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80786U - 一种固定装置以及天线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定装置以及天线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80786U
CN209880786U CN201920402699.2U CN201920402699U CN209880786U CN 209880786 U CN209880786 U CN 209880786U CN 201920402699 U CN201920402699 U CN 201920402699U CN 209880786 U CN209880786 U CN 2098807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on
cavity
base
bottom plate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0269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来华
黄顺忠
郑春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Mobi Technology Xian Co Ltd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Jian Co Ltd
Mob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Mobi Technology Xian Co Ltd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Jian Co Ltd
Mob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Mobi Technology Xian Co Ltd,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Jian Co Ltd, Mobi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bi Antenn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0269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807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807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807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装置以及天线设备。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座,于其上侧面开设有供辐射底座置入的安置腔,安置腔的槽腔形状与辐射底座形状相匹配,以使固定底座能在辐射底座置入安置腔后限制辐射底座往前、后、左和右方向移动;卡扣结构,在辐射底座置入安置腔的过程中避让辐射底座,而在辐射底座置入安置腔后与辐射底座卡扣配合,卡扣结构在与辐射底座卡扣配合时限制辐射底座朝背离固定底座的方向移动,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卡扣头,第一卡扣头的一端连接安置腔的腔壁,第一卡扣头的另一端位于巴伦间隙并抵接辐射底座。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装置间接固定辐射单元的方式,避免了辐射单元直接固定所导致的紧固失效。

Description

一种固定装置以及天线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装置以及天线设备。
背景技术
多网并存的大局面下,留给运营商部署天线设备的资源越来越有限,多频段共面组阵成为各运营商的共同选择。各天线设备供应商也朝着多频段共面组阵的方向进行技术迭代,天线设备结构以及辐射单元的固定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目前,天线设备行业内常用的固定辐射单元方式是在辐射单元与反射板之间增加一块绝缘垫片,再用多个螺钉直接将辐射单元固定在反射板上。
但是,在多频段共面组阵的情况下,通过螺钉直接固定辐射单元的方式容易导致紧固失效,使产品风险系数增加,而且多个螺钉的拆装过程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辐射单元,旨在解决如何有效固定辐射单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安装并固定辐射单元,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座,于其上侧面开设有供所述辐射单元置入的安置腔,所述安置腔的形状与所述辐射单元的一端的形状相匹配,以使所述固定底座能在所述辐射单元的一端置入所述安置腔后限制所述辐射单元往前、后、左和右方向移动;卡扣结构,在所述辐射单元的一端插接所述安置腔的过程中避让所述辐射单元,而在所述辐射单元置入所述安置腔后与所述辐射单元卡扣配合,所述卡扣结构在与所述辐射单元卡扣配合时限制所述辐射单元朝背离所述固定底座的方向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均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底板以及连接所述底板的环形侧板,所述底板平铺设置且与所述环形侧板共同形成所述安置腔,所述辐射单元的一端置入所述