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5553A - 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5553A
CN113095553A CN202110336593.9A CN202110336593A CN113095553A CN 113095553 A CN113095553 A CN 113095553A CN 202110336593 A CN202110336593 A CN 202110336593A CN 113095553 A CN113095553 A CN 1130955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der
grouping
orders
distribution
opti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365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子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Wodong Tianj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Wodong Tianj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Wodong Tianj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3659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55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5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555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79956 priority patent/WO2022206323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06Q10/047Optimisation of routes or paths, e.g. 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待配送订单;确定针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的多种分组方式;每种分组方式用于将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划分为至少一个订单组;每个订单组包含至少一个订单;从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最优分组方式;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订单组的个数在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最少,且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配送时长在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最短;基于所述最优分组方式,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

Description

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仓储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物流配送场景中,为了提高配送订单的效率,配送员通常会根据自身经验匹配多个顺路的订单一起配送。然而,由于配送员的经验有限,匹配出的订单存在不顺路的情况,无法有效地提高配送订单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度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待配送订单;确定针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的多种分组方式;每种分组方式用于将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划分为至少一个订单组;每个订单组包含至少一个订单;
从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最优分组方式;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订单组的个数在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最少,且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配送时长在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最短;
基于所述最优分组方式,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
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针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的多种分组方式,包括:
基于第一阈值及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中每个待配送订单的约定到达时刻,确定针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的多种分组方式;其中,基于每种分组方式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时,每个订单到达目的地的时刻不超过相应的约定到达时刻,且每种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包含的订单个数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从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最优分组方式,包括:
从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订单组的个数最少的至少两种分组方式;
将所述至少两种分组方式中配送时长最短的分组方式确定为最优分组方式。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每种分组方式,利用路径优化策略,确定相应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的最优配送路径;并基于确定的每个订单组的最优配送路径,确定相应分组方式的配送时长;
基于每种分组方式的配送时长,从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最优分组方式。
上述方案中,所述利用路径优化策略,确定相应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的最优配送路径,包括:
针对相应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确定相应订单组的至少一种配送路径;并从所述至少一种配送路径中确定最优配送路径;其中,所述最优配送路径的配送时长在所述至少一种配送路径中最短。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相应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利用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确定相应订单组的每种配送路径的配送时长;并基于每种配送路径的配送时长,从所述至少一种配送路径中确定最优配送路径;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含相应订单组包含的每个订单的目的地坐标;所述第二信息包含针对配送突发情况设置的预留时长;所述第三信息包含订单配送速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历史订单相关的历史配送数据;
利用获取的历史配送数据,确定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最优分组方式,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包括:
针对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将相应订单组包含的全部订单分配给同一个处于待接单状态的配送员进行配送。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配送员的状态切换操作;基于监测到的配送员的状态切换操作,更新配送员的状态;所述配送员的状态至少包含未签到状态、待排队状态、待接单状态、配送状态和休息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将相应订单组包含的全部订单分配给同一个处于待接单状态的配送员进行配送,包括:
针对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确定相应订单组的配送时长;基于相应订单组的配送时长,确定相应订单组的开始配送时刻;判断当前时刻是否到达所述开始配送时刻;在当前时刻到达所述开始配送时刻的情况下,将相应订单组包含的全部订单分配给同一个处于待接单状态的配送员进行配送。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当前时刻未到达所述开始配送时刻的情况下,获取至少一个新的待配送订单;
针对当前未分配给配送员的全部待配送订单,重新确定多种分组方式;从重新确定的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新的最优分组方式;并基于新的最优分组方式,对当前未分配给配送员的全部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
上述方案中,所述将相应订单组包含的全部订单分配给同一个处于待接单状态的配送员进行配送,包括:
