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8569A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8569A
CN113098569A CN201911340944.2A CN201911340944A CN113098569A CN 113098569 A CN113098569 A CN 113098569A CN 201911340944 A CN201911340944 A CN 201911340944A CN 113098569 A CN113098569 A CN 1130985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noise ratio
parameter
ratio parameter
opti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409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98569B (zh
Inventor
史亚龙
王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134094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8569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6215 priority patent/WO202112917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8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85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985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85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38Synchronous or start-stop systems, e.g. for Baudot code
    • H04L25/40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 H04L25/49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其中,上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设备UE上一轮所反馈的第一指标参数,以及获取所述UE当前所反馈的第二指标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指标参数和所述第二指标参数调整下行信道的当前信噪比参数,得到第一信噪比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确定最优信噪比参数;在所述下行信道中通过所述最优信噪比参数进行数据传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5G移动通信中,通过提高基带采样、提高发射天线增益或者降低UE接收噪声系数等途径提高信噪比的方法存在成本高等问题。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尤其是5G移动网络架构的变化,对移动通讯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成本、低功耗、高速率,大容量等满足移动通信新要求。
相关技术中,5G移动通信采用Massive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Output,简称为MIMO)技术结合波束成形(Beam-forming)技术实现移动通信如图1所示,其中101基站至102UE为5G移动通信系统的下行通道,102UE至101基站为5G移动通信系统的上行通道。5G需要高速、大容量通信要求,其本质就是要提升UE接收信号的信噪比(SingalNoise Patio,简称为SNR),现有技术提升系统信噪比主要是提高基带采样、提高发射天线增益或者降低UE接收噪声系数等途径实现,但是,通过上述方式会增加系统的成本,与5G系统低成本要求相矛盾。
针对相关技术中,5G移动通信中,通过提高基带采样、提高发射天线增益或者降低UE接收噪声系数等途径提高信噪比的方法存在成本高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5G移动通信中,通过提高基带采样、提高发射天线增益或者降低UE接收噪声系数等途径提高信噪比的方法存在成本高等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设备UE上一轮所反馈的第一指标参数,以及获取所述UE当前所反馈的第二指标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指标参数和所述第二指标参数调整下行信道的当前信噪比参数,得到第一信噪比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确定最优信噪比参数;在所述下行信道中通过所述最优信噪比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指标参数和所述第二指标参数调整下行信道的当前信噪比参数,得到第一信噪比参数,包括:通过预失真原理根据所述第一指标参数和所述第二指标参数对所述当前信噪比参数进行优化,得到第一信噪比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标参数包括第一均方根误差,所述第二指标参数包括第二均方根误差,所述通过预失真原理根据所述第一指标参数和所述第二指标参数对所述当前信噪比参数进行优化,得到第一信噪比参数,包括:在第K轮调整当前信噪比参数的过程中,设置所述第K轮的步进参数为第一阈值;其中,所述K为大于0的整数;在将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的第二预失真系数和第三预失真系数均设置为0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第一阈值调整所述第一均方根误差的值和所述第二均方根误差的值,确定出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的第一目标预失真系数;在将所述第三预失真系数设置为0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第一阈值调整所述第一均方根误差的值和所述第二均方根误差的值,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第一目标预失真系数确定出第二目标预失真系数;按照所述第一阈值调整所述第一均方根误差的值和所述第二均方根误差的值,以及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第一目标预失真系数和所述第二目标预失真系数确定出第三目标预失真系数;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预失真系数、所述第二目标预失真系数、所述第三目标预失真系数确定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
