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00128A - 一种防治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的紫外照射装置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治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的紫外照射装置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00128A
CN113100128A CN202110437097.2A CN202110437097A CN113100128A CN 113100128 A CN113100128 A CN 113100128A CN 202110437097 A CN202110437097 A CN 202110437097A CN 113100128 A CN113100128 A CN 1131001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ltraviolet
lamp
ultraviolet lamp
culture pond
cul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370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00128B (zh
Inventor
周理耀
尹飞
黄亚文
谢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ingb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43709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001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001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01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001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01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01K61/13Prevention or treatment of fish dise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9/00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ther than insects, by hot water, steam, hot air, or electric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xicolog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的紫外照射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养殖池内部设置隔网,隔网上方为养殖区、下方为照射区,隔网内表面上设置有运动轨道;在照射区设置紫外灯,紫外灯配设有灯罩,灯罩安装有运动控制装置,滑轮通过安装架安装在运动控制上,滑轮能够沿着运动轨道滑行从而带动紫外灯在照射区滑动。本发明装置的光能利用率较高,消毒效果较好,可操作性强,安全无毒,适用于室内循环水养殖和封闭式海水养殖,是一种能有效抑制刺激隐核虫病大规模爆发的新型物理防治方法;与传统的物理、化学防治等方法相比,本发明装置具有消毒的广谱性、可控性强,持续性久,杀虫效果好、节能环保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防治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的紫外照射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外照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海水硬骨鱼刺激隐核虫病的紫外照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是一种发射紫外线来灭杀隐核虫从而防治海水硬骨鱼隐核虫病的紫外照射装置以及该装置的使用方法,属于水产养殖病害防控中的物理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随着工厂化养殖的不断深化,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常导致一些病害的发生,其中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病就是其中一种,不仅给海水养殖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还给养殖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刺激隐核虫是一种寄生在海水硬骨鱼体表的原生动物纤毛类专性寄生虫,除软骨鱼以及少数几种鱼具有抗隐核虫能力外,隐核虫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海洋硬骨鱼类,进而引起鱼体表如皮肤、鳃和鳍呈现边缘可见的白点,即海水鱼“白点病”。该病的传染速度极快,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如果控制不及时,在较短的时间内将造成养殖鱼类的大面积死亡,这其中不乏包括高经济价值的水产养殖鱼类,如石斑鱼、大黄鱼、卵形鲳鲹等。
