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93120A - 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多频馈源装置和便携式卫星天线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多频馈源装置和便携式卫星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93120A
CN115693120A CN202211379383.9A CN202211379383A CN115693120A CN 115693120 A CN115693120 A CN 115693120A CN 202211379383 A CN202211379383 A CN 202211379383A CN 115693120 A CN115693120 A CN 1156931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
feed source
limiting
guide rai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793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甘云天
甘泓泽
关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an Zhongyu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an Zhongyu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an Zhongyu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an Zhongyu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793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931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93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31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多频馈源装置和便携式卫星天线。多频馈源装置包括:多馈源组件,多馈源组件包括第一馈源和第二馈源,第一馈源和第二馈源沿目标方向排列;第一馈源,用于多馈源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收集第一卫星信号,第二馈源,用于多馈源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收集第二卫星信号,第二位置高于第一位置;移动部件,与多馈源组件固定,移动部件,用于带动多馈源组件沿目标方向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固定件,用于当多馈源组件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将多馈源组件固定于第二位置。多频馈源装置能够基于移动部件来切换馈源,简化了切换馈源的操作,能够提升馈源的切换效率,从而能够确保卫星通信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多频馈源装置和便携式卫星天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多频馈源装置和便携式卫星天线。
背景技术
卫星天线是卫星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携式卫星天线具有体积小,易组装,易拆解,易运输,易部署等优点,常在甚小口径卫星终端站(Very Small ApertureTerminal,VSAT)系统中用作移动卫星小站,是远程会议、远程医疗、应急指挥、灾难恢复的重要通信手段。卫星天线常用的工作波段有两个,分别为KU波段与KA波段,其中,KU波段的频率低于K波段频率,KU波段的频率范围为12-18GHz,KA波段的频率高于K波段频率,KA波段的频率范围为27-40GHz。
现有技术中,双频便携式卫星天线可以使用一套卫星天线在KU与KA两个波段之间,或者高通量卫星和传统卫星之间进行切换。然而,采用现有技术,需要通过拆卸馈源、更换馈源、安装馈源的方式达到切换馈源的目的,显然,馈源切换的操作比较复杂,导致馈源的切换效率较低,影响卫星通信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多频馈源装置和便携式卫星天线,能够基于移动部件来切换馈源,简化了切换馈源的操作,能够提升馈源的切换效率,从而能够确保卫星通信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多频馈源装置,包括:
多馈源组件,所述多馈源组件包括第一馈源和第二馈源,所述第一馈源和所述第二馈源沿目标方向排列;所述第一馈源,用于所述多馈源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收集第一卫星信号,所述第二馈源,用于所述多馈源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收集第二卫星信号,所述第二位置高于所述第一位置;
移动部件,与所述多馈源组件固定,所述移动部件,用于带动所述多馈源组件沿所述目标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
固定件,用于当所述多馈源组件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将所述多馈源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频馈源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
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板靠近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二限位板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板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均沿所述目标方向延伸;
所述移动部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连接板;
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平行,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目标方向平行,所述多馈源组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
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导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二导轨活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滑块和至少一个第二滑块;
