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49634B - 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微型气体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微型气体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49634B
CN113049634B CN202110316886.0A CN202110316886A CN113049634B CN 113049634 B CN113049634 B CN 113049634B CN 202110316886 A CN202110316886 A CN 202110316886A CN 113049634 B CN113049634 B CN 1130496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micro
pcb
gas sensor
vapor de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68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49634A (zh
Inventor
胡国庆
田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Xinsheng Micro Nan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Xinsheng Micro Nan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Xinsheng Micro Nan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Xinsheng Micro Nan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1688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496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49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9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49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96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01N25/2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at, i.e. calorimetry, e.g. by measuring specific heat, by measur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 G01N25/22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at, i.e. calorimetry, e.g. by measuring specific heat, by measur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on combustion or catalytic oxidation, e.g. of components of gas mix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003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for sensing the radiant heat transfer of samples, e.g. emittance met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01N25/2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at, i.e. calorimetry, e.g. by measuring specific heat, by measur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 G01N25/48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at, i.e. calorimetry, e.g. by measuring specific heat, by measur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on solution, sorption, or a chemical reaction not involving combustion or catalytic oxid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01N25/2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at, i.e. calorimetry, e.g. by measuring specific heat, by measur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 G01N25/48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at, i.e. calorimetry, e.g. by measuring specific heat, by measur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on solution, sorption, or a chemical reaction not involving combustion or catalytic oxidation
    • G01N25/4806Detail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sample
    • G01N25/4813Detail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sample concerning the measuring means
    • G01N25/482Detail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sample concerning the measuring means concerning the temperature responsive elem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微型气体传感器,包括由第一PCB、第二PCB和支撑体构成的腔体,所述腔体内位于第一PCB上设置红外探测器,所述腔体内位于第二PCB上设置微加热器,所述红外探测器与微加热器相对设置,且分别电连接到第一PCB和第二PCB上;所述微加热器上方设置气体敏感膜;所述支撑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红外探测器和微加热器均采用MEMS工艺制作而成。本发明所公开的微型气体传感器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制备简单、容易批量生产等优势,在气体敏感膜吸附气体分子并发生反应后,可通过红外探测器检测气体敏感膜表面的温度变化,实现更快的响应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微型气体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微型气体传感器。
