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4909B - 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34909B
CN113034909B CN202110272197.4A CN202110272197A CN113034909B CN 113034909 B CN113034909 B CN 113034909B CN 202110272197 A CN202110272197 A CN 202110272197A CN 113034909 B CN113034909 B CN 1130349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lane
block
machine box
dec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21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34909A (zh
Inventor
蔡建荣
周晟民
刘敏
蔡盛荣
贺君
杨碧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Cit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Cit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Cit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Cit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2721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349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34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49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34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49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 G08G1/0125Traffic data process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5/00Safety arrangements for slowing, redirecting or stopping errant vehicles, e.g. guard posts or bollards;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damage to roadside structures due to vehicular impact
    • E01F15/006Lane control by movable lane separating barriers, e.g. shiftable barriers, retractable kerbs ; Apparatus or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wheeled barrier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65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by counting the vehicles in a section of the road or in a parking area, i.e. comparing incoming count with outgoing count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9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包括:机盒;监测模块,监测模块设置于机盒内部的左侧;决策模块,决策模块设置于机盒内部的顶部,决策模块的输入端与监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信号控制单元,信号控制单元设置于机盒内部的底部,信号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决策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警报单元,警报单元设置于机盒内部的右侧,警报单元的输入端与决策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车道划分模块,车道划分模块设置于机盒内部的右侧底部,车道划分模块的输入端与决策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驾驶者对潮汐车道改变的注意力,促使其能够及时的该变换到相应的行车车道,提高行车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潮汐车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潮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城市内部根据早晚交通流量不同情况,对有条件的道路设置一个或多个车辆行驶方向规定随不同时段变化的车道,例如,通过车道灯的指示方向变化,控制主干道车道行驶方向,来调整车道数。
城市中的主干道常常会设置有潮汐车道,在车流量达到一定值时通过改变潮汐车道的道路行驶指向,从而提高该方向行驶车辆的通过率来达到防止或者减轻交通拥挤的情况,但是传统的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都是通过交通信号灯进行提示,同时通知栏杆进行移动,从而增加车道的数量,很容易因为提示效果不佳导致行驶车辆未能及时的发现潮汐车道的改变,从而造成损伤,同时不方便对控制装置中的机盒拆除进行维修工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解决了传统的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都是通过交通信号灯进行提示,同时通知栏杆进行移动,从而增加车道的数量,很容易因为提示效果不佳导致行驶车辆未能及时的发现潮汐车道的改变,从而造成损伤,同时不方便对控制装置中的机盒拆除进行维修工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包括:机盒;
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设置于所述机盒内部的左侧;
决策模块,所述决策模块设置于所述机盒内部的顶部,所述决策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监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信号控制单元,所述信号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机盒内部的底部,所述信号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决策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警报单元,所述警报单元设置于所述机盒内部的右侧,所述警报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决策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车道划分模块,所述车道划分模块设置于所述机盒内部的右侧底部,所述车道划分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决策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机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扇形腔,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部通过第一卡扣结构卡接有扇形块,所述扇形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内部卡接有第一卡接杆,所述第一卡接杆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卡接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警报器。
