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03187B - 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03187B
CN113103187B CN202110348651.XA CN202110348651A CN113103187B CN 113103187 B CN113103187 B CN 113103187B CN 202110348651 A CN202110348651 A CN 202110348651A CN 113103187 B CN113103187 B CN 1131031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ressure
top cover
reference table
di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86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03187A (zh
Inventor
黄烽
张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ngyu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ngyu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ngyu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ngyu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4865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031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03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3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031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31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B27/14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ssembling objects other than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 B25B11/02Assembly ji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1/00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sticking 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e.g. cold pressure welding
    • F16B11/006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sticking 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e.g. cold pressure welding by glu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模体制造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基准台、固定部件和压力部件;固定部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基准台上的夹头、设在两个夹头之间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带动两个夹头做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滑动,每一个夹头上方均螺纹连接有若干个调距螺杆;基准台用于放置模体的底座和柱体,压力部件用于将模体的顶盖压紧在柱体上,两个夹头用于将柱体夹持至轴线竖直的状态,且每一个调距螺杆均可抵接到模体顶盖的底面上。通过调距螺杆和压力部件的相互配合,将顶盖粘接到柱体上时,利用调距螺杆将顶盖顶面调节至水平状态,并在夹头将柱体定位至轴线竖直的前提下,提高顶盖顶面和柱体轴线的垂直度。

Description

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模体制造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模体是一种用于医疗器械校准的工具,模体的加工精度决定着其对医疗器械的校准精度,也决定了医疗器械后续的使用精度。
参照图1,为一种医疗器械的模体结构,其由下至上依次为底座11、柱体12和顶盖13,其中顶盖13和底座11为形状相同的平板状,顶盖13和底座11的周向侧壁由多个斜切面组成,柱体12为内部中空状的筒状结构,且底座11和柱体12一体成型,顶盖13粘接在柱体11顶端。
