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47442A - 一种房屋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房屋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47442A
CN113047442A CN202110311833.XA CN202110311833A CN113047442A CN 113047442 A CN113047442 A CN 113047442A CN 202110311833 A CN202110311833 A CN 202110311833A CN 113047442 A CN113047442 A CN 1130474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guide pipe
building
building unit
but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18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47442B (zh
Inventor
廖珊
冯惠清
刘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Zhengy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Zhengy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Zhengy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Zhengy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1183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474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47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74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474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74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3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 E04B1/34315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characterised by separable parts
    • E04B1/34331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characterised by separable parts mainly constituted by three-dimensional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8Connections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l
    • E04B1/388Separate connecting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房屋结构,其包括若干建筑单元,每个建筑单元为长方体,建筑单元的下底面中空,建筑单元沿其高度方向的四个端角均贯穿设置有插接孔,建筑单元于每个插接孔的末端连接有与插接孔同轴的插接杆,上下相邻的两个建筑单元通过插接杆插接于插接孔中相连,插接杆同轴设置有环形槽,建筑单元内设置有用于卡接环形槽的倒扣件。通过倒扣件与另一建筑单元插接杆的环形槽进行卡接,使得上下相连的两建筑单元形成整体,插接杆不会在插接孔内发生松动本申请具有模块化建筑连接稳固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房屋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房屋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屋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快速搭建低层房屋结构,通常采用模块化建筑,模块化建筑一般由多个类似于集装箱的模块建筑单元组合堆垛而成,从而形成简易或者临时住房。
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10406069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建筑及其构建方法,其方法为在每个建筑单元的顶部楼板的上表面或底部楼板的下表面均设置有用以供螺栓穿入的连接孔,先将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与楼板上的连接孔对准,然后将螺栓穿入连接板和楼板的连接孔,再锁紧螺栓,即可将支撑件牢牢地固定在建筑单元的楼板上。