安置腔并抵接所述底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安置腔的腔底与所述辐射单元之间的弹片,所述弹片具有弹性恢复力,所述弹片的一端连接所述底板,所述弹片的另一端弹性抵接所述辐射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底座,用于安装并固定辐射单元,其中,所述辐射单元包括辐射底座以及四个均连接所述辐射底座上侧并均呈柱状设置且向上延伸形成的偶极子,四个所述偶极子环形阵列设置,其中,任意两相邻的所述偶极子之间形成巴伦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座,于其上侧面开设有供所述辐射底座置入的安置腔,所述安置腔的槽腔形状与所述辐射底座形状相匹配,以使所述固定底座能在所述辐射底座置入所述安置腔后限制所述辐射底座往前、后、左和右方向移动;卡扣结构,在所述辐射底座置入所述安置腔的过程中避让所述辐射底座,而在所述辐射底座置入所述安置腔后与所述辐射底座卡扣配合,所述卡扣结构在与所述辐射底座卡扣配合时限制所述辐射底座朝背离所述固定底座的方向移动,所述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卡扣头,所述第一卡扣头的一端连接所述安置腔的腔壁,所述第一卡扣头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巴伦间隙并抵接所述辐射底座,其中,所述第一卡扣头至少设置两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均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底板以及环形侧板,所述底板平铺设置且与所述侧板共同形成安置腔,所述辐射底座抵接所述底板;或,所述第一卡扣头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卡扣头沿所述安置腔的腔壁圆周布置且分别卡接于四个所述巴伦间隙;或,所述第一卡扣头包括具有弹性恢复力且一端连接所述安置腔腔壁的第一弹力臂以及凸设于所述第一弹力臂的另一端并抵接所述辐射底座且位于所述巴伦间隙的第一扣接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置腔的腔壁上对应各所述第一卡扣头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弹力臂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槽的槽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安置腔的腔底与所述辐射底座之间的弹片,所述弹片具有弹性恢复力,所述弹片的一端连接所述底板,所述弹片的另一端弹性抵接所述辐射底座;所述弹片设置有两个,两所述弹片关于所述安置腔腔底的中心位置对称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对应所述弹片的位置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弹片的容置槽,所述弹片的一端连接所述容置槽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设备,其包括所述固定装置、辐射单元以及供所述固定装置安装的金属反射板,所述辐射单元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固定装置,所述底板位于所述金属反射板与所述辐射单元之间,所述底板与所述金属反射板可拆卸地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多个均连接所述底板同一板面且间隔设置的第二卡扣头,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第二卡扣头与所述环形侧板之间,所述金属反射板对应各所述第二卡扣头的位置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卡扣头的一端连接所述底板,所述第二卡扣头的另一端于所述连接孔的一端穿设所述连接孔并扣接于所述连接孔另一端的孔口处;所述第二卡扣头包括一端均连接所述底板且间隔设置的两第二弹力臂以及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二弹力臂的另一端且均与所述金属反射板扣接的两第二扣接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将辐射单元的一端插接在安置腔内,卡扣结构将辐射单元与固定装置可拆卸地连接。再将固定装置连接至外部的金属反射板上,从而实现辐射单元的安装固定。通过固定装置间接固定辐射单元的方式,避免了辐射单元直接固定所导致的紧固失效,而且辐射单元与固定装置之间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固定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标号与名称对应的关系如下所示:
100、固定装置;11、底板;12、环形侧板;40、第二卡扣头;41、第二弹力臂;42、第二扣接部;20、辐射单元;21、偶极子;221、第一辐射臂;222、第二辐射臂;223、第三辐射臂;224、第四辐射臂;32、巴伦间隙;23、辐射底座;31、第一卡扣头;311、第一弹力臂;312、第一扣接部;111、安置腔;50、弹片;51、容置槽;33、安装槽;211、第一巴伦;212、第二巴伦;213、第三巴伦;214、第四巴伦;30、卡扣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垂直”、“平行”、“底”、“角”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100以及具有其的天线设备。天线设备还包括连接固定装置100的辐射单元20以及供固定装置100装设的金属反射板。其中,辐射单元20包括辐射底座23以及连接辐射底座23的偶极子21,辐射底座23平铺设置,偶极子21用于发射或接收通信信号且设有两对,两对偶极子21正交极化设置。每对偶极子21均包括并行对置的一对巴伦22及分别连接对应的巴伦22的两个辐射臂21。各巴伦22呈管状且具有第一端以及与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各巴伦22的第一端共同连接于辐射底座23并呈环形布置,各辐射臂21连接于对应的巴伦22的第二端。任意相邻的两巴伦22以及与辐射底座23之间共同形成巴伦间隙32。可以理解的是,巴伦间隙32一共形成有四个,四个巴伦间隙32成对设置且关于辐射底座23的中心位置均匀布置。可选地,固定装置100位于金属反射板与辐射单元20之间,固定装置100与金属反射板可拆卸地连接。金属反射板的材料可以为铝合金。
固定装置100包括固定底座以及连接固定底座与辐射单元20的卡扣结构30。固定底座包括均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底板11和环形侧板12,绝缘材料可以为塑胶材料。底板11平铺设置且环形侧板12连接底板11的一侧板面。底板11与环形侧板12共同形成安置腔111。底板11的另一侧板面连接金属反射板。辐射底座23与各第二端一并插接于安置腔111。在辐射单元20的一端置入安置腔的过程中,卡扣结构30避让辐射单元20;而在辐射单元20置入安置腔后,卡扣结构30与辐射单元20卡扣配合,卡扣结构30在与辐射单元20卡扣配合时限制辐射单元20朝背离固定底座的方向移动。卡扣结构30包括第一卡扣头31,第一卡扣头31用于将辐射单元20可拆卸地连接环形侧板12,第一卡扣头31的一端连接安置腔111的腔壁,第一卡扣头31的另一端抵接巴伦间隙32的槽底,其中,第一卡扣头31至少设置两个,两第一卡扣头31分别卡接于两对称设置的巴伦间隙32。两第一卡扣头31可以实现辐射单元20与环形侧板12之间的稳定连接。
将各偶极子21的一端设置在安置腔111内,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卡扣头31与两巴伦间隙32的配合,将辐射单元20与固定装置100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再将底板11连接至外部的金属反射板上,从而实现辐射单元20的安装固定。这种通过固定装置100间接固定辐射单元20的方式,避免辐射单元20直接固定的紧固失效,而且辐射单元20与固定装置100之间拆装方便。
进一步地,辐射单元20与固定装置100之间卡扣连接的方式,还可以降低辐射单元20的互调风险,使天线设备具有批量生产性以及可观的经济效益。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扣头31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一卡扣头31沿安置腔111的腔壁圆周布置且分别卡接于四个巴伦间隙32。可以理解的是,安置腔111的横截面形状为四边形,四个第一卡扣头31分别对应一腔壁设置。第一卡扣头31的一端朝底板11抵接巴伦间隙32的槽底,以将辐射底座23限位于安置腔111内,进而实现辐射单元20与固定装置100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置腔111的腔壁上对应各第一卡扣头31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33,安装槽33贯穿环形侧板12的两侧板面。第一卡扣头31包括设置于安装槽33内且具有弹性恢复力的第一弹力臂311以及位于安置腔111且凸设于第一弹力臂311并抵接巴伦间隙32内壁的第一扣接部312。第一弹力臂311的一端连接安装槽33的槽壁,第一弹力臂311的另一端朝底板11延伸。在辐射单元20插入安置腔111的过程中,第一扣接部312受到辐射单元20的推压,从而使各第一弹力臂311朝环形侧板12的一侧发生弯曲变形,在辐射单元20插接到位后,各第一弹力臂311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驱动对应的第一扣接部312扣合于对应的巴伦间隙32。从而实现辐射单元20与固定装置100的连接。上述过程的逆过程,可以实现辐射单元20与固定装置100的分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四个辐射臂21均呈环形结构。具体地,四个辐射臂21两两对角并正交设置,且分别为第一辐射臂221、第二辐射臂222第三辐射臂223以及第四辐射臂224,其中,第一辐射臂221与第三辐射臂223对角设置,第二辐射臂222与第四辐射臂224对角设置。四个巴伦22分别为支撑第一辐射臂221的第一巴伦211、支撑第二辐射臂222的第二巴伦212、支撑第三辐射臂223的第三巴伦213以及支撑第四辐射臂224的第四巴伦214。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装置100还包括设置于安置腔111内且位于底板11与辐射单元20之间的弹片50,弹片50的一端连接底板11,弹片50的另一端抵接辐射底座23。弹片50在弹性恢复力的驱动下抵接辐射底座23,可以消除第一卡扣头31与巴伦间隙32之间的装配和加工误差,调整并缩减辐射单元20与固定装置100之间的配合间隙,使辐射单元20与固定装置100之间保持紧固连接,防止连接松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弹片50设置有两个,两弹片50关于安置腔111腔底的中心位置对称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弹片50还可以设置两个以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底板11对应弹片50的位置开设有用于容置弹片50的容置槽51,容置槽51贯穿辐射底座23的两侧板面,从而使弹片50具有比较大的弹性变形空间,而且可以降低固定装置100的整体高度。