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9322A - 一种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9322A
CN113099322A CN202010018687.7A CN202010018687A CN113099322A CN 113099322 A CN113099322 A CN 113099322A CN 202010018687 A CN202010018687 A CN 202010018687A CN 113099322 A CN113099322 A CN 113099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device
optical interface
label information
network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186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99322B (zh
Inventor
廖志权
陈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186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9322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16726 priority patent/WO2021139210A1/zh
Priority to EP20912798.4A priority patent/EP4068653A4/en
Publication of CN113099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9322A/zh
Priority to US17/859,789 priority patent/US20220345800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99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9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7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OAMP] of WDM networks, e.g. media access, routing or wavelength allocation
    • H04J14/0254Optical medium access
    • H04J14/0256Optical medium access at the optical channel layer
    • H04J14/0258Wavelength identification or labe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a supervisory or additional signal
    • H04B10/0773Network aspects, e.g. central monitoring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64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7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OAMP] of WDM networks, e.g. media access, routing or wavelength allocation
    • H04J14/0254Optical medium access
    • H04J14/0267Optical signaling or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7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OAMP] of WDM networks, e.g. media access, routing or wavelength allocation
    • H04J14/0254Optical medium access
    • H04J14/0272Transmission of OAMP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7Labelling aspects,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 G-MPLS, MP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9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aspects
    • H04Q2011/0083Testing;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1Optical transmission, optical swi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用于对网络设备之间的光纤连接关系进行自动的检测,有效的提高光纤连接关系检测的效率。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一标签信息,该第一标签信息用于指示目标输出光接口,该目标输出光接口为第一网络设备的至少一个输出光接口中的一个;该第一网络设备生成光信号,该光信号的波长位于该目标输出光接口对应的波长范围内;该第一网络设备将该第一标签信息调制到该光信号上,以生成调制后光信号;该第一网络设备将该调制后光信号从该目标输出光接口发送到第二网络设备的目标输入光接口,以便于检测该目标输出光接口和该目标输入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纤通信,尤其涉及一种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系统是以光为载波,利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介,通过光电变换,用光来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系统包括不同的网络设备,且不同的网络设备之间需要大量的光纤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为实现对光纤通信系统的管理和维护,需要由人工识别不同的网络设备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再由人工将所识别的光纤连接关系输入至网管设备。
但是,通过人工识别光纤连接关系,造成识别的光纤连接关系出错的概率比较大。例如,一个单点的四维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 dropmultiplexer,ROADM),其具有用于近70个光口。每一个光口连接一路光纤。若光纤通信系统包括很多ROADM,则人工识别每个ROADM中的每个光口的光纤连接关系的工作量会非常的巨大和繁琐,极大的降低了识别光纤连接的效率,而且降低了识别光纤连接关系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其用于解决如何对网络设备之间的光纤连接关系进行自动检测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一标签信息,该第一标签信息用于指示目标输出光接口,该第一网络设备具有至少一个输出光接口,该目标输出光接口为该至少一个输出光接口中的一个;该第一网络设备生成光信号,该光信号的波长位于该目标输出光接口对应的波长范围内;该第一网络设备将该第一标签信息调制到该光信号上,以生成调制后光信号;该第一网络设备将该调制后光信号从该目标输出光接口发送到第二网络设备的目标输入光接口,以便于检测该目标输出光接口和该目标输入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通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有第一标签信息的调制后光信号的方式,实现目标输出光接口和目标输入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的自动检测,且检测过程中,无需人工的参与,提高了光纤连接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基于第一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网络设备生成光信号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获取波长指示信息,该波长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输出光接口的波长范围;该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波长指示信息生成该光信号。
在该实施方式中,该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波长指示信息生成该光信号,该光信号的波长位于该目标输出光接口的波长范围内,以使该光信号仅能够从该目标输出光接口发送至该第二网络设备的目标输入光接口,以便于检测目标输出光接口和目标输入光接口之间的光纤连接关系。
基于第一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标签信息至少包括该波长指示信息。
在该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标签信息包括该波长指示信息,则第一网络设备可基于该第一标签信息所包括的波长指示信息生成该光信号,并将第一标签信息调制于该光信号上,提高了对目标输出光接口的光纤连接关系进行检测的效率。
基于第一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网络设备与网管设备连接,该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一标签信息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该网管设备的该第一标签信息。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网管设备确定需要对第一网络设备的目标输出光接口的光纤连接关系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则网管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标签信息,以便于第一网络设备获取该第一标签信息,从而有效的保障了对光纤连接关系进行自动检测的实现。
基于第一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网络设备与网管设备连接,该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一标签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该网管设备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触发对该第一网络设备的光纤连接的检测;该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一标签信息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生成该第一标签信息。
在该实施方式中,网管设备通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指示信息,以触发该第一网络设备确定需要进行光纤连接关系检测的目标输出光接口,有效的降低了网管设备需要进行光纤连接光纤检测需要处理的信息量,提高了进行光纤连接关系检测的效率。