在未获取到新的待配送订单的情况下,将相应订单组包含的全部订单分配给同一个处于待接单状态的配送员进行配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调度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多个待配送订单;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确定针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的多种分组方式;每种分组方式用于将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划分为至少一个订单组;每个订单组包含至少一个订单;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从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最优分组方式;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订单组的个数在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最少,且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配送时长在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最短;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最优分组方式,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任一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获取多个待配送订单;确定针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的多种分组方式;每种分组方式用于将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划分为至少一个订单组;每个订单组包含至少一个订单;从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最优分组方式;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订单组的个数在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最少,且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配送时长在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最短;基于所述最优分组方式,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从针对多个待配送订单的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订单组的个数最少且配送时长最短的最优分组方式,并基于最优分组方式对多个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如此,能够实现订单配送的自动调度,即自动地为配送员分配匹配好的顺路订单(即一个订单组包含的订单),使得配送员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配送尽可能多的订单,同时,无需配送员根据自身经验进行订单匹配,匹配出的订单也不会存在不顺路的情况,能够有效地提高配送订单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应用实施例一种快递员状态流转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应用实施例另一种快递员状态流转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应用实施例系统自动指派流程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应用实施例订单从支付到配送完成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应用实施例集合单配送时长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针对物流配送场景(比如线下零售商超门店进行订单配送),配送员(也可以称为快递员或骑手)在接单取货时,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为了提高配送订单的效率,配送员通常只能完全靠自身经验匹配顺路的订单,而对于新入职或对路况不熟悉的配送员,很难将顺路的订单进行匹配,匹配出的订单存在不顺路的情况,且无法准确判断送货的先后顺序。因此,对配送员的培训成本较大,订单的配送效率较低,从而使得用户体验较差。
第二,当订单量少时,配送员为了匹配更多的顺路订单,会在现场盲目等单,导致配送时间的浪费;或者,配送员会有挑单、抢单的现象(即抢重量轻、配送路程短的订单),导致管理成本(比如门店管理成本)的浪费,使得管理成本较高。
第三,没有对配送员的配送环节进行系统自动化管理,也没有对配送员的状态进行监控和精细化管理,配送员通常自发地进行扫码接单,无法接收自动分配的任务,换句话说,订单的配送调度通过人工实现,管理成本较高。比如,线下零售商超门店有售后订单时,门店管理员需要根据配送员的位置及状态进行售后订单的人工指派。
基于此,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从针对多个待配送订单的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订单组的个数最少且配送时长最短的最优分组方式,并基于最优分组方式对多个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如此,能够实现订单配送的自动调度,即自动地为配送员分配匹配好的顺路订单(即一个订单组包含的订单),使得配送员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配送尽可能多的订单,同时,无需配送员根据自身经验进行订单匹配,匹配出的订单也不会存在不顺路的情况,能够有效地提高配送订单的效率。订单的配送效率提高后,能够减少订单配送超时的情况,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另外,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通过对配送员的行程和状态进行监控,实现对配送员状态的精细化管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度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比如服务器),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多个待配送订单;确定针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的多种分组方式;
这里,每种分组方式用于将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划分为至少一个订单组;每个订单组包含至少一个订单;
步骤102:从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最优分组方式;
这里,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订单组的个数在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最少,且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配送时长在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最短;
步骤103:基于所述最优分组方式,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
在步骤101中,实际应用时,所述电子设备获取待配送订单的方式可以根据需求设置。比如,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从本地订单池中获取待配送订单,而所述本地订单池中的订单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从其他电子设备(比如客户端)接收的订单;再比如,所述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向其他电子设备(比如另一服务器)发送订单请求消息、并接收其他电子设备返回的订单消息的方式从其他电子设备获取待配送订单。
实际应用时,为了保证订单能够准时送达,一个订单组包含的订单个数不应该超过配送员的配送能力。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针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的多种分组方式,可以包括:
基于第一阈值及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中每个待配送订单的约定到达时刻,确定针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的多种分组方式;
其中,基于每种分组方式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时,每个订单到达目的地的时刻不超过相应的约定到达时刻,且每种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包含的订单个数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这里,确定的每种分组方式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基于相应分组方式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时,每个订单到达目的地的时刻不超过相应的约定到达时刻(后续描述中可以记作第一条件);
第二,相应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包含的订单个数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后续描述中可以记作第二条件)。
因此,实际应用时,所述确定针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的多种分组方式,可以理解为:基于第一阈值及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中每个待配送订单的约定到达时刻,确定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的多种分组方式。
实际应用时,在第一条件相关的判断过程中,即确定一种候选分组方式后,判断这种候选分组方式是否满足第一条件时,可以利用路径优化策略,确定该候选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的最优配送路径,并基于确定的每个订单组的最优配送路径及当前时刻,利用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确定相应订单组包含的每个订单到达目的地的时刻是否超过相应的约定到达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含相应订单组包含的每个订单的目的地坐标;所述第二信息包含针对配送突发情况设置的预留时长(比如5分钟);所述第三信息包含订单配送速度。另外,路径可以理解为订单的配送顺序,路径优化策略的基本思想是:在针对一个订单组的至少一种配送路径中,最优配送路径的配送时长最短。这里,也可以利用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确定每种配送路径的配送时长。