刺激隐核虫的生活史没有中间宿主,在宿主鱼体寄生阶段和自由生活阶段主要包括了滋养体,包囊前体,包囊和幼虫四个时期:滋养体寄生在宿主的体表,以组织、细胞为食,成熟后脱离宿主,形成自由运动阶段的包囊前体;包囊前体在水池底部匍匐运动,经过2-8小时后形成包囊附着池底;包囊经过一系列的不均等二分裂将以300个以上纤毛幼虫脱囊而出,再次感染宿主,这也是在养殖过程中造成鱼体死亡的主要原因(二次爆发)。因此要想有效的控制隐核虫病的爆发,首要的任务是通过某种方法切断隐核虫的生活史,阻碍隐核虫的再次爆发。然而,包囊是整个生活史中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具有附着池底易于处理,并且能够给养殖者足够的处理时间。因此包囊阶段成为了大量研究隐核虫防治的靶点。
目前对于该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中草药防治、免疫学防治。物理防治方法主要是利用淡水浸泡、热处理、轮换养殖、或臭氧处理水体等一些物理因子进行治疗,使用物理方法时会出现条件难以控制、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化学防治主要是使用福尔马林、盐霉素钠、硫酸铜等药物单独或联合治疗隐核虫病,化学方法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不适用于大水体且对养殖环境造成污染,对养殖生物产生毒性、养殖成本较高等原因导致疗效大打折扣。中草药防治方法主要是利用植物提取物浸泡病鱼体从而起到防治的效果,中草药对刺激隐核虫的防治目前仅仅局限在试验阶段,要想清楚中草药的治疗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免疫学方法则是利用鱼体自身的免疫机制和阻动抗原蛋白或基因进行抗虫,然而,免疫防治则有着免疫效果不稳定、免疫方法存在局限性、疫苗产量困难等问题。因此,虽然目前有关研究防治隐核虫病的相关研究较多,但是还没发现一种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绿色环保的有效防治方法。
紫外灯作为一种杀菌装置常用于水产养殖过程中,其波长在250-260nm杀菌作用最强。当有机污染物经过紫外线照射区域时,紫外线会穿透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核,被DNA或RNA的碱基对吸收,发生光化作用,使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造成核酸和蛋白质的破裂,从而使细胞遗传物质的活性丧失,破坏生物的再生能力或造成微生物死亡。根据隐核虫自身的发育规律和特点,如包囊前体从鱼体脱落形成包囊并黏附于养殖缸底部,且包囊发育并再次孵化出幼虫依水温不同,需要一定的等待间期。这正是我们发明设计和使用紫外灯杀包囊的原则和机会。然而,紫外线虽然会对细菌等具有杀灭效果,但是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对养殖对象造成一定的伤害。
隐核虫被紫外线杀灭所需要的光照量取决于紫外光强度、照射时间和紫外灯照射的距离。因此,申请人发明了一种防治海水鱼隐核虫病的紫外照射装置以及该装置的正确使用方法,利用紫外灯发出紫外线照射养殖池底的包囊,阻止隐核虫的发育、繁殖,从而切断刺激隐核虫的生活史,进一步达到防治的效果。利用本发明装置有效防治隐核虫病的关键在于该装置的正确使用方法,正确的使用该装置防治隐核虫病将是一种新型的物理防治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治海水硬骨鱼刺激隐核虫病的紫外照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沉积并附着在养殖池底的包囊杀灭,切断隐核虫的生活史,从而防治刺激隐核虫病;本发明装置的光能利用率较高,消毒效果较好,可操作性强,安全无毒,适用于室内循环水养殖和封闭式海水养殖,是一种能有效抑制刺激隐核虫病大规模爆发的新型物理防治方法;与传统的物理、化学防治等方法相比,本发明装置具有消毒的广谱性、可控性强,持续性久,杀虫效果好、节能环保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防治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的紫外照射装置,其主体为紫外线消毒设备,设置在待消毒的养殖池的池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养殖池,内部设置有一层均匀分布有网孔的隔网,隔网的网面与养殖池的池底相平行且位于池底之上,隔网的四周固定在养殖池的内壁上,隔网上方的养殖池内部作为养殖区,隔网下方的养殖池内部作为照射区;所述的隔网,内表面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运动轨道,运动轨道与池底的长边相平行;所述的养殖池,池底设置有用控制水位的水阀;
所述的紫外线消毒设备,其主体为紫外灯:所述的紫外灯,整体呈长圆柱形,包括灯壳和位于灯壳内部的灯管,灯壳和灯管均为长圆柱形且管体相平行,紫外灯横向设置在照射区内且与池底的宽边相平行;所述的紫外灯,其灯壳的柱体外部设置有用来集中灯光的灯罩;所述的灯罩,外表面上安装有运动控制装置,运动控制装置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安装架,两个安装架的顶部各自设置有一个滑轮;所述的滑轮与所述的运动轨道相匹配且能够沿着运动轨道滑行;
所述的运动控制装置,通过防水电线与位于养殖池外部的计时器相连接;所述的紫外灯、运动控制装置、计时器分别通过电源线与位于养殖池外部的电源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紫外灯,其灯壳的柱体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挂件,灯壳通过挂件安装在灯罩的内表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计时器,为能够设定运行时间的装置;所述的运动控制装置,为能够设定运行速度的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灯罩,包括长方形板体、左弧板和右弧板:所述的长方形板体,其长边的长度与左弧板/右弧板的直边的长度相同;所述的长方形板体,其左侧长边、右侧长边分别与左弧板、右弧板的位于上方的直边固定连接从而形成一体式的灯罩,左弧板、右弧板固定在长方形板体后均向内凹从而集中光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灯罩,长方形板体的内表面设置有承接件,承接件与挂件相匹配,挂件钩挂在承接件上从而将灯壳安装在灯罩的内标面上。