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30808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第一设备、第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第一设备、第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30808A
CN113630808A CN202110896831.1A CN202110896831A CN113630808A CN 113630808 A CN113630808 A CN 113630808A CN 202110896831 A CN202110896831 A CN 202110896831A CN 113630808 A CN113630808 A CN 1136308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arget transmission
transmitted
transmission line
transmission li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68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登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ou Rongan digital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ou Ronga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ou Ronga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ou Ronga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9683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308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30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08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第一设备、第二设备,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效率;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中,选取N个目标传输线路,其中,N大于或等于2;根据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拆分待传输数据,形成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利用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向所述第二设备并行传输其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第一设备、第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第一设备、第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设备的发展,智能设备在使用时会产生和使用数据,这些数据已成为数据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完成智能设备之间的数据分享,则智能设备之间需要通过其具有的传输线路,来完成数据传输。
目前,虽然智能设备具有Wifi,蓝牙,USB,NFC等传输线路,但是智能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仅使用一条传输线路完成。在使用一条传输线路传输数据时,受限于该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造成数据传输速度上限不足,从而导致智能设备间数据传输的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该方法包括:
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中,选取N个目标传输线路,其中,N大于或等于2;
根据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拆分待传输数据,形成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
利用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向所述第二设备并行传输其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该方法包括:
通过N个目标传输线路并行接收第一设备传输的N个数据分块,其中,N个所述目标传输线路是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中选取而得,N个所述数据分块根据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拆分待传输数据而得,且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存在其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N大于或等于2;
合并N个所述数据分块,形成所述待传输数据。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该第一设备包括:
选取单元,用于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中,选取N个目标传输线路,其中,N大于或等于2;
拆分单元,用于根据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拆分待传输数据,形成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
传输单元,用于利用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向所述第二设备并行传输其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第二设备,该第二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N个目标传输线路并行接收第一设备传输的N个数据分块,其中,N个所述目标传输线路是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中选取而得,N个所述数据分块根据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拆分待传输数据而得,且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存在其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N大于或等于2;
合并单元,合并N个所述数据分块,形成所述待传输数据。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存储管理设备,所述存储管理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耦合至所述存储器,用于运行所述程序以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或,执行第二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在第一设备需要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时,首先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目标传输线路。然后根据各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拆分待传输数据,形成各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最后利用各目标传输线路向第二设备并行传输其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由于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在两个设备间传输数据时,使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传输线路并行传输大小与各传输线路承载能力相适宜的数据分块,因此不仅能够提高设备间数据传输的效率,而且能够充分利用设备所具备的传输线路资源。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智能设备通常具有Wifi,蓝牙,USB,NFC等对外接口,通过这些接口形成智能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通过这些传输线路完成智能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从而实现数据在智能设备间的分享使用。目前,虽然智能设备具有Wifi,蓝牙,USB,NFC等传输线路,但是智能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仅使用一条传输线路完成。这种使用一条传输线路传输数据的方式至少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一是,在使用一条传输线路传输数据时,受限于该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造成数据传输速度上限不足,从而导致智能设备间数据传输的效率不高。二是,在使用一条传输线路传输数据时,其他的传输线路可能处于空置状态,造成传输线路资源的浪费。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在智能设备间传输数据时,充分使用智能设备所具备的传输线路并行传播数据,从而不仅能够提高智能设备间数据传输的效率,而且能够充分利用智能设备所具备的传输线路资源。
为了清楚的说明智能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本实施例中,将智能设备间进行数据传输时,数据提供方定义为第一设备,数据接收方定义为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具有传输线路,所述的传输线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Wifi传输线路、蓝牙传输线路、USB传输线路、NFC传输线路。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无需对智能设备的硬件进行改动,应用智能设备原具备的传输线路即可。本实施例中,智能设备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定,具有数据传输需求的设备均可以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智能设备,其可以是手持终端、手机、电脑等设备。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该方法主要包括:
101、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中,选取N个目标传输线路,其中,N大于或等于2。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设备为数据提供方,第二设备为数据接收方,二者之间传输线路是基于二者各自已具有的传输线路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需要相互传输自身的传输线路及传输线路的协议版本,以根据这些相互传输的传输线路和协议版本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相互传输自身的传输线路以及传输线路的协议版本的方法至少存在如下两种:一是,在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起数据传输请求时,传输,此种方式仅需传输一次。二是,考虑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传输线路可能会发生变动,为了使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及时与变动相一致,则两个设备之间以设定的频率相互传输自身的传输线路以及传输线路的协议版本。
一般来说,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具有相同类型的传输线路时,才会形成两者之间的传输线路。示例性的,第一设备具有Wifi传输线路,第二设备具有Wifi传输线路,则两个设备之间具有Wifi传输线路。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具有相同类型的传输线路,但是两者的传输线路的协议版本不同,也可以形成两个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示例性,第一设备具有USB2.0传输线路,第二设备具有USB3.0传输线路,则两个设备之间也可形成USB传输线路。
下面对选取目标传输线路的具体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几种:
第一种,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均选取为目标传输线路。
为了快速的将待传输数据从第一设备传输至第二设备,则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所有传输线路均选取为目标传输线路。
第二种,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类型。选取数据类型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相同的传输线路为目标传输线路。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好的规则利用传输线路,每一个传输线路可以分配其对应的数据类型,其仅传输具有其对应的数据类型的数据。一个传输线路可以对应一种或多种数据类型。
当第一设备需向第二设备传输待传输数据时,则确定每一个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类型,将数据类型与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相同的传输线路选取为目标传输线路。
示例性的,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校验数据,则将对应数据类型为校验数据的传输线路选取为目标传输线路。
第三种,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对应的承载能力,选取承载能力满足预设承载能力要求的传输路线为目标传输线路。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每一个传输线路具有其各自的承载能力,该承载能力表征传输线路的吞吐量,该吞吐量可以为传输线路当前可用的吞吐量。需要说明的是,该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基于第一设备侧的吞吐量和第二设备侧的吞吐量择小值确定。示例性的,第一设备侧的USB传输线路的吞吐量为10MB/S,第二设备侧的USB传输线路的吞吐量为5MB/S,则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USB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为5MB/S。
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有些承载能力太小对于提高数据传输速度贡献不大,因此,在选取目标传输线路时仅选取承载能力满足预设承载能力要求的传输路线为目标传输线路。
示例性的,预设承载能力要求为承载能力不小于10KB/S,则选取的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均不小于10KB/S。
第四种,若所述待传输数据存在对应的设定时长区间,则根据各所述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大小以及所述设定时长区间,选取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其中,所述设定时长区间用于限定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时长。
在实际应用中,若存在待传输数据需要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传输至第二设备,则为了保证待传输数据能够在该特定的时间段内传输至第二设备,则需要为待传输数据设定对应的设定时间区间。该设定时间区间可由第一设备侧设定,也可由第二设备侧设定,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若待传输数据存在对应的设定时长区间时,则根据各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待传输数据的大小以及设定时长区间来选取目标传输线路,下面对该选取目标传输线路的方法进行具体说明:首先从设定时长区间内选取第一设定时长和第二设定时长,其中,第一设定时长为预设时长区间中的下限,第二设定时长为预设时长区间中的上限。然后确定待传输数据与第一设定时长之间的商以及确定待传输数据的大小与第二设定时长之间的商,将两个商分别作为承载能力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形成承载能力区间。最后基于该承载能力区间选取目标传输线路,其中,各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的总和位于该承载能力区间内。需要说明的是,若存在多种目标传输线路选取方案,每种方案所涉及的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总和均在承载能力区间内,则可随机选取一个方案所涉及的传输线路为目标传输线路,也可以将各方案提供给用户,以用户选取的方案所涉及的传输线路为目标传输线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种至第四种方案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有选择的结合使用。示例性的,将上述的第二种方法和第三种方法结合使用,也就是说在选择目标传输线路时同时考虑数据类型和承载能力两个因素。
102、根据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拆分待传输数据,形成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使待传输数据可以快速的传输至第二设备,则需要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拆分,形成每一个目标传输线路分别对应的数据分块,以使各目标传输线路在自身的承载能力下,在同一时间段内快速的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第二设备。
下面对如何拆分待传输数据进行说明,该拆分过程具体为:确定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之间的比例;根据所述比例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大小,确定每一个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大小;依据每一个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大小,拆分所述待传输数据,形成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
具体的,为了保证各目标传输线路传输的数据分块能够在同一时间段内传输至第二设备,则需要确定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之间的比例,以依据该比例拆分待传输数据,使得每一个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的大小均与其各自的承载能力相适宜。示例性的,存在目标传输线路1和目标传输线路2,其中,目标传输线路1的承载能力为10MB/S,目标传输线路2的承载能力为20MB/S,则目标传输线路1和目标传输线路2之间承载能力比例为1:2.。
具体的,在确定比例之后,需要根据该比例和待传输数据的大小,确定每一个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大小,以使每一个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的大小均与其各自的承载能力相适宜。示例性的,待传输数据的大小为60MB,则在确定目标传输线路1和目标传输线路2之间承载能力比例为1:2之后,确定目标传输线路1对应的数据分块大小为20MB,目标传输线路2对应的数据分块大小为40MB,最后依据数据分块大小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拆分。
