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17819A - 脉冲消融装置 - Google Patents

脉冲消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17819A
CN113017819A CN201911348457.0A CN201911348457A CN113017819A CN 113017819 A CN113017819 A CN 113017819A CN 201911348457 A CN201911348457 A CN 201911348457A CN 113017819 A CN113017819 A CN 1130178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lation
pulse
catheter
pulse signal
p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484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芳
罗小平
毛俊
刘兴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ainas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ainuos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ainuos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ainuos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4845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178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17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78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61B18/14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18/1492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having a flexible, catheter-like structure, e.g. for heart ab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315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for treatment of particular body parts
    • A61B2018/00345Vascular system
    • A61B2018/00351Hea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571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for achieving a particular surgical effect
    • A61B2018/00577Ab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571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for achieving a particular surgical effect
    • A61B2018/00595Cauteriz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61B18/14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2018/1467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using more than two electrodes on a single prob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ardi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系统,包括被配置来生成脉冲信号的脉冲信号发生器、被配置来生成用于刺激心脏的起搏信号的心脏起搏同步处理器、被配置用于协同所述脉冲信号及所述起搏信号的电刺激程序控制器、被配置用于递送所述脉冲信号及所述起搏信号至消融组织的消融装置、被配置用于显示脉冲消融系统运行期间的参数的显示装置;其中,消融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消融装置远端一侧的导管头端,导管头端包括可伸缩编织网、位于可伸缩编织网远端一侧的标测电极、位于可伸缩编织网赤道位置的消融电极,可伸缩编织网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转换。该系统在上腔静脉与右心房连接处、肺静脉与左心房连接处、冠状静脉窦处均可实现消融且操作难度低。

Description

脉冲消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脏消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标测、治疗心律失常的脉冲消融系统。
背景技术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心搏频率和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的任一异常。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持续性心律失常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它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心房肌细胞电生理性质异常改变,引起心房和心室快而不规整的收缩,从而使患者产生心悸、气促、乏力等不适症状,并增加心力衰竭、血栓栓塞、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房颤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截至2010年,全球房颤患者估测约3350万例,其中男性2090万,女性1260万。房颤导致女性全因死亡率增加2倍、男性增加1.5倍。截止2010年,年龄调整的死亡率为男性1.6/10万、女性1.7/10万,女性较男性略高;通过年龄校正的劳力丧失修正寿命年(DALY)评估致残率,男性为64.5/10万、女性为45.9/10万。房颤导致患者死亡主要原因为进行性心力衰竭、心脏骤停及脑卒中。关于房颤管理导致的费用,在美国,每年约为10100~14200美元/人,在欧洲每年为450~3000美元/人。住院原因包括房颤管理、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心肌梗死以及房颤并发症等。
