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84650A - 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84650A
CN113084650A CN202110267275.1A CN202110267275A CN113084650A CN 113084650 A CN113084650 A CN 113084650A CN 202110267275 A CN202110267275 A CN 202110267275A CN 113084650 A CN113084650 A CN 1130846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clamping
rack
steering column
intermediat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672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乾忙
刘琦
邢丽华
张琰
陆吴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26727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846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84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846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15/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seat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15/08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seat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for grinding co-operating seat surfaces by moving one over the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6Work supports, e.g. adjustable stea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9/00Measuring or gauging equipment for controlling the feed movement of the grinding tool or work; Arrangements of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equipment, e.g. for indicating the start of the grinding operation
    • B24B49/02Measuring or gauging equipment for controlling the feed movement of the grinding tool or work; Arrangements of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equipment, e.g. for indicating the start of the grinding 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instantaneous size and required size of the workpiece acted upon, the measuring or gauging being continuous or intermitt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5/00Safety devic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Accessories fitted to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5/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G01M13/02Gearings;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G01M13/025Test-benches with rotational drive means and loading means; Load or driv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包括机架结构、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工装夹具机构以及加热机构;机架结构包括机架底座,以及突出设于机架底座上的机架支座;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设于所述机架底座上;工装夹具机构滑动设于机架底座上,与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连接,用于固定夹持转向管柱中间轴;加热机构包括固定设于机架底座上的加热器下端结构,以及升降设于机架支座上的加热器上端结构,加热器上端结构与加热器下端结构上下对应、用于夹持和加热转向管柱中间轴的花键套管。本发明可解决相关技术中汽车转向管柱的中间轴产生异响的问题。

Description

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管柱及传动轴总成是安装在方向盘与转向器之间的连接部件,主要用于控制汽车行进方向、传递扭矩、吸收汽车撞击时的能量。传统技术中,汽车转向管柱的中间轴的花键和花键套管在加工过程和运输过程中,由于加工误差及周边环境影响,花键轴、花键套管上存在微小毛刺、杂质、气泡等,导致中间轴滑移力和扭转间隙变差较大,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在使用过程中会导致异响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可解决相关技术中汽车转向管柱的中间轴产生异响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包括:
机架结构,包括机架底座,以及突出设于机架底座上的机架支座;
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设于所述机架底座上;
工装夹具机构,滑动设于所述机架底座上,与所述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连接,用于固定夹持转向管柱中间轴;以及,
加热机构,包括固定设于所述机架底座上的加热器下端结构,以及升降设于所述机架支座上的加热器上端结构,所述加热器上端结构与所述加热器下端结构上下对应、用于夹持和加热转向管柱中间轴的花键套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器下端结构包括固定设于所述机架底座上的下端支座,设于所述下端支座上的弧形下端加热板,以及与所述弧形下端加热板连接的下端加热电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器上端结构包括悬设于所述机架支座上的上端升降驱动机构,设于所述上端升降驱动机构的端部的弧形上端加热板,以及与所述弧形上端加热板连接的上端加热电源,所述弧形上端加热板和所述弧形下端加热板上下对应形成圆形管状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装夹具机构包括分别滑动设于所述机架底座两端的第一夹持底座和第二夹持底座,所述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与所述第一夹持底座和所述第二夹持底座连接,所述加热器下端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底座和所述第二夹持底座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底座包括滑动设于所述机架底座一侧的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上开设有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块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夹持槽连通的第一限位卡槽;
所述第二夹持底座包括滑动设于所述机架底座另一侧的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上开设有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二夹持块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夹持槽连通的第二限位卡槽,所述第二限位卡槽与所述第一限位卡槽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块设为U形块结构,所述U形块结构的中间凹槽形成所述第一夹持槽;
所述第二夹持块设为敞口箱结构,所述敞口箱结构的容纳腔形成所述第二夹持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装夹具机构包括转动设于所述机架底座上的防脱杆结构,所述防脱杆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夹持底座和所述第二夹持底座之间;
所述防脱杆结构包括竖直转动设于所述机架底座上的防脱竖杆,以及横向设于所述防脱竖杆的顶端的防脱横杆,所述防脱横杆用于横隔于夹持在所述第一夹持底座和所述第二夹持底座之间的转向管柱中间轴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底座上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齿轮齿条传动结构,以及设于所述齿轮齿条传动结构上的位移传感器,所述齿轮齿条传动结构与所述工装夹具机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齿轮齿条传动结构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驱动齿轮,以及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条,所述位移传感器设于所述驱动齿轮上;
所述工装夹具机构包括滑动设于所述机架底座的滑动底板,所述第一夹持底座和所述第二夹持底座分别设于所述滑动底板两端,所述从动齿条设于所述滑动底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悬设于所述机架支座上并电连接的控制器和显示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和所述加热机构均电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通过工装夹具机构可将转向管柱中间轴夹持固定住,而通过加热机构的加热器上端结构与加热器下端结构可将转向管柱中间轴的花键套管夹持住并进行加热,而且通过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可对工装夹具机构及夹持住的转向管柱中间轴进行左右平移,从而可使得转向管柱中间轴的花键轴部分与花键套管相互摩擦移动,可对花键轴和花键套管进行热磨合,这样可去除花键轴和花键套管上存在微小毛刺、杂质、气泡等,保证花键轴和花键套管管相对滑移运动时,滑移力小且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夹持转向管柱中间轴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的工装夹具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的工装夹具机构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转向管柱中间轴;12、花键套管;100、机架底座;200、机架支座;300、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400、第一夹持底座;410、第一夹持块;402、第一夹持槽;404、第一限位卡槽;500、第二夹