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48486A - 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 - Google Patents

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48486A
CN113048486A CN202110310400.2A CN202110310400A CN113048486A CN 113048486 A CN113048486 A CN 113048486A CN 202110310400 A CN202110310400 A CN 202110310400A CN 113048486 A CN113048486 A CN 1130484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section
furnace body
cooling
industrial w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04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欣
冯双杰
曹珂菲
李栋
崔大韡
郝小红
周钢
林屹
孔令卓
林圣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3104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484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48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84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44Details; Accesso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2203/00Furnace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urnace Housings, Linings, Walls, And Cei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所述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包括炉体、炉顶和烟道,炉体内具有炉膛,炉顶设在炉体的顶部以盖住炉膛的顶部,炉顶上设有出烟口和进料口,出烟口和进料口均与炉膛连通,炉顶包括多个炉板,多个炉板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相邻的两个炉板之间设有密封垫,烟道设在炉顶上且与出烟口连通。本发明能够处理复杂的固体及液体废弃物,方便检修,不易损坏,且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类工业废弃物的产生量在迅速增加。
相关技术中,由于处理炉处理复杂的固体及液体废弃物时,将会导致处理炉的炉膛的温度过高,且复杂废弃物在炉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对炉顶侵蚀严重,导致处理炉的炉顶难以承受高温下复杂的化学侵蚀和强烈的物理冲刷,会出现大面积脱落的情况,从而导致处理炉需要停炉进行检修,降低了处理炉的工作效率,极大影响了工作进程。因此,处理炉只能针对某种特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或者回收处理,例如:公开号CN105698529B改进型侧吹熔池熔炼炉,该专利中的侧吹熔池熔炼炉,由于处理炉炉顶的构造不合理,处理炉处理复杂的固体及液体废弃物时,将会导致炉顶极易被损坏,无法检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该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可以处理复杂的固体及液体废弃物,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具有炉膛;炉顶,所述炉顶设在炉体的顶部以盖住所述炉膛的顶部,所述炉顶上设有出烟口和进料口,所述出烟口和所述进料口均与所述炉膛连通,所述炉顶包括多个炉板,多个所述炉板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相邻的两个所述炉板之间设有密封垫;和烟道,所述烟道设在所述炉顶上且与所述出烟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通过设置通过多个炉板组成炉顶,由此可方便对炉顶进行检修和更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炉板沿所述炉体的长度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炉板依次可拆卸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炉板内具有第一冷却腔,每个所述炉板的底部设有第一捣打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炉顶上方设有吊环,所述炉顶放置在所述炉体的顶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还包括供气组件,所述供气组件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炉体内且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具有第二冷却腔和兑风管道,所述第二冷却腔环绕所述兑风管道设置,所述兑风管道与所述炉膛连通;第二捣打料,所述第二捣打料设在所述本体邻近所述炉膛的一侧;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冷却腔外侧,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冷却腔内且邻近所述第二冷却腔的底面;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第二冷却腔外侧且与所述第二冷却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气组件还包括内环筋板和外环筋板,所述内环筋板和所述外环筋板设在所述本体邻近所述炉膛的一侧,且所述内环筋板的外周面和所述外环筋板的内周面沿所述内环筋板的径向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二捣打料设在所述内环筋板和所述外环筋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