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7256B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7256B
CN113097256B CN202110296023.1A CN202110296023A CN113097256B CN 113097256 B CN113097256 B CN 113097256B CN 202110296023 A CN202110296023 A CN 202110296023A CN 113097256 B CN113097256 B CN 1130972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display
inorganic layer
display area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60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97256A (zh
Inventor
李远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9602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72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7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72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972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72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中包括显示基板和设置在显示基板出光面的触控层,显示基板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基板包括位于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以及与薄膜晶体管连接并延伸至非显示区的驱动线,驱动线上覆盖有无机层;触控层包括位于显示区内的触控电极,以及与触控电极电连接并延伸至非显示区内的信号线,至少部分信号线设置在无机层上。通过将至少部分信号线设置在无机层上,避免了当信号线直接形成在有机层上时由于附着力不佳、蚀刻异常等问题造成的信号线图案化异常,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直接触控(Direct on cell touch,DOT)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有机发光半导体(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上。DOT技术即将触控结构集成在OLED显示面板上,和外挂触控显示器相比,DOT显示面板更轻薄,且具有更好的光透过率和耐弯折性。
DOT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图案化掩膜,即光罩(mask),现有的DOT制作工艺中根据使用光罩数量的不同可以分为四光罩工艺和两光罩工艺。采用两光罩工艺时可以简化制作工艺,然而当采用两光罩工艺制作DOT显示面板时,在DOT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内,信号线直接在有机层上形成。由于有机层表面易发生损伤,导致信号线在有机层表面的附着力降低,从而造成信号线图案化异常,对产品的质量造成了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DOT显示面板存在的在非显示区内信号线容易发生图案化异常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基板,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基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以及与所述薄膜晶体管连接并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的驱动线,所述驱动线上覆盖有无机层;
触控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基板的出光面,所述触控层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触控电极,以及与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并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内的信号线,至少部分所述信号线设置在所述无机层上。
可选地,在所述非显示区内,所述信号线位于所述无机层上。
可选地,所述非显示区包括走线区,所述非显示区内的所述驱动线位于所述走线区内,所述无机层覆盖所述走线区。
可选地,所述无机层的边缘与所述走线区边缘的间距大于或者等于10微米。
可选地,所述非显示区包括位于所述走线区和所述显示区之间的弯折区;所述信号线包括相互断开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弯折区,其一端与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弯折区内的电极引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走线区内,所述第二段与所述弯折区内的电极引线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信号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信号线的第二段沿所述驱动线宽度方向依次分布。
可选地,所述非显示区包括位于显示区和所述弯折区之间的第一换线区,所述第一换线区内设有第一多路分配器电路,所述触控电极通过所述第一多路分配器电路与多个所述信号线的第一段电连接;和/或,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位于所述弯折区和所述走线区之间的第二换线区,所述第二换线区内设有第二多路分配器电路,多个所述信号线的所述第一段通过所述第二多路分配器电路与所述第二段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无机层延伸至所述第二换线区边缘,所述无机层在所述第二换线区边缘处设有过孔,所述第二段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多路分配器电路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显示面板。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基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以及与所述薄膜晶体管连接并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的驱动线;
在所述驱动线上形成无机层,所述无机层覆盖所述驱动线;
在所述无机层上形成有机层,所述有机层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并覆盖所述非显示区内的所述无机层;
去除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所述无机层上的至少部分有机层,以在所述无机层的表面形成挖空区;
在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无机层的挖空区上制作信号线,所述信号线与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触控电极电连接。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中包括显示基板和设置在显示基板出光面的触控层,显示基板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基板包括位于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以及与薄膜晶体管连接并延伸至非显示区的驱动线,驱动线上覆盖有无机层;触控层包括位于显示区内的触控电极,以及与触控电极电连接并延伸至非显示区内的信号线,至少部分信号线设置在无机层上。通过将至少部分信号线设置在无机层上,避免了当信号线直接形成在有机层上时由于附着力不佳、蚀刻异常等问题造成的信号线图案化异常,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截面A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截面B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Figure BDA0002984380990000031