103、利用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向所述第二设备并行传输其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待传输数据可以快速的传输至第二设备,则利用各目标传输线路向第二设备并行传输各目标传输线路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示例性的,目标传输线路1对应的数据分块大小为20MB,目标传输线路2对应的数据分块大小为40MB,则目标传输线路1传输20MB的数据分块,目标传输线路2传输40MB的数据分块,且传输时目标传输线路1和目标传输线路2并行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待传输数据的安全性,在各目标传输数据传输数据分块时,各数据分块需要进行加密处理。另外,需要设置校验信息,以便在第二设备合并数据分块形成待传输数据时,验证待传输数据的真实性。还有,为了使第二设备可以快速的对数据分块进行合并得到待传输数据,则数据分块应具有顺序编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在第一设备需要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时,首先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目标传输线路。然后根据各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拆分待传输数据,形成各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最后利用各目标传输线路向第二设备并行传输其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在两个设备间传输数据时,使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传输线路并行传输大小与各传输线路承载能力相适宜的数据分块,因此不仅能够提高设备间数据传输的效率,而且能够充分利用设备所具备的传输线路资源。
进一步的,根据图1所示的方法,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该方法主要包括:
201、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中,选取N个目标传输线路,其中,N大于或等于2。
202、根据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拆分待传输数据,形成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
203、利用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向所述第二设备并行传输其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
204、监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的数据分块未成功传输的信息,若监测到,执行205;否则,结束当前流程。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完整的待传输数据传输至第二设备,则需要监测是否接收到第二设备反馈的数据分块未成功传输的信息。该监测方法可以为:在每一个数据分块被第二设备接收成功后,第二设备均需要反馈成功回执。若在预设的时长内未收到针对数据分块的成功回执,则说明接收到第二设备反馈的数据分块未成功传输的信息,该数据分块未传输成功。
当监测到针对任一数据分块未成功传输的信息时,需要执行205,以再次向第二设备传输该数据分块。
当未监测到针对数据分块未成功传输的信息时,则说明待传输数据所涉及的数据分块均已成功的传输至第二设备,则结束当前流程即可。
205、若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的数据分块未成功传输的信息,则确定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分块。
为了保证第二设备接收待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则确定出该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分块,以再次向第二设备传输该数据分块。
206、根据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分块的大小以及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为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分块重新选取目标传输线路。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分块未传输成功,则传输其的目标传输线路在一定概率上存在异常,因此为了使该数据分块重传成功,则需要重新为其选取目标传输线路。
为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分块重新选取目标传输线路的方法至少存在以下两种:
第一种是,从各目标传输线路中选取承载能力最大的目标传输线路为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分块的目标传输线路。需要说明的是,该重新选取的目标传输线路不是上次传输该数据分块的传输线路。
第二种是,为了快速的将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分块传输至第二设备,则选取P个目标传输线路,其中P大于或等于1,P个目标传输线路的总承载能力,可以保证以最短的时间将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分块传输至第二设备。此种方法需要对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分块进行重新拆分,则确定各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之间的比例;根据所述比例和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分块的大小,确定每一个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大小;依据每一个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大小,拆分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分块,形成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
207、通过重新选取的目标传输线路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分块。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分块可以快速的传输至第二设备,则利用各目标传输线路向第二设备并行传输各目标传输线路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待传输数据可以完整的传输至第二设备,则在步骤207之后,需要继续执行步骤204。当然为了避免这个过程出现无限循环,这个过程有个终止机制,也就是,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分块需进行有限次的重传,当次数达到阈值时,即使步骤204再次监测到存在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分块时,也会终止执行后续流程,进入报警等异常处理程序。
进一步的,根据图1所示的方法,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该方法主要包括:
301、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中,选取N个目标传输线路,其中,N大于或等于2。
302、根据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拆分待传输数据,形成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
303、利用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向所述第二设备并行传输其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
304、监测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是否发生变动,若发生变动,且所述待传输数据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未完成,执行305;若未发生变动,且所述待传输数据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未完成,继续执行本步骤304。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是当前可用的承载能力,其是随着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使用发生变动。示例性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释放了更多的承载能力,则该传输线路的当前的承载能力比释放之前的要大。因此为了提高数据传输能力需要监测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以在承载能力发生变动时,采用与变动后的承载能力相适宜的传输方案继续传输数据。
下面对如何监测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是否发生变动的具体方法进行说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会以设定的频率交互其各自具有的传输线路的当前承载能力,若所接收到的任意一条传输线路的当前承载能力与上一次接收的承载能力不同,则说明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发生了变动,此时若确定待传输数据向第二设备传输未完成,则执行305。若所接收到的所有传输线路的当前承载能力与上一次接收的承载能力均相同,则说明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未发生变动,继续执行本步骤即可。需要说明的是,传输线路的当前承载能力与上一次接收的承载能力相同的判断原则可以为如下两种:一是两个承载能力完全相同,二是两个承载能力的差值在预设差值区间内。
305、若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发生变动,且所述待传输数据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未完成,则重新选取M个目标传输线路,其中,M大于或等于1。
在本实施例中,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发生变动,且待传输数据向第二设备传输未完成,那么为了能够在当前的承载能力下快速的将待传输数据中的未传输部分传输给第二设备,则需要重新选取M个目标传输线路。
重新选取M个目标传输线路的方法与上述选取N个目标传输线路的方法基本相同,因此在此处不再赘述。
306、根据各重新选取的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重新拆分所述待传输数据中未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形成各重新选取的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使待传输数据可以快速的传输至第二设备,则需要对待传输数据中未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进行拆分,形成每一个目标传输线路分别对应的数据分块,以使各目标传输线路在自身的承载能力下,在同一时间段内快速的将待传输数据中未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传输至第二设备。
