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08315A - 燃烧室用喷嘴和燃气轮机 - Google Patents

燃烧室用喷嘴和燃气轮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08315A
CN113108315A CN202110524005.4A CN202110524005A CN113108315A CN 113108315 A CN113108315 A CN 113108315A CN 202110524005 A CN202110524005 A CN 202110524005A CN 113108315 A CN113108315 A CN 1131083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passage
duty
cool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240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08315B (zh
Inventor
郭庆波
韩冰
刘纯杰
任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Heavy Gas Turb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Heavy Gas Turb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Heavy Gas Turb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Heavy Gas Turb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2400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083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08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83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083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83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RGENERATING COMBUSTION PRODUCTS OF HIGH PRESSURE OR HIGH VELOCITY, e.g. GAS-TURBINE COMBUSTION CHAMBERS
    • F23R3/00Continuous combustion chambers using liquid or gaseous fuel
    • F23R3/28Continuous combustion chambers using liquid or gaseous fuel characterised by the fuel supply
    • F23R3/286Continuous combustion chambers using liquid or gaseous fuel characterised by the fuel supply having fuel-air premix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CGAS-TURBINE PLANTS;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3/00Gas-turbine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bustion products as the working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RGENERATING COMBUSTION PRODUCTS OF HIGH PRESSURE OR HIGH VELOCITY, e.g. GAS-TURBINE COMBUSTION CHAMBERS
    • F23R3/00Continuous combustion chambers using liquid or gaseous fuel
    • F23R3/28Continuous combustion chambers using liquid or gaseous fuel characterised by the fuel supply
    • F23R3/283Attaching or cooling of fuel injecting means including supports for fuel injectors, stems, or lan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RGENERATING COMBUSTION PRODUCTS OF HIGH PRESSURE OR HIGH VELOCITY, e.g. GAS-TURBINE COMBUSTION CHAMBERS
    • F23R3/00Continuous combustion chambers using liquid or gaseous fuel
    • F23R3/28Continuous combustion chambers using liquid or gaseous fuel characterised by the fuel supply
    • F23R3/34Feeding into different combustion z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 Burners (AREA)
