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67985A -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67985A
CN113067985A CN202110351895.3A CN202110351895A CN113067985A CN 113067985 A CN113067985 A CN 113067985A CN 202110351895 A CN202110351895 A CN 202110351895A CN 113067985 A CN113067985 A CN 1130679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shooting
area
display informatio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518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镓俊
韦怡
林墨洲
余爱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5189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679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67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79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在启动第一摄像头的情况下,在终端的屏幕中输出第一显示信息;所述第一显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拍摄对象在被摄平面上的位置;所述第一摄像镜头表征对焦距离小于或等于设定阈值的镜头;在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调整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之后,基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完成拍摄。

Description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当镜头贴近被摄物体或者镜头的放大倍数过大的情况下,终端的取景框只能显示被摄物体的部分区域或者被摄物体以外的区域,导致无法快速地定位到需要拍摄的位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出现的无法快速地定位到需要拍摄的位置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摄方法,包括:
在启动第一摄像头的情况下,在终端的屏幕中输出第一显示信息;所述第一显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拍摄对象在被摄平面上的位置;所述第一摄像镜头表征对焦距离小于或等于设定阈值的镜头;
在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调整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之后,基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完成拍摄。
上述方案中,所述在终端的屏幕中输出第一显示信息,包括:
在所述屏幕的第一区域输出第一标记;其中,
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终端面板上的实际物理位置匹配。
上述方案中,所述在所述取景框中输出第一标记,包括:
在所述第一摄像头对应的第一取景框中的第二区域输出第二标记;其中,
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在所述第一取景框中的所在区域。
上述方案中,所述在终端的屏幕中输出第一显示信息,包括:
启动第二摄像头;
在所述屏幕中加载所述第一摄像头对应的第一取景框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对应的第二取景框;其中,
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对焦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距离。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取景框的第三区域输出第三标记;其中,
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在所述第二取景框中的所在区域。
上述方案中,所述在所述第二取景框的第三区域输出第三标记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终端面板上的实际物理位置与所述第二摄像头在所述终端面板上的实际物理位置,在所述第二取景框中确定所述第三区域。
上述方案中,所述在所述第二取景框的第三区域输出第三标记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取景框中的图像,在所述第二取景框中确定所述第三区域;其中,
所述第三区域中的图像与所述第一取景框中的图像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拍摄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在启动第一摄像头的情况下,在终端的屏幕中输出第一显示信息;所述第一显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拍摄对象在被摄平面上的位置;所述第一摄像镜头表征对焦距离小于或等于设定阈值的镜头;
拍摄单元,用于在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调整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之后,基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完成拍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任一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启动第一摄像头的情况下,在启动第一摄像头的情况下,在终端的屏幕中输出第一显示信息;所述第一显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拍摄对象在被摄平面上的位置;所述第一摄像镜头表征对焦距离小于或等于设定阈值的镜头;在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调整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之后,基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完成拍摄,能够在利用对焦距离小的镜头进行拍摄的时候,通过输出的显示信息,能够迅速且准确地确定需要拍摄的对象所在的位置,从而将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定位到需要拍摄的对象,提高了拍摄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使用第一摄像头进行拍摄时生成的图像预览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在屏幕的第一区域输出第一标记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在第一取景框中的第二区域输出的第一标记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在屏幕中加载第二取景框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在第二取景框的第三区域输出第三标记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电子设备的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摄方法,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拍摄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01:在启动第一摄像头的情况下,在终端的屏幕中输出第一显示信息;所述第一显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拍摄对象在被摄平面上的位置;所述第一摄像镜头表征对焦距离小于或等于设定阈值的镜头。