房颤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及体循环动脉栓塞的风险,其年发生率分别为1.92%和0.24%。其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4~5倍,且将导致近20%致死率及近60%致残率。无论是否抗凝治疗,亚裔房颤患者均较非亚裔患者更易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同时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亦较高。体循环栓塞常见部位依次为下肢、肠系膜及内脏、上肢,60%左右的患者需要介入或外科手术干预,事件发生30天内致残率20%,致死率25%。
心衰和房颤常同时存在并形成恶性循环,二者有相同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瓣膜病等,房颤使心衰的患病率增加3倍且加重心衰的症状。心衰[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 正常的舒张期心衰]是房颤的危险因素,房颤的发生率还直接与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 相关,NYHA I级的心衰患者房颤发生率小于10%,而在NYHA IV级患者中为55%,不仅如此,严重的心衰也会增快房颤的心室率。
房颤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2倍,但与年龄相关性较小,其心肌梗死的年发病率为0.4%~2.5%,其中稳定型心绞痛、心脏瓣膜病、心衰、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患者发生率更高,年发生率分别为11.5%、4.47%、2.9%、6.3%。
房颤增加认知功能下降、痴呆、阿尔兹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的风险,即使对于没有脑卒中的患者,房颤同样可以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和海马部萎缩,其中对认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记忆力、执行力和注意力几个方面。肾功能不全是房颤的危险因素,同时房颤患者中肾功能不全的风险也增加。
在部分房颤患者,特别是阵发性房颤的患者中,肺静脉等异位兴奋灶发放的快速冲动可以导致房颤的发生。国内黄从新等通过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完整地论证了入心大静脉(包括肺静脉、腔静脉、冠状静脉、Marshall韧带等)在房颤触发机制中的作用。发现入心大静脉肌袖内具有异常自律性的细胞,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自发产生快速电活动导致房颤的发生。肺静脉异常电活动触发/驱动房颤是近年来被公认的房颤重要发生机制,是该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此奠定了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治疗房颤的理论基础。
心律失常的治疗方式主要为药物治疗、导管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导管消融治疗和外科手术在维持窦性心律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其中,消融能源主要包括射频、冷冻、超声和激光等。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为房颤导管消融的两种主要消融能源,但可能会产生左房-食管瘘、肺静脉狭窄、心脏压塞、膈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超声消融虽有效,但因左房-食管瘘有较高的发生率,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现已不再应用。激光球囊消融阵发性房颤的成功率与射频、冷冻球囊消融基本相同,安全性也类似,但其膈神经损伤更常见。这些物理治疗方法是基于热消融原理,属于热疗法,但是由于血液、淋巴等循环系统会带走热量,使得消融区域局部温度低于消融所需温度,即热沉效应,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脉冲电场能量具有独特的非热生物医学效应,并且具备快捷、可控、可视、选择性和非热机理等优势,随着脉冲生物电学作用机理及其相关技术的不断研究和发展,有望成为新的消融能源。其机理为:当合适的脉冲电压施加到细胞上时,细胞膜会出现不可逆的穿孔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为:1.不可逆电穿孔导致细胞膜产生微孔尺寸过大,从而使细胞内外生理平衡打破,导致细胞死亡;2.在高强度窄脉冲电场作用下,细胞内部的细胞器释放一些凋亡因子,使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目前消融电场能量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已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安全、操作简便的新型脉冲消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脉冲信号发生器、心脏起搏同步处理器、电刺激程序控制器、消融装置、显示装置;
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器被配置来生成脉冲信号;
所述心脏起搏同步处理器被配置来生成用于刺激心脏的起搏信号;
所述电刺激程序控制器被配置用于协同所述脉冲信号及所述起搏信号;
所述消融装置被配置用于递送所述脉冲信号及所述起搏信号至目标消融组织;