持底座;510、第二夹持块;502、第二夹持槽;504、第二限位卡槽;600、加热器下端结构;700、加热器上端结构;710、上端升降驱动机构;720、上端加热板;800、显示器;900、防脱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传统技术中,汽车转向管柱的中间轴的花键和花键套管在加工过程和运输过程中,由于加工误差及周边环境影响,花键轴、花键套管上存在微小毛刺、杂质、气泡等,导致中间轴滑移力和扭转间隙变差较大,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在使用过程中会导致异响发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包括机架结构(100,200)、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300、工装夹具机构(400,500)以及加热机构(600,700)。具体地,上述机架结构包括机架底座100,以及突出设于机架底座100上的机架支座200;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300设于机架底座100上;工装夹具机构滑动设于机架底座100上,与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300连接,用于固定夹持转向管柱中间轴10;加热机构包括固定设于机架底座100上的加热器下端结构600,以及升降设于机架支座200上的加热器上端结构700,加热器上端结构700与加热器下端结构600上下对应、用于夹持和加热转向管柱中间轴10的花键套管12。
如图2至图3所示,本发明通过工装夹具机构(400,500)可将转向管柱中间轴10夹持固定住,而通过加热机构的加热器上端结构700与加热器下端结构600可将转向管柱中间轴10的花键套管12夹持住并进行加热,而且通过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300可对工装夹具机构及夹持住的转向管柱中间轴10进行左右平移,从而可使得转向管柱中间轴10的花键轴部分与花键套管12相互摩擦移动,可对花键轴和花键套管12进行热磨合,这样可去除花键轴和花键套管12上存在微小毛刺、杂质、气泡等,保证花键轴和花键套管12相对滑移运动时,滑移力小且稳定。
具体地,上述机架结构的机架底座100可包括底座平台,以及设于底座平台的底部四周的脚轮,上述机架支座200、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30、工装夹具机构及加热器下端结构600均设置在底座平台上,而且通过脚轮可对整个设备进行支撑和移动。此外,上述机架支座200包括设于底座平台两侧的支座侧板(或支座侧柱),以及设于两侧的支座侧板的顶部之间的支座主板,使得支座主体位于底座平台的上方。上述的加热器上端结构700悬设于支座主板上,方便对其进行升降以与加热器下端结构600对应,而将转向管柱中间轴10的花键套管12夹持固定住并对其进行加热。
此外,上述工装夹具机构可包括分别滑动设于机架底座100两端的第一夹持底座400和第二夹持底座500,上述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300与第一夹持底座400和第二夹持底座500连接,上述加热器下端结构600位于第一夹持底座400和第二夹持底座500之间。通过设置在机架底座100两端的第一夹持底座400和第二夹持底座500,可分别从将转向管柱中间轴10的两端将其夹持固定住;而通过与第一夹持底座400和第二夹持底座500连接的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300,可以带动第一夹持底座400、第二夹持底座500及夹持固定的转向管柱中间轴100在底座平台上左右移动;而加热器下端结构600和加热器上端结构700,可以从第一夹持底座400和第二夹持底座500之间将转向管柱中间轴10的花键轴部分的花键套管12夹持固定住,使得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300在移动转向管柱中间轴10时,加热器下端结构700和加热器上端结构600将花键套管12固定住并进行加热,使得转向管柱中间轴的花键轴与花键套管相对移动以进行热磨合。
而且,上述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300可包括设于机架底座10上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齿轮齿条传动结构,以及设于齿轮齿条传动结构上的位移传感器,齿轮齿条传动结构与工装夹具机构的第一夹持底座400和第二夹持底座500连接连接。通过驱动电机可以驱动齿轮齿条传动结构运动,可带动工装夹具机构的第一夹持底座400和第二夹持底座500做直线运动,从而可带动夹持于第一夹持底座400和第二夹持底座500之间的转向管柱中间轴10左右往复移动。而通过齿轮齿条传动结构上设置的位移传感器,可以检测带动转向管柱中间轴10移动的距离。而且,上述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300还包括滑移力检测装置,该滑移力检测装置设于齿轮齿条传动结构上,用于检测拉动转向管柱中间轴10移动时,转向管柱中间轴10的花键轴相对于套设在花键轴上的花键套管12的滑移力。
进一步地,上述齿轮齿条传动结构可包括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驱动齿轮,以及与驱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条,上述位移传感器设于驱动齿轮上;而且,上述工装夹具机构可包括滑动设于机架底座100的底座平台上的滑动底板,上述第一夹持底座400和第二夹持底座500分别设于滑动底板两端,上述从动齿条设于滑动底板上。即通过驱动电机可以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可带动从动齿条左右往复移动,从动齿条就可以带动滑动底板在机架底座100的底座平台上往复移动,从而就可以带动第一夹持底座400、第二夹持底座500及二者夹持住的转向管柱中间轴10往复移动。而且,从动齿条可沿着滑动底板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在其侧面,而且,上述位移传感器通过检测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旋转的角度,换算成从动齿条的位移行程,从而可以检测出转向管柱中间轴的位移。