可选地,在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第一目标预失真系数和所述第二目标预失真系数确定出第三目标预失真系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K+1轮调整当前信噪比参数的过程中,设置所述第K+1轮的步进参数为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按照所述第二阈值调整所述第一均方根误差的值和所述第二均方根误差的值,以及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预失真系数、所述第二预失真系数和所述第三目标预失真系数确定出最优的第一预失真系数、最优的第二预失真系数和最优的第三预失真系数;根据所述最优的第一预失真系数、所述最优的第二预失真系数、所述最优的第三预失真系数确定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确定最优信噪比参数,包括:在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为首次在所述下行信道中使用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为最优信噪比参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确定最优信噪比参数,包括:在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为非首次在所述下行信道中使用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和第二信噪比参数的差值是否在误差范围内,其中,所述第二信噪比参数为上一轮在所述下行信道中使用的信噪比参数;若在所述误差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第二信噪比参数为最优信噪比参数;若不在所述误差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为所述最优信噪比参数。
可选地,所述获取用户设备UE上一轮所反馈第一指标参数,包括:按照采样速率获取所述UE上一轮所反馈的一个或多个上行信道的信号质量的指标参数;将所述指标参数作为所述第一指标参数。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设备UE上一轮所反馈的第一指标参数,以及获取所述UE当前所反馈的第二指标参数;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标参数和所述第二指标参数调整下行信道的当前信噪比参数,得到第一信噪比参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确定最优信噪比参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下行信道中通过所述最优信噪比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通过本申请,获取用户设备UE在上一轮所反馈的第一指标参数,以及获取所述UE当前所反馈的第二指标参数;通过第一指标参数和第二指标参数对下行信道的当前信噪比参数进行调整,得到第一信噪比参数,并且第一信噪比参数相对于当前下行信道数据传输的信噪比得到了提高;然后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确定最优信噪比参数;在所述下行信道中通过所述最优信噪比参数进行数据传输,能够优化下行通道数据传输的信号质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5G移动通信中,通过提高基带采样、提高发射天线增益或者降低UE接收噪声系数等途径提高信噪比的方法存在成本高等问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上一轮指标参数调整当前信噪比参数,得到第一信噪比参数,进而使用第一信噪比参数在下行信道中进行数据传输,达到优化下行通道数据传输的信号质量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移动通信模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主信号通道和上行反馈通道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信噪比计算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可选的信噪比计算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迭代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终端、计算机终端、服务器、基站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终端上为例,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基站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2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202(处理器2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204,可选地,上述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2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2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终端20还可包括比图2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2所示等同功能或比图2所示功能更多的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2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2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2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2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2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终端2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2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传输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终端2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2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2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尤其是5G移动网络架构的变化,对移动通讯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成本、低功耗、高速率,大容量等满足移动通信新要求。
Massive MIMO技术能够深度的挖掘空间维度资源,使得网络中的多个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频资源上与基站同时进行通信,从而在不需要增加基站的密度和带宽的条件下大幅度提高频谱使用效率。
Beam-forming(波束成形)技术通过调节各个天线发射信号的相位和幅度,使其在UE接收点形成电磁波的叠加,使发射能量可以汇集到UE所在的位置,而不向其他方向扩散,并且基站可以通过监测UE的信号,对其进行实时跟踪,使最优发射方向跟随UE的移动,保证在任何时候UE接收点的电磁波信号都处于叠加状态,在实际应用中,多天线的基站也可以同时瞄准多个用户,构造朝向多个目标客户的不同的波束,并有效减少各个波束之间的干扰。