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相邻两个建筑进行连接的过程中,支撑件与建筑单元的楼板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容易造成支撑件连接上下相邻两建筑单元不稳固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模块化建筑连接稳固,本申请提供一种房屋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房屋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房屋结构,包括若干建筑单元,每个建筑单元为长方体,所述建筑单元的下底面中空,所述建筑单元沿其高度方向的四个端角均贯穿设置有插接孔,所述建筑单元于每个插接孔的末端连接有与插接孔同轴的插接杆,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建筑单元通过插接杆插接于插接孔中相连,所述插接杆同轴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建筑单元内设置有用于卡接环形槽的倒扣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房屋进行修筑的过程中,在地面上进行钻孔,通过起吊机对基层的建筑单元进行起吊,并通过建筑单元的插接杆插接进地面上的钻孔中,完成对基层建筑单元的安装,再通过起吊机对另一建筑单元进行起吊,并将另一建筑单元通过插接杆与基层建筑单元插接孔的插接配合进行相连,在插接杆插入插接孔的过程中,倒扣件卡接进插接杆上设置的环形槽中,因为倒扣件是设置于基层的建筑单元上,所以通过倒扣件与另一建筑单元插接杆的环形槽进行卡接,使得上下相连的两建筑单元形成整体,插接杆不会在插接孔内发生松动,使得上下相邻两模块化建筑连接稳固,同时也不需要通过螺栓对插接杆进行紧固,便于房屋结构快速施工。
可选的,所述倒扣件包括第一导向管、第二导向管和第三导向管,所述插接杆末端设置有第一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楔形块的厚度沿远离插接杆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导向管于建筑单元内沿垂直于插接孔轴线方向与插接孔相连通,所述第一导向管内沿其轴线方向活动穿设有第一横向抵接杆,所述第一横向抵接杆一端用于与第一楔形块的斜面相抵接,所述第二导向管与插接孔轴线相平行,所述第二导向管与第一导向管远离插接孔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导向管内活动穿设有竖向抵接杆,所述竖向抵接杆朝向第一横向抵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二楔形块的厚度沿朝向第一横向抵接杆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横向抵接杆的端部与第二楔形块斜面相抵接,所述第三导向管与第一导向管相平行,所述第三导向管的一端与第二导向管远离第一导向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三导向管远离第二导向管的一端与插接孔相连通,所述第三导向管内活动穿设有第二横向抵接杆,所述第二横向抵接杆朝向第二导向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楔形块,所述第三楔形块的厚度沿朝向第二导向筒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三楔形块的斜面与竖向抵接杆相抵接,所述第二横向抵接杆远离第三楔形块的一端设置有弧形扣,所述弧形扣用于与插接杆上的环形槽相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接杆插入插接孔后,插接杆末端的第一楔形块与第一横向抵接杆相抵接,在插接杆插入插接孔的末端的过程中,第一楔形块抵接第一横向抵接杆沿着第一导向管长度方向朝向竖向抵接杆的第二楔形块进行运动,竖向抵接杆沿着第二导向管长度方向向上运动,竖向抵接杆与第三楔形块相抵接,第三楔形块带动第二横向抵接杆朝向插接杆运动,弧形扣跟随第二横向抵接杆朝向插接杆运动,与此同时,环形槽随着插接杆朝向正对弧形扣的位置进行运动,所以使得弧形扣可以卡接于环形槽中,并且使得弧形扣可以与插接杆相抵紧,使得插接杆不易在插接孔发生松动,便于上下相邻的两建筑单元形成整体。
可选的,所述插接杆上设置有定位支撑件,所述定位支撑件包括弹簧、套环和横杆,所述弹簧套设于插接杆外,所述弹簧一端通过固定板固定于插接杆上,所述套环活动套设于插接杆外,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套环相连,所述固定板与套环之间设置有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端部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第二转杆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杆远离第一转杆的一端与套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和套环之间通过若干连接绳相连,所述连接绳呈直线状态时,所述弹簧压缩,所述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未呈一直线,所述横杆垂直连接于插接杆上,所述弹簧、套环和横杆沿插接杆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横杆内部中空并活动穿设有抵杆,所述横杆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套环通过斜杆穿过开槽与抵杆靠近插接杆的一端相连,所述斜杆分别与套环和抵杆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插接孔横截面直径大于插接杆横截面的直径,为保证两建筑单元上下相连匹配的精准度,在插接杆插入插接孔的过程中,当横杆通过插接杆插入插接孔中后,剪断连接绳,压缩的弹簧开始伸长,使得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发生相对转动,并且使得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转动至呈一直线状态,同时套环沿着插接杆的长度方向滑动,套筒通过斜杆带动抵杆从横杆中滑出,使得抵杆与插接孔内壁相抵接,从而使得插接杆插接进插接孔后,插接杆保持与插接孔同轴,保证了上下相连的两建筑单元匹配的精确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转杆活动套设有套筒,所述第二转杆上设置有用于抵接套筒的挡板,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