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55941B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55941B
CN113055941B CN202110221325.2A CN202110221325A CN113055941B CN 113055941 B CN113055941 B CN 113055941B CN 202110221325 A CN202110221325 A CN 202110221325A CN 113055941 B CN113055941 B CN 1130559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tted
channel
channels
data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213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55941A (zh
Inventor
姚松平
沈丽
李坤
李英伟
尹帮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213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559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55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5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55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59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4Multichannel or multilink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一种数据传输装置、一种处理器及一种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移动终端判断是否使用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若确定使用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多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为所述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两个激活的数据通道;所述移动终端使用选择的所述至少两个数据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同时避免了数据通道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一种数据传输装置、一种处理器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使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进而从事视频观看、文件上传和下载等各种网络体验。
为了更便于移动终端用户使用互联网、提升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体验,支持多卡的移动终端越来越多,从规格上能够支持多卡数据业务并发的移动终端也不在少数。然而,目前支持多卡数据业务并发的移动终端虽然存在多个数据通道,但默认仅支持激活一张卡的数据业务,也即,仅支持一个数据通道处于激活状态。以使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多卡移动终端为例,一般来说,使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多卡移动终端的WIFI数据通道的优先级要高于卡数据通道,也就是说,激活WIFI数据通道后,卡数据通道会被去激活。这样,在同一时间,使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多卡移动终端仅有一条数据通道处于激活状态,进行数据交互,所有的数据业务都使用该激活的数据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由此可见,现有的多卡移动终端不仅数据传输效率低下,而且可用的数据通道闲置,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一种数据传输装置、一种处理器及一种移动终端。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移动终端判断是否使用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若确定使用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多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为所述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两个激活的数据通道;所述移动终端使用选择的所述至少两个数据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设置于移动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判断模块,配置为判断是否使用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选择模块,配置为若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确定使用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根据所述多个数据通道中的当前流量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为所述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两个激活的数据通道;传输模块,配置为使用选择的所述至少两个数据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依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设置于移动终端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以下操作:判断是否使用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若确定使用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根据所述多个数据通道中的当前流量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为所述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两个激活的数据通道;使用选择的所述至少两个数据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
依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如上所述的处理器以及总线;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和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总线通信;其中,所述存储器,配置为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配置为根据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执行上述处理器所执行的操作;所述收发器,配置为根据所述处理器所执行的操作,接收或发送所述待传输的数据。
依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当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在移动终端上运行时,导致所述移动终端执行如上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依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存储了上述的计算机程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案中,当移动终端需要传输数据时,可以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多数据通道传输,在确定需要启动多数据通道传输时,可以根据多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两个激活的数据通道进行数据传输。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案,一方面,使用多个数据通道同时传输数据,与使用单个数据通道传输数据相比,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另一方面,多个数据通道的同时使用,也有效避免了数据通道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一种数据通道分配的流程图;
图6是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一种通道选择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六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八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图11是用于保持或者携带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程序代码的存储单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移动终端判断是否使用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
步骤S104:若确定使用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移动终端根据多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两个激活的数据通道。
当待传输的数据达到一定标准,如数据量超过一定阈值;或者,对待传输的数据的速度有一定要求;或者,移动终端启动了多数据通道传输模式等情况下,可以确定需要使用移动终端的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
移动终端所支持的多个数据通道,包括移动终端中所具有的所有移动终端卡所支持的数据通道,如WIFI、2G、3G、4G等等。其中,WIFI数据通道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不同的WIFI数据通道。