灯罩为光照集中装置,紫外灯设于其内,用于遮挡紫外线照射养殖区,从而使紫外灯所发出的紫外光集中在照射区。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上述的防治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的紫外照射装置在用于封闭式海水养殖和室内循环水养殖过程中刺激隐核虫病的防治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上述的防治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的紫外照射装置在用于封闭式海水养殖和室内循环水养殖过程中刺激隐核虫病的防治时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消毒区:在待消毒处理的养殖池的池底设置一个用于控制养殖池内水位的水阀,在养殖池的内部设置一张均匀分布有网孔的隔网,隔网的网面与养殖池的池底相平行且位于池底之上,隔网的四周固定在养殖池的内壁上;隔网上方的养殖池内部作为养殖区,是养殖鱼体活动的空间;隔网下方的养殖池内部作为照射区,是紫外线照射的区域;在隔网的内表面上设置两个相互平行的运动轨道,运动轨道与池底的长边相平行;
(2)构建紫外线消毒设备:将呈圆长柱形的紫外灯的灯壳安装在灯罩的内表面上、运动控制装置安装在灯罩的外表面上,将两个滑轮安装在运动控制装置上表面的安装架上,然后将两个滑轮分别卡接在两个运动轨道上从而使紫外灯横向设置在照射区内且与运动轨道向垂直;将运动控制装置通过防水电线与位于养殖池外部的计时器相连接,再将运动控制装置、计时器和紫外灯分别通过电源线与位于养殖池外部的电源相连接;
(3)消毒处理:在刺激隐核虫病流行季节时,对养殖池进行消毒处理,设定运动控制装置匀速运动的速度、设定匀速运动的时间,启动电源,运动控制装置、紫外灯和计时器开启工作,运动控制装置带着紫外灯沿着运动轨道滑行,紫外线照射并杀灭池底的刺激隐核虫包囊,从而避免刺激隐核虫病的爆发。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的隔网,位于养殖池的池底上方,保证步骤(2)中的紫外灯的最下缘距离池底的距离为1-5cm;该距离是紫外灯发射紫外光后杀灭隐核虫包囊的最佳高度。隔网将养殖池分为养殖区和照射区,养殖区是养殖鱼体活动的空间,照射区是紫外线照射的区域,即养殖池底。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的隔网,网孔的边长为S(cm),将养殖鱼体的头部视为球体,最小的养殖鱼体的头部直径为h(cm),则
Figure BDA0003033575090000061
本发明中,网孔的边长S(cm)根据养殖鱼体的规格和包囊的直径确定,允许隐核虫包囊前体通过、但防止养殖鱼体通过到达照射区的最大孔径,因为网孔越大水体的交换会比较流畅,更有利于包囊进入照射区。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的运动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紫外灯在运动轨道上匀速运动,速度为v,0.33cm/min≤v≤0.5cm/min;紫外灯的下缘距离池底1-5cm时,按照此速度运动10cm时杀死隐核虫包囊的最低时间为20min。根据通用公式可知H=vt,运动轨道的长度H通过测量得知的,那么可以知晓按照上述速度运行运动轨道长度时杀死核虫包囊的最低时间范围,可以合理的通过计时器设定紫外灯在运动轨道上的运动时间t。
步骤(2)中,所述的紫外灯,用于发出紫外线照射养殖池底的隐核虫包囊,其参数为:波长为253.7nm、功率为55W,长度60-80cm(含灯壳)、直径2.5-3.5cm(含灯壳)。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中,所述的刺激隐核虫病流行季节,指的是当养殖水体温度为27℃-28℃时,根据刺激隐核虫的生活史,刺激隐核虫将以每个包囊产生300个以上纤毛幼虫进行再次感染,一般在春秋两季最为流行。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中,每两天进行一次消毒处理,每次在上午8点时开始进行处理,根据养殖池的长度、运行速度,利用计时器设定每次处理的时间t(每次处理时紫外灯沿着运行轨道运行一次,并非来回运行),共计处理4-5次后可以有效杀灭隐核虫包囊,避免刺激隐核虫爆发。每两天开启的原因是根据隐核虫的生活史中包囊的孵化一般在第三天开始的,八点开始处理和处理4-5次是是根据隐核虫的生活史周期所得,即包囊前体脱落的时间一般是在下午4:00到次日上午8:00,并且隐核虫的生活史一般为7-8天;而每次处理的时间,是指该紫外装置照射的时长量足以杀死养殖池中大部分刺激隐核虫的最低时间t。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中,防治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的紫外照射装置使使用过程中每30天定时进行对隔网、运动轨道和紫外照射装置中的紫外灯管进行清理,防止网眼和运动轨道堵塞,并且防止紫外灯被杂物附着,从而影响杀虫的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光照集中装置,不仅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紫外灯所产生的光能顺利的传送到待消毒的位置和范围,还可以防止紫外线对鱼体的伤害。操作较为便捷,灵活性高,光能利用率较高,消毒效果较好。
(2)本发明设计了运动轨道和滑轮,能够使紫外线尽量的大面积照射池底,防止包囊的杀灭不完全,大大的提高了杀虫的效率,能够有效的防止隐核虫的二次爆发。
(2)本发明设有计时器,可以调节紫外灯照射的时间,避免了长时间操作对养殖动物造成的伤害,还减少了养殖成本。节能环保,实用性强。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外照射装置的使用方法,避免了以往处理条件不可控,效果不佳等缺点,且将养殖动物与物理处理区域分离,易于操作。
