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40618B -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40618B
CN113040618B CN202110345858.1A CN202110345858A CN113040618B CN 113040618 B CN113040618 B CN 113040618B CN 202110345858 A CN202110345858 A CN 202110345858A CN 113040618 B CN113040618 B CN 1130406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food
food material
cooked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58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40618A (zh
Inventor
杜海波
孙涛
周技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4585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406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40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0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40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06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2Time-controlled igniting mechanisms or alarm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采集待烹饪食材的图像信息;根据图像信息识别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根据食材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通过第一烹饪参数控制烹饪设备工作。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集实际的待烹饪食材的图像信息,通过识别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确定与用户要烹饪的食材相匹配的第一烹饪参数,一方面无需用户自行设定烹饪时长、烹饪功率等第一烹饪参数,能够方便不具有烹饪经验的使用者使用,另一方面图像识别能够准确获取待烹饪食材的种类和烹饪数量,使得烹饪设备能够自动适应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烹饪食材,得到更佳的烹饪效果。

Description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一种烹饪设备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不同食物在烹饪过程中的熟成条件不一样,用户在使用烹饪器具时,往往需要根据经验判断不同食物的烹饪时长、烹饪功率和烹饪方式等第一烹饪参数。
而目前的自动烹饪设备,只能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烹饪程序,对食物进行烹饪,无法适应不同的食材种类、数量,烹饪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烹饪设备。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采集待烹饪食材的图像信息;根据图像信息识别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根据食材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通过第一烹饪参数控制烹饪设备工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根据待烹饪食材进行拍摄,得到对应的图像信息,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待烹饪食材进行识别,得到对应的食材信息,根据具体的食材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使得在对待烹饪食材进行自动烹饪时,第一烹饪参数能够与实际的食材相匹配,从而保证自动烹饪效果。
具体地,待烹饪食材的图像信息,可以通过烹饪器材进行获取,也可以通过用户持有的终端设备,比如手机或烹饪器材的控制器,对待烹饪食材进行拍摄和扫描。其中图像信息可以是一般的图像,如.jpg图像,也可以是通过结构光传感器获取的具有深度信息的图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集实际的待烹饪食材的图像信息,通过识别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确定与用户要烹饪的食材相匹配的第一烹饪参数,一方面无需用户自行设定烹饪时长、烹饪功率等第一烹饪参数,能够方便不具有烹饪经验的使用者使用,另一方面图像识别能够准确获取待烹饪食材的种类和烹饪数量,使得烹饪设备能够自动适应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烹饪食材,得到更佳的烹饪效果。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图像信息包括二维图像和三维图像,食材信息包括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种类、食材体积、食材形状和食材数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采集待烹饪食材的图像信息,具体包括采集待烹饪食材的二维图像和采集待烹饪食材的三维图像。其中,二维图像具体为待烹饪食材的照片,三维图像则是通过结构光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能够采集深度信息的传感器获取的图像,通过结合二维图像和三维图像,能够实现对待烹饪食材的空间建模。
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具体包括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种类,该食材种类可以是如“蔬菜”、“水果”、“肉类”、“豆制品”等大的分类,也可以具体到如“白菜”、“菠萝”、“牛肉”、“豆腐”等具体分类。本申请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还包括食材体积、食材形状和食材数量,食材体积具体为待烹饪食材的“量”,一般来说,待烹饪食材的体积越大,所需的烹饪时长就越久。食材形状即待烹饪食材被处理后的形状,如“块”或“丁”。不同形状对应着不同的加热功率,如规则的大“块”可能需要较高的烹饪功率,而高的烹饪功率容易使较小的“丁”过熟或者焦糊,因此根据食材形状对烹饪功率等第一烹饪参数进行调整,能够有效地控制“火候”,提高烹饪效果。
食材数量可以是每种种类下的食材数量,如4个土豆,2个鸡蛋。也可以是不区分食材种类的数量,如土豆、牛肉、葱共20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图像信息识别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包括:对二维图像进行图像识别,以确定食材种类;根据三维图像对待烹饪食材进行空间建模,得到对应的食材空间模型,根据食材空间模型确定食材体积、食材形状和食材数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二维图像即待烹饪食材的照片,通过基于大数据神经网络模型的图像识别算法,对二维图像进行识别,从而能够确定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种类,如蔬菜、肉类、豆制品等。三维图像具体为具有深度信息的图像,通过结合二维图像的识别结果和三维图像的信息,对待烹饪食材进行建模,从而得到对应的食材空间模型,根据食材空间模型能够确定出食材的体积、形状和数量等三维空间信息,并根据三维空间信息,对食材进行建模,得到对应的食物控件模型,从而实现对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进行准确的识别。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上设置有用于获取二维图像和三维图像的获取装置;或