当移动终端确定使用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时,则可以根据多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两个激活的数据通道。在实现时,可以先选择数据通道再激活选择的数据通道,也可以先激活数据通道再从激活的数据通道中进行选择。其中,对数据通道的激活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适当的方式,如,采用与相关技术中激活单个数据通道类似的方式;或者,为各个数据通道设置激活/去激活标志位,通过控制标志位激活或者去激活相应的数据通道;或者,在移动终端系统中设置统一的多数据通道传输模式启动/停止标志位,当该标志位标示多数据通道传输模式启动时,则同时激活多个数据通道,当多数据通道传输模式停止时,则停止所有数据通道,或者,仅保留默认激活通道而停止其它数据通道等等。
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指示了该数据通道的剩余可用数据流量,而数据通道的服务质量信息则可以指示该数据通道的当前服务质量,如速率、信号强度等等,通过数据通道的服务质量信息可以为待传输的数据选择服务质量较优的数据通道,以提高待传输的数据的传输速度和效率,以及合理分配数据通道。
步骤S106:移动终端使用选择的至少两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
在为待传输的数据选择了合适的数据通道后,即可以使用选择的这些数据通道同时进行数据传输。其中,待传输的数据可以是一个应用的数据,也可以是多个应用的数据。
通过本实施例,当移动终端需要传输数据时,可以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多数据通道传输,在确定需要启动多数据通道传输时,可以根据多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两个数据通道进行数据传输。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一方面,使用多个数据通道同时传输数据,与使用单个数据通道传输数据相比,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另一方面,多个数据通道的同时使用,也有效避免了数据通道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实施例二
参照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移动终端为多卡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多个数据通道包括移动终端的所有移动终端卡所支持的数据通道。基于此,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移动终端获取待传输的数据的信息,根据待传输的数据的信息判断是否使用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若是,则执行步骤S204;若否,则执行步骤S212。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根据待传输的数据的信息判断是否使用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例如,移动终端根据待传输的数据的数据量,判断是否使用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但如实施例一中所述,使用其它方式,如对待传输的数据的速度有一定要求,或者,移动终端启动了多数据通道传输模式等,来判断是否使用移动终端的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也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方案。
步骤S204,移动终端确定使用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
步骤S206:移动终端将待传输的数据按照设定规则划分为多个数据块。
其中,所述设定规则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设定,如,按照固定长度将待传输的数据划分为多个数据块,或者,根据待传输的数据的总长度,将其划分为多个相同长度或不同长度的数据块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设定根据待传输的数据的总长度,将其预先划分为相同长度的多个数据块。在进行数据传输前,将待传输的数据按照划分为多个数据块,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此外,可选地,划分成的多个数据块可以形成一个分块集或者数据块池,以便于对数据块进行管理。当然,也可以预留一定的存储空间作为数据块池或分块集,当需要时,将划分的数据块存储入该存储空间即可。
步骤S208:移动终端根据多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多个数据块选择至少两个激活的数据通道。
本步骤中,在移动终端为待传输的多个数据块选择至少两个激活的数据通道时,可以先选择数据通道再激活选择的数据通道,也可以先激活数据通道再从激活的数据通道中进行选择。当先选择数据通道再激活选择的数据通道时,移动终端可以根据多个数据通道中的当前流量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两个数据通道,并激活选择的至少两个数据通道。当先激活数据通道再从激活的数据通道中进行选择时,移动终端可以先激活多个数据通道;再根据激活的多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两个数据通道。
优选地,在待传输的数据被划分为多个数据块后,可以为这多个待传输的数据块选择至少两个数据通道。
在具体实现时,一种可选的方式为:根据多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确定多个数据通道中的各个数据通道的剩余流量;根据各个数据通道的剩余流量,确定能够传输至少一个数据块的数据通道;根据确定的数据通道的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多个数据块选择至少两个数据通道。另一种可选的方式为:移动终端根据多个数据通道的服务质量信息,确定能够传输待传输的数据块的数据通道;根据确定的数据通道中各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为待传输的多个数据块选择至少两个激活的数据通道。
其中,数据通道的服务质量信息可以包括数据通道的信号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此时,可以根据确定的所述数据通道的信号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为待传输的多个数据块选择至少两个数据通道。
本步骤中,可以在确定了数据通道具有充足的剩余流量的基础上,根据具有充足数据流量的数据通道的信号质量、数据传输速率等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数据选择合适的数据通道。由此,既避免了使用剩余流量不足的数据通道造成无法正常传输数据的问题,也避免了使用那些信号质量不足够好和/或数据传输速度低的数据通道传输数据效率低下的问题。进一步地,在为待传输的数据块具体分配数据通道时,还可以根据数据通道的信号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为某些服务质量好的数据通道分配更多的待传输的数据块,相应地,为另一些服务质量稍差的数据通道分配较少的待传输的数据块,由此,既使得数据通道的负载更为均衡,又保证了数据的高效传输。
步骤S210:移动终端使用选择的至少两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多个数据块。
一种可行的实现本步骤的方式包括:移动终端从多个数据块中选择部分或全部数据块,为选择的每个数据块确定一个当前可用的数据通道;在确定的数据通道上建立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连接,使用HTTP连接传输待传输的数据块。在具体实现时,上述可行方式可以包括:
步骤S2102:从待传输的多个数据块中选择一个数据块,为选择的数据块确定一个当前可用的数据通道。
当确定了传输多个数据块的多个数据通道后,针对每一个数据块,为其确定传输该数据块的数据通道。
步骤S2104:在确定的数据通道上建立HTTP连接,使用所述HTTP连接传输待传输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通过HTTP连接传输待传输的数据,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了,在实际使用中,不限于HTTP连接,其它适当的连接方式也同样适用。
步骤S2106:判断是否还存在待传输的数据块;若不存在,则结束本次数据传输流程;若存在,则判断是否还存在可用的数据通道;若存在可用的数据通道,则返回步骤S2102继续执行。
也即,继续判断是否还有未被传输的数据块。若仍然存在未被传输的数据块,则判断是否还存在可用的数据通道。若存在可用的数据通道,则返回步骤S2102,也即,从剩余的待传输的数据块中选择一个数据块,为选择的数据块选择一个可用的数据通道;在选择的数据通道上建立HTTP连接,使用所述HTTP连接传输待传输的数据。若不存在可用的数据通道时,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适当设置,如,当所有数据通道的数据流量均已用完时,则停止数据传输,或者提示用户是否进行超量数据传输。
至此,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过程,实现了移动终端中待传输的数据的高效数据传输。
步骤S212:若确定仅使用单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移动终端判断默认激活通道当前是否正在传输数据;若否,则执行步骤S214;若是,则执行步骤S216。
移动终端中均有对默认激活通道的设置,如,当移动终端使用WIFI连接时,移动终端当前的默认激活通道即为该WIFI数据通道;当移动终端没有使用WIFI连接时,移动终端当前的默认激活通道由系统事先设定,如可以为2G、3G、或4G数据通道等。
步骤S214:若默认激活通道当前未在传输数据,则移动终端选择默认激活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
步骤S216:若默认激活通道当前正在传输数据,则移动终端判断默认激活通道的数据传输负荷是否小于默认激活通道的数据传输速率;若是,则选择默认激活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若否,则选择与待传输的数据的业务类型相匹配的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并去激活默认激活通道。
若数据通道的数据传输负荷小于数据传输速率,则可预见该数据通道当前正在传输的数据将在短时间内传输完毕,此时,仍然可以选择该数据通道进行后续数据传输。否则,则需要选择与待传输的数据的业务类型相匹配的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如2G网络的业务数据可以在2G、3G、或4G数据通道传输,3G网络的业务数据可以在3G或4G数据通道传输。当然,也可以2G网络的业务数据在2G数据通道传输,3G网络的业务数据在3G数据通道传输,4G网络的业务数据在4G数据通道传输。与此同时,去激活默认激活通道,激活选择的与待传输的数据的业务类型相匹配的数据通道,以进行数据传输。