现有的MIMO Beam-forming(简称MOMI-BF)技术利用信道信息对下行发射链路信号数据进行加权,形成波束的一种波束赋形的方法,其又可分为开环和闭环两种模式。开环Beam-forming技术利用上行信道信息,对发射信号进行加权,不需要接收端反馈信道的信息反馈给发射端,发射端通过上行信道“自行估计”得到。但由于需要上行信号“估计”下行发送权值,处理时延较大且需要对各个收发通路进行校正。闭环Beam-forming技术需要终端反馈信道信息,如码本给发射端,利用反馈信号对发射信号进行加权,虽然闭环系统相对于开环系统略微简单,即不需要对天线收发通道逐个进行校正,但受到反馈精度的影响,闭环Beam-forming技术总体上比开环的性能要略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行于上述图2所示的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获取用户设备UE上一轮所反馈的第一指标参数,以及获取所述UE当前所反馈的第二指标参数;
步骤S304,根据所述第一指标参数和所述第二指标参数调整下行信道的当前信噪比参数,得到第一信噪比参数;
步骤S306,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确定最优信噪比参数;
步骤S308,在所述下行信道中通过所述最优信噪比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通过本申请,获取用户设备UE在上一轮所反馈的第一指标参数,以及获取所述UE当前所反馈的第二指标参数;通过第一指标参数和第二指标参数对下行信道的当前信噪比参数进行调整,得到第一信噪比参数,并且第一信噪比参数相对于当前下行信道数据传输的信噪比得到了提高;然后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确定最优信噪比参数;在所述下行信道中通过所述最优信噪比参数进行数据传输,能够优化下行通道数据传输的信号质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5G移动通信中,通过提高基带采样、提高发射天线增益或者降低UE接收噪声系数等途径提高信噪比的方法存在成本高等问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上一轮指标参数调整当前信噪比参数,得到第一信噪比参数,进而使用第一信噪比参数在下行信道中进行数据传输,达到优化下行通道数据传输的信号质量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上述步骤S302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实现,所述获取用户设备UE上一轮所反馈第一指标参数,包括:按照采样速率获取所述UE上一轮所反馈的一个或多个上行信道的信号质量的指标参数;将所述指标参数作为所述第一指标参数。
可选地,上述步骤S304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指标参数和所述第二指标参数调整下行信道的当前信噪比参数,得到第一信噪比参数,包括:通过预失真原理根据所述第一指标参数和所述第二指标参数对所述当前信噪比参数进行优化,得到第一信噪比参数。
例如,首先获取上一轮(记为A轮)的第一指标参数和当前一轮(记为A+1轮)的第二指标参数,然后根据A轮的第一指标参数和A+1轮的第二指标参数,以及根据预失真原理进行A+1轮的第一次迭代,得到第一优化信噪比参数,然后以第一优化信噪比参数以及预失真原理进行A+1轮的第M次优化(如第2次优化),得到第二优化信噪比参数,将第二优化信噪比参数确定为A+1轮的最优的信噪比参数。然后,在A+2轮的数据传输中,获取A+2轮的第三指标参数,然后根据第二指标参数和第三指标参数,以及根据预失真原理进行A+2轮的第一次迭代,得到A+2轮的第一优化信噪比参数,然后以A+2轮的第一优化信噪比参数以及预失真原理进行第M次优化(如第2次优化),得到A+2轮的第二优化信噪比参数,将A+2轮的第二优化信噪比参数确定为A+2轮的最优的信噪比参数。
可选地,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如何通过预失真原理实现对当前信噪比参数的优化,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所述第一指标参数包括第一均方根误差,所述第二指标参数包括第二均方根误差,所述通过预失真原理根据所述第一指标参数和所述第二指标参数对所述当前信噪比参数进行优化,得到第一信噪比参数,包括:在第K轮调整当前信噪比参数的过程中,设置所述第K轮的步进参数为第一阈值;其中,所述K为大于0的整数;在将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的第二预失真系数和第三预失真系数均设置为0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第一阈值调整所述第一均方根误差的值和所述第二均方根误差的值,确定出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的第一目标预失真系数;在将所述第三预失真系数设置为0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第一阈值调整所述第一均方根误差的值和所述第二均方根误差的值,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第一目标预失真系数确定出第二目标预失真系数;按照所述第一阈值调整所述第一均方根误差的值和所述第二均方根误差的值,以及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第一目标预失真系数和所述第二目标预失真系数确定出第三目标预失真系数;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预失真系数、所述第二目标预失真系数、所述第三目标预失真系数确定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
可选地,在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第一目标预失真系数和所述第二目标预失真系数确定出第三目标预失真系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K+1轮调整当前信噪比参数的过程中,设置所述第K+1轮的步进参数为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按照所述第二阈值调整所述第一均方根误差的值和所述第二均方根误差的值,以及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预失真系数、所述第二预失真系数和所述第三目标预失真系数确定出最优的第一预失真系数、最优的第二预失真系数和最优的第三预失真系数;根据所述最优的第一预失真系数、所述最优的第二预失真系数、所述最优的第三预失真系数确定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06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确定最优信噪比参数,包括:在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为首次在所述下行信道中使用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为最优信噪比参数。
可选地,上述步骤S306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确定最优信噪比参数,包括:在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为非首次在所述下行信道中使用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和第二信噪比参数的差值是否在误差范围内,其中,所述第二信噪比参数为上一轮在所述下行信道中使用的信噪比参数;若在所述误差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第二信噪比参数为最优信噪比参数;若不在所述误差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为所述最优信噪比参数。