烹饪设备能够与第一终端之间进行数据指令交互,并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二维图像和三维图像。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上设置有图像获取装置,该图像获取装置能够获取待烹饪食材的二维图像,和待烹饪食材的三维图像。即烹饪设备自行采集待烹饪食材的图像信息。该种实时方式中,烹饪设备能够完全自动的根据待烹饪食材确定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该过程完全不需要用户操作,提高了自动烹饪的自动化程度。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烹饪设备与第一终端之间进行网络连接,从而进行数据指令交互。该第一终端可以是用户持有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也可以是与烹饪设备配套的遥控设备等,第一终端与智能设备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也可以通过近场通讯、红外线通讯或有线数据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通过第一终端采集待烹饪食材的图像信息,则无需在烹饪设备上设置昂贵的图像采集设备,一方面能够降低烹饪设备的制造成本,实现低成本的自动烹饪方案,另一方面能够避免烹饪设备在工作时高温对图像采集装置造成影响,从而降低烹饪设备的整体故障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食材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包括:
根据食材种类,在预存的数据库中确定对应的热信息,其中,热信息包括比热容、密度和导热系数;
在预设的数据库中,获取与食材空间模型相匹配的目标空间模型;
根据热信息和目标空间模型,确定食材信息对应的热传导模型,通过热传导模型生成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根据食材种类,确定当前待烹饪食材的热信息,热信息包括比热容、密度和导热系数。具体地,在生成第一烹饪参数的过程中,先根据食材的类别获取带烹饪食材的比热容、密度、导热系数等热信息,不同类别的食材对应的热信息不同,例如蔬菜和肉类的比热容、密度和导热系数存在明显差别。根据热信息,能够确定不同食材在受热时的温度变化。
进一步地,通过根据三维图像确定的食材空间模型,在预设的数据控中,确定对应的目标空间模型。举例来说,“平板”形状的食材,如面包片、牛排等,和“球形”的食材,如丸子、小肚等,其在受热时,表面温度和中心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因此在数据库中搜索与当前食材的食材空间模型相近的目标空间模型,结合食材种类,能够准确地掌握不同食材的熟成时间,有利于提高自动烹饪的效果。具体地,可根据不同食材的热信息,如不同种类的食材,和其对应的熟成特性,生成对应的热传导模型。举例来说,获取不同形状、不同种类的食材,在被不同温度加热时,其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的对应关系,以及在食材被烹饪至熟成的过程中,其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的变化趋势,并根据具体的食材特性(包括种类、形状、在不同烹饪方式下的形态变化),与其表面温度和中心温度的对应关系、中心温度的变化趋势,建立对应的热传导模型。
在确定待烹饪食材的第一烹饪参数时,通过与食材信息所对应的热传导模型,生成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能够使得第一烹饪参数匹配待烹饪食材,保证最终烹饪的“火候”适当,进而提高烹饪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通过热传导模型生成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之前,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热传导模型,获取食材信息对应的至少一种烹饪方式;响应于对任一烹饪方式的选择指令,确定目标烹饪方式;通过热传导模型生成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包括:通过目标烹饪方式、热传导模型和食材信息生成第一烹饪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根据待烹饪食材的热传导模型,确定一种或多种烹饪方式。具体地,烹饪设备或第一终端中,保存有预设的食谱,该食谱中,对应于每个热传导模型,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与之对应的烹饪方式。举例来说,确定待烹饪食材为牛肉,在确定牛肉对应的热传导模型后,同时获取对应的烹饪方式,如:烤牛肉、煎牛排、红烧牛肉等。
由于不同的烹饪方式,对应的烹饪步骤和所需的烹饪时长、烹饪温度不同,因此通过结合目标烹饪方式、热传导模型和食材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能够根据用户所选择的烹饪方式自动完成烹饪流程。
其中,热传导模型决定了食材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不同类型或者不同形状的食材以及不同的目标烹饪方式均对应不同的热传导模型。具体地,在确定食材类型和目标食材种类后,食物在通过热传导加热的过程中,食材所处的环境温度即为加热温度,执行加热时,食材由外至内逐步升温,当食材局部温度达到环境温度时,该局部区域内的食材不再升温。其中热传导模型便是能反映出该食材在目标烹饪方式中,加热时长、外部食材温度和内部食材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三者中的一者便可通过热传导模型推断出对应的另外两个参数。
通过使用热传导模型生成第一烹饪参数,是烹饪器具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自动完成食材的烹饪,并具体通过精细化控制第一烹饪参数来精准操控整个烹饪过程,一方面解放了用户,免去用户频繁调节烹调参数,另一方面可提升控制的精准性与可靠性,得到品质更加优良的食物。进而实现优化烹饪设备控制方法,提升烹饪设备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通过目标烹饪方式、热传导模型和食材信息生成第一烹饪参数,包括:将热信息输入至热传导模型中,以确定待烹饪食材的温度变化曲线;根据温度变化曲线和目标烹饪方式生成第一烹饪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展开说明了如何通过热传导模型、食材信息和目标烹饪方式生成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具体地,在生成第一烹饪参数的过程中,先根据食材的类别获取带烹饪食材的比热容、密度、导热系数等热信息,不同类别的食材对应的热信息不同,例如蔬菜和肉类的比热容、密度和导热系数存在明显差别。其后,热传导模型结合热信息和食材信息确定出待烹饪食材的温度变化曲线,该温度变化曲线可以反映出该具体食材在热传导加热模式下的温度变化情况,具体可以展现食物外部区域温度、内部区域温度和烹饪时长的关系。最终根据温度变化曲线结合目标烹饪方式生成第一烹饪参数,例如目标烹饪方式为烹饪圈数牛排,烹调全熟牛排需要将牛排的内部区域温度加热至70℃以上,根据该需求可以结合温度变化曲线确定出烹饪温度以及对应于该目标温度的烹饪时长,以根据得到的目标参数精准控制烹饪流程,自动得到品质优良的食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第二终端和服务器之间通过网络连接进行数据指令交互;通过目标烹饪方式、热传导模型和食材信息生成第一烹饪参数,包括:将食材信息和目标烹饪方式发送至第二终端和/或服务器;烹饪设备接收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方法涉及服务器、第二终端和烹饪设备三个终端方。三者间通过网络连接进行书记指令传输,具体可以通过蜂窝数据网络等无线数据网络传递数据指令,第二终端为用户可操作的终端,具体可以为手持移动终端。在此基础上,在通过目标烹饪方式、热传导模型和食材信息生成第一烹饪参数的过程中,先将食材信息和目标烹饪方式发送至第二终端和/或服务器。其后在第二终端和/或服务器上根据食材信息和目标烹饪方式确定出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最终将第一烹饪参数反馈回烹饪设备,以通过控制烹饪设备的工作参数来实现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从而最终得到满足用户需求的高品质食物。通过在烹饪设备、第二终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数据连接,一方面可以提升第一烹饪参数确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使用户可以远程操控烹饪设备执行烹饪操作。进而实现优化烹饪设备控制方法,拓宽烹饪设备功能,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包括烹饪腔,第一烹饪参数包括第一烹饪时长和烹饪温度,根据第一烹饪参数控制烹饪设备工作,包括:加热烹饪腔,并获取烹饪腔的工作温度;在工作温度达到烹饪温度的情况下,开始计时;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烹饪时长的情况下,控制烹饪设备结束工作;其中,工作温度为待烹饪食材的表面温度或烹饪腔内的介质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包括烹饪腔,烹饪腔用于盛放待烹饪的食材,食材在烹饪腔内被加热至目标温度,以完成食材的烹调。第一烹饪参数包括第一烹饪时长和烹饪温度,第一烹饪时长为烹饪设备的总工作时长,烹饪温度为烹饪过程中烹饪腔内的介质温度或烹饪食材外表面的温度。
