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07811A - 平稳倒换真空泵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平稳倒换真空泵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07811A
CN113107811A CN202110377866.4A CN202110377866A CN113107811A CN 113107811 A CN113107811 A CN 113107811A CN 202110377866 A CN202110377866 A CN 202110377866A CN 113107811 A CN113107811 A CN 113107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standby
valve
value
vacuum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778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07811B (zh
Inventor
蒋耀煌
何俊君
陈军海
肖桂冲
牛兆东
李林洁
李晓峰
徐欢
余勇辉
欧伟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GIS S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GIS S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GIS S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GIS S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7786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078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07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7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07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78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7/00Pumps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5/00
    • F04B37/10Pumps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5/00 for special use
    • F04B37/14Pumps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5/00 for special use to obtain high vacuu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0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distribution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1/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B41/0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1/00Testing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平稳倒换真空泵的方法,在在用真空泵和备用真空泵倒换的过程中,始终控制管路中的压力保持在稳定的状态,避免了倒换真空泵的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波动过大。本发明优化细化倒泵的操作,有效将倒泵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波动控制在小范围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倒泵的压力波动大导致的人员安全事故和环保事故。

Description

平稳倒换真空泵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倒泵方法,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平稳倒换真空泵的方法。
背景技术
解析塔是大型浸出车间尾气回收系统工艺中的关键设备之一,真空泵是将解析塔内部抽成负压的设备,在负压状态下,解析塔内的酸汽被输送至制酸工序进行处理。一般来说,真空泵包含在用的真空泵和备用的真空泵,在用的真空泵是指正在使用的真空泵,备用的真空泵是指备用的未被使用的真空泵,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启动备用的真空泵且关闭在用的真空泵,这就是倒泵。现有的倒换真空泵的方法是,打开备用真空泵的备用泵出口阀门,启动备用真空泵,缓慢打开备用真空泵的备用泵进口阀门,同时缓慢关小在用真空泵的备用泵进口阀门,待备用真空泵与在用真空泵的出口压力一致时,关闭在用真空泵并关闭在用真空泵的进出口的阀门。