呈一直线时,所述套筒抵接与挡板上,且所述套筒处于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转动连接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发生相对转动,且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转动至呈一直线状态,套筒从第一转杆上朝向第二转杆滑动,套筒的下端面与挡板进行抵接,套筒对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转动连接处进行遮挡,从而使得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不易发生相对转动,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保持直线状态,使得弹簧不会在抵杆与插接孔内壁相抵接的过程中被压缩,保证了插接杆与插接孔的同轴状态。
可选的,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用于吸附套筒的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挡板上设置有磁铁,磁铁对套筒进行吸附,从而对套筒的位置进行固定,进一步使得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不易发生相对转动。
可选的,所述抵杆远离插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滚轮,使得抵杆在与插接孔内壁抵接的过程中,抵杆与插接孔内壁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轮与插接孔内壁的滚动摩擦,减少了摩擦力,便于插接杆插接进插接孔中。
可选的,所述插接孔上端于建筑单元上同轴且连通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直径沿远离插接孔的方向逐渐增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导向孔,便于对将吊装的建筑单元插接杆通过导向孔的导向插接进插接孔中。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房屋结构构建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房屋结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平整地面,通过钻孔机在地面上钻设供建筑单元插接杆插接的钻孔,通过起吊机对基层的建筑单元进行起吊,并将基层的建筑单元插接杆插接进地面上,完成对基层的建筑单元安装;
步骤二、再通过起吊机对基层建筑单元上方进行下一层建筑单元的安装,并将下一层建筑单元的插接杆插接进基层建筑单元的插接孔中,当横杆通过插接杆插入插接孔中后,在插接孔外剪断连接绳,通过定位支撑件对在插接孔内的插接杆进行校正;
步骤三、插接杆插入插接孔末端与第一横向抵接杆相抵接,第一横向抵接杆朝向竖向抵接杆运动,并抵接竖向抵接杆向上运动,竖向抵接杆抵接第二横向抵接杆朝向插接杆运动,并带动弧形扣卡接进插接杆上的环形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接杆插入插接孔的过程中,通过定位支撑件,使得插接杆与插接孔同轴,再通过设置倒扣件,使得得插接杆不易在插接孔发生松动,便于上下相邻的两建筑单元形成整体,从而使得模块化建筑连接稳固。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插接杆插入插接孔后,插接杆末端的第一楔形块与第一横向抵接杆相抵接,在插接杆插入插接孔的末端的过程中,第一楔形块抵接第一横向抵接杆沿着第一导向管长度方向朝向竖向抵接杆的第二楔形块进行运动,竖向抵接杆沿着第二导向管长度方向向上运动,竖向抵接杆与第三楔形块相抵接,第三楔形块带动第二横向抵接杆朝向插接杆运动,弧形扣跟随第二横向抵接杆朝向插接杆运动,与此同时,环形槽随着插接杆朝向正对弧形扣的位置进行运动,所以使得弧形扣可以卡接于环形槽中,并且使得弧形扣可以与插接杆相抵紧,使得插接杆不易在插接孔发生松动,便于上下相邻的两建筑单元形成整体,从而使得模块化建筑连接稳固;
2.在插接杆插入插接孔的过程中,当横杆通过插接杆插入插接孔中后,剪断连接绳,压缩的弹簧开始伸长,使得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发生相对转动,并且使得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转动至呈一直线状态,同时套环沿着插接杆的长度方向滑动,套筒通过斜杆带动抵杆从横杆中滑出,使得抵杆与插接孔内壁相抵接,从而使得插接杆插接进插接孔后,插接杆保持与插接孔同轴,保证了上下相连的两建筑单元匹配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房屋结构整体图,用于展示上下相邻两个建筑单元的装配关系。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房屋结构的另一局部剖视图,用于展示定位支撑件与插接孔的连接关系。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定位支撑件与插接杆的装配关系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房屋结构的局部剖视图,用于展示倒扣件与环形槽的连接关系。
附图标记说明:1、建筑单元;2、插接孔;3、插接杆;4、环形槽;5、倒扣件;51、第一导向管;52、第二导向管;53、第三导向管;6、第一楔形块;7、第一横向抵接杆;8、竖向抵接杆;9、第二楔形块;10、第二横向抵接杆;11、第三楔形块;12、弧形扣;13、定位支撑件;131、弹簧;132、套环;133、横杆;14、固定板;15、第一转杆;16、第二转杆;17、连接绳;19、抵杆;20、斜杆;21、套筒;22、挡板;23、磁铁;24、滚轮;25、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房屋结构。参照图1,一种房屋结构包括若干建筑单元1,每个建筑单元1为长方体并且为一单独住房空间,建筑单元1的数量根据需要房间数量进行设置。每个建筑单元1的下底面中空,便于上下两个建筑单元1相连后,通过对下一层建筑单元1上端面进行开孔,预制楼梯后,便于上下相邻的两建筑单元1相连通。每个建筑单元1下端面的四个端角处均垂直焊接有插接杆3,最下层的建筑单元1的插接杆3用于插接至地面上开设的钻孔中,使得最下层的建筑单元1形成地基基础。