实际应用时,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从本地或其他电子设备获取历史订单相关的历史配送数据,并利用获取的历史配送数据,确定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所述历史配送数据可以包括历史订单的发起时刻、历史订单的约定到达时刻、历史订单的开始配送地坐标、历史订单的开始配送时刻、历史订单的目的地坐标、历史订单的到达时刻、呼叫用户的次数和时长、配送过程的停留时长(比如因信号灯停留或因步行配送、取货装车等原因停留)及历史订单的配送员等信息。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获取历史订单相关的历史配送数据;
利用获取的历史配送数据,确定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
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二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针对步行配送情况设置的预留时长(比如3分钟);具体地,订单目的地可能楼层较高或未设置电梯,配送员需要爬楼梯进行配送,因此,为了保证订单能够准时送达,需要设置预留时长。
针对联系用户设置的预留时长(比如1分钟);具体地,用户可能不方便接听电话,需要配送员多次呼叫,因此,为了保证订单能够准时送达,需要设置预留时长。
针对取货装车情况设置的预留时长(比如3分钟);具体地,订单分配给配送员后,配送员需要领取相应货物,因此,为了保证订单能够准时送达,需要设置预留时长。
针对信号灯较多的情况设置的预留时长(比如3分钟);具体地,信号灯数量大于第二阈值(可以根据需求设置)时,可以确定信号灯较多,为了保证订单能够准时送达,需要设置预留时长。
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阈值可以根据配送员的配送能力设置,比如3。另外,也可以利用所述历史配送数据,确定配送员的配送能力。
在步骤102中,所述最优分组方式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订单组的个数在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最少(后续描述中可以记作第三条件);
第二,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配送时长在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最短(后续描述中可以记作第四条件)。
因此,实际应用时,所述从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最优分组方式,可以理解为:从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满足第三条件和第四条件的最优分组方式。
实际应用时,对于每种分组方式,订单组的个数越少,每个订单组包含的订单个数越多。在每种分组方式已经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即使一种分组方式的配送时长较长,基于该分组方式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也不会导致订单超时。因此,为了使配送员一次能够配送尽可能多的订单,提高配送效率,所述第三条件的判断优先级可以高于所述第四条件的判断优先级。
具体地,所述第三条件的判断优先级高于所述第四条件的判断优先级,可以理解为:在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订单组的个数最少的分组方式与配送时长最短的分组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先判断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满足第三条件的分组方式,在仅有一种分组方式满足所述第三条件的情况下,将满足所述第三条件的分组方式确定为最优分组方式;在有至少两种分组方式满足所述第三条件的情况下,将满足所述第三条件的至少两种分组方式中满足所述第四条件的分组方式确定为最优分组方式,换句话说,将满足所述第三条件的至少两种分组方式中配送时长最短的分组方式确定为最优分组方式。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从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最优分组方式,可以包括:
从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订单组的个数最少的至少两种分组方式;
将所述至少两种分组方式中配送时长最短的分组方式确定为最优分组方式。
实际应用时,在第四条件相关的判断过程中,需要确定每种分组方式的配送时长。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针对每种分组方式,利用所述路径优化策略,确定相应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的最优配送路径;并基于确定的每个订单组的最优配送路径,确定相应分组方式的配送时长;
相应地,所述从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最优分组方式,可以包括:
基于每种分组方式的配送时长,从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最优分组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所述路径优化策略的基本思想,所述利用所述路径优化策略,确定相应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的最优配送路径,可以包括:
针对相应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确定相应订单组的至少一种配送路径;并从所述至少一种配送路径中确定最优配送路径;其中,所述最优配送路径的配送时长在所述至少一种配送路径中最短。
实际应用时,在确定最优配送路径的过程中,需要确定每种配送路径的配送时长。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针对相应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利用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确定相应订单组的每种配送路径的配送时长;
相应地,所述从所述至少一种配送路径中确定最优配送路径,可以包括:
基于每种配送路径的配送时长,从所述至少一种配送路径中确定最优配送路径。
对于步骤10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最优分组方式,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可以包括:
针对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将相应订单组包含的全部订单分配给同一个处于待接单状态的配送员进行配送。
实际应用时,所述将相应订单组包含的全部订单分配给同一个处于待接单状态的配送员进行配送,可以包括:所述电子设备将相应订单组包含的全部订单的相关信息发送给一个处于待接单状态的配送员所持有的终端。
实际应用时,为了减少对配送员的管理成本,可以对配送员的行程和状态进行监测,以实现对配送员的精细化管理。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从配送员持有的终端实时获取配送员的位置来监测配送员的行程,并根据获取的位置确定配送员是否处于配送状态。或者,为了进一步对配送员的状态进行精细化管理,配送员也可以通过持有的终端执行状态切换操作,以切换自身的状态。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监测配送员的状态切换操作;基于监测到的配送员的状态切换操作,更新配送员的状态;所述配送员的状态至少包含未签到状态(也可以称为待签到状态)、待排队状态、待接单状态(也可以称为排队中状态)、配送状态(也可以称为配送中状态)和休息状态。
实际应用时,所述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接收配送员持有的终端发送的消息来监测配送员的状态切换操作。
示例性地,配送员当天第一次登陆持有终端上的配送系统时,所述终端可以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登陆消息,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登陆消息后,可以确定该配送员为未签到状态,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未签到状态指示消息,以指示所述终端在所述配送系统中呈现未签到状态。
配送员可以点击所述配送系统中的签到按钮,触发所述终端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签到消息,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签到消息后,可以确定该配送员为待排队状态,并向所述终端发送待排队状态指示消息,以指示所述终端在所述配送系统中呈现待排队状态。或者,配送员在完成一个订单组的配送后,可以点击所述配送系统中的配送完成按钮,触发所述终端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配送完成消息,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配送完成消息后,可以确定该配送员为待排队状态,并向所述终端发送待排队状态指示消息,以指示所述终端在所述配送系统中呈现待排队状态。
配送员在确定自身能够进行订单配送的情况下,可以点击所述配送系统中的排队按钮,触发所述终端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排队消息,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排队消息后,可以确定该配送员为待接单状态,并向所述终端发送待接单状态指示消息,以指示所述终端在所述配送系统中呈现待接单状态。
所述终端接收并在所述配送系统中呈现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一个订单组包含的全部订单的相关信息后,配送员可以点击所述配送系统中的接单按钮,触发所述终端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接单消息,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接单消息后,可以确定该配送员为配送状态,并向所述终端发送配送状态指示消息,以指示所述终端在所述配送系统中呈现配送状态。
配送员可以在需要休息时点击所述配送系统中的休息按钮,触发所述终端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休息消息,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休息消息后,可以确定该配送员为休息状态,并向所述终端发送休息状态指示消息,以指示所述终端在所述配送系统中呈现休息状态。
