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6392B - 隔离条支架及天线 - Google Patents

隔离条支架及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36392B
CN113036392B CN202110309799.2A CN202110309799A CN113036392B CN 113036392 B CN113036392 B CN 113036392B CN 202110309799 A CN202110309799 A CN 202110309799A CN 113036392 B CN113036392 B CN 1130363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in
guide shaft
buckle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097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36392A (zh
Inventor
靳志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t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Zho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Zhongtian Broadb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t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Zho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Zhongtian Broadb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t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Zho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Zhongtian Broadb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t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0979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363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36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63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363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63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0Resilient moun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离条支架及天线,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隔离度的调试过程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该隔离条支架包括:底座、导向轴、滑块以及销轴,导向轴的一端设置在底座上,导向轴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沿导向轴轴向间隔分布的第一销孔;滑块设有第一通孔,滑块通过第一通孔套设在导向轴外;滑块还包括沿导向轴轴向分布的安装部和固定部,第一通孔贯穿安装部和固定部,安装部用于安装隔离条;固定部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连通;销轴插设在第二通孔以及与第二通孔正对的一个第一销孔中。本发明提供的隔离条支架用于安装隔离条。

Description

隔离条支架及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离条支架及天线。
背景技术
天线的反射板上通常设置有多个辐射单元,不同辐射单元的信号之间会产生耦合,可以通过天线隔离度来描述不同辐射单元的信号耦合的程度。如图1和图2所示,天线的辐射单元20之间设置有隔离条30,以提高辐射单元20之间的隔离度,降低不同辐射单元20的信号之间的耦合程度,提高天线的电气性能。
相关技术中,隔离条30由塑料加固件安装在辐射单元20之间的反射板10上。隔离条30的安装方向和安装高度对隔离度有重要影响,通常对隔离条30的安装方向和安装高度进行多次调整,以调试隔离度,获取较好的隔离效果。在调试过程中,隔离条30一般需要配置不同的塑料加固件,以测试不同的安装方向和/或安装高度时的隔离度。每次测试时,隔离条30安装在一个塑料加固件上,若隔离度达不到期望值,则需要更换成另一个塑料加固件,直至隔离度达到期望值。
然而,上述隔离度的调试过程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条支架及天线,用于简化隔离度的调试过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条支架,包括底座;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导向轴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沿所述导向轴轴向间隔分布的第一销孔;滑块,所述滑块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滑块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套设在所述导向轴外;所述滑块还包括沿所述导向轴轴向分布的安装部和固定部,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固定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隔离条;所述固定部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销轴,所述销轴插设在所述第二通孔以及与所述第二通孔正对的一个所述第一销孔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离条支架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离条支架包括底座、导向轴、滑块以及销轴,导向轴的一端设置在底座上,且导向轴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沿导向轴轴向间隔分布的第一销孔;滑块设有套设在导向轴外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穿滑块的安装部与固定部,其中,安装部用于安装隔离条;固定部的侧壁设置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销轴插设在第二通孔以及与第二通孔正对的一个第一销孔中。这样设置,改变隔离条的安装高度以调试隔离度的过程中,只需将销轴从第二通孔以及与第二通孔正对的一个第一销孔中拔出,并沿导向轴的轴向滑动滑块,使第二通孔与另一个第一销孔对准,再将销轴插设在第二通孔和该第一销孔中,即可实现隔离条安装高度的调整,无需更换多个隔离条支架,也无需多次重复将隔离条安装在安装部的过程,从而简化了隔离度的调试过程。
如上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中,所述固定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沿所述导向轴周向延伸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第二环形槽的槽底;