结合图2和图3,建筑单元1内与插接杆3同轴设置有用于插接杆3插接的插接孔2,每个插接孔2远离插接杆3的一端同轴连通设置有导向孔25,导向孔25的直径沿远离插接孔2的方向逐渐增大,且导向孔25与外界相连通。插接杆3上设置有定位支撑件13,定位支撑件13包括弹簧131、套环132和横杆133。弹簧131套设于插接杆3外,插接杆3上同轴焊接有固定板14,弹簧131的一端焊接于固定板14上。套环132于弹簧131的下方活动套设于插接杆3外,弹簧131远离固定板14的一端与套环132的上端面相焊接。固定板14与套环132之间设置有两组第一转杆15和第二转杆16,两组第一转杆15和第二转杆16分别关于插接杆3的轴线对称,第一转杆15的端部与固定板14通过铰链转动连接,第一转杆15远离固定板14的一端与第二转杆16端部通过铰链转动连接,第二转杆16远离第一转杆15的一端通过铰链与套环132转动连接。第一转杆15活动套设有套筒21,第二转杆16上焊接有用于抵接套筒21的挡板22,挡板22上设置有用于吸附套筒21的磁铁23。
结合图2和图3,固定板14和套环132之间通过两根连接绳17相连,两根连接绳17关于插接杆3的轴线对称设置。两根横杆133垂直焊接于插接杆3上,两根横杆133关于插接杆3的轴线相对称。每根横杆133内部中空并活动穿设有抵杆19,横杆133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开槽,套环132通过斜杆20穿过开槽与抵杆19靠近插接杆3的一端相连,斜杆20分别与套环132和抵杆19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抵杆19远离插接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24,滚轮24的转动轴线与插接杆3的轴线相垂直。
结合图2和图3,连接绳17呈直线状态时,弹簧131压缩,第一转杆15与第二转杆16未呈一直线,套筒21套设于第一转杆15上,抵杆19和滚轮24收纳于横杆133内。当剪断连接绳17时,弹簧131自由伸长,第一转杆15与第二转杆16在弹簧131的作用下发生相对转动,使得第一转杆15和第二转杆16呈一直线,套筒21从第一转杆15滑动至第二转杆16上,且套筒21的下端面与挡板22上的磁铁23相吸附;同时套筒21在弹簧131的作用下通过斜杆20带动抵杆19从横杆133中滑出,且滚轮24与插接孔2的内壁相抵接。在插接杆3与插接孔2同轴的情况下,第一转杆15和第二转杆16转动至呈同一直线的状态,套筒21抵接至挡板22上,且套筒21对第一转杆15和第二转杆16的铰链连接处进行遮挡,使得第一转杆15和第二转杆16不易发生相对转动。
如图4所示,插接杆3靠近其末端的位置处同轴设置有环形槽4,建筑单元1内设置有用于卡接环形槽4的倒扣件5。倒扣件5包括第一导向管51、第二导向管52和第三导向管53,插接杆3末端一体成型有第一楔形块6,第一楔形块6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第一楔形块6的厚度沿远离插接杆3的方向逐渐减小。第一导向管51于建筑单元1内沿垂直于插接孔2轴线方向与插接孔2相连通,第一导向管51的端部与建筑单元1相焊接。第一导向管51内沿其轴线方向活动穿设有第一横向抵接杆7,第一横向抵接杆7一端穿入插接孔2用于与第一楔形块6的斜面相抵接。第二导向管52与插接孔2轴线相平行,第二导向管52与第一导向管51远离插接孔2的一端相连通,第二导向管52的端部与第一导向管51端部相焊接。第二导向管52内活动穿设有竖向抵接杆8,竖向抵接杆8朝向第一横向抵接杆7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第二楔形块9,第二楔形块9的厚度沿朝向第一横向抵接杆7逐渐减小,第一横向抵接杆7的端部与第二楔形块9斜面相抵接。第二导向管52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板通过螺栓与第二导向管52可拆卸连接,便于对第二导向管52拆卸后将竖向抵接杆8取出。
如图4所示,第三导向管53与第一导向管51相平行,第三导向管53的一端与第二导向管52远离第一导向管51的一端相连通,第三导向管53远离第二导向管52的一端与插接孔2相连通,第三导向管53内活动穿设有第二横向抵接杆10,第二横向抵接杆10朝向第二导向筒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第三楔形块11,第三楔形块11的厚度沿朝向第二导向筒的方向逐渐减小,第三楔形块11的斜面与竖向抵接杆8相抵接。第二横向抵接杆10远离第三楔形块1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弧形扣12,弧形扣12用于与插接杆3上的环形槽4相卡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一种房屋结构构建方法,其步骤为:
步骤一、平整施工地面,通过钻孔机在地面上钻设供建筑单元1插接杆3插接的钻孔,通过起吊机对基层的建筑单元1进行起吊,并将基层的建筑单元1插接杆3插接进地面的钻孔内,完成对基层的建筑单元1安装,并向地面上的钻孔内灌注混凝土,使得插接杆3插入钻孔内后形成良好的地基基础;
步骤二、再通过起吊机对基层建筑单元1上方进行下一层建筑单元1的安装,并将下一层建筑单元1的插接杆3插接进基层建筑单元1的插接孔2中,插接杆3通过导向孔25与插接孔2相对齐,在插接杆3插入插接孔2的过程中,当横杆133通过插接杆3插入插接孔2中后,剪断连接绳17,压缩的弹簧131开始伸长,使得第一转杆15和第二转杆16发生相对转动,并且使得第一转杆15和第二转杆16转动至呈一直线状态,同时套环132沿着插接杆3的长度方向滑动,套筒21通过斜杆20带动抵杆19从横杆133中滑出,使得抵杆19的滚轮24与插接孔2内壁相抵接,从而使得插接杆3插接进插接孔2后,插接杆3保持与插接孔2同轴;