在根据第一烹饪参数控制烹饪设备工作时,先控制烹饪设备上的加热装置加热烹饪腔,并实时获取烹饪腔内的工作温度,在确定出工作温度到达烹饪温度时,开始计时并通过控制加热装置的功率将烹饪腔内的温度保持在烹饪温度下。当计时时长达到第一烹饪时长时,烹饪步骤完成,随即控制烹饪设备结束工作。通过引入第一烹饪时长和烹饪温度来控制烹饪设备工作,使烹饪设备可以在用户发出对应烹饪指令后自动且精准地完成针对食材的烹调。进而实现优化烹饪设备控制方法,提升烹饪设备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提升所得食物品质和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食材种类为多种的情况下,第一烹饪参数包括与每种食材种类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二烹饪时长;将多个第二烹饪时长中时长最长的第二烹饪时长,确定为第一烹饪时长。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可同时烹调多个不同种类的食材,在此情况下,第一烹饪参数包括与每种食材种类相对应的第二烹饪时长,不同的食材种类对应不同的第二烹饪时长。第二烹饪时长可以反映出与其对应的食材种类在烹饪温度下熟化所需要消耗的时长,例如肉类食材的熟化时长较长,对应第二烹饪时长较大,蔬菜类食材的熟化时长较短,对应的第二烹饪时长较小。
其中,在根据多个第二烹饪时长确定出烹饪器具所要持续工作的第一烹饪时长时,先根据放入的食材种类确定出与食材种类数目对应的多个第二烹饪时长,其后在多个第二烹饪时长中确定出时长最长的第二烹饪时长以作为第一烹饪时长,最终控制烹饪器具持续工作第一烹饪时长,以完成烹饪。通过将时长最长的第二烹饪时长作为第一烹饪时长,可以确保烹饪腔内的食材全部熟化,以保证所得食物的品质。进而实现优化烹饪设备控制方法,提升所得食物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保障用户健康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一烹饪时长与任一个第二烹饪时长的差,确定第三烹饪时长;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三烹饪时长的情况下,投入与任一个第二烹饪时长对应的待烹饪食材;或
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三烹饪时长的情况下,发出与任一个第二烹饪时长对应的待烹饪食材的提示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一烹饪时长和第二烹饪时长确定出食材所对应的投放时间。具体地,烹饪器具可通过两种方式完成食物的定时投放:第一种,烹饪器具上设置有食物存储装置和控制食物存储装置投放食材的投放装置,当达到对应食材的投放时间点时,可通过控制投放装置工作以及时将食材投放至烹饪腔中;第二种,烹饪器具上设置有提醒装置,当达到对应食材的投放时间点时,烹饪器具控制提醒装置发出提示消息,以提醒用户及时将对应食材投放至烹饪腔内。其中提示消息可以为声光提示消息也可以是发送至第二终端的提示信息。
具体地,在根据第一烹饪时长和第二烹饪时长控制食材投放的过程中,先计算第一烹饪时长与任一个第二烹饪时长的差值,以作为第三烹饪时长,第一烹饪时长为烹饪设备的总工作时长,第二烹饪时长为对应食材的熟化所需时长,二者之间的差值即为烹饪开始至投放食材的等待时长。其后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三烹饪时长时,控制烹饪器具将对应的食材自动投放至烹饪腔内,或控制烹饪器具发出投方食材的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及时投放食材。通过计算第三烹饪时长并根据第三烹饪时长控制食材投放,可以保证烹饪腔内的多种食材同时达到熟化,从而避免某一食材因过度加热而失去应有的口感。进而实现优化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提升所得食材品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接受设置指令,根据所示设置指令确定第二烹饪参数;通过第二烹饪参数控制烹饪设备工作;在烹饪设备烹饪结束后,通过第二烹饪参数和对应的食材信息和食材空间参数更新数据库。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一些具有烹饪经验的用户,其对食材的熟成,以及烹饪火候的掌握具有一定的经验,该用户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不同种类的食材的烹饪进行参数设置。其中不乏一些“异形”食材的烹饪。对于这种情况,将用户输入的第二烹饪参数,与当前被烹饪食材的种类和空间模型进行对应存储,并更新数据库,可以有效地拓展数据库中的数据量,使得烹饪器具能够适应更多的烹饪场景。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烹饪设备包括:存储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该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中的处理器可通过调用并执行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或指令以实现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因此,该烹饪设备具备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全部优点,可实现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在该技术方案中,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的程序和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候,可实现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因此,该可读存储介质具备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全部优点,可实现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四;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五;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六;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七;
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系统的系统组成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系统的系统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2,采集待烹饪食材的图像信息;
步骤104,根据图像信息识别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
步骤106,根据食材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通过第一烹饪参数控制烹饪设备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对根据待烹饪食材进行拍摄,得到对应的图像信息,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待烹饪食材进行识别,得到对应的食材信息,根据具体的食材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使得在对待烹饪食材进行自动烹饪时,第一烹饪参数能够与实际的食材相匹配,从而保证自动烹饪效果。