冷却腔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腔段和第二腔段,所述第一腔段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二腔段相比于所述第一腔段邻近所述第二捣打料,所述第一腔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腔段的横截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还包括烟气导流装置,所述烟气导流装置与所述炉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烟气导流装置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炉膛内且邻近所述出烟口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烟气导流装置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相对且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彼此相连;多个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夹持在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且多个所述冷却管沿所述第一夹板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烟道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所述出烟口的方向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还包括冷却套,所述冷却套设在所述炉体的外周,所述冷却套内设有冷却通道,所述炉体的外表面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凸起,相邻所述第一凸起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冷却套的内表面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二凸起,相邻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起配合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凸起配合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冷却管道设在所述冷却套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炉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第一炉体段、第二炉体段和第三炉体段,所述第一炉体段的横截面积和所述第三炉体段的横截面积沿从上到下的方向恒定,所述第二炉体段的横截面积沿从上到下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凸起设在所述第二炉体段的外表面;所述冷却套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环绕所述第一炉体段设置,所述第二段环绕所述第二炉体段设置,所述第三段环绕所述第三炉体段设置,所述第二凸起设在所述第二段的内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A-A的主视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的供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的烟气导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的炉体和冷却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的炉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综合处理炉100;
炉体1;炉膛11;第一凸起111;第一凹槽112;第一表面113;第一砖体12;第二砖体13;第一炉体段14;第二炉体段15;第三炉体段16;
冷却套2;冷却通道21;第二凸起22;第二表面221;第二凹槽23;
炉顶3;出烟口31;进料口32;炉板33;第一板331;第二板332;安装板334;第一捣打料335;安装部336;安装孔337;延伸部338;法兰34;锚固钩35;筋板36;第一冷却腔37;第一进液口38;第二出液口39;第一进水管381;第一出水管391;
烟道4;
供气组件5;本体51;第二冷却腔511;第一腔段5111;第二腔段5112;底面5113;兑风管道512;第二捣打料52;进水管53;出水管54;内环筋板55;外环筋板56;
烟气导流装置6;第一夹板61;第二夹板62;冷却管63;
余热回收区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至图7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综合处理炉100,为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更加容易被理解,下面以炉体1沿上下方向延伸为例,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100包括炉体1、冷却套2、炉顶3和烟道4。
炉体1内具有炉膛11。
炉顶3设在炉体1的顶部设以盖住炉膛11的顶部,炉顶3上设有出烟口31和进料口32,出烟口31和进料口32均与炉膛11连通,炉顶3包括多个炉板33,多个炉板33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相邻的两个炉板33之间设有密封垫(图中未示出)。
烟道4设在炉顶3上且与出烟口31连通。由此,工业废弃物从进料口32进入炉膛11内,并在炉膛11内进行反应,从而可以提炼出工业废弃物中的有价金属,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生成的烟气可以通过出烟口31流入烟道4内,烟气再通过烟道4排出炉膛11外。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100通过炉顶3包括多个炉板33,多个炉板33彼此可拆卸地连接,当炉顶3出现局部侵蚀时,可以单独拆卸或者更换被损坏的炉板33,无需停炉检修,从而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了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100的工作效率,相邻的两个炉板33之间设有密封垫,可以防止炉体1内有害危险气体通过炉顶组件之间的缝隙溢出,提高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100的安全性与环保性。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综合处理炉100可对多种类复杂的工业废弃物进行综合处理,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利用。
