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47628A - 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47628A CN113047628A CN202110182778.9A CN202110182778A CN113047628A CN 113047628 A CN113047628 A CN 113047628A CN 202110182778 A CN202110182778 A CN 202110182778A CN 113047628 A CN113047628 A CN 1130476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rmwork
- column
- metal
- reinforcement cage
- tem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2—Mounting of reinforcing inserts; Prestressing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3/00—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 E04G13/02—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for columns or like pillars; Special tying or clamping means therefo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3/00—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 E04G13/04—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for lintels, beams, or transoms to be encased separately; Special tying or clamping means therefo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2—Mounting of reinforcing inserts; Prestressing
- E04G21/122—Machines for joining reinforcing bars
- E04G21/123—Wire twisting tool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2—Mounting of reinforcing inserts; Prestressing
- E04G2021/128—Prestressing each strand of a cable one by one to the same ten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其利用标准化设计,分级化组合,能够快速组织钢筋笼构件与金属模板的装配与成型,实现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模板中柱,梁,板及其配套的钢筋笼等结构的分级装配。本发明通过钢筋笼与金属模板装配方法的综合设计,能够实现钢筋笼与金属模板的快速固定与连接,减少现场人工作业量,简化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步骤,降低施工难度,加快钢筋混凝土工程建造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建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成品钢筋笼是一种现有的预制装配建造方法。其中该预制组合钢筋笼构件,由预制竖向结构钢筋笼构件,预制梁钢筋笼构件和预制楼板钢筋笼构件组合装配而成,预制竖向结构钢筋笼构件为预制剪力墙钢筋笼构件或预制柱钢筋笼构件。成品钢筋笼体系能够实现现有构件和工艺无法完成的超大型构件装配和钢筋混凝土大空间民用建筑装配,简化了工序,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但是,现有的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其装配繁琐,尤其,其体外预应力加载装置欠缺周转能力,限制了结构的装配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柱底部成品钢筋笼吊装至定位点,与下部柱钢筋进行连接;步骤二:根据柱钢筋混凝土完成尺寸的要求,选取符合尺寸要求的金属柱脚模板,根据定位点位置,依次在柱底部成品钢筋笼的周边放置柱脚模板;步骤三:柱脚模板安装完成后,通过调平螺栓对柱脚模板进行调平;同时,在柱脚模板的附近架设第一节梁模板支撑,梁模板支撑与柱脚模板之间的间距为0.9m-1.5m;步骤四:将柱钢筋笼上部转运至工位,准确固定后,对上下部分钢筋笼进行机械连接,组装形成柱钢筋笼构件;同时,将柱角模板与柱填充模板进行装配销固,组装形成金属模板分节构件;步骤五:将金属模板分节构件与节点模板,分节组装成为柱模板构件;柱模板构件的最顶层填充模板不安装,用于钢筋笼节点构件与钢筋笼柱构件节点连接;将柱模板构件整体吊装至工位处,与柱脚模板进行定位;同时,在第一节梁模板支撑的顶部进行第二节梁模板支撑的组装;步骤六:架设预应力加载装置,然后将梁侧模板、梁角模板和梁底模板组装形成金属模板分节构件;步骤七:将组装成型的金属模板分节构件进行分节组装;梁模板与柱模板之间通过节点模板连接;步骤八:架设板模板支撑;同时,吊装节点钢筋笼部件,节点钢筋笼部件与柱的连接节点处避开钢筋加密区,并通过接头连接;然后安装柱模板顶层填充模板,使柱模板成型;步骤九:分段装配梁钢筋笼部件,搭接处应与加密区间距,并使用接头进行连接,其连接率为百分之百;然后使用钢筋件销固梁侧边板模板,形成梁模板,同时,在梁模板的下方架设板支撑及板预应力加载装置;步骤十:在工地工厂,根据跨度尺寸的不同,选取对应尺寸的板模板,通过销固连接,将一级模板分节件组装成板模板分块吊装铺设板模板,板构件放置在预应力加载装置的翼缘上;步骤十一:在板模板上铺设钢筋网片,钢筋网片伸入梁中。