在使用时,底座底面和顶盖顶面与柱体轴线之间的垂直度要求较高,而底座和柱体一体加工成型,因此在加工底座和柱体时可保证底座底面与柱体轴线的垂直度,但将顶盖粘接到柱体顶端上时,因采用人工涂抹粘接胶和将顶盖压紧到柱体上的操作,无法保证顶盖顶面和柱体轴线的垂直度,影响模体的制造精度。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对模体的制造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制造装置,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制造装置,包括基准台、设在基准台上的固定部件和设在基准台上的压力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基准台上的夹头、设在两个夹头之间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两个夹头做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滑动,每一个所述夹头上方均螺纹连接有若干个调距螺杆;所述基准台用于放置模体的底座和柱体,所述压力部件用于将模体的顶盖压紧在柱体上,两个所述夹头用于将柱体夹持至轴线竖直的状态,且每一个所述调距螺杆均可抵接到模体顶盖的底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制造模体时,先将模体的底座放置到基准台上,使模体的柱体处于两个夹头之间,然后使用驱动组件带动两个夹头做相互靠近的移动,令两个夹头均抵接到模体的柱体上,将模体的柱体夹持在基准台上,使模体的底座和柱体固定,此时柱体的轴线被定位至竖直状态;然后向柱体顶端涂抹粘接胶之后,把顶盖放置到柱体顶端,同时使用压力部件将顶盖压紧在柱体顶端;然后再将所有的调距螺杆顶到顶盖的底面上,并测量顶盖顶面多个部位的高度,测量完成后放松压力部件对顶盖的压力,并根据高度值的不同调整调距螺杆的高度,将顶盖顶面调整至高度相同的状态,此时确保顶盖顶面为水平状态,从而保证了顶盖顶面和柱体轴线的垂直度,提高模体的制造质量。
可选的,所述基准台上设有三个定位销,三个所述定位销位于压盘的正下方,三个所述定位销的顶端位于同一个平面上,且三个所述定位销的顶端不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模体的底座放置到基准台上时,令模体的底座底面同时与三个定位销的顶端抵接,在三个不处于同一条直线的点能够定位出唯一一个平面的原理下,将底座的底面定位至水平状态,并在底座和柱体一体加工成型的前提下,也将柱体的轴线定位至竖直状态,再由夹头对柱体进行固定,即可实现对柱体轴线定位的功能,提高顶盖和柱体配合时的定位精度。
可选的,所述定位销的底端与基准台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定位销时,可以根据转动定位销的方式来调节定位销的顶端高度,方便将三个定位销的顶端调节至处于同一个平面的状态。
可选的,所述压力部件包括固设在基准台上的支架、设在支架上的压盘、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驱动套筒和穿设在驱动套筒内的压力螺杆,所述压盘能够在支架上做靠近或远离基准台方向的滑动,所述压力螺杆与驱动套筒螺纹连接,所述压力螺杆的底端与压盘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顶盖放置到柱体顶端后,顶盖正好处于压盘的下方,然后转动驱动套筒,使驱动套筒带动螺杆向下移动,螺杆带动压盘向下压紧到与顶盖抵接的状态,实现对顶盖施加压力的作用;并且在顶盖对压盘施加反向作用力后,在压力螺杆和驱动套筒螺纹连接具有的自锁性调节性,压力螺杆不会自行反向移动,以此确保了对顶盖的压力效果较好。
可选的,所述压盘靠近基准台的一侧固设有压环,所述压环的内径小于模体的柱体内径、外径大于模体的柱体外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压环代替压盘与顶盖接触,压环与顶盖的接触部位正好与顶盖和柱体顶端的接触部位一致,使顶盖和柱体粘接部位承受的压力更加均匀,提高顶盖和柱体的粘接效果。
可选的,所述压环具有弹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顶盖的顶面会被调距螺杆定位至水平的状态,而压环在生产制造时,无法保证压环的底面也处于水平状态,若压环为硬质的,压环抵接到顶盖顶面会再次对顶盖顶面定位,影响顶盖顶面的定位精度,而压环具有弹性后,压环依靠自身的弹性变化来适应顶盖,使压环只对顶盖提供压力,顶盖只依靠调距螺杆进行定位,以保证顶盖的定位精度效果较好。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基准台上的齿轮、两个滑动连接在基准台上的齿条、以及驱动其中一个齿条滑动的第一气缸;所述齿轮的转动轴线与压盘轴线重合,两个所述齿条沿齿轮轴线轴对称分布,所述齿轮位于两个齿条之间并同时与两个齿条啮合,且两个所述齿条分别与两个夹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两个夹头移动时,启动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带动与其连接的齿条滑动,齿轮会被该齿条的带动下转动,同时齿轮也会带动另一个齿条滑动,使两个齿条做同步反向的滑动,两个夹头即可被两个齿条的带动下做同步反向的滑动,而两个夹头移动时的中点正好使齿轮和压盘的轴线,使两个夹头将柱体固定后,柱体的位置正好对齐到压盘的下方,实现将柱体定位至与压盘轴线重合的状态,便于后续压盘对顶盖施加均匀的压力。