但是现有的倒换真空泵的方法过于简单,忽视了对压力的控制,对于真空泵的参数尤其是压力参数不能平稳控制,极易造成倒换真空泵时,真空泵的进出口压力波动大,这会带来以下问题:真空泵的进出口的压力波动大,在倒泵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解析塔的解析效果及脱硫效率降低;解析塔出口的酸汽压力波动最高点高于酸汽水封设定压力时,水封被冲破,造成酸汽泄漏,可能导致人员硫化氢中毒事故;解析塔出口的酸汽压力波动最高点低于10KPa时,可能会造成制酸连锁跳停,酸汽被切换到焦炉燃烧,造成焦炉烟囱尾气二氧化硫超标的环保事故。因此有必要一种平稳倒换真空泵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平稳倒换真空泵的方法,优化细化倒泵的操作,有效将倒泵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波动控制在小范围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倒泵的压力波动大导致的人员安全事故和环保事故。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平稳倒换真空泵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S1、备用真空泵的备用泵循环管阀门全开,备用泵循环管上备用泵旁通管的备用泵旁通阀开启;
S2、缓慢打开备用真空泵的备用泵出口阀,等待备用分离罐的第一压力表的数值、第一压力变送器的数值与在用分离罐的第二压力表的数值、第二压力变送器的数值一致时,开启备用真空泵的备用泵进口阀;
S3、启动备用真空泵,当备用真空泵的备用泵进口阀旁的第三压力表的数值稳定后,观察在用分离罐的第二压力变送器的数值,继续缓慢打开备用真空泵的备用泵进口阀,然后停止,观察在用分离罐的第二压力变送器的数值无变化,继续缓慢打开备用泵进口阀,重复本步骤,直至备用真空泵的备用泵进口阀完全打开;
S4、缓慢关闭备用泵旁通阀,在关闭过程中,保持在用分离罐的第二压力变送器的数值无变化,直至完全关闭备用泵旁通阀,缓慢多次关闭备用泵循环管阀门,每次关闭前需要等待第三压力表的数值稳定后才能进行关闭,直至第三压力表的压力数值达到规定值时停止关闭备用泵循环管阀门;
S5、缓慢多次打开在用真空泵的在用泵循环管阀门,在开启过程中,注意第三压力表的数值变化,通过调整备用泵循环管阀门,始终使第三压力表的压力数值保持在规定值,直至在用泵循环管阀门完全打开;
S6、缓慢多次关闭在用真空泵的在用泵进口阀,在关闭过程中,持续观察第一压力变送器的数值变化,如果第一压力变送器的数值无变化,则继续关闭在用泵进口阀,如果第一压力变送器的数值升高,则停止关闭动作,待第一压力变送器的数值回降到正常值后,继续关闭在用泵进口阀,直至完全关闭;
S7、关闭在用真空泵,关闭在用真空泵的在用泵出口阀,完成倒泵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备用泵旁通阀的开启程度为10%-30%,优选地,备用泵旁通阀的开启程度为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备用真空泵的备用泵进口阀的开启程度为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每次缓慢打开备用真空泵的备用泵进口阀,开启程度为10%-30%,优选地,备用泵进口阀每次的开启程度为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用泵循环管阀门和备用泵循环管阀门均是自动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4和S5中,所述规定值是-85Kpa。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4中,第三压力表的压力数值达到-85Kpa时停止关闭备用泵循环管阀门,将备用泵循环管阀门设置为DCS自动调节,DCS自动调节的设定值为-85Kpa。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5中,每次打开在用真空泵的在用泵循环管阀门的开启程度是10%-20%,优选地,每次打开在用真空泵的在用泵循环管阀门的开启程度是10%。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优化细化了倒泵的方法,对倒换真空泵过程中的在用真空泵和备用真空泵的压力进行平稳控制,层层推进,避免了开关阀门的交叉动作,有利于压力的稳定控制,使倒换真空泵过程中,既不影响解析塔的抽负压,也不影响后续工序的生产,实现了平稳倒换真空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倒泵的压力波动大导致的人员安全事故和环保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置示意图。
图中:1-主管道,2-在用真空泵,3-在用分离罐,4-在用泵进口阀,5-第四压力表,6-在用泵循环管,7-在用泵旁通管,8-在用泵旁通阀,9-在用泵循环管阀门,10-第二压力表,11-第二压力变送器,12-在用泵出口阀,13-备用真空泵,14-备用分离罐,15-备用泵进口阀,16-第三压力表,17-备用泵循环管,18-备用泵旁通管,19-备用泵循环管阀门,20-备用泵旁通阀,21-第一压力表,22-第一压力变送器,23-备用泵出口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涉及的“上”“下”等方位词均相对于附图视角而定,仅仅只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够理解为对技术方案的限制。
如图1所示,将解析塔内部抽成负压的设备包括在用真空泵2和备用真空泵13,其中,从解析塔内产生的酸汽流入主管道1,主管道1分别通过管道与在用真空泵2和备用真空泵13的入口连通。
与在用真空泵2的入口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在用泵进口阀4,在用泵进口阀4与在用真空泵2之间设置有第四压力表5,在用真空泵2通过管道与在用分离罐3的入口连通,在用分离罐3设置有第二压力表10和第二压力变送器11,在用分离罐3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后工序的设备连通,在用分离罐3的出口的管道上设置有在用泵出口阀12,在用分离罐3的出口的管道和在用真空泵2的入口连通的管道之间设置在用泵循环管6,在用泵循环管6上设置有在用泵循环管阀门9,在用泵循环管6上设置有在用泵旁通管7,在用泵旁通管7位于在用泵循环管阀门9的两端,且在用泵旁通管7上设置有在用泵旁通阀8,另外,在用真空泵2和在用分离罐3之间设置有工作液冷却器,被冷却的工作液在在用真空泵2和在用分离罐3之间循环,降低在用真空泵2和在用分离罐3的温度。