基于第一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生成该第一标签信息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检测该目标输出光接口是否已被业务光信号占用;若该目标输出光接口未被业务光信号占用,该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生成该第一标签信息。
在该实施方式中,若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输出光接口被业务光信号占用,则可知该输出光接口的光纤连接关系已存储至网管设备,则无需对该输出光接口的光纤连接关系进行检测,避免了对该输出光接口进行光纤连接检测的情况,造成对该输出光接口所传输的业务光信号造成干扰。
基于第一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网络设备将该第一标签信息调制到该光信号上,以生成调制后光信号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标签信息改变该光信号的功率强度,以生成该调制后光信号。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改变该光信号的功率强度的方式,将第一标签信息调制到光信号上。因在光纤通信网络中,该第一标签信息与该目标输出光接口具有唯一的对应关系,以便于基于该第一标签信息能够准确的检测到该目标输出光接口的光纤连接关系,实现对目标输出光接口的光纤连接关系的自动检测。
基于第一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网络设备包括多个输出光接口,且不同的该输出光接口耦接不同的激光器,该第一网络设备生成光信号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与该目标输出光接口耦接的目标激光器;该第一网络设备通过该目标激光器生成该光信号。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包括多个激光器,且不同的激光器耦接不同的输出光接口。在需要对目标输出光接口的光纤连接关系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可通过与目标输出光接口耦接的激光器输出该光信号。在此种实施方式中,可同时对多个输出光接口的光纤连接关系进行检测,有效的提高了对第一网络设备所包括的多个输出光接口的光纤连接关系进行检测的效率。
基于第一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网络设备将该调制后光信号从该目标输出光接口发送到目标输入光接口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连纤指示信息,该连纤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输出光接口和第二网络设备的目标输入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连纤指示信息,第一网络设备基于该连纤指示信息,即可确定出目标输出光接口和目标输入光接口之间的光纤连接关系,以便于第一网络设备基于该光纤连接关系实现网管设备所具有的至少部分管理功能,降低了网管设备的负载。
基于第一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标签信息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该第一字段包括该目标输出光接口的标识,该第二字段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从目标输入光接口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目标输出光接口的调制后光信号,该目标输入光接口为该第二网络设备具有的至少一个输入光接口中的一个;该第二网络设备从该调制后光信号中获取第一标签信息,该第一标签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输出光接口;该第二网络设备获取第二标签信息,该第二标签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输入光接口,该第一标签信息和该第二标签信息用于检测该目标输入光接口和该目标输出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网络设备获取该第二标签信息,以便于通过该第一标签信息和该第二标签信息检测目标输出光接口和目标输入光接口之间的光纤连接关系,且检测过程中,无需人工的参与,提高了光纤连接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方面所示的有益效果的说明,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所示,不做赘述。
基于第二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网络设备与网管设备连接,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二网络设备将该第一标签信息和该第二标签信息发送给该网管设备。
基于第二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二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一标签信息和该第二标签信息,检测该目标输入光接口和该目标输出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基于第二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二网络设备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连纤指示信息,该连纤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输入光接口和该目标输出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基于第二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网络设备与网管设备连接,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二网络设备向该网管设备发送连纤指示信息,该连纤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输入光接口和该目标输出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基于第二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网络设备从该调制后光信号中获取第一标签信息包括:该第二网络设备根据该调制后光信号的功率强度的变化,以获取该第一标签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管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二标签信息,其中,该第一标签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的目标输出光接口,该第二标签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二网络设备的目标输入光接口;该网管设备根据该第一标签信息和该第二标签信息,检测该目标输入光接口和该目标输出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本方面所示的有益效果的说明,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所示,不做赘述。
基于第三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网管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二标签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管设备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标签信息。
基于第三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标签信息包括波长指示信息,该波长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输出光接口的波长范围。
基于第三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网管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二标签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管设备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触发对该第一网络设备的光纤连接的检测。
基于第三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网管设备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管设备确定该目标输出光接口未被业务光信号占用。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网络设备,包括依次耦接的标签加载器、激光器、解复用器以及至少一个输出光接口;
该标签加载器用于获取第一标签信息,该第一标签信息用于指示目标输出光接口,该第一网络设备具有至少一个输出光接口,该目标输出光接口为该至少一个输出光接口中的一个;该激光器用于生成光信号,该光信号的波长位于该目标输出光接口对应的波长范围内,该激光器还用于将该第一标签信息调制到该光信号上,以生成调制后光信号;该解复用器用于将该调制后光信号从该目标输出光接口发送到第二网络设备的目标输入光接口,以便于检测该目标输出光接口和该目标输入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本方面所示的有益效果的说明,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所示,不做赘述。
基于第四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网络设备还包括控制与通信接口,该控制与通信接口用于获取波长指示信息,该波长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输出光接口的波长范围;该标签加载器还用于根据该波长指示信息生成该光信号。
基于第四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标签信息至少包括该波长指示信息。
基于第四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与通信接口还用于接收来自该网管设备的该第一标签信息。
基于第四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与通信接口还用于接收来自该网管设备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触发对该第一网络设备的光纤连接的检测;该标签加载器还用于根据该指示信息生成该第一标签信息。
基于第四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标签加载器还用于:检测该目标输出光接口是否已被业务光信号占用;若该目标输出光接口未被业务光信号占用,该标签加载器根据该指示信息生成该第一标签信息。
基于第四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标签加载器还用于,根据第一标签信息改变该光信号的功率强度,以生成该调制后光信号。
基于第四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标签加载器还用于,确定与该目标输出光接口耦接的目标激光器;并用于通过该目标激光器生成该光信号。