所述第一滑块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二滑块固定于所述第二侧板靠近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均为凹槽结构,所述第一滑块卡合于所述第一导轨内,所述第二滑块卡合于第二导轨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均为凸起结构,所述第一侧板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侧板靠近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导轨卡合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导轨卡合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件包括:可调支架和置物台;
所述置物台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可调支架固定,所述多馈源组件固定于所述置物台另一侧表面;
所述可调支架,用于在所述目标方向上调节所述置物台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用于将所述多馈源组件限制在所述第一位置;
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用于将所述多馈源组件限制在所述第二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板的表面设置有贯穿孔,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贯穿孔从所述第一导轨所在的一侧表面伸出;
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固定件配合,用于将所述多馈源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二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板的表面设置有贯穿孔,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贯穿孔从所述第一导轨所在的一侧表面伸出;
所述第一侧板沿所述目标方向设置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固定件配合,用于将所述多馈源组件限制并固定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孔与所述固定件配合,用于将所述多馈源组件限制并固定在所述第二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手拧螺丝。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卫星天线,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多频馈源装置、天线面、馈源支架和天线底座;
所述馈源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天线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馈源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多频馈源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多频馈源装置位于所述天线面的焦点处。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多频馈源装置包括:多馈源组件,多馈源组件包括第一馈源和第二馈源,第一馈源和第二馈源沿目标方向排列;第一馈源能够在多馈源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收集第一卫星信号,第二馈源能够在多馈源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收集第二卫星信号,第二位置高于第一位置;移动部件与多馈源组件固定,移动部件能够带动多馈源组件沿目标方向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多馈源组件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固定件能够将多馈源组件固定于第二位置,如此,基于移动部件可以带动多馈源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使得在第一位置可以切换至第一馈源,在第二位置可以切换至第二馈源,无需执行复杂的切换步骤,能够简化切换馈源的步骤,缩短切换馈源的时间,提升馈源切换的效率,从而确保卫星通信的可靠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卫星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卫星天线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卫星天线的侧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前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卫星天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多频馈源装置的俯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多频馈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实施例”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申请的卫星天线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例如,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机械结构的“相连”或“连接”可以是指物理上的连接,例如,物理上的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例如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例如通过螺丝、螺栓或其它固定件固定连接;物理上的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例如相互卡接或卡合连接;物理上的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例如,焊接、粘接或一体成型形成连接进行连接。电路结构的“相连”或“连接”除了可以是指物理上的连接,还可以是指电连接或信号连接,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即物理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至少一个元件间接相连,只要达到电路相通即可,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信号连接除了可以通过电路进行信号连接外,也可以是指通过媒体介质进行信号连接,例如,无线电波。