Figure BDA00029843809900000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申请,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他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申请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申请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结合图1和图2,显示面板1包括显示基板11以及设置在显示基板11的出光面110的触控层12,显示基板11具有显示区101和非显示区102,显示基板11包括位于显示区101的薄膜晶体管113,以及与薄膜晶体管113连接并延伸至非显示区102的驱动线114,驱动线114上覆盖有无机层115。
触控层12包括位于显示区101内的触控电极121,以及与触控电极121电连接并延伸至非显示区102内的信号线122,至少部分信号线122设置在无机层115上。
通过将至少部分信号线122设置在无机层115上,即在无机层115上进行信号线122的走线,避免了当信号线122直接形成在有机层1026上时,由于有机层1026在显示面板1的制作过程中容易发生损伤导致信号线122出现剥落、或者信号线122在图案化过程中出现蚀刻异常等问题,提高了良品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无机层115的材料为氮化硅或二氧化硅,需要说明的是,无机层115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高透光率以及高介电常数的材料,此处不作限定。位于显示区内的触控电极121为自容式触控电极,通过将单层金属膜进行图案化处理后形成,触控电极121采用网格化图案,以提高触控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信号线122可以是部分设置在无机层115上,也可以是全部设置在无机层115上。信号线122设置在无机层115上的部分越多,信号线122出现剥落或蚀刻异常的部分越少,显示面板1出现制程异常的可能性也越小。优选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在非显示区102内,信号线122位于无机层115上,即在非显示区102内,全部信号线122设置在无机层115上。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非显示区102包括走线区1022,非显示区102内的驱动线114位于走线区1022内,无机层115覆盖走线区1022。
在走线区1022内,驱动线114为整面的漏源极走线,将无机层115覆盖走线区1022,可以使无机层115对驱动线114形成覆盖保护,避免后续对信号线122进行图案化处理时造成驱动线114出现侧刻风险;同时,确保非显示区102内除了走线区1022内以外其他的区域、例如绑定区1024内没有无机层115,避免了在绑定工艺中无机层115发生断裂异常。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无机层115的边缘与走线区1022边缘的间距大于或者等于10微米,由于在非显示区102内,驱动线114是位于走线区1022内,因此无机层115的边缘与驱动线114的边缘的间距至少大于10微米,即结合图1和图3,在信号线122的宽度方向上,无机层115的边缘与驱动线114的边缘的间距d大于或者等于10微米。
通过使无机层115边缘与驱动线114边缘的间距d大于或者等于10微米,能够确保在走线区1022内无机层115对驱动线114完全覆盖,以避免驱动线114出现侧刻风险。可以理解的是,无机层115边缘与驱动线114边缘之间的间距d越大,无机层115对于驱动线114的覆盖性和保护性就越好,但是间距d因为受到产品尺寸的限制也不能过大,实际生产过程中无机层115边缘与驱动线114边缘之间的间距d需要综合考虑性能、尺寸等因素进行确定。
在走线区1022内,无机层115覆盖在驱动线114上,信号线122形成在无机层115上,无机层115的表面即为可以设置信号线122的区域。需要说明的是,走线区1022内信号线122的数量越多,显示面板1的触控性能越好。优选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走线区1022内,在确保无机层115边缘与驱动线114边缘之间保持一定间距d的前提下,信号线122的边缘与驱动线114的边缘平齐,即在信号线122的宽度一定的情况下,使信号线122的走线能充分利用无机层115上的区域,增加信号线122的数量,以提高显示面板1的触控性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非显示区102包括位于走线区1022和显示区101之间的弯折区1021;信号线122包括相互断开的第一段1221和第二段1222,第一段位于弯折区1021,其一端与显示区101中的触控电极121电连接,另一端与弯折区1021内的电极引线1028搭接;第二段1222位于走线区1022内,第二段1222与弯折区1021内的电极引线1028电搭接。
通过将信号线122分为独立的第一段1221和第二段1222,并将第一段1221和第二段1222分别和与信号线122位于不同层的电极引线1028搭接,实现了第一段1221和第二段1222的电连接,避免了当第一段1221和第二段1222是连续的结构时,信号线122在弯折区1021内因为折弯而出现断裂的风险。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3,信号线1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信号线122的第二段1222沿驱动线114的宽度方向依次分布,以使信号线122的走线能充分利用无机层115上的区域,增加信号线122的数量,以提高显示面板1的触控性能。
优选的,如图3所示,走线区1022内,在确保无机层115边缘与驱动线114边缘之间保持一定间距d的前提下,信号线122的边缘与驱动线114的边缘平齐,即在信号线122的宽度一定的情况下,使信号线122的走线能充分利用无机层115上的区域,增加了信号线122的数量,提高了显示面板1的触控性能。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非显示区102包括位于显示区101和弯折区1021之间的第一换线区1023a,第一换线区1023a内设有多路分配器电路1025,触控电极121通过多路分配器电路1025与多个信号线122的第一段1221电连接。
多路分配器(Demultiplexer,Demux)电路能通过其信号分解功能,实现使用一条控制线控制多条数据线,以减少电路中与控制线连接的线路。如图1所示,第一换线区1023a中设置多路分配器电路1025,其信号输入端连接显示区101内的触控电极121,信号输出端连接弯折区1021内多个信号线122的第一段1221,通过设置多路分配器电路1025,能够减少弯折区1021内信号线122的数量,降低了弯折区1021内信号线122发生断裂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为进一步减小弯折区1021内信号线122的数量,弯折区1021内多个信号线122的第一段1221和走线区1022内多个信号线122的第二段1222之间也可以通过多路分配器电路1025实现电连接。
结合图1和图2,非显示区102包括位于弯折区1021和走线区1022之间的第二换线区1023b,第二换线区1023b内设有多路分配器电路1025。多个信号线122的第一段1221中的另一端与电极引线1028电连接,多个信号线122的第二段1222与电极引线1028搭接,两电极引线1028之间通过多路分配器电路1025实现搭接,以使多个信号线122的第一段1221和第二段1222实现电连接。
通过同时在第一换线区1023a和第二换线区1023b设置多路分配器电路1025,可以进一步地减少弯折区1021内信号线122的数量,降低信号线122在弯折区1021内发生弯折的风险。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无机层115延伸至第二换线区1023b内,并与第二换线区1023b内的有机层1026邻接。第二换线区1023b内的无机层115上设有过孔1027,信号线122的第二段1222通过过孔1027与位于无机层115中的电极引线1028搭接,以实现第二段与多路分配器电路1025的电连接。