这里,第一摄像头是对焦距离小于或等于设定阈值的镜头,第一摄像头主要为在与被摄物体之间的物距非常近的情况下进行对焦拍摄的镜头,示例地,第一摄像头可以为对焦距离小于或等于2CM的镜头。在实际应用中,当使用第一摄像头进行拍摄的时候,需要将第一摄像头贴近被摄物体,在这种情况下,被摄物体的周边参照物会被终端遮挡,并且,由于第一摄像头与被摄物体之间的物距非常近,导致在取景框中显示的仅为被摄物体的一小部分,从而无法根据被摄物体以及周边参照物定位到目标拍摄对象,其中,目标拍摄对象为被摄物体的一个部分,而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在使用第一摄像头对被摄物体进行拍摄的时候,会认为当前第一摄像头对准的为目标拍摄对象,但由于第一摄像头所在的位置与屏幕的中心位置不相同,会导致最终在第一摄像头捕捉到的画面与目标拍摄对象是不相同的,如图2所示,图2示出了使用第一摄像头进行拍摄时生成的图像预览示意图,在图2中,目标拍摄对象为“G”,由于使用第一摄像头进行拍摄的时候,是将被摄物体放大显示,因此,用户会感觉目标拍摄对象“G”在屏幕中心的正下方,但实际上是“1”落入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需要重新确认目标拍摄对象的位置从而调整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为了使用户能够迅速且准确地获知目标拍摄对象的位置,当第一摄像头启动的时候,在终端的屏幕中输出第一显示信息,通过第一显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拍摄对象在被摄平面上的位置。由于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通常是整个被摄物体中的一部分,用户可以根据第一显示信息确定目标拍摄对象的方位。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显示信息为提示信息,不需要对终端的内部布局进行调整,并且,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显示信息不会在生成的图像中显示的,从而不会影响图像的拍摄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在终端的屏幕中输出第一显示信息,包括:
在所述屏幕的第一区域输出第一标记;其中,
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终端面板上的实际物理位置匹配。
这里,由于用户在使用第一摄像头进行拍摄的时候,第一摄像头所在的位置与屏幕中心所在的位置不相同,会影响用户对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的判断,因此可以确定第一摄像头在终端面上的实际物理位置,在屏幕上显示第一摄像头的位置,通过在屏幕的第一区域输出第一标记,其中,第一区域与第一摄像头在终端面板上的实际物理位置匹配,如图3所示,图3示出了在屏幕的第一区域输出第一标记的示意图。当在终端的屏幕中输出第一标记之后,用户在使用第一摄像头进行拍摄的时候,不再以屏幕中心作为参考点,而是通过第一标记为参考点,利用第一标记,再根据终端之外的参照物以及用户对目标拍摄对象的印象,迅速地确定目标拍摄对象的位置,从而能够快速地将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定位到目标拍摄对象。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屏幕的第一区域输出第一标记;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终端面板上的实际物理位置匹配,能够根据镜头的位置,迅速且准确地对需要的拍摄对象进行定位,从而能够拍摄到用户所需要的图像,提高了拍摄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取景框中输出第一标记,包括:
在所述第一摄像头对应的第一取景框中的第二区域输出第二标记;其中,
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在所述第一取景框中的所在区域。
这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终端的不同或者是用户的拍摄参数的设置不相同,会导致取景框仅为终端的屏幕的一部分,示例地,当用户选择的拍摄参数的取景框的比例为1:1,那么最终会生成一个正方形的取景框,而终端的屏幕的其余部分不能作为成像区域。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目标拍摄对象能够落入到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内,可以通过在第一摄像头对应的第一取景框中的第二区域输出第二标记对第一摄像头的位置进行标记,其中,第二区域为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在第一取景框中的所在的区域,也就是说,在第一取景框中能够生成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的区域,如图4所示,图4示出了在第一取景框中的第二区域输出的第一标记的示意图。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摄像头对应的第一取景框中的第二区域输出第二标记;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在所述第一取景框中的所在区域,能够在取景框的尺寸与屏幕的尺寸不相同的情况下,在取景框内输出摄像头的位置信息,从而能够根据摄像头的位置信息迅速地确定需要的拍摄对象的方位,提高了拍摄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在终端的屏幕中输出第一显示信息,包括:
S501:启动第二摄像头。
这里,在使用第一摄像头进行拍摄的时候,同时启动第二摄像头,其中,启动的第一摄像头是用于拍摄图像的,启动的第二摄像头是用于辅助调整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
S502:在所述屏幕中加载所述第一摄像头对应的第一取景框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对应的第二取景框;其中,
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对焦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距离。
这里,第二摄像头的对焦距离大于第一摄像头的对焦距离,那么第二摄像头与被摄物体的物距大于第一摄像头与被摄物体的物距,从而第二摄像头对应的第二取景框中能够显示完整的被摄物体,而第一摄像头对应的第一取景框中显示的是被摄物体的一部分。因此,在屏幕中加载第一摄像头对应的第一取景框与第二摄像头对应的第二取景框,用户能够根据第二摄像头对应的第二取景框,在第二取景框中确定第一摄像头当前的取景范围以及目标拍摄对象,从而能够确定出目标拍摄对象的位置,使得第一摄像头能够准确地定位目标拍摄对象,如图6所示,图6示出了在屏幕中加载第二取景框的示意图。在实际应用中,终端一般配备的第二摄像头为广角镜头,广角镜头的对焦距离范围为大于或等于8cm,而第一摄像头为超微距镜头,对焦距离一般为2cm,因此,在2~8cm这个物距下,第二摄像头对应的第二取景框可能会模糊,但不会影响根据第二取景框调整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为了避免第二摄像头对应的第二取景框存在模糊的现象,可以在终端上加入适用于2~8cm对焦范围的镜头,从而能够生成清晰的第二取景框。