下面对如何拆分待传输数据中未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进行说明,该拆分过程具体为:确定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之间的比例;根据所述比例和待传输数据中未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的大小,确定每一个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大小;依据每一个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大小,拆分待传输数据中未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形成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
具体的,为了保证各目标传输线路传输的数据分块能够在同一时间段内传输至第二设备,则需要确定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之间的比例,以依据该比例拆分待传输数据中未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使得每一个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的大小均与其各自的承载能力相适宜。
具体的,在确定比例之后,需要根据该比例和待传输数据中未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的大小,确定每一个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大小,以使每一个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的大小均与其各自的承载能力相适宜。
307通过各重新选取目标传输线路向所述第二设备并行传输其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并执行304。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待传输数据可以快速的传输至第二设备,则利用各目标传输线路向第二设备并行传输各目标传输线路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
在执行步骤307之后,需要再次执行304,直至待传输数据全部成功的传输至第二设备为止。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2和图3所示的两种数据传输方法可以结合使用。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该方法主要包括:
401、通过N个目标传输线路并行接收第一设备传输的N个数据分块,其中,N个所述目标传输线路是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中选取而得,N个所述数据分块根据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拆分待传输数据而得,且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存在其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N大于或等于2。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待传输数据可以快速的传输至第二设备,则需要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拆分,形成每一个目标传输线路分别对应的数据分块,以使各目标传输线路在自身的承载能力下,在同一时间段内快速的将待传输数据并行传输至第二设备。
在第二设备接收到数据分块时,可以根据数据分块的大小和第二设备本机的硬件信息,将数据分块缓存至指定的硬盘或内存中的存储区域。
402、合并N个所述数据分块,形成所述待传输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设备接收到针对待传输数据所有的数据分块时,需要合并各个数据分块,从而还原出待传输数据。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还原出的待传输数据是合法完整的,则需要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校验,该校验过程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预先约定好的。
若数据分块为加密过,则在合并之间需要先对数据分块需要进行解密,则解密成功后,才可进行合并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在第一设备需要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时,通过N个目标传输线路并行接收第一设备传输的N个数据分块,合并N个所述数据分块,形成待传输数据,从而第二设备获取到待传输数据。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在两个设备间传输数据时,使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传输线路并行传输大小与各传输线路承载能力相适宜的数据分块,因此不仅能够提高设备间数据传输的效率,而且能够充分利用设备所具备的传输线路资源。
进一步的,依据上述图1-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设备包括:
选取单元51,用于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中,选取N个目标传输线路,其中,N大于或等于2;
拆分单元52,用于根据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拆分待传输数据,形成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
传输单元53,用于利用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向所述第二设备并行传输其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在第一设备需要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时,首先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目标传输线路。然后根据各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拆分待传输数据,形成各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最后利用各目标传输线路向第二设备并行传输其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在两个设备间传输数据时,使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传输线路并行传输大小与各传输线路承载能力相适宜的数据分块,因此不仅能够提高设备间数据传输的效率,而且能够充分利用设备所具备的传输线路资源。
可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拆分单元52包括:
确定模块521,用于确定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之间的比例;根据所述比例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大小,确定每一个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大小;
拆分模块522,用于依据每一个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大小,拆分所述待传输数据,形成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
可选的,如图6所示,选取单元51包括:
第一选取模块511,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类型;选取数据类型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相同的传输线路为所述目标传输线路。
可选的,如图6所示,选取单元51包括:
第二选取模块512,用于若所述待传输数据存在对应的设定时长区间,则根据各所述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大小以及所述设定时长区间,选取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其中,所述设定时长区间用于限定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时长。
可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
重传单元54,用于在传输单元53通过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向所述第二设备并行传输其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之后,若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的数据分块未成功传输的信息,则确定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分块;根据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分块的大小以及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为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分块重新选取目标传输线路;通过重新选取的目标传输线路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分块。
可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