本步骤中,在选择与待传输的数据的业务类型相匹配的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并去激活默认激活通道时,一种优选方式包括:判断与待传输的数据的业务类型相匹配的数据通道是否有剩余数据流量;若有,则选择与待传输的数据的业务类型相匹配的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并去激活所述默认激活通道;若与待传输的数据的业务类型相匹配的数据通道已无剩余数据流量,则仍然选择默认激活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过程,既实现了待传输的数据的多数据通道高效传输,又实现了单数据通道传输数据时,数据通道的有效选择和利用,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和效率。
但不限于此,在上述过程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对本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优化处理,该优化处理可以包括下述三种情况中的一种或多种。
情况1:在传输待传输的数据的过程中,对发生网络异常的数据通道进行处理。
一种优选的方式包括:在将待传输的数据按照设定规则划分为多个数据块之后,将划分的所述多个数据块存入数据块池,其中,所述数据块池用于存放数据块。在此情况下,当在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过程中,确定选择的至少一个数据通道中存在发生网络异常的数据通道时,将发生网络异常的数据通道当前正在传输的数据块重新存入数据块池中,并为重新存入数据块池中的数据块重新选择一个当前可用的数据通道。
情况2:在传输待传输的数据的过程中,检测选择的至少一个数据通道中是否存在数据流量用尽的数据通道;若存在,则停止使用数据流量用尽的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
对于使用移动蜂窝数据流量的数据通道来说,这些数据通道可能会有数据流量限制。在此情况下,若在传输待传输的数据的过程中,检测某个数据通道的数据流量用尽,则停止使用该数据流量用尽的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以减少用户的额外经济花费。
情况3:在传输待传输的数据的过程中,检测移动终端的温度;若移动终端的温度超过设定阈值,则停止待传输的数据的传输。
在启用移动终端的多个数据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后,有可能使得移动终端的温度升高,当升高到一定程序,则有可能影响移动终端的性能,更严重地,可能对移动终端中的元件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设定一个适当的温度阈值,或者,使用移动终端的默认系统温度阈值,当移动终端的温度超过该阈值时,则停止数据传输,以对移动终端进行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种情况在具体执行时,相互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先后顺序关系,也可以并行执行。
通过本实施例,实现了待传输的数据的多数据通道高效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避免了数据通道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并且,还实现了单数据通道传输数据时,数据通道的有效选择和利用,提高了单数据通道数据传输的速度和效率。通过对网络异常、流量用尽和温度异常的优化处理,既保护了移动终端,又保证了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实施例三
参照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以移动终端上传数据为例,对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案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2:移动终端获取待上传的数据的数据量信息,根据该数据量信息确定使用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并激活所述多个数据通道。
本实施例中,设定移动终端中存在WIFI、2G、3G和4G数据通道,并在确定使用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时,即激活多个数据通道。假定待上传的数据的数据量为600M,上述四个数据通道均可上传数据,确定同时使用这四个数据通道上传数据并激活这四个数据通道。
步骤S304:移动终端将待上传的数据划分为多个数据块。
本实施例中,设定将600M的待上传数据划分为六个数据块,每个数据的数据量为100M。
步骤S306:移动终端根据多个数据通道中的各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确定各个数据通道的剩余流量;根据各个数据通道的剩余流量,确定能够传输至少一个数据块的数据通道。
本实施例中,假定WIFI数据通道不限制数据流量、2G、3G和4G数据通道的初始数据流量均为200M,当前流量分别为90M、70M和60M。由此可见,各个数据通道均有剩余流量,且剩余流量均大于单个数据块的数据量,均为可用的数据通道。
步骤S308:移动终端根据确定的数据通道的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上传的多个数据块选择至少两个数据通道。
本实施例中,服务质量信息包括信号强度和数据传输速率。假定信号强度从高到低依次为WIFI数据通道、4G数据通道、3G数据通道、2G数据通道;同样,数据传输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WIFI数据通道、4G数据通道、3G数据通道、2G数据通道。在实际使用中,若某个数据通道的信号强度不适于传输数据,或者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则可以排除使用该数据通道传输数据。反之,则均可用于传输数据。本实施例中,设定该四个数据通道均可用于上传数据。
步骤S310:移动终端使用选择的数据通道上传待上传的数据块。
本步骤中,移动终端可以同时使用WIFI数据通道、4G数据通道、3G数据通道和2G数据通道上传六个数据块中的四个。对于剩余的二个数据块,因各个数据通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不同,则可以在某个数据通道传输完一个,继续上传剩余的数据块。如,假设WIFI数据通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为25M/S、4G数据通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为20M/S、3G数据通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M/S、2G数据通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为5M/S,则100M的数据块WIFI数据通道的上传时间为4S、4G数据通道的上传时间为5S、3G数据通道的上传时间为10S、2G数据通道的上传时间为20S。在此情况下,剩余的两个数据块中的一个可以由WIFI数据通道上传,而另一个则由4G数据通道上传。
步骤S312: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块,将上传的数据块组合形成完整的数据。
本步骤中,服务器对上传的多个数据块的处理,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相关技术实现,如根据数据块标识、或者数据包头信息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通过本实施例,实现了移动终端通过多个数据通道同时上传数据,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避免了数据通道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实施例四
参照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以移动终端下载数据,具体以移动终端下载文件为例,对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案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2:移动终端接收到下载文件的业务请求。
其中,所述业务请求中携带有待下载文件的信息,包括待下载文件的数据量的信息。
步骤S404:移动终端根据待下载文件的数据量判断是否启动多个数据通道下载所述待下载文件,若启动,则执行步骤S406;若不启动,则执行步骤S420。
例如,移动终端判断待下载文件的数据量是否大于M,其中,M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适当设置。当待下载文件的数据量大于M时,启动并发下载,使用移动终端的多个数据通道下载数据;否则,不启动并发下载。
步骤S406:移动终端判断第i个数据通道的剩余流量是否满足下载待下载文件的要求,若满足,则执行步骤S408;若不满足,则执行步骤S416。
其中,1<=i<=N,即,i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移动终端具有的所有移动终端卡所支持的所有数据通道的数量N的正整数,i的初始值为1。使用i表示数据通道的序号,可以对移动终端的多个数据通道进行循环判断和数据处理。
步骤S408:移动终端激活第i个数据通道。
步骤S410:移动终端判断第i个数据通道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下载待下载文件的要求,若满足,则执行步骤S412;若不满足,则执行步骤S416。
本实施例中,信号质量包括信号强度、信噪比、信号稳定度等QOS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LTE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110dbm时,则认为数据通道的信号质量满足下载待下载文件的要求;再例如,WCDMA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90dbm时,则认为数据通道的信号质量满足下载待下载文件的要求;又例如,GSM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90dbm时,则认为数据通道的信号质量满足下载待下载文件的要求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S412:移动终端判断第i个数据通道的数据传输速率是否满足下载待下载文件的要求,若满足,则执行步骤S414;若不满足,则执行步骤S416。
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速率指数据通道的下载速率。例如,LTE的下载速率<200K时,则认为数据通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不满足下载待下载文件的要求;再例如,WCDMA的下载速率<50K时,则认为数据通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不满足下载待下载文件的要求;又例如,GSM的下载速率<10K时,则认为数据通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不满足下载待下载文件的要求,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S414:移动终端判断i是否达到最大数据通道的数量,若是,则执行步骤S418;若否,则执行步骤S416。