优选的,所述机盒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滑轮,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移动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的顶部与所述连接绳的底部固定连接。
通过移动杆在第一空腔内部的移动,能够促使拉杆能够稳定在进行向下移动工作,减少其出现晃动以及位置偏移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机盒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第二固定块内部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卡扣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的左侧内部转动连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弹簧。
优选的,所述安装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弧形腔,所述弧形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二转动块内部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两个退卡结构。
优选的,两个所述退卡结构包括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的内部设置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顶部设置有顶杆。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块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盘,所述第二转动块的左侧设置有卷簧,所述第二转动块2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杆。
通过卷簧的弹性形变能够促使第二转动块能够在工作结束后推动第二转动块进行复位工作。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通过监测模块进行车流量的收集再通过决策模块进行分析再将所得的数据结果向下派送相应的控制指令控制车道划分模块进行划分相应的潮汐车道,能够有效且快速的进行对车流量的数据收集和实际的车道划分,再通过信号控制单元和警报单元对外进行警示,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驾驶者对潮汐车道改变的注意力,促使其能够及时的该变换到相应的行车车道,提高行车安全。
通过向下拉动拉杆带动第一卡扣结构中的连接绳进行移动,从而促使第一卡接杆向外侧移动,促使其脱离与第一卡槽的卡接状态,在同时转动警报器带动第一转动块和扇形块进行移动,从而脱与扇形腔的固定状态,操作简单,结构稳定,能够快速有效的对警报器进行拆卸。
通过转动转动盘带动第二连接杆和第二转动块从而带动退卡结构进行转动以及配合扇形腔的形状促使顶杆的伸出直至九十度时通过顶杆推动第二卡扣结构中的卡接块退出与弧形腔的卡接状态,从而将机盒取出,能够快速的对机盒进行拆卸维修,降低因为拆卸的工作复杂,从而增加了工人的工作时长,增加人工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第一固定块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第二固定块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C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机盒,2、监测模块,3、决策模块,4、信号控制单元,5、警报单元,6、车道划分模块,7、摄像头,8、第一固定块,9、扇形腔,10、扇形块,11、第一转动块,12、警报器,13、第一卡扣结构,131、第一卡槽,132、第一卡接杆,133、第一弹簧,134、连接绳,14、第一连接杆,15、滑轮,16、第一空腔,17、移动杆,18、第二弹簧,19、拉杆,20、第三连接杆,21、第二固定块,22、安装腔,23、第二卡扣结构,231、安装槽,232、卡接块,233、第三弹簧,24、第二连接杆,25、转动盘,26、第二转动块,27、弧形腔,28、卷簧,29、退卡结构,291、第三卡槽,292、第四弹簧,293、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包括:机盒1;
监测模块2,所述监测模块2设置于所述机盒1内部的左侧;
决策模块3,所述决策模块3设置于所述机盒1内部的顶部,所述决策模块3的输入端与所述监测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
信号控制单元4,所述信号控制单元4设置于所述机盒1内部的底部,所述信号控制单元4的输入端与所述决策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
警报单元5,所述警报单元5设置于所述机盒1内部的右侧,所述警报单元5的输入端与所述决策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
车道划分模块6,所述车道划分模块6设置于所述机盒1内部的右侧底部,所述车道划分模块6的输入端与所述决策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机盒1中的监测模块2进行对道路中的车流量进行实时的监测,当车流量达到一定数值时,监测模块2将所得的数值信息传递到决策模块3中,再通过决策模块3进行对该数据的分析处理,进行判断需要进行规划车道的数量,再通过将分析判好的车道数量进行下派执行指令,同时对信号控制单元4进行控制潮汐车道信号进行显示对外提醒车辆的驾驶人,同时对警报单元5进行下派指令,控制警报单元5,从而通过警报单元5所发出的声音以及信号控制单元4中的信号灯对外提示潮汐车道的变化情况,从而促使驾驶者能够及时的根据信息的提示进行变换相应的行驶车道,再通过决策模块3控制着车道划分模块6进行移动移动到需要调节的相应车道数量。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监测模块2进行车流量的收集再通过决策模块3进行分析再将所得的数据结果向下派送相应的控制指令控制车道划分模块6进行划分相应的潮汐车道,能够有效且快速的进行对车流量的数据收集和实际的车道划分,再通过信号控制单元4和警报单元5对外进行警示,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驾驶者对潮汐车道改变的注意力,促使其能够及时的该变换到相应的行车车道,提高行车安全。
潮汐现象明显,路段双向车流量有明显差异,一个方向车流量较小而另一个方向车流量较大,甚至出现拥堵的路段,路段双向至少有3车道,因此每个方向至少有一条车道的基础上,还至少有一条车道可用于调节,城际干道上的交叉口不宜过多,因为交叉口对可变车道优化及自适应控制有一定影响;一定路段长度下,交叉口越少,同一方向流量的变化越小,同时对路段的整体控制更容易。
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是指能够自动进行车道调整以适应交通流变化的系统。这种系统是用布置在路段两端的车辆检测器,实时对进入路段的双向交通流进行监测。中心控制系统根据实测数据不断计算出适应交通流变化的最优可变车道分配方案,并控制信号机实施。城际干道的可变车道实时自适应控制系统—RROT系统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监测模块:RROT系统实行分级在线实时监测。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监测城际干道两端断面的各方向车流量,用于车道方案实施时间的精准判定。路段车流预测由预测车辆速度、预测车辆数量、路口转向率估计、到达时间等组成,决策模块:将监测的实时交通流信息输入控制中心的可变车道分配模型,以交通系统性能指标(最小化平均行程时间、最大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输出最优可变车道方案及实施的时间,车道划分模块:为保证双向高速行驶下车辆的通行安全,采用可远程控制的移动式护栏等交通安全设施划分可变车道路段双向通行的车流。移动式护栏根据决策模块提供的最优决策移动指定的车道分界线,达到随着潮汐现象不断发生改变,灵活划分双向车道的目的。