基于第四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与通信接口还用于接收连纤指示信息,该连纤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输出光接口和第二网络设备的目标输入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基于第四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标签信息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该第一字段包括该目标输出光接口的标识,该第二字段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网络设备,包括依次耦接的多个输入光接口以及标签接收器,该标签接收器用于:从目标输入光接口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目标输出光接口的调制后光信号,该目标输入光接口为该至少一个输入光接口中的一个,从该调制后光信号中获取第一标签信息,该第一标签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输出光接口;获取第二标签信息,该第二标签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输入光接口,该第一标签信息和该第二标签信息用于检测该目标输入光接口和该目标输出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本方面所示的有益效果的说明,可参见上述第二方面所示,不做赘述。
基于第五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网络设备还包括控制与通信接口,该控制与通信接口用于将该第一标签信息和该第二标签信息发送给该网管设备。
基于第五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标签接收器还用于,根据该第一标签信息和该第二标签信息,检测该目标输入光接口和该目标输出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基于第五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与通信接口还用于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连纤指示信息,该连纤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输入光接口和该目标输出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基于第五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与通信接口还用于向该网管设备发送连纤指示信息,该连纤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输入光接口和该目标输出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基于第五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标签接收器还用于,根据该调制后光信号的功率强度的变化,以获取该第一标签信息。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管设备,包括通过总线依次连接网络接口、处理器以及存储器;该网络接口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二标签信息,其中,该第一标签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的目标输出光接口,该第二标签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的目标输入光接口;该处理器用于根据该第一标签信息和该第二标签信息,检测该目标输入光接口和该目标输出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本方面所示的有益效果的说明,可参见上述第三方面所示,不做赘述。
基于第六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网络接口还用于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标签信息。
基于第六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标签信息包括波长指示信息,该波长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输出光接口的波长范围。
基于第六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网络接口还用于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触发对该第一网络设备的光纤连接的检测。
基于第六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器还用于确定该目标输出光接口未被业务光信号占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纤通信系统的第一种结构示例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纤通信系统的第二种结构示例图;
图3A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的第一种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3B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第一网络设备所生成的光信号的一种场景示例图;
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的第二种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纤通信系统的第三种结构示例图;
图6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纤通信系统的第四种结构示例图;
图7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的第三种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例图;
图9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例图;
图10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三种实施例结构示例图;
图1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第二网络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例图;
图1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网管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更好的理解本申请所提供的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以下首先结合图1所示对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所应用的光纤通信系统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光纤通信系统包括网管设备101、第一网络设备102以及第二网络设备103。本实施例以该网管设备101分别与第一网络设备102以及第二网络设备103连接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在其他示例中,该网管设备101可仅与第一网络设备102连接。又如,该网管设备101可仅与第二网络设备103连接。
本实施例所示的连接可为直接连接,以网管设备101与第一网络设备102直接连接为例,则网管设备101可通过网线等物理方式与第一网络设备102直接连接,也可通过无线等方式与第一网络设备102直接连接。
本实施例所示的连接也可为间接连接,以网管设备101与第二网络设备103间接连接为例,则网管设备101可经由其他网络设备(如该光纤通信系统所包括的与该第二网络设备102互不相同的网络设备)间接连接。
该第一网设备102和第二网络设备103之间通过光纤104进行连接。该第一网络设备102、第二网络设备103以及网管设备101可位于同一通信设备上,也可位于不同的通信设备上,具体不做限定。其中,该通信设备可为盒式设备或框式设备等。
需明确的是,本实施例对第一网络设备102和第二网络设备103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定,只要该第一网络设备102和该第二网络设备103为该光纤通信系统所包括的任一组通过光纤连接的网络设备即可。
网管设备101基于第一网络设备102和第二网络设备103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能够实现对第一网络设备102和第二网络设备103之间的管理功能。该管理功能可为实现故障分析、故障定位、业务分配等,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对该第一网络设备102和该第二网络设备103的设备类型不做限定。例如,第一网络设备102可为波长选择开关(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WSS),第二网络设备103可为波长转换器(optical transponder unit,OTU)。又如,第一网络设备102可为解复用器,第二网络设备103可为波长转换器。
以下结合图2所示对本申请所示的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所应用的场景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第一网络设备102具有X个输出光接口(即输出光接口210、输出光接口211至输出光接口21X)。该第二网络设备103具有Y个输入光接口(即输入光接口220、输入光接口221至输入光接口21Y)。本实施例对X以及Y的具体取值不做限定,只要X、Y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即可。以下以X以及Y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为实现第一网络设备102和第二网络设备103之间的业务光信号的交互,则第一网络设备的输出光接口21X已通过光纤200与第二网络设备103的输入光接口22Y进行了连接。且输出光接口21X和输入光接口22Y之间尚未进行业务光信号的交互。
本申请所提供的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的目的在于,如何在光纤通信网络所包括的多个网络设备中,无需人工参与,即可自动检测第一网络设备102的输出光接口21X与第二网络设备103的输入光接口22Y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以下结合图3A所示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的具体过程进行说明:
步骤301、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一标签信息。
该第一标签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网络设备的目标输出光接口。该目标输出光接口为该第一网络设备所具有的至少一个输出光接口中的一个。例如图2所示的输出光接口21X。
本实施例对该第一标签信息所包括的具体内容不做限定,只要在该光纤通信网络中,该第一标签信息与该目标输出光接口具有唯一的对应关系即可。以下对第一标签信息所包括的具体内容进行说明:例如,该第一标签信息包括目标输出光接口的标识。该目标输出光接口的标识可为如下所示的一项或多项:
目标输出光接口的端口编号或目标输出光接口的属性信息。