也即,移动终端判断i是否达到N。
步骤S416:i=i+1,返回步骤S406。
本实施例中,i=i+1的含义与常规程序设计中的含义相同,可以理解为,把i当成变量,每次的值等于它自身加1。
步骤S418:移动终端为待下载文件分配数据通道;然后执行步骤S426。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为待下载文件的数据通道分配流程如图5所示,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802:并发引擎初始化完成。
本实施例中,使用并发引擎激活多个数据通道,并发引擎初始化完成意味着多个数据通道已被激活。其中,并发引擎的具体实现形式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S41804:对待下载文件根据算法规则划分成多个数据块,形成“分块集”。
例如:对于从4G数据通道下载4G业务类型的待下载文件时,一种可行的划分方式如下:
(1)20MB<=SIZE<=(100MB-1),划分为6块;
(2)100MB<=SIZE<=(200MB-1),划分为8块;
(3)200MB<=SIZE<=(300MB-1),划分为10块;
(4)300MB<=SIZE,划分为多块,每块固定为30MB。
再例如,对于从2G数据通道下载2G业务类型的待下载文件时,一种可行的划分方式如下:
(1)2MB<=SIZE<=(10MB-1),划分为6块;
(2)10MB<=SIZE<=(20MB-1),划分为8块;
(3)20MB<=SIZE<=(30MB-1),划分为10块;
(4)30MB<=SIZE,划分为多块,每块固定为3MB。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划分方式均为示例性说明,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任意适当的划分,包括数据块的划分和数据量范围的划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S41806:针对多个数据通道中的每一个数据通道,创建一个新线程,用于启动该数据通道的下载引擎。
本实施例中,下载引擎用于下载待下载文件,下载引擎的具体实现形式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任意适当方式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S41808:在“分块集”中获取一个未被下载的数据块。
步骤S41810:判断是否已没有可下载的数据块,若是,则执行步骤S41820;若否,则执行步骤S41812。
步骤S41812:判断本数据通道的数据流量是否已使用完,若是,则执行步骤S41820;若否,则执行步骤S41814。
步骤S41814:在本数据通道上建立HTTP连接,发出HTTP请求开始下载获取的数据块。
本实施例中,可以由各数据通道的下载引擎建立HTTP连接,如,数据通道1的下载引擎在数据通道1的网络接口上建立数据通道1的HTTP连接;数据通道2的下载引擎在数据通道2的网络接口上建立数据通道2的HTTP连接;依此类推,数据通道N的下载引擎在数据通道N的网络接口上建立数据通道N的HTTP连接。
步骤S41816:判断是否发生网络异常造成下载数据块失败,若是,则执行步骤S41818;若否,则返回步骤S41808。
步骤S41818:将下载失败的数据块重新添加回“分块集”,以便其它可用的数据通道下载引擎进行下载。
步骤S41820:结束本数据通道的下载引擎。
在各个数据通道都完成相应数据块的下载后,流程进入步骤S426。
步骤S420:移动终端为待下载文件选择一个数据通道。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为待下载文件的选择一个数据通道的流程如图6所示,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2002:判断默认激活通道是否有业务,若是,则执行步骤S42004;若否,则执行步骤S42016。
也即,判断默认激活通道当前是否有数据传输。
步骤S42004:判断默认激活通道的数据传输负荷是否小于数据传输速率,若是,则执行步骤S42016;若否,则执行步骤S42006。
步骤S42006:判断第i个数据通道是否与待下载文件的业务类型相匹配,若是,则执行步骤S42008;若否,则执行步骤S42010。
步骤S42008:判断第i个数据通道的剩余流量是否满足下载待下载文件的要求,若满足,则执行步骤S42014;若不满足,则执行步骤S42010。
步骤S42010:i=i+1,执行步骤S42012。
步骤S42012:判断i是否达到最大数据通道的数量,若是,则返回步骤S42006;若否,则执行步骤S42016。
也即,判断i是否达到N。
步骤S42014:选择第i个数据通道,执行步骤S422。
步骤S42016:选择默认激活通道,执行步骤S422。
步骤S422:移动终端判断为待下载文件选择的数据通道是否已激活,若已激活,则使用该数据通道下载文件,执行步骤S426;若未激活,则执行步骤S424。
步骤S424:移动终端激活为待下载文件选择的数据通道,使用该数据通道下载文件,执行步骤S426。
步骤S426:移动终端完成待下载文件的下载。
步骤S428:移动终端关闭多个数据通道。
通过本实施例,既实现了待下载数据的多个数据通道下载,提高了数据下载效率,避免了数据通道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又实现了单数据通道下载数据时的数据通道智能选择,同样提高了数据下载效率。
实施例五
参照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设置于移动终端中,该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判断模块502,配置为判断是否使用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选择模块504,配置为若判断模块500的判断结果为确定使用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时,根据所述多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两个激活的数据通道;传输模块506,配置为使用选择的至少两个数据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
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用于实现前述多个方法实施例中相应的数据传输方法,通过本实施例,设置于移动终端中的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多数据通道传输,在确定需要启动多数据通道传输时,可以根据多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两个数据通道进行数据传输。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一方面,使用多个数据通道同时传输数据,与使用单个数据通道传输数据相比,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另一方面,多个数据通道的同时使用,也有效避免了数据通道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实施例六
参照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六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为对实施例五中的数据传输装置进行了多方面优化后的数据传输装置,该优化后的数据传输装置在包括实施例五中的判断模块502、选择模块504和传输模块506的基础上,优选地,选择模块504包括:第一选择模块5042,配置为根据多个数据通道中的当前流量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两个数据通道并激活选择的至少两个数据通道;或者,第二选择模块5044,配置为激活多个数据通道;根据激活的多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两个数据通道。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划分模块508,配置为在选择模块504根据多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一个数据通道之前,将待传输的数据按照设定规则划分为多个数据块;此时,选择模块504,配置为根据多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多个数据块选择至少两个数据通道。
此时,优选地,选择模块504包括:第一确定模块5046,配置为根据多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确定多个数据通道中的各个数据通道的剩余流量;第二确定模块5048,配置为根据各个数据通道的剩余流量,确定能够传输至少一个数据块的数据通道;第一通道选择模块50410,配置为根据确定的数据通道的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多个数据块选择至少两个数据通道。或者,选择模块504包括:第三确定模块50412,配置为根据多个数据通道的服务质量信息,确定能够传输待传输的数据块的数据通道;第二通道选择模块50414,配置为根据确定的数据通道中各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为待传输的多个数据块选择至少两个激活的数据通道。
优选地,服务质量信息包括:信号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
优选地,传输模块506,配置为从多个数据块中选择一个数据块,为选择的数据块确定一个当前可用的数据通道;在确定的数据通道上建立HTTP连接,使用HTTP连接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块。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510,配置为在划分模块508将待传输的数据按照设定规则划分为多个数据块之后,将划分的多个数据块存入数据块池,其中,所述数据块池用于存放数据块;异常处理模块512,配置为在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过程中,确定选择的至少两个数据通道中存在发生网络异常的数据通道;将发生网络异常的数据通道当前正在传输的数据块重新存入所述数据块池中,并为重新存入所述数据块池中的数据块重新选择一个当前可用的数据通道。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单通道判断模块514,配置为若判断模块502的判断结果为确定仅使用单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判断默认激活通道当前是否正在传输数据;第二执行模块516,配置为若默认激活通道当前未在传输数据,则选择默认激活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第三执行模块518,配置为若默认激活通道当前正在传输数据,则判断默认激活通道的数据传输负荷是否小于默认激活通道的数据传输速率;若是,则选择默认激活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若否,则选择与待传输的数据的业务类型相匹配的数据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并去激活默认激活通道。