最后,利用所述紫外照射装置对刺激隐核虫病的防治可操作性强,且效果显著,对环境负面影响小,实施例结果显示,使用该装置能够有效防治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并能治愈患刺激隐核虫病的养殖鱼体,被治愈的鱼类在数月内不会再患刺激隐核虫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中紫外线消毒设备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不同环境下包囊的形态结构图(a为对照组A包囊的显微结构图;b为不开启紫外照射装置的养殖桶B收集的包囊显微结构图;c为开启紫外照射装置的养殖桶C收集的包囊显微结构图)。
其中:1为紫外灯,2为计时器,3为灯罩,4为电源线,5为运动控制装置,6为养殖池,7为隔网,8为紫外线消毒设备,9为照射区,10为养殖区,11为水阀,12为运动轨道,13为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描述内容: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防治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的紫外照射装置,其主体为紫外线消毒设备8,设置在待消毒的养殖池6的池底,如图1和2所示:
所述的养殖池6,内部设置有一层均匀分布有网孔的隔网7,隔网的网面与养殖池的池底相平行且位于池底之上,隔网的四周固定在养殖池的内壁上,隔网上方的养殖池内部作为养殖区10,隔网下方的养殖池内部作为照射区9;所述的隔网7,内表面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运动轨道12,运动轨道与池底的长边相平行;所述的养殖池6,池底设置有用于水位的水阀11;
所述的紫外线消毒设备8,其主体为紫外灯1:所述的紫外灯,整体呈长圆柱形,包括灯壳和位于灯壳内部的灯管,灯壳和灯管均为长圆柱形且管体相平行,紫外灯横向设置在照射区内且与池底的宽边相平行;所述的紫外灯,其灯壳的柱体外部设置有用来集中灯光的灯罩3;所述的灯罩3,外表面上安装有运动控制装置5,运动控制装置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安装架,两个安装架的顶部各自设置有一个滑轮13;所述的滑轮13与所述的运动轨道12相匹配且能够沿着运动轨道滑行;
所述的运动控制装置5,通过防水电线与位于养殖池外部的计时器2相连接;所述的紫外灯1、运动控制装置5、计时器2分别通过电源线4与位于养殖池外部的电源相连接。
本发明中,所述的紫外灯1,其灯壳的柱体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挂件,灯壳通过挂件安装在灯罩的内表面上。
本发明中,所述的计时器2,为能够设定运行时间的装置;所述的运动控制装置5,为能够设定运行速度的装置。
本发明中,所述的灯罩3,包括长方形板体、左弧板和右弧板:所述的长方形板体,其长边的长度与左弧板/右弧板的直边的长度相同;所述的长方形板体,其左侧长边、右侧长边分别与左弧板、右弧板的位于上方的直边固定连接从而形成一体式的灯罩,左弧板、右弧板固定在长方形板体后均向内凹从而集中光照。
本发明中,所述的灯罩3,长方形板体的内表面设置有承接件,承接件与挂件相匹配,挂件钩挂在承接件上从而将灯壳安装在灯罩的内标面上。灯罩为光照集中装置,紫外灯设于其内,用于遮挡紫外线照射养殖区,从而使紫外灯所发出的紫外光集中在照射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防治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的紫外照射装置在用于封闭式海水养殖和室内循环水养殖过程中刺激隐核虫病的防治时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消毒区:在待消毒处理的养殖池6的池底设置一个用于控制养殖池内水位的水阀11,在养殖池的内部设置一张均匀分布有网孔的隔网7,隔网的网面与养殖池的池底相平行且位于池底之上,隔网的四周固定在养殖池的内壁上;隔网上方的养殖池内部作为养殖区10,是养殖鱼体活动的空间;隔网下方的养殖池内部作为照射区9,是紫外线照射的区域;在隔网7的内表面上设置两个相互平行的运动轨道12,运动轨道与池底的长边相平行;
(2)构建紫外线消毒设备8:将呈圆长柱形的紫外灯1的灯壳安装在灯罩3的内表面上、运动控制装置5安装在灯罩的外表面上,将两个滑轮安装在运动控制装置上表面的安装架上,然后将两个滑轮分别卡接在两个运动轨道上从而使紫外灯横向设置在照射区内且与运动轨道向垂直;将运动控制装置5通过防水电线与位于养殖池外部的计时器2相连接,再将运动控制装置、计时器和紫外灯分别通过电源线与位于养殖池外部的电源相连接;
(3)消毒处理:在刺激隐核虫病流行季节时,对养殖池进行消毒处理,设定运动控制装置匀速运动的速度、设定匀速运动的时间,启动电源,运动控制装置、紫外灯和计时器开启工作,运动控制装置带着紫外灯沿着运动轨道滑行,紫外线照射并杀灭池底的刺激隐核虫包囊,从而避免刺激隐核虫病的爆发。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紫外灯为市售飞利浦进口紫外灯,型号为PHILIPSTL-K40W,B东莞市森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波长为253.7nm,功率为55W,长度70cm(含灯壳),直径3cm(含灯壳),电源线2.9m。
本实施例中,养殖池6实际为592L玻璃纤维水族缸,规格为:长100cm、宽74cm、高度80cm,缸底均设置有水阀。在养殖池内靠近池底的地方设置隔网,隔网的距离池底的距离为10cm、隔网的孔径为0.6×0.6cm,在隔网内表面上设置两个相互平行的运动轨道,运动轨道与池底的长边相平行,长度100cm,两轨道之间的平行距离为60cm;将运动控制装置安装在灯罩的外表面上,将两个滑轮安装在运动控制装置上表面的安装架上,然后将两个滑轮分别卡接在两个运动轨道上从而使紫外灯横向设置在照射区内且与运动轨道向垂直,紫外灯最下沿距离池底的距离5cm。
使用本实施例中的紫外照射装置对海水养殖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进行感染后治疗:
(1)随机选择540尾从未感染过刺激隐核虫的健康大黄鱼(6±2g,最小的鱼的头部宽0.9cm)。在1440L的玻璃纤维水族缸(长150cm;宽120cm;高80cm)中,以非致死浓度(20虫/g鱼)感染360条鱼,感染水体鱼密度为1L/尾,并在黑暗中进行,持续感染2小时后,将360尾感染的鱼随机分成两组(B组和C组),另外180尾没有感染的大黄鱼为A组。每组包含六个平行,每个平行30尾鱼,不同的平行分别在不同的养殖池6中养殖。
(2)C组在第一天8:00开启该紫外照射装置,并利用运动控制装置设定速度v=0.33cm/min,计时器设定时间5小时后自动关闭紫外灯,每两天开启一次。B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不开启该装置。A组在第一天8:00开启该紫外照射装置,并利用运动控制装置设定速度v=0.33cm/min,计时器设定时间5小时后自动关闭紫外灯,每两天开启一次。上述A、B、C三组除了紫外光处理条件不同外,其他日常养殖护理条件均相同。每组中3个平行用于计算存活率,另外3个平行用于记录14天后相对包囊数(RTN)和相对感染强度(RII)。
Figure BDA0003033575090000131
Figure BDA0003033575090000132
Figure BDA0003033575090000133
(S桶底=7400cm2为养殖桶底的面积;,S培养皿=63.59cm2为每个培养皿的底面积。)。
(3)结果:
本实施例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大黄鱼存活数
Figure BDA0003033575090000134
表注:对照组A,其中大黄鱼未被感染,养殖桶中安装有所述的紫外照射装置;组B、C中的大黄鱼感染了隐核虫,并且都安装了紫外照射装置,但是只有C组开启了该装置。表格每一列中不同的小写字母表示在同一时间,鱼体存活数量的显著性差异。表格中的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
由表1可知,在本实施例中,从第1天到第6天,三组中的鱼都没有的大量死亡,并且A、B、C三组之间鱼体的存活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如表1所示)。没有开启紫外消毒装置的B组,鱼体的存活率在第7天下降了50%以上,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在第8天,B组中鱼体的存活率下降了84%,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在第九天,B组中所有的感染的鱼体都死亡,而开启紫外消毒装置的C组中受感染鱼的存活率与对照组(B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保持在84%以上。直到第14天实验结束,B、C两组的存活率仍然在84%左右(P>0.05)。
表2:隐核虫感染大黄鱼相对感染强度(RII)和相对包囊数(RTN)
Figure BDA0003033575090000141
表注:对照组A,其中大黄鱼未被感染,养殖桶中安装有所述的紫外照射装置;组B、C中的大黄鱼感染了隐核虫,并且都安装了紫外照射装置,但是只有C组开启了该装置。表格每一列中不同的小写字母表示在同一时间,鱼体感染隐核虫数量的显著性差异。表格中的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
相对感染强度(RII)反应了每克鱼的左胸鳍上滋养体的数量,代表了隐核虫的感染强度。由表2可知,B、C两组在实验过程中RII出现了两个峰值,分别在感染后的第三天和第七天(表2),在第一个峰值时,B、C两组RII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第四天和第五天,滋养体在鱼体上逐渐成熟脱落形成包囊,聚集在桶底,然而,在第六天到第八天B组中鱼体上滋养体的数量再次飙升几十倍,这是隐核虫二次感染的结果。同时在开启紫外消毒装置的C组中,被感染的鱼体上仅仅观察到极少量的滋养体,并且在感染后的第八天鱼体上不再有滋养体细胞。滋养体细胞成熟后主动脱离宿主形成包囊聚集在养殖池底。相对包囊数(RTN)体现了每克鱼体上包囊的数量,在不开启紫外消毒装置的B组和开启紫外消毒装置的C组中,相对包囊数(RTN)和相对感染强度(RII)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表2)。在感染的一天B、C两组的RTN都很低,B组的第二个峰值出现在第九天,要远远高于第一个峰值;相反的,C组在第五天之后包囊前体和包囊的数量很低,并且在第九天之后就没有发现包囊。
从开启紫外消毒装置的C组中收集了部分的部分包囊,利用显微镜对其结构观察发现,98%以上的包囊出现了细胞质溶解的现象(图3,c),而在没有开启紫外消毒装置的C组中,观察包囊的结构(图3,b)与正常的包囊(图3,c)没有明显的变化。在为感染的对照组中整个实验过程都没有发现隐核虫(表2)。开启紫外照射装置的C组鱼体在感染后的第九天就恢复了健康,而没有开启紫外照射装置的B组鱼体在感染后的第九天全部死亡。在本实验中,没有开启紫外照射装置的B组鱼体在一周后寄生虫的数量显著上升,并且全部死亡,说明了刺激隐核虫的二次爆发造成了养殖鱼体的大规模爆发。相反,在开启紫外照射装置的C组在一周后寄生虫的数量显著降低,说明了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能够有效的防止隐核虫病的二次爆发,对隐核虫的防治有显著的意义。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紫外照射装置可以防治海水大黄鱼养殖过程中刺激隐核虫病的爆发。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紫外灯为市售飞利浦进口紫外灯,型号为PHILIPSTL-K40W,B东莞市森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波长为253.7nm,功率为55W,长度70cm(含灯壳),直径3cm(含灯壳),电源线2.9m。
本实施例中,养殖池6实际为592L玻璃纤维水族缸,长100cm、宽74cm、高度80cm,缸底均设置有水阀。在养殖池内靠近池底的地方设置隔网,隔网的距离池底的距离为6cm、隔网的孔径为0.56×0.56cm,在隔网内表面上设置两个相互平行的运动轨道,运动轨道与池底的长边相平行,长度100cm,两轨道之间的平行距离为60cm;将运动控制装置安装在灯罩的外表面上,将两个滑轮安装在运动控制装置上表面的安装架上,然后将两个滑轮分别卡接在两个运动轨道上从而使紫外灯横向设置在照射区内且与运动轨道向垂直,紫外灯最下沿距离池底的距离1cm。