背景技术
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生活和安全生产,因此,对气体的快速、准确检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气体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工业生产中的有毒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的检测,小到家居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的监测和预警等,都展现出气体传感器的独特优势和广阔前景。
传统的气体检测设备,如基于质谱、能谱和色谱的气体检测仪,体积较大且价格较高,相比之下,采用MEMS技术制造的气体传感器,尤其是采用金属氧化物气敏材料的半导体气体传感器,以其体积小、功耗低、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批量生产等优点,成为国内外气体传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金属氧化物制作气体敏感膜,在一定的温度下,气体分子在膜表面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使其电阻率发生变化,并通过叉指电极探测到这种变化,从而实现对气体浓度及成分的检测。由于气体分子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需要较高的温度,需要在气体敏感薄膜下制作微加热器以提供一定的温度。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稳定性,但现有方案中通过叉指电极探测气体敏感膜材料内部的电阻率变化来检测气体,其响应时间通常需要几秒甚至几十秒,响应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石油勘测、矿井安全、燃气泄漏、化工过程控制等领域,多一秒等待便多一分危险。因此,有必要发展一种新型气体传感器以实现对气体的快速检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微型气体传感器,通过探测气体敏感膜表面的温度变化,来实现对气体浓度和成分的快速、准确检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微型气体传感器,包括由第一PCB、第二PCB和支撑体构成的腔体,所述腔体内位于第一PCB上设置红外探测器,所述腔体内位于第二PCB上设置微加热器,所述红外探测器与微加热器相对设置,且分别电连接到第一PCB和第二PCB上;所述微加热器上方设置气体敏感膜;所述支撑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所述红外探测器采用MEMS工艺制作而成,其结构包括:
衬底一,设有沿上下向贯通的隔热腔体一;
支撑层一,形成于衬底一的上表面;
热电堆单元,形成于支撑层上,且局部位于隔热腔体的上方,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热偶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热偶层,且第一热偶层、第二热偶层通过第一绝缘层中的通孔连接,以形成热电堆;
第二绝缘层,覆盖第二热偶层,且局部刻蚀出通孔以暴露部分第二热偶层;
红外吸收层,形成于第二绝缘层的上表面;
所述微加热器采用MEMS工艺制作,其结构包括:
衬底二,设有沿上下向贯通的隔热腔体二;
支撑层二,形成于衬底二的上表面;
加热电阻和加热电极,形成于支撑层二的上表面,且加热电极位于隔热腔体二的上方;
第三绝缘层,覆盖加热电阻及加热电极,并局部刻蚀出通孔三以暴露部分加热电极。
上述方案中,所述衬底一和衬底二为半导体衬底,选自硅衬底、锗衬底、SOI衬底、GeOI衬底中的一种。
上述方案中,所述隔热腔体一和隔热腔体二的截面形状包括矩形或梯形,采用干法刻蚀和各向异性湿法腐蚀的方法形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层一和支撑层二、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三绝缘层的材料选自氧化硅、氮化硅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其中,氧化硅采用热氧化、低应力化学气相淀积或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的方法形成,氮化硅通过低压力化学气相沉积或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形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热偶层、第二热偶层、加热电阻和加热电极的材料选自P型多晶硅、N型多晶硅、金属中的一种,其中,P型多晶硅和N型多晶硅通过低应力化学气相淀积、离子注入、退火、刻蚀工艺的组合形成,金属通过剥离工艺形成,或通过先溅射或蒸镀后刻蚀的方法形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红外吸收层的材料为氮化硅,或氮化硅与氧化硅的组合,其中,氧化硅和氮化硅均可通过低应力化学气相淀积或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的方法形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气体敏感膜的材料为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钛、氧化镍、氧化钨中的一种,通过气相法、液相法或固相法的一种形成。
上述方案中,实现红外探测器与第一PCB、微加热器与第二PCB之间电连接的方法为球焊、楔焊的一种,采用的材料为金、铜、银、铝中的一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微型气体传感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微型气体传感器采用MEMS技术制造的微加热器和红外探测器进行气体检测,有体积小、成本低、制备简单、容易批量生产等优势;此外,气体分子在气体敏感膜表面发生反应后,通过红外探测器探测敏感膜表面的温度变化,相比现有技术通过叉指电极探测气体敏感膜材料内部的电阻率的方法可实现更快的响应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微型气体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红外探测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微加热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红外探测器;2、微加热器;3、气体敏感膜;41、第一PCB;42、第二PCB;5、支撑体;51、进气口;52、出气口;101、衬底一;201、衬底二;102、支撑层一;202、支撑层二;103、第一热偶层;104、第一绝缘层;105、第二热偶层;106、第二绝缘层;107、红外吸收层;1041、通孔一;1061、通孔二;203、加热电阻;204、加热电极;205、第三绝缘层;1011、隔热腔体一;2011、隔热腔体二;2051、通孔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微型气体传感器,请参阅图1,包括红外探测器1、微加热器2、形成于微加热器2表面的气体敏感膜3以及由第一PCB 41、第二PCB 42和支撑体5构成的腔体;红外探测器1与微加热器2相对设置,且分别电连接到第一PCB 41、第二PCB42上;此外,支撑体5上还开设有进气口51和出气口52。