优选地,第三执行模块518在选择与待传输的数据的业务类型相匹配的数据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并去激活默认激活通道时:判断与待传输的数据的业务类型相匹配的数据通道是否有剩余数据流量;若有,则选择与待传输的数据的业务类型相匹配的数据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并去激活默认激活通道;若与待传输的数据的业务类型相匹配的数据通道已无剩余数据流量,则选择默认激活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一停止模块520,配置为检测选择的至少两个数据通道中是否存在数据流量用尽的数据通道;若存在,则停止使用数据流量用尽的数据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二停止模块522,配置为在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过程中,检测移动终端的温度;若移动终端的温度超过设定阈值,则停止待传输的数据的传输。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为多卡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多个数据通道包括移动终端的所有移动终端卡所支持的数据通道。
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用于实现前述多个方法实施例中相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并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处理器设置于移动终端中,该处理器用于执行以下操作:判断是否使用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若确定使用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根据多个数据通道中的当前流量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两个激活的数据通道;使用选择的至少两个数据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
优选地,根据多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两个激活的数据通道的步骤包括:根据多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两个数据通道并激活选择的至少两个数据通道;或者,激活多个数据通道;根据激活的多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两个数据通道。
优选地,在根据多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两个激活的数据通道的步骤之前,所述处理器还执行:将待传输的数据按照设定规则划分为多个数据块;根据多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两个激活的数据通道的步骤包括:根据多个数据通道中的各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多个数据块选择至少两个激活的数据通道。
优选地,根据多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两个激活的数据通道的步骤包括:根据多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确定多个数据通道中的各个数据通道的剩余流量;根据各个数据通道的剩余流量,确定能够传输至少一个数据块的数据通道;根据确定的数据通道的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多个数据块选择至少两个激活的数据通道。
优选地,根据多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和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两个激活的数据通道的步骤包括:根据多个数据通道的服务质量信息,确定能够传输待传输的数据块的数据通道;根据确定的数据通道中各个数据通道的当前流量信息,为待传输的多个数据块选择至少两个激活的数据通道。
优选地,服务质量信息包括:信号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
优选地,使用选择的至少两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的步骤包括:从多个数据块中选择部分或全部数据块,为选择的每个数据块确定一个当前可用的数据通道;在确定的数据通道上建立HTTP连接,使用HTTP连接传输待传输的数据块。
优选地,在将待传输的数据按照设定规则划分为多个数据块的步骤之后,所述处理器还执行:将划分的多个数据块存入数据块池,其中,所述数据块池用于存放数据块;所述处理器还执行:在传输待传输的数据的过程中,确定选择的至少两个数据通道中存在发生网络异常的数据通道;将发生网络异常的数据通道当前正在传输的数据块重新存入所述数据块池中,并为重新存入数据块池中的数据块重新选择一个当前可用的数据通道。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还执行:若确定仅使用单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判断默认激活通道当前是否正在传输数据;若默认激活通道当前未在传输数据,则选择默认激活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若默认激活通道当前正在传输数据,则判断默认激活通道的数据传输负荷是否小于默认激活通道的数据传输速率;若是,则选择默认激活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若否,则选择与待传输的数据的业务类型相匹配的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并去激活默认激活通道。
优选地,选择与待传输的数据的业务类型相匹配的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并去激活默认激活通道的步骤包括:判断与待传输的数据的业务类型相匹配的数据通道是否有剩余数据流量;若有,则选择与待传输的数据的业务类型相匹配的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并去激活默认激活通道;若与待传输的数据的业务类型相匹配的数据通道已无剩余数据流量,则选择默认激活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还执行:检测选择的至少两个数据通道中是否存在数据流量用尽的数据通道;若存在,则停止使用数据流量用尽的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还执行:在传输待传输的数据的过程中,检测移动终端的温度;若移动终端的温度超过设定阈值,则停止待传输的数据的传输。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为多卡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的多个数据通道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所有移动终端卡所支持的数据通道。
本实施例的处理器用于实现前述多个方法实施例中相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并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八
参照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八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602、收发器604、实施例七中所述的处理器606以及总线608;存储器602、收发器604,和处理器606通过总线608通信。
其中,存储器602,配置为存储指令;处理器606,配置为根据存储器602中存储的指令,执行上述实施例七中的处理器所执行的操作;收发器604,配置为根据处理器606所执行的操作,接收或发送待传输的数据。
存储器602可用于存储指令以及软件程序,处理器606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2的指令以及软件程序,从而执行移动终端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实现数据处理。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存储器60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非挥发性动态随机存取内存(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NVRAM)、相变化随机存取内存(Phase ChangeRAM,简称PRAM)、磁阻式随机存取内存(Magetoresistive RAM,简称MRAM)等,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电子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闪存器件,例如反或闪存(NORflash memory)或是反及闪存(NAND flash memory)。非易失存储器储存处理器606所执行的指令。处理器606从所述非易失存储器加载运行指令与数据到内存并将数字内容储存于大量储存装置中。
处理器606为移动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移动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02内的指令和/或软件程序,以执行移动终端的各种功能和/或处理数据。所述处理器606可以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组成,例如可以由单颗封装的IC所组成,也可以由连接多颗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封装IC而组成。举例来说,处理器606可以仅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也可以是G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及通信单元中的控制芯片(例如基带芯片)的组合。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CPU可以是单运算核心,也可以包括多运算核心。
处理器606的处理过程中,可能借助收发器604、总线608以及必要的辅助电路(例如,天线)传输信息,接收或发送待传输的数据。
