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26132A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26132A
CN115226132A CN202210846318.6A CN202210846318A CN115226132A CN 115226132 A CN115226132 A CN 115226132A CN 202210846318 A CN202210846318 A CN 202210846318A CN 115226132 A CN115226132 A CN 1152261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line
target
data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463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26132B (zh
Inventor
何明阳
顾玮
单延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grui Lanxi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grui Lanxi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grui Lanxi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grui Lanxi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4631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261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26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26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26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261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周期性获取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根据待传输的目标数据,从性能参数中确定目标性能参数;在一个周期内,根据各传输线路的目标性能参数,从各传输线路中确定用于传输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采用目标传输线路向目标设备传输目标数据。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质量。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传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带宽越来越大,数据传输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在通过网络传输数据时,由于运营商信号分布不均匀和互联网波动,数据传输偶尔会存在延迟、抖动、丢包的问题,造成数据传输质量不佳。
因此,针对当前通过网络传输数据时数据传输质量不佳的问题,亟需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周期性获取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
根据待传输的目标数据,从所述性能参数中确定目标性能参数;
在一个周期内,根据各所述传输线路的所述目标性能参数,从各所述传输线路中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
采用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向目标设备传输所述目标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周期性获取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包括:
在任一周期内,针对任一所述传输线路,通过所述传输线路,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探测数据包;
接收所述目标设备针对所述探测数据包的反馈数据包;
基于所述探测数据包及所述反馈数据包,获取各所述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传输线路,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探测数据包,包括:
在所述传输线路中有数据通向所述目标设备时,在一个周期内,间隔预置时长或间隔预置数量个数据包,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探测数据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各所述传输线路的目标性能参数,从各所述传输线路中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包括:
根据各所述传输线路的所述性能参数,从所述传输线路中确定候选传输线路,所述候选传输线路的所述性能参数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传输条件;
根据各所述传输线路的目标性能参数,从各所述候选传输线路中确定第一传输线路,所述第一传输线路的所述目标性能参数表征所述第一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性能,优于第二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性能,所述第二传输线路为所述传输线路中除所述第一传输线路外的传输线路;
将所述第一传输线路作为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述将所述第一传输线路作为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包括:
获取各所述传输线路的带宽占用阈值;
在所述第一传输线路当前被占用的带宽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对应的所述带宽占用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传输线路作为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
或者,在所述第一传输线路当前被占用的带宽大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对应的所述带宽占用阈值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中确定备用传输线路,将所述备用传输线路作为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
其中,所述备用传输线路当前被占用的带宽未达到对应的所述带宽占用阈值,且所述备用传输线路的所述目标性能参数表征所述备用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性能,优于第三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性能,所述第三传输线路为所述第二传输线路中当前被占用的带宽未达到对应的所述带宽占用阈值的传输线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各所述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均无法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传输条件的情况下,同时在各所述传输线路中传输所述目标数据,以使所述目标设备对通过各所述传输线路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得到所述目标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用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向目标设备传输所述目标数据,包括:
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数据;
通过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向目标设备传输所述加密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周期性获取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传输的目标数据,从所述性能参数中确定目标性能参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一个周期内,根据各所述传输线路的所述目标性能参数,从各所述传输线路中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向目标设备传输所述目标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在任一周期内,针对任一所述传输线路,通过所述传输线路,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探测数据包;
接收所述目标设备针对所述探测数据包的反馈数据包;
基于所述探测数据包及所述反馈数据包,获取各所述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传输线路中有数据通向所述目标设备时,在一个周期内,间隔预置时长或间隔预置数量个数据包,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探测数据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
根据各所述传输线路的所述性能参数,从所述传输线路中确定候选传输线路,所述候选传输线路的所述性能参数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传输条件;
根据各所述传输线路的目标性能参数,从各所述候选传输线路中确定第一传输线路,所述第一传输线路的所述目标性能参数表征所述第一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性能,优于第二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性能,所述第二传输线路为所述传输线路中除所述第一传输线路外的传输线路;
将所述第一传输线路作为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
获取各所述传输线路的带宽占用阈值;
在所述第一传输线路当前被占用的带宽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对应的所述带宽占用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传输线路作为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
或者,在所述第一传输线路当前被占用的带宽大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对应的所述带宽占用阈值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中确定备用传输线路,将所述备用传输线路作为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
其中,所述备用传输线路当前被占用的带宽未达到对应的所述带宽占用阈值,且所述备用传输线路的所述目标性能参数表征所述备用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性能,优于第三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性能,所述第三传输线路为所述第二传输线路中当前被占用的带宽未达到对应的所述带宽占用阈值的传输线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在各所述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均无法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传输条件的情况下,同时在各所述传输线路中传输所述目标数据,以使所述目标设备对通过各所述传输线路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得到所述目标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模块,还用于:
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数据;
通过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向目标设备传输所述加密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上任一项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任一项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任一项方法。
上述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周期性获取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并根据待传输的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性能参数,可以在一个周期内从各传输线路中确定目标传输线路,并通过目标传输线路向目标设备传输目标数据。因此若在下一个周期中确定得到的目标传输线路发生变化,则可以改变目标传输线路,继续向目标设备传输数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实时根据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选择数据传输性能最优的目标传输线路对目标数据进行传输,因此能够提升数据传输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2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6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06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8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进行举例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服务器,还可以应用于包括终端和服务器的系统,并通过终端和服务器的交互实现。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周期性获取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周期性的向目标设备发送监测数据,并接收目标设备在收到监测数据后反馈的信息,以周期性的通过该反馈信息获取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其中,性能参数可以包括至少一项用于表征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性能的参数,例如,性能参数可以包括传输线路的丢包率、抖动、延迟等参数。一个周期的长度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对周期做具体限定,例如可以将周期确定为5秒、10秒等。
需要说明的是,性能参数还可以包括可用带宽,可用带宽可以根据传输线路的最大带宽和数据发送端已发送的数据大小在数据发送端实时确定得到。
步骤104,根据待传输的目标数据,从性能参数中确定目标性能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待传输的目标数据的不同,可以从性能参数中确定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性能参数。目标性能参数为对目标数据预定义的一个性能参数,用于表征在目标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对于目标数据的数据传输质量影响最大的性能参数。例如,若目标数据为在进行视频会议时产生的数据流,目标性能参数可以为延迟;若目标数据为在进行数据备份时产生的数据流,目标性能参数可以为可用带宽。示例性的,目标性能参数可以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预定义后,存储于数据库中。在需要对目标数据进行传输时,可以根据目标数据携带的业务标识,从数据库中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性能参数。不同的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性能参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106,在一个周期内,根据各传输线路的目标性能参数,从各传输线路中确定用于传输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