  • Turbine Rotor Nozzle Sea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室用喷嘴和燃气轮机,包括喷嘴本体,喷嘴本体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位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段,喷嘴本体内设有值班燃料通道、冷却通道、主燃料通道和预混通道,值班燃料通道的进口、冷却通道的进口、主燃料通道的进口均设在喷嘴本体的第一端部,冷却通道的出口和预混通道的出口设在喷嘴本体的第二端部,主燃料通道的出口设在喷嘴本体的中间段,预混通道设在喷嘴本体的第二端部内,预混通道具有与冷却通道连通的进口,值班燃料通道的出口与预混通道连通。本发明的燃烧室用喷嘴实现了燃料和清吹空气的预混合,并能够形成火焰温度较低的预混值班火焰,从而降低了热力型氮氧化物的生成,降低了污染物排放。

Description

燃烧室用喷嘴和燃气轮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轮机的喷嘴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燃烧室用喷嘴和具有该喷嘴的燃气轮机。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主要包括压气机、燃烧室、透平三大部件,燃烧室内设有火焰筒,火焰筒的进口端设有喷嘴,燃料和压气机产生的气体可以经由喷嘴导入火焰筒内,燃料和气体会在火焰筒内燃烧,生成的热燃气会被输送至透平处做功。
相关技术中,为了保证燃烧的稳定性,喷嘴包括主喷嘴和值班喷嘴,值班喷嘴设在主喷嘴的头部,值班喷嘴用于提供扩散火焰以提高燃烧的稳定性,但是,燃烧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氮氧化物,使得燃气轮机的氮氧化物的排放容易超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相关技术中,扩散火焰的温度较高,较高的火焰温度会造成热力型氮氧化物的大量生成,从而造成了燃气轮机的氮氧化物排放超标的情况。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燃烧室用喷嘴,该燃烧室用喷嘴能够实现燃料和清吹空气的预混合,并能够形成火焰温度较低的预混值班火焰,从而降低了热力型氮氧化物的生成,降低了污染物排放。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应用上述燃烧室用喷嘴的燃气轮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燃烧室用喷嘴包括喷嘴本体,所述喷嘴本体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段,所述喷嘴本体内设有值班燃料通道、冷却通道、主燃料通道和预混通道,所述值班燃料通道的进口、所述冷却通道的进口、所述主燃料通道的进口均设在所述喷嘴本体的第一端部,所述冷却通道的出口和所述预混通道的出口设在所述喷嘴本体的第二端部,所述主燃料通道的出口设在所述喷嘴本体的中间段,所述预混通道设在所述喷嘴本体的第二端部内,所述预混通道具有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的进口,所述值班燃料通道的出口与所述预混通道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燃烧室用喷嘴,实现了燃料和清吹空气的预混合,并能够形成火焰温度较低的预混值班火焰,从而降低了热力型氮氧化物的生成,降低了污染物排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通道环绕在所述值班燃料通道的外周侧,所述主燃料通道环绕在所述冷却通道的外周侧,所述喷嘴本体的第二端部内还设有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的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具有冷却腔出口,所述值班燃料通道与所述冷却腔沿所述喷嘴本体的轴向排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嘴本体包括外筒、第一管、第二管和值班喷头,所述第一管设在所述外筒内且所述第一管的内腔构成所述值班燃料通道,所述第二管设在所述外筒内且套设在所述第一管的外周侧,所述冷却通道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管与所述第二管之间的第一冷却通道段和形成在所述第一管与所述外筒之间的第二冷却通道段,所述预混通道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段连通,所述主燃料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二管和所述外筒之间,所述值班喷头设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所述值班喷头的外周壁与所述外筒的内周壁密封相连,所述预混通道和所述冷却腔均设在所述值班喷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通道的出口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预混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出口设在所述值班喷头的外端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混通道有多个,多个所述预混通道设在所述冷却腔的外周侧,且多个所述预混通道沿着所述值班喷头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冷却通道的第二出口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出口沿着所述值班喷头的周向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预混通道和多个所述第二出口沿所述值班喷头的周向交替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值班喷头上设有多个第一孔,所述冷却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孔与所述冷却腔连通,多个所述第一孔沿着所述值班喷头的周向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第一孔和多个所述预混通道沿着所述值班喷头的周向交替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混通道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