此外,上述的齿轮齿条传动结构也可替换为其他的直线式传动结构,如丝杆螺母传动结构、或涡轮蜗杆传动结构。即可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丝杆螺母传动结构、或涡轮蜗杆传动结构运动,使得丝杆螺母传动结构、或涡轮蜗杆传动结构带动滑动底板在机架底座的底座平台上往复移动,从而就可以带动第一夹持底座400、第二夹持底座500及二者夹持住的转向管柱中间轴10往复移动。
而且,上述机架底座100的底座平台上还可设置有与滑动底板同向延伸的滑轨,上述工装夹具机构的滑动底板滑动设于滑轨上。这样,可使得上述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可以带动带动第一夹持底座400、第二夹持底座500及二者夹持住的转向管柱中间轴10,在底座平台的滑轨上稳定滑动,不会出现偏移。
此外,如图4至图5所示,上述第一夹持底座400可包括滑动设于机架底座100的底座平台一侧的第一夹持块410,第一夹持块410上开设有第一夹持槽402,第一夹持块410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与第一夹持槽402连通的第一限位卡槽404。这样,可将转向管柱中间轴10的一端(可称为第一端)通过第一限位卡槽404卡设在第一夹持槽402中,并且可通过第一限位卡槽404对转向管柱中间轴10的一端(即第一端)进行限位,避免转向管柱中间轴10从第一夹持槽402中脱离。而且,上述第一限位卡槽404的槽口宽度小于转向管柱中间轴10的一端(即第一端)端部外径、但是大于转向管柱中间轴10的一端(即第一端)端部的轴颈直径,这样便于将中间轴的端部卡设在第一夹持槽402中,而将中间轴的端部轴颈卡设在第一限位卡槽404中,以便将转向管柱中间轴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夹持块410上。
而且,上述第二夹持底座500可包括滑动设于机架底座100的底座平台另一侧的第二夹持块510,第二夹持块510上开设有第二夹持槽502,第二夹持块510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与第二夹持槽502连通的第二限位卡槽504,第二限位卡槽504与第一限位卡槽404相对设置。同理,这样可将转向管柱中间轴10的另一端(可称为第二端)通过第二限位卡槽504卡设在第二夹持槽502中,并且可通过第二限位卡槽504对转向管柱中间轴10的另一端(即第二端)进行限位,避免转向管柱中间轴10从第二夹持槽502中脱离。而且,上述第二限位卡槽504的槽口宽度小于转向管柱中间轴10的另一端(即第二端)端部外径、但是大于转向管柱中间轴10的另一端(即第二端)端部的轴颈直径,这样便于将中间轴的端部卡设在第二夹持槽502中,而将中间轴的端部轴颈卡设在第二限位卡槽504中,以便将转向管柱中间轴10的另一端(即第二端)固定在第二夹持块510上。
而且,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夹持块410可设为U形块结构,该U形块结构的中间凹槽形成第一夹持槽402,而第一限位卡槽404设于U形块结构的内侧壁上,结构简单。此外,上述第二夹持块510可设为敞口箱结构,该敞口箱结构的容纳腔形成第二夹持槽502,而第二限位卡槽504设于敞口箱结构与第一夹持块410的第一限位卡槽404对应的侧面上,结构简单。
此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夹持块410可设为敞口箱结构,该敞口箱结构的容纳腔形成第一夹持槽,而第一限位卡槽设于敞口箱结构的内侧壁上,结构简单。此外,上述第二夹持块510可设为U形块结构,该U形块结构的中间槽形成第二夹持槽,而第二限位卡槽设于U形块结构与第一夹持块的第一限位卡槽对应的侧面上,结构简单。
此外,上述第一夹持块410和第二夹持块510可通过连接螺钉可拆卸地安设于滑动设置在底座平台上的滑动底板上,方便对第一夹持块410和第二夹持块420进行安装和拆卸,可针对不同尺寸的转向管柱中间轴10更换对应尺寸的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工装夹具机构可包括转动设于机架底座100上的防脱杆结构900,上述防脱杆结构900可设于第一夹持底座400和第二夹持底座500之间。而且,上述防脱杆结构900可包括竖直转动设于机架底座100的底座平台上的滑动底板上的防脱竖杆,以及横向设于防脱竖杆的顶端的防脱横杆,该防脱横杆用于横隔于夹持在第一夹持底座400和第二夹持底座500之间的转向管柱中间轴10上方。即可设置倒L形的防脱杆结构,在第一夹持底座400和第二夹持底座500上夹持有转向管柱中间轴10时,可通过转动防脱杆结构900,使得防脱杆结构900的顶部的防脱横杆横隔在转向管柱中间轴10上方,对转向管柱中间轴10从上方进行压制,避免转向管柱中间轴10在左右平移的过程中从第一夹持底座400和第二夹持底座500上脱离。
此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分别在第一夹持底座400和第二夹持底座500上对应设置第一限位卡扣和第二限位卡扣。具体地,可在第一夹持块410的第一限位卡槽404处设置上述第一限位卡扣,可在第二夹持块510的第二限位卡槽504处设置上述第二限位卡扣。在将转向管柱中间轴10的两端分别放置到第一夹持块410的第一限位卡槽和第二夹持块510的第二限位卡槽前,先将第一限位卡扣和第二限位卡扣打开,使得第一限位卡槽和第二限位卡槽呈开放状态;在将转向管柱中间轴10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卡置到第一夹持块410的第一限位卡槽404和第二夹持块510的第二限位卡槽504中后,将第一限位卡扣和第二限位卡扣锁扣住,使得转向管柱中间轴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锁扣在第一限位卡槽404和第二限位卡槽504中,不会从限位卡槽中脱离出来。
此外,上述加热器下端结构600可包括固定设于机架底座100的底座平台上的下端支座,设于下端支座上的弧形下端加热板,以及与弧形下端加热板连接的下端加热电源。通过下端加热电源可对下端加热板进行加热;通过下端支座可对弧形下端加热板进行支撑,使得弧形下端加热板从下部对花键套管12进行支撑。而且,通过将下端加热板设置为弧形结构,可以使得下端加热板的顶面与花键套管12的外表面相贴合,使得下端加热板与花键套管12的下部接触面更大、支撑更稳定,同时使得下端加热板对花键套管12的下部的加热更全面均衡。