与备用真空泵13的入口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备用泵进口阀15,备用泵进口阀15与备用真空泵13之间设置有第三压力表16,备用真空泵13通过管道与备用分离罐14的入口连通,被用分离罐设置有第一压力表21和第一压力变送器22,备用分离罐14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后工序的设备连通,备用分离罐14的出口的管道上设置有备用泵出口阀23,备用分离罐14的出口的管道和备用真空泵13的入口连通的管道之间设置备用泵循环管17,备用泵循环管17上设置有备用泵循环管阀门19,备用泵循环管17上设置有备用泵旁通管18,备用泵旁通管18位于备用泵循环管阀门19的两端,且备用泵旁通管18上设置有备用泵旁通阀20,另外,备用真空泵13和备用分离罐14之间设置有工作液冷却器,被冷却的工作液在备用真空泵13和备用分离罐14之间循环,降低备用真空泵13和备用分离罐14的温度。
其中,备用分离罐14的出口的管道设置在在用泵出口阀12的后方。
其中,在用真空泵2、备用真空泵13、第四压力表5、第二压力变送器11、在用泵循环管阀门9、第三压力表16、第一压力变送器22和备用泵循环管阀门19具由DCS系统控制。
可看出在用真空泵2和备用真空泵13所在的整体结构相似,完成倒泵操作后,原来的在用真空泵2成为备用泵,原来的备用真空泵13成为在用泵。
结合上述内容说明平稳倒换真空泵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S1、备用真空泵13的备用泵循环管阀门19全开,备用泵循环管17上备用泵旁通管18的备用泵旁通阀20开启,备用泵旁通阀20的开启程度为10%-30%,优选地,备用泵旁通阀20的开启程度为20%,该步骤是先打开备用真空泵13所在的管路的循环,由于在倒泵过程中,备用真空泵13的备用泵出口阀23和备用泵进口阀15是逐步开启的,为了备用真空泵13的正常运行,需要先使备用真空泵13处于内部循环的状态;
S2、缓慢打开备用真空泵13的备用泵出口阀23,等待备用分离罐14的第一压力表21的数值、第一压力变送器22的数值与在用分离罐3的第二压力表10的数值、第二压力变送器11的数值一致时,开启备用真空泵13的备用泵进口阀15,备用真空泵13的备用泵进口阀15的开启程度为5%,该步骤中,先缓慢打开备用泵出口阀23,部分酸汽会经过备用泵出口阀23回流至备用分离罐14内,同时,部分酸汽也会经过备用泵进口阀15进入备用真空泵13和备用分离罐14内,此时备用真空泵13处于关闭状态,先使备用分离罐14和在用分离罐3的压力相同,便于后续启动备用真空泵13后,备用真空泵13正常运行,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启动备用真空泵13时,备用真空泵13使酸汽大量输出至后续工序使压力波动的最高点高于酸汽水封设定压力,有效防止了酸汽泄漏事故;
S3、启动备用真空泵13,当备用真空泵13的备用泵进口阀15旁的第三压力表16的数值稳定后,观察在用分离罐3的第二压力变送器11的数值,继续缓慢打开备用真空泵13的备用泵进口阀15,然后停止,观察在用分离罐3的第二压力变送器11的数值无变化,继续缓慢打开备用泵进口阀15,重复本步骤,直至备用真空泵13的备用泵进口阀15完全打开,每次缓慢打开备用真空泵13的备用泵进口阀15,开启程度为10%-30%,优选地,备用泵进口阀15每次的开启程度为20%,该步骤完全打开备用泵进口阀15,使备用真空泵13完全投入使用但功率较低,备用真空泵13处于部分酸汽内循环的状态;
S4、缓慢关闭备用泵旁通阀20,在关闭过程中,保持在用分离罐3的第二压力变送器11的数值无变化,直至完全关闭备用泵旁通阀20,缓慢多次关闭备用泵循环管阀门19,每次关闭前需要等待第三压力表16的数值稳定后才能进行关闭,直至第三压力表16的压力数值达到规定值时停止关闭备用泵循环管阀门19,其中,规定值是-85Kpa,第三压力表16的压力数值达到-85Kpa时停止关闭备用泵循环管阀门19,将备用泵循环管阀门19设置为DCS自动调节,DCS自动调节的设定值为-85Kpa,该步骤关闭了备用泵旁通阀20,备用真空泵13处的部分酸汽只通过备用泵循环管17进行内循环,而且备用泵循环管阀门19自动调节,压力的设定值时-85Kpa;
S5、缓慢多次打开在用真空泵2的在用泵循环管阀门9,在开启过程中,注意第三压力表16的数值变化,每次打开在用真空泵2的在用泵循环管阀门9的开启程度是10%-20%,优选地,每次打开在用真空泵2的在用泵循环管阀门9的开启程度是10%,通过备用泵循环管阀门19的自动调整,始终使第三压力表16的压力数值保持在规定值,直至在用泵循环管阀门9完全打开,其中,规定值是-85Kpa,在该步骤中,由于开启了在用泵循环管阀门9,因此在用真空泵2处也有部分酸汽进行内循环,通过在用泵进口阀4进入在用真空泵2的酸汽减少通过备用泵进口阀15进入备用真空泵13的酸汽增多,备用真空阀功率增大,同时备用泵循环管阀门19关小,减少备用真空泵13处的酸汽内循环,从而使第三压力表16的压力数值保持在-85Kpa,在用真空泵2和备用真空泵13均输出酸汽至后续工序,到后续工序的酸汽输出压力保持不变;
S6、缓慢多次关闭在用真空泵2的在用泵进口阀4,在关闭过程中,持续观察第一压力变送器22的数值变化,如果第一压力变送器22的数值无变化,则继续关闭在用泵进口阀4,如果第一压力变送器22的数值升高,则停止关闭动作,待第一压力变送器22的数值回降到正常值后,继续关闭在用泵进口阀4,直至完全关闭,该步骤使越来越多的酸汽进入备用循环泵,在此过程中,始终维持备用分离罐14内的压力稳定,防止因关闭在用泵进口阀4使输出到后续工序的酸汽的压力突然减小,导致压力波动最低点低于10KPa,造成制酸连锁跳停,酸汽被切换到焦炉燃烧,从而造成焦炉烟囱尾气二氧化硫超标的环保事故;
S7、关闭在用真空泵2,关闭在用真空泵2的在用泵出口阀12,完成倒泵操作。
在此过程中,在用真空泵2和备用真空泵13的功率始终由DCS系统自动控制,在用真空泵2和备用真空泵13的功率根据变化而自动增大或减小。
本发明优化细化了倒泵的方法,对倒换真空泵过程中的在用真空泵和备用真空泵的压力进行平稳控制,层层推进,避免了开关阀门的交叉动作,有利于压力的稳定控制,使倒换真空泵过程中,既不影响解析塔的抽负压,也不影响后续工序的生产,实现了平稳倒换真空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倒泵的压力波动大导致的人员安全事故和环保事故。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平稳倒换真空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S1、备用真空泵(13)的备用泵循环管阀门(19)全开,备用泵循环管(17)上备用泵旁通管(18)的备用泵旁通阀(20)开启;