具体地,待烹饪食材的图像信息,可以通过烹饪器材进行获取,也可以通过用户持有的终端设备,比如手机或烹饪器材的控制器,对待烹饪食材进行拍摄和扫描。其中图像信息可以是一般的图像,如.jpg图像,也可以是通过结构光传感器获取的具有深度信息的图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集实际的待烹饪食材的图像信息,通过识别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确定与用户要烹饪的食材相匹配的第一烹饪参数,一方面无需用户自行设定烹饪时长、烹饪功率等第一烹饪参数,能够方便不具有烹饪经验的使用者使用,另一方面图像识别能够准确获取待烹饪食材的种类和烹饪数量,使得烹饪设备能够自动适应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烹饪食材,得到更佳的烹饪效果。
实施例二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中,图像信息包括二维图像和三维图像,食材信息包括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种类、食材体积、食材形状和食材数量。
在该实施例中,采集待烹饪食材的图像信息,具体包括采集待烹饪食材的二维图像和采集待烹饪食材的三维图像。其中,二维图像具体为待烹饪食材的照片,三维图像则是通过结构光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能够采集深度信息的传感器获取的图像,通过结合二维图像和三维图像,能够实现对待烹饪食材的空间建模。
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具体包括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种类,该食材种类可以是如“蔬菜”、“水果”、“肉类”、“豆制品”等大的分类,也可以具体到如“白菜”、“菠萝”、“牛肉”、“豆腐”等具体分类。本申请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还包括食材体积、食材形状和食材数量,食材体积具体为待烹饪食材的“量”,一般来说,待烹饪食材的体积越大,所需的烹饪时长就越久。食材形状即待烹饪食材被处理后的形状,如“块”或“丁”。不同形状对应着不同的加热功率,如规则的大“块”可能需要较高的烹饪功率,而高的烹饪功率容易使较小的“丁”过熟或者焦糊,因此根据食材形状对烹饪功率等第一烹饪参数进行调整,能够有效地控制“火候”,提高烹饪效果。
食材数量可以是每种种类下的食材数量,如4个土豆,2个鸡蛋。也可以是不区分食材种类的数量,如土豆、牛肉、葱共20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实施例三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实施例中,根据图像信息识别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对二维图像进行图像识别,以确定食材种类;
步骤204,根据三维图像对待烹饪食材进行空间建模,得到对应的食材空间模型,根据食材空间模型确定食材体积、食材形状和食材数量。
在该实施例中,二维图像即待烹饪食材的照片,通过基于大数据神经网络模型的图像识别算法,对二维图像进行识别,从而能够确定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种类,如蔬菜、肉类、豆制品等。三维图像具体为具有深度信息的图像,通过结合二维图像的识别结果和三维图像的信息,对待烹饪食材进行建模,从而得到对应的食材空间模型,根据食材空间模型能够确定出食材的体积、形状和数量等三维空间信息,并根据三维空间信息,对食材进行建模,得到对应的食物控件模型,从而实现对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进行准确的识别。
实施例四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实施例中,烹饪设备上设置有用于获取二维图像和三维图像的获取装置;或烹饪设备能够与第一终端之间进行数据指令交互,并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二维图像和三维图像。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设备上设置有图像获取装置,该图像获取装置能够获取待烹饪食材的二维图像,和待烹饪食材的三维图像。即烹饪设备自行采集待烹饪食材的图像信息。该种实时方式中,烹饪设备能够完全自动的根据待烹饪食材确定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该过程完全不需要用户操作,提高了自动烹饪的自动化程度。
实施例五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实施例中,烹饪设备与第一终端之间进行网络连接,从而进行数据指令交互。该第一终端可以是用户持有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也可以是与烹饪设备配套的遥控设备等,第一终端与智能设备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也可以通过近场通讯、红外线通讯或有线数据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通过第一终端采集待烹饪食材的图像信息,则无需在烹饪设备上设置昂贵的图像采集设备,一方面能够降低烹饪设备的制造成本,实现低成本的自动烹饪方案,另一方面能够避免烹饪设备在工作时高温对图像采集装置造成影响,从而降低烹饪设备的整体故障率。
实施例六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实施例中,根据食材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包括:根据食材种类,在预存的数据库中确定对应的热信息,其中,热信息包括比热容、密度和导热系数;
在预设的数据库中,获取与食材空间模型相匹配的目标空间模型;
根据热信息和目标空间模型,确定食材信息对应的热传导模型,通过热传导模型生成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根据食材种类,确定当前待烹饪食材的热信息,热信息包括比热容、密度和导热系数。具体地,在生成第一烹饪参数的过程中,先根据食材的类别获取带烹饪食材的比热容、密度、导热系数等热信息,不同类别的食材对应的热信息不同,例如蔬菜和肉类的比热容、密度和导热系数存在明显差别。根据热信息,能够确定不同食材在受热时的温度变化。
进一步地,通过根据三维图像确定的食材空间模型,在预设的数据控中,确定对应的目标空间模型。举例来说,“平板”形状的食材,如面包片、牛排等,和“球形”的食材,如丸子、小肚等,其在受热时,表面温度和中心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因此在数据库中搜索与当前食材的食材空间模型相近的目标空间模型,结合食材种类,能够准确地掌握不同食材的熟成时间,有利于提高自动烹饪的效果。
具体地,可根据不同食材的热信息,如不同种类的食材,和其对应的熟成特性,生成对应的热传导模型。举例来说,获取不同形状、不同种类的食材,在被不同温度加热时,其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的对应关系,以及在食材被烹饪至熟成的过程中,其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的变化趋势,并根据具体的食材特性(包括种类、形状、在不同烹饪方式下的形态变化),与其表面温度和中心温度的对应关系、中心温度的变化趋势,建立对应的热传导模型。
在确定待烹饪食材的第一烹饪参数时,通过与食材信息所对应的热传导模型,生成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能够使得第一烹饪参数匹配待烹饪食材,保证最终烹饪的“火候”适当,进而提高烹饪效果。
实施例七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实施例中,在通过热传导模型生成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之前,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302,根据热传导模型,获取食材信息对应的至少一种烹饪方式;
步骤304,响应于对任一烹饪方式的选择指令,确定目标烹饪方式;
其中,通过热传导模型生成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包括:通过目标烹饪方式、热传导模型和食材信息生成第一烹饪参数。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根据待烹饪食材的热传导模型,确定一种或多种烹饪方式。具体地,烹饪设备或第一终端中,保存有预设的食谱,该食谱中,对应于每个热传导模型,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与之对应的烹饪方式。举例来说,确定待烹饪食材为牛肉,在确定牛肉对应的热传导模型后,同时获取对应的烹饪方式,如:烤牛肉、煎牛排、红烧牛肉等。