在上述实施例中,启动第二摄像头;在所述屏幕中加载所述第一摄像头对应的第一取景框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对应的第二取景框;其中,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对焦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距离,通过给出的被摄物体的全景预览图,从而迅速地确定需要的拍摄对象的位置,有利于快速定位到需要的拍摄对象的位置,提高了拍摄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取景框的第三区域输出第三标记;其中,
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在所述第二取景框中的所在区域。
这里,为了使用户能够更迅速更准确地确定目标拍摄对象的位置,在第二取景框的第三区域输出第三标记,第三区域为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在第二取景框中的所在区域,由于第二摄像头的对焦距离大于第一摄像头的对焦距离,因此,第二摄像头对应的取景范围会大于第一摄像头对应的取景范围,第二取景框中同样也会包含了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在第二取景框中标记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同时结合第二取景框能够显示被摄物体的更多内容,能够更准确地确定目标拍摄对象的位置。示例地,如图7所示,图7示出了在第二取景框的第三区域输出第三标记的示意图,在图7中可以确定第二取景框的第三标记所对应的区域为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并且,根据第二取景框,可以确定目标拍摄对象在第三标记的右下方,那么可以将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向右下方进行调整,从而能够迅速地对目标拍摄对象进行定位。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取景框的第三区域输出第三标记;其中,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在所述第二取景框中的所在区域,能够在其他摄像头的取景框中标记当前进行拍摄的摄像头的取景范围,从而能够更准确地确定需要的拍摄对象的位置,迅速地对拍摄对象进行定位,减小用户寻找目标拍摄对象位置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拍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二取景框的第三区域输出第三标记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终端面板上的实际物理位置与所述第二摄像头在所述终端面板上的实际物理位置,在所述第二取景框中确定所述第三区域。
这里,由于第二摄像头的对焦距离会大于第一摄像头的对焦距离,因此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能够同时出现在第二摄像头对应的第二取景框中,从而可以在第二取景框中确定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而在实际应用中,在布设第一摄像头与第二摄像头的时候,第一摄像头与第二摄像头会存在一定的距离间隔,根据获取第一摄像头在终端面板上的实际物理位置与第二摄像头在终端面板上的实际物理位置,进一步地调整第一摄像头在第二取景框中确定相应的取景范围,从而能够准确地在第二取景框中确定第三区域。
在上述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终端面板上的实际物理位置与所述第二摄像头在所述终端面板上的实际物理位置,在所述第二取景框中确定所述第三区域,从而能够获取被摄物体的其他参照物,确定需要的拍摄对象的位置,使得能够快速地定位到拍摄对象所在的位置,获取用户所需要的图像,提高了拍摄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二取景框的第三区域输出第三标记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取景框中的图像,在所述第二取景框中确定所述第三区域;其中,
所述第三区域中的图像与所述第一取景框中的图像相同。
这里,第三区域与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是相同的,也就是说第二取景框中存在与第一取景框相同的图像,从而可以基于第一取景框中的图像,在第二取景框中确定与第一取景框相同的图像,从而在第二取景框中确定第三区域。
在上述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第一取景框中的图像,在所述第二取景框中确定所述第三区域;其中,所述第三区域中的图像与所述第一取景框中的图像相同,能够在拍摄对象的整体图像中标记当前摄像头的取景范围,从而能够以当前拍摄对象的整体图像作为参照,准确地确定需要的拍摄对象的位置,能够迅速地调整摄像头以对需要的拍摄对象进行定位,提高了拍摄效率。
S102:在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调整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之后,基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完成拍摄。
这里,当落入第一摄像头取景范围所生成的预览图像并不是目标拍摄对象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在终端的屏幕输出的第一显示信息,确定目标拍摄对象的位置,从而调整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使得第一摄像头能够快速定位到目标拍摄对象,示例地,如图2所示,在图2中,目标拍摄对象为“G”,而当前落入到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为“1”,根据第一显示信息,可以确定目标拍摄对象“G”的位置,从而将第一摄像头向左下方的位置移动,使得“G”落入到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中,从而得到用户所需要的图像。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启动第一摄像头的情况下,在终端的屏幕中输出第一显示信息;所述第一显示信息用用于指示目标拍摄对象在被摄平面上的位置;所述第一摄像镜头表征对焦距离小于或等于设定阈值的镜头;在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调整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之后,基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完成拍摄,能够在摄像头与被摄物体物距非常近的情况下,通过输出的显示信息准确地确定目标拍摄对象的位置,使得镜头迅速且准确地定位到所需要拍摄的位置,从而提高了拍摄的效率。
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拍摄装置,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801,用于在启动第一摄像头的情况下,在终端的屏幕中输出第一显示信息;所述第一显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拍摄对象在被摄平面上的位置;所述第一摄像镜头表征对焦距离小于或等于设定阈值的镜头;
拍摄单元802,用于在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调整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之后,基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完成拍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单元801在终端的屏幕中输出第一显示信息,包括:
在所述屏幕的第一区域输出第一标记;其中,
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终端面板上的实际物理位置匹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单元801在所述取景框中输出第一标记,包括:
在所述第一摄像头对应的第一取景框中的第二区域输出第二标记;其中,
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在所述第一取景框中的所在区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单元801在终端的屏幕中输出第一显示信息,包括:
启动第二摄像头;
在所述屏幕中加载所述第一摄像头对应的第一取景框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对应的第二取景框;其中,
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对焦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输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取景框的第三区域输出第三标记;其中,
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在所述第二取景框中的所在区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输出单元在所述第二取景框的第三区域输出第三标记时,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终端面板上的实际物理位置与所述第二摄像头在所述终端面板上的实际物理位置,在所述第二取景框中确定所述第三区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输出单元在所述第二取景框的第三区域输出第三标记时,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取景框中的图像,在所述第二取景框中确定所述第三区域;其中,
所述第三区域中的图像与所述第一取景框中的图像相同。
实际应用时,显示单元801、拍摄单元802可由拍摄装置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处理器需要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来实现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8实施例提供的拍摄装置在进行拍摄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拍摄装置与拍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程序模块的硬件实现,且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包括:
通信接口1,能够与其它设备比如网络设备等进行信息交互;
处理器2,与通信接口1连接,以实现与其它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拍摄方法。而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存储器3上。
当然,实际应用时,电子设备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9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4。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3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电子设备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可以理解,存储器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3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2中,或者由处理器2实现。处理器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2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3,处理器2读取存储器3中的程序,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处理器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即计算机存储介质,具体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3,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处理器2执行,以完成前述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电子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启动第一摄像头的情况下,在终端的屏幕中输出第一显示信息;所述第一显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拍摄对象在被摄平面上的位置;所述第一摄像镜头表征对焦距离小于或等于设定阈值的镜头;
在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调整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之后,基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完成拍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终端的屏幕中输出第一显示信息,包括:
在所述屏幕的第一区域输出第一标记;其中,
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终端面板上的实际物理位置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取景框中输出第一标记,包括:
在所述第一摄像头对应的第一取景框中的第二区域输出第二标记;其中,
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在所述第一取景框中的所在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终端的屏幕中输出第一显示信息,包括:
启动第二摄像头;
在所述屏幕中加载所述第一摄像头对应的第一取景框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对应的第二取景框;其中,
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对焦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对焦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取景框的第三区域输出第三标记;其中,
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在所述第二取景框中的所在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取景框的第三区域输出第三标记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终端面板上的实际物理位置与所述第二摄像头在所述终端面板上的实际物理位置,在所述第二取景框中确定所述第三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取景框的第三区域输出第三标记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取景框中的图像,在所述第二取景框中确定所述第三区域;其中,
所述第三区域中的图像与所述第一取景框中的图像相同。
8.一种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在启动第一摄像头的情况下,在终端的屏幕中输出第一显示信息;所述第一显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拍摄对象在被摄平面上的位置;所述第一摄像镜头表征对焦距离小于或等于设定阈值的镜头;