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卫星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馈源1通过支架2与底座3固定,且馈源1位于天线面4的焦点处,馈源1可以将天线面4汇聚到焦点的卫星信号能量收集起来。馈源1可以是KA馈源、KU馈源或者其他类型馈源,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示例性的,卫星天线当前的馈源1为KA馈源,若要将卫星天线的馈源1切换为KU馈源,则需要将KA馈源从支架2上拆卸下来,并将KU馈源安装至支架2上,如此,需要通过拆卸馈源、更换馈源和安装馈源的步骤才可以达到切换馈源的目的,如此,切换卫星天线的馈源的执行步骤比较复杂,所需的时间加长,导致卫星天线的馈源切换效率较低,从而影响卫星通信的可靠性。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多频馈源装置,包括:多馈源组件,多馈源组件包括第一馈源和第二馈源,第一馈源和第二馈源沿目标方向排列;第一馈源能够在多馈源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收集第一卫星信号,第二馈源能够在多馈源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收集第二卫星信号,第二位置高于第一位置;移动部件与多馈源组件固定,移动部件能够带动多馈源组件沿目标方向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多馈源组件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固定件能够将多馈源组件固定于第二位置,如此,基于移动部件可以带动多馈源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使得在第一位置可以切换至第一馈源,在第二位置可以切换至第二馈源,无需执行复杂的切换步骤,能够简化切换馈源的步骤,缩短切换馈源的时间,提升馈源切换的效率,从而确保卫星通信的可靠性。
下面以几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卫星天线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便携式卫星天线100包括:多频馈源装置10、天线面20、馈源支架30和天线底座40。其中,馈源支架30的一端与天线底座40固定连接,馈源支架30的另一端与多频馈源装置10固定连接,多频馈源装置10位于天线面20的焦点处。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天线面20可以为抛物面,也可以为球面和抛物面的结合,天线面20的焦点有且仅有一个,天线面20可以接收卫星信号,并将卫星信号能量反射到焦点处,使得焦点处可以接收到最大信号能量。天线面20还可以反射焦点处发出的信号,并使信号向卫星辐射。天线面20可以采用便携式卫星的天线面,即天线面20采用碳纤维铝蜂窝材料,有效口径不大于1.2米。
馈源支架30的一端固定于天线底座40上,馈源支架3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多频馈源装置10,多频馈源装置10位于天线面的焦点处,伸缩杆50的一端铰接在天线底座40上,伸缩杆50的另一端铰接在馈源支架30上。多频馈源装置10能够将天线面20汇聚到焦点的卫星信号能量收集起来。天线面20固定安装于天线底座40上,故而,馈源支架30与天线面20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当伸缩杆50伸长时,伸缩杆50铰接在天线底座40的一端绕着该处的铰接轴转动,伸缩杆50铰接在馈源支架30的另一端绕着该处的铰接轴转动,同时带动馈源支架30远离天线底座40的端部高度上升,这个过程中,天线面20与水平面支架的夹角增大,即天线面20的天线仰角α变大,如图3所示。同理,当伸缩杆50缩短时,天线面20的天线仰角变小,因此,通过伸缩杆50可以实现对天线面20的天线仰角α大小的调整,伸缩杆50使得天线面20的天线仰角α调整变的更加方便和高效,进一步提高了卫星天线的适应性。
继续参见图2和图3,天线面20的背面设置有基站模块60,基站模块60能够将天线面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对数字信号进行发射和接收,以便于偏远地区、灾区等特殊场地或场合通过数据信号实现上网和通话。基站模块60包括:基站天线61和支撑件62,支撑件62作为基站天线61与天线面20的连接结构件,可以提高基站天线61与天线面20之间的连接强度。支撑件62可以是弹性件,在天线基站61受到外力时,在基站天线61底部的支撑件62受到较大的力矩,能够发生弯曲,避免基站天线61因受到较大力矩而发生变形或折损而影响基站信号的强度,并且,在外力移除后,支撑件62能够使基站天线61复原到原位置,保证基站信号的强度和保证基站天线61能够正常稳定工作。此外,支撑件62支撑起基站天线61,使基站天线61的高度增加,基站天线61接收到的信号的范围更大,发出的信号覆盖面更广,提高了基站信号的强度,从而提高基站天线61收发信号的能力。
示例性的,基站模块60还包括处理器,处理器能够将卫星信号处理为数据信号,天线面接收到卫星传来的卫星信号后,将卫星信号发射到焦点处,焦点处将卫星信号通过处理器处理为数据信号,进而数据信号经基站天线61进行发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前视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卫星天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至图5所示,便携式卫星天线100还包括旋转装置70,旋转装置70包括环形导轨71和与环形导轨71配合的多个导轨轮72,导轨轮72设置在天线底座40上。天线底座40可以为矩形金属框架结构件,能够为天线面20提供稳定的底部支撑。天线面20可以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在天线底座40,如采用焊接、铆接等方式;也可以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在天线底座40,如采用止口配合、螺栓螺母连接等方式。
多个导轨轮72可以沿着环形导轨71均匀布置,其能够沿着环形导轨71平稳旋转,在导轨轮72沿着环形导轨71运动时,导轨轮72带动天线座72转动,进而天线底座40天线面20转动,这样,在导轨轮72沿着环形导轨71旋转过程中,天线面20在水平面做转动,而转动天线面20能够调整天线面20在水平面的指向,因此,本申请通过旋转装置70可以根据卫星天线100的方位角来调整天线面20的指向,提高了卫星天线的适应性。如此,通过设置在天线底座上的导轨轮能够沿着环形导轨旋转,带动天线底座以及安装在天线底座上的天线面转动,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天线面在水平面的指向进行调整,以实现对不同方向卫星信号的接收,而且在调整过程中,无需将整个卫星天线抬起或使其克服底部的摩擦转动,操作方便快速,增加了卫星天线调试过程的便捷性和提高了卫星天线的调试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形导轨71上沿周向设置有刻度线,刻度线用于指示天线底座40转动的方向和角度。