步骤108,采用目标传输线路向目标设备传输目标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之后,可以根据各传输线路的目标性能参数,从各传输线路中确定用于传输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并通过该目标传输线路向目标设备传输目标数据。示例性的,可以从各传输线路中确定目标性能参数所表征的数据传输性能最优的传输线路,例如,若目标数据为在进行视频会议时产生的数据流,且目标性能参数为延迟,由于延迟越低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性能越好,此时便可以从各传输线路中,选取延迟最低的传输线路作为目标传输线路,以将目标数据传输至目标设备。
举例来说,假设在当前周期确定的目标传输线路为传输线路A,则在当前周期通过传输线路A向目标设备传输目标数据。在下一周期获取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后,若根据各传输线路的目标性能参数,确定得到的目标传输线路仍为该传输线路A,则可以继续通过该传输线路A向目标设备传输数据;若根据各传输线路的目标性能参数,确定得到的目标传输线路为传输线路B,则可以将目标数据中剩余未发送的数据转移至传输线路B上传输,以此保证数据传输的质量始终最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通过周期性获取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并根据待传输的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性能参数,可以在一个周期内从各传输线路中确定目标传输线路,并通过目标传输线路向目标设备传输目标数据。因此若在下一个周期中确定得到的目标传输线路发生变化,则可以改变目标传输线路,继续向目标设备传输数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实时根据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选择数据传输性能最优的目标传输线路对目标数据进行传输,因此能够提升数据传输的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步骤102中,周期性获取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包括:
步骤202,在任一周期内,针对任一传输线路,通过传输线路向目标设备发送探测数据包。
步骤204,接收目标设备针对探测数据包的反馈数据包。
步骤206,基于探测数据包,及针对探测数据包的反馈数据包,获取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各传输线路中,向目标设备发送探测数据包,以在接收到目标设备针对探测数据包发送的反馈数据包后,根据探测数据包和反馈数据包,获取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例如丢包率、抖动、延迟等。示例性的,可以根据发送探测数据包时产生的相关数据,和收到反馈数据包时产生的相关数据确定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示例性的,相关数据可以包括发送或者接收数据包的个数,发送或收到数据包的时间等。
示例性的,以性能参数包括丢包率、延迟和抖动为例,在向目标设备发送探测数据包后,目标设备每接收到一个探测数据包,便会返回一个反馈数据包,故而根据发送探测数据包的个数,以及收到反馈数据包的个数可以确定得到传输线路的丢包率。根据各探测数据包的发送时间,以及各反馈数据包的接收时间之间差异的均值可以确定得到传输线路的延迟,根据接收到各反馈数据包的时间间隔之间的均值可以确定得到传输线路的抖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向目标设备发送探测数据包,以根据目标设备在收到探测数据包后发送的反馈数据包获取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进而根据性能参数中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性能参数,确定得到目标传输线路。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实时根据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选择数据传输性能最优的目标传输线路对目标数据进行传输,因此能够提升数据传输的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202中,通过传输线路向目标设备发送探测数据包,还包括:
在传输线路中有数据通向目标设备时,在一个周期内,间隔预置时长或间隔预置数量个数据包,向目标设备发送探测数据包。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传输线路中有数据通向目标设备时,可以间隔预置时长或间隔预置数量个数据包,向目标设备发送探测数据包,以根据目标设备在收到探测数据包后返回的反馈数据包确定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其中,预置时长和预置数量为预先设定的数值,具体数值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进行选取,例如,当希望更频繁的获取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时,预置时长可以设置的较短,预置数量可以设置的较少;当希望探测数据包占用的带宽较少时,预置时长可以设置的较长,预置数量可以设置的较多。
示例性的,若预置时长为t,第一次发送探测数据包的时间点为t0,当间隔预置时长向目标设备发送探测数据包时,第二次发送探测数据包的时间点可以为t0+t,第三次发送探测数据包的时间点可以为t0+2t……以此类推,直至根据各探测数据包,可以确定当前周期内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为止。若预置数量为n,当间隔预置数量个数据包向目标设备发送探测数据包时,可以在第一次发送探测数据包后,间隔n个数据包第二次发送探测数据包,在发送第二次数据包后,又间隔n个数据包第三次发送探测数据包……以此类推,直至根据各探测数据包,可以确定当前周期内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为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在传输线路中有数据流量通过时,间隔预置时长或预置数量个数据包向目标设备发送探测数据包,以根据目标设备在收到探测数据包后发送的反馈数据包获取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进而根据性能参数中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性能参数,确定得到目标传输线路。本申请实施例间隔预置时长或预置数量个数据包向目标设备发送探测数据包,因此可以避免一次发送多个探测数据包导致探测数据包占用带宽过多的问题,减少对传输线路中正在传输的数据的影响。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106中,根据各传输线路的目标性能参数,从各传输线路中确定用于传输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包括:
步骤302,根据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从传输线路中确定候选传输线路,候选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满足目标数据的数据传输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数据的数据传输条件用于表征目标数据在传输时,对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的最低要求,例如,数据传输条件可以是对性能参数预先设定的性能参数阈值,如丢包率小于5%、延迟小于20ms等。性能参数阈值的具体取值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目标数据的传输需要进行选取。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选取性能参数阈值后,可以将性能参数阈值存储于数据库中。在需要对目标数据进行传输时,可以根据目标数据携带的业务标识,从数据库中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性能参数阈值。
示例性的,可以将数据传输性能优于性能参数阈值所表征的数据传输性能的传输线路确定为候选传输线路。例如,当性能参数为丢包率时,可以将丢包率低于目标数据的丢包率阈值的传输线路作为候选传输线路,当性能参数为可用带宽时,可以将可用带宽高于目标数据的可用带宽阈值的传输线路作为候选传输线路。
在从各传输线路中确定性能参数满足目标数据的数据传输条件的候选传输线路后,可以从候选传输线路中确定目标传输线路。
步骤304,根据各传输线路的目标性能参数,从各候选传输线路中确定第一传输线路,第一传输线路的目标性能参数表征第一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性能,优于第二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性能,第二传输线路为传输线路中除第一传输线路外的传输线路。
步骤306,将第一传输线路作为用于传输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各候选传输线路的目标性能参数,从各候选传输线路中确定目标性能参数所表征的数据传输性能最优的第一传输线路,并将第一传输线路作为目标传输线路。例如,当目标性能参数为丢包率时,由于丢包率越小,数据传输性能越佳,此时可以从各候选传输线路中选择丢包率最小的第一传输线路,并将该第一传输线路作为目标传输线路。当目标性能参数为可用带宽时,由于可用带宽越大,数据传输性能越佳,此时可以从各候选传输线路中选择可用带宽最大的第一传输线路,并将该第一传输线路作为目标传输线路。也即,由于不同的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性能参数可能不同,不同的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传输线路也可能不同。
在确定得到目标传输线路后,可以通过该目标传输线路将目标数据传输至目标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从各性能参数符合目标数据的传输条件的候选传输线路中,选取数据传输性能最优的传输线路,对目标数据进行传输。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实时根据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选择数据传输性能最优的目标传输线路对目标数据进行传输,因此能够提升数据传输的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306中,将第一传输线路作为用于传输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包括:
步骤402,获取各传输线路的带宽占用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带宽占用阈值为预先设定的数值,具体取值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选取。例如,在希望预留更多的带宽进行备用,或希望数据传输效果更好的情况下,带宽占用阈值可以设置的较小;在希望加快数据传输速率的情况下,带宽占用阈值可以设置的较大。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选取带宽占用阈值后,可以将带宽占用阈值存储于数据库中。在需要对目标数据进行传输时,可以根据目标数据携带的业务标识,从数据库中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带宽占用阈值。
步骤404,在第一传输线路当前被占用的带宽小于或者等于第一传输线路对应的带宽占用阈值的情况下,将第一传输线路作为用于传输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
步骤406,或者,在第一传输线路当前被占用的带宽大于第一传输线路对应的带宽占用阈值的情况下,从第二传输线路中确定备用传输线路,将备用传输线路作为用于传输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
其中,备用传输线路当前被占用的带宽未达到对应的带宽占用阈值,且备用传输线路的目标性能参数表征备用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性能,优于第三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性能,第三传输线路为第二传输线路中当前被占用的带宽未达到对应的带宽占用阈值的传输线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传输线路被占用的带宽未超过第一传输线路对应的带宽占用阈值,则可以将第一传输线路作为目标传输线路,对目标数据进行传输;若第一传输线路被占用的带宽超过第一传输线路对应的带宽占用阈值,则可以从其他被占用的带宽未超过对应的带宽占用阈值的传输线路中,选择数据传输性能最优的备用传输线路,并将备用传输线路确定为目标传输线路,进而通过目标传输线路对目标数据进行传输。
例如,若为第一传输线路设置的带宽占用阈值为10兆,但第一传输线路被占用的带宽已达10兆,无法对目标数据进行传输。此时可以从第二传输线路中,确定被占用的带宽未达到对应的带宽占用阈值,且数据传输性能在第二传输线路中最优的传输线路作为备用传输线路,并将备用传输线路确定为目标传输线路,进而通过目标传输线路对目标数据进行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传输线路被占用的带宽未超过第一传输线路的带宽占用阈值,但若通过第一传输线路传输目标数据,会使得第一传输线路被占用的带宽超过第一传输线路的带宽占用阈值时,可以同时通过第一传输线路和备用传输线路对目标数据进行传输。其中,第一传输线路在传输目标数据时使用的带宽为带宽占用阈值与第一传输线路被占用的带宽之间的差值,备用传输线路在传输目标数据时使用的带宽为目标数据需要占用的总带宽与第一传输线路在传输目标数据时使用的带宽的差值。
例如,若为第一传输线路设置的带宽占用阈值为10兆,第一传输线路被占用的带宽已达5兆,目标数据需要占用的带宽为8兆,则数据传输性能最优的第一传输线路无法传输完整的目标数据。此时可以从第二传输线路中,确定被占用的带宽未达到对应的带宽占用阈值,且数据传输性能在第二传输线路中最优的传输线路作为备用传输线路。在传输目标数据时,可以对目标数据进行拆分,将部分目标数据通过第一传输线路剩余的5兆带宽进行传输,余下的目标数据通过备用传输线路进行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二传输线路也无法传输全部余下的目标数据,则还可以从第三传输线路中,确定被占用的带宽未达到对应的带宽占用阈值,且数据传输性能在第三传输线路中最优的传输线路作为第四传输线路。在传输余下的目标数据时,可以对余下的目标数据进行再次拆分,将部分余下的目标数据通过第二传输线路进行传输,剩余的目标数据通过第四传输线路进行传输……以此类推,直至全部目标数据均被传输完毕为止。目标设备可以在收到通过各传输线路传输的数据后,对数据进行整合,得到完整的目标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预先为各数据定义优先级,以解决当同时有多个数据需要进行传输时,各数据在传输时可能出现的冲突问题。例如,若为第一传输线路设置的带宽占用阈值为10兆,第一传输线路被第一目标数据占用的带宽已达5兆,第二目标数据需要占用的带宽为8兆,此时第一传输线路便无法同时传输第一目标数据和第二目标数据。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目标数据对数据传输性能的要求可能比第一目标数据高,若将第一目标数据换至第二传输线路上传输,也不会过多影响第一目标数据的传输质量,但通过第二传输线路传输第二目标数据则会造成第二目标数据的传输质量不佳。
示例性的,此时可以为各待传输的目标数据定义优先级,在有多个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传输线路为同一条目标传输线路,且该目标传输线路当前被占用的带宽大于该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带宽占用阈值的情况下,可以获取各目标数据的优先级,并通过该目标传输线路首先传输优先级最高的目标数据。