所述隔离条支架还包括扇环部,所述扇环部卡合在所述第二环形槽内,所述销轴的一端与所述扇环部的内环面固定连接;所述销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插入与所述第二通孔正对的一个所述第一销孔中。
如上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中,
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部主体、第一卡扣部以及第二卡扣部,所述安装部主体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安装部主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二卡扣部,所述安装部主体的第一板面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部分设置有所述第一卡扣部,且所述安装部主体的第一板面与所述导向轴的轴向垂直;
所述第一卡扣部用于安装平行于反射板的隔离条,所述第二卡扣部用于安装垂直于反射板的隔离条;
所述安装部主体、所述第一卡扣部和所述第二卡扣部为一体结构。
如上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中,所述第一卡扣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扣组,每个所述第一卡扣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扣位销和第一卡扣,所述第一扣位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板面连接,所述第一扣位销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板面垂直,所述第一扣位销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导向面;
所述第一卡扣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板面连接,所述第一卡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板面垂直,所述第一卡扣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板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扣位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板面之间的距离。
如上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中,所述第一卡扣包括第一卡扣主体与第一卡爪,所述第一卡扣主体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板面上,所述第一卡扣主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板面垂直,所述第一卡扣主体的第二端背离所述第一扣位销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卡爪,所述第一卡爪上形成有第二导向面。
如上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中,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均为斜面;
以平行于所述第一板面的平面为截面,所述第一扣位销与所述第一卡扣主体均为矩形。
如上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中,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均为锥面;
以平行于所述第一板面的平面为截面,所述第一扣位销与所述第一卡扣主体均为割圆形。
如上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中,所述第二卡扣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卡扣组,每个所述第二卡扣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扣位销和第二卡扣,所述第二扣位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二扣位销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侧面垂直,所述第二扣位销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三导向面;
所述第二卡扣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二卡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侧面垂直,所述第二卡扣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扣位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
如上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中,所述第二卡扣包括第二卡扣主体与第二卡爪,所述第二卡扣主体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卡扣主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侧面垂直,所述第二卡扣主体的第二端背离所述第二扣位销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卡爪,所述第二卡爪上形成有第四导向面。
如上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中,所述第三导向面与所述第四导向面均为斜面;
以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面的平面为截面,所述第二扣位销与所述第二卡扣主体均为矩形。
如上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中,所述第三导向面与所述第四导向面均为锥面;
以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面的平面为截面,所述第二扣位销与所述第二卡扣主体均为割圆形。
如上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中,以垂直于所述导向轴轴向的平面为截面,所述导向轴为大割圆形,所述第一通孔为大割圆形;
所述第一通孔套设在所述导向轴外。
如上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中,所述导向轴的侧面还设置有多个沿所述导向轴轴向间隔分布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沿所述导向轴周向延伸,且所述第一环形槽与所述第一销孔交替分布。
如上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中,所述底座安装在反射板上,所述底座包括:
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为圆柱形,所述安装台与所述导向轴同轴线,所述安装台的第一端面设置有所述导向轴的一端;
旋臂,所述旋臂为条形结构,所述旋臂固定在所述安装台的第一端面,所述旋臂的一端与所述导向轴连接,且所述旋臂沿所述安装台的径向延伸;
转轴,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台的第二端面,且所述转轴与所述安装台同轴线;