导轨轮72在环形导轨71上旋转,导轨轮72带动天线底座40转动,进而天线底座40带动天线面20转动,这个过程中,天线底座40相对于天线面20是静止的,天线底座40相对于环形导轨71的运动能够反应天线面20的转动,因此设置在环形导轨71上的刻度线能够指示出天线底座40的转动方向和转动的角度,也能够显示出天线面20在水平面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如此,通过环形导轨上的刻度线,可以准确了解到天线底座在水平面上做转动的方向和转动角度,进而了解到天线面的方位角,以及便于将天线面较为精确的旋转到需要的方向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天线的多频馈源装置的俯视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位置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位置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多频馈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结合图6至图9所示,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多频馈源装置10包括:多馈源组件110、移动部件120和固定件130。
其中,多馈源组件110至少包括第一馈源111和第二馈源112,第一馈源111和第二馈源112沿目标方向排列。第一馈源111用于多馈源组件110处于第一位置时收集第一卫星信号,第二馈源112用于多馈源组件110处于第二位置时收集第二卫星信号,第二位置高于第一位置。
移动部件120与多馈源组件110固定,移动部件120用于带动多馈源组件110沿目标方向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固定件130用于当多馈源组件110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将多馈源组件110固定于第二位置。
示例性的,结合图2至图9所示,便携式卫星天线10放置于水平面上,则天线底座40所在平面为水平面,目标方向可以是与天线底座40所在平面垂直的方向,即目标方向与天线底座40所在平面的夹角为90°,目标方向还可以与天线底座40所在平面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第一馈源111和第二馈源112的频率范围不同,例如,第一馈源111可以是KU馈源,第二馈源112位KA馈源,或者第一馈源111为KA馈源,第二馈源112为KU馈源。其中,第一馈源111和第二馈源112沿目标方向S排列,且第一馈源111位于第二馈源112远离天线底座40的一侧。结合图2至图7所示,第一位置可以是多馈源组件110可到达的距天线底座40最近的位置,结合图2至图6和图8所示,第二位置可以是多馈源组件110可到达的距天线底座40最远的位置。例如,目标方向S为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则第一位置为多馈源组件110能够到达的最低位置,如图7所示;第二位置为多馈源组件110能够到达的最高位置,如图8所示。
移动部件120可以包括滑块或者移动平台,若移动部件120包括滑块124和125,如图7和图8所示,则滑块124和125与多馈源组件110固定,滑块124和125可沿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其中,导轨的延伸方向即为目标方向。如此,滑块124和125可以带动多馈源组件110在导轨上沿目标方向移动,显然,滑块124和125可以带动多馈源组件110在导轨上沿目标方向S移动至第一位置,如图7所示,滑块124和125还可以带动多馈源组件110在导轨上沿目标方向S移动至第二位置,如图8所示。若移动部件120包括移动平台,则可将多馈源组件110放置在移动平台上,其中,移动平台可以沿目标方向S移动。如此移动平台可以带动多馈源组件110沿目标方向S移动,显然,移动平台可以带动多馈源组件110沿目标方向移动S至第一位置,移动平台还可以带动多馈源组件110沿目标方向S移动至第二位置。
继续参见图8,多馈源组件110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多馈源组件110是不稳定的,如此,需要设置固定件130,将多馈源组件110固定在第二位置。此时,第二馈源112位于天线面的焦点处,则第二馈源112可以收集天线面反射的第二卫星信号,例如,若第二馈源112为KA馈源,则第二卫星信号为KA波段的卫星信号;若第二馈源112为KU馈源,则第二卫星信号为KU波段的卫星信号。继续参见图7,多馈源组件110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馈源111位于天线面的焦点处,则第一馈源111可以收集天线面反射的第一卫星信号,例如,若第一馈源111为KU馈源,则第一卫星信号为KU波段的卫星信号;若第一馈源111为KA馈源,则第一卫星信号为KA波段的卫星信号。综上所述,通过将多馈源组件1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可以切换第一馈源111和第二馈源112,无需执行拆卸馈源、更换馈源和安装馈源的步骤,能够简化切换馈源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仅以多馈源组件包括两个馈源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是包括三个及三个以上的馈源,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多频馈源装置包括:多馈源组件,多馈源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馈源和第二馈源,第一馈源和第二馈源沿目标方向排列;第一馈源能够在多馈源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收集第一卫星信号,第二馈源能够在多馈源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收集第二卫星信号,第二位置高于第一位置;移动部件与多馈源组件固定,移动部件能够带动多馈源组件沿目标方向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多馈源组件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固定件能够将多馈源组件固定于第二位置,如此,基于移动部件可以带动多馈源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使得在第一位置可以切换第一馈源,在第二位置可以切换第二馈源,无需执行复杂的切换步骤,能够简化切换馈源的步骤,缩短切换馈源的时间,提升馈源切换的效率,从而确保卫星通信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卫星天线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多频馈源装置,故而,便携式卫星天线具备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多频馈源装置具有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6至图9所示,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多频馈源装置10还包括:第一限位板141和第二限位板142,第一限位板141和第二限位板142相对设置,第一限位板141靠近第二限位板14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导轨151,第二限位142板靠近第一限位板141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导轨152,第一导轨151和第二导轨152均沿目标方向S延伸。