所述显示装置被配置用于显示所述脉冲消融系统运行期间的参数;
其中,所述消融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消融装置远端一侧的导管头端,所述导管头端包括可伸缩编织网、位于所述可伸缩编织网远端一侧的标测电极、位于所述可伸缩编织网赤道位置的消融电极,所述可伸缩编织网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转换。
优选地,所述可伸缩编织网由编织线交叉编织形成,所述编织线包含一个或多个电导线以及一个或多个包裹所述电导线的绝缘层,其中至少一个绝缘层的击穿电压不小于500V。
更优选地,所述编织线包含所述电导线、包裹所述电导线的第一绝缘层以及包裹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第二绝缘层。
更优选地,所述电导线和第一绝缘层组成第一编织线,多个所述第一编织线被第二绝缘层包裹形成所述编织线。
优选地,所述消融电极为1-64个。
更优选地,所述消融电极为8个、16个、32个或64个。
更优选地,以相邻的两个所述消融电极对目标消融组织施加脉冲。
更优选地,以相对的两个所述消融电极对目标消融组织施加脉冲。
优选地,所述可伸缩编织网的近端收敛并固定于近端导管,所述可伸缩编织网的远端收敛并固定于收束管,通过调整所述近端导管及所述收束管之间的距离调整所述可伸缩编织网的展开和收缩程度。
更优选地,所述导管头端还包括导管轴头端,所述导管轴头端形成所述消融装置的最远端并与所述收束管固定连接,所述导管轴头端在自然状态下为卷曲状态。
优选地,所述导管轴头端开有侧孔。
优选地,所述电刺激程序控制器包括数字开关,所述电刺激程序控制器调控所述脉冲信号和/或所述起搏信号的递送或阻断。
优选地,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器通过所述电刺激程序控制器向不同所述消融电极递送不同的脉冲信号。
优选地,所述消融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可伸缩编织网近端一侧的微型摄像头。
本发明的消融系统使用脉冲电场能量作为消融能量,基于脉冲电场能量的短时高电压对细胞造成不可逆性穿孔从而消融组织。由于脉冲电场能量的作用时间短,不会在治疗过程中生成明显的热量,并且基于不同组织对脉冲电场能量的阈值不同,可选择性地消融心肌组织,因此对非消融部位组织不会产生影响,大大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此外,本发明的消融系统使用可伸缩编织网搭载消融电极等部件,当消融装置在体内穿过时,可伸缩编织网连同其上的消融电极等部件一并收缩于消融装置的管腔内,从而便于使消融装置进入到合适的部位;当到达消融位点时,通过可控地将可伸缩编织网展开至适合消融部位的程度,能够使消融电极与目标消融组织密切贴合,取得更好的消融效果,与射频消融以及冷冻消融相比,对于消融时的贴靠要求低,降低了操作难度。消融电极等部件的数量以及在可伸缩编织网上的位置可根据目标消融组织而确定,可操作性更强。通过电刺激程序控制器协同脉冲信号以及起搏信号的发生时间,使得脉冲信号可以在预定的心脏起搏周期(如心肌的有效不应期)内进行递送,能够达到更优的治疗效果并避免脉冲信号引起心律失常。并且,通过电刺激程序控制器可分别对消融电极进行控制,从而避免由于目标消融组织介电异质性而产生的电场分布不均匀、消融不完全的问题。本发明的脉冲消融系统对医生的操作要求低,不需要考虑对临近组织器官的影响,能够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尤其是能够有效地治疗房颤等疾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消融系统各部件间连接方式以及与目标消融组织作用方式的框架图;
图2为本发明的消融系统中消融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其中可伸缩编织网处于展开状态;
图3为本发明的消融系统中消融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其中可伸缩编织网处于收缩状态;
图4为本发明的消融系统导管头端弯曲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编织线一例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编织线另一例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可伸缩编织网上消融电极位置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脉冲信号发生器发出的一种脉冲信号特性图;
图9为本发明的脉冲信号发生器发出的另一种脉冲信号特性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脉冲信号发生器发出的另一种脉冲信号特性图;
图11为本发明的脉冲信号发生器发出的另一种脉冲信号特性图;
图12为消融前的心电图;
图13为使用本发明的消融系统进行消融后的心电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定义
远端:在本说明书中,当描述本发明的系统或装置提及“远端”时,该术语一般是指相对远离使用者的一端或相对远离本发明的系统或装置的主体的一端。
近端:在本说明书中,当描述本发明的系统或装置提及“近端”时,该术语一般是指相对靠近使用者的一端或相对靠近本发明的系统或装置的主体的一端。
赤道:在本说明书中,当描述本发明的系统或装置提起“赤道”时,该术语一般是指球面或类球面中直径最大的圆。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要理解的是下面结合附图所述的实施方案或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实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而非将本发明的范围限于这些实施方案。本发明可以在下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出各种改进和变化。这些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图1为本发明的消融系统各部件间连接方式以及与目标消融组织作用方式的框架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消融系统包括脉冲信号发生器、心脏起搏同步处理器、电刺激程序控制器、消融装置、显示装置。脉冲信号发生器产生所需要的脉冲信号并递送到电刺激程序控制器,心脏起搏同步处理器用于产生所需要的起搏信号并递送到电刺激程序控制器。电刺激程序控制器用于协同所接收的脉冲信号以及起搏信号的发生时间,起搏信号能够对心脏的起搏产生直接干预,使得脉冲信号可以在预定的心脏起搏周期(如心肌的有效不应期)进行递送,以达到更优的治疗效果并避免脉冲信号引起心律失常。同时,电刺激程序控制器还可以带有数字开关,可以按既定的程序或外部操作进行对脉冲信号或起搏信号或二者同时阻断的功能。消融装置用于从电刺激程序控制器接收脉冲信号及起搏信号,并将脉冲信号及起搏信号递送至目标消融组织。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消融过程中消融目标的心律、标测电极记录的心电活动、起搏信号、脉冲信号等治疗过程中需实时观察的参数指标。