第二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具体的,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所述机盒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摄像头7,所述机盒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8,所述第一固定块8的内部设置有扇形腔9,所述第一固定块8的内部通过第一卡扣结构13卡接有扇形块10,所述扇形块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块11。
机盒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机盒1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信号天线。
所述第一卡扣结构13包括第一卡槽131,所述第一卡槽131的内部卡接有第一卡接杆132,所述第一卡接杆132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133,所述第一卡接杆13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绳134,所述第一转动块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警报器12。
第一卡槽131开设于所述扇形块10的两侧。
所述机盒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连接杆14,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1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滑轮15,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1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16。
所述第一空腔16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杆17,所述移动杆17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弹簧18,所述移动杆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拉杆19,所述拉杆19的顶部与所述连接绳134的底部固定连接。
连接绳134的表面与滑轮15相适配,连接绳134的一端通过滑轮15与所述拉杆19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机盒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21,所述第二固定块2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22,所述第二固定块21内部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卡扣结构23。
所述第二卡扣结构23包括安装槽231,所述安装槽231内部的左侧内部转动连接有卡接块232,所述卡接块232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弹簧233。
安装槽231卡设与所述第二固定块21内部的顶部和底部。
所述安装腔2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动块26,所述第二转动块26的内部设置有弧形腔27,所述弧形腔2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动块26,所述第二转动块26内部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两个退卡结构29。
第二转动块26的左侧与所述弧形腔27左侧的内壁转动连接。
两个所述退卡结构29包括第三卡槽291,所述第三卡槽291的内部设置有第四弹簧292,所述第四弹簧292的顶部设置有顶杆293。
第三卡槽291开设于所述第二转动块26的顶部和底部。
所述第二转动块2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24,所述第二连接杆24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盘25,所述第二转动块26的左侧设置有卷簧28,所述第二转动块2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杆20。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警报器12再长期工作的情况下出现故障时向下拉动拉杆19,通过拉杆19的向下移动带动连接绳134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卡扣结构13中的第一卡接杆132向外侧移动,再通过第一卡接杆132的移动挤压第一弹簧133,同时通过第一卡接杆132的移动脱离与第一卡槽131的卡接状态,从而促使扇形块10失去第一卡接杆132的固定状态,同时通过转动警报器12,带动第一转动块11和扇形块10进行转动,从而促使扇形块10脱离扇形腔9的内部,同时通过拉杆19的向下移动带动移动杆17向下移动,促使移动杆17从第一空腔16的内部伸出,以及通过移动杆17的向下移动挤压第二弹簧18,通过第一弹簧133和第二弹簧18的弹性形变再将警报器12取出后推动第一卡接杆132和移动杆17进行复位工作,从而将警报器12从第一固定块8的内部取出,进行对警报器12的维修或者进行更换。
当机盒1内部的零部件出现故障时,转动转动盘25,通过转动盘25的转动从而促使第二连接杆24受力带动第二转动块26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动块26内部设置的退卡结构29进行转动,通过弧形腔27的弧形形状同时配合退卡结构29中顶杆293表面设置的第四弹簧292的弹性形变推动顶杆293从第三卡槽291的内部伸出,直至第二转动块26转动到九十度的位置时,顶杆293的伸出导致最佳状态,同时通过顶杆293的伸出推动第二卡扣结构23中的卡接块232向外侧移动,同时挤压第三弹簧233,通过卡接块232的移动促使其脱离与弧形腔27的卡接状态,从而促使第二转动块26失去卡接状态,再通过向右侧移动机盒1,从而促使第二转动块26脱离与第二固定块21内部设置的安装腔22的固定状态,将机盒1取出进行对内部的零部件维修工作。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向下拉动拉杆19带动第一卡扣结构13中的连接绳134进行移动,从而促使第一卡接杆132向外侧移动,促使其脱离与第一卡槽131的卡接状态,在同时转动警报器12带动第一转动块11和扇形块10进行移动,从而脱与扇形腔9的固定状态,操作简单,结构稳定,能够快速有效的对警报器12进行拆卸。
通过转动转动盘25带动第二连接杆24和第二转动块26从而带动退卡结构29进行转动以及配合弧形腔27的形状促使顶杆293的伸出直至九十度时通过顶杆293推动第二卡扣结构23中的卡接块232退出与弧形腔27的卡接状态,从而将机盒1取出,能够快速的对机盒1进行拆卸维修,降低因为拆卸的工作复杂,从而增加了工人的工作时长,增加人工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盒;
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设置于所述机盒内部的左侧;