移动部件120包括:第一侧板121、第二侧板122和连接板123,第一侧板121和第二侧板122相对设置,第一侧板121通过连接板123连接第二侧板122,第一侧板121与第一限位板141平行,连接板123与目标方向S平行,多馈源组件110与连接板123固定。
其中,第一侧板121与第一导轨151活动连接,第二侧板122与第二导轨152活动连接。
示例性的,结合图2至图9所示,第一限位板141和第二限位板142相对设置,且第一限位板141和第二限位板142固定于馈源支架30远离天线底座40的一端,第一限位板141正对第二限位板142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导轨151,第二限位板142正对第一限位板141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导轨152。第一导轨151和第二导轨152的延伸方向均与目标方向S平行,第一导轨151可以是凹槽结构,也可以是凸起结构,第二导轨152可以是凹槽结构,也可以是凸起结构,第一导轨151和第二导轨152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移动部件120包括:第一侧板121、第二侧板122和连接板123,第一侧板121和第二侧板122相对设置,第一侧板121、第二侧板122、第一限位板141和第二限位板142之间相互平行。连接板123连接第一侧板121和第二侧板122,且连接板123与目标方向S平行,第一馈源111和第二馈源112沿目标方向S固定于连接板123上,例如,连接板123上设置有两个通孔,第一馈源111和第二馈源112分别穿过通孔,并固定于通孔的内壁,且第一馈源111和第二馈源112的信号接收面正对天线面。第一侧板121与第一导轨151活动连接,第二侧板122与第二导轨152活动连接,则第一侧板121可以在第一导轨151上沿目标方向S移动,第二侧板122可以在第二导轨152上沿目标方向S移动,如此,移动部件120可以带动多馈源组件110在导轨上移动,方便多频馈源装置10中不同馈源之间的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中,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多频馈源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相对设置,第一限位板靠近第二限位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二限位板靠近第一限位板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导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均沿目标方向延伸;移动部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连接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设置,第一侧板通过连接板连接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一限位板平行,连接板与目标方向平行,多馈源组件与连接板固定;第一侧板与第一导轨活动连接,第二侧板与第二导轨活动连接,如此,移动部件可以带动多馈源组件在导轨上移动,方便切换不同的馈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7和图8,移动部件12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滑块124和至少一个第二滑块125,其中,第一滑块124固定于第一侧板121靠近第一限位板141的一侧表面,第二滑块125固定于第二侧板122靠近第二限位板142的一侧表面,第一导轨151和第二导轨152均为凹槽结构,第一滑块124卡合于第一导轨151内,第二滑块125卡合于第二导轨内152。
示例性的,如图7和图8所示,移动部件120包括两个第一滑块124和两个第二滑块125,其中,两个第一滑块124固定于第一侧板121靠近第一限位板141的一侧表面,且两个第一滑块124分别固定于与目标方向S垂直的第一侧板121的两个侧边附近的区域,两个第二滑块125固定于第二侧板122靠近第二限位板142的一侧表面,且两个第二滑块125分别固定于与目标方向S垂直的第二侧板122的两个侧边附近的区域,可以提升移动部件120与限位板之间的稳定性。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第一导轨151为凹槽结构,第一滑块124卡合于第一导轨151内,即卡合于凹槽结构内,使得第一滑块124可以在第一导轨151内沿目标方向滑动。第二导轨152为凹槽机构,第二滑块125卡合于第二导轨152内,即卡合于凹槽结构内,使得第二滑块125可以在第二导轨152内沿目标方向滑动,如此,基于第一导轨151和第二导轨152,方便第一侧板121和第二侧板122沿目标方向移动,从而方便馈源沿目标方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仅以移动部件包括两个为例,对第一滑块124和第二滑块125的数量进行示例性说明,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滑块124的数量可以一个或者多个,第二滑块125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第一滑块124的数量和第二滑块125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部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滑块和至少一个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固定于第一侧板靠近第一限位板的一侧表面,第二滑块固定于第二侧板靠近第二限位板的一侧表面,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均为凹槽结构,第一滑块卡合于第一导轨内,第二滑块卡合于第二导轨内,如此,侧板可以带动馈源沿目标方向移动,便于馈源沿目标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第一导轨151和第二导轨152均为凸起结构,第一侧板121靠近第一限位板14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161,第二侧板155靠近第二限位板14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162,第一导轨151卡合于第一凹槽内161,第二导轨152卡合于第二凹槽162内。