本发明的消融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导管类装置,本说明书以消融导管为例进行说明。图2为本发明的消融系统中的消融装置的局部示意图。本发明的消融导管包括近端导管300、导管头端330以及穿过近端导管300和可伸缩编织网260的导管轴270,近端导管300与导管轴270之间不固定,能够相对滑动。导管头端330为可收缩网状结构,包含标测电极230、消融电极220、微型摄像头210(任选地)、可伸缩编织网260。可伸缩编织网260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转换,通过控制可伸缩编织网260的展开程度以使位于可伸缩编织网上的消融电极220、标测电极230等部件密切贴合目标消融组织,从而实现良好的消融及标测效果。
如图2所示,其示出了本发明的可伸缩编织网260处于展开状态,为大致球形。可伸缩编织网260能够在特定机械力、热和或电力的作用下在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转换。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伸缩编织网260介由收束管280和近端导管300的相互作用实现伸缩状态的转换。可伸缩编织网260远端240收敛并固定于收束管280,近端200收敛并固定于近端导管300,导管轴270与收束管280固定连接。固定方式可以选用本领域已知的接合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压接、过盈配合、粘接、铆接等方式。此外,导管轴270还可以穿过收束管280向远端延伸为导管轴头端250,导管轴头端250形成消融装置的最远端并与收束管280固定连接。推动近端导管300,使近端导管300沿导管轴270向远端滑行以减小近端导管300和收束管280之间的距离,从而将可编织网260撑开。可编织网260展开的程度取决于近端导管300与收束管280之间的距离。距离越大,则可伸缩编织网260越扁平直至完全收缩;距离越小则可伸缩编织网260的赤道半径越大。此外,也可使近端导管300保持不动,向近端拉动导管轴270使收束管280向近端移动从而减小近端导管300和收束管280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的消融导管还可以包含导管内腔290,导管内腔290与近端导管300之间可相互滑动。当本发明的消融导管在体内穿行时,近端导管300及导管头端330可收回至导管内腔290内部,如图3所示,从而使消融导管便于在狭窄的腔体内活动从而进入合适的消融部位。当到达目标消融组织时,可伸缩编织网260伸出导管内腔290,并使可伸缩编织网260展开以密切贴合目标消融组织进行消融。
本发明的消融导管的导管轴头端能够伸直或弯曲。所述导管轴头端自然状态下为卷曲状态,在其内部穿入钢丝或导管时,导管轴头端可根据钢丝或导管进入的深度以及形状进行变形。导管轴头端在穿入钢丝后可以成伸直状态,便于进入心室,抽出钢丝后,回复卷曲状态,可卡在瓣膜处,起到固定导管的作用。此外,如图4所述,导管头端330能够伸直或弯曲。在伸出导管内腔290后,导管头端330在自然状态下为竖直,即导管头端330与导管内腔290共线。通过导管内的牵引线等的控制,导管头端可形成左向弯曲状态310或右向弯曲状态320。导管头端330弯曲的曲率半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控制,可在与导管连接的手柄设置相应的控制部件,控制部件例如按钮、滑动建、或其他适合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调整弯曲程度。同时,弯曲的方向也可以进行控制,可以是单边控弯,也可以是双边控弯。在导管进入心脏后,可以根据消融部位的不同而进行弯曲导入,从而进入合适的消融部位并进行消融和标测。导管轴头端开有侧孔,侧孔可用于注射造影剂,便于观察导管前进方向。
下面对可伸缩编织网260进行说明,可伸缩编织网260通过编织线交叉编织成可伸缩的类球形结构,编织线的数量为3-300根,可根据实际需要具体确定。编织线包含外部绝缘层和包裹于绝缘层内的内部电导线。电导线材料可以使用用作导线的常用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铜、银、铁、金及合金等导电金属材料。外部绝缘层的材料为具有电绝缘性、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并且至少可以承受脉冲信号的电压而保持绝缘性,例如外部绝缘层的击穿电压为500V以上,示例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特氟龙、聚酰胺、聚酰亚胺、聚碳酸脂、聚氨酯等塑料以及它们的改性材料。编织线中的绝缘层可以是一层或多层,不同绝缘层起到的作用不同,例如内部绝缘层可以起主要绝缘作用,外部绝缘层可以起润滑作用。如图5所示,每根电导线380外部裹一层第一绝缘层370,裹好第一绝缘层370的电导线380,外部再裹一层第二绝缘层360。又或者,如图6所示,电导线380外部裹一层第一绝缘层370,之后,数个电导线380和第一绝缘层370形成的第一编织线的外部再裹一层第二绝缘层360。
如图2所示,消融电极220固定于编织网260的赤道位置上,可通过焊接、粘接、压接、包胶、热熔等工艺固定于编织线上并与编织线内的电导线380电连接,从而使得脉冲信号和/或起搏信号可以顺畅递送至消融电极220上。消融电极220的材料包含但不限于钛、银、金、铂合金、钯以及合金等金属材料。消融电极220的数量范围为1至64个,可根据实际应用具体确定。消融电极220可以为将外部绝缘层剥离之后裸露出的内部的电导线、固定到编织线上并与电导线电连接的导丝或导电材料,其可以为圆盘形、长方体、圆球形、针状等任何适宜形状,只要不影响可伸缩编织网的收缩即可。消融电极220还可以为能够弯曲变形的金属片。图中所示电极外形仅为示意,不代表对电极形状的限定。