可选的,上述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其中,步骤四中,使用接头对上下部钢筋笼的连接部分进行百分之百的机械连接。
可选的,上述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其中,步骤二中,通过销固件对柱底部成品钢筋笼周边的柱脚模板进行紧固连接。
可选的,上述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其中,通过螺栓将柱填充模板底部与柱脚模板进行紧固,通过螺栓将填充模板侧面与柱角侧面进行紧固。
可选的,上述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其中,步骤六中的金属模板分节构件的保护层厚度大于20mm。
可选的,上述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其中,步骤九中的梁钢筋笼部件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
可选的,上述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其中,所述预应力加载装置包括:金属梁,其设置在预应力加载装置的顶部;预应力连接装置,其两端分别连接至金属梁两端的底部;预应力调节装置,其安装在预应力连接装置上,用于调节预应力连接装置与金属梁底部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预应力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段连接装置、第二段连接装置和连接调节装置, 第一段连接装置的一端和第二段连接装置的一端分别连接至连接调节装置;所述连接调节装置分别与第一段连接装置的一端和第二段连接装置的一端之间通过螺纹方式连接,能缩短或延长第一段连接装置的一端和第二段连接装置的一端之间的距离;所述预应力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在预应力连接装置上的安装座和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在安装座上的加载杆,所述加载杆的顶端抵接在金属梁的底部。
可选的,上述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其中,所述梁底模板设置在所述金属梁的顶部。
可选的,上述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其中,所述梁角模板分别设置在梁底模板的两侧,包括竖向设置的竖向板和横向设置的横向板,竖向板和横向板之间形成直角或接近直角的角度。
可选的,上述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其中,所述梁侧模板其分别安装在梁角模板的竖向板的顶部;所述梁底模板、梁角模板和梁侧模板之间采用销固件设置为可拆卸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标准化设计,分级化组合,能够快速组织钢筋笼构件与金属模板的装配与成型,实现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模板中柱,梁,板及其配套的钢筋笼等结构的分级装配。本发明通过钢筋笼与金属模板装配方法的综合设计,能够实现钢筋笼与金属模板的快速固定与连接,减少现场人工作业量,简化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步骤,降低施工难度,加快钢筋混凝土工程建造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步骤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对金属柱脚模板的装配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对柱钢筋笼构件和金属模板分节构件的装配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组装第二节梁模板支撑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预应力加载装置以及其上的梁侧模板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梁模板与节点模板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节点钢筋笼部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节点钢筋笼与柱钢筋笼用接头连接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节点钢筋笼与柱钢筋笼连接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梁钢筋笼部件与钢筋销固梁侧边板模板防止炸模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预应力组件翼缘处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板钢筋与梁搭接的示意图。