实际应用时,所述配送员的状态还可以包括已签退状态,配送员可以在下班时点击所述配送系统中的签退按钮,触发所述终端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签退消息,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签退消息后,可以确定该配送员为已签退状态,并向所述终端发送已签退状态指示消息,以指示所述终端在所述配送系统中呈现已签退状态。
实际应用时,未分组的待配送订单可能会不断地增加,如果仅在积累一定数量的订单后再进行分组配送可能会导致一些订单超时,因此,在进行分组配送时,可以先确定在订单不超时的前提下,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的开始配送时刻,并在当前时刻到达相应订单组的开始配送时刻的情况下,将相应订单组包含的全部订单分配给同一个处于待接单状态的配送员进行配送。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将相应订单组包含的全部订单分配给同一个处于待接单状态的配送员进行配送,可以包括:
针对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确定相应订单组的配送时长;基于相应订单组的配送时长,确定相应订单组的开始配送时刻;判断当前时刻是否到达所述开始配送时刻;在当前时刻到达所述开始配送时刻的情况下,将相应订单组包含的全部订单分配给同一个处于待接单状态的配送员进行配送。
这里,确定相应订单组的配送时长时,可以先利用所述路径优化策略,确定相应订单组的最优配送路径,并利用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确定所述最优配送路径的配送时长(即相应订单组的配送时长)。
相应地,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当前时刻未到达所述开始配送时刻的情况下,获取至少一个新的待配送订单;
针对当前未分配给配送员的全部待配送订单,重新确定多种分组方式;从重新确定的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新的最优分组方式;并基于新的最优分组方式,对当前未分配给配送员的全部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
实际应用时,当前未分配给配送员的全部待配送订单是动态变化的,所述全部待配送订单包含获取的至少一个新的待配送订单,以及在上次分组配送过程中未到达开始配送时刻的订单组包含的订单。
实际应用时,在当前时刻未到达所述开始配送时刻的情况下,如果一直未获取到新的待配送订单,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在到达所述开始配送时刻时将相应订单组包含的全部订单分配给同一个处于待接单状态的配送员进行配送。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将相应订单组包含的全部订单分配给同一个处于待接单状态的配送员进行配送,可以包括:
在未获取到新的待配送订单的情况下,将相应订单组包含的全部订单分配给同一个处于待接单状态的配送员进行配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度方法,获取多个待配送订单;确定针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的多种分组方式;每种分组方式用于将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划分为至少一个订单组;每个订单组包含至少一个订单;从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最优分组方式;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订单组的个数在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最少,且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配送时长在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最短;基于所述最优分组方式,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从针对多个待配送订单的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订单组的个数最少且配送时长最短的最优分组方式,并基于最优分组方式对多个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如此,能够实现订单配送的自动调度,即自动地为配送员分配匹配好的顺路订单(即一个订单组包含的订单),使得配送员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配送尽可能多的订单,同时,无需配送员根据自身经验进行订单匹配,匹配出的订单也不会存在不顺路的情况,能够有效地提高配送订单的效率。订单的配送效率提高后,能够减少订单配送超时的情况,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另外,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通过对配送员的行程和状态进行监控,实现了对配送员状态的精细化管理。
下面结合应用实施例对本申请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在本应用实施例中,订单组称为集合单,包含单次分配给配送员的所有订单;集合单包含的订单个数称为集单数,即单次分配给配送员的所有订单的数量;第一阈值称为集单上限,是根据配送员能力确定的;最优分组方式的全部订单组称为最优集单组合;配送员称为快递员。
在本应用实施例中,对快递员的行程实行监控,并对快递员状态进行精细化管理。同时,以最晚配送时间(即最晚配送时刻)为基础,计算出最优集单组合和路径规划,实现订单的自动指派功能,避免快递员自己凭经验匹配订单、盲目等单、挑单和抢单的现象。这里,最晚配送时刻是指将订单指派给快递员后,快递员以不迟到为前提的最晚出发时刻。
图2和图3示出了快递员状态流转过程,下面结合图2和图3描述本应用实施例对快递员状态进行管理的方案。
如图2和图3所示,快递员包括以下状态:
待签到状态;用户(即快递员)当天第一次从用户终端打开(即登陆)配送系统时,快递员为待签到状态;
待排队状态;快递员在配送系统中点击签到后或在订单配送完成(订单状态可以是妥投或拒收)后,切换为待排队状态;
排队中状态(即待接单状态);快递员在配送系统中点击排队后切换为排队中状态;
配送中状态;快递员在接单后自动切换为配送中状态;
休息中状态;快递员在配送系统中点击小休时,切换为休息中状态;
已签退状态;快递员在配送系统中点击签退后,切换为已签退状态。
在本应用实施例中,通过以上六种快递员状态,实现对快递员的精细化管理。并且,在对快递员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建立订单自动指派算法的模型,并基于建立的算法模型构建配送系统。
图4示出了配送系统自动指派订单的流程,下面结合图4描述所述配送系统的功能。
所述配送系统包括:
生产模块,用于对订单对应的货物进行拣货和打包。这里,如图5所示,订单从支付到配送完成包括以下流程:订单生成、等待支付、已付款、拣货中、拣货完成、开始打包、打包完成、揽件及配送完成(包括妥投和拒收);拣货池包括拣货中的所有订单,打包池包括打包中的所用订单。
算法模块,用于计算最优集单组合。具体地,所述算法模块包括数据解析模块和计算模块;所述数据解析模块用于对基础数据进行解析,所述基础数据可以包括待配送订单的相关数据和历史订单的相关数据(即上述历史订单相关的历史配送数据)。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集单组合的最晚配送时刻,并计算最优集单组合。
配送模块,用于接收算法模块给出的最优集单组合,指派所述最优集单组合的每个集合单给排队中状态的快递员。快递员通过持有的终端接收到指派的集合单后,可以通过所述终端在门店进行扫码接单,在集合单的所有子单(即集合单包含的订单)都完成接单的情况下,快递员可以开始配送,在所有子单都配送完成(可以包括妥投或拒收)后,快递员可以切换回待排队状态,并通过在所述终端点击排队,切换为排队中状态,继续接收配送系统指派的集合单。在部分子单没有完成接单(即未揽件)的情况下,门店站长可以协助配送系统拉回快递员完成接单。
下面对所述数据解析模块和所述计算模块的功能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当订单进入拣货池时,所述数据解析模块开始对基础数据进行解析。
具体地,实际应用时,所述数据解析模块对基础数据进行解析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数据预处理,在数据量较大时,可以提高计算模块的计算速度,缩短计算时长。数据预处理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针对每个订单的配送地址(即目的地)进行坐标的转换,即将文本地址转换为经纬度坐标,并记录(即存储)转换后的坐标。
步骤2:根据历史订单的相关数据(即上述历史订单相关的历史配送数据)中快递员的定位信息(比如快递员到达小区门口的时刻以及快递员到达配送目的地的时刻),计算每个订单的爬楼及打电话的时长(后续描述中记作单点服务时长)。
步骤3:根据历史订单的相关数据中快递员的定位信息(比如快递员到达门店的时刻以及快递员离开门店的时刻),计算快递员每次配送需要的取货和装车时长(后续描述中记作缓冲(BUFFER)时长)。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针对配送突发情况设置的预留时长(即上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单点服务时长和所述BUFFER时长。
步骤4:根据历史订单的相关数据中快递员的定位信息(比如快递员离开门店的时刻以及快递员到达配送目的地的时刻),计算每个配送路区的骑行速度,即上述订单配送速度(第三信息)。这里,配送路区可以根据需求划分。
步骤5:针对拣货池中的所有订单,每两个订单之间进行充分的组合,换句话说,将拣货池中的所有订单中任意两个订单确定为一个集合单,得到多个集合单,并根据每个集合单中每个订单的目的地坐标,调用预设的地图模块确定每个集合单的导航距离,计算快递员骑行时长,并记录(即存储)在算法模型内。
其次,当订单进入打包池时,所述计算模块计算最优集单组合。
具体地,所述计算模块计算最优集单组合时,需要遵循集单规则和最优选择规则。
所述集单规则的基本思想(即集单逻辑)是:当订单进入打包池时,在打包池中每个订单都能够完全履约(即上述第一条件,订单在约定到达时刻之前配送完成)、且集单数小于或等于集单上限(即上述第二条件)的前提下,以最晚离店配送时刻为集单时间的截至时刻进行订单集单(即实时地确定打包池中所有订单的多种分组方式)。
这里,一个集合单的最晚离店配送时刻可以等于用户的期望送达时刻(即上述约定到达时刻)—到达订单目的地所需的总路程时长—单点服务时长—BUFFER时长。
示例性地,如图6所示,假设一个集合单包含订单A、订单B和订单C,按照订单A—订单B—订单C的路径进行配送时到达订单目的地所需的总路程时长最短,为40分钟,订单C的期望送达时刻为9:00,单点服务时长和BUFFER时长均为3分钟;此时,可以确定该集合单的最晚离店配送时刻为8:08(9:00—40分钟—9分钟(3×3分钟)—3分钟)。