使用本实施例中的紫外照射装置对海水养殖小黄鱼刺激隐核虫病进行感染后治疗:
(1)随机选择720尾从未感染过刺激隐核虫的健康小黄鱼(5±2g,最小鱼头部宽0.8cm)。在1440L的玻璃纤维水族缸(长150cm;宽120cm;高80cm)中,以非致死浓度(20虫/g鱼)感染共480条鱼,感染水体鱼密度为0.8L/尾,并在黑暗中进行,持续感染2小时后,将480尾感染的鱼随机分成两组(B组和C组),另外240尾没有感染的小黄鱼为A组。每组包含六个平行,每个平行40尾鱼,不同的平行分别在不同的养殖池6中养殖。
(2)C组在第一天8:00开启该紫外照射装置,并利用运动控制装置设定速度v=0.5cm/min,计时器设定时间3.33小时后自动关闭紫外灯,每两天开启一次。B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不开启该装置。A组在第一天8:00开启该紫外照射装置,并利用运动控制装置设定速度v=0.5cm/min,计时器设定时间3.33小时后自动关闭紫外灯,每两天开启一次。上述A、B、C三组除了紫外光处理条件不同外,其他日常养殖护理条件均相同。每组中3个平行用于计算存活率,另外3个平行用于记录14天后相对包囊数(RTN)和相对感染强度(RII),计算公式与实施例1相同。
(3)结果:
本实施例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小黄鱼存活数
Figure BDA0003033575090000171
表注:对照组A,其中小黄鱼未被感染,养殖桶中安装有所述的紫外照射装置;组B、C中的小黄鱼感染了隐核虫,并且都安装了紫外照射装置,但是只有C组开启了该装置。表格每一列中不同的小写字母表示在同一时间,鱼体存活数量的显著性差异。表格中的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
在本实施例中,从第1天到第6天,三组中的鱼都没有的大量死亡,并且A、B、C三组之间鱼体的存活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表3)。没有开启紫外消毒装置的B组,鱼体的存活数在第7天下降了57%以上,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在第8天,B组中鱼体的存活数下降了90%,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在第九天,B组中所有的感染的鱼体都死亡,而开启紫外消毒装置的C组中受感染鱼的存活率与对照组(B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保持在77%以上。直到第14天实验结束,B、C两组的鱼体的存活数仍然在77%左右(P>0.05)。
表4:隐核虫感染小黄鱼石鲷鱼相对感染强度(RII)和相对包囊数(RTN)
Figure BDA0003033575090000181
表注:对照组A,其中小黄鱼未被感染,养殖桶中安装有所述的紫外照射装置;组B、C中的小黄鱼感染了隐核虫,并且都安装了紫外照射装置,但是只有C组开启了该装置。表格每一列中不同的小写字母表示在同一时间,鱼体感染隐核虫数量的显著性差异。表格中的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
由表4可知,相对感染强度(RII)反应了每克鱼的左胸鳍上滋养体的数量,代表了隐核虫的感染强度。B、C两组在实验过程中RII出现了两个峰值,分别在感染后的第三天和第七天(表4),在第一个峰值时,B、C两组RII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第四天和第五天,滋养体在鱼体上逐渐成熟脱落形成包囊,聚集在桶底,然而,在第六天到第八天B组中鱼体上滋养体的数量再次飙升几十倍,这是隐核虫二次感染的结果。同时在开启紫外消毒装置的C组中,被感染的鱼体上仅仅观察到极少量的滋养体,并且在感染后的第八天鱼体上不再有滋养体细胞。滋养体细胞成熟后主动脱离宿主形成包囊聚集在养殖池底。相对包囊数(RTN)体现了每克鱼体上包囊的数量,在不开启紫外消毒装置的B组和开启紫外消毒装置的C组中,相对包囊数(RTN)和相对感染强度(RII)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表4)。在感染的一天B、C两组的RTN都很低,B组的第二个峰值出现在第九天,要远远高于第一个峰值;相反的,C组在第五天之后包囊前体和包囊的数量很低,并且在第九天之后就没有发现包囊。
从开启紫外消毒装置的C组中收集了部分的部分包囊,利用显微镜对其结构观察发现,98%以上的包囊出现了细胞质溶解的现象,而在没有开启紫外消毒装置的C组中,观察包囊的结构与正常的包囊没有明显的变化(形态基本同图3)。在为感染的对照组中整个实验过程都没有发现隐核虫(表4)。开启紫外照射装置的C组鱼体在感染后的第九天就恢复了健康,而没有开启紫外照射装置的B组鱼体在感染后的第九天全部死亡。在本实验中,没有开启紫外照射装置的B组鱼体在一周后寄生虫的数量显著上升,并且全部死亡,说明了刺激隐核虫的二次爆发造成了养殖鱼体的大规模爆发。相反,在开启紫外照射装置的C组在一周后寄生虫的数量显著降低,说明了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能够有效的防止隐核虫病的二次爆发,对隐核虫的防治有显著的意义。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紫外照射装置可以防治海水小黄鱼养殖过程中刺激隐核虫病的爆发。
上述实例只是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以及技术特点,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治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的紫外照射装置,其主体为紫外线消毒设备(8),设置在待消毒的养殖池(6)的池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养殖池(6),内部设置有一层均匀分布有网孔的隔网(7),隔网的网面与养殖池的池底相平行且位于池底之上,隔网的四周固定在养殖池的内壁上,隔网上方的养殖池内部作为养殖区(10),隔网下方的养殖池内部作为照射区(9);所述的隔网(7),内表面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运动轨道(12),运动轨道与池底的长边相平行;所述的养殖池(6),池底设置有用于控制水位的水阀(11);