由于不同的烹饪方式,对应的烹饪步骤和所需的烹饪时长、烹饪温度不同,因此通过结合目标烹饪方式、热传导模型和食材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能够根据用户所选择的烹饪方式自动完成烹饪流程。
其中,热传导模型决定了食材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不同类型或者不同形状的食材以及不同的目标烹饪方式均对应不同的热传导模型。具体地,在确定食材类型和目标食材种类后,食物在通过热传导加热的过程中,食材所处的环境温度即为加热温度,执行加热时,食材由外至内逐步升温,当食材局部温度达到环境温度时,该局部区域内的食材不再升温。其中热传导模型便是能反映出该食材在目标烹饪方式中,加热时长、外部食材温度和内部食材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三者中的一者便可通过热传导模型推断出对应的另外两个参数。
通过使用热传导模型生成第一烹饪参数,是烹饪器具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自动完成食材的烹饪,并具体通过精细化控制第一烹饪参数来精准操控整个烹饪过程,一方面解放了用户,免去用户频繁调节烹调参数,另一方面可提升控制的精准性与可靠性,得到品质更加优良的食物。进而实现优化烹饪设备控制方法,提升烹饪设备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八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实施例中,通过目标烹饪方式、热传导模型和食材信息生成第一烹饪参数,包括:
步骤402,根据食材类别获取待烹饪食材的热信息;
步骤404,将热信息和食材信息输入至热传导模型中,以确定待烹饪食材的温度变化曲线;
步骤406,根据温度变化曲线和目标烹饪方式生成第一烹饪参数。
其中,热信息包括比热容、密度和导热系数。
在该实施例中,展开说明了如何通过热传导模型、食材信息和目标烹饪方式生成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具体地,在生成第一烹饪参数的过程中,先根据食材的类别获取带烹饪食材的比热容、密度、导热系数等热信息,不同类别的食材对应的热信息不同,例如蔬菜和肉类的比热容、密度和导热系数存在明显差别。其后,热传导模型结合热信息和食材信息确定出待烹饪食材的温度变化曲线,该温度变化曲线可以反映出该具体食材在热传导加热模式下的温度变化情况,具体可以展现食物外部区域温度、内部区域温度和烹饪时长的关系。最终根据温度变化曲线结合目标烹饪方式生成第一烹饪参数,例如目标烹饪方式为烹饪圈数牛排,烹调全熟牛排需要将牛排的内部区域温度加热至70℃以上,根据该需求可以结合温度变化曲线确定出烹饪温度以及对应于该目标温度的烹饪时长,以根据得到的目标参数精准控制烹饪流程,自动得到品质优良的食物。
实施例九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实施例中,烹饪设备、第二终端和服务器之间通过网络连接进行数据指令交互;通过目标烹饪方式、热传导模型和食材信息生成第一烹饪参数,包括:
步骤502,将食材信息和目标烹饪方式发送至第二终端和/或服务器;
步骤504,烹饪设备接收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方法涉及服务器、第二终端和烹饪设备三个终端方。三者间通过网络连接进行书记指令传输,具体可以通过蜂窝数据网络等无线数据网络传递数据指令,第二终端为用户可操作的终端,具体可以为手持移动终端。在此基础上,在通过目标烹饪方式、热传导模型和食材信息生成第一烹饪参数的过程中,先将食材信息和目标烹饪方式发送至第二终端和/或服务器。其后在第二终端和/或服务器上根据食材信息和目标烹饪方式确定出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最终将第一烹饪参数反馈回烹饪设备,以通过控制烹饪设备的工作参数来实现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从而最终得到满足用户需求的高品质食物。通过在烹饪设备、第二终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数据连接,一方面可以提升第一烹饪参数确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使用户可以远程操控烹饪设备执行烹饪操作。进而实现优化烹饪设备控制方法,拓宽烹饪设备功能,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十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实施例中,烹饪设备包括烹饪腔,第一烹饪参数包括第一烹饪时长和烹饪温度,根据第一烹饪参数控制烹饪设备工作,包括:
步骤602,加热烹饪腔,并获取烹饪腔的工作温度;
步骤604,在工作温度达到烹饪温度的情况下,开始计时;
步骤606,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一烹饪时长的情况下,控制烹饪设备结束工作。
其中,工作温度为待烹饪食材的表面温度或烹饪腔内的介质温度。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设备包括烹饪腔,烹饪腔用于盛放待烹饪的食材,食材在烹饪腔内被加热至目标温度,以完成食材的烹调。第一烹饪参数包括第一烹饪时长和烹饪温度,第一烹饪时长为烹饪设备的总工作时长,烹饪温度为烹饪过程中烹饪腔内的介质温度或烹饪食材外表面的温度。
在根据第一烹饪参数控制烹饪设备工作时,先控制烹饪设备上的加热装置加热烹饪腔,并实时获取烹饪腔内的工作温度,在确定出工作温度到达烹饪温度时,开始计时并通过控制加热装置的功率将烹饪腔内的温度保持在烹饪温度下。当计时时长达到第一烹饪时长时,烹饪步骤完成,随即控制烹饪设备结束工作。通过引入第一烹饪时长和烹饪温度来控制烹饪设备工作,使烹饪设备可以在用户发出对应烹饪指令后自动且精准地完成针对食材的烹调。进而实现优化烹饪设备控制方法,提升烹饪设备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提升所得食物品质和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十一
在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实施例中,在食材种类为多种的情况下,第一烹饪参数包括与每种食材种类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二烹饪时长;将多个第二烹饪时长中时长最长的第二烹饪时长,确定为第一烹饪时长。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设备可同时烹调多个不同种类的食材,在此情况下,第一烹饪参数包括与每种食材种类相对应的第二烹饪时长,不同的食材种类对应不同的第二烹饪时长。第二烹饪时长可以反映出与其对应的食材种类在烹饪温度下熟化所需要消耗的时长,例如肉类食材的熟化时长较长,对应第二烹饪时长较大,蔬菜类食材的熟化时长较短,对应的第二烹饪时长较小。
其中,在根据多个第二烹饪时长确定出烹饪器具所要持续工作的第一烹饪时长时,先根据放入的食材种类确定出与食材种类数目对应的多个第二烹饪时长,其后在多个第二烹饪时长中确定出时长最长的第二烹饪时长以作为第一烹饪时长,最终控制烹饪器具持续工作第一烹饪时长,以完成烹饪。通过将时长最长的第二烹饪时长作为第一烹饪时长,可以确保烹饪腔内的食材全部熟化,以保证所得食物的品质。进而实现优化烹饪设备控制方法,提升所得食物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保障用户健康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十二
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实施例中,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702,根据第一烹饪时长与任一个第二烹饪时长的差,确定第三烹饪时长;
步骤704,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三烹饪时长的情况下,投入与任一个第二烹饪时长对应的待烹饪食材;或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三烹饪时长的情况下,发出与任一个第二烹饪时长对应的待烹饪食材的提示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一烹饪时长和第二烹饪时长确定出食材所对应的投放时间。具体地,烹饪器具可通过两种方式完成食物的定时投放:第一种,烹饪器具上设置有食物存储装置和控制食物存储装置投放食材的投放装置,当达到对应食材的投放时间点时,可通过控制投放装置工作以及时将食材投放至烹饪腔中;第二种,烹饪器具上设置有提醒装置,当达到对应食材的投放时间点时,烹饪器具控制提醒装置发出提示消息,以提醒用户及时将对应食材投放至烹饪腔内。其中提示消息可以为声光提示消息也可以是发送至第二终端的提示信息。