可选地,密封垫为耐热纤维板。耐热纤维板不仅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而且可以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100在高温等恶劣环境下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炉板33沿炉体1的长度方向排列,多个炉板33依次可拆卸地连接。从而使得多个炉板33依次安装在炉体1的顶部,从而使得炉顶3的设置更加合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炉板33内具有第一冷却腔37,每个炉板33的底部设有第一捣打料335。由此,当处理炉100处理复杂的固体及液体废弃物时,由于炉板33的底面设有第一捣打料335,炉顶3可以承受处理复杂的固体及液体废弃物在高温下产生的复杂的化学侵蚀和强烈的物理冲刷,从而延长了炉板33的使用寿命,通过向第一冷却腔37通入冷却液,有效降低了炉板33的温度,进一步延长了炉顶3的使用寿命,从而使得增大了炉顶3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如图7所示,炉板33包括第一板331、第二板332、安装板334和第一捣打料335。第一板331上设有第一进液口38和第一出液口39,第一进液口38和第一进液口38间隔布置。第二板332位于第一板331下方,且第二板332与第一板331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安装板334与第一板331的外周相连,安装板334与第二板332的外周相连,安装板334、第一板331和第二板332之间形成第一冷却腔37,第一冷却腔37与第一进液口38和第一出液口39连通,相邻炉板33的安装板334彼此相连。
当炉膛11内的温度升高,冷却液可以通过第一进液口38进入第一冷却腔37且从第一出液口39流出第一冷却腔37,进而可对炉板33进行冷却,使得炉板33能够承受在高温下产生的复杂的化学侵蚀和强烈的物理冲刷,防止炉顶组件因温度过高而变形,延长了了炉板33的使用寿命,而且第一进液口38和第一出液口39间隔布置,防止进入第一冷却腔37的冷却液直接从第一出液口39流失,从而增大冷却液在第一冷却腔37内的流动时间,提高冷却液的冷却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板331上设有第一进水管381和第一出水管391,第一进水管381的下端与第一进液口38连通,第一出水管391下端与第一出液口39连通。第一进水管381的上端和第一出水管391上端都安装有法兰34,外部进水管和外部出水管可通过法兰34分别与第一进水管381和第一出水管391连通,从而将外部冷却液通入第一冷却腔37内,从而对炉板33进行冷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安装板334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向上伸出第一板331的安装部336,安装部336上设有安装孔337,相邻炉板33的安装孔337相对布置。即相邻的两个炉板33的安装孔337相互连通,从而便于通过螺栓穿过相邻的两个炉板33的安装孔337以将相邻的两个炉板33安装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安装板334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向下伸出第二板332的延伸部338,延伸部338和第二板332之间形成空腔,第一捣打料335设在空腔内。由此,空腔为第一捣打料335提供安装空间,从而方便第一捣打料335安装在第二板332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炉板33还包括多个锚固钩35,锚固钩35设在空腔内且与第二板332的底部相连,多个锚固钩35间隔布置。第一捣打料335可固定在锚固钩35上,由此,第一捣打料335可更稳定地安装在空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炉板33还包括多个筋板36,筋板36设在第一冷却腔37内,且筋板36与第一板331和第二板332相连。筋板36对炉板33起到支撑加强的作用,保证了使得炉板33形状保持稳定不变形,从而增加了炉板33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炉顶3上方设有吊环(图中为示出),炉顶3放置在炉体1的顶部。具体地,炉顶3中的炉板33上方固定右吊环,炉顶3直接放置在炉体1地顶部,当炉顶3损坏时候,可直接通过吊环将炉顶3从炉体1中拆卸,方便了炉顶3的维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综合处理炉100还包括供气组件5,供气组件5的至少部分设在炉体1内。供气组件5包括本体51、第二捣打料52、进水管53和出水管54。本体51内具有第二冷却腔511和兑风管道512,第二冷却腔511环绕兑风管道512设置,兑风管道512与炉膛11连通。兑风管道512不仅可以鼓入燃料作为补热风口,也可鼓入富氧空气,为炉膛11提供充足的助燃气体,从而使得工业废弃物在炉膛11内充分反应燃烧。在处理复杂废弃物时,熔池中冲刷更加厉害,第二冷却腔511内的冷却液不仅可对供气组件5周边的炉体1进行冷却,大大提升了炉体5抗冲刷性能,也对兑风管道512进行冷却,从而防止兑风管道512因炉膛11内的温度过高而受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捣打料52设在本体51邻近炉膛11的一侧(如图4中本体51的外侧)。由此,第二捣打料52可以避免炉膛11中熔融物质直接接触供气组件5,进而延长了供气组件5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进水管53的一端位于第二冷却腔511外侧,进水管53的另一端伸入第二冷却腔511内且邻近第二冷却腔511的底面5113(如图4所示的第二冷却腔511的内侧面),出水管54位于第二冷却腔511外侧且与第二冷却腔511连通。