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固定在所述转轴第二端的侧壁上,且沿所述转轴径向延伸;
弹性扣,所述弹性扣呈球冠形结构;所述弹性扣的底面与所述第二端面连接;
所述反射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第四通孔以及第五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转轴匹配,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一凸起匹配;
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反射板位于所述安装台的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凸起之间,所述弹性扣的球冠面与所述第五通孔朝向所述安装孔的孔口抵接。
如上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中,所述旋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旋臂和所述导向轴将所述安装台分隔为两个半区,且两个所述半区沿所述旋臂对称分布;
每个所述半区内的部分第一端面朝向第二端面凹陷,形成薄壁区,每个所述薄壁区设置有U形通孔;
以平行于所述第一端面的平面为截面,所述U形通孔在所述第一端面上的投影包括中间段和位于中间段两端的两个延伸段,每个所述延伸段的延伸方向均为所述安装台的周向;
所述U形通孔围成的部分所述安装台的第二端面设置有所述弹性扣,且所述弹性扣与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安装台的周向错位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天线,其中,所述天线包括反射板、隔离条和如上所述的隔离条支架,所述隔离条支架安装在所述反射板上,所述隔离条安装在所述隔离条支架的安装部上。由于该天线包括上述隔离条支架,因此该天线也具有上述隔离条支架的优点,具体可参考上述隔离条支架的相关描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隔离条与反射板平行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隔离条与反射板垂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底座安装过程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底座安装过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底座安装过程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离条支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离条支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向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向轴的剖视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没有设置第一环形槽的滑块的剖视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第一环形槽的滑块的剖视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滑块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滑块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滑块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卡环的剖视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装部的剖视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装部主体的剖视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方形安装孔的隔离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圆形安装孔的隔离条安装时的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反射板; 11:第三通孔;
12:第五通孔; 13:第四通孔;
20:辐射单元; 30:隔离条;
31:安装孔; 311:第一孔壁;
32:隔离条的边缘; 40:底座;
41:转轴; 42:安装台;
43:旋臂; 44:弹性扣;
45:第一凸起; 46:薄壁区;
47:悬臂; 48:U形通孔;
50:导向轴; 51:第一销孔;
52:第一环形槽; 53:第五导向面;
54:第六导向面; 60:滑块;
61:固定部; 62:安装部主体;
621:第一板面; 622:第一侧面;
623:第二凹槽; 63:第二环形槽;
64:第二通孔; 65:第一卡扣部;
651:第一扣位销; 652:第一卡扣;
653:第一限位面; 654:第一卡扣主体;
655:第一卡爪; 656:第二导向面;
66:第二卡扣部; 661:第二扣位销;
662:第二卡扣; 663:第二限位面;
664:第二卡扣主体; 665:第二卡爪;
666:第四导向面; 667:第二限位台;
668:第一凹槽; 669:第四台面;
67:第一通孔; 68:第一限位台;
69:第二凸起; 70:卡环;
71:扇环部; 72: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隔离条的安装高度对隔离度有重要影响,通常对隔离条的安装高度进行多次调整,以调试隔离度,获取较高的隔离效果。在调试过程中,隔离条的安装高度一般对应辐射单元频段波长的1/8~3/8;以天线频带为698MHz~2690MHz举例。根据公式λ=C/f,λ与f成反比,λ为频段波长,f为频率。因此隔离条安装高度取值范围为2690MHz的1/8波长~698MHz的3/8波长;当频段为2690MHz时,1λ=0.11m,1/8λ=0.01375m=13.75mm;当频段为689MHz时,1λ=0.43m,3/8λ=0.16125m=161.25mm;因此实现全频段的隔离度调试时,隔离条安装高度的取值范围为13.75mm~161.25mm,即需要在13.75mm~161.25mm的范围内多次调整隔离条的安装高度。
而相关技术中,通过塑料加固件将隔离条安装在辐射单元之间的反射板上。为了在13.75mm~161.25mm的范围内多次调整隔离条的安装高度,需要配置不同高度的多个塑料加固件。每次测试时,隔离条安装在一个塑料加固件上,并将塑料加固件安装在反射板上,若隔离度达不到期望值,则需要更换成另一个不同高度的塑料加固件,直至隔离度达到期望值。如此设计,需要多次重复隔离条和塑料加固件的安装过程,导致隔离度的调试过程较为复杂。其中,隔离条的安装高度可以理解为隔离条与反射板之间的距离。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离条支架包括导向轴和滑块,滑块套设在导向轴上,滑块上的安装部用于安装隔离条。在将隔离条支架安装在反射板上之后,可通过滑块在导向轴上的滑动来调节滑块与反射板之间的间距,从而调整隔离条与反射板之间的间距,即调整隔离条的安装高度。无需更换多个隔离条支架,也无需多次重复将隔离条安装在安装部的过程,从而简化了隔离度的调试过程。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3-图3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离条支架,包括底座40、导向轴50、滑块60以及销轴72。其中,底座40用于将隔离条支架安装在反射板10上。