步骤三、插接杆3末端的第一楔形块6与第一横向抵接杆7相抵接,在插接杆3插入插接孔2的末端的过程中,第一楔形块6抵接第一横向抵接杆7沿着第一导向管51长度方向朝向竖向抵接杆8的第二楔形块9进行运动,竖向抵接杆8沿着第二导向管52长度方向向上运动,竖向抵接杆8与第三楔形块11相抵接,第三楔形块11带动第二横向抵接杆10朝向插接杆3运动,弧形扣12跟随第二横向抵接杆10朝向插接杆3运动,与此同时,环形槽4随着插接杆3朝向正对弧形扣12的位置进行运动,所以使得弧形扣12可以卡接于环形槽4中,并且使得弧形扣12与插接杆3相抵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建筑单元(1),每个建筑单元(1)为长方体,所述建筑单元(1)的下底面中空,所述建筑单元(1)沿其高度方向的四个端角均贯穿设置有插接孔(2),所述建筑单元(1)于每个插接孔(2)的末端连接有与插接孔(2)同轴的插接杆(3),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建筑单元(1)通过插接杆(3)插接于插接孔(2)中相连,所述插接杆(3)同轴设置有环形槽(4),所述建筑单元(1)内设置有用于卡接环形槽(4)的倒扣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扣件(5)包括第一导向管(51)、第二导向管(52)和第三导向管(53),所述插接杆(3)末端设置有第一楔形块(6),所述第一楔形块(6)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楔形块(6)的厚度沿远离插接杆(3)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导向管(51)于建筑单元(1)内沿垂直于插接孔(2)轴线方向与插接孔(2)相连通,所述第一导向管(51)内沿其轴线方向活动穿设有第一横向抵接杆(7),所述第一横向抵接杆(7)一端用于与第一楔形块(6)的斜面相抵接,所述第二导向管(52)与插接孔(2)轴线相平行,所述第二导向管(52)与第一导向管(51)远离插接孔(2)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导向管(52)内活动穿设有竖向抵接杆(8),所述竖向抵接杆(8)朝向第一横向抵接杆(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楔形块(9),所述第二楔形块(9)的厚度沿朝向第一横向抵接杆(7)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横向抵接杆(7)的端部与第二楔形块(9)斜面相抵接,所述第三导向管(53)与第一导向管(51)相平行,所述第三导向管(53)的一端与第二导向管(52)远离第一导向管(51)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三导向管(53)远离第二导向管(52)的一端与插接孔(2)相连通,所述第三导向管(53)内活动穿设有第二横向抵接杆(10),所述第二横向抵接杆(10)朝向第二导向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楔形块(11),所述第三楔形块(11)的厚度沿朝向第二导向筒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三楔形块(11)的斜面与竖向抵接杆(8)相抵接,所述第二横向抵接杆(10)远离第三楔形块(11)的一端设置有弧形扣(12),所述弧形扣(12)用于与插接杆(3)上的环形槽(4)相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杆(3)上设置有定位支撑件(13),所述定位支撑件(13)包括弹簧(131)、套环(132)和横杆(133),所述弹簧(131)套设于插接杆(3)外,所述弹簧(131)一端通过固定板(14)固定于插接杆(3)上,所述套环(132)活动套设于插接杆(3)外,所述弹簧(131)的另一端与套环(132)相连,所述固定板(14)与套环(132)之间设置有第一转杆(15)和第二转杆(16),所述第一转杆(15)的端部与固定板(1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15)远离固定板(14)的一端与第二转杆(16)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杆(16)远离第一转杆(15)的一端与套环(132)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14)和套环(132)之间通过若干连接绳(17)相连,所述连接绳(17)呈直线状态时,所述弹簧(131)压缩,所述第一转杆(15)与第二转杆(16)未呈一直线,所述横杆(133)垂直连接于插接杆(3)上,所述弹簧(131)、套环(132)和横杆(133)沿插接杆(3)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横杆(133)内部中空并活动穿设有抵杆(19),所述横杆(133)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套环(132)通过斜杆(20)穿过开槽与抵杆(19)靠近插接杆(3)的一端相连,所述斜杆(20)分别与套环(132)和抵杆(19)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杆(15)活动套设有套筒(21),所述第二转杆(16)上设置有用于抵接套筒(21)的挡板(22),所述第一转杆(15)和第二转杆(16)呈一直线时,所述套筒(21)抵接与挡板(22)上,且所述套筒(21)处于第一转杆(15)和第二转杆(16)转动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2)上设置有用于吸附套筒(21)的磁铁(2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杆(19)远离插接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2)上端于建筑单元(1)上同轴且连通设置有导向孔(25),所述导向孔(25)的直径沿远离插接孔(2)的方向逐渐增大。