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第一侧板121靠近第一限位板14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161,第一导轨151为凸起结构,第一导轨151卡合于第一凹槽161,如此,通过第一导轨151可以卡合第一限位板141和第一侧板121,使得第一侧板121可以在第一导轨151上沿目标方向滑动。第二侧板122靠近第二限位板14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162,第二导轨152为凸起结构,第二导轨152卡合于第二凹槽162,则通过第二导轨152可以卡合第二限位板142和第二侧板122,使得第二侧板122可以在第二导轨152上沿目标方向滑动。如此,基于第一导轨151和第二导轨152,方便第一侧板121和第二侧板122沿目标方向移动,从而方便馈源沿目标方向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均为凸起结构,第一侧板靠近第一限位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侧板靠近第二限位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一导轨卡合于第一凹槽内,第二导轨卡合于第二凹槽内,如此,侧板可以带动馈源沿目标方向移动,便于馈源沿目标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移动部件120包括:可调支架126和置物台127;置物台127的一侧表面与可调支架126固定,多馈源组件110固定于置物台127另一侧表面,可调支架126,用于在目标方向上调节置物台127的位置。
示例性的,图12所示,移动部件120包括两个可调支架126,两个可调支架126的第一端分别固定于置物台127的一侧表面的相对两个侧边,两个可调支架126的第二端均固定于天线底座。可调支架126沿目标方向S的长度是可调节的,随着可调支架126沿目标方向S的长度的变化,置物台127在目标方向S上的位置相应的发生变化。置物台127背离可调支架126的一侧表面固定有多馈源组件110,如此,调整可调支架126沿目标方向S的长度的过程中,多馈源组件110的位置始终不变,无需在切换馈源之后重新调整多馈源组件110在置物台127上的位置,便于用户操作,能够提升馈源的切换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部件包括:可调支架和置物台,置物台的一侧表面与可调支架固定,多馈源组件固定于置物台另一侧表面;可调支架能够在目标方向上调节置物台的位置,使得调整可调支架沿目标方向的长度的过程中,多馈源组件在置物台上的位置保持不变,无需重新调整多馈源组件在置物台上的位置,便于用户操作,能够提升馈源的切换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7图和图8,第一限位板141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限位结构171和第二限位结构172。
其中,第一限位结构171,用于将多馈源组件110限制在第一位置。第二限位结构172,用于将多馈源组件110限制在第二位置。
示例性的,结合图2至图5、图7和图8所示,第一限位结构171设置于第一限位板141靠近天线底座40的一端,第一侧板121与第一限位结构171接触后,可以静止在第一限位结构171上,第一限位结构171可以阻止第一侧板121沿目标方向S继续向靠近天线底座40的一侧移动,如此,第一限位结构171可以将第一侧板121限制在第一位置,即可以将多馈源组件110限制在第一位置。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在第二限位板142靠近天线底座40的一端设置另一个第一限位结构171,另一个第一限位结构171可以将第二侧板122限制在第一位置,即可以将多馈源组件110限制在第一位置。基于两个第一限位结构171限制多馈源组件110的位置,能够提升多馈源组件110的稳定性。
第二限位结构172设置于第一限位板141远离天线底座40的一端,第一侧板121与第二限位结构172接触后,第二限位结构172可以阻止第二侧板122沿目标方向S继续向远离天线底座40的一侧移动,如此,第二限位结构172可以将第一侧板121限制在第二位置,即可以将多馈源组件110限制在第二位置。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在第二限位板142远离天线底座40的一端设置另一个第二限位结构172,另一个第二限位结构172可以将第二侧板122限制在第二位置,即可以将多馈源组件110限制在第二位置。基于两个第二限位结构172限制多馈源组件110的位置,能够提升多馈源组件110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9,第一限位板141的表面设置有贯穿孔1411,固定件130穿过贯穿孔1411从第一导轨151所在的一侧表面伸出。第一侧板121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与固定件130配合,用于将多馈源组件110固定在第二位置。
示例性的,继续参见图9,固定件130从第一限位板141远离多馈源组件110的一侧表面穿过贯穿孔1411,且固定件130的长度大于第一限位板141的厚度,使得固定件130穿过贯穿孔1411后,部分固定件130可以从贯穿孔1411中伸出,即部分固定件130伸出第一导轨151所在的一侧表面。第一侧板121正对第一限位板141一侧的表面设置有固定孔,伸出贯穿孔1411的部分固定件130可以与固定孔配合,固定第一限位板141和第一侧板121。例如,若固定件130为手拧螺丝,固定孔为螺纹孔,则伸出贯穿孔1411的部分固定件130旋进固定孔,可以固定第一限位板141和第一侧板121;若固定件130为插销,固定孔为插孔,则伸出贯穿孔1411的部分固定件130插入固定孔,可以固定第一限位板141和第一侧板121。
综上所述,通过固定孔与固定件130的配合,可以将第一侧板121固定在第一限位板141上,此时,第一侧板121处于第二位置,显然,可以将多馈源组件110固定在第二位置,如图8所示。在实际应用中,第二限位板142的表面设置有另一个贯穿孔1411,可以将另一个固定件130从第二限位板142远离多馈源组件110的一侧表面穿过另一个贯穿孔1411,且固定件130的长度大于第二限位板142的厚度,使得固定件130穿过另一个贯穿孔1411后,部分固定件130可以从另一个贯穿孔1411中伸出,即部分固定件130伸出第二导轨152所在的一侧表面。第二侧板122正对第二限位板142一侧的表面设置有另一个固定孔,伸出另一个贯穿孔1411的部分固定件130可以与另一个固定孔配合,固定第二限位板142和第二侧板122。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9,第一限位板141的表面设置有贯穿孔1411,固定件130穿过贯穿孔1411从第一导轨151所在的一侧表面伸出。第一侧板121沿目标方向设置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图中未示出),第一限位孔与固定件130配合,用于将多馈源组件110限制并固定在如图7所示的第一位置。第二限位孔与固定件130配合,用于将多馈源组件110限制并固定在如图7所示的第二位置。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固定件130从第一限位板141远离多馈源组件110的一侧表面穿过贯穿孔1411,且固定件130的长度大于第一限位板141的厚度,使得固定件130穿过贯穿孔1411后,部分固定件130可以从贯穿孔1411中伸出,即部分固定件130伸出第一导轨151所在的一侧表面。第一侧板121正对第一限位板141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且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沿目标方向排布,伸出贯穿孔1411的部分固定件130可以与第一限位孔或第二限位孔配合,固定第一限位板141和第一侧板121。其中,第一限位孔位于第二限位孔靠近天线底座的一侧,若伸出贯穿孔1411的部分固定件130与第一限位孔配合,则第一侧板121处于第一位置,如图7所示。显然,可以将多馈源组件110固定在第一位置。伸出贯穿孔1411的部分固定件130与第二限位孔配合,则第一侧板121处于第二位置,如图8所示。显然,可以将多馈源组件110固定在第二位置。