例如,在A+1轮数据传输中的信噪比参数为第一信噪比参数,在A+2轮的信噪比参数为第二信噪比参数,在A+2轮数据传输中,首先判断A+2轮和A+1轮信噪比参数之间的差值在是否在误差范围内,如果在误差范围内,则A+2轮的最优信噪比参数为第一信噪比参数,如果不在误差范围内,则A+2轮的最优信噪比参数为第二信噪比参数。
以下结合一示例对数据传输过程进行解释说明,但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示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5G基站通信容量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基于闭环Beam-forming技术原理,实时采集UE反馈回来的各组上行信号数据并针对此上行通道的信号质量等多组指标参数进行比较和预处理;
其中,对于实时采集UE反馈回来的各组上行信号数据并针对此上行通道的信号质量等多组指标参数进行比较和预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1)对于UE的每组上行信道,选取一个或多个上行通道上一轮数据传输的信号质量等指标参数(对应于上述第一指标参数)作为衡量指标;
(2)按照一定的采样速率实时采集多组上行信道的当前一轮数据传输的衡量指标值(对应于上述第二指标参数);其中,UE上一轮所反馈的衡量指标与当前衡量指标可以理解为数据传输中不同时间段传输的衡量指标。
(3)基站将当前采集和上一轮采集的衡量指标的上行通道数据进行比较与处理,使基站侧处理。
步骤2,对采集到的多组上行信号衡量指标等参数进行全面处理和优化,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迭代和预失真原理,将上一轮反馈的衡量指标和当前衡量指标值按照一定的算法模型对当前信噪比(SNR)参数进行加工和优化,获得最优信噪比(SNR)参数(对应于上述第一信噪比参数),以保证优化后的参数可以使下一次的下行信道数据传输中的信噪比(SNR)得以提高;
其中,对于将上一轮反馈的衡量指标和的当前衡量指标值按照一定的算法模型对当前信噪比(SNR)参数进行加工和优化,具体步骤如下:
(1)在基站侧提取或解调上一轮反馈的衡量指标和每组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的衡量指标值;
(2)以上一轮反馈的衡量指标和每组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的衡量指标值作为输入,按照一定的算法模型和迭代原理,输出为计算得到的最优信噪比(SNR)参数或系数。
步骤3,实现对当前下行信道信号最优SNR参数或系数的校准和加载,完成整个方法的闭环传输控制;
其中,对于实现对当前下行信道信号最优SNR参数或系数的校准和加载,具体步骤包括:
(1)首次加载下行信道信号最优SNR参数或系数可为理论最优值或默认值;
(2)二次及二次以后加载下行信道信号最优SNR参数或系数需完成校准;
其中,对于二次及二次以后加载下行信道信号最优SNR参数或系数需完成校准,具体步骤如下:
(1)如果上一轮迭代计算的下行信道信号最优SNR参数与当前计算的下行信道信号最优SNR参数相差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则保持上一轮迭代计算的下行信道信号最优SNR参数值为当前最优SNR参数值;
(2)如果上一轮迭代计算的下行信道信号最优SNR参数与当前计算的下行信道信号最优SNR参数不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则用当前计算的下行信道信号最优SNR参数替代上一轮迭代计算的下行信道信号最优SNR参数值;
(3)将所得的当前最优SNR参数或系数加载到原有的基站侧到UE侧的下行通道中,此时UE侧接收到基站侧的信号质量得以提升,相应的UE侧通过上行通道返回给基站侧的信号质量的衡量指标得以优化;
(4)基于该优化值再次计算当前最优SNR参数或系数,反复迭代,实现整个系统在最优SNR参数或系数的稳定闭环运行,最终提升下行通道的信号质量。
综上,在闭环Beam-forming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提高5G基站通信容量的方法,可以有效实现提高基站信噪比(SNR)3-5dB,因此可以提升通信容量20%-30%,不仅提高了通信容量,而且提高了信号质量。
基于上述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提高5G基站通信容量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应用于上述基站,该装置包括:
(1)上行信道信号质量指标采集模块,用于按照一定的采样速率,实时采集上行信道信号质量的一个或多个衡量指标并进行对比,然后传输给预失真优化模块已完成数据的进一步处理;
(2)预失真优化模块,用于根据上行信道信号质量指标采集模块采集的实时对比数据,按照给定的算法模型,通过反复迭代寻找最优SNR参数,并不断将新计算的最优SNR参数加载到各组天线的下行信道发射参数中,从而优化上行信道信号质量指标;
(3)下行信道信号SNR校准模块,用于判断和校准当前下行信道信号最优SNR参数是否满足预定的SNR参数范围;
(4)该装置还包括:系统告警模块,用于当上述三个模块中具体某个参数超出预设范围时告警,以及当整个流程异常时合理的完成断点处理和跳出,以避免整个系统死循环或宕机情况。
以下结合一示例对如何确定第一信噪比参数的过程进行解释说明,但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示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又一种提高5G基站通信容量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但不限于如下方法:
S1、通过采集UE侧反馈回来的信号质量指标(包括上一轮反馈的衡量指标和每组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的衡量指标值),即均方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简称MSE),用于控制预失真优化模块来寻找最优SNR系数(g1,g3,g5);
S2、通过一轮或多轮迭代按照特定的算法流程寻找最优SNR系数;
其中,通过一轮或多轮迭代按照特定的算法流程寻找最优SNR系数,是指按照一定的算法流程通过迭代寻优的方法找到最优SNR的方法,例如:
(1)首先,固定g3,g5为零,寻找最优g1;然后在固定g1为寻找的最优值,g5为零,寻找最优g3;最后固定g1,g3为寻找的最优值,寻找最优g5;其中,g1对应于上述第一预失真系数,g3对应于上述第二预失真系数,g5对应于上述第三预失真系数。
(2)在首轮迭代的过程中系数每次迭代的步进为0.1,通过首轮迭代后,可以根据均方根误差MSE的变化趋势确定出SNR系数(g1,g3,g5)更小的范围;
(3)改变迭代的步进为0.02,通过第二次迭代最终寻找到最优的SNR系数;
S3、对Beam-forming相关组各个天线的基带信号加载最优SNR系数,然后经过发射链路SNR校准,经发射天线辐射叠加形成通信通道覆盖;此时UE侧接收到基站侧的下行信号质量得以提升,相应的UE侧均方根误差MSE得以优化;
S4、由预失真优化模块根据当前MSE再次计算最优SNR系数,反复迭代,不断提升下行通道的信号质量。
本申请提供了又一种提高5G基站通信容量的装置,应用于上述基站,包括:MSE采样处理模块、SNR计算模块和下行通道校准模块:
(1)、MSE采样处理模块:均方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简称为MSE)是反映实际信号与理想信号平均误差,根据公式将解调解编码的信号采样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able Gate Array,简称为FPGA),FPGA按照一帧或者一窗的方式计算每个符号的MSE值,然后会求出一帧或者一窗平均MSE值。由于移动通信是全双工通信系统,因此UE到基站的上行信道可以成为反馈通道,将在UE测试计算好的MSE数据,打包发给基站,基站接收到信号再将MSE数据解调出来;
(2)、SNR计算模块:根据接收的MSE值调节预失真系数(g1,g3,g5),调整的策略可以通过多轮迭代找到最优的预失真系数(g1,g3,g5),同时优化后的MSE值也是最优的;所涉及的调整算法策略不一,但其最终目标均为寻找到最优的SNR系数,具体算法详见实例;
(3)、下行通道校准模块:根据SNR计算模块获得的最优SNR系数,加载到下行发射链路上,可以设定实时MSE和最优系数(g1,g3,g5)对应的MSE做比较,如果误差超过一定范围,系统将重新迭代新的SNR系数,实现对系统实时校准。
(4)、系统告警模块:当上述某个模块出现死循环或整个下行通道通信质量持续恶化时进行断点保护和告警。
综上,由于5G移动通信设备是全双工通信系统,互发互收形成反馈闭环通道,因此可以利用这样的通信特点,不断将UE接收信号的MSE值及时通过上行通道反馈给基站;同时基站据此调整SNR系数,使得UE接收信号MSE值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如此形成闭环的迭代系统,提高了通信容量。
以下再结合一示例对数据传输过程进行解释说明,但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示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如图4所示,移动通信是全双工通信系统,因此UE到基站的上行信道可以作为反馈通道,将在UE侧测试计算好的MSE数据打包后发送到基站侧,而基站侧接收到该信号后再将MSE数据解调出来;
如图4实线箭头所示:从基站到UE形成无线通道下行链路;如图4虚线箭头所示:从UE到基站形成上行反馈通道。
一般来说,SNR数字预失真系数(g1,g3,g5)多为复数形式表达,例如g=a+bi,a和b的范围为[-1,1];开始时,设置g1系数为(a=1,b=0),g3系数为(a=0,b=0),g5系数为(a=0,b=0);如图5所示通过302CPU给系数训练器的寄存器设置g1(a=1,b=0),g3(a=0,b=0),g5(a=0,b=0)的值。
例如,Beam-forming叠加信号是通过两个天线实现的,使用SNR系数前首先计算出各天线的相位归一化系数(1,θ),θ为天线2与天线1初始相位的比值,然后用SNR系数中的g1和g3和天线1的相位归一化系数相乘得到天线1的优化系数为g1(a=1,b=0),g3(a=0,b=0),g5(a=0,b=0);天线2的优化系数为g1(a=1,b=0),g3(a=0*θ,b=0*θ),g5(a=0*θ,b=0*θ)。
对于天线1发射信号,如图5所示,系数训练器301中:输入的用户数据x进入系数训练器将分成四路;其中第一路对信号取模;将取模信号分成两路;一路取平方;一路取四次方;第二路信号和g1(a=1,b=0)相乘作为第一路输出;第三路信号将先和取平方的信号相乘,再和g3(a=0,b=0)相乘后作为第二路输出;第四路信号将先和取四次方的信号相乘,再和g5(a=0,b=0)相乘后作为第三路输出;将输出的三路信号合成作为经过预失真的信号Y输出,Y信号通过发射链路进行变频、功率控制后通过天线1发射出去;
对于天线2发射信号,如图5所示,系数训练器301中:输入的用户数据x进入系数训练器将分成四路;其中第一路对信号取模;将取模信号分成两路;一路取平方;一路取四次方;第二路信号和g1(a=1,b=0)相乘作为第一路输出;第三路信号将先和取平方的信号相乘,再和g3(a=0*θ,b=0*θ)相乘后作为第二路输出;第四路信号将先和取四次方的信号相乘,再和g5(a=0*θ,b=0*θ)相乘后作为第三路输出;将输出的三路信号合成作为经过预失真的信号Y输出,Y信号通过发射链路进行变频、功率控制后通过天线2发射出去;
UE接收天线1发射信号和天线2通过Beam-forming的叠加信号Y;接收到的Y信号经过UE接收链路的处理,解调为基带信号,基带信号通过FPGA计算MSE值,然后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332245820000161
按照一帧或者一窗的方式计算每个符号的MSE值,然后会求出一帧或者一窗的平均MSE值;
将计算好的MSE信息复用的UE的上行用户数据上,通过UE发送给基站;基站收到信息后解复用,分离出MSE数据;
如图6所示,MSE数据送到304;
如图6所示,304将接收到的MSE数据传递给CPU;CPU将MSE和预失真系数(g1,g3,g5)对应关系写成表存储在303;完成一次预失真系数(g1,g3,g5)迭代;
如图7所示,根据仿真和实际测试验证,g1系数a=1,b=0;同时通过仿真,信号的5阶失真对信号影响可以忽略,即g5系数a=0,b=0,为了寻找最优的g3系数,其中g3=a+bi,a和b的范围[-1,1]。
如图7所示,在首轮迭代中,设定a和b迭代的步进为0.1,完成首轮迭代后,从系数表中选择出MSE值的范围;选择的方法一般为最优MSE±2dB对应g3的系数(a,b);然后在新的系数范围内开始第二轮迭代,迭代的步进为0.02,完成第二轮迭代后,在系数表中选出最好MSE对应的(g1,g3,g5)系数应用在SNR模块实现对整个下行通道的优化。
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无线信道的变化和器件的老化引起特性的变化都会影响预失真的效果,因此,可以设定实时MSE范围和最优系数(g1,g3,g5)范围对应当前的MSE值进行比较,如果误差超过1dBm,则系统将丢到当前计算出的SNR系数,重新迭代新的SNR系数,从而实现对系统的实时优化。
通过本实施例,在现有闭环Beam-forming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可以有效实现提高基站信噪比(SNR)3-5dB,能够提升通信容量20%-30%,有效提高了基站通信容量。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802,用于获取用户设备UE上一轮所反馈的第一指标参数,以及获取所述UE当前所反馈的第二指标参数;
调整单元80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标参数和所述第二指标参数调整下行信道的当前信噪比参数,得到第一信噪比参数;
第一确定单元806,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确定最优信噪比参数;
第一处理单元808,用于在所述下行信道中通过所述最优信噪比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获取用户设备UE在上一轮所反馈的第一指标参数,以及获取所述UE当前所反馈的第二指标参数;通过第一指标参数和第二指标参数对下行信道的当前信噪比参数进行调整,得到第一信噪比参数,并且第一信噪比参数相对于当前下行信道数据传输的信噪比得到了提高;然后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确定最优信噪比参数;在所述下行信道中通过所述最优信噪比参数进行数据传输,能够优化下行通道数据传输的信号质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5G移动通信中,通过提高基带采样、提高发射天线增益或者降低UE接收噪声系数等途径提高信噪比的方法存在成本高等问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上一轮指标参数调整当前信噪比参数,得到第一信噪比参数,进而使用第一信噪比参数在下行信道中进行数据传输,达到优化下行通道数据传输的信号质量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所述调整单元804,还用于通过预失真原理根据所述第一指标参数和所述第二指标参数对所述当前信噪比参数进行优化,得到第一信噪比参数。