所述的紫外线消毒设备(8),其主体为紫外灯(1):所述的紫外灯,整体呈长圆柱形,包括灯壳和位于灯壳内部的灯管,灯壳和灯管均为长圆柱形且管体相平行,紫外灯横向设置在照射区内且与池底的宽边相平行;所述的紫外灯,其灯壳的柱体外部设置有用来集中灯光的灯罩(3);所述的灯罩(3),外表面上安装有运动控制装置(5),运动控制装置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安装架,两个安装架的顶部各自设置有一个滑轮(13);所述的滑轮(13)与所述的运动轨道(12)相匹配且能够沿着运动轨道滑行;
所述的运动控制装置(5),通过防水电线与位于养殖池外部的计时器(2)相连接;所述的紫外灯(1)、运动控制装置(5)、计时器(2)分别通过电源线(4)与位于养殖池外部的电源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外灯(1),其灯壳的柱体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挂件,灯壳通过挂件安装在灯罩的内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罩(3),包括长方形板体、左弧板和右弧板:所述的长方形板体,其长边的长度与左弧板/右弧板的直边的长度相同;所述的长方形板体,其左侧长边、右侧长边分别与左弧板、右弧板的位于上方的直边固定连接从而形成一体式的灯罩,左弧板、右弧板固定在长方形板体后均向内凹从而集中光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罩(3),长方形板体的内表面设置有承接件,承接件与挂件相匹配,挂件钩挂在承接件上从而将灯壳安装在灯罩的内表面上。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治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的紫外照射装置在用于封闭式海水养殖和室内循环水养殖过程中刺激隐核虫病的防治方面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治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的紫外照射装置在用于封闭式海水养殖和室内循环水养殖过程中刺激隐核虫病的防治时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消毒区:在待消毒处理的养殖池(6)的池底设置一个用于控制养殖池内水位的水阀(11),在养殖池的内部设置一张均匀分布有网孔的隔网(7),隔网的网面与养殖池的池底相平行且位于池底之上,隔网的四周固定在养殖池的内壁上;隔网上方的养殖池内部作为养殖区(10),是养殖鱼体活动的空间;隔网下方的养殖池内部作为照射区(9),是紫外线照射的区域;在隔网(7)的内表面上设置两个相互平行的运动轨道(12),运动轨道与池底的长边相平行;
(2)构建紫外线消毒设备(8):将呈圆长柱形的紫外灯(1)的灯壳安装在灯罩(3)的内表面上、运动控制装置(5)安装在灯罩的外表面上,将两个滑轮安装在运动控制装置上表面的安装架上,然后将两个滑轮分别卡接在两个运动轨道上从而使紫外灯横向设置在照射区内且与运动轨道向垂直;将运动控制装置(5)通过防水电线与位于养殖池外部的计时器(2)相连接,再将运动控制装置、计时器和紫外灯分别通过电源线与位于养殖池外部的电源相连接;
(3)消毒处理:在刺激隐核虫病流行季节时,对养殖池进行消毒处理,设定运动控制装置匀速运动的速度、设定匀速运动的时间,启动电源,运动控制装置、紫外灯和计时器开启工作,运动控制装置带着紫外灯沿着运动轨道滑行,紫外线照射并杀灭池底的刺激隐核虫包囊,从而避免刺激隐核虫病的爆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隔网(7),位于养殖池的池底上方,保证步骤(2)中的紫外灯的最下缘距离池底的距离为1-5cm;所述的隔网(7),网孔的边长为S(cm),将养殖鱼体的头部视为球体,最小的养殖鱼体的头部直径为h(cm),则
Figure FDA000303357508000002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运动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紫外灯在运动轨道上匀速运动,速度为v,0.33cm/min≤v≤0.5cm/min;紫外灯的下缘距离池底1-5cm时,按照此速度运动10cm时杀死隐核虫包囊的最低时间为20min。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紫外灯,用于发出紫外线照射养殖池底的隐核虫包囊,其参数为:波长为253.7nm、功率为55W,长度60-80cm、直径2.5-3.5c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每两天进行一次消毒处理,每次在上午8点时开始进行处理,根据养殖池的长度、运行速度,利用计时器设定每次处理的时间t,共计处理4-5次后可以有效杀灭隐核虫包囊,避免刺激隐核虫爆发;此外每30天定时对隔网、运动轨道和紫外照射装置中的紫外灯管进行清理,防止网眼和运动轨道堵塞,并且防止紫外灯被杂物附着,从而影响杀虫的效果。
CN202110437097.2A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防治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的紫外照射装置及使用方法 Active CN1131001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7097.2A CN113100128B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防治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的紫外照射装置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7097.2A CN113100128B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防治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的紫外照射装置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0128A true CN113100128A (zh) 2021-07-13