其中,由于第二冷却腔511的底面5113热负荷强度较大,因此冷却液通过进水管53直接送入第二冷却腔511的底面5113,能够带走第二冷却腔511内部更多的热量,从而提高了冷却液的冷却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供气组件5还包括内环筋板55和外环筋板56,内环筋板55和外环筋板56设在本体51邻近炉膛11的一侧(如图4中本体51的内侧),且内环筋板55和外环筋板56沿内环筋板55的径向方向间隔布置,第二捣打料52设在内环筋板55和外环筋板56之间。即内环筋板55、外环筋板56和本体51之间形成第二捣打料52的安装腔,从而方便第二捣打料52安装在安装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冷却腔511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腔段5111和第二腔段5112,第一腔段5111与进水管53和出水管54连通,第二腔段5112相比于第一腔段5111邻近第二捣打料52,第一腔段5111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腔段5112的横截面积。具体地,冷却腔的右段为第一腔段5111,第一腔段5111的横截面可以为圆环形,第一腔段5111的横截面积较小,由此加快冷却液在第一腔段5111内流动,从而提高冷却液的冷却效率。第二冷却腔511的左段为第二腔段5112,第二腔段5112的横截面可以为矩形,第二腔段5112的横截面积较大,从而为进水管53和出水管54提供安装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综合处理炉100还包括烟气导流装置6,烟气导流装置6与炉体1可拆卸地连接,烟气导流装置6的至少部分位于炉膛11内且邻近出烟口31设置。由于处理复杂废弃物时,出烟口31与炉顶3的连接部位经常受到高温烟气的冲刷,工作环境恶劣,导致此部位极易损坏,因此烟气导流装置6可以对该连接部位起到保护作用。烟气导流装置6还起到了挡板的作用,由于烟气导流装置6设在出烟口31和进料口32之间,当物料从进料口32进入炉膛11内部时候,可防止烟气将物料从出烟口31带走。另外,由于烟气导流装置6与炉体1可拆卸地连接,当烟气导流装置6损坏时候,可以直接更换新的烟气导流装置即可。
具体而言,烟气导流装置6设置在出烟口31和炉顶下方的连接处,烟气导流装置6直接穿射炉体1内,且烟气导流装置6的两端伸出通孔外,从而将烟气导流装置6安装在炉体1内。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限于此,例如,烟气导流装置6也可以通过螺栓或者螺钉直接固定在炉体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烟气导流装置6包括第一夹板61、第二夹板62和多个冷却管63。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相对且间隔布置,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彼此相连。冷却管63夹持在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之间,且多个冷却管63沿第一夹板61的长度方向(如图5所示的上下方向)依次布置。由此,冷却液可以通过冷却管63对烟气导流装置6进行冷却,从而延长了烟气导流装置6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烟道4的横截面积沿远离出烟口31的方向增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100,通过将烟道4的横截面积从下到上增大,从而可以降低烟道4内的烟气的流速,使得出烟速度小于5m/s,从而使得烟气中的烟尘降尘到炉内,从而使得烟气充分燃烧,满足废弃物无害化处置的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烟道4设置在邻近炉体1的周侧,且烟道4的进烟端的周侧的形状与炉体1周侧的形状相配适,从而将烟道4设置在邻近炉体1的周侧上,进而提高了炉顶3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出烟口31与进料口32在炉顶3上之间的间隔距离较远,进一步防止物料被烟气从出烟口31带走,进一步防止物料的流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烟道4的上方设有余热回收区7,从而可以将高温烟气余热回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综合处理炉100还包括冷却套2,冷却套2设在炉体1的外周,冷却套2内设有冷却通道21,炉体1的外表面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凸起111,相邻第一凸起111之间形成第一凹槽112。冷却套2的内表面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二凸起22,相邻第二凸起22之间形成第二凹槽23。其中第二凸起22配合在第一凹槽112内,第一凸起111配合在第二凹槽23内,冷却管63道设在冷却套2内。
由于处理复杂固体废弃物及液体废弃物在炉膛11内产生的温度比处理单一废弃物在炉膛11内产生的温度至少要高200℃,因此通过将冷却套2设在炉体1的外周,冷却套2内设有冷却通道21,从而对综合处理炉100的炉体1进行全包围式冷却,有效降低了处理炉的炉体1的温度,防止由于炉身温度过高而导致炉体1被高温侵蚀而受损,从而延长了综合处理炉100的使用寿命,而且通过第一凸起111和第二凹槽23的配合以及第一凹槽112和第二凸起22的配合,不仅增大了冷却套2与炉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冷却套2对炉体1的冷却效率,而且使得冷却套2对在炉体1起到承托的作用,保证了炉体1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起111具有远离炉体1的内表面的第一表面113(如图6所示的第一凸起111的外表面),第二凸起22具有远离冷却套2的外表面的第二表面221(如图6所示的第二凸起22的内表面)。相邻第一凸起111中,位于上方的第一凸起111的第一表面113相比于位于下方的第一凸起111的第一表面113远离空腔的中心。相邻第二凸起22中,位于下方的第二凸起22的第二表面221相比于位于上方的第二凸起22的第二表面221邻近空腔的中心。
如图6所示,相邻第一凸起111中,在内外方向上,上方的第一凸起111的外表面位于下方的第一凸起111的外表面外侧。相邻第二凸起22中,在内外方向上,下方的第二凸起22的内表面位于上方的第二凸起22的内表面的内侧。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100,通过上述炉体1和冷却套2的配合,不仅便于炉体1安装在冷却套2上,而且增加了冷却套2对炉体1的承托作用,进而使得炉体1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炉体1的内表面在上下方向上呈阶梯状。如图6所示,炉体1的内表面从下到上呈阶梯状且向外展开,增大了炉膛11的横截面积,进而提高了炉体1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炉体1由砖体砌筑而成且包括多个第一砖体12和多个第二砖体13,第一砖体12和第二砖体13在上下方向上一一交替布置,且第一砖体12的长度(如第一砖体12在内外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二砖体13的长度(如第二砖体13在内外方向上的尺寸)。