沿着所述值班喷头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段沿着所述值班喷头的径向延伸并与所述值班喷头的外周壁贯通,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值班喷头的外周壁上的出口形成所述预混通道的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混通道的出口和所述值班喷头的外端面的间距尺寸L不超过40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混通道有多个,多个所述预混通道设在所述冷却腔的外周侧,且多个所述预混通道沿着所述值班喷头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值班喷头内设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环绕在所述冷却腔的外周侧,所述环形腔具有环形开口,所述环形开口设在所述值班喷头的外周壁上,多个所述预混通道均与所述环形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值班喷头的外端面上均布有多个第二孔,所述第二孔形成所述冷却腔的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嘴本体还包括多个旋叶和第三管,所述第三管环绕在所述外筒的外周侧,多个所述旋叶设在所述第三管和所述外筒之间,且多个所述旋叶沿着所述外筒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旋叶内设有旋叶通道,所述旋叶通道和所述主燃料通道连通,所述旋叶通道通过设在所述旋叶上的多个第三孔与外界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嘴本体还包括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设在所述喷嘴本体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管穿过所述连接法兰,且所述第一管的外周壁和所述连接法兰密封相连,所述连接法兰内设有第四孔和第五孔,所述第二管与所述连接法兰密封相连,所述冷却通道和所述第四孔连通,所述第三管与所述连接法兰密封相连,所述主燃料通道和所述第五孔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轮机包括压气机、燃烧室、燃料管和喷嘴,至少部分所述喷嘴配合在所述燃烧室的火焰筒内,所述喷嘴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燃烧室用喷嘴,所述值班燃料通道和所述燃料管连通,所述主燃料通道和所述燃料管连通,所述冷却通道和所述压气机连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燃烧室用喷嘴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值班喷头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燃烧室用喷嘴的前端立体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燃烧室用喷嘴的值班喷头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燃烧室用喷嘴的前端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
燃烧室用喷嘴100;
外筒1;冷却通道11;第一冷却通道段111;第二冷却通道段112;第二出口113;主燃料通道12;
第一管2;值班燃料通道21;第六孔22;
第二管3;
值班喷头4;预混通道41;第一段411;第二段412;冷却腔42;隔板43;第一孔44;环形腔45;环形开口451;第二孔46;
旋叶5;旋叶通道51;第三孔52;
第三管6;
连接法兰7;第四孔71;第五孔7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燃烧室用喷嘴100包括喷嘴本体,喷嘴本体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位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段,喷嘴本体内设有值班燃料通道21、冷却通道11、主燃料通道12和预混通道41,值班燃料通道21的进口、冷却通道11的进口、主燃料通道12的进口均设在喷嘴本体的第一端部,冷却通道11的出口和预混通道41的出口设在喷嘴本体的第二端部,主燃料通道12的出口设在喷嘴本体的中间段,预混通道41设在喷嘴本体的第二端部内,预混通道41具有与冷却通道11连通的进口,值班燃料通道21的出口与预混通道41连通。
具体地,如图1所示,喷嘴本体大体为圆柱型,喷嘴本体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喷嘴本体在其轴向延伸方向上可以大体分为第一端部、中间段和第二端部,其中喷嘴本体的第一端部即为喷嘴本体的后端部,喷嘴本体的第二端部即为喷嘴本体的前端部,中间段即为喷嘴本体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部分。
喷嘴本体内设有值班燃料通道21、冷却通道11和主燃料通道12,其中值班燃料通道21和主燃料通道12内均用于通入燃料,燃料可以为天然气、汽油、柴油等。冷却通道11则用于通入清吹空气。值班燃料通道21、冷却通道11、主燃料通道12均大体沿着喷嘴本体的轴向(前后方向)延伸,其中,值班燃料通道21的进口、冷却通道11的进口和主燃料通道12的进口均设在喷嘴本体的后端部,值班燃料通道21的出口和冷却通道11的出口均设在喷嘴本体的前端部,主燃料通道12的出口则设在喷嘴本体的中间段上,即主燃料通道12的出口位于值班燃料通道21的出口和冷却通道11的出口的后方。
喷嘴本体内还设有预混通道41,预混通道41设在喷嘴本体的前端部,值班燃料通道21的出口与预混通道41连通,冷却通道11也与预混通道41连通,由此,值班燃料通道21内的燃料和冷却通道11内的部分清吹空气可以流入预混通道41内并在预混通道41内混合,预混合的燃料和清吹空气会从预混通道41的出口喷出并形成值班火焰。
燃烧室用喷嘴100在使用时,从主燃料通道12内喷出的燃料能够与空气混合并形成可燃混合物,然后可燃混合物会流向喷嘴本体的前端,最后可燃混合物会在值班火焰的作用下预混燃烧。