CN113100128B CN113100128B (zh) 2022-07-22

Family

ID=76719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37097.2A Active CN113100128B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防治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的紫外照射装置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0012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32119U (zh) * 2014-08-27 2014-12-2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养殖鱼体刺激隐核虫的去除装置
CN106508754A (zh) * 2016-11-02 2017-03-22 集美大学 一种刺激隐核虫病的生物防治方法
CN111587822A (zh) * 2020-06-18 2020-08-28 宁波大学 一种刺激隐核虫病的物理防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32119U (zh) * 2014-08-27 2014-12-2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养殖鱼体刺激隐核虫的去除装置
CN106508754A (zh) * 2016-11-02 2017-03-22 集美大学 一种刺激隐核虫病的生物防治方法
CN111587822A (zh) * 2020-06-18 2020-08-28 宁波大学 一种刺激隐核虫病的物理防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0128B (zh) 2022-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13438A (zh) 一种优质高产南美白对虾虾苗培育的方法
CN106922583A (zh) 一种罗氏沼虾spf(无病毒)苗种繁育方法
Oestmann et al. Special considerations for keeping cephalopods in laboratory facilities
CN112741025B (zh) 一种石斑鱼种苗的培育方法
CN111771772B (zh) 一种石斑鱼育苗方法
CN102524131A (zh) 一种富集弧菌噬菌体与生物防制宿主菌的方法
CN113057126A (zh) 一种标准化玉足海参苗种的培育方法
JP2009050215A (ja) 養殖魚の寄生虫卵の殺滅方法
Németh et al. The use of permitted ectoparasite disinfection methods on young pike-perch (Sander lucioperca) after transition from over-wintering lake to RAS.
CN113100128B (zh) 一种防治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的紫外照射装置及使用方法
WO2021052350A1 (zh) 抗流速生态保育(养殖)技术
CN1432538A (zh) 培育食藻虫治理水域蓝绿藻污染的方法
Mooney et al. Egg-laying patterns and in vivo egg production in the monogenean parasites Heteraxine heterocerca and Benedenia seriolae from Japanese yellowtail Seriola quinqueradiata
KR101800810B1 (ko) 청색 led를 이용한 어류의 스쿠티카증의 예방 및 치료 방법
CN208387658U (zh) 一种独立循环水净化处理的高密度水产养殖与保活水箱
CN109892261B (zh) 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
KR102436478B1 (ko) 대서양 연어(Salmo salar) 수정란 및 부화어 관리방법
Zhou et 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actory aquaculture through automation of ultraviolet parasiticid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ryptocaryoniasis
CN113841638A (zh) 一种大口黑鲈无病毒苗种繁育方法
CN220326572U (zh) 一种便携式池底清扫消毒一体机
CN111543357B (zh) 一种防控石斑鱼寄生菲律宾蛭的方法
CN219460086U (zh) 一种防治海水鱼盾纤毛虫病的蓝光照射装置
CN106614650B (zh) 鱼藤酮在抑制轮虫产卵中的用途
CN205409143U (zh) 虹鳟鱼发眼卵孵化设施
Hoai et al. Effects of short freshwater bath treatments of the susceptibility to different stages of Neobenedenia girellae infecting barramundi (Lates calcarif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