图7示出了编织线在完全展开后的状态,图中I-VIII为消融电极。在消融过程中,各电极间的作用方式如下表所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上表所列仅为消融电极220为八个时的状态,编织线的数量及消融电极的数量可多于或少于图示的数量。根据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知晓随着消融电极220的增加,作用方式也相应地增加,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而加以应用。优选地,消融电极220以相对的或相邻的两个电极间产生脉冲,例如上表中的作用方式一和作用方式四。
此外,进行脉冲消融时,由于心肌组织的介电异质性,可能导致电场分布不均匀从而消融不完全的问题。本发明的电刺激程序控制器通过对可伸缩编织线中电导线的分别控制,能够将脉冲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不同脉冲消融信号施加到不同的消融电极上,或在不同的消融电极上施加不同时间或数量的脉冲,从而使消融完全。具体而言,在消融过程中,根据标测电极测定的心电信号和/或外加电刺激信号(如起搏信号)的传导情况,判断目标消融组织不同位置的消融情况,对于消融不完全的位点,通过电刺激程序控制器向相应位置的电极增加施加脉冲信号的时间或数量,或调整脉冲信号发生器生成的脉冲信号的电压等脉冲信号参数从而使消融完全。
如图2所示,标测电极230设置于可伸缩编织网260的远端、靠近收束管280一侧。标测电极230可通过焊接、粘接、压接、包胶、热熔等工艺固定于编织线上并与编织线内的电导线380电连接,数量范围为1至64个,可根据实际应用具体确定。标测电极230可以为将外部绝缘层剥离之后裸露出的内部的电导线、固定到编织线上并与电导线电连接的导丝或导电材料,其可以为圆盘形、长方体、圆球形、针状等任何适宜的形状,只要不影响可伸缩编织网的收缩即可。标测电极还可以是能够弯曲变形的金属片。图中所示电极外形仅为示意,不代表对电极形状的限定。在可伸缩编织网展开并密切贴合目标消融组织时,标测电极贴附于目标消融组织旁的心外膜上,可将心电信号通过电导线传导至电刺激程序控制器,电刺激程序控制器或与之相连的外部处理器可通过预置程序进行简单计算,验证消融径线是否完整,是否存在“缺口”,以及缺口的位置,并通过显示器实时显示目标消融组织的心电信号,显示是否消融完全。
如图2所述,本发明的可伸缩编织网260上还可设置微型摄像头210,微型摄像头210用于观察在消融时,消融电极220是否贴靠目标消融组织。微型摄像头可设置于可伸缩编织网260近端、靠近近端导管一侧。微型摄像头可通过焊接、粘接、压接、包胶、热熔等工艺以点接触或转轴的方式固定于编织线上并与编织线内的电导线380电连接。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0至5个。
本发明的脉冲信号发生器用于生成消融目标组织的脉冲信号。脉冲信号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脉冲群,一个脉冲群至少包含三个脉冲组,一个脉冲组至少包含十个脉冲。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脉冲组110中的单个脉冲的脉冲宽度100的范围为1ns至150μs之间,脉冲间延迟120范围为1μs至1ms之间,脉冲的电压130范围为500V至5000V之间,脉冲组间延迟140范围为3μs至30ms之间。图8所示的的脉冲波形为单相脉冲波形,所有脉冲电压振幅均在零值之上。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用于本发明的脉冲信号为双相脉冲组,第一个脉冲组150的电压振幅与第二个脉冲组160的电压振幅互为反向。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用于本发明的脉冲信号波形为双相脉冲波形,每个脉冲组190里的相邻脉冲170、180的电压振幅互为反向。当脉冲信号为双相脉冲时,相间延迟可以为100μs至10ms。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1所示,每个脉冲组中的相邻脉冲340、350的电压振幅互为反向,且二者的电压绝对值不同。上述脉冲的其它参数可参考单相脉冲的参数。使用双相脉冲能够减少肌肉收缩导致的疼痛感和不适。
如图12所示,心脏组织在使用本发明进行消融前进行心电标测,可见肺静脉电位频繁出现,心律为心房颤动。如图13所示,心脏组织在使用本发明进行消融后进行心电标测,可见上述肺静脉电位均消失,心律恢复为窦性心律。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各部件可以任意组合使用,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4)

1.一种脉冲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信号发生器、心脏起搏同步处理器、电刺激程序控制器、消融装置、显示装置;
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器被配置来生成脉冲信号;
所述心脏起搏同步处理器被配置来生成用于刺激心脏的起搏信号;
所述电刺激程序控制器被配置用于协同所述脉冲信号及所述起搏信号;
所述消融装置被配置用于递送所述脉冲信号及所述起搏信号至目标消融组织;
所述显示装置被配置用于显示所述脉冲消融系统运行期间的参数;
其中,所述消融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消融装置远端一侧的导管头端,所述导管头端包括可伸缩编织网、位于所述可伸缩编织网远端一侧的标测电极、位于所述可伸缩编织网赤道位置的消融电极,所述可伸缩编织网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编织网由编织线交叉编织形成,所述编织线包含一个或多个电导线以及一个或多个包裹所述电导线的绝缘层,其中至少一个绝缘层的击穿电压不小于500V。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冲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线包含所述电导线、包裹所述电导线的第一绝缘层以及包裹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第二绝缘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冲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导线和第一绝缘层组成第一编织线,多个所述第一编织线被第二绝缘层包裹形成所述编织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电极为1-64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脉冲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电极为8个、16个、32个或64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脉冲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以相邻的两个所述消融电极对目标消融组织施加脉冲。