图中,1表示钢筋网片;4表示金属柱脚模板;5表示金属模板分节构件;6表示调平螺栓;7表示梁模板;8表示柱钢筋笼构件;10表示板模板;11表示柱模板构件;12表示接头;14表示梁钢筋笼部件;15表示节点钢筋笼部件;18表示柱角模板;19表示柱填充模板;20表示节点模板;21表示板预应力加载装置;22表示梁侧模板;23表示梁角模板;24表示梁底模板;25表示板支撑;31表示金属梁;32表示预应力调节装置;33表示练肌肉调节装置;35表示预应力连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发明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本发明中所述的“内、外”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箱体本身而言,指向箱体内部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而非对本发明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本发明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本发明中所述的“上、下”的含义指的是使用者正对箱体开启状态下的盖子时,由盖子开启的开口方向即为上,由盖子开启的开口指向箱体底面的方向即为下,而非对本发明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下,本发明将成品钢筋笼与金属模板工程的装配方法进行综合设计,提供的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将成品钢筋笼体系与金属模板体系有效的组织结合,完成装配建造。参考图1,其通过分级装配方法,将一级钢筋构件与模板构件,在工厂或工地工厂,装配成二级或三级构件,所述一级构件为在工厂制作预制钢筋网片1,预制钢筋笼2,金属模板件3,二级构件为由一级构件装配成型的钢筋笼构件部件8,金属模板分节件5,三级构件为由一级或二级构件装配成的成品钢筋笼梁构件6,板构件7,柱构件8,或成型的梁模板7,板模板10,柱模板11构件。通过接头12对钢筋笼构件的节点处进行连接,减少了钢筋之间的穿插。通过标准化的金属模板快速定位装置和销固件进行定位和紧固,在装配钢筋笼构件时同时进行模板装配,实现了并行施工。
具体而言,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柱底部成品钢筋笼吊装至定位点,与下部柱钢筋进行连接;
步骤二:根据原设计及规范要求,对钢筋笼构件进行分段设计,并根据柱钢筋混凝土完成尺寸的要求,选取符合尺寸要求的金属柱脚模板4,根据定位点位置,参考图2,依次在柱底部成品钢筋笼的周边放置柱脚模板;其中,所述柱底部成品钢筋笼周边的柱脚模板可通过销固件进行紧固连接;
步骤三:柱脚模板安装完成后,通过调平螺栓6对柱脚模板进行调平;同时,在柱脚模板的附近架设第一节梁模板支撑,梁模板支撑与柱脚模板之间的间距为0.9m-1.5m;
步骤四:将柱钢筋笼上部转运至工位,准确固定后,按照钢筋搭接规范,对上下部分钢筋笼进行机械连接,组装形成柱钢筋笼构件8;同时,将柱角模板18与柱填充模板19进行装配销固,组装形成金属模板分节构件5;其中,可参考图3,采用接头12按照钢筋连接规范对上下部钢筋笼的连接部分进行百分之百的机械连接;其中,在一种实现方式下,可通过螺栓将柱填充模板底部与柱脚模板进行紧固,通过螺栓将填充模板侧面与柱角侧面进行紧固,获得金属模板分节构件5;参考图2以及图3所示,所述的钢筋笼构件部件8,根据原设计及规范要求,由对钢筋笼构件所进行的分段设计获得,其包括:柱构件部件、梁钢筋笼部件和节点钢筋笼部件15,所述各部件均达到符合规范要求,且方便于与金属模板安装;
步骤五:参考图4,将金属模板分节构件5与节点模板20,分节组装成为柱模板构件11;柱模板构件11的最顶层填充模板不安装,用于钢筋笼节点构件与钢筋笼柱构件节点连接,同时预留出模板最顶层填充模板不安装;将柱模板构件11整体吊装至工位处,与柱脚模板进行定位,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紧固;同时,在第一节梁模板支撑的顶部进行第二节梁模板支撑的组装;
步骤六:架设图5所示的预应力加载装置21,然后将梁侧模板22、梁角模板23和梁底模板24组装形成金属模板分节构件5;其中,所述金属模板分节构件5的保护层厚度大于20mm;
步骤七:将组装成型的金属模板分节构件5进行分节组装;梁模板与柱模板之间参照图6所示,通过节点模板20连接;
步骤八:架设板模板支撑;同时,吊装图7所示的节点钢筋笼部件15,节点钢筋笼部件15与柱的连接节点处避开钢筋加密区,并通过图8所示的一级接头等结构连接;然后安装柱模板顶层填充模板,使柱模板成型为图9所示;
步骤九:参照图10所示分段装配梁钢筋笼部件14,梁钢筋笼部件尺寸应按照规范要求,搭接处应与加密区间距,并使用接头12进行连接,其连接率为百分之百;然后使用钢筋件销固梁侧边板模板,形成梁模板7,同时,在梁模板7的下方架设板支撑25及板预应力加载装置21;所述梁钢筋笼部件14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