本实施例对该目标输出光接口的属性信息的具体内容不做限定,只要该属性信息能够指示该目标输出光接口的至少部分属性即可。例如,该属性信息包括速率信息和/或波长指示信息。其中,该速率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输出光接口对应的承载速率。该波长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输出光接口的波长范围。
又如,该第一标签信息包括该目标输出光接口的标识以及该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该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为如下所示的一项或多项:
第一网络设备的设备编号、第一网络设备的机架号、第一网络设备的子架号或第一网络设备的槽位号。
本实施例对该第一标签信息的具体来源不做限定。例如,若网管设备需要对目标输出光接口的光纤连接关系进行检测,则该网管设备将该第一标签信息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又如,若第一网络设备需要对目标输出光接口的光纤连接关系进行检测,则该第一网络设备生成该第一标签信息。
步骤302、第一网络设备生成光信号。
继续以图2所示为例,为避免第一网络设备102中不同的输出光接口所传输的光信号之间出现串扰,则不同的输出光接口对应不同的波长范围。例如,输出光接口210对应第一波长范围,输出光接口211对应第二波长范围,输出光接口21X对应第X波长范围。且第一波长范围、第二波长范围以及第X波长范围互不相同。且输出光接口210仅用于传输波长位于该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信号,依次类推,输出光接口21X仅用于传输波长位于该第X波长范围内的光信号。
可见,若需要检测目标输出光接口的光纤连接关系,则所获取到的该光信号的波长位于该目标输出光接口对应的波长范围内。继续以输出光接口21X为例,为检测输出光接口21X的光纤连接关系,则光信号的波长位于第X波长范围内。
本实施例对步骤301和步骤302之间的执行时序,不做限定。
步骤303、第一网络设备将第一标签信息调制到光信号上,以生成调制后光信号。
本实施例中,在该第一网络设备获取到该第一标签信息和该光信号的情况下,即可将第一标签信息调制到该光信号上,以生成调制后光信号。可见,该调制后光信号的波长位于目标输出光接口对应的波长范围内,且该调制后光信号携带有该第一标签信息。
具体地,参见图3B所示,图3B左侧所示的光信号320,为尚未加载该第一标签信息的光信号。在光信号320上加载第一标签信息以形成图3B右侧所示的调制后光信号321。其中,以调制后光信号321为例,调制后光信号321的横向表示时间,纵向表示功率强度。对比于光信号320和调制后光信号321可知,该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标签信息改变该光信号的功率强度,以生成该调制后光信号。即通过调制后光信号的功率强度的变化,以携带该第一标签信息。
步骤304、第一网络设备将调制后光信号从目标输出光接口发送到目标输入光接口。
调制后光信号的波长位于目标输出光接口对应的波长范围内,可知,即便第一网络设备具有多个输出光接口,该调制后光信号仅通过该目标输出光接口从第一网络设备输出。
由图2所示可知,该目标输出光接口21X和该目标输入光接口22Y之间已存在光纤连接关系。从目标输出光接口21X输出的该调制后光信号经由光纤200传输至该目标输入光接口22Y。
步骤305、第二网络设备从目标输入光接口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目标输出光接口的调制后光信号。
本实施例所示的目标输入光接口为该第二网络设备所具有的至少一个输入光接口中的一个。且该目标输入光接口与该目标输出光接口之间通过光纤连接。
步骤306、第二网络设备从调制后光信号中获取第一标签信息。
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网络设备对该调制后光信号进行分光,以从调制后光信号中分光出检测光信号。例如,从调制后光信号中分光出1%的光信号作为该检测光信号。第二网络设备对该检测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以形成检测电信号。第二网络设备即可根据该检测电信号的功率强度的变化获取该第一标签信息。对第一标签信息的具体说明,请详见步骤301所示,不做赘述。
步骤307、第二网络设备获取第二标签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网络设备从目标输入光接口接收到该调制后光信号的情况下,该第二网络设备根据该目标输入光接口生成第二标签信息。具体地,该第二网络设备对其所具有的输入光接口进行检测,若检测到目标输入光接口接收到该调制后光信号,该第二网络设备即可获取用于指示该目标输入光接口的第二标签信息。
可选地,继续参加图2所示,第二网络设备103预先存储有标签列表,该标签列表包括不同的输入光接口和不同的标签信息的对应关系。在第二网络设备103从目标输入光接口22Y接收到该调制后光信号的情况下,该第二网络设备103根据该标签列表确定与该目标输入光接口22Y对应的标签信息为第二标签信息。
其中,该第二标签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输入光接口。本实施例对该第二标签信息所包括的具体内容不做限定,只要在该光纤通信网络中,该第二标签信息与该目标输入光接口具有唯一的对应关系即可。以下对第二标签信息所包括的具体内容进行说明:
例如,该第二标签信息包括目标输入光接口的标识。该目标输入光接口的标识可为如下所示的一项或多项:
目标输入光接口的端口编号或目标输入光接口的属性信息。对该端口编号和属性信息的说明,请参见步骤301所示,不做赘述。
又如,该第二标签信息包括该目标输入光接口的标识以及该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该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为如下所示的一项或多项:
第二网络设备的设备编号、第二网络设备的机架号、第二网络设备的子架号或第二网络设备的槽位号。
步骤308、第二网络设备将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二标签信息发送给网管设备。
本实施例中,为实现对目标输出光接口和目标输入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的检测,则第二网络设备将已获取的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二标签信息均发送至网管设备。
步骤309、网管设备接收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二标签信息。
步骤310、网管设备根据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二标签信息,检测目标输入光接口和目标输出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由上述说明可知,第一标签信息用于指示目标输出光接口。第二标签信息用于指示目标输入光接口。网管设备即可根据来自该第二网络设备的该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二标签信息,检测目标输入光接口和目标输出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继续参见图2所示,网管设备101从第二网络设备103接收到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二标签信息。其中,该第一标签信息用于指示输出光接口21X,该第二标签信息用于指示输入光接口22Y。网管设备101即可确定出输出光接口21X和输入光接口22Y之间存在光纤连接关系。
该网管设备基于该光纤连接关系,即可对第一网络设备102和第二网络设备103实现网管功能,对该网管功能的说明,请参见图1所示,不做赘述。
可选地,网管设备可生成连纤指示信息,该连纤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输出光接口和目标输入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网管设备可向第一网络设备和/或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连纤指示信息。从而使得接收到该连纤指示信息的第一网络设备和/或第二网络设备可执行至少部分网管功能,从而降低了网管设备的负载。
本实施例以网管设备负责检测目标输出光接口和目标输入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不做限定。例如,在其他示例中,也可由第二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二标签信息,检测目标输出光接口和目标输入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第二网络设备执行光纤连接检测的过程,可参见步骤310所示网管设备执行光纤连接检测的过程,不做赘述。在此种示例下,由该第二网络设备生成该连纤指示信息。该第二网络设备可将该连纤指示信息向第一网络设备和/或网管设备发送。
采用本实施例所示的方法,第一网络设备通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有第一标签信息的调制后光信号的方式,实现目标输出光接口和目标输入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的自动检测,且检测过程中,无需人工的参与,提高了光纤连接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由图3A所示的实施例可知,第一网络设备基于第一标签信息实现对目标输出光接口和目标输入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的自动检测。以下结合图4所示说明,若由网管设备生成该第一标签信息,具体是如何实现光纤连接关系的检测过程:
步骤401、网管设备生成第一标签信息。
本实施例中,由网管设备确定需要进行光纤连接关系检测的目标输出光接口,并根据该目标输出光接口生成该第一标签信息。以下对网管设备生成该第一标签信息的几种可选地方式进行说明:
方式1:
该网管设备可预先存储输出光接口列表。该输出光接口列表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所包括的所有输出光接口的标识。如图2所示,该输出光接口列表包括输出光接口210的标识、输出光接口211的标识至输出光接口21X的标识。
该网管设备可将该输出光接口列表所包括的所有输出光接口的标识,逐一轮询地作为第一标签信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例如,网管设备可首先将作为第一标签信息的输出光接口210的标识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由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一标签信息实现对输出光接口210的光纤连接关系的检测。依次类推,网管设备最后将作为第一标签信息的输出光接口21X的标识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由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一标签信息实现对输出光接口21X的光纤连接关系的检测。
方式2:
该网管设备检测第一网络设备的各输出光接口是否已被业务光信号占用。如图2所示,若网管设备确定输出光接口21X未被业务光信号占用,则网管设备即可确定该输出光接口21X为需要进行光纤连接关系检测的目标输出光接口。网管设备生成用于指示输出光接口21X的第一标签信息。
方式3:
该网管设备针对不同的网络设备存储连纤列表。以第一网络设备为例,该连纤列表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所包括的所有输出光接口的光纤连接关系。若连纤列表中未存储目标输出光接口的光纤连接关系,则网管设备即可针对该目标输出光接口生成该第一标签信息。
以下对第一标签信息所包括的具体内容进行说明:
内容1:
该第一标签信息包括第一字段。该第一字段包括目标输出光接口的标识。对该目标输出光接口的标识的具体说明,请详见图3A所示的实施例,不做赘述。
内容2