可选的,三个所述定位销绕着压盘的圆周向阵列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柱体定位至与压盘轴线重合的状态后,底座被三个定位销的支撑部位也会呈以压盘的轴线程阵列分布的状态,压盘传递给柱体和底座的压力会均匀分散到三个定位销上,使柱体和底座承受压力后能够保持稳定。
可选的,每一个夹头的下方均滑动连接有压板,且所述夹头上设有用于带动压板做远离或靠近夹头方向滑动的第二气缸,所述压板用于压紧到模体的底座顶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夹头将柱体夹持后,夹头下方的压盘会与底座顶面伸出柱体的部位对齐,然后启动第二气缸,令第二气缸带动压板向下压紧底座,将底座压紧到基准台上,使底座和柱体同时受到压板和夹头的固定作用,提高对底座和柱体的固定效果,令压力部件压紧顶盖时柱体和底座能够保持稳定,提高定位效果。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制造方法,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医疗器械模体的制造方法,制造步骤为:
S1、将加工好的模体底座和柱体放置到基准台上;
S2、控制两个夹头将模体的柱体夹持在基准台上;
S3、向柱体的顶端涂抹粘接胶,并将顶盖放置到柱体顶端;
S4、使压力部件对顶盖施加压力,然后令所有的调距螺杆转动至与顶盖底面抵接的状态;
S5、测量顶盖各个部位的高度值;
S6、减小压力部件对顶盖的压力,并根据高度值调整各个调距螺杆,将顶盖顶面高度调整至相同状态,然后再次增大压力部件对压盖的压力;
S7、顶盖和柱体粘接好之后将其从基准台上取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对模体的底座和柱体进行初步定位,确定好底座和柱体的轴线位置,然后再将顶盖粘接到柱体顶端,并依靠调距螺杆和压力部件的相互作用对顶盖顶面进行调节,在保证顶盖和柱体粘接效果的前提下,提高了顶盖顶面和柱体轴线的垂直度精度,提高了模体的制造质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在夹头上的调距螺杆和压力部件的相互配合,在将顶盖粘接到柱体上时,利用调距螺杆将顶盖顶面调节至水平状态,并在夹头将柱体定位至轴线竖直的前提下,提高了顶盖顶面和柱体轴线的垂直度;
2.基准台上的三个定位销实现了对底座和柱体进行定位的功能,并配合夹头和压板能够稳定的置于三个定位销上,且三个定位销能够将压力部件传递给底座的压力均匀分散,保证粘接过程中底座和柱体的稳定性;
3.通过弹性的压环对顶盖施加压力,在压环自身弹性变形的作用下与顶盖顶面位置适配,仅仅对顶盖施加压力,不易影响调节螺栓对顶盖的定位精度,进一步提高模体的制造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背景技术中用于医疗器械的模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制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固定部件和压力部件与模体相互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固定部件和压力部件与模体相互配合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表示基准台和三个定位销连接关系的局部爆炸图。
图6是表示两个夹头与柱体配合关系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基准台下方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1、底座;12、柱体;13、顶盖;2、基准台;21、支撑架;22、定位销;23、燕尾槽;24、通槽;3、固定部件;31、夹头;311、燕尾块;312、V型槽;313、安装板;314、支撑块;32、驱动组件;321、主轴;322、齿轮;323、齿条;324、第一气缸;325、连接杆;33、压板;331、导向柱;332、第二气缸;34、调距螺杆;341、旋钮;4、压力部件;41、支架;42、压盘;421、滑杆;422、压环;43、压力螺杆;44、驱动套筒;441、手轮;5、弹性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制造装置。
参照图2和图3,制造装置包括基准台2、固定部件3和压力部件4。基准台2为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板,基准台2的底面固设有支撑架21,支撑架21采用多根铝型材拼接形成,支撑架21将基准台2支撑在地面上。固定部件3和压力部件4均安装在基准台2上,固定部件3用于和模体的柱体12配合,将模体的柱体12和底座11固定到基准台2上;压力部件4用于和模体的顶盖13配合,将模体的顶盖13压紧在模体的柱体12上。使用时,先使用固定部件3将柱体12固定到基准台2上,再向柱体12的顶端涂抹粘接胶,然后将顶盖13放置到柱体12上后,使用压力部件4将顶盖13压紧在柱体12上,令顶盖13和柱体12粘接在一起,实现对模体的制造目的。