在实际应用中,第二限位板142的表面设置有另一个贯穿孔1411,可以将另一个固定件130从第二限位板142远离多馈源组件110的一侧表面穿过另一个贯穿孔1411,且固定件130的长度大于第二限位板142的厚度,使得固定件130穿过另一个贯穿孔1411后,部分固定件130可以从另一个贯穿孔1411中伸出,即部分固定件130伸出第二导轨152所在的一侧表面。第二侧板122正对第二限位板142一侧的表面设置有另一个第一限位孔和另一个第二限位孔,且另一个第一限位孔和另一个第二限位孔沿目标方向排布,伸出贯穿孔1411的部分固定件130可以与另一个第一限位孔或另一个第二限位孔配合,固定第二限位板142和第二侧板122。其中,另一个第一限位孔位于另一个第二限位孔靠近天线底座的一侧,若伸出贯穿孔1411的部分固定件130与另一个第一限位孔配合,则第二侧板122处于第一位置,如图7所示。显然,可以将多馈源组件110固定在第一位置。伸出贯穿孔1411的部分固定件130与另一个第二限位孔配合,则第二侧板122处于第二位置,如图8所示。显然,可以将多馈源组件110固定在第二位置。
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申请描述的“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申请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装置若干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单元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除有特殊说明外,不应理解为对执行顺序的限定。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多频馈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馈源组件,所述多馈源组件包括第一馈源和第二馈源,所述第一馈源和所述第二馈源沿目标方向排列;所述第一馈源,用于所述多馈源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收集第一卫星信号,所述第二馈源,用于所述多馈源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收集第二卫星信号,所述第二位置高于所述第一位置;
移动部件,与所述多馈源组件固定,所述移动部件,用于带动所述多馈源组件沿所述目标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
固定件,用于当所述多馈源组件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将所述多馈源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馈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
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板靠近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二限位板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板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均沿所述目标方向延伸;
所述移动部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连接板;
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平行,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目标方向平行,所述多馈源组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
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导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二导轨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频馈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滑块和至少一个第二滑块;
所述第一滑块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二滑块固定于所述第二侧板靠近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均为凹槽结构,所述第一滑块卡合于所述第一导轨内,所述第二滑块卡合于第二导轨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频馈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均为凸起结构,所述第一侧板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侧板靠近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导轨卡合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导轨卡合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馈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包括:可调支架和置物台;
所述置物台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可调支架固定,所述多馈源组件固定于所述置物台另一侧表面;
所述可调支架,用于在所述目标方向上调节所述置物台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多频馈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用于将所述多馈源组件限制在所述第一位置;
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用于将所述多馈源组件限制在所述第二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频馈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表面设置有贯穿孔,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贯穿孔从所述第一导轨所在的一侧表面伸出;