导向轴50的一端设置在底座40上,且导向轴50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沿导向轴50轴向间隔分布的第一销孔51。
滑块60设有第一通孔67,滑块60通过第一通孔67套设在导向轴50外;滑块60还包括沿导向轴50轴向分布的安装部和固定部61,第一通孔67贯穿安装部和固定部61,安装部用于安装隔离条30;固定部61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通孔64,第二通孔64与第一通孔67连通。
销轴72插设在第二通孔64以及与第二通孔64正对的一个第一销孔51中,从而将滑块60固定在导向轴50上,防止滑块60沿导向轴50的轴向滑动。
经过上述设置,在通过底座40将隔离条支架安装在反射板10上之后,可将隔离条30安装在滑块60的安装部上,然后测试隔离度。在当前隔离条30的安装高度无法使隔离度达到期望值,需要改变隔离条30的安装高度时,只需将销轴72从第二通孔64以及与第二通孔64正对的一个第一销孔51中拔出,并沿导向轴50的轴向滑动滑块60,使第二通孔64与另一个第一销孔51对准,再将销轴72插设在第二通孔64和该第一销孔51中,即可实现隔离条30安装高度的调整,无需更换多个隔离条支架,也无需多次重复将隔离条30安装在安装部的过程,从而简化了隔离度的调试过程。
如图5-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离条支架包括底座40,底座40用于将隔离条支架安装在天线的反射板10上,且底座40可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制造。底座40包括安装台42,安装台42可以为方柱形、圆柱形等不同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台42为圆柱形,安装台42的第一端面设置有导向轴50的一端,且安装台42与导向轴50同轴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底座40还包括旋臂43,旋臂43为条形结构,具体的,旋臂43为矩形条状,旋臂43固定在安装台42的第一端面,旋臂43的一端与导向轴50连接,且旋臂43沿安装台42的径向延伸。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臂43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旋臂43的一端与导向轴50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安装台42的第一端面边缘,两个旋臂43的延伸方向相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底座40还包括转轴41和第一凸起45,转轴41的第一端固定在安装台42的第二端面,且转轴41与安装台42同轴线。第一凸起45固定在转轴41第二端的侧壁上,且沿转轴41的径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垂直于转轴41轴线的平面为截面,第一凸起45的形状为腰型的一部分。第一凸起45靠近安装台42的端面与第一凸起45的侧面之间形成有过渡角,这样设置,可以降低第一凸起45与反射板10之间的摩擦力。
参照图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凸起4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凸起45相对设置在转轴41第二端的侧壁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底座40还包括弹性扣44,弹性扣44呈球冠形结构,弹性扣44为弹性体。弹性扣44的底面与安装台42的第二端面连接。
为了与底座40配合安装,天线的反射板10上设置有第三通孔11、第四通孔13以及第五通孔12,第三通孔11与第四通孔13为一体结构,第五通孔12与第四通孔13沿第三通孔11的周向错位设置。第三通孔11与转轴41匹配,第四通孔13与第一凸起45匹配。当底座40安装在反射板10上时,转轴41穿设在第三通孔11内,反射板10位于安装台42的第二端面与第一凸起45之间,弹性扣44的球冠面与第五通孔12朝向安装台42的孔口抵接。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凸起45的数量为两个时,第四通孔13的数量也为两个,且两个第四通孔13相对设置。第一凸起45与安装台42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反射板10的厚度进行设置。
参照图9-图11所示,底座40的安装过程为:首先将转轴41正对第三通孔11,并将第一凸起45正对第四通孔13;其次下压底座40,使转轴41的第二端穿过第三通孔11,并使第一凸起45穿过第四通孔13;最后旋拧旋臂43,使底座40沿第三通孔11周向转动,使得反射板10夹设在安装台42的第二端面与第一凸起45之间。在底座40沿第三通孔11周向转动的过程中,弹性扣44的球冠面与反射板10的板面相切,并且弹性扣44发生弹性形变,当弹性扣44转动至第五通孔12处时,弹性扣44的球冠面与第五通孔12朝向安装台42的孔口抵接,从而使弹性扣44回弹,并锁紧底座,完成底座40的安装。
进一步的,参照图7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旋臂43和导向轴50将安装台42分隔为两个半区,且两个半区沿旋臂43对称分布;每个半区内的部分第一端面朝向第二端面凹陷,形成薄壁区46,每个薄壁区46设置有U形通孔48。
以平行于第一端面的平面为截面,U形通孔48在第一端面上的投影包括中间段和位于中间段两端的两个延伸段,每个延伸段的延伸方向均为安装台42的周向。
U形通孔48围成的部分安装台42的第二端面设置有弹性扣44,弹性扣44为弹性体,且弹性扣44与第一凸起45沿安装台42的周向错位设置。为了方便描述,下文将U形通孔48围成的部分安装台42命名为悬臂47。
通过设置弹性扣44,可以提高底座40与反射板10之间的卡合力,防止底座松动。并且悬臂47所处的区域为薄壁区46,在旋拧旋臂43的过程中,悬臂47更易于弹性形变,可以减小旋拧旋臂43过程中所受的阻力。
如图13-图1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离条支架还包括导向轴50,导向轴50可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制造,导向轴50的材料可以为玻璃纤维增强工程塑料,以增强导向轴50的强度。导向轴50的一端设置在安装台42的第一端面上,且导向轴50的轴线与反射板10的板面垂直。
导向轴50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沿导向轴50的轴向间隔分布的第一销孔51,这样设置,使得多个第一销孔51分别位于距离反射板10不同间距处。参照图18和图1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销孔51沿导向轴50的轴向的长度尺寸为b=2mm。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多个第一销孔51沿导向轴50的轴向均匀分布。
参照图17,以垂直于导向轴50轴向的平面为截面,导向轴50为大割圆形,相应的滑块60上的第一通孔67也为大割圆形。这样设置,可以防止滑块60沿导向轴50的周向转动。此时导向轴50的侧面包括沿导向轴50周向分布的第五导向面53与第六导向面54,第五导向面53为平面,第六导向面54为柱面。参照图17,示例性的,第一销孔51位于第五导向面53处。
进一步的,参照图15和图16,导向轴50的侧面还设置有多个沿导向轴50的轴向间隔分布的第一环形槽52,第一环形槽52沿导向轴50周向延伸,且第一环形槽52与第一销孔51交替分布。且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环形槽52与相邻的两个第一销孔51之间的距离相同。