通过将走线区1022中的无机层115延伸至第二换线区1023b边缘,可以保证无机层115对走线区1022内驱动线114的覆盖性,同时也可以使无机层115覆盖显示基板11上的功能层116,避免第二换线区1023b内的功能层116在显示基板11的后续制程中受到损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显示装置可以是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任何包括上述显示面板的装置,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一显示基板,显示基板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基板包括位于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以及与薄膜晶体管连接并延伸至非显示区的驱动线;
S2、在所述驱动线上形成无机层,所述无机层覆盖所述驱动线;
S3、在所述无机层上形成有机层,所述有机层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并覆盖所述非显示区内的所述无机层;
S4、去除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所述无机层上的至少部分有机层,以在所述无机层的表面形成挖空区;
S5、在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无机层的挖空区上制作信号线,所述信号线与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触控电极电连接。
首先提供一显示基板11,显示基板11具有显示区101和非显示区102,显示基板11包括位于显示区101的薄膜晶体管113和与薄膜晶体管113连接并延伸至非显示区102的驱动线114,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驱动线114为整面的漏源极走线。
在驱动线114上制作无机层115,并使无机层115覆盖驱动线114,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图3,在非显示区102内,驱动线114的上方也设有无机层115,以保证在非显示区102内,无机层115能覆盖保护驱动线114,避免驱动线114在后续制程中发生侧刻风险。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非显示区102中包括走线区1022和绑定区1024。优选的,在制作无机层115时,使非显示区102中的无机层115位于走线区1022内,即确保绑定区1024中没有无机层115,避免了在显示面板的后续绑定工艺中无机层115发生断裂异常。
在无机层115上形成有机层1026,有机层1026由显示区101延伸至非显示区102内,并覆盖非显示区102内的无机层115。
去除位于非显示区102内的无机层115上的至少部分有机层1026,以在无机层115的表面形成挖空区108。需要说明的是,在非显示区102内的无机层115上,可以挖除部分有机层1026,这样在后续制作信号线122时可以使部分信号线122位于无机层115上。
优选的,在非显示区102内,无机层115上需要挖除有机层1026的区域与驱动线114在显示基板11厚度方向上的投影对应,即挖空区108的面积与驱动线114的面积相同,由此,在保证了无机层115能覆盖驱动线114的同时,又能使非显示区102内的全部信号线122位于无机层115上,最大程度上减小了非显示区102内信号线122的制程异常,有机层1026的挖除可以通过曝光显影以及灰化工艺实现。
去除无机层115上方的有机层1026后,在无机层115上进行信号线122的走线和制作,避免了直接在有机层1026上制作信号线122时所出现的信号线122剥落或刻蚀异常等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靠近无机层115边缘的信号线122的走线方向与无机层115边缘的延伸方向保持一致,以在信号线122的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多个信号线122之间的距离,减小多个信号线122之间发生短路的风险。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应理解,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仅被认为是描述性的,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核心思想,而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每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对特征或方面的描述通常应被视作适用于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类似特征或方面。尽管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但可建议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各种变化和更改。本申请意图涵盖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这些变化和更改,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基板,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基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以及与所述薄膜晶体管连接并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的驱动线,所述驱动线上覆盖有无机层;
触控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基板的出光面,所述触控层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触控电极,以及与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并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内的信号线,至少部分所述信号线设置在所述无机层上;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走线区,所述非显示区内的所述驱动线位于所述走线区内,所述无机层覆盖所述走线区;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位于所述走线区和所述显示区之间的弯折区;所述信号线包括相互断开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弯折区,其一端与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弯折区内的电极引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走线区内,所述第二段与所述弯折区内的电极引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显示区内,所述信号线位于所述无机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层的边缘与所述走线区边缘的间距大于或者等于1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信号线的第二段沿所述驱动线宽度方向依次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包括位于显示区和所述弯折区之间的第一换线区,所述第一换线区内设有第一多路分配器电路,所述触控电极通过所述第一多路分配器电路与多个所述信号线的第一段电连接;和/或,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位于所述弯折区和所述走线区之间的第二换线区,所述第二换线区内设有第二多路分配器电路,多个所述信号线的所述第一段通过所述第二多路分配器电路与所述第二段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层延伸至所述第二换线区边缘,所述无机层在所述第二换线区边缘处设有过孔,所述第二段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多路分配器电路电连接。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8.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基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以及与所述薄膜晶体管连接并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的驱动线;
在所述驱动线上形成无机层,所述无机层覆盖所述驱动线;
在所述无机层上形成有机层,所述有机层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并覆盖所述非显示区内的所述无机层;