可选地,所述调整单元804,包括:设置模块,用于在第K轮调整当前信噪比参数的过程中,设置所述第K轮的步进参数为第一阈值;其中,所述K为大于0的整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将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的第二预失真系数和第三预失真系数均设置为0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第一阈值调整所述第一均方根误差的值和所述第二均方根误差的值,确定出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的第一目标预失真系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将所述第三预失真系数设置为0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第一阈值调整所述第一均方根误差的值和所述第二均方根误差的值,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第一目标预失真系数确定出第二目标预失真系数;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第一阈值调整所述第一均方根误差的值和所述第二均方根误差的值,以及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第一目标预失真系数和所述第二目标预失真系数确定出第三目标预失真系数;第四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预失真系数、所述第二目标预失真系数、所述第三目标预失真系数确定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单元,用于在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第一目标预失真系数和所述第二目标预失真系数确定出第三目标预失真系数之后,在所述第K+1轮调整当前信噪比参数的过程中,设置所述第K+1轮的步进参数为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第二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按照所述第二阈值调整所述第一均方根误差的值和所述第二均方根误差的值,以及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预失真系数、所述第二预失真系数和所述第三目标预失真系数确定出最优的第一预失真系数、最优的第二预失真系数和最优的第三预失真系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最优的第一预失真系数、所述最优的第二预失真系数、所述最优的第三预失真系数确定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处理单元808,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为首次在所述下行信道中使用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为最优信噪比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处理单元808,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为非首次在所述下行信道中使用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和第二信噪比参数的差值是否在误差范围内,其中,所述第二信噪比参数为上一轮在所述下行信道中使用的信噪比参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若在所述误差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第二信噪比参数为最优信噪比参数;第三确定模块,用于若不在所述误差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为所述最优信噪比参数。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802,包括:获取模块,用于按照采样速率获取所述UE上一轮所反馈的一个或多个上行信道的信号质量的指标参数;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指标参数作为所述第一指标参数。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上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获取用户设备UE上一轮所反馈的第一指标参数,以及获取所述UE当前所反馈的第二指标参数;
S2,根据所述第一指标参数和所述第二指标参数调整下行信道的当前信噪比参数,得到第一信噪比参数;
S3,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确定最优信噪比参数;
S4,在所述下行信道中通过所述最优信噪比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获取用户设备UE上一轮所反馈的第一指标参数,以及获取所述UE当前所反馈的第二指标参数;
S2,根据所述第一指标参数和所述第二指标参数调整下行信道的当前信噪比参数,得到第一信噪比参数;
S3,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确定最优信噪比参数;
S4,在所述下行信道中通过所述最优信噪比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申请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申请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设备UE上一轮所反馈的第一指标参数,以及获取所述UE当前所反馈的第二指标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指标参数和所述第二指标参数调整下行信道的当前信噪比参数,得到第一信噪比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确定最优信噪比参数;
在所述下行信道中通过所述最优信噪比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指标参数和所述第二指标参数调整下行信道的当前信噪比参数,得到第一信噪比参数,包括:
通过预失真原理根据所述第一指标参数和所述第二指标参数对所述当前信噪比参数进行优化,得到第一信噪比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标参数包括第一均方根误差,所述第二指标参数包括第二均方根误差,所述通过预失真原理根据所述第一指标参数和所述第二指标参数对所述当前信噪比参数进行优化,得到第一信噪比参数,包括:
在第K轮调整当前信噪比参数的过程中,设置所述第K轮的步进参数为第一阈值;其中,所述K为大于0的整数;
在将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的第二预失真系数和第三预失真系数均设置为0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第一阈值调整所述第一均方根误差的值和所述第二均方根误差的值,确定出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的第一目标预失真系数;
在将所述第三预失真系数设置为0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第一阈值调整所述第一均方根误差的值和所述第二均方根误差的值,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第一目标预失真系数确定出第二目标预失真系数;