具体地,红外探测器1采用MEMS工艺制作而成。请参阅图2,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红外探测器1包括:
衬底一101,设有沿上下向贯通的隔热腔体一1011;
支撑层一102,形成于衬底一101的上表面;
热电堆单元,形成于支撑层一102上,且局部位于隔热腔体一1011的上方,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热偶层103、第一绝缘层104和第二热偶层105,且第一热偶层103、第二热偶层105通过第一绝缘层104中的通孔一1041连接,以形成热电堆;
第二绝缘层106,覆盖第二热偶层105,且局部刻蚀出通孔二1061以暴露部分第二热偶层105;
红外吸收层107,形成于第二绝缘层106的上表面。
具体地,微加热器2同样采用MEMS工艺制作。请参阅图3,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微加热器2包括:
衬底二201,设有沿上下向贯通的隔热腔体二2011;
支撑层二202,形成于衬底二201的上表面;
加热电阻203和加热电极204,形成于支撑层二202的上表面,且加热电极203位于隔热腔体二2011的上方;
第三绝缘层205,覆盖加热电阻203及加热电极204,并局部刻蚀出通孔三2051以暴露部分加热电极204。
进一步地,衬底101和201为常见的半导体衬底,包括但不限于硅衬底、锗衬底、SOI衬底、GeOI衬底的一种;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衬底101和201均为单晶硅衬底。
进一步地,隔热腔体一1011和隔热腔体二2011的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矩形、梯形的一种,采用干法刻蚀和各向异性湿法腐蚀的方法形成;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隔热腔体一1011和隔热腔体二2011均具有矩形截面,采用干法刻蚀的方法形成。
进一步地,支撑层一102和支撑层二202、第一绝缘层104和第二绝缘层106和第三绝缘层205的材料为氧化硅、氮化硅的一种或两种组合,其中,氧化硅可采用热氧化、低应力化学气相淀积、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的方法形成,氮化硅可通过低压力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形成;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支撑层一102和支撑层二202均由氧化硅和氮化硅复合而成,其中,氧化硅通过热氧化的方法形成,氮化硅通过低应力化学气相淀积的方法形成,第一绝缘层104、第二绝缘层106和第三绝缘层205的材料均为氧化硅,均通过低应力化学气相淀积的方法形成。
进一步地,第一热偶层103、第二热偶层105、加热电阻203和加热电极204的材料为P型多晶硅、N型多晶硅、金属的一种;其中,P型多晶硅或N型多晶硅通过低应力化学气相淀积、离子注入、退火、刻蚀工艺的组合形成,金属通过剥离工艺形成,或通过先溅射或蒸镀后刻蚀的方法形成;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热偶层103的材料为P型多晶硅,第二热偶层105的材料为铝,加热电阻203和加热电极204的材料均为铂,其中,P型多晶硅通过低应力化学气相淀积、硼离子注入、退火、刻蚀工艺的组合形成,铝和铂均通过剥离工艺形成。
具体地,红外吸收层107的材料为氮化硅,或为氮化硅与氧化硅的组合,其中,氧化硅和氮化硅均可通过低应力化学气相淀积、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的方法形成;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红外吸收层107的材料为氮化硅,通过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的方法形成。
具体地,气体敏感膜3的材料为金属氧化物,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钛、氧化镍、氧化钨的一种,可通过气相法、液相法或固相法的一种形成;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待测气体进行材料选择。
具体地,实现红外探测器1与第一PCB 41、微加热器2与第二PCB 42之间电连接的方法为球焊、楔焊的一种,采用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铜、银、铝的一种;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金丝球焊的方法实现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微型气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待测气体从进气口51通入腔体后,会被气体敏感膜3吸附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而引起气体敏感膜3的表面温度发生变化,这一温度变化可以被相对设置的红外探测器1捕捉到,从而实现对待测气体的检测。气体分子与气体敏感膜3反应需要较高的温度,微加热器2的作用正是提供这一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待测气体分子被气体敏感膜3吸附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会在气体分子与气体敏感膜3之间引起电子转移,导致气体敏感膜3的电阻率发生变化,传统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正是通过检测这一电阻率变化实现对气体的检测,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响应时间。本发明通过红外探测器1探测气体敏感膜1的表面温度变化,可实现更快的响应速度。此外,通过在气体敏感膜3的材料中添加铂,钯,铱等贵金属还可降低待测气体分子吸附的活化能,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响应时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微型气体传感器以采用MEMS技术制造的微加热器和红外探测器为基础,有体积小、成本低、制备简单、容易批量生产等优势;此外,气体分子在敏感膜表面发生反应后,相比现有方案中通过叉指电极探测敏感材料内部的电阻率变化,本发明通过红外探测器探测敏感膜表面的温度变化,可实现更快的响应速度。
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微型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PCB、第二PCB和支撑体构成的腔体,所述腔体内位于第一PCB上设置红外探测器,所述腔体内位于第二PCB上设置微加热器,所述红外探测器与微加热器相对设置,且分别电连接到第一PCB和第二PCB上;所述微加热器上方设置气体敏感膜;所述支撑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所述红外探测器采用MEMS工艺制作而成,其结构包括:
衬底一,设有沿上下向贯通的隔热腔体一;
支撑层一,形成于衬底一的上表面;