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脉冲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以相对的两个所述消融电极对目标消融组织施加脉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编织网的近端收敛并固定于近端导管,所述可伸缩编织网的远端收敛并固定于收束管,通过调整所述近端导管及所述收束管之间的距离调整所述可伸缩编织网的展开和收缩程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脉冲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头端还包括导管轴头端,所述导管轴头端形成所述消融装置的最远端并与所述收束管固定连接,所述导管轴头端在自然状态下为卷曲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脉冲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轴头端开有侧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刺激程序控制器包括数字开关,所述电刺激程序控制器通过所述数字开关调控所述脉冲信号和/或所述起搏信号的递送或阻断。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器通过所述电刺激程序控制器向不同所述消融电极递送不同的脉冲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脉冲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可伸缩编织网近端一侧的微型摄像头。
CN201911348457.0A 2019-12-24 2019-12-24 脉冲消融装置 Pending CN1130178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48457.0A CN113017819A (zh) 2019-12-24 2019-12-24 脉冲消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48457.0A CN113017819A (zh) 2019-12-24 2019-12-24 脉冲消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7819A true CN113017819A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51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48457.0A Pending CN113017819A (zh) 2019-12-24 2019-12-24 脉冲消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1781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5843A (zh) * 2021-07-20 2021-10-26 广州迪光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消融系统和方法
CN114209413A (zh) * 2021-12-09 2022-03-22 杭州睿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多级可控的复合脉冲发生控制系统
CN114587562A (zh) * 2021-12-03 2022-06-07 杭州睿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脉冲消融的闭环控制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8013A (zh) * 2010-03-25 2011-09-28 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消融标测及起搏系统、控制装置和射频消融执行装置
CN202446257U (zh) * 2011-12-23 2012-09-26 刘嘉鹏 一种肺静脉标测-左心房前庭标测消融电极
CN108778173A (zh) * 2016-01-05 2018-11-09 法拉普尔赛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将脉冲电场消融能量递送到心内膜组织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8013A (zh) * 2010-03-25 2011-09-28 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消融标测及起搏系统、控制装置和射频消融执行装置
CN202446257U (zh) * 2011-12-23 2012-09-26 刘嘉鹏 一种肺静脉标测-左心房前庭标测消融电极
CN108778173A (zh) * 2016-01-05 2018-11-09 法拉普尔赛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将脉冲电场消融能量递送到心内膜组织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5843A (zh) * 2021-07-20 2021-10-26 广州迪光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消融系统和方法
CN113545843B (zh) * 2021-07-20 2023-09-26 广东迪光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消融系统和方法
CN114587562A (zh) * 2021-12-03 2022-06-07 杭州睿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脉冲消融的闭环控制系统
CN114587562B (zh) * 2021-12-03 2022-09-02 杭州睿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脉冲消融的闭环控制系统