S2、缓慢打开备用真空泵(13)的备用泵出口阀(23),等待备用分离罐(14)的第一压力表(21)的数值、第一压力变送器(22)的数值与在用分离罐(3)的第二压力表(10)的数值、第二压力变送器(11)的数值一致时,开启备用真空泵(13)的备用泵进口阀(15);
S3、启动备用真空泵(13),当备用真空泵(13)的备用泵进口阀(15)旁的第三压力表(16)的数值稳定后,观察在用分离罐(3)的第二压力变送器(11)的数值,继续缓慢打开备用真空泵(13)的备用泵进口阀(15),然后停止,观察在用分离罐(3)的第二压力变送器(11)的数值无变化,继续缓慢打开备用泵进口阀(15),重复本步骤,直至备用真空泵(13)的备用泵进口阀(15)完全打开;
S4、缓慢关闭备用泵旁通阀(20),在关闭过程中,保持在用分离罐(3)的第二压力变送器(11)的数值无变化,直至完全关闭备用泵旁通阀(20),缓慢多次关闭备用泵循环管阀门(19),每次关闭前需要等待第三压力表(16)的数值稳定后才能进行关闭,直至第三压力表(16)的压力数值达到规定值时停止关闭备用泵循环管阀门(19);
S5、缓慢多次打开在用真空泵(2)的在用泵循环管阀门(9),在开启过程中,注意第三压力表(16)的数值变化,通过调整备用泵循环管阀门(19),始终使第三压力表(16)的压力数值保持在规定值,直至在用泵循环管阀门(9)完全打开;
S6、缓慢多次关闭在用真空泵(2)的在用泵进口阀(4),在关闭过程中,持续观察第一压力变送器(22)的数值变化,如果第一压力变送器(22)的数值无变化,则继续关闭在用泵进口阀(4),如果第一压力变送器(22)的数值升高,则停止关闭动作,待第一压力变送器(22)的数值回降到正常值后,继续关闭在用泵进口阀(4),直至完全关闭;
S7、关闭在用真空泵(2),关闭在用真空泵(2)的在用泵出口阀(12),完成倒泵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稳倒换真空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备用泵旁通阀(20)的开启程度为10%-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稳倒换真空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备用真空泵(13)的备用泵进口阀(15)的开启程度为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稳倒换真空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每次缓慢打开备用真空泵(13)的备用泵进口阀(15),开启程度为10%-30%。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平稳倒换真空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泵循环管阀门(9)和备用泵循环管阀门(19)均是自动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稳倒换真空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和S5中,所述规定值是-85Kpa。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稳倒换真空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第三压力表(16)的压力数值达到-85Kpa时停止关闭备用泵循环管阀门(19),将备用泵循环管阀门(19)设置为DCS自动调节,DCS自动调节的设定值为-85Kpa。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稳倒换真空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每次打开在用真空泵(2)的在用泵循环管阀门(9)的开启程度是10%-20%。
CN202110377866.4A 2021-04-08 2021-04-08 平稳倒换真空泵的方法 Active CN1131078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7866.4A CN113107811B (zh) 2021-04-08 2021-04-08 平稳倒换真空泵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7866.4A CN113107811B (zh) 2021-04-08 2021-04-08 平稳倒换真空泵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7811A true CN113107811A (zh) 2021-07-13
CN113107811B CN113107811B (zh) 2023-05-16

Family

ID=76714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77866.4A Active CN113107811B (zh) 2021-04-08 2021-04-08 平稳倒换真空泵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0781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2581A (zh) * 2022-03-29 2022-07-01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酸汽清洗装置及防止酸汽管堵塞的在线冲洗方法