以上述示例为例,可以将第二目标数据的传输优先级定义为高,第一目标数据的传输优先级定义为低。当需要传输第二目标数据时,由于第二目标数据的传输优先级比第一目标数据的传输优先级高,且第一传输线路不能同时传输第二目标数据和第一目标数据,此时第一目标数据将被切换至第二传输线路上进行传输,以使得第二目标数据能够通过第一传输线路进行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在目标传输线路被占用的带宽大于带宽占用阈值的情况下,选取备用传输线路,并将备用传输线路作为目标传输线路。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数据传输性能最优的传输线路无法传输完整的目标数据的情况下,选择数据传输性能在余下的传输线路中最优的备用传输线路作为目标传输线路,对目标数据进行传输,因此可以在数据传输质量因带宽限制无法达到最优的情况下,减少带宽限制对数据传输质量造成的影响。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均无法满足目标数据的数据传输条件的情况下,同时在各传输线路中传输目标数据,以使目标设备对通过各传输线路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得到目标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全部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均不满足各性能参数对应的性能参数阈值的情况下,即便通过数据传输性能最优的传输线路对目标数据进行传输,数据传输质量仍然不佳。此时可以对目标数据进行复制,在各传输线路上均传输一份复制的目标数据,以使目标设备对通过各传输线路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得到完整的目标数据。
举例而言,若共有三条传输线路,传输线路一、传输线路二与传输线路三,当目标设备最先通过传输线路一收到目标数据中的1号数据包时,目标设备保留该通过传输线路一传输的1号数据包,当在传输线路二、传输线路三中传输的1号数据包也抵达时,目标设备将通过传输线路二、传输线路三传输的1号数据包丢弃。由于传输线路的抖动,目标设备不必然再通过传输线路一最先收到2号数据包。目标设备最先收到的2号数据包可能是通过传输线路二传输的2号数据包。此时目标设备将保留该通过传输线路二传输的2号数据包,当在传输线路一、传输线路三中传输的2号数据包也抵达时,目标设备将通过传输线路一、传输线路三传输的2号数据包丢弃……以此类推,目标设备可以整合最先抵达目标设备的各数据包,得到完整的目标数据。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对目标数据进行传输时,由于全部传输线路均在传输同样的数据,若某一传输线路发生丢包,目标设备也可以接收通过其他传输线路传输的该数据包,而无需通知数据发送端重发该数据包,故而能够减少丢包率对数据传输质量的影响。由于目标设备仅接收相同的数据包中最先抵达目标设备的数据包,单一传输线路的抖动已不会对数据传输质量造成影响;而若某一传输线路的延迟较大,目标设备也可以接收通过其他延迟较小的传输线路更先抵达的数据包,故而能够减少延迟对数据传输质量的影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减轻单一传输线路的丢包、延迟和抖动对数据传输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在全部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均无法满足目标数据的数据传输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全部传输线路同时传输目标数据,以使目标设备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得到目标数据。因此可以在全部传输线路的传输质量均不佳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减轻单一传输线路的丢包、延迟和抖动对数据传输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步骤108中,采用目标传输线路向目标设备传输目标数据,包括:
步骤502,对目标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数据。
步骤504,通过目标传输线路向目标设备传输加密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对目标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数据,并通过目标传输线路向目标设备传输加密数据。目标设备在收到加密数据后,可以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还原目标数据。本申请实施例对加密处理的方法不作具体限定,凡是能够对目标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的方法均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
示例性的,可以基于IPsec协议(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互联网安全协议)加密目标数据。在基于IPsec协议加密并封装目标数据,得到加密数据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加密数据进行传输:例如,数据发送端可以和数据接收端直接通过目标传输线路进行加密数据的传输;此外,也可以通过骨干网络对加密数据进行传输:在确定和数据发送端最接近的第一骨干网络接入点,以及和数据接收端最接近的第二骨干网络接入点后,数据发送端可以通过数据发送端和第一骨干网络接入点之间的第一目标传输线路,将加密数据发送至第一骨干网络接入点,在骨干网络将加密数据发送至第二骨干网络接入点后,第二骨干网络接入点通过第二骨干网络接入点和数据接收端之间的第二目标传输线路,将加密数据发送至数据接收端。数据接收端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还原得到目标数据。通过骨干网络传输加密数据,可以使加密数据的传输速率更快。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对目标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将加密后的数据通过目标传输线路传输至目标设备,因此可以提升目标数据在目标传输线路中传输时的安全性。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下通过具体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加以说明。
参照图6、图7、图8所示,示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同时提供智能路由等网络优化功能、安全功能(防攻击、防病毒),并可同时支持多运营商传输线路的随意组合。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一类数据均对应一个默认的目标性能参数,例如,在进行视频会议时产生的数据对应的目标性能参数可以均为延迟,在进行数据备份时产生的数据对应的目标性能参数可以均为可用带宽。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对各数据手动设定各数据对应的目标性能参数。同时,各数据还预设有对应的性能参数阈值、传输优先级等。
在开始传输目标数据之前,可以在所有传输线路中均发送一次第二监测数据,以获取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若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均无法满足目标数据对应的性能参数阈值,此时可以对目标数据进行复制,同时在所有传输线路中传输目标数据,此种数据传输方式为图7中应用的多活。
若在各传输线路中,有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可以满足目标数据对应的性能参数阈值,则此时可以将满足目标数据对应的性能参数阈值的传输线路作为候选传输线路,并根据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性能参数,从各候选传输线路中确定目标传输线路,进而通过目标传输线路传输目标数据。