喷嘴本体的前端部还设有冷却通道11的出口,由此,冷却通道11内的一部分清吹空气会从冷却通道11的出口流出,流动的气流具有风冷效果,从而起到了降低喷嘴本体的前端部的温度的效果,一方面避免了喷嘴本体的前端部温度过高的情况,有利于延伸喷嘴本体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还有利于降低值班火焰的温度,起到进一步控制值班火焰温度的效果。其次,从冷却通道11出口喷出的清吹空气还能够补充燃烧室内的氧气,从而有利于值班火焰的稳定燃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燃烧室用喷嘴100,由于设计有预混通道41,燃料和清吹空气能够在预混通道41内预混合,预混合后形成的值班火焰温度较低,从而有利于减少热力型氮氧化物的生成,降低了污染物排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通道11环绕在值班燃料通道21的外周侧,主燃料通道12环绕在冷却通道11的外周侧,喷嘴本体的第二端部内还设有与冷却通道11连通的冷却腔42,冷却腔42具有冷却腔42出口,值班燃料通道21与冷却腔42沿喷嘴本体的轴向排列。
如图1所示,冷却通道11和主燃料通道12的横截面均为圆环形,其中冷却通道11环绕在值班燃料通道21的外周侧,主燃料通道12环绕在冷却通道11的外周侧,其中主燃料通道12位于喷嘴本体的后半段。
如图2所示,喷嘴本体的前端部内还设有冷却腔42,冷却腔42设在值班燃料通道21的前端,值班燃料通道21和冷却腔42之间通过隔板43分隔。冷却腔42设有冷却腔42出口,冷却通道11与冷却腔42连通,冷却通道11内的一部分清吹空气可以流入冷却腔42内,然后从冷却腔42出口流出。
冷却腔42具有缓冲作用,一方面冷却腔42能够增大换热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清吹空气和喷嘴本体的前端部的换热,另一方面,流入冷却腔42的清吹空气的流速会变慢,延长了清吹空气的换热时间,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嘴本体包括外筒1、第一管2、第二管3和值班喷头4,第一管2设在外筒1内且第一管2的内腔构成值班燃料通道21,第二管3设在外筒1内且套设在第一管2的外周侧,冷却通道11包括形成在第一管2与第二管3之间的第一冷却通道段111和形成在第一管2与外筒1之间的第二冷却通道段112,预混通道41与第二冷却通道段112连通,主燃料通道12形成在第二管3和外筒1之间,值班喷头4设在外筒1的第二端部,值班喷头4的外周壁与外筒1的内周壁密封相连,预混通道41和冷却腔42均设在值班喷头4内。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喷嘴本体包括外筒1、第一管2、第二管3和值班喷头4,第一管2和第二管3均设在外筒1内,其中第二管3套设在第一管2的外周侧,且第二管3位于外筒1的后半段内,第二管3的前端与外筒1的内周壁密封相连,例如,外筒1内可以设有环形挡板,环形挡板的内周壁与第二管3的外周壁密封相连,环形挡板的外周壁与外筒1的内周壁密封相连。
第一管2的内腔形成值班燃料通道21,冷却通道11包括第一冷却通道段111和第二冷却通道段112,第一冷却通道段111和第二冷却通道段112沿着前后方向依次布置,其中第一冷却通道段111形成在第一管2和第二管3之间,第二冷却通道段112形成在外筒1和第一管2之间。第二冷却通道段112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冷却通道段111的径向尺寸。主燃料通道12则形成在第二管3和外筒1之间,主燃料通道12环绕着第一冷却通道段111的外周侧。
值班喷头4为圆环柱形并设在外筒1的前端,如图2所示,值班喷头4大部分插入外筒1内,且值班喷头4的后端与第一管2的前端贴合密封,预混通道41和冷却腔42则均设在值班喷头4内,其中冷却腔42位于值班燃料通道21的正前方,预混通道41则设在值班燃料通道21和冷却腔42的外周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值班喷头4的后端中心位置设有凹槽,第一管2的前端配合在凹槽内,且第一管2配合在凹槽内的管壁上设有第六孔22,值班燃料通道21和预混通道41通过第六孔22连通。凹槽的设置方便了值班喷头4和第一管2的定位装配,第六孔22的设置则使得值班燃料通道21内的燃料能够直接流入预混通道41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可以直接与预混通道41连通,此时第六孔22仅需要贯通第一管2的管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凹槽与预混通道41不连通,此时,第六孔22需要同时穿过第一管2的管壁和部分值班喷头4。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通道11的出口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113,第一出口与预混通道41连通,第二出口113设在值班喷头4的外端面上。具体地,如图2所示,冷却通道11具有两个出口,即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113,冷却通道11的第一出口用于与预混通道41连通,第一出口也可以视为预混通道41的后端进口。
如图4所示,值班喷头4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小径段插入外筒1内并密封配合在第一管2的外周侧,小径段和外筒1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大径段位于外筒1的前端,大径段的后端面与外筒1的前端面密封相连,冷却通道11的第二出口113设在值班喷头4的大径段内,具体地,大径段内设有第七孔,第七孔沿着前后方向贯穿大径段,第七孔形成冷却通道11的第二出口113。由此,冷却通道11内的清吹空气可以经由第二出口113直接排出喷嘴本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混通道41有多个,多个预混通道41设在冷却腔42的外周侧,且多个预混通道41沿着值班喷头4的周向间隔布置,冷却通道11的第二出口113有多个,多个第二出口113沿着值班喷头4的周向间隔布置,且多个预混通道41和多个第二出口113沿值班喷头4的周向交替排布。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值班喷头4内设有多个预混通道41,多个预混通道41环绕在冷却腔42的外周侧并沿着冷却腔42的周向等间隔排布,在值班喷头4的大径段上则设有多个第二出口113,多个第二出口113和多个预混通道41沿着值班喷头4的周向一一交替排布。由此,可以使得清吹空气分布的更加均匀。