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固定件配合,用于将所述多馈源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多频馈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表面设置有贯穿孔,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贯穿孔从所述第一导轨所在的一侧表面伸出;
所述第一侧板沿所述目标方向设置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固定件配合,用于将所述多馈源组件限制并固定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孔与所述固定件配合,用于将所述多馈源组件限制并固定在所述第二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多频馈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手拧螺丝。
10.一种便携式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多频馈源装置、天线面、馈源支架和天线底座;
所述馈源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天线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馈源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多频馈源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多频馈源装置位于所述天线面的焦点处。
CN202211379383.9A 2022-11-04 2022-11-04 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多频馈源装置和便携式卫星天线 Pending CN1156931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79383.9A CN115693120A (zh) 2022-11-04 2022-11-04 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多频馈源装置和便携式卫星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79383.9A CN115693120A (zh) 2022-11-04 2022-11-04 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多频馈源装置和便携式卫星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3120A true CN115693120A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49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79383.9A Pending CN115693120A (zh) 2022-11-04 2022-11-04 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多频馈源装置和便携式卫星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9312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92232A (zh) * 2023-02-17 2023-05-30 陕西兴际通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ka、ku自动便携站转换馈源通信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92232A (zh) * 2023-02-17 2023-05-30 陕西兴际通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ka、ku自动便携站转换馈源通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69404B1 (ko) 이동통신 네트워크의 안테나 일체형 기지국 장치 및 안테나 고정 장비
JP6583465B2 (ja) 無線通信装置
US6342870B1 (en) Antenna frame structure mounting and alignment
CN115693120A (zh) 便携式卫星天线的多频馈源装置和便携式卫星天线
EP4231453A1 (en) Antenna assembly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141654B2 (en) Tracking antenna system adaptable for use in discrete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s
US7006053B2 (en) Adjustable reflector system for fixed dipole antenna
KR101117194B1 (ko) 다중 대역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CN113437488B (zh) 多频阵列天线、辐射结构及辐射结构的装配方法
US8456376B2 (en) Position adjustment device and satellite antenna thereof
US5434586A (en) Multibeam antenna for receiving satellite waves
EP1610414B1 (en) Radiowave lens antenna device
CN107959113B (zh) 一种双线极化天线
CN112218353B (zh) 客户前置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220115773A1 (en) Mechanism for mounting multiple radios in close proximity to antenna on a cell tower
US20220140459A1 (en) Support device for phase shifter for base station antenna
US10892803B1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0323558B (zh) 一种宽带偶极子
CN111276824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US20240113419A1 (en) Mounting systems for base station antennas
CN219123480U (zh) 天线和基站
CN216773521U (zh) 用于基站天线的传动机构
CN217522226U (zh) 一种通讯设备
US20220052443A1 (en) Radiator assembly for base station antenna
CN219123467U (zh) 天线组件和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