示例性地,假设当前打包池没有订单,而有三个订单(分别为订单D、订单E和订单F)将要依次进入打包池,集单上限为3,当前时刻为9:00。订单D进入打包池时,所述计算模块会先计算订单D离店配送的最晚配送时刻(假设为9:10),此时,订单D还可以再等待匹配10分钟,在等待10分钟后没有新的订单进入打包池,或者进入打包池的新的订单无法与订单D匹配(即由于新的订单和/或订单D会超时配送,所以两个订单无法组成集合单)的情况下,配送系统可以将订单D直接指派给快递员进行配送(即所述计算模块可以直接将订单D作为最优集单组合发送给配送模块)。在10分钟内订单E进入打包池,且订单E能够与订单D匹配(即订单E和订单D能够在配送不超时的前提下组成集合单)的情况下,所述计算模块会计算订单D和订单E的最优配送路径,即计算先配送订单D后配送订单E所需的配送时长以及先配送订单E后配送订单D所需的配送时长,比较哪种路径的配送时长最短;假设计算模块计算出先配送订单D后配送订单E所需的配送时长最短,该最优配送路径对应的最晚离店配送时刻为9:08,且当前时刻为9:05,那么此时订单D和订单E可以再等待匹配3分钟。在等待3分钟后没有新的订单进入打包池,或者进入打包池的新的订单无法与订单D和/或订单E匹配的情况下,配送系统可以将订单D和订单E作为最优集单组合包含的一个集合单指派给一个快递员进行配送。在3分钟内订单F进入打包池,且订单F能够与订单D和订单E匹配的情况下,所述计算模块会计算订单D、订单E和订单F之间的最优配送路径,即在“订单D—订单E—订单F”、“订单D—订单F—订单E”、“订单E—订单D—订单F”、“订单E—订单F—订单D”、“订单F—订单D—订单E”和“订单F—订单E—订单D”六种配送路径中确定配送时长最短的最优配送路径,并计算出最优配送路径对应的最晚离店配送时刻,在还有等待时间(即当前时刻未到达最晚离店配送时刻)的情况下,继续等待新的订单进入打包池并进行订单匹配;在没有等待时间(即当前时刻到达最晚离店配送时刻)的情况下,配送系统可以将订单D、订单E和订单F作为最优集单组合包含的一个集合单指派给一个快递员进行配送。
所述最优选择规则的基本思想是:对于按照所述集单规则的基本思想确定的多种订单分组方式(每个订单都能够履约、且每个集合单的集单数小于或等于集单上限),根据订单分组方式的集合单个数,对多种订单分组方式从小到大进行排序(集合单个数越小代表集单数越大,即快递员一次配送的订单越多);并根据订单分组方式所需的配送时长,对多种订单分组方式从小到大进行排序;根据两种订单分组方式的排序结果,确定最优分组方式,即得到最优集单组合。这里,确定最优集单组合时,以集合单个数最小的订单分组方式(即上述第三条件)为第一优先级、并以配送时长最短的订单分组方式(即上述第四条件)为第二优先级,在集合单个数最小的订单分组方式与配送时长最短的订单分组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将集合单个数最小的订单分组方式确定为最优分组方式;在集合单个数最小的订单分组方式与配送时长最短的订单分组方式相同的情况下,将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订单分组方式确定为最优分组方式,得到最优集单组合,并将最优集单组合中到达最晚离店配送时刻的集合单指派给排队中状态的快递员。
示例性地,假设当前打包池有五个订单(分别为订单G、订单H、订单I、订单J和订单K),集单上限为3,在保证订单全部履约的情况下,可计算出三种组合(即上述分组方式),分别为:
组合一:集合单1(订单G、订单H和订单I)和集合单2(订单J和订单K);
组合二:集合单3(订单G和订单H)和集合单4(订单I、订单J和订单K);
组合三:集合单5(订单G和订单H)、集合单6(订单I)和集合单7(订单J和订单K);
并假设组合一所需的配送时长为50分钟、组合二所需的配送时长为40分钟且组合三所需的配送时长为35分钟;此时,由于组合二满足了集合单个数最小以及配送时长最短的条件,可以确定组合二为最优分组方式,即确定集合单3和集合单4为最优集单组合。
实际应用时,由于集合单4的集单数已经到达集单上限,因此,可以直接将集合单4(订单I、订单J和订单K)指派给排队中的快递员。当然,也可以判断集合单4是否到达最晚离店配送时刻,在到达最晚离店配送时刻的情况下将集合单4指派给排队中的快递员。
本应用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对快递员的配送状态进行精细化的监控,构建了订单自动指派的算法逻辑,并对集合单进行了路径规划;如此,能够有效地提高配送订单的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调度装置,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701,用于获取多个待配送订单;
第一处理单元702,用于确定针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的多种分组方式;每种分组方式用于将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划分为至少一个订单组;每个订单组包含至少一个订单;
第二处理单元703,用于从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最优分组方式;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订单组的个数在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最少,且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配送时长在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最短;
第三处理单元704,用于基于所述最优分组方式,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702,具体用于基于第一阈值及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中每个待配送订单的约定到达时刻,确定针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的多种分组方式;其中,基于每种分组方式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时,每个订单到达目的地的时刻不超过相应的约定到达时刻,且每种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包含的订单个数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703,具体用于:
从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订单组的个数最少的至少两种分组方式;
将所述至少两种分组方式中配送时长最短的分组方式确定为最优分组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703,还用于:
针对每种分组方式,利用路径优化策略,确定相应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的最优配送路径;并基于确定的每个订单组的最优配送路径,确定相应分组方式的配送时长;
基于每种分组方式的配送时长,从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最优分组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703,还用于针对相应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确定相应订单组的至少一种配送路径;并从所述至少一种配送路径中确定最优配送路径;其中,所述最优配送路径的配送时长在所述至少一种配送路径中最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703,还用于针对相应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利用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确定相应订单组的每种配送路径的配送时长;并基于每种配送路径的配送时长,从所述至少一种配送路径中确定最优配送路径;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含相应订单组包含的每个订单的目的地坐标;所述第二信息包含针对配送突发情况设置的预留时长;所述第三信息包含订单配送速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701,还用于获取历史订单相关的历史配送数据;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703,还用于利用获取的历史配送数据,确定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处理单元704,具体用于针对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将相应订单组包含的全部订单分配给同一个处于待接单状态的配送员进行配送。
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监测单元,用于监测配送员的状态切换操作;基于监测到的配送员的状态切换操作,更新配送员的状态;所述配送员的状态至少包含未签到状态、待排队状态、待接单状态、配送状态和休息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处理单元704,还用于针对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确定相应订单组的配送时长;基于相应订单组的配送时长,确定相应订单组的开始配送时刻;判断当前时刻是否到达所述开始配送时刻;在当前时刻到达所述开始配送时刻的情况下,将相应订单组包含的全部订单分配给同一个处于待接单状态的配送员进行配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701,还用于在当前时刻未到达所述开始配送时刻的情况下,获取至少一个新的待配送订单;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702,还用于针对当前未分配给配送员的全部待配送订单,重新确定多种分组方式;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703,还用于从重新确定的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新的最优分组方式;
所述第三处理单元704,还用于基于新的最优分组方式,对当前未分配给配送员的全部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处理单元704,还用于在所述获取单元701未获取到新的待配送订单的情况下,将相应订单组包含的全部订单分配给同一个处于待接单状态的配送员进行配送。
实际应用时,所述获取单元701和所述监测单元可由该装置中的处理器结合通信接口实现;所述第一处理单元702、所述第二处理单元703和所述第三处理单元704可由该装置中的处理器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调度装置在进行配送调度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调度装置与调度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程序模块的硬件实现,且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800包括:
通信接口801,能够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处理器802,与所述通信接口801连接,以实现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