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用于实现前述多个方法实施例中相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并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移动终端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移动终端、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进行搜索的设备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例如,图10示出了可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进行搜索的方法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该移动终端传统上包括处理器910和以存储器920形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者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器920可以是诸如闪存、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硬盘或者ROM之类的电子存储器。存储器920具有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任何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931的存储空间930。例如,用于程序代码的存储空间930可以包括分别用于实现上面的方法中的各种步骤的各个程序代码931。这些程序代码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读出或者写入到这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这些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诸如硬盘,紧致盘(CD)、存储卡或者软盘之类的程序代码载体。这样的计算机程序产品通常为如参考图11所述的便携式或者固定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具有与图10的服务器中的存储器920类似布置的存储段、存储空间等。程序代码可以例如以适当形式进行压缩。通常,存储单元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931’,即可以由例如诸如910之类的处理器读取的代码,这些代码当由服务器运行时,导致该服务器执行上面所描述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本文中所称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或者“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者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此外,请注意,这里“在一个实施例中”的词语例子不一定全指同一个实施例。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被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此外,还应当注意,本说明书中使用的语言主要是为了可读性和教导的目的而选择的,而不是为了解释或者限定本发明的主题而选择的。因此,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本发明的范围,对本发明所做的公开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27)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第一WIFI数据通道传输数据;
判断是否使用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
若确定使用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根据服务质量信息,为所述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三个激活的数据通道,所述至少三个激活的数据通道包括多个不同的WIFI数据通道和蜂窝数据通道,所述蜂窝数据通道具有剩余流量;
使用选择的所述至少三个数据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
当所述剩余流量已用完时,提示用户是否进行超量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服务质量信息,为所述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三个激活的数据通道的步骤包括:
根据服务质量信息,为所述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三个数据通道并激活选择的所述至少三个数据通道;
或者,
激活所述多个数据通道;根据服务质量信息,从激活所述多个数据通道中为所述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三个数据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根据服务质量信息,为所述待传输的数据选择至少三个激活的数据通道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按照设定规则划分为多个数据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所述多个数据块选择至少三个激活的数据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服务质量信息,确定能够传输待传输的数据块的数据通道;
根据确定的所述数据通道中各个数据通道的剩余流量,为待传输的所述多个数据块选择至少三个激活的数据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质量信息包括:
信号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选择的所述至少三个数据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多个数据块中选择部分或全部数据块,为选择的每个所述数据块确定一个当前可用的数据通道;
在确定的所述数据通道上建立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连接,使用所述HTTP连接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块。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按照设定规则划分为多个数据块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划分的所述多个数据块存入数据块池,其中,所述数据块池用于存放数据块;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过程中,确定选择的所述至少三个数据通道中存在发生网络异常的数据通道;将发生网络异常的数据通道当前正在传输的数据块重新存入所述数据块池中,并为重新存入所述数据块池中的数据块重新选择一个当前可用的数据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仅使用单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判断所述第一WIFI数据通道当前是否正在传输数据;
若所述第一WIFI数据通道当前未在传输数据,选择所述第一WIFI数据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
若所述第一WIFI数据通道当前正在传输数据,判断所述第一WIFI数据通道的数据传输负荷是否小于所述第一WIFI数据通道的数据传输速率;若是,选择所述第一WIFI数据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若否,选择与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业务类型相匹配的数据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并去激活所述第一WIFI数据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与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业务类型相匹配的数据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并去激活所述第一WIFI数据通道的步骤包括:
判断与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业务类型相匹配的数据通道是否有剩余数据流量;
若有,选择与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业务类型相匹配的数据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并去激活所述第一WIFI数据通道;
若与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业务类型相匹配的数据通道已无剩余数据流量,选择所述第一WIFI数据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选择的所述至少三个数据通道中是否存在数据流量用尽的数据通道;
若存在,则停止使用数据流量用尽的所述数据通道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传输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过程中,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温度;
若所述电子设备的温度超过设定阈值,则停止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传输。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多卡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的多个数据通道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所有移动终端卡所支持的数据通道。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还有未被传输的数据块;
若仍然存在未被传输的数据块,则判断是否还存在可用的数据通道;