具体地,在根据第一烹饪时长和第二烹饪时长控制食材投放的过程中,先计算第一烹饪时长与任一个第二烹饪时长的差值,以作为第三烹饪时长,第一烹饪时长为烹饪设备的总工作时长,第二烹饪时长为对应食材的熟化所需时长,二者之间的差值即为烹饪开始至投放食材的等待时长。其后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三烹饪时长时,控制烹饪器具将对应的食材自动投放至烹饪腔内,或控制烹饪器具发出投方食材的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及时投放食材。通过计算第三烹饪时长并根据第三烹饪时长控制食材投放,可以保证烹饪腔内的多种食材同时达到熟化,从而避免某一食材因过度加热而失去应有的口感。进而实现优化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提升所得食材品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十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接受设置指令,根据所示设置指令确定第二烹饪参数;通过第二烹饪参数控制烹饪设备工作;在烹饪设备烹饪结束后,通过第二烹饪参数和对应的食材信息和食材空间参数更新数据库。
在该实施例中,对于一些具有烹饪经验的用户,其对食材的熟成,以及烹饪火候的掌握具有一定的经验,该用户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不同种类的食材的烹饪进行参数设置。其中不乏一些“异形”食材的烹饪。对于这种情况,将用户输入的第二烹饪参数,与当前被烹饪食材的种类和空间模型进行对应存储,并更新数据库,可以有效地拓展数据库中的数据量,使得烹饪器具能够适应更多的烹饪场景。
实施例十四
如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800,烹饪设备800包括:存储器802,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处理器804,用于执行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该实施例中,烹饪设备800中的处理器804可通过调用并执行存储器802中所存储的程序或指令以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烹饪设备800的控制方法。因此,该烹饪设备800具备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烹饪设备800的控制方法的全部优点,可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在该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的程序和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候,可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因此,该可读存储介质具备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全部优点,可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六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低温物体在进入恒定高温介质中时,物体内部的不同位置的温度会随着时间逐渐升高,在经历一定时间后,物体的温度逐渐趋近于周围介质温度。这个物体温度随着时间逐渐升高到介质温度的过程就是热传导过程,在环境温度一定的情况下,食物若与外部环境存在温度差,就可以得出食物不同位置的温度随着时间变化的模型。
不同物体因为密度、比热、导热系数、形状的不同导热过程也不一样。本方案主要针对常见食物做热传导模型,通过三维图像传感器来采集食物的形状和外形尺寸建立三维空间模型。通过图像识别不同的食材类型,可以得到不同食材的密度、比热、导热系数。
根据食物的三维空间模型、密度、比热容、导热系数,建立食物的热传导模型。根据模型可以得出在不同环境介质温度下,食物内部不同位置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用户在使用烹饪设备时,通过手机二维图像传感器和三维深度传感器分别采集食材的图像信息和食材的三维空间信息。将手机采集到的二维和三维信息上传到云服务器上,在云服务器上,通过图像识别待烹饪的食物食材类型、数量,根据食物三围空间信息建立食物空间模型,再根据实物空间模型判断适用的热传导模型。根据识别出食材的类型信息搜索预置信息得出待烹饪食材比热、密度、导热系数,将食物比热、密度、导热系数以及待烹饪食物周围的介质温度代入相应的热传导模型,计算食物内部的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曲线。在根据所烹饪食物的类型成熟所需要的中心温度,生成当前食材的第一烹饪参数。用户在处理好食材后,直接放入到对应的烹饪设备中即可开始自动烹饪。
同时,由于同种热传导模型可以对应多种烹饪方式和烹饪设备,比如红薯可以选择煮、蒸或者烤,适配到热传导模型后,可以根据适用的热传导模型生成推荐烹饪方法和设备到手机端,手机端在收到云端反推送信息后,在显示屏上显示并采集用户的选择信息,手机端在采集到的用户选择信息后,将所选的烹饪方法和设备信息传送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所选择烹饪方法和设备生产第一烹饪参数,并将第一烹饪参数发送到相应的烹饪设备。
采食物图像可用二维摄像头,采集三维空间信息可用结构光三维摄像头或者TOF(Time of flight,时差算法)深度探头或者激光雷达深度探头。
食物热传导模型可以根据不同食材的形状特性分为多种模型,包括片状模型、球状模型、半球模型、圆柱状模型、长条状模型等。
片状模型适用于面包片、饼干、面饼、薯片、肉片、扒类等食材的烹饪;球状模型适用于圆形椭圆形食材的烹饪,比如鸡蛋、丸子、土豆、红薯、番茄等;半球模式适用于包子、馒头、等软性加热成型的食材烹饪;圆柱状模型适用于腊肠、烤肠、玉米、山药等食材烹饪;长条状模型适用于薯条烹饪。
当食材刚刚放入预热好的烹饪设备中,h=0时,T=T0,即食材中心位置的温度为食材的初始温度;食材刚刚放入预热好的烹饪设备中,h=H时,T=Tc,即食材最外侧位置的温度为食材外部环境温度。在烹饪设备为食材外部环境提供恒定温度Tc的情况下,随着时间t的增加,食材中心温度逐渐升高。根据不同食材成熟的特性,比如牛排中心温度加热到60~65是五分熟,65~70是七分熟,70-100全熟,因此可以根据不同食物中心需要达到的温度来预测食物的加热时间t和加热温度Tc(即食材外部的环境温度),自动设置烹饪设备的工作温度和工作时间。
以上模型适用于煮、蒸、烤类型的烹饪设备中。在煮的环境下,水温即为食材周围的环境温度;在蒸烤环境中,烤架、蒸格由于与食材的接触面较小,且温度基本与环境温度一致,食材周围温度可以近似看作是相同温度Tc。
以上图像识别过程,可以是通过集成在手机上的二维图像传感器和三维深度传感器来采集食材信息,再通过无线网络上传到云端服务器实现图像信息识别。也可以是通过一个专用食材信息采集操作设备或者集成到烹饪设备中的二维图像传感器和三维深度传感器来采集食材信息,再通过无线网络将图像信息上传到云端付服务实现信息识别。
以上图像识别过程,可以将图像识别、三维空间建模、热传导模型的选择、适配、参数生成等云端操作过程在手机或者烹饪设备本地执行,减小网络交互流程,降低传输和识别延迟。
在烹饪多种不同食材时,根据模型计算不同食材的烹饪时间长度,以烹饪时间最长的模型作为烹饪设备的工作参数,工作过程中增加其他烹饪时间较短的食材的加入时间。
同样,在烹饪同种食材但是外形尺寸差异比较大的情况下,以模型的最长时间设置工作时间,较小尺寸的在烹饪过程中根据成熟所需的时间以此加入。在烹饪过程中如果不能实现自动加入食材则可通过声音、显示等方式提醒用户加入相应的食材。
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发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待烹饪食材的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识别所述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
根据所述食材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通过所述第一烹饪参数控制所述烹饪设备工作;
所述图像信息包括二维图像和三维图像,所述食材信息包括所述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种类、食材体积、食材形状和食材数量;
所述根据所述图像信息识别所述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包括:
对所述二维图像进行图像识别,以确定所述食材种类;
根据所述三维图像对所述待烹饪食材进行空间建模,得到对应的食材空间模型,根据所述食材空间模型确定所述食材体积、所述食材形状和所述食材数量;