热电堆单元,形成于支撑层上,且局部位于隔热腔体的上方,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热偶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热偶层,且第一热偶层、第二热偶层通过第一绝缘层中的通孔一连接,以形成热电堆;
第二绝缘层,覆盖第二热偶层,且局部刻蚀出通孔二以暴露部分第二热偶层;
红外吸收层,形成于第二绝缘层的上表面;
所述微加热器采用MEMS工艺制作,其结构包括:
衬底二,设有沿上下向贯通的隔热腔体二;
支撑层二,形成于衬底二的上表面;
加热电阻和加热电极,形成于支撑层二的上表面,且加热电极位于隔热腔体二的上方;
第三绝缘层,覆盖加热电阻及加热电极,并局部刻蚀出通孔三以暴露部分加热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微型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一和衬底二为半导体衬底,选自硅衬底、锗衬底、SOI衬底、GeOI衬底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微型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腔体一和隔热腔体二的截面形状包括矩形或梯形,采用干法刻蚀和各向异性湿法腐蚀的方法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微型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一和支撑层二、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三绝缘层的材料选自氧化硅、氮化硅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其中,氧化硅采用热氧化、低应力化学气相淀积或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的方法形成,氮化硅通过低压力化学气相沉积或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微型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偶层、第二热偶层、加热电阻和加热电极的材料选自P型多晶硅、N型多晶硅、金属中的一种,其中,P型多晶硅和N型多晶硅通过低应力化学气相淀积、离子注入、退火、刻蚀工艺的组合形成,金属通过剥离工艺形成,或通过先溅射或蒸镀后刻蚀的方法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微型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吸收层的材料为氮化硅,或氮化硅与氧化硅的组合,其中,氧化硅和氮化硅均可通过低应力化学气相淀积或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的方法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微型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敏感膜的材料为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钛、氧化镍、氧化钨中的一种,通过气相法、液相法或固相法的一种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微型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实现红外探测器与第一PCB、微加热器与第二PCB之间电连接的方法为球焊、楔焊的一种,采用的材料为金、铜、银、铝中的一种。
CN202110316886.0A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微型气体传感器 Active CN1130496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6886.0A CN113049634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微型气体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6886.0A CN113049634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微型气体传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9634A CN113049634A (zh) 2021-06-29
CN113049634B true CN113049634B (zh) 2022-08-23

Family

ID=76515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6886.0A Active CN113049634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微型气体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496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76835B (zh) * 2022-12-08 2023-09-08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差分量热式mems气体传感器及气体检测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68817A (ja) * 2000-12-01 2002-06-14 Yazaki Corp ガス検出装置及びガス検出方法
JP2005221483A (ja) * 2004-02-09 2005-08-18 Denso Corp 赤外線検出器
CN1920528A (zh) * 2005-08-25 2007-02-28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红外线气体分析器
CN101034011A (zh) * 2006-02-27 2007-09-12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适合于批量生产红外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CN103065972A (zh) * 2012-12-28 2013-04-24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P2013160523A (ja) * 2012-02-01 2013-08-19 New Cosmos Electric Corp ガス検知器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05548253A (zh) * 2014-11-02 2016-05-04 重庆奥格美气体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传感器
JP2016151473A (ja) * 2015-02-17 2016-08-22 ヤマハ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熱型センサ
CN110857928A (zh) * 2018-08-23 2020-03-03 吉福有限公司 半导体型气体传感器、多重传感装置及其识别方法
CN111141683A (zh) * 2020-02-27 2020-05-12 苏州诺联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热导气体传感器及红外气体检测方法