按照所述第一阈值调整所述第一均方根误差的值和所述第二均方根误差的值,以及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第一目标预失真系数和所述第二目标预失真系数确定出第三目标预失真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预失真系数、所述第二目标预失真系数、所述第三目标预失真系数确定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第一目标预失真系数和所述第二目标预失真系数确定出第三目标预失真系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K+1轮调整当前信噪比参数的过程中,设置所述第K+1轮的步进参数为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按照所述第二阈值调整所述第一均方根误差的值和所述第二均方根误差的值,以及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预失真系数、所述第二预失真系数和所述第三目标预失真系数确定出最优的第一预失真系数、最优的第二预失真系数和最优的第三预失真系数;
根据所述最优的第一预失真系数、所述最优的第二预失真系数、所述最优的第三预失真系数确定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确定最优信噪比参数,包括:
在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为首次在所述下行信道中使用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为最优信噪比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确定最优信噪比参数,包括:
在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为非首次在所述下行信道中使用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和第二信噪比参数的差值是否在误差范围内,其中,所述第二信噪比参数为上一轮在所述下行信道中使用的信噪比参数;
若在所述误差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第二信噪比参数为最优信噪比参数;
若不在所述误差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为所述最优信噪比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设备UE上一轮所反馈第一指标参数,包括:
按照采样速率获取所述UE上一轮所反馈的一个或多个上行信道的信号质量的指标参数;
将所述指标参数作为所述第一指标参数。
8.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设备UE上一轮所反馈的第一指标参数,以及获取所述UE当前所反馈的第二指标参数;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标参数和所述第二指标参数调整下行信道的当前信噪比参数,得到第一信噪比参数;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参数确定最优信噪比参数;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下行信道中通过所述最优信噪比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9.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1911340944.2A 2019-12-23 2019-12-23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0985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40944.2A CN113098569B (zh) 2019-12-23 2019-12-23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PCT/CN2020/126215 WO2021129171A1 (zh) 2019-12-23 2020-11-03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40944.2A CN113098569B (zh) 2019-12-23 2019-12-23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8569A true CN113098569A (zh) 2021-07-09
CN113098569B CN113098569B (zh) 2024-10-11

Family

ID=76573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40944.2A Active CN113098569B (zh) 2019-12-23 2019-12-23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8569B (zh)
WO (1) WO202112917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8821A (zh) * 2021-10-12 2022-01-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赋形波束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86176A1 (zh) * 2022-04-01 2023-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pd参数信息的性能评估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7592A (zh) * 2006-12-07 2008-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远端串扰抵消方法、装置及信号发送装置和信号处理系统
CN101359951A (zh) * 2007-08-02 2009-02-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信道质量指示的分集、复用传输确定方法与装置
CN102510765A (zh) * 2011-11-28 2012-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失真系数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WO2015196589A1 (zh) * 2014-06-23 2015-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能力指示参数的反馈、反馈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872410A (zh) * 2016-09-26 2018-04-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带信号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086438A (zh) * 2019-03-04 2019-08-02 东南大学 一种针对无源多波束发射机的数字预失真系统及方法