所述根据所述食材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食材种类,在预存的数据库中确定对应的热信息,其中,所述热信息包括比热容、密度和导热系数;
在预设的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食材空间模型相匹配的目标空间模型;
根据所述热信息和所述目标空间模型,确定对应的热传导模型;
通过所述热传导模型生成对应的所述第一烹饪参数;
在所述通过所述热传导模型生成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热传导模型,获取食材信息对应的至少一种烹饪方式;
响应于对任一所述烹饪方式的选择指令,确定目标烹饪方式;
所述通过所述热传导模型生成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包括:
通过所述目标烹饪方式、所述热传导模型和所述热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烹饪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上设置有用于获取所述二维图像和所述三维图像的获取装置;或
所述烹饪设备能够与第一终端之间进行数据指令交互,并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二维图像和所述三维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目标烹饪方式、所述热传导模型和所述热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烹饪参数,包括:
将所述热信息输入至所述热传导模型中,以确定所述待烹饪食材的温度变化曲线;
根据所述温度变化曲线和所述目标烹饪方式生成所述第一烹饪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第二终端和服务器之间通过网络连接进行数据指令交互;
所述通过所述目标烹饪方式、所述热传导模型和所述食材信息生成所述第一烹饪参数,包括:
将所述食材信息和所述目标烹饪方式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和/或所述服务器;
所述烹饪设备接收对应的所述第一烹饪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包括烹饪腔,所述第一烹饪参数包括第一烹饪时长和烹饪温度,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烹饪参数控制所述烹饪设备工作,包括:
加热所述烹饪腔,并获取所述烹饪腔的工作温度;
在所述工作温度达到所述烹饪温度的情况下,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所述第一烹饪时长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结束工作;
其中,所述工作温度为所述待烹饪食材的表面温度或所述烹饪腔内的介质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食材种类为多种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烹饪参数包括与每种食材种类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二烹饪时长;
将多个所述第二烹饪时长中时长最长的所述第二烹饪时长,确定为所述第一烹饪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烹饪时长与任一个第二烹饪时长的差,确定第三烹饪时长;
在所述计时时长达到所述第三烹饪时长的情况下,投入与所述任一个第二烹饪时长对应的所述待烹饪食材;或
在所述计时时长达到所述第三烹饪时长的情况下,发出与所述任一个第二烹饪时长对应的所述待烹饪食材的提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受设置指令,根据所示设置指令确定第二烹饪参数;
通过所述第二烹饪参数控制所述烹饪设备工作;
在所述烹饪设备烹饪结束后,通过所述第二烹饪参数和对应的所述食材信息和食材空间参数更新所述数据库。
9.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02110345858.1A 2021-03-31 2021-03-31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0406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5858.1A CN113040618B (zh) 2021-03-31 2021-03-31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5858.1A CN113040618B (zh) 2021-03-31 2021-03-31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0618A CN113040618A (zh) 2021-06-29
CN113040618B true CN113040618B (zh) 2022-04-22

Family

ID=76516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5858.1A Active CN113040618B (zh) 2021-03-31 2021-03-31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406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5356B (zh) * 2021-09-30 2023-07-28 深圳市智岩科技有限公司 烹饪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24189A (zh) * 2021-12-21 2022-03-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烹饪设备
CN114224202A (zh) * 2021-12-29 2022-03-25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烹饪器具和存储介质
CN114821817B (zh) * 2022-06-28 2022-09-09 德尚酒店设备设计(深圳)有限公司 多烹饪设备的能源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87032A1 (en) * 2022-10-25 2024-05-02 Jiu Tai Group Co., Ltd.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oking apparatus, cook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6594367B (zh) * 2023-07-19 2023-09-19 烟台金潮果蔬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地瓜汁螺旋预煮机煮熟度控制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3478A (zh) * 2013-09-10 2016-08-17 帕力特家电公司 受调节且受控的烹饪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系统
CN107485274A (zh) * 2017-09-14 2017-12-19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08618667A (zh) * 2017-03-20 2018-10-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物料投放组件、烹饪器具和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09254539A (zh) * 2018-10-16 2019-01-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CN109276147A (zh) * 2018-09-21 2019-01-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得食物内部温度的方法及烹饪器具