其中,参照图3和图4,压力部件4包括支架41、压盘42、压力螺杆43和驱动套筒44。支架41也由多个铝型材相互拼接形成,支架41固定连接在基准台2上;压盘42呈圆形盘设置,压盘42的直径大于模体柱体12的外径、小于模体顶盖13上距离最短的两个斜切面的间距,且压盘42的轴线与基准台2相互垂直;压盘42的顶面固设有两个滑杆421,滑杆421沿压盘42的轴向设置,两个滑杆421沿压盘42的轴线中心对称分布,滑杆421的顶端贯穿支架41与其滑移连接,使压盘42能够在支架41上做竖直方向上的滑动;压盘42的底面固设有压环422,且压环422的内径小于柱体12的内径、外径大于柱体12的外径。
参照图3和图4,压力螺杆43位于压盘42的上方,压力螺杆43的轴线与压盘42的轴线重合,压力螺杆43的底端与压盘42固定连接;驱动套筒44转动连接在支架41上,且驱动套筒44的轴线与压力螺杆43的轴线重合,压力螺杆43穿设在驱动套筒44内与其螺纹连接,驱动套筒44的外周面上固设有手轮441。通过手轮441转动驱动套筒44,压力螺杆43会受到压盘42和两个滑杆421的限位作用而无法随驱动套筒44一同转动,从而使压力螺杆43在驱动套筒44内做轴向的移动,使压盘42做靠近或远离基准台2一侧的升降动作。
参照图3和图4,将模体的柱体12和底座11放置到基准台2上后,令柱体12的轴线和压盘42的轴线重合对应,柱体12和顶盖13的相对位置确定好之后,驱动压盘42向下移动,使压环422抵接到顶盖13上,使压环422对顶盖13施加压力,在压力螺杆43与驱动套筒44螺纹连接自锁性的前提下,在压盘42受到顶盖13的反向作用力时不会自行向上移动,对顶盖13的压紧效果较好,保证了顶盖13和柱体12之间的粘接效果。并且,压环422与顶盖13抵接的位置正好为顶盖13与柱体12顶端粘接的部位,使压力集中位于顶盖13和柱体12顶端的接缝位置,使顶盖13和柱体12的粘接效果更好。
但由于基准台2在生产时,基准台2的顶面会存在加工误差,无法保证基准台2顶面的平面度,若直接将底座11放置到基准台2上,是无法确定底座11和柱体12的位置的。
因此,参照图4和图5,基准台2的顶面上设有三个定位销22,三个定位销22均位于压盘42的下方,每一个定位销22轴线均与基准台2顶面垂直,定位销22的顶端呈球形设置、底端螺纹连接在基准台2上,所有定位销22的顶点均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且三个定位销22的顶点不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向基准台2上放置柱体12和底座11时,令底座11的底面与三个定位线的顶端抵接,在三点定位出一个平面的作用下,即可保证底座11的底面处于水平的状态,也能确定出柱体12的轴线呈竖直状态,后续只需保证顶盖13的顶面与柱体12轴线的垂直度即可。定位销22螺纹连接的方式,可通过旋转定位销22的方式来调节定位销22的顶端高度,确保三个定位销22的定位精度较高。
本实施例中,三个定位销22绕着压盘42的圆周方向均布在基准台2上,这样压环422传递给柱体12和底座11的压力会均匀分散在三个定位销22上,使底座11能够在承受压力时在三个定位销22上保持平衡稳定。
参照图4和图6,固定部件3包括两个夹头31和驱动组件32,两个夹头31沿压盘42的轴线对称设置在底座11上,三个定位销22和压盘42在水平方向上位于两个夹头31之间,夹头31在高度方向上处于压盘42和定位销22之间。每一个夹头31的底端均固设有燕尾块311,基准台2上开设有两个燕尾槽23,两个燕尾槽23与两个夹头31相对应,夹头31上的燕尾块311嵌于对应的燕尾槽23内滑动,使两个夹块可做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一侧的滑动。驱动组件32设在基准台2的底面上,驱动组件32用于和两个夹块配合连接,使驱动组件32能够带动两个夹块滑动。两个夹头31相互靠近的端壁上均开设有V型槽312,V型槽312用于和柱体12的外周面配合。
将模体的底座11放置到三个定位销22上之后,柱体12正好处于两个夹头31之间,然后令驱动组件32控制两个夹头31做相互靠近方向的移动,使两个夹头31的V型槽312均与柱体12的圆周面配合抵接,两个夹头31同时对柱体12产生相对的夹持力,从而将柱体12的位置固定在三个定位销22上。同时柱体12被两个夹头31夹持后的轴线正好被定位到与压盘42的轴线处于重合的状态,确保了压环422与柱体12顶端能够对齐。
参照图4和图7,驱动组件32包括主轴321、齿轮322、两个齿条323和第一气缸324;主轴321固设在基准台2的底面上,主轴321的轴线与压盘42的轴线重合,齿轮322套设在主轴321上与其转动连接,基准台2的底面固设有两个安装块,两个安装块绕主轴321的轴线呈中心对称分布,两个齿条323与两个安装块相对应,齿条323滑动连接在对应的安装块上,即两个齿条323也沿主轴321的轴线中心对称分布;齿轮322位于两个齿条323之间,且齿轮322同时与两个齿条323相互啮合;两个齿条323与两个夹头31一一对应,夹头31的底端还固设有连接杆325,基准台2上开设有通槽24,连接杆325穿过通槽24后与对应一侧的齿条323固定连接。第一气缸324的缸体固定安装在基准台2的底面、活塞杆与其中一个连接杆325固定连接。