若存在可用的数据通道,则从剩余的待传输的数据块中选择一个数据块,为选择的数据块选择一个可用的数据通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使用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启动多数据通道传输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多数据通道传输模式停止时,则停止所有数据通道,或者,仅保留所述第一WIFI数据通道而停止其它数据通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系统中设置多数据通道传输模式启动或停止标志位。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数据通道传输模式启动或停止标志位标示所述多数据通道传输模式启动时,则同时激活多个数据通道;当所述多数据通道传输模式启动或停止标志位标示所述多数据通道传输模式停止时,则停止所有数据通道,或者,仅保留所述第一WIFI数据通道而停止其它数据通道。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使用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待传输的数据的数据量;
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数据量超过阈值,确定使用多个数据通道传输待传输的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数据通道的服务质量信息为待传输的数据选择服务质量较优的数据通道。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排除使用信号强度不适于传输数据,或者数据传输速率较低的数据通道传输数据。
22.根据权利要求3至5、7、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服务质量好的数据通道分配更多的待传输的数据块,为服务质量稍差的数据通道分配较少的待传输的数据块。
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各个数据通道设置激活或者去激活标志位,通过控制标志位激活或者去激活相应的数据通道。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数据通道为2G、3G、或4G数据通道。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不同的WIFI数据通道包括所述第一WIFI数据通道。
2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2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配置为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25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2110221325.2A 2015-03-12 2015-03-12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130559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1325.2A CN113055941B (zh) 2015-03-12 2015-03-12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1325.2A CN113055941B (zh) 2015-03-12 2015-03-12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移动终端
CN201580077743.1A CN107431688B (zh) 2015-03-12 2015-03-12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移动终端
PCT/CN2015/074102 WO2016141588A1 (zh) 2015-03-12 2015-03-12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移动终端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7743.1A Division CN107431688B (zh) 2015-03-12 2015-03-12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5941A CN113055941A (zh) 2021-06-29
CN113055941B true CN113055941B (zh) 2023-04-14

Family

ID=5687877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7743.1A Active CN107431688B (zh) 2015-03-12 2015-03-12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移动终端
CN202110221325.2A Active CN113055941B (zh) 2015-03-12 2015-03-12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移动终端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7743.1A Active CN107431688B (zh) 2015-03-12 2015-03-12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4) US10314096B2 (zh)
EP (1) EP3261312B1 (zh)
JP (1) JP6789234B2 (zh)
KR (1) KR102010511B1 (zh)
CN (2) CN107431688B (zh)
AU (1) AU2015385613B2 (zh)
RU (1) RU2681354C1 (zh)
WO (1) WO20161415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89234B2 (ja) * 2015-03-12 2020-11-25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データ伝送方法、データ伝送装置、プロセッサ、及び移動端末
CN108174458B (zh) * 2017-12-29 2020-11-17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与可穿戴设备无线连接的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可穿戴设备
CN109688190B (zh) * 2018-10-23 2022-07-26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传输金融数据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213842A (zh) * 2019-06-12 2019-09-06 姚沐言 移动终端业务处理方法
CN110536075B (zh) * 2019-09-20 2023-02-21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3556813B (zh) * 2020-04-23 2024-04-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669262A (zh) * 2020-05-11 2020-09-15 北京瀚诺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3852589B (zh) * 2020-06-28 2023-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和数据接收的方法、设备和介质
CN113282175B (zh) * 2021-06-09 2024-03-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系统、显示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4146388B (zh) * 2022-02-07 2022-05-03 北京新赛点体育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3356A (zh) * 2010-06-21 2010-11-1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流量提示方法及流量提示装置
CN103200606A (zh) * 2013-03-18 2013-07-10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和数据业务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30282B2 (en) 2002-09-20 2006-10-31 Qualcomm Inc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providing multimedia in a group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05022824A1 (fr) * 2003-09-02 2005-03-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de permettant de choisir une voie de transmission de donnees de trafic en temps reel
JP4738329B2 (ja) 2004-05-28 2011-08-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マルチモード制御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局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JP4624227B2 (ja) * 2005-09-29 2011-02-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1502163B (zh) * 2006-08-09 2013-06-19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电通信站和无线电通信装置及操作它们的方法
JP4680866B2 (ja) * 2006-10-31 2011-05-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ゲートウェイ負荷分散機能を備えたパケット転送装置
US8428002B2 (en) * 2007-04-18 2013-04-23 Broadcom Corporation Cooperative transceiving between wireless interface devices of a host device
CN101420786B (zh) 2007-10-22 2010-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终端共存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US8477811B2 (en) * 2008-02-02 2013-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level keep alive signaling