决策模块,所述决策模块设置于所述机盒内部的顶部,所述决策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监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信号控制单元,所述信号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机盒内部的底部,所述信号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决策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警报单元,所述警报单元设置于所述机盒内部的右侧,所述警报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决策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车道划分模块,所述车道划分模块设置于所述机盒内部的右侧底部,所述车道划分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决策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机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机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扇形腔,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部通过第一卡扣结构卡接有扇形块,所述扇形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内部卡接有第一卡接杆,所述第一卡接杆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卡接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警报器,所述机盒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滑轮,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移动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的顶部与所述连接绳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机盒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第二固定块内部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卡扣结构,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的左侧内部转动连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弧形腔,所述弧形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二转动块内部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两个退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退卡结构包括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的内部设置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顶部设置有顶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块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盘,所述第二转动块的左侧设置有卷簧,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杆。
CN202110272197.4A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 Active CN1130349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2197.4A CN113034909B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2197.4A CN113034909B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4909A CN113034909A (zh) 2021-06-25
CN113034909B true CN113034909B (zh) 2023-01-13

Family

ID=76470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2197.4A Active CN113034909B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34909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0720A (zh) * 2012-10-25 2013-02-13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视频的交通信息检测装置与方法
CN205080702U (zh) * 2015-10-30 2016-03-09 宁波赛特威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烟雾报警器的安装装置
CN207571893U (zh) * 2017-12-13 2018-07-03 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协调式移动信号灯
CN108612970A (zh) * 2018-05-03 2018-10-02 西北师范大学 一种全方位物联网生态监测监控装置
CN108869628A (zh) * 2018-07-26 2018-11-23 赣州研顺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卸的人工智能监控摄像头
CN109488865A (zh) * 2018-11-18 2019-03-19 湖南宽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的家用摄像头
CN208922486U (zh) * 2018-11-12 2019-05-31 吴天钢 一种光控潮汐车道的控制装置
CN110374031A (zh) * 2019-07-19 2019-10-25 河南工程学院 公路桥潮汐车道的变换装置及方法
CN211113347U (zh) * 2019-09-05 2020-07-28 中山众忻城市服务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车道护栏装置
CN211649640U (zh) * 2019-12-26 2020-10-09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网路实时音频监控装置
CN111906747A (zh) * 2020-07-28 2020-11-10 孝感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潮汐式车道机器人
CN111910560A (zh) * 2020-07-29 2020-11-10 孝感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潮汐式车道机器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8277A (zh) * 2013-11-15 2015-05-27 西安艾力特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潮汐式道路行驶交通控制系统
CN205474966U (zh) * 2016-03-31 2016-08-17 付宇 全自动可变潮汐车道杆
CN205680300U (zh) * 2016-06-18 2016-11-09 泉州泉港森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口临时交通指挥灯
