura Co Ltd ケーシング
JP2015103730A (ja) * 2013-11-27 2015-06-04 株式会社ノーリツ 防水ケース、これを備えた流路切替ユニット、および給湯システム
CN111271917A (zh) * 2018-12-05 2020-06-12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具有防水功能的发泡柜体及制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8460B (zh) 202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24171B2 (ja) 蒸気調理装置
CN207262610U (zh) 一种智能控制双风轮冷风扇
CN106308449B (zh) 蒸汽阀、上盖及烹饪器具
RU2010101738A (ru) Посудомоечный аппарат
CN111649517A (zh) 冰箱
CN215571204U (zh) 电热水器
CN215571203U (zh) 一种形成有电器室的保温件及电热水器
CN113108460A (zh) 电热水器
CN113108462A (zh) 电热水器
CN109247831B (zh) 烹饪器具
CN107951398B (zh) 蒸汽阀座和蒸汽阀及电饭煲
CN215571202U (zh) 电热水器
CN113108463A (zh) 一种形成有电器室的保温件及电热水器
CN215571205U (zh) 电热水器发泡支撑结构及电热水器
CN113108461A (zh) 一种电热水器的加工组装方法
CN204445450U (zh) 控制面板组件及电饭煲
CN216317147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4701235U (zh) 具有防水功能的外壳及电热水器
CN217236063U (zh) 一种电热水器
CN216752349U (zh) 一种防护罩及家用电器
CN217610512U (zh) 蒸箱以及集成灶
CN213309076U (zh) 一种拆装方便的饮水机
CN211722743U (zh) 电热锅的电源底座
CN210568746U (zh) 一种具有自清洗功能且进风口角度可调的油烟机
CN110522381B (zh) 一种水槽式洗碗机的多功能防虹吸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