拍摄单元,用于在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调整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取景范围之后,基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完成拍摄。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351895.3A 2021-03-31 2021-03-31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0679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1895.3A CN113067985A (zh) 2021-03-31 2021-03-31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1895.3A CN113067985A (zh) 2021-03-31 2021-03-31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7985A true CN113067985A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65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51895.3A Pending CN113067985A (zh) 2021-03-31 2021-03-31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6798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3355A (zh) * 2021-09-30 2022-01-11 上海商汤临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及图像拍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4222064A (zh) * 2021-12-16 2022-03-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辅助拍照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5978A (zh) * 2019-06-24 2019-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及设备
CN110730298A (zh) * 2019-09-23 2020-01-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010506A (zh) * 2019-11-15 2020-04-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5978A (zh) * 2019-06-24 2019-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及设备
CN110730298A (zh) * 2019-09-23 2020-01-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010506A (zh) * 2019-11-15 2020-04-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3355A (zh) * 2021-09-30 2022-01-11 上海商汤临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及图像拍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4222064A (zh) * 2021-12-16 2022-03-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辅助拍照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24439B1 (en) Imaging processing method for camera module in night scen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TWI241135B (en) Camera, starting method of camera and program
JP4553994B2 (ja)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CN110035228B (zh) 摄像头防抖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68699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positing a plurality of images
CN110602409B (zh) 拍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67985A (zh)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11767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050078A (zh) 一种拍照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6432038B2 (ja) 撮像装置
CN108198189A (zh) 图片清晰度的获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JP2020502689A (ja)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非一時的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US2013017646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Scaling in Photography
JP2011160412A (ja) 撮像装置
JP5810304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における情報表示方法
US20100079601A1 (en) Method for enabling auto-focus function,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recording medium thereof,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ing the method
JPH1198296A (ja) フィルム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CN112911130A (zh) 辅助取景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JP2011103618A (ja) 撮像装置
JP5644488B2 (ja) 撮像装置
CN113034369B (zh) 一种基于多摄像头的图像生成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JP2001358981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およ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CN114222064A (zh) 辅助拍照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56189A (zh) 拍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JP2013211930A (ja) 電子カメラ、撮像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撮像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