弹片50的一端连接容置槽51的内壁。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卡扣结构30还包括多个均连接底板11同一板面且间隔设置的第二卡扣头40,底板11位于第二卡扣头40与环形侧板12之间,金属反射板对应各第二卡扣头40的位置均开设有连接孔,第二卡扣头40的一端连接底板11,第二卡扣头40的另一端于连接孔的一端穿设连接孔并扣接于连接孔另一端的孔口处。通过第二卡扣头40和连接孔的配合可以将底板11可拆卸地连接至金属反射板,有利于固定装置100的拆装。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扣头40间隔设置有四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卡扣头40包括一端均连接底板11且间隔设置的两第二弹力臂41以及分别连接两第二弹力臂41的另一端且均与金属反射板扣接的两第二扣接部42。在第二卡扣头40插接对应的连接孔的过程中,第二卡扣头40上的两第二弹力臂41相向收缩,以使两第二扣接部42穿过对应的连接孔,在第二扣接部42插接到位后,两第二弹力臂41反向驱动对应的第二扣接部42,以使第二扣接部42扣接于对应的连接孔的孔口边。
在一个实施例中,金属反射板上还可以安装多个固定装置100,各固定装置100间隔设置并均固定有一辐射单元20。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安装并固定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固定底座,于其上侧面开设有供所述辐射单元置入的安置腔,所述安置腔的形状与所述辐射单元的一端的形状相匹配,以使所述固定底座能在所述辐射单元的一端置入所述安置腔后限制所述辐射单元往前、后、左和右方向移动;
卡扣结构,在所述辐射单元的一端插接所述安置腔的过程中避让所述辐射单元,而在所述辐射单元置入所述安置腔后与所述辐射单元卡扣配合,所述卡扣结构在与所述辐射单元卡扣配合时限制所述辐射单元朝背离所述固定底座的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均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底板以及连接所述底板的环形侧板,所述底板平铺设置且与所述环形侧板共同形成所述安置腔,所述辐射单元的一端置入所述安置腔并抵接所述底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安置腔的腔底与所述辐射单元之间的弹片,所述弹片具有弹性恢复力,所述弹片的一端连接所述底板,所述弹片的另一端弹性抵接所述辐射单元。
4.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安装并固定辐射单元,其中,所述辐射单元包括辐射底座以及四个均连接所述辐射底座上侧并均呈柱状设置且向上延伸形成的偶极子,四个所述偶极子环形阵列设置,其中,任意两相邻的所述偶极子之间形成巴伦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固定底座,于其上侧面开设有供所述辐射底座置入的安置腔,所述安置腔的槽腔形状与所述辐射底座形状相匹配,以使所述固定底座能在所述辐射底座置入所述安置腔后限制所述辐射底座往前、后、左和右方向移动;
卡扣结构,在所述辐射底座置入所述安置腔的过程中避让所述辐射底座,而在所述辐射底座置入所述安置腔后与所述辐射底座卡扣配合,所述卡扣结构在与所述辐射底座卡扣配合时限制所述辐射底座朝背离所述固定底座的方向移动,所述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卡扣头,所述第一卡扣头的一端连接所述安置腔的腔壁,所述第一卡扣头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巴伦间隙并抵接所述辐射底座,其中,所述第一卡扣头至少设置两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均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底板以及环形侧板,所述底板平铺设置且与所述侧板共同形成安置腔,所述辐射底座抵接所述底板;
或,所述第一卡扣头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卡扣头沿所述安置腔的腔壁圆周布置且分别卡接于四个所述巴伦间隙;
或,所述第一卡扣头包括具有弹性恢复力且一端连接所述安置腔腔壁的第一弹力臂以及凸设于所述第一弹力臂的另一端并抵接所述辐射底座且位于所述巴伦间隙的第一扣接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腔的腔壁上对应各所述第一卡扣头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弹力臂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槽的槽壁。
7.如权利要求5-6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安置腔的腔底与所述辐射底座之间的弹片,所述弹片具有弹性恢复力,所述弹片的一端连接所述底板,所述弹片的另一端弹性抵接所述辐射底座;所述弹片设置有两个,两所述弹片关于所述安置腔腔底的中心位置对称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对应所述弹片的位置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弹片的容置槽,所述弹片的一端连接所述容置槽的内壁。