存储器803,存储能够在所述处理器8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具体地,所述处理器802,用于:
获取多个待配送订单;确定针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的多种分组方式;每种分组方式用于将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划分为至少一个订单组;每个订单组包含至少一个订单;
从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最优分组方式;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订单组的个数在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最少,且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配送时长在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最短;
基于所述最优分组方式,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2,还用于基于第一阈值及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中每个待配送订单的约定到达时刻,确定针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的多种分组方式;其中,基于每种分组方式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时,每个订单到达目的地的时刻不超过相应的约定到达时刻,且每种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包含的订单个数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2,还用于:
从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订单组的个数最少的至少两种分组方式;
将所述至少两种分组方式中配送时长最短的分组方式确定为最优分组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2,还用于:
针对每种分组方式,利用路径优化策略,确定相应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的最优配送路径;并基于确定的每个订单组的最优配送路径,确定相应分组方式的配送时长;
基于每种分组方式的配送时长,从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最优分组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2,还用于针对相应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确定相应订单组的至少一种配送路径;并从所述至少一种配送路径中确定最优配送路径;其中,所述最优配送路径的配送时长在所述至少一种配送路径中最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2,还用于针对相应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利用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确定相应订单组的每种配送路径的配送时长;并基于每种配送路径的配送时长,从所述至少一种配送路径中确定最优配送路径;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含相应订单组包含的每个订单的目的地坐标;所述第二信息包含针对配送突发情况设置的预留时长;所述第三信息包含订单配送速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2,还用于:
获取历史订单相关的历史配送数据;
利用获取的历史配送数据,确定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2,还用于针对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将相应订单组包含的全部订单分配给同一个处于待接单状态的配送员进行配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2,还用于监测配送员的状态切换操作;基于监测到的配送员的状态切换操作,更新配送员的状态;所述配送员的状态至少包含未签到状态、待排队状态、待接单状态、配送状态和休息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2,还用于针对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确定相应订单组的配送时长;基于相应订单组的配送时长,确定相应订单组的开始配送时刻;判断当前时刻是否到达所述开始配送时刻;在当前时刻到达所述开始配送时刻的情况下,将相应订单组包含的全部订单分配给同一个处于待接单状态的配送员进行配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2,还用于:
在当前时刻未到达所述开始配送时刻的情况下,获取至少一个新的待配送订单;
针对当前未分配给配送员的全部待配送订单,重新确定多种分组方式;从重新确定的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新的最优分组方式;并基于新的最优分组方式,对当前未分配给配送员的全部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02,还用于在未获取到新的待配送订单的情况下,将相应订单组包含的全部订单分配给同一个处于待接单状态的配送员进行配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处理器802具体执行上述操作的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当然,实际应用时,电子设备8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8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8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8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8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804。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803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电子设备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80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802中,或者由处理器802实现。处理器80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8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8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802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803,处理器802读取存储器80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者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存储器80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他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即计算机存储介质,具体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803,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电子设备800的处理器802执行,以完成前述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多个待配送订单;确定针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的多种分组方式;每种分组方式用于将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划分为至少一个订单组;每个订单组包含至少一个订单;
从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最优分组方式;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订单组的个数在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最少,且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配送时长在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最短;
基于所述最优分组方式,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针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的多种分组方式,包括:
基于第一阈值及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中每个待配送订单的约定到达时刻,确定针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的多种分组方式;其中,基于每种分组方式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时,每个订单到达目的地的时刻不超过相应的约定到达时刻,且每种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包含的订单个数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最优分组方式,包括:
从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订单组的个数最少的至少两种分组方式;
将所述至少两种分组方式中配送时长最短的分组方式确定为最优分组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每种分组方式,利用路径优化策略,确定相应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的最优配送路径;并基于确定的每个订单组的最优配送路径,确定相应分组方式的配送时长;