优选地,如图5所示,第二出口113有多个并可以分为多组,每一组均包括多个第二出口113,多组第二出口113和多个预混通道41沿着值班喷头4的周向一一交替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值班喷头4上设有多个第一孔44,冷却通道11通过第一孔44与冷却腔42连通,多个第一孔44沿着值班喷头4的周向间隔布置,且多个第一孔44和多个预混通道41沿着值班喷头4的周向交替排布。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孔44设在值班喷头4的小径段内,第一孔44沿着值班喷头4的径向方向延伸,第一孔44有多个,多个第一孔44均设在冷却腔42的外周侧并沿着冷却腔42的周向方向等间隔排布,为了避免第一孔44和预混通道41连通的情况,多个第一孔44和多个预混通道41沿着冷却腔42的周向方向一一交替排布。第一孔44将冷却腔42和冷却通道11连通,冷却通道11内的清吹空气可以直接流入冷区腔内,然后从冷却腔42的出口流出。需要说明的是,冷却通道11和第一孔44连通的端口可视为冷却通道11的第三出口。
优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孔44有多个并可以分为多组,每一组均包括多个沿着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孔44。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混通道41包括第一段411和第二段412,第一段411沿着值班喷头4的轴向延伸,第二段412沿着值班喷头4的径向延伸并与值班喷头4的外周壁贯通,第二段412位于值班喷头4的外周壁上的出口形成预混通道41的出口。
如图4所示,预混通道41按照延伸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第一段411和第二段412,其中第一段411设在值班喷头4的小径段内,第一段411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第二段412设在值班喷头4的大径段内,第二段412沿着值班喷头4的径向延伸,预混通道41内混合的燃气和清吹空气可以依次流经第一段411和第二段412,最后从第二段412的端口处流出。由此,方便了预混通道41和冷却通道11的第二出口113的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混通道41的出口和值班喷头4的外端面的间距尺寸L不超过40毫米。
如图2所示,预混通道41的出口设在值班喷头4的大径段的外周侧,预混通道41的出口和值班喷头4的前端面(外端面)的间距尺寸L可以为小于等于40毫米的任意数值,例如,间距尺寸L可以为10毫米、20毫米、30毫米、40毫米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混通道41有多个,多个预混通道41设在冷却腔42的外周侧,且多个预混通道41沿着值班喷头4的周向间隔布置,值班喷头4内设有环形腔45,环形腔45环绕在冷却腔42的外周侧,环形腔45具有环形开口451,环形开口451设在值班喷头4的外周壁上,多个预混通道41均与环形腔45连通。
如图2所示,值班喷头4内设有多个预混通道41,多个预混通道41均设在冷却腔42的外周侧并沿着值班通道的周向等间隔排布,值班喷头4内还设有环形腔45,环形腔45设在值班喷头4的前端,值班喷头4的大径段的外周壁上设有环形腔45的环形开口451,环形开口451为一圈闭合的开口。多个预混通道41均设在环形腔45的后端,且多个预混通道41均与环形腔45连通。由此,预混通道41内的燃料和清吹空气可以流入环形腔45内,然后从环形腔45的环形开口451流出。环形腔45具有混合作用,能够使得各预混通道41内混合的燃料和清吹空气能够在环形腔45内再次混合,保证了混合的均匀性,且环形腔45的通流截面较大,还能够起到减缓流速的作用,进一步保证了混合的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值班喷头4的外端面上均布有多个第二孔46,第二孔46形成冷却腔42的出口。如图2所示,第二孔46设在冷却腔42的前腔壁内,冷却腔42内的清吹空气可以经由第二孔46流出。第二孔46有多个,多个第二孔46均匀分布,从而可以实现均流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冷却腔42的前端可以为开口,冷却腔42内的清吹空气通过开口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嘴本体还包括多个旋叶5和第三管6,第三管6环绕在外筒1的外周侧,多个旋叶5设在第三管6和外筒1之间,且多个旋叶5沿着外筒1的周向间隔布置,旋叶5内设有旋叶通道51,旋叶通道51和主燃料通道12连通,旋叶通道51通过设在旋叶5上的多个第三孔52与外界连通。
具体地,如图1所示,多个旋叶5和第三管6均设在喷嘴本体的中部,第三管6套设在外筒1的外周侧,多个旋叶5均设在外筒1和第三管6之间,各旋叶5的内端均与外筒1固定连接,各旋叶5的外端均与第三管6固定相连,且多个旋叶5沿着外筒1的周向等间隔排布。各旋叶5内均设有旋叶通道51,旋叶通道51沿着旋叶5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各旋叶5内的旋叶通道51均与主燃料通道12连通,各旋叶5上还设有多个第三孔52,各第三孔52均与旋叶通道51连通,由此,主燃料通道12内的燃料可以流入旋叶通道51内,然后从各第三孔52处流出。旋叶5具有导流效果,从而使得主燃料通道12流出的燃料能够均匀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嘴本体还包括连接法兰7,连接法兰7设在喷嘴本体的第一端部,第一管2穿过连接法兰7,且第一管2的外周壁和连接法兰7密封相连,连接法兰7内设有第四孔71和第五孔72,第二管3与连接法兰7密封相连,冷却通道11和第四孔71连通,第三管6与连接法兰7密封相连,主燃料通道12和第五孔72连通。
如图1所示,连接法兰7设在喷嘴本体的后端,外筒1、第一管2、第二管3均与连接法兰7密封相连,其中连接法兰7的中间位置设有通孔,第一管2的后端配合在该通孔内,第二管3的后端和外筒1的后端则均直接与连接法兰7的前端密封相连。