当第一气缸324的活塞杆伸缩时,会拉动与其连接的连接杆325移动,连接杆325随之带动对应的齿条323在安装块上滑动,齿条323滑动过程中会带动齿轮322转动,齿轮322则带动另一个齿条323随之滑动,由于两个齿条323位于齿轮322相对的两侧,因此两个齿条323的移动方向相反,以此实现了驱动两个夹头31做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移动。而且两个夹头31在移动过程中,均以主轴321的轴线为基准移动,使两个夹头31所定位出的柱体12轴线与主轴321的轴线,即实现将柱体12定位到与压盘42轴线重合的状态。
参照图3和图8,固定部件3还包括设在每一个夹头31下方的压板33和设在每一个夹头31上方多个调距螺杆34。
参照图3和图4,压板33呈半环形设置,且压板33的内径大于柱体12的内径,压板33的顶面固设有若干个导向柱331,导向柱331沿竖直方向设置,导向柱331远离压板33的一端贯穿夹头31与其滑动连接,使压板33能够做靠近或远离夹头31方向的滑动;夹头31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332,第二气缸332的活塞杆与压板33固定连接。
当夹头31与柱体12的外侧壁接触后,压板33正好处于底座11顶面延伸在柱体12之外的部位上方,且压板33不于柱体12的外周面接触;然后令第二气缸332带动压板33向下移动,使压板33压紧在底座11顶面,对底座11施加向下压力,将底座11和柱体12压紧在三个定位销22上,使压环422在将顶盖13压紧到柱体12上时柱体12能够保持稳定。
由于压板33和夹头31上的V型槽312在加工制造时会存在加工误差,在底座11已经被三个定位销22确定位置后,若再次使用压板33和V型槽312对底座11和柱体12进行定位,会因这些加工误差导致底座11和柱体12的位置产生微小的偏移,影响其定位精度。
因此,参照图4和图6,在压板33的底面和V型槽312的内侧壁上均固设有聚氨酯材料制成的弹性垫5,使弹性垫5代替压板33和底座11接触、V型槽312和柱体12的接触,在弹性变化的作用下,使底座11和柱体12仅依靠三个定位销22进行定位,夹头31和压板33仅对底座11和柱体12起到固定压紧的效果,这样就可以抵消压板33和V型槽312加工使产生的误差,保证底座11和柱体12的定位精度效果较高。
参照图8,夹头31上方设有安装板313,安装板313也呈半环形状,安装板313的大小与底板的大小一致,安装板313与夹头31之间固设有若干个支撑块314,安装板313通过支撑块314固定在夹头31上方。与夹头31对应的调距螺杆34均螺纹连接在安装板313上,并沿着安装板313的周向分布,调距螺杆34沿竖直方向设置,调距螺杆34的顶端呈球形设置、底端固设有旋钮341。
通过转动旋钮341即可使调距螺杆34做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使用压力部件4将顶盖13压紧在柱体12上后,依次转动每一个调距螺杆34,使调距螺杆34的球形顶端抵接到顶盖13的底面上,令每一个调距螺杆34的顶端均对顶盖13施加一个朝上的推力;然后放松压环422对顶盖13的压力,并使用百分表测量压盖顶面的平面度;可根据测量的平面度判断顶盖13的顶面是否与柱体12轴线垂直,然后对于顶盖13高度较低的部位使调距螺杆34将顶盖13的高度进行提升;对于顶盖13高度较高的部位令调距螺杆34向下移动,使顶盖13高度在压力部件4作用下降低;以此将顶盖13的顶面调整至水平,最后再次增大压环422对顶盖13的压紧力,而顶盖13因已经被所有的调距螺杆34顶端定位,进而保证了顶盖13的顶面与柱体12轴线的垂直度。
并且,压环422也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即压环422也具有弹性,使压环422抵接到顶盖13上后能够根据顶盖13的形状而变形,这样使顶盖13仅仅依靠多个调距螺杆34进行定位,压环422只对顶盖13施加压力,不会因压环422底面的加工误差影响顶盖13的定位精度。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每一个调距螺杆34均对应顶盖13上相邻的两个斜切面交接点的位置,因为这个位置的对应部位面积较大,调距螺杆34更加便于与顶盖13接触,调节效果也较好。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制造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先通过三个定位销22对底座11和柱体12进行初步定位,确定好柱体12的轴线位置,然后将顶盖13放置到柱体12顶端后,利用多个调距螺杆34和压环422的相互配合,将顶盖13调整到水平的位置,以此保证顶盖13粘接到柱体12上后与柱体12轴线的垂直度精度较高,提高了模体的制作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制造方法。
一种医疗器械模体的制造方法,其制造步骤为:
S1、先将两个夹头31的间距移动至大于柱体12直径、压环422和定位销22的间距大于整个模体高度的状态,然后将加工好的底座11和柱体12放置到基准台2的三个定位销22上,对底座11和柱体12进行初步定位;
S2、启动第一气缸324,控制两个夹头31同时向柱体12一侧移动,令柱体12被夹持在两个夹头31的V型槽312中,再启动两个夹头31上的第二气缸332,使第二气缸332带动压盘42向下移动,将底座11压紧到三个定位销22上;
S3、向柱体12的顶端涂抹粘接胶,涂抹完成后立即将顶盖13放置到柱体12顶端,调整后顶盖13和底座11的相对位置,使顶盖13上的斜切面和底座11上的斜切面一一对应;