第一标签信息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对第一字段的说明,请详见内容1所示,不做赘述。第二字段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对该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的具体说明,请详见图3A所示的实施例,不做赘述。
步骤402、网管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标签信息。
步骤403、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第一标签信息。
步骤404、第一网络设备生成光信号。
对光信号的具体说明,请详见步骤302所示,不做赘述。以下对本实施例所示的生成光信号的几种可选的生成方式进行说明:
生成方式1:
第一标签信息包括该波长指示信息,对波长指示信息的具体说明,请详见上述内容1所示,不做赘述。
第一网络设备可从该第一标签信息中,提取出该波长指示信息。再将该波长指示信息发送至该激光器。该激光器的说明,可参见图3A所示,不做赘述。该激光器即可根据该波长指示信息生成该光信号。
生成方式2:
第一网络设备直接将已接收到的第一标签信息发送给激光器。由激光器从第一标签信息中提取出该波长指示信息。激光器根据已提取的波长指示信息生成该光信号。
生成方式3:
本方式所示的第一标签信息不包括该波长指示信息。该第一网络设备预先存储波长列表。该波长列表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不同的输出光接口和不同的波长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在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标签信息的情况下,即可确定出该第一标签信息所指示的目标输出光接口。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波长列表确定出目标输出光接口对应的波长指示信息。第一网络设备将该波长指示信息发送至激光器。该激光器即可根据该波长指示信息生成该光信号。
生成方式4
本方式所示的第一标签信息不包括该波长指示信息。第一网络设备直接将该第一标签信息发送给激光器。由激光器根据预先存储的波长列表和第一标签信息生成光信号。具体过程可参见方式3所示,不做赘述。
以下对本实施例所示的负责生成该光信号的激光器的几种可选的设置方式进行说明:
设置方式1
如图5所示,该第一网络设备内包括用于生成该光信号的一个激光器501。该激光器501生成用于检测不同的输出光接口的光纤连接关系的光信号。该激光器501生成光信号的过程,请参见上述生成方式1至生成方式4所示,不做赘述。
设置方式2
如图6所示,该第一网络设备内设置有多个激光器(即激光器601、激光器602至激光器60X)。且多个激光器分别与多个输出光接口耦接。
例如,若需要对输出光接口21X的光纤连接关系进行检测,则第一网络设备可通过与输出光接口21X耦接的激光器60X生成该光信号,生成的过程,请参见上述生成方式1至生成方式4所示,不做赘述。
步骤405、第一网络设备将第一标签信息调制到光信号上,以生成调制后光信号。
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将第一标签信息发送给激光器,由激光器将第一标签信息调制到光信号上,以生成调制后光信号。
本实施例以激光器具有调制功能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若激光器不具有调制功能,则与该激光器耦接调制器。该调制器获取该第一标签信息以及来自激光器的光信号。该调制器用于将第一标签信息调制到光信号上,以生成调制后光信号。
步骤406、第一网络设备将调制后光信号从目标输出光接口发送到目标输入光接口。
步骤407、第二网络设备从目标输入光接口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目标输出光接口的调制后光信号。
步骤408、第二网络设备从调制后光信号中获取第一标签信息。
步骤409、第二网络设备获取第二标签信息。
步骤410、第二网络设备将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二标签信息发送给网管设备。
步骤411、网管设备接收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二标签信息。
步骤412、网管设备根据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二标签信息,检测目标输入光接口和目标输出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本实施例所示的步骤406至步骤412所示的过程,请详见步骤304至步骤310所示,不做赘述。
采用本实施例所示的方法,由网管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标签信息,通过该第一标签信息指示需要进行光纤连接关系检测的目标输出光接口。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第一标签信息后,直接根据第一标签信息即可进行光纤连接关系的检测。有效的降低了第一网络设备所处理的数据量,降低了第一网络设备的负担,而且实现了光纤连接关系的自动检测,提高了光纤连接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以第一网络设备具有40个输出光接口,且每个输出光接口连接不同的第二网络设备。即该第一网络设备通过该40个输出光接口光纤连接40个第二网络设备。在第一网络设备执行本实施例所示的方法的情况下,各第二网络设备通过上述所示的上报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二标签信息的方式,以便于网管设备确定出40个第二网络设备分别所连接的第一网络设备的输出光接口,且过程仅需要约2分钟。而相同场景下由人工检测光纤连接关系却需要约1.5小时。可见,本实施例所示的方法能够提高光纤连接关系的检测效率。
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网管设备负责生成第一标签信息。以下结合图7所示说明,若由第一网络设备生成该第一标签信息,具体是如何实现光纤连接关系的检测过程:
步骤701、网管设备生成指示信息。
本实施例中,由网管设备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确定需要进行光纤连接关系检测的第一网络设备。而具体检测该第一网络设备内的哪个输出光接口的光纤连接关系由该第一网络设备自身决定。
具体地,在网管设备在确定出需要进行光纤连接关系检测的第一网络设备后,即可生成指示信息。其中,该指示信息用于触发对该第一网络设备的光纤连接的检测。
本实施例对该指示信息的具体内容不做限定。例如,该指示信息可为网管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预先协商的任意信息,只要该指示信息在网管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中,所指示的内容均为触发对该第一网络设备的光纤连接的检测。又如,该指示信息也可为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在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的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即可确定出需要进行光纤连接关系的检测。对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的具体说明,请详见步骤401所示,不做赘述。
步骤702、网管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
步骤703、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指示信息。
步骤704、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指示信息生成第一标签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指示信息的情况下,该第一网络设备选定需要进行光纤连接关系检测的目标输出光接口,其中,第一网管设备选定目标输出光接口的具体过程,可参见下述可选地选定方式所示:
选定方式1
第一网络设备预先存储输出光接口列表,对输出光接口列表的具体说明,请参见步骤401所示,不做赘述。
第一网络设备可将该输出光接口列表所包括的所有输出光接口的标识,逐一轮询地确定为目标输出光接口。
选定方式2
该第一网络设备检测各输出光接口是否已被业务光信号占用。如图2所示,若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输出光接口21X未被业务光信号占用,则第一网络设备即可确定该输出光接口21X为需要进行光纤连接关系检测的目标输出光接口。
选定方式3
该第一网络设备存储连纤列表。对连纤列表的说明,请参见步骤401所示,不做赘述。如图2所示,若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连纤列表中未存储输出光接口210的光纤连接关系,则第一网络设备即可确定输出光接口210为目标输出光接口。
在该第一网络设备确定出目标输出光接口的情况下,该第一网络设备即可生成第一标签信息,对第一标签信息的具体内容的说明,请详见步骤401所示,不做赘述。
步骤705、第一网络设备生成光信号。
步骤706、第一网络设备将第一标签信息调制到光信号上,以生成调制后光信号。
步骤707、第一网络设备将调制后光信号从目标输出光接口发送到目标输入光接口。
步骤708、第二网络设备从目标输入光接口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目标输出光接口的调制后光信号。
步骤709、第二网络设备从调制后光信号中获取第一标签信息。
步骤710、第二网络设备获取第二标签信息。
步骤711、第二网络设备将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二标签信息发送给网管设备。
步骤712、网管设备接收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二标签信息。
步骤713、网管设备根据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二标签信息,检测目标输入光接口和目标输出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本实施例步骤705至步骤713所示的过程,请详见步骤404至412所示,不做赘述。
采用本实施例所示的方法,由第一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标签信息,通过该第一标签信息对目标输出光接口的光纤连接关系进行检测。第一网络设备直接根据第一标签信息即可进行光纤连接关系的检测,实现了光纤连接关系的自动检测,提高了光纤连接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以下结合图8所示对本申请所提供的第一网络设备的具体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
如图8所示,该第一网络设备包括控制与通信接口801、标签加载器802、激光器803、光耦合器804、解复用器805以及至少一个输出光接口。
其中,该控制与通信接口801用于与网管设备进行信息交互。该控制与通信接口801、标签加载器802、激光器803、光耦合器804、解复用器805以及至少一个输出光接口依次耦接。本实施例以第一网络设备包括多个输出光接口为例,该多个输出光接口具体包括输出光接口210、输出光接口211至输出光接口21X,具体说明请详见图2所示,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对标签加载器802的器件形态不做限定。例如,该标签加载器802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 unit,CPU)、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它集成芯片,或者上述芯片或者处理器的任意组合等。
例如,结合图3A所示的实施例,该标签加载器802用于执行步骤301,或该标签加载器802和激光器803共同执行步骤301。该激光器803用于执行步骤302至步骤303。激光器803还用于将输出的调制后光信号发送至该光耦合器804。