在传输目标数据的过程中,可以周期性的获取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取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持续性的线路SLA(Service LevelAgreement,服务等级协议)监控和自适应线路SLA监控。对于有数据通向目标设备的传输线路,可以执行自适应线路SLA监控,也即在通向目标设备的数据中加入SLA监控数据包,以使得目标设备在收到SLA监控数据包后向数据发送端发送反馈信息。对于没有数据通向目标设备的传输线路,可以执行持续性的线路SLA监控,也即每间隔10秒向目标设备发送请求-响应式SLA探测(也即模拟数据SLA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在SLA PDU中加入SLA监控数据包,以使得目标设备在收到SLA监控数据包后向数据发送端发送反馈信息。数据发送端在收到反馈信息后可以根据反馈信息确定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
当检测到其他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性能比当前的目标传输线路更优时,可以将该传输线路作为新的目标传输线路,将目标数据切换至新的目标传输线路上进行传输。此种数据传输方式为图7中应用的智能选路。
为保证数据传输的质量,还可以为各传输线路预先设定各传输线路对应的带宽占用阈值。当选取的目标传输线路被占用的带宽大于或等于目标传输线路对应的带宽占用阈值,已无法传输完整的目标数据时,可以将超出带宽占用阈值部分的目标数据分配至在被占用的带宽未达到带宽占用阈值的传输线路中,数据传输性能最优的传输线路上传输。此种数据传输方式为图7中应用的智能聚合。
在传输目标数据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对目标数据进行传输:参照图8所示,CPE1设备(Customer Premise(s)Equipment,客户终端设备)(数据发送端)可以接入多家运营商的无线数据线路,直接与CPE2设备(数据接收端)建立IPSec隧道进行通讯,目标数据在CPE1设备进行隧道封装和加密,到达CPE2设备后进行一次隧道解封装和解密,以还原目标数据。CPE1设备和CPE2设备之间传输目标数据的传输线路为依据前述数据传输方法确定的目标传输线路。
在另一种数据传输方式中,CPE1设备可以接入多家运营商无线数据线路,和距离CPE1设备最近的PoP节点(Point of Presence,入网点)之间建立IPsec隧道。同时,CPE2也与距离CPE2设备最近的PoP节点之间建立IPsec隧道。CPE1设备与距离CPE1设备最近的PoP节点之间传输目标数据的传输线路为依据前述数据传输方法确定的第一目标传输线路,CPE2设备距离CPE2设备最近的PoP节点之间传输目标数据的传输线路为依据前述数据传输方法确定的第二目标传输线路,在此种数据传输方式中,目标数据通过骨干网络进行加速传输,而非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由于骨干站点对目标数据不做缓存,且不同用户传输的数据通过IPSec隧道相互隔离,因此可以减少数据泄露的风险,保证目标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CPE设备融合网络传输模块和安全模块,还可以极大地简化用户网络边界部署的设备数量,减少硬件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同时接入多家运营商的4G、5G链路,并选择数据传输性能最优的目标传输线路对目标数据进行传输,因此能够支持多运营商无线移动通讯接入,排除单一运营商信号质量对数据传输的限制,改善因单一运营商移动通讯信号强度不一,穿透能力参差等客观条件造成的网络传输慢,卡顿等问题。此外,在通过目标传输线路传输目标数据时,客户需要传输的目标数据还可以通过IPSec隧道进行隔离,因此能够防止数据泄露的风险,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改善因无线移动通讯的信号问题所带来的网络质量不佳而导致企业应用访问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简化网络边界运维难度,减少运维人力成本。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数据传输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获取模块902,第一确定模块904,第二确定模块906,第一传输模块908,其中:
获取模块902,用于周期性获取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
第一确定模块904,用于根据待传输的目标数据,从所述性能参数中确定目标性能参数;
第二确定模块906,用于在一个周期内,根据各所述传输线路的所述目标性能参数,从各所述传输线路中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
第一传输模块908,用于采用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向目标设备传输所述目标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通过周期性获取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并根据待传输的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性能参数,可以在一个周期内从各传输线路中确定目标传输线路,并通过目标传输线路向目标设备传输目标数据。因此若在下一个周期中确定得到的目标传输线路发生变化,则可以改变目标传输线路,继续向目标设备传输数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实时根据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选择数据传输性能最优的目标传输线路对目标数据进行传输,因此能够提升数据传输的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902,还用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902,还用于:
在任一周期内,针对任一所述传输线路,通过所述传输线路,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探测数据包;
接收所述目标设备针对所述探测数据包的反馈数据包;
基于所述探测数据包及所述反馈数据包,获取各所述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902,还用于:
在所述传输线路中有数据通向所述目标设备时,在一个周期内,间隔预置时长或间隔预置数量个数据包,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探测数据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906,还用于:
根据各所述传输线路的所述性能参数,从所述传输线路中确定候选传输线路,所述候选传输线路的所述性能参数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传输条件;
根据各所述传输线路的目标性能参数,从各所述候选传输线路中确定第一传输线路,所述第一传输线路的所述目标性能参数表征所述第一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性能,优于第二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性能,所述第二传输线路为所述传输线路中除所述第一传输线路外的传输线路;
将所述第一传输线路作为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906,还用于:
获取各所述传输线路的带宽占用阈值;
在所述第一传输线路当前被占用的带宽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对应的所述带宽占用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传输线路作为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
或者,在所述第一传输线路当前被占用的带宽大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对应的所述带宽占用阈值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中确定备用传输线路,将所述备用传输线路作为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