基于每种分组方式的配送时长,从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最优分组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路径优化策略,确定相应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的最优配送路径,包括:
针对相应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确定相应订单组的至少一种配送路径;并从所述至少一种配送路径中确定最优配送路径;其中,所述最优配送路径的配送时长在所述至少一种配送路径中最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相应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利用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确定相应订单组的每种配送路径的配送时长;并基于每种配送路径的配送时长,从所述至少一种配送路径中确定最优配送路径;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含相应订单组包含的每个订单的目的地坐标;所述第二信息包含针对配送突发情况设置的预留时长;所述第三信息包含订单配送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历史订单相关的历史配送数据;
利用获取的历史配送数据,确定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最优分组方式,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包括:
针对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将相应订单组包含的全部订单分配给同一个处于待接单状态的配送员进行配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配送员的状态切换操作;基于监测到的配送员的状态切换操作,更新配送员的状态;所述配送员的状态至少包含未签到状态、待排队状态、待接单状态、配送状态和休息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相应订单组包含的全部订单分配给同一个处于待接单状态的配送员进行配送,包括:
针对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每个订单组,确定相应订单组的配送时长;基于相应订单组的配送时长,确定相应订单组的开始配送时刻;判断当前时刻是否到达所述开始配送时刻;在当前时刻到达所述开始配送时刻的情况下,将相应订单组包含的全部订单分配给同一个处于待接单状态的配送员进行配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当前时刻未到达所述开始配送时刻的情况下,获取至少一个新的待配送订单;
针对当前未分配给配送员的全部待配送订单,重新确定多种分组方式;从重新确定的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新的最优分组方式;并基于新的最优分组方式,对当前未分配给配送员的全部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相应订单组包含的全部订单分配给同一个处于待接单状态的配送员进行配送,包括:
在未获取到新的待配送订单的情况下,将相应订单组包含的全部订单分配给同一个处于待接单状态的配送员进行配送。
13.一种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多个待配送订单;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确定针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的多种分组方式;每种分组方式用于将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划分为至少一个订单组;每个订单组包含至少一个订单;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从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确定最优分组方式;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订单组的个数在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最少,且所述最优分组方式的配送时长在所述多种分组方式中最短;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最优分组方式,对所述多个待配送订单进行分组配送。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5.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336593.9A 2021-03-29 2021-03-29 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0955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6593.9A CN113095553A (zh) 2021-03-29 2021-03-29 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079956 WO2022206323A1 (zh) 2021-03-29 2022-03-09 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6593.9A CN113095553A (zh) 2021-03-29 2021-03-29 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5553A true CN113095553A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70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36593.9A Pending CN113095553A (zh) 2021-03-29 2021-03-29 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5553A (zh)
WO (1) WO202220632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06323A1 (zh) * 2021-03-29 2022-10-06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4536B (zh) * 2023-10-19 2024-01-12 青岛冠成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订单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80276A (zh) * 2017-05-23 2017-09-19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o2o外卖平台智能调度与路线优化方法
CN107292701A (zh) * 2017-05-25 2017-10-24 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订单分组方法和装置
CN107292709A (zh) * 2017-06-14 2017-10-24 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订单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392513A (zh) * 2017-01-26 2017-11-24 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订单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748923A (zh) * 2016-08-29 2018-03-02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订单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7844933A (zh) * 2017-09-21 2018-03-27 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订单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074031A (zh) * 2017-06-29 2018-05-25 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订单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8665179A (zh) * 2018-05-17 2018-10-16 北京顺丰同城科技有限公司 物流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18310A (zh) * 2017-06-23 2019-01-01 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订单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214551A (zh) * 2018-08-08 2019-01-15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送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9242214A (zh) * 2018-10-25 2019-01-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配送路线规划方法和配送路线规划装置
CN109359912A (zh) * 2018-10-10 2019-02-19 广州餐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并单及派单方法
CN109816132A (zh) * 2017-11-20 2019-05-28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0070312A (zh) * 2018-01-24 2019-07-30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订单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443397A (zh) * 2018-05-04 2019-11-12 青岛日日顺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订单配送方法