更新单元55,用于在传输单元53通过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向所述第二设备并行传输其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之后,执行如下循环,直至所述待传输数据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完成:若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发生变动,且所述待传输数据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未完成,则重新选取M个目标传输线路,其中,M大于或等于1;根据各重新选取的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重新拆分所述待传输数据中未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形成各重新选取的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通过各重新选取目标传输线路向所述第二设备并行传输其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中,各个功能模块运行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详解可以参见图1-图3方法实施例的对应方法详解,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依据上述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二设备,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61,用于通过N个目标传输线路并行接收第一设备传输的N个数据分块,其中,N个所述目标传输线路是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中选取而得,N个所述数据分块根据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拆分待传输数据而得,且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存在其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N大于或等于2;
合并单元62,合并N个所述数据分块,形成所述待传输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设备,在第一设备需要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时,通过N个目标传输线路并行接收第一设备传输的N个数据分块,合并N个所述数据分块,形成待传输数据,从而第二设备获取到待传输数据。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在两个设备间传输数据时,使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传输线路并行传输大小与各传输线路承载能力相适宜的数据分块,因此不仅能够提高设备间数据传输的效率,而且能够充分利用设备所具备的传输线路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设备中,各个功能模块运行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详解可以参见图4方法实施例的对应方法详解,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依据上述实施例,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图1至图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或,执行图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进一步的,依据上述实施例,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管理设备,所述存储管理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耦合至所述存储器,用于运行所述程序以执行图1至图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或,执行图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法及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运行方法、装置及框架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中,选取N个目标传输线路,其中,N大于或等于2;
根据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拆分待传输数据,形成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
利用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向所述第二设备并行传输其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拆分待传输数据,形成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包括:
确定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之间的比例;
根据所述比例和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大小,确定每一个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大小;
依据每一个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大小,拆分所述待传输数据,形成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中,选取N个目标传输线路,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类型;
选取数据类型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相同的传输线路为所述目标传输线路;
或,
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中,选取N个目标传输线路,包括:
若所述待传输数据存在对应的设定时长区间,则根据各所述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大小以及所述设定时长区间,选取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其中,所述设定时长区间用于限定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向所述第二设备并行传输其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的数据分块未成功传输的信息,则确定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分块;
根据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分块的大小以及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为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分块重新选取目标传输线路;
通过重新选取的目标传输线路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分块。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向所述第二设备并行传输其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执行如下循环,直至所述待传输数据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完成:
若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发生变动,且所述待传输数据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未完成,则重新选取M个目标传输线路,其中,M大于或等于1;
根据各重新选取的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重新拆分所述待传输数据中未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形成各重新选取的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
通过各重新选取目标传输线路向所述第二设备并行传输其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
6.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N个目标传输线路并行接收第一设备传输的N个数据分块,其中,N个所述目标传输线路是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中选取而得,N个所述数据分块根据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拆分待传输数据而得,且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存在其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N大于或等于2;
合并N个所述数据分块,形成所述待传输数据。
7.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包括:
选取单元,用于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中,选取N个目标传输线路,其中,N大于或等于2;
拆分单元,用于根据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拆分待传输数据,形成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数据分块;
传输单元,用于利用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向所述第二设备并行传输其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
8.一种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N个目标传输线路并行接收第一设备传输的N个数据分块,其中,N个所述目标传输线路是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中选取而得,N个所述数据分块根据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拆分待传输数据而得,且各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存在其各自对应的数据分块,N大于或等于2;