其中,所述备用传输线路当前被占用的带宽未达到对应的所述带宽占用阈值,且所述备用传输线路的所述目标性能参数表征所述备用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性能,优于第三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性能,所述第三传输线路为所述第二传输线路中当前被占用的带宽未达到对应的所述带宽占用阈值的传输线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在各所述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均无法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传输条件的情况下,同时在各所述传输线路中传输所述目标数据,以使所述目标设备对通过各所述传输线路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得到所述目标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模块908,还用于:
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数据;
通过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向目标设备传输所述加密数据。
上述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0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服务自动降级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周期性获取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
根据待传输的目标数据,从所述性能参数中确定目标性能参数;
在一个周期内,根据各所述传输线路的所述目标性能参数,从各所述传输线路中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
采用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向目标设备传输所述目标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性获取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包括:
在任一周期内,针对任一所述传输线路,通过所述传输线路,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探测数据包;
接收所述目标设备针对所述探测数据包的反馈数据包;
基于所述探测数据包及所述反馈数据包,获取各所述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传输线路,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探测数据包,包括:
在所述传输线路中有数据通向所述目标设备时,在一个周期内,间隔预置时长或间隔预置数量个数据包,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探测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传输线路的目标性能参数,从各所述传输线路中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包括:
根据各所述传输线路的所述性能参数,从所述传输线路中确定候选传输线路,所述候选传输线路的所述性能参数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传输条件;
根据各所述传输线路的目标性能参数,从各所述候选传输线路中确定第一传输线路,所述第一传输线路的所述目标性能参数表征所述第一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性能,优于第二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性能,所述第二传输线路为所述传输线路中除所述第一传输线路外的传输线路;
将所述第一传输线路作为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传输线路作为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包括:
获取各所述传输线路的带宽占用阈值;
在所述第一传输线路当前被占用的带宽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对应的所述带宽占用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传输线路作为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
或者,在所述第一传输线路当前被占用的带宽大于所述第一传输线路对应的所述带宽占用阈值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二传输线路中确定备用传输线路,将所述备用传输线路作为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
其中,所述备用传输线路当前被占用的带宽未达到对应的所述带宽占用阈值,且所述备用传输线路的所述目标性能参数表征所述备用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性能,优于第三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性能,所述第三传输线路为所述第二传输线路中当前被占用的带宽未达到对应的所述带宽占用阈值的传输线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各所述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均无法满足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传输条件的情况下,同时在各所述传输线路中传输所述目标数据,以使所述目标设备对通过各所述传输线路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得到所述目标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向目标设备传输所述目标数据,包括:
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数据;
通过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向目标设备传输所述加密数据。
8.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周期性获取各传输线路的性能参数;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传输的目标数据,从所述性能参数中确定目标性能参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一个周期内,根据各所述传输线路的所述目标性能参数,从各所述传输线路中确定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传输线路;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目标传输线路向目标设备传输所述目标数据。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0846318.6A 2022-07-19 2022-07-19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2261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6318.6A CN115226132B (zh) 2022-07-19 2022-07-19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6318.6A CN115226132B (zh) 2022-07-19 2022-07-19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26132A true CN115226132A (zh) 2022-10-21