去除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所述无机层上的至少部分有机层,以在所述无机层的表面形成挖空区;
在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无机层的挖空区上制作信号线,所述信号线与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触控电极电连接;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走线区,所述非显示区内的所述驱动线位于所述走线区内,所述无机层覆盖所述走线区;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位于所述走线区和所述显示区之间的弯折区;所述信号线包括相互断开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弯折区,其一端与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弯折区内的电极引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走线区内,所述第二段与所述弯折区内的电极引线电连接。
CN202110296023.1A 2021-03-19 2021-03-19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Active CN1130972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6023.1A CN113097256B (zh) 2021-03-19 2021-03-19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6023.1A CN113097256B (zh) 2021-03-19 2021-03-19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7256A CN113097256A (zh) 2021-07-09
CN113097256B true CN113097256B (zh) 2022-07-12

Family

ID=76668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6023.1A Active CN113097256B (zh) 2021-03-19 2021-03-19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72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1121B (zh) * 2021-07-19 2023-10-3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402313U (zh) * 2019-11-11 2020-04-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754878A (zh) * 2020-07-06 2020-10-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462975A (zh) * 2020-12-02 2021-03-09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7942B (zh) * 2015-05-08 2018-02-0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5630247B (zh) * 2016-02-02 2019-01-0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
CN111261690A (zh) * 2020-02-10 2020-06-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装置
CN111766969B (zh) * 2020-06-08 2023-04-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1725273A (zh) * 2020-06-09 2020-09-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241223B (zh) * 2020-10-27 2022-09-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402313U (zh) * 2019-11-11 2020-04-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754878A (zh) * 2020-07-06 2020-10-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462975A (zh) * 2020-12-02 2021-03-09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7256A (zh) 2021-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34086B (zh) 一种柔性阵列基板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9375399B (zh) 显示装置
CN111524902A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US10582612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with reduced bend stress wi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EP2814074B1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21190162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US9152280B2 (en) Touch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9037235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WO2018099404A1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11106151B (zh) 电子装置
US9063620B2 (en) Touch devices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thereof
WO2017071233A1 (zh) 制作阵列基板的方法和阵列基板
US11868557B2 (en) Touch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2649257B1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14153838A1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液晶面板
WO2022227439A1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097256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US20240045541A1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display panel
CN111063695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KR101985894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WO2020015031A1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US20130146333A1 (en) Touch panel,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system
US7582903B2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panel
US20220221951A1 (en) Mask,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111769144B (zh) 波浪形起伏走线的制作方法、掩膜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