相邻布置的第一砖体12和第二砖体13中,且第一砖体12位于第二砖体13下方,第一砖体12的内侧面相比于第二砖体13的内侧面邻近空腔的中心,第一砖体12的外侧面相比于第二砖体13的外侧面邻近空腔的中心。如图6所示,对于相邻布置的第一砖体12和第二砖体13中,且第一砖体12在下,第二砖体13在上,在内外方向上,第一砖体12的内侧面位于第二砖体13的内侧面的内侧,第一砖体12的外侧面位于第二砖体13的外侧面的内侧。由此,形成炉体1所采用的砖体的类型相对较少,降低炉体1加工制造的难度,节约成本,从而使得炉体1的结构更加合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炉体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第一炉体段14、第二炉体段15和第三炉体段16。第一炉体段14的横截面积和第三炉体段16的横截面积沿从上到下的方向恒定,第二炉体段15的横截面积沿从上到下的方向逐渐减小。第三炉体段16可提炼工业废弃物中的有价金属,从而可将工业废弃物中的有价金属在第三炉体段14内进行还原反应。第二炉体段15的容积成扩大趋势,可燃性气体在第二炉体段15内进行燃烧,因此第二炉体段15的热负荷强度最大,工作环境较差,极易由于温度过高使得第二炉体段15损坏。第一炉体段14为了进一步用于处理未燃烧的可燃物,第一炉体段14使得可燃气体燃烧更加充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第一凸起111设在第二炉体段15的外表面,冷却套2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一段环绕第一炉体段14设置,第二段环绕第二炉体段15设置,第三段环绕第三炉体段16设置,第二凸起22设在第二段的内表面。由此冷却液通过冷却套2可以对第二炉体段15进行冷却,降低了第二炉体段15的温度,避免综合处理炉100的炉体1温度过高,进而延长了综合处理炉100的使用寿命。
下面参考图1描述本发明一些具体示例的综合处理炉100。
根据本发明具体示例的综合处理炉100包括炉体1、冷却套2、炉顶3、烟道4、供气组件5和烟气导流装置6。
炉体1由砖体砌筑而成,炉体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第一炉体段14、第二炉体段15和第三炉体段16,第一炉体段14的横截面积和第三炉体段16的横截面积沿从上到下的方向恒定,第二炉体段15的横截面积沿从上到下的方向逐渐减小,第二炉体段15包括多个第一砖体12和多个第二砖体13,第一砖体12的长度小于第二砖体13的长度,第一砖体12和第二砖体13在上下方向上一一交替布置,对于相邻布置的第一砖体12和第二砖体13中,且第一砖体12在下,第二砖体13在上,在内外方向上,第一砖体12的内侧面位于第二砖体13的内侧面的内侧,第一砖体12的外侧面位于第二砖体13的外侧面的内侧,第二砖体13的外侧面形成第一凸起111,两个相邻的第二砖体13和第一砖体12的外侧面形成第一凹槽112,第一砖体12的内侧面相比于第二砖体13的内侧面邻近空腔的中心,第一砖体12的外侧面相比于第二砖体13的外侧面邻近空腔的中心。炉体1的内表面在上下方向上呈阶梯状。由此,使得炉体的设置更加合理。
冷却套2设在炉体1的外周,冷却套2内设有冷却通道21,其中,第二炉体段15的冷却套2的内表面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二凸起22,相邻第二凸起22之间形成第二凹槽23,第二凸起22配合在第一凹槽112内,第一凸起111配合在第二凹槽23内,冷却管63道设在冷却套2内。
炉顶3设在炉体1的顶部以盖住炉膛11的顶部。炉顶3包括多个炉板33,多个炉板33彼此相连,相邻的炉板33之间设有为耐热纤维密封板。
炉板33包括第一板331、第二板332、安装板334和第一捣打料335。第二板332位于第一板331下方,且第二板332与第一板331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安装板334与第一板331的外周相连,安装板334与第二板332的外周相连,安装板334、第一板331和第二板332之间形成第一冷却腔37,第一冷却腔37内设有多个筋板36。第一板331上设有间隔设有第一进液口38和第一出液口39,第一进液口38和第一出液口39与第一冷却腔37连通。安装板334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向上伸出第一板331的安装部336,安装部336上设有安装孔337,相邻炉板33的安装孔337相对布置。安装板334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向下伸出第二板332的延伸部338,延伸部338和第二板332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间隔设有多个锚固钩35,第一捣打料335通过锚固钩35设在空腔内。
炉顶3上设有出烟口31和进料口32,出烟口31和进料口32均与炉膛11连通,进烟口和出烟口31在炉顶3上之间的间隔距离较远,炉顶3上设有与进烟口连通的烟道4,烟道4设置在邻近炉体1的周侧,且烟道4的进烟端的周侧的形状与炉体1周侧的形状相配适,从而将烟道4设置在邻近炉体1的周侧上,进而提高了炉顶3的利用率,烟道4的横截面积从下到上增大,从而使得降低烟气的流速,使得烟气更好的降尘。
第三炉体段16上间隔设有多个供气组件5,供气组件5的一部分设在炉膛11内且包括本体51、第二捣打料52、进水管53、出水管54、内环筋板55和外环筋板56。本体51内具有第二冷却腔511和兑风管道512,第二冷却腔511环绕兑风管道512设置,进水管53的一端位于第二冷却腔511外侧,进水管53的另一端伸入第二冷却腔511内且邻近第二冷却腔511的底面5113,出水管54位于第二冷却腔511外侧且与第二冷却腔511连通,内环筋板55和外环筋板56设在本体51邻近炉体1的一侧,且内环筋板55和外环筋板56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二捣打料52设在内环筋板55和外环筋板56之间。
第二冷却腔511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腔段5111和第二腔段5112,第一腔段5111的横截面可以为圆环形,第一腔段5111的横截面积较小,由此加快冷却液在第一腔段5111内流动,从而提高冷却冷却液的冷却效率。第二腔段5112的横截面可以为矩形腔,且第二腔段5112的横截面积较大,从而为进水管53和出水管54提供安装空间。