US8086229B2 (en) * 2008-02-25 2011-12-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lleviating mobile device overload condition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526719C2 (ru) * 2010-01-05 2014-08-27 Нек Корпорейшн Сетевая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избыточности сети
CN101778114B (zh) * 2010-01-26 2012-09-05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流媒体业务多路并行传输方法
JP2011166251A (ja) * 2010-02-05 2011-08-25 Nec Corp マルチモード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マルチモード無線通信方法
US8619575B2 (en) * 2011-02-11 2013-12-31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ultiband, multimode selection and simultaneous use
CN102695207B (zh) * 2011-03-25 2015-02-25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控制模块及应用的移动装置
CN102984782B (zh) 2011-09-02 2018-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智能接入方法、设备和系统
KR101243737B1 (ko) * 2011-09-15 2013-03-13 주식회사에어플러그 버퍼링된 데이터량에 따라 이종망(異種網)들간에 사용망을 선택적으로 전환하면서 스트리밍 데이터를 수신하는 방법과 그 방법을 위한 장치
US9100967B2 (en) 2011-09-16 2015-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wireless channels in a multi-channel access point
KR101953164B1 (ko) * 2011-11-08 2019-03-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홈 게이트웨이를 이용한 통신 시스템 및 동작 방법
US20130311614A1 (en) * 2012-05-21 2013-11-21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for retrieving content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performing same
CN102724658B (zh) * 2012-06-28 2016-04-0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和多路数据连接并发的处理方法
CN103582179A (zh) 2012-07-23 2014-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换多模终端的实现方法及多模终端
CN103067978B (zh) * 2012-12-28 2015-05-27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多模终端多通道并行通信的流量分配方法
JP2014171077A (ja) * 2013-03-04 2014-09-18 Sharp Corp 通信端末装置
JP6219587B2 (ja) * 2013-04-09 2017-10-2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複数の無線ベアラにアクセス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6302625B2 (ja) * 2013-05-15 2018-03-2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複数の無線ベアラにアクセス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2014230104A (ja) * 2013-05-22 2014-12-0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複数の無線ベアラにアクセス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3561414B (zh) * 2013-09-23 2015-11-04 深圳酷派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和多通道数据传输方法
JP6789234B2 (ja) * 2015-03-12 2020-11-25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データ伝送方法、データ伝送装置、プロセッサ、及び移動端末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3356A (zh) * 2010-06-21 2010-11-1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流量提示方法及流量提示装置
CN103200606A (zh) * 2013-03-18 2013-07-10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和数据业务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5385613B2 (en) 2018-11-15
JP2018518074A (ja) 2018-07-05
WO2016141588A1 (zh) 2016-09-15
US10827550B2 (en) 2020-11-03
RU2681354C1 (ru) 2019-03-06
US20210045176A1 (en) 2021-02-11
US10314096B2 (en) 2019-06-04
EP3261312B1 (en) 2019-07-24
AU2015385613A1 (en) 2017-10-12
CN113055941A (zh) 2021-06-29
US20190254098A1 (en) 2019-08-15
US20230269806A1 (en) 2023-08-24
CN107431688A (zh) 2017-12-01
KR102010511B1 (ko) 2019-08-13
JP6789234B2 (ja) 2020-11-25
KR20170125896A (ko) 2017-11-15
EP3261312A4 (en) 2018-03-14
US20180049264A1 (en) 2018-02-15
CN107431688B (zh) 2021-02-26
US11582821B2 (en) 2023-02-14
EP3261312A1 (en) 2017-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55941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移动终端
JP6626462B2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および無線データトラヒックを制御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US20170094054A1 (en) Methods of sharing a wifi hotspot and associated electronic devices
CN110572859B (zh) Ap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TW201640933A (zh) 在無線傳輸中設置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資料單元
US20150040196A1 (en) Network connecting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same
US9351101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FC device and NFC device
CN102547879B (zh) 一种小区选择方法、终端以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13079219A (zh) 一种大文件分片上传方法和系统
JP2021501486A (ja) リソース割り当て用の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通信装置
KR20150082781A (ko) 동적 라우팅 제어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수행하는 사용자 단말
CN116113011A (zh)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143855A (zh) 一种网络自动连接方法及装置
US20110274115A1 (en) Network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s
CN113037443B (zh) 网络数据的恢复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363080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第一设备、第二设备
EP336176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radio resource, and service server
CN105988804B (zh) 一种软件转移方法及终端
US20150052261A1 (en) Network connection controlling device and methdo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connection
CN114356814A (zh) 协议转换方法、转换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10197A (zh) 一种存储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744472A (zh) 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终端设备、存储介质及芯片系统
CN110286963A (zh) 控制代码加载方法、装置、启动控制器以及电子设备
CN111741532A (zh) 一种终端及其传输数据的方法
CN107148036A (zh) 终端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