而且,上述下端支座可设为固定支座,即可将下端加热板固定设置在机架底座100的底座平台上;此外,上述下端支座也可设为升降支座,即可将下端加热板升降设置在机架底座100的底座平台上,便于根据第二夹持底座500和第一夹持底座400的高度对下端加热板的高度进行对应调整,以便更好地对花键套管12进行支撑和加热。而且,上述升降支座可设为气缸升降支座或液压升降支座。
此外,上述加热器上端结构700可包括悬设于所述机架支座200的支座主板上的上端升降驱动机构710,设于上端升降驱动机构710的端部的弧形上端加热板720,以及与弧形上端加热板720连接的上端加热电源,弧形上端加热板720和弧形下端加热板上下对应形成圆形管状结构。上端加热电源可对上端加热板720进行加热;通过上端升降驱动机构可对上端加热板720进行升降驱动,使得上端加热板720靠近下端加热板,使得弧形上端加热板720从上部对花键套管12进行压紧,从而使得弧形上端加热板720和弧形下端加热板从上下两侧将花键套管12夹紧加热。同理,通过将上端加热板设置为弧形结构,可以使得上端加热板720的底面与花键套管12的外表面相贴合,使得上端加热板720与花键套管12的上部接触面更大、支撑更稳定,同时使得上端加热板720对花键套管12的上部的加热更全面均衡。而且,上述上端升降驱动机构710可设为气缸升降驱动机构或液压升降驱动机构。
此外,上述测量设备还包括悬设于机架支座200上并电连接的控制器和显示器800,所述控制器与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300和加热机构均电连接。通过控制器可对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300的驱动电机、位移传感器及滑移力检测装置进行控制,使得它们工作,并且还可将位移传感器测得的位移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还可将滑移力检测装置测得的滑移力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此外,通过控制器可对加热器下端结构600的下端加热电源进行控制,使其对下端加热板进行加热;通过控制器可对加热器上端结构700的上端加热电源进行控制,使其对上端加热板720进行加热;通过控制器可对上端升降驱动机构710进行控制,使其对上端加热板720进行升降驱动。
此外,上述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将转向管柱中间轴10的花键轴与花键套管12装配后,将转向管柱中间轴的两端分别放入工装夹具机构的第一夹持底座400和第二夹持底座500,将转向管柱中间轴夹持固定;
并且,使得加热机构的加热器下端结构600的下端加热板与花键套管12支撑贴紧,并通过加热器上端结构700的上端升降驱动机构710驱动上端加热板720下降,使得上端加热板720和下端加热板从上下两侧将花键套管12夹持固定住,保证热磨合时花键套管固定不动,并对花键套管12进行加热至设定温度;
然后,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300通过驱动电机和齿轮齿条传动结构,带动转向管柱中间轴10进行轴向均匀高效的来回滑移磨合运动,位移传感器可检测转向管柱中间轴10的位移行程,并将转向管柱中间轴10限制在花键啮合行程内磨合;在磨合到设定的次数后,第一夹持底座400和第二夹持底座500解除对转向管柱中间轴10的固定,加热器上端结构700的上端升降驱动机构710驱动上端加热板720上升,也解除对花键套管12的固定和加热,并将转向管柱中间轴10送入风冷空调中冷却;
在将转向管柱中间轴10冷却至室温后,再次通过第一夹持底座400和第二夹持底座500将转向管柱中间轴10固定住,同时利用加热器下端结构600的下端加热板和加热器上端结构700的上端加热板将花键套管12固定住,并通过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300匀速抽拉转向管柱中间轴10的花键轴与花键套管形成的滑移副,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300的滑移力检测装置测量全滑移行程的滑移力,测量数据记录保存并传输到显示器800,同时将滑移力测量数值与设计范围进行对比运算,若不合格而超出设计范围,将零件重新进行热磨合,且将调整热磨合次数;若合格位于设计范围内,则将零件送入下道工位。
本发明通过热磨合可进一步去除转向管柱中间轴的花键轴和花键套管的毛刺气泡等,保证花键轴和花键套管相对滑移运动时,啮合平顺滑移力小且稳定;在磨合完成后,测量滑移力,保证滑移力能满足设计要求,这样可大大降低了中间轴异响风险;而且,在进行热磨合工序后再测量滑移力,提高产品合格率,节省成本和时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发明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结构,包括机架底座,以及突出设于机架底座上的机架支座;
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设于所述机架底座上;
工装夹具机构,滑动设于所述机架底座上,与所述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连接,用于固定夹持转向管柱中间轴;以及,
加热机构,包括固定设于所述机架底座上的加热器下端结构,以及升降设于所述机架支座上的加热器上端结构,所述加热器上端结构与所述加热器下端结构上下对应、用于夹持和加热转向管柱中间轴的花键套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下端结构包括固定设于所述机架底座上的下端支座,设于所述下端支座上的弧形下端加热板,以及与所述弧形下端加热板连接的下端加热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上端结构包括悬设于所述机架支座上的上端升降驱动机构,设于所述上端升降驱动机构的端部的弧形上端加热板,以及与所述弧形上端加热板连接的上端加热电源,所述弧形上端加热板和所述弧形下端加热板上下对应形成圆形管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夹具机构包括分别滑动设于所述机架底座两端的第一夹持底座和第二夹持底座,所述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与所述第一夹持底座和所述第二夹持底座连接,所述加热器下端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底座和所述第二夹持底座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底座包括滑动设于所述机架底座一侧的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上开设有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块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夹持槽连通的第一限位卡槽;