连接法兰7内设有第四孔71和第五孔72,第四孔71沿着连接法兰7的径向延伸,第四孔71与第一管2和第二管3之间的第一冷却通道段111连通。第五孔72沿着连接法兰7的轴向(前后方向)延伸,且第五孔72与第二管3和外筒1之间的主燃料通道12连通。
优选地,第五孔72有多个,多个第五孔72沿着连接法兰7的周向等间隔排布。第四孔71设在相邻两个第五孔72之间。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轮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轮机包括压气机、燃烧室、燃料管和喷嘴,至少部分喷嘴配合在燃烧室的火焰筒内,喷嘴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燃烧室用喷嘴100,值班燃料通道21和燃料管连通,主燃料通道12和燃料管连通,冷却通道11和压气机连通。
具体地,燃烧室用喷嘴100设有值班喷头4的前端伸入燃烧室的火焰筒内,燃烧室用喷嘴100的后端通过连接法兰7与燃料管密封相连,由此,经由燃料管输送的燃料可以直接流入值班燃料通道21和主燃料通道12内,压气机的出口则与第四孔71连通,压气机产生的清吹空气可以直接经由第四孔71排入冷却通道11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轮机,燃气轮机的燃烧室用喷嘴100实现了燃料和清吹空气的预混合,并能够形成火焰温度较低的预混值班火焰,从而降低了热力型氮氧化物的生成,降低了污染物排放。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燃烧室用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本体,所述喷嘴本体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段,所述喷嘴本体内设有值班燃料通道、冷却通道、主燃料通道和预混通道,所述值班燃料通道的进口、所述冷却通道的进口、所述主燃料通道的进口均设在所述喷嘴本体的第一端部,所述冷却通道的出口和所述预混通道的出口设在所述喷嘴本体的第二端部,所述主燃料通道的出口设在所述喷嘴本体的中间段,所述预混通道设在所述喷嘴本体的第二端部内,所述预混通道具有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的进口,所述值班燃料通道的出口与所述预混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环绕在所述值班燃料通道的外周侧,所述主燃料通道环绕在所述冷却通道的外周侧,所述喷嘴本体的第二端部内还设有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的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具有冷却腔出口,所述值班燃料通道与所述冷却腔沿所述喷嘴本体的轴向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室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本体包括外筒、第一管、第二管和值班喷头,所述第一管设在所述外筒内且所述第一管的内腔构成所述值班燃料通道,所述第二管设在所述外筒内且套设在所述第一管的外周侧,所述冷却通道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管与所述第二管之间的第一冷却通道段和形成在所述第一管与所述外筒之间的第二冷却通道段,所述预混通道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段连通,所述主燃料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二管和所述外筒之间,所述值班喷头设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所述值班喷头的外周壁与所述外筒的内周壁密封相连,所述预混通道和所述冷却腔均设在所述值班喷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室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的出口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预混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出口设在所述值班喷头的外端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室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通道有多个,多个所述预混通道设在所述冷却腔的外周侧,且多个所述预混通道沿着所述值班喷头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冷却通道的第二出口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出口沿着所述值班喷头的周向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预混通道和多个所述第二出口沿所述值班喷头的周向交替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室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值班喷头上设有多个第一孔,所述冷却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孔与所述冷却腔连通,多个所述第一孔沿着所述值班喷头的周向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第一孔和多个所述预混通道沿着所述值班喷头的周向交替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室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通道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沿着所述值班喷头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段沿着所述值班喷