CN110445733A (zh) * 2019-06-27 2019-11-12 熊军 迭代自适应信道去噪方法及迭代自适应信道去噪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8864A (zh) * 2007-09-11 2009-03-18 上海睿智通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信道估计方法与装置
CN102752259A (zh) * 2012-07-11 2012-10-24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自适应门限定阶的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信道估计方法
CN110024342B (zh) * 2016-12-02 2021-12-24 杜塞尔多夫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参数集选择的发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7592A (zh) * 2006-12-07 2008-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远端串扰抵消方法、装置及信号发送装置和信号处理系统
CN101359951A (zh) * 2007-08-02 2009-02-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信道质量指示的分集、复用传输确定方法与装置
CN102510765A (zh) * 2011-11-28 2012-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失真系数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WO2015196589A1 (zh) * 2014-06-23 2015-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能力指示参数的反馈、反馈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872410A (zh) * 2016-09-26 2018-04-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带信号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086438A (zh) * 2019-03-04 2019-08-02 东南大学 一种针对无源多波束发射机的数字预失真系统及方法
CN110445733A (zh) * 2019-06-27 2019-11-12 熊军 迭代自适应信道去噪方法及迭代自适应信道去噪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昊;屈晓旭;娄景艺;: "基于LMS算法的数字基带预失真技术性能分析", 通信技术, no. 03, 10 March 2017 (2017-03-10)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8821A (zh) * 2021-10-12 2022-01-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赋形波束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38821B (zh) * 2021-10-12 2023-06-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赋形波束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86176A1 (zh) * 2022-04-01 2023-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pd参数信息的性能评估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8569B (zh) 2024-10-11
WO2021129171A1 (zh) 202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90580B (zh) 波束上报方法、波束信息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Vasisht et al. Eliminating channel feedback in next-generation cellular networks
RU2738221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ов,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1517922B (zh) 波束形成的方法、系统以及装置
CN111512567B (zh) 利用旋转波束管理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和方法
CN103069759B (zh) Mimo信道状态信息估计的方法和接收器
CN103475609B (zh) 通信设备、基带单元和通信方法
EP253336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ntenna calibration
US9344904B2 (en) Interference alignment method and device in cellular network
CN114285444B (zh) 一种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的功率优化方法
EP3479503B1 (en) Over the air testing of a radio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13098569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US11343003B2 (en) Multi-user pai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EP4295492A1 (e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luding a multi-layer transmissive reconfigure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CN106788631A (zh) 一种基于局部校准的大规模mimo互易性校准方法
CN111510188A (zh) 波束搜索方法及装置
CN105207723B (zh) 通道校正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6936486B (zh) 一种csi反馈方法及装置
US7933218B2 (en) Power control and channel selection in a multi channel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054090B1 (ko) 배열 안테나 시스템의 평균 내부순환 안테나 교정 방법
CN114584430B (zh) 一种上行接收机降维优化的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14257280A (zh) 一种基于空间扫描的自适应毫米波波束搜索方法
CN106788639A (zh) 一种大规模通道的硬件校正方法
CN103887593B (zh) 一种单片射频双流传输的装置,使用方法,及天线系统
EP3526908B1 (en) Relative uplink channel estim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