S4、转动手轮441,将压环422压紧到顶盖13上,再依次转动调距螺杆34,使调距螺杆34的顶端均抵接到顶盖13的底面;
S5、将百分表固定到磁力表座上,使用百分表测量顶盖13延伸在压盘42外侧的部位高度,得出顶盖13顶面各个位置的高度;
S6、反向转动手轮441,减小压环422对顶盖13的压力,然后根据步骤S5中所测量出的顶盖13部位高度调节对应的调距螺杆34,对于高度较高的部位使调距螺杆34向下移动,对于高度较低的部位使调距螺杆34向上移动,并再次测量顶盖13顶面高度,直至顶盖13各个部位的高度一致后,再次增大压环422对顶盖13的压力,此时顶盖13顶面为水平状态,即顶盖13顶面与柱体12轴线垂直;
S7、等待粘接胶使顶盖13和柱体12粘接在一起后,依次松开调距螺杆34、压板33、夹头31和压环422,然后将制作好的模体从定位销22上取下。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准台(2)、设在基准台(2)上的固定部件(3)和设在基准台(2)上的压力部件(4);所述固定部件(3)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基准台(2)上的夹头(31)、设在两个夹头(31)之间的驱动组件(32);所述驱动组件(32)用于带动两个夹头(31)做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滑动,每一个所述夹头(31)上方均螺纹连接有若干个调距螺杆(34);所述基准台(2)用于放置模体的底座(11)和柱体(12),所述压力部件(4)用于将模体的顶盖(13)压紧在柱体(12)上,两个所述夹头(31)用于将柱体(12)夹持至轴线竖直的状态,且每一个所述调距螺杆(34)均可抵接到模体顶盖(13)的底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部件(4)包括固设在基准台(2)上的支架(41)、设在支架(41)上的压盘(42)、转动连接在支架(41)上的驱动套筒(44)和穿设在驱动套筒(44)内的压力螺杆(43),所述压盘(42)能够在支架(41)上做靠近或远离基准台(2)方向的滑动,所述压力螺杆(43)与驱动套筒(44)螺纹连接,所述压力螺杆(43)的底端与压盘(42)固定连接;所述基准台(2)上设有三个定位销(22),三个所述定位销(22)位于压盘(42)的正下方,三个所述定位销(22)的顶端位于同一个平面上,且三个所述定位销(22)的顶端不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22)的底端与基准台(2)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42)靠近基准台(2)的一侧固设有压环(422),所述压环(422)的内径小于模体的柱体(12)内径、外径大于模体的柱体(12)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422)具有弹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2)包括转动连接在基准台(2)上的齿轮(322)、两个滑动连接在基准台(2)上的齿条(323)、以及驱动其中一个齿条(323)滑动的第一气缸(324);所述齿轮(322)的转动轴线与压盘(42)轴线重合,两个所述齿条(323)沿齿轮(322)轴线轴对称分布,所述齿轮(322)位于两个齿条(323)之间并同时与两个齿条(323)啮合,且两个所述齿条(323)分别与两个夹头(3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定位销(22)绕着压盘(42)的圆周向阵列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夹头(31)的下方均滑动连接有压板(33),且所述夹头(31)上设有用于带动压板(33)做远离或靠近夹头(31)方向滑动的第二气缸(332),所述压板(33)用于压紧到模体的底座(11)顶面上。
9.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医疗器械模体制造装置的医疗器械模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步骤如下:
S1、将加工好的模体底座(11)和柱体(12)放置到基准台(2)上;
S2、控制两个夹头(31)将模体的柱体(12)夹持在基准台(2)上;
S3、向柱体(12)的顶端涂抹粘接胶,并将顶盖(13)放置到柱体(12)顶端;
S4、使压力部件(4)对顶盖(13)施加压力,然后令所有的调距螺杆(34)转动至与顶盖(13)底面抵接的状态;
S5、测量顶盖(13)各个部位的高度值;
S6、减小压力部件(4)对顶盖(13)的压力,并根据高度值调整各个调距螺杆(34),将顶盖(13)顶面高度调整至相同状态,然后再次增大压力部件(4)对压盖的压力;
S7、顶盖(13)和柱体(12)粘接好之后将其从基准台(2)上取下。
CN202110348651.XA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Active CN1131031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8651.XA CN113103187B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8651.XA CN113103187B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3187A CN113103187A (zh) 2021-07-13