又如,结合图4或图7所示的实施例,该控制与通信接口801用于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第一标签信息,具体过程参见图4所示的步骤403所示。或该控制与通信接口801用于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指示信息,具体过程参见图7所示的步骤703所示。该控制与通信接口801用于将该第一标签信息或该指示信息发送给标签加载器802。
结合步骤404所示的生成方式1所示,该标签加载器802用于从该第一标签信息中,提取出该波长指示信息。结合生成方式2或4所示,该标签加载器802用于将已接收到的第一标签信息发送给激光器803。结合生成方式3所示,该标签加载器802用于根据波长列表确定出目标输出光接口对应的波长指示信息。结合步骤704所示,该标签加载器802用于生成该第一标签信息。该激光器803用于生成该光信号,具体过程请详见步骤404所示,不做赘述。该激光器803还用于将第一标签信息调制到光信号上,以生成调制后光信号。具体过程的说明,请详见步骤405所示。激光器803还用于将输出的调制后光信号发送至该光耦合器804。
该光耦合器804用于接收该调制后光信号发送至解复用器805。
可选地,若该光耦合器804接收到业务光信号,该业务光信号为已承载业务数据的光信号。该光耦合器804用于对该业务光信号和该调制后光信号进行耦合以将和耦合后光信号发送至解复用器805。本实施例对该业务光信号的来源不做限定,例如,该业务光信号可来源于第一网络设备外部,又如,该业务光信号来源于第一网络设备内部。
该解复用器805包括一个输入端口,该输入端口与光耦合器804耦接。该解复用器805还包括多个输出端口,且多个输出端口分别与多个输出光接口耦接。该解复用器805用于获取来自光耦合器804的光信号。该解复用器805根据该光信号的波长输出至对应的输出光接口。
若以解复用器805已接收耦合有该调制后光信号和该业务光信号为例。若该解复用器805确定该调制后光信号的波长位于输出光接口21对应的波长范围内,则解复用器805将该调制后光信号发送至输出光接口21X。该输出光接口21X用于经由光纤将该调制后光信号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具体发送过程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不做赘述。若该解复用器805确定该业务光信号的波长位于输出光接口210对应的波长范围内,则解复用器805将该业务光信号发送至输出光接口210。该输出光接口210用于经由光纤将该业务光信号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
可选地,如图9所示,该第一网络设备还可包括调制器901,该调制器用于获取来自该标签加载器802的第一标签信息,并将该第一标签信息调制到该激光器803输出的光信号上。
图8或图9所示以第一网络设备包括一个激光器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以下结合图10所示对本实施例所示的包括多个激光器的第一网络设备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第一网络设备包括控制与通信接口801、标签加载器802、多个激光器803、多个光耦合器804、解复用器805以及多个输出光接口。
具体地,该多个激光器可包括激光器1001、1002至100X。该多个光耦合器包括光耦合器1010、光耦合器1011至光耦合器101X。本实施例以多个激光器、多个光耦合器以及多个输出光接口分别依次耦接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即激光器1001、光耦合器1010以及输出光接口210依次耦接。激光器1002、光耦合器1010以及输出光接口210依次耦接。激光器100X、光耦合器101X以及输出光接口21X依次耦接。该解复用器805分别与该多个激光器耦接。该控制与通信接口801、该标签加载器802分别与多个激光器耦接。为实现业务光信号的传输,本实施例所示的解复用器805还分别与多个光耦合器耦接。
可选地,本实施例以一个激光器经由一个光耦合器耦接一个输出光接口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示例中,也可由一个激光器经由一个或多个光耦合器耦接多个输出光接口。可选地,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网络设备内还可设置有调制器,调制器的说明可参见图9所示,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所示的控制与通信接口801以及标签加载器802的具体作用的说明,请详见图8所示的实施例,不做赘述。本实施例中,标签加载器802确定目标输出光接口,并通过与该目标输出光接口耦接的激光器生成调制后光信号。例如,若标签加载器802确定目标输出光接口21X,则该标签加载器802通过激光器100X生成调制后光信号,生成的具体过程请详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不做赘述。该激光器100X将该调制后光信号发送至光耦合器101X,光耦合器101X用于将该调制后光信号发送至输出光接口21X,由该输出光接口21X将该调制后光信号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
图10所示的第一网络设备相对于图8所示的区别还在于,由解复用器805接收业务光信号,并由该解复用器根据该业务光信号的波长,将该业务光信号转发至对应的光耦合器。例如,若解复用器805确定已接收到的业务光信号的波长位于输出光接口210对应的波长范围内,则解复用器805将该业务光信号发送至与输出光接口210耦接的光耦合器1010。光耦合器1010将已接收到的业务光信号发送至输出光接口210。并由该输出光接口210将业务光信号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
以下结合图11所示对本申请所提供的第二网络设备的具体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
如图11所示,该第二网络设备包括控制与通信接口1101、标签接收器1130、转换器1103、多个输入光接口以及多个分光器。
其中,多个输入光接口,即输入光接口220、输入光接口221以及输入光接口22Y的具体说明,请详见图2所示,不做赘述。多个分光器分别与多个输入光接口耦接,即输入光接口220与分光器1101耦接,输入光接口221与分光器1102耦接,输入光接口22Y与分光器110Y耦接。本实施例以多个输入光接口与多个分光器分别耦接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在其他示例中,也可多个输入光接口耦接一个分光器。多个分光器与标签接收器1130耦接。标签接收器1130分别与转换器1103以及控制与通信接口1101耦接。
对该控制与通信接口1101的说明请详见图8所示对控制与通信接口801的说明,对标签接收器1130的具体器件形态的说明,请详见图8所示对标签加载器802的器件形态的说明,不做赘述。
例如,结合图3A所示,该目标输入光接口用于执行步骤305。该分光器用于对已接收的光信号进行分光以形成检测光信号和待转换光信号。该分光器用于将该检测光信号发送至标签接收器1130,并用于将待转换光信号发送至转换器1103。该转换器1103用于将待转换光信号转换成业务光信号。具体例如,若输入光接口22Y接收到光信号,该分光器110Y用于对该光信号进行分光以形成检测光信号和待转换光信号。对分光的具体说明,可参见步骤306所示,不做赘述。
该标签接收器1130用于执行步骤306至步骤307。该标签接收器1130将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二标签信息发送给控制与通信接口1101。该控制与通信接口1101用于执行步骤308。
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二网络设备也可用于图4或图7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具体说明请参见上述用于图3A所示的说明,不做赘述。
以下结合图12所示对本申请所提供的网管设备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该网管设备包括依次通过总线连接的网络接口1202、处理器1201以及存储器1203。其中,该网络设备1201用于与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互。
该处理器1201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s,CPU)。该存储器1203用于存储程序,该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网管设备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处理器1201执行该存储器1203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结合图3A所示的实施例,该网络接口1202用于执行步骤309,该网络接口1202将已接收的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二标签信息发送给处理器1201。该处理器1201用于执行步骤310。
结合图4所示的实施例,处理器1201用于执行步骤401,并将已生成的第一标签信息发送给网络接口1202,该网络接口1202用于执行步骤402。该网络接口1202用于执行步骤410,该网络接口1202将已接收的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二标签信息发送给处理器1201。该处理器1201用于执行步骤411。
结合图7所示的实施例,处理器1201用于执行步骤701,并将已生成的指示信息发送给网络接口1202,该网络接口1202用于执行步骤702。该网络接口1202用于执行步骤711,该网络接口1202将已接收的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二标签信息发送给处理器1201。该处理器1201用于执行步骤712。
本申请中出现的术语“和/或”,可以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4)

1.一种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一标签信息,所述第一标签信息用于指示目标输出光接口,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具有至少一个输出光接口,所述目标输出光接口为所述至少一个输出光接口中的一个;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生成光信号,所述光信号的波长位于所述目标输出光接口对应的波长范围内;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标签信息调制到所述光信号上,以生成调制后光信号;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调制后光信号从所述目标输出光接口发送到第二网络设备的目标输入光接口,以便于检测所述目标输出光接口和所述目标输入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生成光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波长指示信息,所述波长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输出光接口的波长范围;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波长指示信息生成所述光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波长指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网管设备连接,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一标签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管设备的所述第一标签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网管设备连接,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一标签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管设备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触发对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光纤连接的检测;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一标签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生成所述第一标签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生成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检测所述目标输出光接口是否已被业务光信号占用;