CN115228254A (zh) * 2022-07-12 2022-10-25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硫解析系统及其切换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33406A1 (de) * 2000-07-08 2002-01-17 Alceru Schwarza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sicheren Fördern und Handhaben von spinnfähigen Celluloselösungen
CN101788396A (zh) * 2010-01-28 2010-07-28 无锡炫宇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叠压供水设备性能测试系统
CN103256482A (zh) * 2013-05-24 2013-08-21 重庆明珠机电有限公司 电热式油气混输智能化集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069675A (zh) * 2014-07-11 2014-10-01 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 一种矿浆脱水设备用硝酸供给回收系统
CN112228328A (zh) * 2020-10-20 2021-01-15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双抽采泵热备切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33406A1 (de) * 2000-07-08 2002-01-17 Alceru Schwarza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sicheren Fördern und Handhaben von spinnfähigen Celluloselösungen
CN101788396A (zh) * 2010-01-28 2010-07-28 无锡炫宇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叠压供水设备性能测试系统
CN103256482A (zh) * 2013-05-24 2013-08-21 重庆明珠机电有限公司 电热式油气混输智能化集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069675A (zh) * 2014-07-11 2014-10-01 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 一种矿浆脱水设备用硝酸供给回收系统
CN112228328A (zh) * 2020-10-20 2021-01-15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双抽采泵热备切换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2581A (zh) * 2022-03-29 2022-07-01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酸汽清洗装置及防止酸汽管堵塞的在线冲洗方法
CN115228254A (zh) * 2022-07-12 2022-10-25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硫解析系统及其切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7811B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07811A (zh) 平稳倒换真空泵的方法
CN109441575B (zh) 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供热期热网系统运行的方法
CN110131003B (zh) 一种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二回路启停的系统和方法
CN112160907A (zh) 一种水润滑轴承的螺杆空气压缩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404563A (zh) 一种低压缸切缸供热机组低加回热系统
CN113446591A (zh) 一种适应深度调峰的高能水回收系统的逻辑控制及方法
CN210977837U (zh) 一种电厂凝结水系统的供给给水泵密封水的装置
CN209967728U (zh) 一种pdh装置蒸汽透平乏汽凝液的回收系统
CN211552096U (zh) 一种补油装置以及螺杆式冷水机组系统
CN110752046B (zh) 安全装置、核电厂系统以及核电厂的安全运行方法
CN212106369U (zh) 一种浆液循环泵机械密封冷却水系统
CN113639202A (zh) 泵送设备及泵送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4034030A (zh) 一种应用于燃气锅炉定排余热回收的系统、方法
CN108443861B (zh) 一种消除闭式冷凝水回收系统背压的节能装置
JPS61178088A (ja) 純水製造装置
CN108613197B (zh) 一种回收利用rto焚烧炉热能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2631343B (zh) 一种母管制多除氧器并列运行控制水位的方法
CN218953377U (zh) 高温气冷堆轴封供汽系统
CN213089449U (zh) 炼化装置中的高温泵装置
CN216671209U (zh) 一种600mw级多模块高温堆启停堆系统
CN219317283U (zh) 丙烷脱氢装置反应器抽真空系统
CN110779347B (zh) 一种循环水系统智能控制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5862903U (zh) 泵送设备
CN220189671U (zh) 一种层压机真空储能装置
CN214173028U (zh) 工艺流体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