头的径向延伸并与所述值班喷头的外周壁贯通,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值班喷头的外周壁上的出口形成所述预混通道的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烧室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通道的出口和所述值班喷头的外端面的间距尺寸L不超过40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室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通道有多个,多个所述预混通道设在所述冷却腔的外周侧,且多个所述预混通道沿着所述值班喷头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值班喷头内设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环绕在所述冷却腔的外周侧,所述环形腔具有环形开口,所述环形开口设在所述值班喷头的外周壁上,多个所述预混通道均与所述环形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室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值班喷头的外端面上均布有多个第二孔,所述第二孔形成所述冷却腔的出口。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室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本体还包括多个旋叶和第三管,所述第三管环绕在所述外筒的外周侧,多个所述旋叶设在所述第三管和所述外筒之间,且多个所述旋叶沿着所述外筒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旋叶内设有旋叶通道,所述旋叶通道和所述主燃料通道连通,所述旋叶通道通过设在所述旋叶上的多个第三孔与外界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室用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本体还包括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设在所述喷嘴本体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管穿过所述连接法兰,且所述第一管的外周壁和所述连接法兰密封相连,所述连接法兰内设有第四孔和第五孔,所述第二管与所述连接法兰密封相连,所述冷却通道和所述第四孔连通,所述第三管与所述连接法兰密封相连,所述主燃料通道和所述第五孔连通。
13.一种燃气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气机、燃烧室、燃料管和喷嘴,至少部分所述喷嘴配合在所述燃烧室的火焰筒内,所述喷嘴为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室用喷嘴,所述值班燃料通道和所述燃料管连通,所述主燃料通道和所述燃料管连通,所述冷却通道和所述压气机连通。
CN202110524005.4A 2021-05-13 2021-05-13 燃烧室用喷嘴和燃气轮机 Active CN1131083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4005.4A CN113108315B (zh) 2021-05-13 2021-05-13 燃烧室用喷嘴和燃气轮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4005.4A CN113108315B (zh) 2021-05-13 2021-05-13 燃烧室用喷嘴和燃气轮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8315A true CN113108315A (zh) 2021-07-13
CN113108315B CN113108315B (zh) 2023-11-14

Family

ID=76723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24005.4A Active CN113108315B (zh) 2021-05-13 2021-05-13 燃烧室用喷嘴和燃气轮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0831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3361A (zh) * 2021-08-18 2021-10-08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燃气轮机用火焰筒及燃气轮机
CN113483324A (zh) * 2021-07-16 2021-10-08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尾气燃烧器
CN113513409A (zh) * 2021-08-20 2021-10-19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燃气轮机的吹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983496A (zh) * 2021-09-23 2022-01-28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喷嘴、燃烧室和燃气轮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96866A1 (en) * 2010-10-21 2012-04-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Fuel nozzle for combustor
US20140190168A1 (en) * 2013-01-10 2014-07-1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ual fuel nozzle tip assembly