CN212207094U (zh) * 2020-05-11 2020-12-22 秦皇岛本征晶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ndir气体检测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42478A1 (en) * 2001-03-28 2002-10-03 Hiroyuki Wado Gas sensor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gas sensor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68817A (ja) * 2000-12-01 2002-06-14 Yazaki Corp ガス検出装置及びガス検出方法
JP2005221483A (ja) * 2004-02-09 2005-08-18 Denso Corp 赤外線検出器
CN1920528A (zh) * 2005-08-25 2007-02-28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红外线气体分析器
CN101034011A (zh) * 2006-02-27 2007-09-12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适合于批量生产红外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JP2013160523A (ja) * 2012-02-01 2013-08-19 New Cosmos Electric Corp ガス検知器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03065972A (zh) * 2012-12-28 2013-04-24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548253A (zh) * 2014-11-02 2016-05-04 重庆奥格美气体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传感器
JP2016151473A (ja) * 2015-02-17 2016-08-22 ヤマハ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熱型センサ
CN110857928A (zh) * 2018-08-23 2020-03-03 吉福有限公司 半导体型气体传感器、多重传感装置及其识别方法
CN111141683A (zh) * 2020-02-27 2020-05-12 苏州诺联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热导气体传感器及红外气体检测方法
CN212207094U (zh) * 2020-05-11 2020-12-22 秦皇岛本征晶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ndir气体检测模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气体传感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马须敬 等;《传感器与微系统》;20180531;第37卷(第5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9634A (zh) 202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ao et al. H2S sensing properties of noble metal doped WO3 thin film sensor fabricated by micromachining
CN101329291B (zh) 一种气敏传感器
CN103412008A (zh) 用于低温检测H2的Pd掺杂SnO2纳米线气体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JPS6323500B2 (zh)
CN106770585B (zh) 一种mems固体电解质氧气传感器的加工方法
CN113049634B (zh) 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微型气体传感器
US10533962B2 (en) Miniature gas sens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458220B (zh) 利用铂钯掺杂的SnO2薄膜的多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66229A (zh) 一种场效应管氢气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US20190178860A1 (en) Miniature gas sensor
CN104316575A (zh) 全硅mems甲烷传感器及瓦斯检测应用和制备方法
CN214749910U (zh) 一种基于热效应的微型气体传感器
CN108275649A (zh) 一种mems可燃气体传感器及其加工方法
CN205139071U (zh) 一种具有两支撑悬梁六层结构的电阻式气体传感器
JP2004037402A (ja) 薄膜ガスセンサ
CN208103923U (zh) 一种氢气传感器
JP2007057254A (ja) 薄膜ガスセ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316577A (zh) 一种基于倒装焊封装的甲烷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KR20190009918A (ko) 반도체 가스 센서
CN115047030A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热失控预警的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Tian et al. Thick and thermally isolated Si microheaters for microfabricated preconcentrators
JP3900016B2 (ja) ガス検出器
KR100511268B1 (ko) 가스센서 제조 방법
JP5212286B2 (ja) 薄膜ガスセンサおよび薄膜ガス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Li et al. Low Concentration CO Gas Sensor Based on Pulsed-Heating and Wafer-Level Fabricated MEMS Hotpl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9

Assignee: Suzhou Taichu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Qingdao Xinsheng micro nan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4402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Micro Gas Sensor Based on Thermal Effec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23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020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