CN113103187B true CN113103187B (zh) 2022-08-23

Family

ID=76713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8651.XA Active CN113103187B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031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9813B (zh) * 2021-08-18 2022-08-23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后轴总成轮毂轴端面双面锯铣机床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53823A2 (de) * 1999-05-08 2000-11-22 Karl Göckel Vorrichtung zum Halten eines Werkstückes
CN107470814B (zh) * 2017-09-18 2022-12-27 浙江硕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抗爆容器端部盖体组装装置
CN107756066A (zh) * 2017-11-20 2018-03-06 佛山瑞普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自动安装拆卸式五金圆形块安装机构
CN109394215B (zh) * 2018-11-16 2022-04-29 上海京悦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及夹具及加工工艺
CN210703687U (zh) * 2019-08-19 2020-06-09 南通沪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加工用专用夹具
CN211332940U (zh) * 2019-12-24 2020-08-25 湖北大冶汉龙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滑柱带盘式制动总成装配工装
CN112296627B (zh) * 2020-10-22 2021-10-01 苏州美特福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压盖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3187A (zh) 202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57769B (zh) 一种玻璃与金属片点胶固化的工艺流程以及生产线系统
CN113103187B (zh) 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12643367B (zh) 一种自定心可调节机加装夹装置及装夹方法
CN115446677B (zh) 一种中心孔磨床用夹具、中心孔磨床及其加工方法
JP5283019B2 (ja) 工作機械における芯の補正器具
CN2767080Y (zh) 多用途微型夹持器
CN212804837U (zh) 一种方便对接的中央数据库用减震底座
CN218284845U (zh) 一种可水平调校的平面磨床
CN212622012U (zh) 一种维氏硬度计测试不规则形状试样夹具
CN109654978B (zh) 鼠牙盘齿面形状深度误差检测方法
CN114199131A (zh) 一种精确位置调整的圆筒件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02582458U (zh) 用于大锥孔工件的锥形孔测量装置
CN109333103B (zh) 一种多角度铣削回转装夹工装的定位方法
CN211661541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零部件用工装夹具
CN209840992U (zh) 一种用于旋转轴的宽度尺寸测量治具
CN218135503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攻丝调节装置
CN214476745U (zh) 一种磁信号轮充磁用充磁装置
CN220490027U (zh) 一种锥形轴类尺寸测量装置
CN218313031U (zh) 一种用于机械设计生产用的工装夹具
CN209894160U (zh) 一种旋转卡盘的调节装置
CN217751140U (zh) 一种柱状材料固定夹具
CN220636971U (zh) 一种车床定位加工用三轴联动夹具
CN218902483U (zh) 一种高精度车载镜头点胶装置
CN221110898U (zh) 一种便于翻转的汽车发动机夹持装置
CN219132079U (zh) 一种用于快速夹紧的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