CN110969274A (zh) * 2018-09-28 2020-04-07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测配送时间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29049A (zh) * 2019-01-10 2020-07-17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物品订单的配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82612A (zh) * 2019-02-15 2020-08-25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订单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031638A1 (zh) * 2019-08-20 2021-02-25 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派单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9010A (zh) * 2015-07-24 2016-06-29 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配送任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1876713B1 (ko) * 2016-10-18 2018-07-13 주식회사 우아한형제들 배달주문 분배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7392412B (zh) * 2017-06-05 2021-10-12 北京星选科技有限公司 订单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3095553A (zh) * 2021-03-29 2021-07-09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8923A (zh) * 2016-08-29 2018-03-02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订单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7392513A (zh) * 2017-01-26 2017-11-24 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订单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180276A (zh) * 2017-05-23 2017-09-19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o2o外卖平台智能调度与路线优化方法
CN107292701A (zh) * 2017-05-25 2017-10-24 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订单分组方法和装置
CN107292709A (zh) * 2017-06-14 2017-10-24 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订单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118310A (zh) * 2017-06-23 2019-01-01 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订单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074031A (zh) * 2017-06-29 2018-05-25 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订单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7844933A (zh) * 2017-09-21 2018-03-27 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订单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816132A (zh) * 2017-11-20 2019-05-28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0070312A (zh) * 2018-01-24 2019-07-30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订单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443397A (zh) * 2018-05-04 2019-11-12 青岛日日顺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订单配送方法
CN108665179A (zh) * 2018-05-17 2018-10-16 北京顺丰同城科技有限公司 物流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14551A (zh) * 2018-08-08 2019-01-15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送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0969274A (zh) * 2018-09-28 2020-04-07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测配送时间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59912A (zh) * 2018-10-10 2019-02-19 广州餐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并单及派单方法
CN109242214A (zh) * 2018-10-25 2019-01-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配送路线规划方法和配送路线规划装置
CN111429049A (zh) * 2019-01-10 2020-07-17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物品订单的配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82612A (zh) * 2019-02-15 2020-08-25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订单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031638A1 (zh) * 2019-08-20 2021-02-25 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派单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 XUE等: "A fuzzy mathematics based optimal delivery scheduling approach", COMPUTERS IN INDUSTRY, pages 258 *
刘雪梅等: "模糊时间窗约束下的装配线物料配送方案优化", 中国机械工程 *
李琳;刘士新;唐加福;: "电子商务中订单配送优化模型及两阶段算法", 系统工程学报, no. 02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06323A1 (zh) * 2021-03-29 2022-10-06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06323A1 (zh)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49837B2 (ja) 同時相乗り要求を処理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11721216B2 (en) Ride chaining
US8768614B2 (en) Increasing throughput for carpool assignment matching
US8504295B2 (en) Preserving assigned carpools after a cancellation
US20120078671A1 (en) Intelligent Automated Dispatch And Mobile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US20190383622A1 (en) Dynamic connection management
CN113095553A (zh) 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16128B (zh) 网约车订单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80048A (zh) 预约打车订单的派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储存介质
CN107194639B (zh) 一种基于地铁网络的众包快递路径分配方法、系统
CN115577818A (zh) 一种用于智能公交的乘客需求响应式拼车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0751433A (zh) 订单的分配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08312B (zh) 留仓包裹转送方法、模型训练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768106B (zh) 电梯资源分配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08381B (zh) 公共交通工具调度方法、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2313698B (zh) 商用车辆运用系统
JP2020149144A (ja) 配車装置、配車システム、および配車方法
JP2021015379A (ja) 配車処理装置
JP2020149145A (ja) 配車装置、配車システム、および配車方法
CN113744552B (zh) 基于车云交互的公车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4004546A (zh) 网约车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227841A (zh) 一种无人公交车的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19191A (zh) 基于交通客流信息的载客车辆调度方法及装置
JP2022002021A (ja) 配車装置、配車方法および配車プログラム
CN113537535A (zh) 约车方法、路线规划管理方法以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