通过设置第一环形槽52,在注塑形成导向轴50的过程中,可以使导向轴50的壁厚更均匀,从而使导向轴50的各个部分冷却更为均匀,减小导向轴50内的残余应力,提高导向轴50的强度。如图18和图19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没有设置第一环形槽52时,沿第一销孔51所在的导向轴50部分的壁厚尺寸a=3mm,两个第一销孔51之间的导向轴50的壁厚尺寸c=7mm,此时壁厚尺寸a与c相差4mm,导向轴50的壁厚很不均匀。而设置有第一环形槽52时,沿第一销孔51所在的导向轴50部分的壁厚尺寸a=3mm,两个第一销孔51之间的导向轴50的壁厚尺寸即为第一环形槽52的直径e,e=5mm,此时壁厚尺寸a与e相差2mm,导向轴50的壁厚较为均匀。
如图20到图3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离条支架还包括滑块60,滑块60可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制造,滑块60设置有第一通孔67,第一通孔67套设在导向轴50外,且滑块60可沿导向轴50轴向滑动。滑块60包括沿导向轴50轴向分布的安装部和固定部61,第一通孔67贯穿安装部和固定部61,安装部用于安装隔离条30。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包括安装部主体62、第一卡扣部65以及第二卡扣部66,安装部主体62为矩形板状结构,安装部主体62的第一侧面622设置有第二卡扣部66,安装部主体62的第一板面621远离第一侧面622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卡扣部65,且安装部主体62的第一板面621与导向轴50的轴向垂直,安装部主体62的第一侧面622与导向轴50的轴线平行;第一卡扣部65用于安装平行于反射板10的隔离条30,第二卡扣部66用于安装垂直于反射板10的隔离条30。安装部主体62、第一卡扣部65和第二卡扣部66可以为一体结构。
需要说明的时,隔离条30的安装方式对隔离度有重要影响,常见的隔离条安装方式为隔离条30平行于反射板10与隔离条30垂直于反射板10,参见图1与图2。相关技术中,在采用隔离条30对天线的隔离度进行调试时,需要通过使用不同的塑料加固件来改变隔离条30的安装方式,而塑料加固件的频繁更换严重降低了隔离度调试的灵活性与效率,延长了天线的研发周期。
通过设置第一卡扣部65与第二卡扣部66,可以灵活的切换隔离条的安装方式,无需使用多个不同的塑料加固件,提高了隔离度调试时的灵活度和效率,缩短了天线的研发周期。
参照图20-图26所示,第一卡扣部65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扣组,每个第一卡扣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扣位销651和第一卡扣652,第一扣位销651的第一端与第一板面621连接,第一扣位销65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板面621垂直,第一扣位销651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导向面。其中,第一卡扣652为弹性体。
第一卡扣652的第一端与第一板面621连接,第一卡扣65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板面621垂直,第一卡扣652的第二端与第一板面62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扣位销651的第二端与第一板面621之间的距离。相应的隔离条30上也设置有沿隔离条30长度方向分布的两个安装孔31,每个安装孔31与一个第一卡扣组卡接。
这样设置,在将隔离条30安装在第一卡扣部65上时,第一扣位销651的第一导向面先与安装孔31接触,起到导向作用。
进一步的,参照图29,第一卡扣652包括第一卡扣主体654与第一卡爪655,第一卡扣主体654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板面621上,第一卡扣主体65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板面621垂直,第一卡扣主体654的第二端背离第一扣位销65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爪655,第一卡爪655上形成有第二导向面656。
这样设置,在将隔离条30安装在第一卡扣部65的过程中,安装孔31先与第一导向面接触,随着隔离条30与第一板面621之间的距离减小,安装孔31与第二导向面656接触,第二导向面656也可起到导向的作用。
参照图17-图26所示,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面与第二导向面656均为斜面;且以平行于第一板面621的平面为截面,第一扣位销651与第一卡扣主体654均为矩形。这样设置,第一卡扣部65可以与图27所示的隔离条30上的方形的安装孔31配合。
参照图28,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面与第二导向面656均为锥面;以平行于第一板面621的平面为截面,第一扣位销651与第一卡扣主体654均为割圆形。这样设置,第一卡扣部65可以与图28所示的隔离条30上的圆形的安装孔31配合。
进一步的,参照图20和图22,第一卡扣部65还包括位于两个第一卡扣组之间的第一限位台68,第一限位台68为矩形柱,且第一限位台68的一个侧面与第一板面621连接,为了方便描述,下文将第一限位台68与第一板面621连接的侧面命名为第一台面,第一限位台68上与第一台面相对的侧面命名为第二台面,第二台面平行于第一板面621。第一卡爪655还包括平行于第二台面的第一限位面653。
在将隔离条30安装在第一卡扣部65上的过程中,安装孔31沿着第一导向面导入,在接触到第二导向面656之后,安装孔31推动第一卡扣652的第二端朝向第一扣位销651运动,在安装孔31通过第二导向面656与第一限位面653的连接处之后,第一卡扣652回弹,隔离条30最终夹设在第二台面与第一限位面653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防止隔离条30晃动,可以根据隔离条30的厚度设置第二台面与第一限位面653之间的间距。示例性的,第二台面与第一限位面653之间的间距为隔离条30的厚度。
参照图21、图27和图28,隔离条30的厚度一般为1mm~2mm,隔离条30的宽度W与安装孔31的尺寸及形状有关,当安装孔31为方形孔时,安装孔31的第一孔壁311与隔离条的边缘32平行,第一孔壁311与隔离条的边缘32之间的间距S不小于1.5倍隔离条厚度,当隔离条宽度W取最小值时,第一孔壁311与隔离条的边缘32之间的间距S等于1.5倍隔离条厚度;当隔离条宽度W的宽度增大至最大值时,需要设计第一通孔67的轴线与安装部主体62的第二侧面之间的间距X,可以根据隔离条宽度W的增加量增大第一通孔67的轴线与安装部主体62的第二侧面之间的间距X,以保证加宽后的隔离条30能够安装在第一卡扣部65上。其中,安装部主体62的第二侧面为安装部主体62中与第一侧面622相对的侧面。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孔壁311与隔离条的边缘32之间的间距S即为安装孔31与隔离条的边缘32的最小间距。
当安装孔31为圆孔时,此时安装孔的侧面与隔离条边缘不平行,安装孔31的孔壁与隔离条的边缘32的最小间距S应不小于1倍隔离条厚度,当隔离条宽度W取最小值时,安装孔31的孔壁与隔离条的边缘32的最小间距S等于1倍隔离条厚度。并且当安装孔31为圆形孔时,隔离条30的宽度W可以缩短。
进一步的,参照图28,第二台面上还可以设置凹槽,这样设置,可以减小第二台面与隔离条30的接触面积,更容易保证隔离条30安装时的平面度。
参照图20-图30所示,第二卡扣部66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卡扣组以及位于两个第二卡扣组之间的第二限位台667,每个第二卡扣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扣位销661和第二卡扣662,第二扣位销661的第一端与第一侧面622连接,第二扣位销66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侧面622垂直,第二扣位销661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三导向面。其中,第二卡扣662为弹性体。