烟气导流装置6穿设在炉体1内,烟气导流装置6两端伸出炉体1外,烟气导流装置6的的一部分位于炉膛11内且邻近出烟口31设置,烟气导流装置6包括第一夹板61、第二夹板62和多个冷却管63。多个冷却管63设置在两沿第一夹板61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且多个冷却管63夹持在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之间。从而对烟气导流装置6进行冷却,延长烟气导流装置6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体,所述炉体内具有炉膛;
炉顶,所述炉顶设在炉体的顶部以盖住所述炉膛的顶部,所述炉顶上设有出烟口和进料口,所述出烟口和所述进料口均与所述炉膛连通,所述炉顶包括多个炉板,多个所述炉板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相邻的两个所述炉板之间设有密封垫;和
烟道,所述烟道设在所述炉顶上且与所述出烟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炉板沿所述炉体的长度方向排列,多个所述炉板依次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炉板内具有第一冷却腔,每个所述炉板的底部设有第一捣打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顶上方设有吊环,所述炉顶放置在所述炉体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气组件,所述供气组件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炉体内且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内具有第二冷却腔和兑风管道,所述第二冷却腔环绕所述兑风管道设置,所述兑风管道与所述炉膛连通;
第二捣打料,所述第二捣打料设在所述本体邻近所述炉膛的一侧;
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冷却腔外侧,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冷却腔内且邻近所述第二冷却腔的底面;
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第二冷却腔外侧且与所述第二冷却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组件还包括内环筋板和外环筋板,所述内环筋板和所述外环筋板设在所述本体邻近所述炉膛的一侧,且所述内环筋板和所述外环筋板沿所述内环筋板的径向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二捣打料设在所述内环筋板和所述外环筋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腔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腔段和第二腔段,所述第一腔段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二腔段相比于所述第一腔段邻近所述第二捣打料,所述第一腔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腔段的横截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烟气导流装置,所述烟气导流装置与所述炉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烟气导流装置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炉膛内且邻近所述出烟口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导流装置包括:
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相对且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彼此相连;
多个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夹持在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且多个所述冷却管沿所述第一夹板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所述出烟口的方向增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套,所述冷却套设在所述炉体的外周,所述冷却套内设有冷却通道,所述炉体的外表面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凸起,相邻所述第一凸起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冷却套的内表面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二凸起,相邻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起配合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凸起配合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冷却管道设在所述冷却套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第一炉体段、第二炉体段和第三炉体段,所述第一炉体段的横截面积和所述第三炉体段的横截面积沿从上到下的方向恒定,所述第二炉体段的横截面积沿从上到下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凸起设在所述第二炉体段的外表面;
所述冷却套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环绕所述第一炉体段设置,所述第二段环绕所述第二炉体段设置,所述第三段环绕所述第三炉体段设置,所述第二凸起设在所述第二段的内表面。