步骤十:在工地工厂,根据跨度尺寸的不同,选取对应尺寸的板模板,通过销固连接,将一级模板分节件5组装成板模板10分块吊装铺设板模板,通过图11的板支撑25将板构件放置在预应力加载装置的翼缘上;
步骤十一:参照图12在板模板上铺设钢筋网片1,钢筋网片1伸入梁中。
其中,参考图5所示,所述的预应力加载装置21包括:
金属梁31,其设置在预应力加载装置的顶部;
预应力连接装置35,其两端分别连接至金属梁31两端的底部;
预应力调节装置32,其安装在预应力连接装置35上,并调节预应力连接装置35与金属梁31底部之间的距离;
其中,所述预应力连接装置35包括第一段连接装置、第二段连接装置和连接调节装置33, 第一段连接装置的一端和第二段连接装置的一端分别连接至连接调节装置33,而所述第一段连接装置的另一端和第二段连接装置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金属梁1的两端。
在一种更为具体的实现方式下,所述连接调节装置33能够分别与第一段连接装置的一端和第二段连接装置的一端之间通过螺纹方式连接,能缩短或延长第一段连接装置的一端和第二段连接装置的一端之间的距离;
所述预应力调节装置32包括安装在预应力连接装置35上的安装座和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在安装座上的加载杆,所述加载杆的顶端抵接在金属梁31的底部。
参考图5所示,所述梁底模板24设置在所述金属梁31的顶部。所述梁角模板23分别设置在梁底模板24的两侧,包括竖向设置的竖向板和横向设置的横向板,竖向板和横向板之间形成直角或接近直角的角度。
在一种更为具体的方式下,所述的梁角模板23一体化成型,所述竖向板和横向板之间为无缝连接。而所述梁侧模板22可分别安装在梁角模板23的竖向板的顶部。所述梁底模板24、梁角模板23和梁侧模板22之间采用销固件设置为可拆卸连接。
由此,本发明的承载式金属模块化模板系统,可通过标准化模板与成品钢筋笼构件的组合,安装,连接,将成品钢筋笼分级成为能够配合精确定位的柱脚模板、柱填充模板、梁柱节点模板等相对独立的构件,将一级构件(工厂生产件)快速精准地形成二级构件(工地组装件)。承载式模块化金属模板通过模板间的组合定位,快速精确地定位各个模板,同时利用预应力支撑装置,模板装配完成后,可后直接进行混凝土浇筑。承载式金属模板通过模板与支撑体系综合设计,能够进行分级装配,减少三级装配量,实现柱模板间的快速固定与连接,优化减少现场人工作业量,简化施工工序,提高模板可重复利用率,加快钢筋混凝土工程建造效率,节约现场成本。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柱底部成品钢筋笼吊装至定位点,与下部柱钢筋进行连接;
步骤二:根据柱钢筋混凝土完成尺寸的要求,选取符合尺寸要求的金属柱脚模板(4),根据定位点位置,依次在柱底部成品钢筋笼的周边放置柱脚模板;
步骤三:柱脚模板安装完成后,通过调平螺栓(6)对柱脚模板进行调平;同时,在柱脚模板的附近架设第一节梁模板支撑,梁模板支撑与柱脚模板之间的间距为0.9m-1.5m;
步骤四:将柱钢筋笼上部转运至工位,准确固定后,对上下部分钢筋笼进行机械连接,组装形成柱钢筋笼构件(8);同时,将柱角模板(18)与柱填充模板(19)进行装配销固,组装形成金属模板分节构件(5);
步骤五:将金属模板分节构件(5)与节点模板(20),分节组装成为柱模板构件(11);柱模板构件(11)的最顶层填充模板不安装,用于钢筋笼节点构件与钢筋笼柱构件节点连接;将柱模板构件(11)整体吊装至工位处,与柱脚模板进行定位;同时,在第一节梁模板支撑的顶部进行第二节梁模板支撑的组装;
步骤六:架设预应力加载装置(21),然后将梁侧模板(22)、梁角模板(23)和梁底模板(24)组装形成金属模板分节构件(5);
步骤七:将组装成型的金属模板分节构件(5)进行分节组装;梁模板与柱模板之间通过节点模板(20)连接;
步骤八:架设板模板支撑;同时,吊装节点钢筋笼部件(15),节点钢筋笼部件(15)与柱的连接节点处避开钢筋加密区,并通过接头连接;然后安装柱模板顶层填充模板,使柱模板成型;
步骤九:分段装配梁钢筋笼部件(14),搭接处应与加密区间距,并使用接头(12)进行连接,其连接率为百分之百;然后使用钢筋件销固梁侧边板模板,形成梁模板(7),同时,在梁模板(7)的下方架设板支撑(25)及板预应力加载装置(21);
步骤十:在工地工厂,根据跨度尺寸的不同,选取对应尺寸的板模板,通过销固连接,将一级模板分节件(5)组装成板模板(10)分块吊装铺设板模板,板构件放置在预应力加载装置的翼缘上;
步骤十一:在板模板上铺设钢筋网片(1),钢筋网片(1)伸入梁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使用接头(12)对上下部钢筋笼的连接部分进行百分之百的机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通过销固件对柱底部成品钢筋笼周边的柱脚模板进行紧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螺栓将柱填充模板底部与柱脚模板进行紧固,通过螺栓将填充模板侧面与柱角侧面进行紧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的金属模板分节构件(5)的保护层厚度大于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九中的梁钢筋笼部件(14)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加载装置(21)包括:
金属梁(31),其设置在预应力加载装置的顶部;
预应力连接装置(35),其两端分别连接至金属梁(31)两端的底部;
预应力调节装置(32),其安装在预应力连接装置(35)上,用于调节预应力连接装置(35)与金属梁(31)底部之间的距离;
其中,所述预应力连接装置(35)包括第一段连接装置、第二段连接装置和连接调节装置(33), 第一段连接装置的一端和第二段连接装置的一端分别连接至连接调节装置(33);
其中,所述连接调节装置(33)分别与第一段连接装置的一端和第二段连接装置的一端之间通过螺纹方式连接,能缩短或延长第一段连接装置的一端和第二段连接装置的一端之间的距离;
所述预应力调节装置(32)包括安装在预应力连接装置(35)上的安装座和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在安装座上的加载杆,所述加载杆的顶端抵接在金属梁(31)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模板(24)设置在所述金属梁(31)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梁角模板(23)分别设置在梁底模板(24)的两侧,包括竖向设置的竖向板和横向设置的横向板,竖向板和横向板之间形成直角或接近直角的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侧模板(22)其分别安装在梁角模板(23)的竖向板的顶部;
所述梁底模板(24)、梁角模板(23)和梁侧模板(22)之间采用销固件设置为可拆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82778.9A CN113047628B (zh) | 2021-02-07 | 2021-02-07 | 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82778.9A CN113047628B (zh) | 2021-02-07 | 2021-02-07 | 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47628A true CN113047628A (zh) | 2021-06-29 |
CN113047628B CN113047628B (zh) | 2022-05-17 |
Family
ID=76509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82778.9A Active CN113047628B (zh) | 2021-02-07 | 2021-02-07 | 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047628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024833A (en) * | 1961-08-04 | 1966-04-06 | Frances Cleland Main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frame constructions for multi-storey buildings |
JP2000291181A (ja) * | 1999-04-13 | 2000-10-17 | Taisei Corp | プレキャスト耐震壁の構築方法 |
KR100864604B1 (ko) * | 2008-05-19 | 2008-10-22 | (주)크로스구조연구소기술사사무소 | 철근콘크리트 빔 단부연결용 보강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구조물시공방법 |
CN105952061A (zh) * | 2016-06-24 | 2016-09-21 | 东南大学 | 预制剪力墙钢筋笼构件、柱钢筋笼构件及制造装配方法 |
CN106013455A (zh) * | 2016-06-24 | 2016-10-12 | 东南大学 | 一种预制组合钢筋笼构件及其配筋装配方法 |
CN208105477U (zh) * | 2018-03-19 | 2018-11-16 | 北京工业大学 | 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柱-独立基础-混凝土圈梁l形连接节点 |
CN109469202A (zh) * | 2018-12-12 | 2019-03-15 |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预应力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2021
- 2021-02-07 CN CN202110182778.9A patent/CN11304762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024833A (en) * | 1961-08-04 | 1966-04-06 | Frances Cleland Main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frame constructions for multi-storey buildings |
JP2000291181A (ja) * | 1999-04-13 | 2000-10-17 | Taisei Corp | プレキャスト耐震壁の構築方法 |