8.一种房屋结构构建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种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平整地面,通过钻孔机在地面上钻设供建筑单元(1)插接杆(3)插接的钻孔,通过起吊机对基层的建筑单元(1)进行起吊,并将基层的建筑单元(1)插接杆(3)插接进地面上,完成对基层的建筑单元(1)安装;
步骤二、再通过起吊机对基层建筑单元(1)上方进行下一层建筑单元(1)的安装,并将下一层建筑单元(1)的插接杆(3)插接进基层建筑单元(1)的插接孔(2)中,当横杆(133)通过插接杆(3)插入插接孔(2)中后,在插接孔(2)外剪断连接绳(17),通过定位支撑件(13)对在插接孔(2)内的插接杆(3)进行校正;
步骤三、插接杆(3)插入插接孔(2)末端与第一横向抵接杆(7)相抵接,第一横向抵接杆(7)朝向竖向抵接杆(8)运动,并抵接竖向抵接杆(8)向上运动,竖向抵接杆(8)抵接第二横向抵接杆(10)朝向插接杆(3)运动,并带动弧形扣(12)卡接进插接杆(3)上的环形槽(4)中。
CN202110311833.XA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房屋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Active CN1130474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1833.XA CN113047442B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房屋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1833.XA CN113047442B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房屋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7442A true CN113047442A (zh) 2021-06-29
CN113047442B CN113047442B (zh) 2022-08-30

Family

ID=76514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1833.XA Active CN113047442B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房屋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4744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8592A (zh) * 2021-10-18 2021-12-21 福建金鼎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中的t字型水平连接节点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96160A1 (de) * 1999-10-26 2001-05-02 TOGE-Dübel A. Gerhard KG Befestigungselement
JP2001146792A (ja) * 1999-09-10 2001-05-29 Norihiro Ishida 木造建物用仕口補強構造
CN1946942A (zh) * 2004-04-21 2007-04-11 路德-链条制造里格尔及迪茨两合公司 具有锁定元件的支撑栓
CN206845628U (zh) * 2017-05-25 2018-01-05 上海鸿宝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安装膨胀扣
CN207525902U (zh) * 2017-11-27 2018-06-22 优必(上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模块化建筑连接节点装置
CN108330969A (zh) * 2018-03-30 2018-07-27 广州大学 一种模块化建筑
CN108894315A (zh) * 2018-07-12 2018-11-27 深圳汇林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的建筑结构搭建系统
CN110984363A (zh) * 2019-12-06 2020-04-10 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模块、模块化建筑以其施工方法
CN111306166A (zh) * 2020-03-23 2020-06-19 陈正祖 一种单头自动锁紧式连接组件
CN210917716U (zh) * 2019-09-17 2020-07-03 中建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模块化箱式房屋
CN211369047U (zh) * 2019-11-27 2020-08-28 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模块及模块化建筑
CN212078409U (zh) * 2020-03-28 2020-12-04 浙江尚博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天花板吊顶构件
CN212670811U (zh) * 2020-03-25 2021-03-09 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模块化建筑系统
CN213451206U (zh) * 2020-11-12 2021-06-1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组合家具用梁柱对卯连接机构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46792A (ja) * 1999-09-10 2001-05-29 Norihiro Ishida 木造建物用仕口補強構造