CN109445485A (zh) * 2018-09-21 2019-03-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CN110874068A (zh) * 2018-08-31 2020-03-1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CN112426060A (zh) * 2020-11-30 2021-03-0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烹饪器具、服务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10066B1 (en) * 1998-11-06 2002-06-25 Fmc Technologies, Inc. Controller and method for administering and providing on-line handling of deviations in a continuous oven cooking process
GB9926952D0 (en) * 1999-11-16 2000-01-12 Universal Master Products Limi Food simulant temperature sensing device
US8276505B2 (en) * 2004-02-18 2012-10-02 David Benjamin Buehler Food preparation system
US9241510B2 (en) * 2011-04-23 2016-01-26 Ics Solutions B.V.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and controlling food processing system performance
US20160353921A1 (en) * 2015-06-03 2016-12-08 Travis James Dodge Machine & System for Obtaining Precise Cooking Times of Irregular Shaped Food Objects
CN105444222B (zh) * 2015-12-11 2017-11-14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微波炉的烹饪控制方法、系统、云服务器和微波炉
CN108008649B (zh) * 2016-11-02 2020-10-23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及其检测方法和系统、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7616678A (zh) * 2017-06-12 2018-01-23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方法、烹饪器具、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124293A (zh) * 2017-06-27 2019-01-04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系统、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3478A (zh) * 2013-09-10 2016-08-17 帕力特家电公司 受调节且受控的烹饪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系统
CN108618667A (zh) * 2017-03-20 2018-10-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物料投放组件、烹饪器具和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07485274A (zh) * 2017-09-14 2017-12-19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10874068A (zh) * 2018-08-31 2020-03-1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CN109276147A (zh) * 2018-09-21 2019-01-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得食物内部温度的方法及烹饪器具
CN109445485A (zh) * 2018-09-21 2019-03-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CN109254539A (zh) * 2018-10-16 2019-01-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CN112426060A (zh) * 2020-11-30 2021-03-0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烹饪器具、服务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0618A (zh) 202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40618B (zh)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4730931B (zh) 一种美食交互系统和美食食谱的生成方法
CN110780628B (zh)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烹饪设备及存储介质
JP6265382B2 (ja) 調理器具
CN107095120B (zh) 烹饪方法及装置
CN109254539B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CN109541985A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US20160220059A1 (en) Modulated and controlled cooking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CN110806699A (zh)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烹饪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7033406A1 (ja) 加熱調理器
CN107851397A (zh) 食谱系统
CN106213971A (zh) 一种智能烹饪系统及烹饪方法
CN103892695A (zh) 自动烹饪方法及可自动烹饪的智能灶
CN106574783A (zh) 用于通过移动计算机设备与家用电器数据通信的方法、移动计算机设备和家用电器
CN108133743A (zh) 一种信息推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687810B (zh) 烹饪方法、烹饪器具、烹饪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142147A (zh) 煎烤专用智能中餐烹饪装置及其烹饪方法
CN111700508B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637669A (zh) 烹饪器具自动控制多种食物同时烹饪的方法
CN109998369A (zh) 烤蒸装置的肉排烹饪方法及烤蒸装置
CN115120108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烹饪设备
CN108013733A (zh) 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305139B (zh) 一种肉类烘烤方法及烤箱
CN203168917U (zh) 煎烤专用智能中餐烹饪装置
CN206991067U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的电饭煲智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9

Assignee: GUANGDONG WITOL VACUUM ELECTRONIC MANUFACTURE Co.,Ltd.

Assignor: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Ltd.|MIDEA GROUP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50376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ontrol methods, cooking equipment,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a for cooking equipmen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2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