所述第二夹持底座包括滑动设于所述机架底座另一侧的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上开设有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二夹持块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夹持槽连通的第二限位卡槽,所述第二限位卡槽与所述第一限位卡槽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块设为U形块结构,所述U形块结构的中间凹槽形成所述第一夹持槽;
所述第二夹持块设为敞口箱结构,所述敞口箱结构的容纳腔形成所述第二夹持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夹具机构包括转动设于所述机架底座上的防脱杆结构,所述防脱杆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夹持底座和所述第二夹持底座之间;
所述防脱杆结构包括竖直转动设于所述机架底座上的防脱竖杆,以及横向设于所述防脱竖杆的顶端的防脱横杆,所述防脱横杆用于横隔于夹持在所述第一夹持底座和所述第二夹持底座之间的转向管柱中间轴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底座上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齿轮齿条传动结构,以及设于所述齿轮齿条传动结构上的位移传感器,所述齿轮齿条传动结构与所述工装夹具机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齿条传动结构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驱动齿轮,以及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条,所述位移传感器设于所述驱动齿轮上;
所述工装夹具机构包括滑动设于所述机架底座的滑动底板,所述第一夹持底座和所述第二夹持底座分别设于所述滑动底板两端,所述从动齿条设于所述滑动底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设于所述机架支座上并电连接的控制器和显示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带力位移传感器伺服机构和所述加热机构均电连接。
CN202110267275.1A 2021-03-11 2021-03-11 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 Pending CN1130846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7275.1A CN113084650A (zh) 2021-03-11 2021-03-11 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7275.1A CN113084650A (zh) 2021-03-11 2021-03-11 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84650A true CN113084650A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66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67275.1A Pending CN113084650A (zh) 2021-03-11 2021-03-11 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8465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91443A (zh) * 2023-02-20 2023-03-14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高绝缘复合材料的弯曲试验仪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19226U (zh) * 2013-10-26 2014-04-02 湖北唯思凌科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转向管柱测力工作台
CN103878103A (zh) * 2014-03-21 2014-06-25 浙江万达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 尼龙树脂花键涂覆方法
CN105398490A (zh) * 2011-03-18 2016-03-16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动力传递轴的制造方法以及车辆用转向操纵装置
CN207472564U (zh) * 2017-11-18 2018-06-08 台州永安转向器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器的检测装置
CN109489608A (zh) * 2018-12-14 2019-03-1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转向中间轴滑移副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0171466A (zh) * 2019-05-27 2019-08-27 陈进峰 一种刚度扭矩及滑移力高的注塑中间轴及其加工工艺
CN210442018U (zh) * 2019-09-29 2020-05-01 和氏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助力转向管柱上转向轴滑移力测试设备