CN115226132B CN115226132B (zh) 2023-05-16

Family

ID=83612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46318.6A Active CN115226132B (zh) 2022-07-19 2022-07-19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2613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85571A (zh) * 2023-04-20 2023-05-30 深圳市科力锐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7615398A (zh) * 2024-01-23 2024-02-27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7114A (zh) * 2020-03-25 2020-07-24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91816A (zh) * 2020-11-13 2021-01-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630808A (zh) * 2021-08-05 2021-11-09 神州融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第一设备、第二设备
CN113645662A (zh) * 2021-08-17 2021-11-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465658A (zh) * 2022-04-02 2022-05-10 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传输链路选择方法、通信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7114A (zh) * 2020-03-25 2020-07-24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91816A (zh) * 2020-11-13 2021-01-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630808A (zh) * 2021-08-05 2021-11-09 神州融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第一设备、第二设备
CN113645662A (zh) * 2021-08-17 2021-11-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465658A (zh) * 2022-04-02 2022-05-10 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传输链路选择方法、通信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85571A (zh) * 2023-04-20 2023-05-30 深圳市科力锐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7615398A (zh) * 2024-01-23 2024-02-27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7615398B (zh) * 2024-01-23 2024-04-16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26132B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2334B2 (en) Distributed quality-of-service (QoS) in an overlay network using capacity enforcement
CN115226132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595231B2 (en) Metric based dynamic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PN) tunnel between branch gateway devices
US20100274893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limiting focused server overload in a network
US10897516B2 (en) Application buffering of packets by fog computing node for deterministic network transport
CN11067742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vpn设备
US11303586B2 (en) Switching and load balancing technique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70195237A1 (en) Distributed quality-of-service (QoS) mechanism in an overlay network having edge regions
CN114285758A (zh) 基于opnet的通信网络优化仿真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1555982B (zh) 一种基于IPv6扩展头的报文智能选路的方法和系统
Zhu et al. A congestion-aware and robust multicast protocol in SDN-based data center networks
CN116418876A (zh) 一种算力网络服务的迁移方法、系统及云管理平台
EP3125472A1 (e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to control how a transmission of packets of a data flow is realized
CN109995664A (zh) 一种发送数据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3676493A (zh) 一种基于mobike协议的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Klapez et al. Towards massively multipath transmissions for public safety communications
CN112838983B (zh)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代理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380981B (zh) 一种流量分发方法及设备
US10103950B2 (en) Hub filtering
CN108400897B (zh) 网络安全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18177003A1 (zh) 一种计费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US10778781B2 (en) Contention management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O2018082518A1 (zh) 一种隧道调整方法和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0789380B2 (en) Intelligent write protection cache (IWPC) in an adaptive private network (APN)
US20160269304A1 (en) Method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packet transmission tim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