若所述目标输出光接口未被业务光信号占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生成所述第一标签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标签信息调制到所述光信号上,以生成调制后光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标签信息改变所述光信号的功率强度,以生成所述调制后光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包括多个输出光接口,且不同的所述输出光接口耦接不同的激光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生成光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与所述目标输出光接口耦接的目标激光器;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目标激光器生成所述光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调制后光信号从所述目标输出光接口发送到目标输入光接口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连纤指示信息,所述连纤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输出光接口和第二网络设备的目标输入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包括所述目标输出光接口的标识,所述第二字段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
11.一种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从目标输入光接口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目标输出光接口的调制后光信号,所述目标输入光接口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具有的至少一个输入光接口中的一个;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从所述调制后光信号中获取第一标签信息,所述第一标签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输出光接口;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获取第二标签信息,所述第二标签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输入光接口,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和所述第二标签信息用于检测所述目标输入光接口和所述目标输出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网管设备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和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发送给所述网管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和所述第二标签信息,检测所述目标输入光接口和所述目标输出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连纤指示信息,所述连纤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输入光接口和所述目标输出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网管设备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网管设备发送连纤指示信息,所述连纤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输入光接口和所述目标输出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从所述调制后光信号中获取第一标签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调制后光信号的功率强度的变化,以获取所述第一标签信息。
17.一种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管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二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的目标输出光接口,所述第二标签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目标输入光接口;
所述网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和所述第二标签信息,检测所述目标输入光接口和所述目标输出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管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二标签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管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标签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包括波长指示信息,所述波长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输出光接口的波长范围。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管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二标签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管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触发对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光纤连接的检测。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管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管设备确定所述目标输出光接口未被业务光信号占用。
22.一种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耦接的标签加载器、激光器、解复用器以及至少一个输出光接口;
所述标签加载器用于获取第一标签信息,所述第一标签信息用于指示目标输出光接口,所述目标输出光接口为所述至少一个输出光接口中的一个;
所述激光器用于生成光信号,所述光信号的波长位于所述目标输出光接口对应的波长范围内,所述激光器还用于将所述第一标签信息调制到所述光信号上,以生成调制后光信号;
所述解复用器用于将所述调制后光信号从所述目标输出光接口发送到第二网络设备的目标输入光接口,以便于检测所述目标输出光接口和所述目标输入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23.一种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耦接的多个输入光接口以及标签接收器,所述标签接收器用于:
从目标输入光接口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目标输出光接口的调制后光信号,所述目标输入光接口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具有的至少一个输入光接口中的一个;
从所述调制后光信号中获取第一标签信息,所述第一标签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输出光接口;
获取第二标签信息,所述第二标签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输入光接口,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和所述第二标签信息用于检测所述目标输入光接口和所述目标输出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24.一种网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总线依次连接网络接口、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网络接口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标签信息和第二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的目标输出光接口,所述第二标签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目标输入光接口;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和所述第二标签信息,检测所述目标输入光接口和所述目标输出光接口之间存在的光纤连接关系。
CN202010018687.7A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130993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8687.7A CN113099322B (zh)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PCT/CN2020/116726 WO2021139210A1 (zh) 2020-01-08 2020-09-22 一种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EP20912798.4A EP4068653A4 (en) 2020-01-08 2020-09-22 OPTICAL FIBER CONNECTION TEST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17/859,789 US20220345800A1 (en) 2020-01-08 2022-07-07 Optical Fiber Connection Detec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8687.7A CN113099322B (zh)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9322A true CN113099322A (zh) 2021-07-09
CN113099322B CN113099322B (zh) 2022-07-29

Family