CN107705578A (zh) * 2017-11-02 2018-02-16 青岛华睿互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车道引导技术的电子交通黄线系统
CN108035282A (zh) * 2017-11-21 2018-05-15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摄像头避障的潮汐车道变更系统及方法
CN109841071A (zh) * 2017-11-29 2019-06-04 张磊 一种具有声音提醒行车功能的交通指挥机器人
CN208419999U (zh) * 2018-06-05 2019-01-22 厦门蚂蚁特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基于ar技术的车载导航装置
CN109024389B (zh) * 2018-08-22 2020-12-01 王宁 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的隧道双线潮汐车道管控系统
CN209132918U (zh) * 2018-11-30 2019-07-19 合肥京安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可监控的楼宇烟雾报警装置
CN210318976U (zh) * 2019-05-13 2020-04-14 张玲红 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pvc管材
CN111042031A (zh) * 2020-01-19 2020-04-21 广州南新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种继电器组合的潮汐车道护栏装置
CN112258863A (zh) * 2020-11-16 2021-01-22 奥尔森(镇江)电气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智能车流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0720A (zh) * 2012-10-25 2013-02-13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视频的交通信息检测装置与方法
CN205080702U (zh) * 2015-10-30 2016-03-09 宁波赛特威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烟雾报警器的安装装置
CN207571893U (zh) * 2017-12-13 2018-07-03 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协调式移动信号灯
CN108612970A (zh) * 2018-05-03 2018-10-02 西北师范大学 一种全方位物联网生态监测监控装置
CN108869628A (zh) * 2018-07-26 2018-11-23 赣州研顺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卸的人工智能监控摄像头
CN208922486U (zh) * 2018-11-12 2019-05-31 吴天钢 一种光控潮汐车道的控制装置
CN109488865A (zh) * 2018-11-18 2019-03-19 湖南宽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的家用摄像头
CN110374031A (zh) * 2019-07-19 2019-10-25 河南工程学院 公路桥潮汐车道的变换装置及方法
CN211113347U (zh) * 2019-09-05 2020-07-28 中山众忻城市服务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车道护栏装置
CN211649640U (zh) * 2019-12-26 2020-10-09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网路实时音频监控装置
CN111906747A (zh) * 2020-07-28 2020-11-10 孝感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潮汐式车道机器人
CN111910560A (zh) * 2020-07-29 2020-11-10 孝感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潮汐式车道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4909A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2831B (zh) 一种基于实时交通流和天气信息的快速道路可变限速控制方法
CN110375991B (zh) 一种针对自动驾驶车辆换道能力的测试道路、系统及方法
DE102016112859B4 (de) Navigationsvorrichtung für ein autonom fahrendes Fahrzeug
CN108806291B (zh) 基于路侧设备的高饱和度匝道车辆汇入引导方法与系统
CN112289076B (zh) 双车道智能网联车协同换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E112010000802B4 (de) Vorrichtung zum vorhersagen der bewegung eines mobilen körpers
DE102015215605B4 (de)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r Verkehrssteueranlage
CN104809874A (zh) 一种交通事件检测方法和装置
WO2015024616A1 (de) Kraft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CN106408962A (zh) 一种潮汐车道控制方法
CN106384518A (zh) 一种潮汐车道控制系统
CN109147363B (zh) 交通智能引导系统及引导方法
DE102011002911A1 (de) Verfahren zum Halten eines Fahrzeuges in einer Fahrspur
CN110136485B (zh) 无红绿灯路段行人过斑马线汽车辅助提醒系统及方法
CN113223303B (zh) 道路交通双芯信号控制机及具有其的控制系统
CN108389407B (zh) 基于地面灯板的交叉口车辆引导辅助信号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444030B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控制的潮汐车道智能变位系统
CN112017434B (zh) 一种基于时空协同的可变车道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807922A (zh) 一种无人车交叉路口通行能力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3034909B (zh) 一种潮汐可变车道自适应控制装置
DE102015200059A1 (de) Fahrer-Intentions-Vorhersage-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und Fahrzeug umfassend solch eine Vorrichtung
CN103692974A (zh) 一种基于环境监测的车辆行驶安全预警方法及系统
DE102015214538A1 (de) Fahrerassistenzsystem zum Anpassen der Bremskraft einer elektrischen Rekuperationsbremse eines Fahrzeugs
CN114202938A (zh) 一种基于路面车辆数量的红绿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158201B (zh) 一种智能驾驶车辆横向控制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