CN202110310400.2A 2021-03-23 2021-03-23 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 Pending CN1130484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0400.2A CN113048486A (zh) 2021-03-23 2021-03-23 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0400.2A CN113048486A (zh) 2021-03-23 2021-03-23 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8486A true CN113048486A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14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0400.2A Pending CN113048486A (zh) 2021-03-23 2021-03-23 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4848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0148A (zh) * 2021-11-03 2021-11-30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侧吹炉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97030A (en) * 1976-01-07 1978-06-27 Rene Desaar Lance for desulphurizing cast iron or steel
CN1037361A (zh) * 1988-04-28 1989-11-22 德赛尔研究和发展所 内含冷却腔的喷射或喷气喷枪
WO2010029622A1 (ja) * 2008-09-11 2010-03-18 Takeda Morio 廃棄物処理装置および廃棄物処理方法
CN202066382U (zh) * 2011-05-20 2011-12-07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富氧侧吹炉炉顶钢水套装置
CN205368465U (zh) * 2015-12-30 2016-07-06 黄艳玲 高产能铜镍矿竖式双侧吹熔炼炉
CN205482383U (zh) * 2015-12-11 2016-08-17 芜湖福记恒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铜水套
CN211921659U (zh) * 2020-02-07 2020-11-13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综合回收处理炉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97030A (en) * 1976-01-07 1978-06-27 Rene Desaar Lance for desulphurizing cast iron or steel
CN1037361A (zh) * 1988-04-28 1989-11-22 德赛尔研究和发展所 内含冷却腔的喷射或喷气喷枪
WO2010029622A1 (ja) * 2008-09-11 2010-03-18 Takeda Morio 廃棄物処理装置および廃棄物処理方法
CN202066382U (zh) * 2011-05-20 2011-12-07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富氧侧吹炉炉顶钢水套装置
CN205482383U (zh) * 2015-12-11 2016-08-17 芜湖福记恒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铜水套
CN205368465U (zh) * 2015-12-30 2016-07-06 黄艳玲 高产能铜镍矿竖式双侧吹熔炼炉
CN211921659U (zh) * 2020-02-07 2020-11-13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综合回收处理炉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东波等: "《现代有色金属侧吹冶金技术》", 30 June 2019, 冶金工业出版社 *
苏州电力技工学校, 水利水电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0148A (zh) * 2021-11-03 2021-11-30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侧吹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52534B2 (ja) 製鋼用熱交換器システム
US20180112916A1 (en) Dividing-wall rotary kiln apparatus
CN105018149B (zh) 一种生活垃圾等离子气化反应炉
CN105062566B (zh) 一种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的等离子气化反应器
JP2014041001A (ja) 調節可能な熱交換器及び使用方法
CN113048486A (zh) 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
CN215725035U (zh) 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炉
CN211921659U (zh) 综合回收处理炉
CN204589099U (zh) 气流床煤气发生炉
US4678434A (en) Baking furnace for electrodes
GB2179727A (en) Baking electrode
CN203602695U (zh) 侧吹冶炼设备
CN111649585A (zh) 侧吹熔炼炉
CN215447383U (zh) 侧吹炉
CN218583758U (zh) 一种烟化炉包壳连续加入装置
CN1300862A (zh) 成锌冶炼锌法
CN105821526B (zh) 炭纤维连续生产炭化炉及其传动装置
CN214400586U (zh) 高炉用分体式铜冷却壁
CN219810270U (zh) 一种炉壁及固废气化熔融炉
CN211876768U (zh) 电弧炉除尘设备
CN220012556U (zh) 一种水冷炉珊装置
CN219735615U (zh) 黄磷尾气燃烧热风生产装置
CN216047643U (zh) 隧道窑烧嘴结构
US20230324121A1 (en) Exchangeable cooled nose with ceramic injector passage
EP4023774A1 (en) Shaftless air hea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