CN210588602U (zh) * 2019-10-10 2020-05-22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电子转向助力总成磨合机
CN211042696U (zh) * 2019-08-28 2020-07-17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中间轴带负载复合运动测试装置
CN211760451U (zh) * 2019-12-12 2020-10-27 广东帝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方向机的磨合机
CN112008541A (zh) * 2020-08-04 2020-12-01 方剑 一种电子转向助力总成磨合机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8490A (zh) * 2011-03-18 2016-03-16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动力传递轴的制造方法以及车辆用转向操纵装置
CN203519226U (zh) * 2013-10-26 2014-04-02 湖北唯思凌科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转向管柱测力工作台
CN103878103A (zh) * 2014-03-21 2014-06-25 浙江万达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 尼龙树脂花键涂覆方法
CN207472564U (zh) * 2017-11-18 2018-06-08 台州永安转向器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器的检测装置
CN109489608A (zh) * 2018-12-14 2019-03-1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转向中间轴滑移副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0171466A (zh) * 2019-05-27 2019-08-27 陈进峰 一种刚度扭矩及滑移力高的注塑中间轴及其加工工艺
CN211042696U (zh) * 2019-08-28 2020-07-17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中间轴带负载复合运动测试装置
CN210442018U (zh) * 2019-09-29 2020-05-01 和氏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助力转向管柱上转向轴滑移力测试设备
CN210588602U (zh) * 2019-10-10 2020-05-22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电子转向助力总成磨合机
CN211760451U (zh) * 2019-12-12 2020-10-27 广东帝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方向机的磨合机
CN112008541A (zh) * 2020-08-04 2020-12-01 方剑 一种电子转向助力总成磨合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力: "《自修复复合材料刹车片性能研究》", 31 January 2013,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91443A (zh) * 2023-02-20 2023-03-14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高绝缘复合材料的弯曲试验仪器
CN115791443B (zh) * 2023-02-20 2023-04-18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高绝缘复合材料的弯曲试验仪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84650A (zh) 转向管柱中间轴滑移副热磨合及滑移力测量设备
CN107256931B (zh) 锂电池铝塑膜冲壳机
CN219560963U (zh) 一种调直装置
CN211220398U (zh) 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用固定装置
CN114799407B (zh) 一种焊缝检测的电梯轿厢立柱用焊接设备及其组焊方法
CN216327875U (zh) 位移治具
CN218098297U (zh) 一种用于检测汽车中间传动轴的试验台
CN116871813A (zh) 一种齿轮压装机及压装方法
CN218256929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液压机
CN216804661U (zh) 一种瓦楞纸生产用压平装置
CN217432708U (zh) 一种具有定位结构的弯折模具
CN111994620A (zh) 双侧抽屉式机器人柔性上下料机构
CN112496094A (zh) 一种锆合金薄壁管材矫直装置及方法
CN213728701U (zh) 钣金件高效翻转折弯装置
CN219966092U (zh) 一种百叶窗外框的折弯机
CN220838415U (zh)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激光焊接装置
CN216325533U (zh) 一种自动钢材剪切机
CN219405055U (zh) 一种具有双回路加热结构的皮带硫化机
CN117030778B (zh) 口腔复合树脂材料温度应变检测装置
CN216860559U (zh) 一种塑料瓶生产用工作效率高的全自动吹瓶机
CN220922078U (zh) 一种门窗定位机构
CN219416124U (zh) 一种自动定位固定的推移式全尺寸检测机
CN216707271U (zh) 一种用于铝合金型材的定位设备
CN219274266U (zh) 一种冲压机模具预热机构
CN217277399U (zh) 一种机械产品加工用金属耐力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