参照图24和图25,第二限位台667为矩形条状,第二限位台667的一个侧面与第一侧面622连接,为了方便描述,下文将第二限位台667与第一侧面622连接的侧面命名为第三台面,第三台面形成有第一凹槽668,第一侧面622形成有第二凹槽623,第一凹槽668与第二凹槽623拼合为一个孔,该孔即为第一通孔67的一部分。第二限位台667上与第三台面相对的侧面命名为第四台面669,第四台面669平行于第一侧面622。第二卡爪665还包括平行于第四台面669的第二限位面663。
第二卡扣662的第一端与第一侧面622连接,第二卡扣66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侧面622垂直,第二卡扣662的第二端与第一侧面62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扣位销661的第二端与第一侧面622之间的距离。相应的隔离条30上也设置有沿隔离条30长度方向分布的两个安装孔31,每个安装孔31与一个第二卡扣组卡接。
这样设置,在将隔离条30安装在第二卡扣部66上时,第二扣位销661的第三导向面先与安装孔31接触,起到导向作用。
进一步的,第二卡扣662包括第二卡扣主体664与第二卡爪665,第二卡扣主体664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侧面622上,第二卡扣主体66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侧面622垂直,第二卡扣主体664的第二端背离第二扣位销66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爪665,第二卡爪665上形成有第四导向面666。
这样设置,在将隔离条30安装在第二卡扣部66的过程中,安装孔31先与第三导向面接触,随着隔离条30与第一侧面622之间的距离减小,安装孔31与第四导向面666接触,第四导向面666也可起到导向的作用。
参照图20-图2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三导向面与第四导向面666均为斜面;且以平行于第一侧面622的平面为截面,第二扣位销661与第二卡扣主体664均为矩形。这样设置,第二卡扣部66可以与图27所示的隔离条30上的方形的安装孔31配合。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三导向面与第四导向面666均为锥面;以平行于第一侧面622的平面为截面,第二扣位销661与第二卡扣主体664均为割圆形。这样设置,第二卡扣部66可以与图28所示的隔离条30上圆形的安装孔31配合。
在将隔离条30安装在第二卡扣部66上的过程中,安装孔31沿着第三导向面导入,在接触到第四导向面666之后,安装孔31推动第二卡扣662的第二端朝向第二扣位销661运动,在安装孔31通过第四导向面666与第二限位面663的连接处之后,第二卡扣662回弹,隔离条30最终夹设在第四台面669与第二限位面663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防止隔离条30晃动,可以根据隔离条30的厚度设置第四台面669与第二限位面663之间的间距。示例性的,第四台面669与第二限位面663之间的间距为隔离条30的厚度。
进一步的,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四台面669上还可以设置凹槽,这样设置,可以减小第四台面669与隔离条30的接触面积,更容易保证隔离条安装时的平面度。
参照图13和图2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面653与第二卡扣部66沿导向轴50轴向的最远距离为Y=7mm,隔离条30的厚度为1mm,导向轴50上的第一销孔51之间的间距为L=5mm。当天线的频带范围为698MHz-2690MHz之间,隔离条30高度的取值范围为13.75mm≤H≤161.25mm。此时的隔离条支架可以在高度13.75mm和163.75mm之间内的31个位置等间距调节隔离条30的高度;而且滑块60的高度尺寸H可以不超过168mm。其中,隔离条30的高度为隔离条30与反射板10的间距。此时,采用一个隔离条支架即可实现天线的698MHz-2690MHz全频段隔离度调试。
参照图20,滑块60还包括固定部61,固定部61可以为圆柱形、方柱形等,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61为圆柱形,固定部61的一端与安装部主体62的第二板面连接,固定部61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通孔64和沿导向轴50周向延伸的第二环形槽63,第二通孔64贯穿第二环形槽63的槽底。
进一步的,固定部6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凸起69,第二凸起69位于第二环形槽63远离安装部主体62的一侧,利于卡环70的定位。
如图23和图2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离条支架还包括卡环70,卡环70包括扇环部71和销轴72,扇环部71卡合在第二环形槽63上,销轴72的一端与扇环部71的内环面固定连接,销轴7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64,并插入与第二通孔64正对的一个第一销孔51中。其中,扇环部71为弹性体,扇环部71与销轴72可一体注塑成型。
扇环部71卡合在第二环形槽63上,以限制扇环部71在导向轴50轴向的运动,并且可以限制销轴72在导向轴50径向的运动,防止销轴72从第二通孔64与第一销孔51中脱出。且销轴72插设在第二通孔64与第一销孔51中,可以限制滑块60沿导向轴50轴向的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将扇环部71卡合在第二环形槽63内,扇环部71的对应的扇环的圆心角应大于180°。
参照图3和图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反射板10、隔离条30和上述实施例中的隔离条支架,隔离条支架安装在反射板10上,隔离条30安装在隔离条支架的安装部上。由于该天线包括上述隔离条支架,因此该天线也具有上述隔离条支架的优点,具体可以参考上述隔离条支架的相关描述。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隔离条支架,设置于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导向轴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沿所述导向轴轴向间隔分布的第一销孔;
滑块,所述滑块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滑块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套设在所述导向轴外;所述滑块还包括沿所述导向轴轴向分布的安装部和固定部,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固定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隔离条;所述固定部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销轴,所述销轴插设在所述第二通孔以及与所述第二通孔正对的一个所述第一销孔中;
所述固定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沿所述导向轴周向延伸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第二环形槽的槽底;