合并单元,合并N个所述数据分块,形成所述待传输数据。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0.一种存储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管理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耦合至所述存储器,用于运行所述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2110896831.1A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第一设备、第二设备 Pending CN1136308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6831.1A CN113630808A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第一设备、第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6831.1A CN113630808A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第一设备、第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0808A true CN113630808A (zh) 2021-11-09

Family

ID=78382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6831.1A Pending CN113630808A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第一设备、第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3080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6132A (zh) * 2022-07-19 2022-10-21 凌锐蓝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83238A1 (fr) * 2009-12-22 2011-07-14 France Telecom Procede de selection d'un mode de transmission
CN104618236A (zh) * 2015-01-21 2015-05-13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速网络的并行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5592504A (zh) * 2014-10-23 2016-05-18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多wifi模块的传输方法、传输装置和终端
CN109309729A (zh) * 2018-10-29 2019-02-05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流量下更快的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68926A (zh) * 2019-01-10 2019-05-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08377A (zh) * 2019-09-30 2020-01-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769465A (zh) * 2019-10-24 2020-02-07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88019A (zh) * 2021-01-27 2021-06-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芯片、调制解调器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83238A1 (fr) * 2009-12-22 2011-07-14 France Telecom Procede de selection d'un mode de transmission
CN105592504A (zh) * 2014-10-23 2016-05-18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多wifi模块的传输方法、传输装置和终端
CN104618236A (zh) * 2015-01-21 2015-05-13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速网络的并行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9309729A (zh) * 2018-10-29 2019-02-05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流量下更快的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68926A (zh) * 2019-01-10 2019-05-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08377A (zh) * 2019-09-30 2020-01-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769465A (zh) * 2019-10-24 2020-02-07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88019A (zh) * 2021-01-27 2021-06-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芯片、调制解调器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ORTEZA NADI: "Wideband Power Divider Using Asymmetric Coupled Transmission Line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CEE), IRANIAN CONFERENCE ON, 27 September 2018 (2018-09-27) *
王玮: "异构网络中多路径并行传输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5 August 2019 (2019-08-15)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6132A (zh) * 2022-07-19 2022-10-21 凌锐蓝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47564B (zh) 数据文件传输方法、系统及通信终端
US817558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downloading data at a mobile wireless device
CN110995513B (zh) 物联网系统中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物联网设备及平台
CN107431688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移动终端
CN110659151B (zh) 数据校验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3301568B (zh) 用于配网的方法、装置和智能家居设备
US11102322B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server, and controller
CN103248452A (zh)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终端和数据传输方法
CN113411404A (zh) 一种文件下载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2111426A (zh) 点对点技术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1262822B (zh) 文件存储方法、装置、区块链节点和系统
CN111935227A (zh) 通过浏览器上传文件的方法、浏览器和电子设备
CN103227836A (zh) 离线下载方法和离线下载服务器
CN112416881A (zh)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终端存储共享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03547339A (zh) 一种文件上传方法、客户端和服务端
CN111510493B (zh) 分布式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63080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第一设备、第二设备
CN104811485A (zh) 一种资源分享方法
CN104811431A (zh) 基于并行协议栈实例的数据包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954716B (zh) 网状网络的入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7409427B (zh) 一种数据业务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471955A (zh)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写方法、客户端设备及分布式文件系统
CN111404842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3229486A (zh) 批量文件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1555984A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智能家居设备、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8

Address after: Unit 515, floor 5, building 1, No. a 12, Zhongguancun South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1

Applicant after: Shenzhou Rongan digital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1 Room 408, Huantai building, 12 Zhongguancun South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SHENZHOU RONGAN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