ID=76663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18687.7A Active CN113099322B (zh)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45800A1 (zh)
EP (1) EP4068653A4 (zh)
CN (1) CN113099322B (zh)
WO (1) WO202113921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2267A1 (zh) * 2022-06-29 2024-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网络拓扑的生成方法、设备和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9487A (zh) * 2007-06-20 2009-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标识及调制、解调方法及装置
CN102396172A (zh) * 2011-08-23 2012-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光纤连接关系的方法、节点设备及光网络系统
CN102907028A (zh) * 2012-08-07 2013-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设备内部连纤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48420A (zh) * 2012-02-14 2013-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光纤连接的方法、标识光纤连接的方法及系统和装置
US20160173194A1 (en) * 2013-10-25 2016-06-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ber Link Recogni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KR20160094049A (ko) * 2015-01-30 2016-08-0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광 전달 망의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네트워크 장비
CN107846298A (zh) * 2016-09-21 2018-03-2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自动发现方法和系统
CN109698758A (zh) * 2017-10-20 2019-04-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资源信息核查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105500D0 (en) * 2001-03-06 2001-04-25 Marconi Comm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networks
JP3887195B2 (ja) * 2001-09-21 2007-02-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リング切替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4466233B2 (ja) * 2004-06-29 2010-05-26 Kddi株式会社 Ip電話発信地通知方法、光伝送システム及び光加入者端末装置
CN100561943C (zh) * 2006-11-22 2009-1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网络连接关系自动获取的方法
CN101345584A (zh) * 2008-08-22 2009-0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通信设备间光纤连接状况的自动检测方法
CN101834663B (zh) * 2010-04-08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3368643A (zh) * 2012-04-01 2013-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纤链路检测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4348644A (zh) * 2013-07-31 2015-0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与设备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223088A1 (en) * 2020-05-06 2021-11-11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detection of fiber connectivitie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9487A (zh) * 2007-06-20 2009-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标识及调制、解调方法及装置
CN102396172A (zh) * 2011-08-23 2012-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光纤连接关系的方法、节点设备及光网络系统
CN103248420A (zh) * 2012-02-14 2013-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光纤连接的方法、标识光纤连接的方法及系统和装置
CN102907028A (zh) * 2012-08-07 2013-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设备内部连纤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US20160173194A1 (en) * 2013-10-25 2016-06-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ber Link Recogni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KR20160094049A (ko) * 2015-01-30 2016-08-0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광 전달 망의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네트워크 장비
CN107846298A (zh) * 2016-09-21 2018-03-2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自动发现方法和系统
CN109698758A (zh) * 2017-10-20 2019-04-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资源信息核查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2267A1 (zh) * 2022-06-29 2024-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网络拓扑的生成方法、设备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68653A4 (en) 2023-05-10
WO2021139210A1 (zh) 2021-07-15
CN113099322B (zh) 2022-07-29
EP4068653A1 (en) 2022-10-05
US20220345800A1 (en) 2022-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88777B (zh) 一种roadm业务侧光纤连接的匹配装置和方法
US20160315701A1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method for verifying connection, and 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 card
US9203512B2 (en) Distinguishing light in single fiber transceivers
US20120301137A1 (en) Erroneous optical fiber connection detecting method and node device
US8218964B2 (en) All optical 1+1 protection unit using sub-carrier modulation protocol
US9831945B2 (e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ROADM optical network
CN103477582B (zh) 无源光网络光网络终端设备及配置方法
WO2007005970B1 (en) Optical autodiscovery for automated logical and physical connectivity check between optical modules
JP2017103504A (ja) 光伝送装置および光伝送システム
CN105812051A (zh) Roadm内部连接光纤的检测方法、系统及roadm
JP2005341529A (ja) 光伝送システム,光送受信装置,光伝送装置および光波長チャンネル接続認識制御方法
CN113099322B (zh) 一种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US20120318965A1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method
CN112929123A (zh) 光传输系统、方法以及光通信系统
RU2815416C1 (ru) Способ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оптоволоконн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11784742B2 (en) Optical modul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343879B1 (ko) 광분기 결합기를 이용한 광트랜시버 파장 설정 장치 및 방법
JP4906830B2 (ja) パストレース方法及びトランスペアレント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01192983A (zh) 一种光网络连接关系自动获取的系统
US20190260491A1 (en) Optical Multiplexing And Demultiplexing Module Having Automatic Discovery Function
CN112953628A (zh) 一种基于ofdr的oxc光纤id识别装置及方法
CN113765583B (zh) 一种光功率值的传输方法、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CN116723091B (zh) 管控系统、管控方法、管控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2259886B1 (ko) 광분기 결합기를 이용한 광트랜시버 파장 조정 장치 및 방법
KR101013722B1 (ko) 파장분할다중-수동광통신망의 통신채널 절체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