所述隔离条支架还包括扇环部,所述扇环部卡合在所述第二环形槽内,所述销轴的一端与所述扇环部的内环面固定连接;所述销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插入与所述第二通孔正对的一个所述第一销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部主体、第一卡扣部以及第二卡扣部,所述安装部主体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安装部主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二卡扣部,所述安装部主体的第一板面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部分设置有所述第一卡扣部,且所述安装部主体的第一板面与所述导向轴的轴向垂直;
所述第一卡扣部用于安装平行于反射板的隔离条,所述第二卡扣部用于安装垂直于反射板的隔离条;
所述安装部主体、所述第一卡扣部和所述第二卡扣部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扣组,每个所述第一卡扣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扣位销和第一卡扣,所述第一扣位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板面连接,所述第一扣位销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板面垂直,所述第一扣位销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导向面;
所述第一卡扣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板面连接,所述第一卡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板面垂直,所述第一卡扣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板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扣位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板面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包括第一卡扣主体与第一卡爪,所述第一卡扣主体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板面上,所述第一卡扣主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板面垂直,所述第一卡扣主体的第二端背离所述第一扣位销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卡爪,所述第一卡爪上形成有第二导向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均为斜面;
以平行于所述第一板面的平面为截面,所述第一扣位销与所述第一卡扣主体均为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均为锥面;
以平行于所述第一板面的平面为截面,所述第一扣位销与所述第一卡扣主体均为割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卡扣组,每个所述第二卡扣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扣位销和第二卡扣,所述第二扣位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二扣位销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侧面垂直,所述第二扣位销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三导向面;
所述第二卡扣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二卡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侧面垂直,所述第二卡扣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扣位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包括第二卡扣主体与第二卡爪,所述第二卡扣主体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卡扣主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侧面垂直,所述第二卡扣主体的第二端背离所述第二扣位销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卡爪,所述第二卡爪上形成有第四导向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向面与所述第四导向面均为斜面;
以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面的平面为截面,所述第二扣位销与所述第二卡扣主体均为矩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向面与所述第四导向面均为锥面;
以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面的平面为截面,所述第二扣位销与所述第二卡扣主体均为割圆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特征在于,以垂直于所述导向轴轴向的平面为截面,所述导向轴为大割圆形,所述第一通孔为大割圆形;
所述第一通孔套设在所述导向轴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轴的侧面还设置有多个沿所述导向轴轴向间隔分布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沿所述导向轴周向延伸,且所述第一环形槽与所述第一销孔交替分布。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安装在反射板上,所述底座包括:
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为圆柱形,所述安装台与所述导向轴同轴线,所述安装台的第一端面设置有所述导向轴的一端;
旋臂,所述旋臂为条形结构,所述旋臂固定在所述安装台的第一端面,所述旋臂的一端与所述导向轴连接,且所述旋臂沿所述安装台的径向延伸;
转轴,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台的第二端面,且所述转轴与所述安装台同轴线;
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固定在所述转轴第二端的侧壁上,且沿所述转轴径向延伸;
弹性扣,所述弹性扣呈球冠形结构;所述弹性扣的底面与所述第二端面连接;
所述反射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第四通孔以及第五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转轴匹配,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一凸起匹配;
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反射板位于所述安装台的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凸起之间,所述弹性扣的球冠面与所述第五通孔朝向所述安装台的孔口抵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隔离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旋臂和所述导向轴将所述安装台分隔为两个半区,且两个所述半区沿所述旋臂对称分布;