EP1096160A1 (de) * 1999-10-26 2001-05-02 TOGE-Dübel A. Gerhard KG Befestigungselement
CN1946942A (zh) * 2004-04-21 2007-04-11 路德-链条制造里格尔及迪茨两合公司 具有锁定元件的支撑栓
CN206845628U (zh) * 2017-05-25 2018-01-05 上海鸿宝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安装膨胀扣
CN207525902U (zh) * 2017-11-27 2018-06-22 优必(上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模块化建筑连接节点装置
CN108330969A (zh) * 2018-03-30 2018-07-27 广州大学 一种模块化建筑
CN108894315A (zh) * 2018-07-12 2018-11-27 深圳汇林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的建筑结构搭建系统
CN210917716U (zh) * 2019-09-17 2020-07-03 中建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模块化箱式房屋
CN211369047U (zh) * 2019-11-27 2020-08-28 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模块及模块化建筑
CN110984363A (zh) * 2019-12-06 2020-04-10 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模块、模块化建筑以其施工方法
CN111306166A (zh) * 2020-03-23 2020-06-19 陈正祖 一种单头自动锁紧式连接组件
CN212670811U (zh) * 2020-03-25 2021-03-09 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模块化建筑系统
CN212078409U (zh) * 2020-03-28 2020-12-04 浙江尚博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天花板吊顶构件
CN213451206U (zh) * 2020-11-12 2021-06-1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组合家具用梁柱对卯连接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8592A (zh) * 2021-10-18 2021-12-21 福建金鼎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中的t字型水平连接节点
CN113818592B (zh) * 2021-10-18 2022-11-01 福建金鼎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中的t字型水平连接节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7442B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47442B (zh) 一种房屋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CN110924672B (zh) 一种拼接式建筑用模板
CN112095648A (zh) 一体化浇注的建筑房屋施工方法
CN112360857A (zh) 便于安装的组合式膨胀螺栓
CN116838257A (zh) 一种井内同时下入多根套管的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3700171B (zh) 一种装配式分户墙复合墙体
CN214832740U (zh) 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
CN111236436B (zh) 钢结构移动装配模块式厂房
JP2006070437A (ja) 掘削溝の土留め工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4961456B2 (ja) プレキャスト梁の接合方法および接合構造
CN114197913B (zh) 一种房建墙体抗震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5406519U (zh) 一种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叠合主梁与次梁的连接节点
CN111734168B (zh) 一种廊棚钢结构及施工工艺
CN214532048U (zh) 空心楼板碳纤维加固结构
CN219508827U (zh) 易拆装活动板房
CN214834739U (zh) 一种快装早拆板面条形支撑结构
CN114059718B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柱及其制作方法
CN114645971B (zh) 一种用于顶管施工的快速拼装顶墙
CN214785949U (zh) 一种板面主次龙骨快装早拆耳形连接件
CN218713948U (zh) 一种无需焊接的快速安装式钢结构支架
CN220264973U (zh) 一种隔墙板安装吊装设备
CN110359698B (zh) 一种同步送料式脚手架
CN117536389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集成装置
CN112459290B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连接节点及其安装方法
CN216194064U (zh) 可用于大跨度钢箱梁施工的拼装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