CN114209413A (zh) * 2021-12-09 2022-03-22 杭州睿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多级可控的复合脉冲发生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42076B2 (ja) パルス電界の焼灼エネルギーを心内膜組織に送出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装置、及び方法
US20230277242A1 (en) Intracardiac tool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y of electroporation therapies
JP7234301B2 (ja) 肺静脈隔離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JP7394766B2 (ja) フォーカルアブレーション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US9364286B2 (en) RF energy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JP3237849B2 (ja) 心房マッピングおよび切除用のカテーテル装置
JP4221492B2 (ja) 心房除細動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20050010095A1 (en) Multi-purpose catheter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JP2019527121A (ja) 内臓神経アブレーションによる心不全の治療の為のデバイス、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5315222A (zh) 使用脉冲电场处理心脏组织
CN113017819A (zh) 脉冲消融装置
JP2023082063A (ja) パルス電界アブレーションエネルギーを心内膜組織に送達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JP2022547096A (ja) 器官内の組織の標的領域を治療するためのアブレーション装置
US20230414270A1 (en) Devices for the delivery of pulsed electric fields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ac tissue
US20160113711A1 (en) Ablation catheter and method of forming a circular lesion
WO2022135424A1 (zh) 左心耳消融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13963615U (zh) 一种用于心率失常治疗的消融导管
US20210177509A1 (en) Tissue mapping and treatment
CN116669643A (zh) 消融导管及其操作方法
WO2021181231A2 (en) Ablation equipment for delivering non-thermal energy to treat target regions of tissue in organ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23528084A (ja) 器官内の組織の標的領域を治療するためのアブレーション装置
CN219331878U (zh) 脉冲消融导管及其系统
WO2022134713A1 (zh) 脉冲消融设备、系统、控制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24503564A (ja) アブレーションカテーテルおよびその操作方法
CN116262069A (zh) 脉冲消融导管及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09

Address after: 215125 Unit 302, Building 1, Phase III, Biomedical Industrial Park, No.1 Xinze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Area, China (Jiangsu) Pilot Free Trade Zone,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uzhou Sanasi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2 b4801, factory building of Life Science Park, shenchengtou creative factory, a road, JuLongshan, xiuxin community, Kengzi street,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INUS MEDICAL TECHNOLOGIES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2

Address after: 215125 Unit 302, Building 1, Phase III, Biomedical Industrial Park, No.1 Xinze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Area, China (Jiangsu) Pilot Free Trade Zone,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uzhou Sainasi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25 Unit 302, Building 1, Phase III, Biomedical Industrial Park, No.1 Xinze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Area, China (Jiangsu) Pilot Free Trade Zone,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Sanasi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