每个所述半区内的部分第一端面朝向第二端面凹陷,形成薄壁区,每个所述薄壁区设置有U形通孔;
以平行于所述第一端面的平面为截面,所述U形通孔在所述第一端面上的投影包括中间段和位于中间段两端的两个延伸段,每个所述延伸段的延伸方向均为所述安装台的周向;
所述U形通孔围成的部分所述安装台的第二端面设置有所述弹性扣,且所述弹性扣与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安装台的周向错位设置。
15.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板、隔离条和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隔离条支架,所述隔离条支架安装在所述反射板上,所述隔离条安装在所述隔离条支架的安装部上。
CN202110309799.2A 2021-03-23 2021-03-23 隔离条支架及天线 Active CN1130363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9799.2A CN113036392B (zh) 2021-03-23 2021-03-23 隔离条支架及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9799.2A CN113036392B (zh) 2021-03-23 2021-03-23 隔离条支架及天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6392A CN113036392A (zh) 2021-06-25
CN113036392B true CN113036392B (zh) 2022-11-08

Family

ID=76473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09799.2A Active CN113036392B (zh) 2021-03-23 2021-03-23 隔离条支架及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3639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4617A (zh) * 2016-01-15 2016-04-20 江苏亨鑫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条平铺于反射板的安装结构
CN205355254U (zh) * 2015-12-04 2016-06-29 东莞市云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提高异极化隔离的双极化基站天线
CN209119367U (zh) * 2018-11-21 2019-07-16 深圳国人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超宽频大下倾角基站天线
CN209200146U (zh) * 2018-11-21 2019-08-02 深圳国人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独立可调双频双极化基站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9564B (zh) * 2018-11-28 2020-12-25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天线用支撑结构
CN210006916U (zh) * 2019-05-30 2020-01-3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隔离装置及天线
CN110311229B (zh) * 2019-07-04 2024-02-27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及其反射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55254U (zh) * 2015-12-04 2016-06-29 东莞市云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提高异极化隔离的双极化基站天线
CN105514617A (zh) * 2016-01-15 2016-04-20 江苏亨鑫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条平铺于反射板的安装结构
CN209119367U (zh) * 2018-11-21 2019-07-16 深圳国人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超宽频大下倾角基站天线
CN209200146U (zh) * 2018-11-21 2019-08-02 深圳国人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独立可调双频双极化基站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6392A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154740A1 (en) Push-button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e same
US20050105985A1 (en) U-nut fastening assembly
CN113036392B (zh) 隔离条支架及天线
US11869732B2 (en) Multi-directional input device, handle and game machine
US11953052B2 (en) Fastener and hous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fastener
US4303815A (en) Push button switch assembly
CN214043952U (zh) 一种带阻滤波器的固定结构
CN214254735U (zh) 天线及其隔离调位结构
CN213745871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支架脚
CN219801149U (zh) 电池安装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864618A (zh) 天线及其隔离调位结构
CN111883903B (zh) 一种旋转式振子安装固定座
CN220355694U (zh) 前涡舌及空调室内机
CN221006139U (zh) 用于孔测试的改进测试治具
CN210851161U (zh) 新型滑块结构及端子注塑模具
CN111452316B (zh) 开模顺序控制机构及模具系统
CN111577828B (zh) 连接组件、同步带机构和家用电器
CN214837572U (zh) 用于穿设紧固件的导向套筒和家具
CN210956951U (zh) 一种低频辐射单元组件
US20040074749A1 (en) Movable contact structure and movable contact attaching method of slide switch
US20240006745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and base station antenna
CN211667004U (zh) 连接定位件
CN108832355B (zh) 一种射频连接器连接结构
EP4091695A1 (en) Device for treating water in a hydraulic system
CN209880786U (zh) 一种固定装置以及天线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