CN104566470A (zh) * 2014-12-03 2015-04-29 北京华清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分布式火焰的燃烧室头部结构
CN204665353U (zh) * 2015-02-26 2015-09-23 北京华清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燃气轮机燃烧室的防回火喷嘴
US20160186662A1 (en) * 2014-12-30 2016-06-3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ilot nozzle in gas turbine combustor
US20200025384A1 (en) * 2018-07-17 2020-01-2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Fuel Nozzle Cooling Structur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96866A1 (en) * 2010-10-21 2012-04-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Fuel nozzle for combustor
US20140190168A1 (en) * 2013-01-10 2014-07-1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ual fuel nozzle tip assembly
CN104566470A (zh) * 2014-12-03 2015-04-29 北京华清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分布式火焰的燃烧室头部结构
US20160186662A1 (en) * 2014-12-30 2016-06-3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ilot nozzle in gas turbine combustor
CN204665353U (zh) * 2015-02-26 2015-09-23 北京华清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燃气轮机燃烧室的防回火喷嘴
US20200025384A1 (en) * 2018-07-17 2020-01-2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Fuel Nozzle Cooling Structur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3324A (zh) * 2021-07-16 2021-10-08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尾气燃烧器
CN113483361A (zh) * 2021-08-18 2021-10-08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燃气轮机用火焰筒及燃气轮机
CN113513409A (zh) * 2021-08-20 2021-10-19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燃气轮机的吹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513409B (zh) * 2021-08-20 2022-12-20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燃气轮机的吹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983496A (zh) * 2021-09-23 2022-01-28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喷嘴、燃烧室和燃气轮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8315B (zh) 2023-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08315A (zh) 燃烧室用喷嘴和燃气轮机
EP2405201B1 (en) Injection nozzle for a turbomachine
CN108885005A (zh) 用于分段式环形燃烧系统的集成燃烧器喷嘴
CN108779920A (zh) 用于分段式环形燃烧系统的燃料喷射模块
CN109404967B (zh) 一种燃气轮机的燃烧室及燃气轮机
CN113137632A (zh) 预混型值班燃料喷嘴头、燃料喷嘴和燃气轮机
CN113137633A (zh) 燃气轮机及其燃烧室用喷嘴
CN113551265B (zh) 燃料喷嘴和燃气轮机
CN112815357A (zh) 燃烧室的火焰筒结构及燃烧室
CN113606608B (zh) 值班燃料喷嘴头、燃料喷嘴和燃气轮机
CN113108314A (zh) 值班燃料喷嘴头、燃料喷嘴和燃气轮机
CN109424976B (zh) 扁形航改燃机燃气喷嘴
CN108061308B (zh) 燃气轮机的后火焰燃料喷射装置
CN113551263B (zh) 燃气轮机用喷嘴头和燃气轮机用喷嘴
CN214370984U (zh) 燃烧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CN113137635B (zh) 值班燃料喷嘴头、燃料喷嘴以及燃气轮机
CN113483358B (zh) 燃气轮机用喷嘴头和燃气轮机用喷嘴
CN219083075U (zh) 一种燃烧器引射系统及应用有该引射系统的燃气灶具
CN113803743B (zh) 一种二次燃烧装置和具有其的燃烧室和燃气轮机
CN213930921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及其燃气灶
CN117167733B (zh) 一种可调式双燃料低碳排量的燃烧器
CN220229137U (zh) 一种多喷嘴式燃油燃烧器
CN219367616U (zh) 一种具有中心对流引射结构的上进风燃烧器
CN210568420U (zh) 一种浓淡燃烧器及燃气装置
CN113483359B (zh) 燃气轮机用喷嘴头和燃气轮机用喷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