9.一种天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8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辐射单元以及供所述固定装置安装的金属反射板,所述辐射单元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固定装置,所述底板位于所述金属反射板与所述辐射单元之间,所述底板与所述金属反射板可拆卸地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多个均连接所述底板同一板面且间隔设置的第二卡扣头,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第二卡扣头与所述环形侧板之间,所述金属反射板对应各所述第二卡扣头的位置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卡扣头的一端连接所述底板,所述第二卡扣头的另一端于所述连接孔的一端穿设所述连接孔并扣接于所述连接孔另一端的孔口处;所述第二卡扣头包括一端均连接所述底板且间隔设置的两第二弹力臂以及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二弹力臂的另一端且均与所述金属反射板扣接的两第二扣接部。
CN201920402699.2U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固定装置以及天线设备 Active CN2098807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02699.2U CN209880786U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固定装置以及天线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02699.2U CN209880786U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固定装置以及天线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80786U true CN209880786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57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02699.2U Active CN209880786U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固定装置以及天线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807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123443A1 (en) Stacked patch antenna elements and antenna assemblies
US7659859B2 (en) Antenna element, feed probe; dielectric spacer, antenna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with a plurality of devices
WO2014084932A1 (en) Antenna assemblies including dipole elements and vivaldi elements
KR20010020569A (ko) 안테나 시스템
CN209880786U (zh) 一种固定装置以及天线设备
US20090160726A1 (en) Antenna module and a positioning device thereof
CN110649359A (zh) 一种天线引向装置、双极化八木天线及其阵列及全向天线
CN216563528U (zh) 一种辐射振子和一种天线
CN211980862U (zh) 辐射单元及基站天线
CN113459773B (zh) 连接销、玻璃窗及机动车
CN115693120A (zh) 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多频馈源装置和便携式卫星天线
CN111755799A (zh) 一种引向片支撑架及具有该支撑架的天线振子
CN211907661U (zh) 辐射单元固定件及天线
CN209401828U (zh) 一种限位结构以及天线设备
CN111555013A (zh) 辐射单元及基站天线
US20220200135A1 (en) Base station antenna and board assembly for base station antenna
WO2019011137A1 (zh) 一种低频辐射单元垫片和双极化基站天线
CN211126052U (zh) 双极化振子及其振子固定夹
CN215222694U (zh) 卡接结构、装配组件和电气设备
KR102414079B1 (ko) 로우 프로파일 이중 편파 안테나
CN219833030U (zh) 双极化辐射单元和超宽带天线
CN109638412B (zh) 天线、支撑组件及支撑件
US20230194045A1 (en)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reflector panel to bracket
CN211700575U (zh) 具有冲压反射板的基站天线装置
KR101831829B1 (ko) 초크부재 고정 장치 및 초크부재 고정 장치를 포함하는 기지국 안테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