KR100864604B1 (ko) * | 2008-05-19 | 2008-10-22 | (주)크로스구조연구소기술사사무소 | 철근콘크리트 빔 단부연결용 보강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구조물시공방법 |
CN105952061A (zh) * | 2016-06-24 | 2016-09-21 | 东南大学 | 预制剪力墙钢筋笼构件、柱钢筋笼构件及制造装配方法 |
CN106013455A (zh) * | 2016-06-24 | 2016-10-12 | 东南大学 | 一种预制组合钢筋笼构件及其配筋装配方法 |
CN208105477U (zh) * | 2018-03-19 | 2018-11-16 | 北京工业大学 | 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柱-独立基础-混凝土圈梁l形连接节点 |
CN109469202A (zh) * | 2018-12-12 | 2019-03-15 |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预应力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47628B (zh) | 2022-05-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185467B2 (en) | Modular system of permanent forms for casting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 on site | |
CN106285051B (zh) | 一种预制卫生间及其建造和安装方法 | |
WO2020096526A1 (en) | Prefabricated volumetric module design, fabrication, assembly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 |
CN206053131U (zh) | 预制楼板钢筋笼构件和楼板 | |
CN110748077A (zh) | 一种预应力桁架墙板、使用该墙板制作的墙体及墙体的制作方法 | |
KR20200061161A (ko) | Pc 더블 벽체 세움 제작용 몰드 및 이를 이용한 벽체가 세워진 pc 더블 벽체를 제작하는 방법 | |
US20080005990A1 (en) | Modular system of permanent forms for casting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 on site | |
JP7572413B2 (ja) | 建造物建設方法 | |
CN204645727U (zh) | 一种预制卫生间 | |
CN110656716B (zh) | 一种预制墙板密肋连接的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JP2011219929A (ja) | 戸境耐震壁およびその構築方法 | |
AU2020281139B2 (en) | Prefabricated floor panel, construction and method therefor | |
CN102182309B (zh) | 大型冶金工业厂房钢骨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 | |
CN113047625A (zh) | 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梁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 | |
KR102197994B1 (ko) | 빔 보강 데크플레이트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 |
CN113047628A (zh) | 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 | |
CN109610707A (zh) | 一种预制钢梁与楼板平齐装配的设计及快速施工方法 | |
KR102244658B1 (ko) | 기둥 상단부에 드롭판넬이 형성된 무량판 구조의 시공방법 | |
CN113047627A (zh) | 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 | |
CN112878669A (zh) | 一种承载式金属模块化柱模板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 |
CN112376973A (zh) | 一种平整度超高要求的水池加腋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JP2009256983A (ja) | 建物の構築方法 | |
CN222649125U (zh) | 一种基于组合模壳构件的集成建筑模块 | |
KR102425501B1 (ko) | 프리캐스트와 슬립폼을 이용한 사일로 시공방법 | |
CN118481286B (zh) | 一种梁板一体化预制华夫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