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9573A - 可调整高度的支架组 - Google Patents
可调整高度的支架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99573A CN112999573A CN201911322159.4A CN201911322159A CN112999573A CN 112999573 A CN112999573 A CN 112999573A CN 201911322159 A CN201911322159 A CN 201911322159A CN 112999573 A CN112999573 A CN 1129995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vable seat
- frame body
- frame
- pressing
- he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 A63B22/06—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support elements performing a rotating cycling movement, i.e. a closed path movement
- A63B22/060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support elements performing a rotating cycling movement, i.e. a closed path movement performing a circular movement, e.g. ergomet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整高度的支架组,包含有一第一架体及一可在第一架体上沿高度调整方向上下滑移的第二架体,所述第二架体具有沿高度调整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插孔,所述第一架体上设有可压紧或放松第二架体的一施压件,以及可沿高度调整方向有限位移的一活动座,所述活动座上设有可进退位移的一插销,当插销位于前进位置时会卡合第二架体的其中一插孔,使得第二架体与活动座会一同沿高度调整方向在限定范围内上下位移,当活动座往限定范围的底端位移时会经由连接臂带动施压件压紧第二架体,当活动座往限定范围的顶端位移时会带动施压件放松第二架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支架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调整高度的支架组。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及各种领域中都经常使用到可供人手动调整相对位置的支架组,以室内运动器材为例,直立式运动脚踏车(upright exercise bike)的座椅支架组通常可供使用者用来调整座椅的高低位置,而斜躺式运动脚踏车(recumbent exercise bike)的座椅支架组则可供使用者用来调整座椅的前后位置。常见的支架组用来锁定可相对位移 的二架体的方式,不外乎嵌卡及抵压两大类型,其中,利用嵌卡进行锁定的支架组 (例如以第一架体上的一插销插入第二架体上的多个定位孔之一),架体在锁定状态 下虽然不会脱离选定位置,但通常因为配合存在余隙而会微幅松动;相对地,利用 抵压进行锁定的支架组(例如以第一架体上的所谓“快拆(quick release)”机构箍紧 或逼紧第二架体),架体在锁定状态下虽然没有松动空隙,但在承受较大力量时可能 会滑脱,而且快拆机构比较容易意外松脱。
当然,如果直接把一种习知的嵌卡式锁定机构及一种习知的抵压式锁定机构同时设置在一支架组上,锁定时既进行嵌卡又进行抵压,就能兼具没有松动空隙以及 可承受较大力量的优点。然而,有两组独立的锁定机构等于有两套独立的操作动作, 以习知的插销机构搭配习知的快拆机构为例,进行锁定时必须先使插销插入定位 孔,再以不同的动作掣紧快拆机构,解除锁定时也需要以两种动作分别将插销抽离 定位孔以及扳松快拆机构,操作上不够简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高度的支架组,可供使 用者将其中一架体相对另一架体解除锁定、改变高度及重新锁定,而且在锁定状态 下没有松动空隙,承受向下力量非但不会滑脱或松脱,甚至还会更加牢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高度的支架组,可供使用者将其中一架体相对另一架体解除锁定、改变高度及重新锁定,而且在锁定状态下没有松动空隙, 其中,使用者能以单一、连贯的动作进行锁定及解除锁定,操作上较为简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调整高度的支架组,包含有:一第一 架体及一第二架体,二者其中一个可在另一个上沿一高度调整方向滑移;所述第二 架体具有沿所述高度调整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卡合部;其特征在于:一活动座,能 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架体上,能相对于所述第一架体沿所述高度调整方向在一限定 范围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位移;
一卡合件,能活动地设在所述活动座上,能相对于所述活动座在一前进位置与 一后退位置之间位移;当所述卡合件位于所述前进位置时,会卡合所述第二架体的 其中一所述卡合部而限制所述活动座与所述第二架体沿所述高度调整方向相对位 移,使得当所述第一架体及所述第二架体其中一个在另一个上沿所述高度调整方向 往下滑移时会让所述活动座往所述限定范围的第一端对应位移;当所述卡合件位于 所述后退位置时,会脱离所述第二架体的所述卡合部;一施压件,能活动地设在所 述第一架体上,能相对于所述第一架体在一压紧位置与一放松位置之间位移;当所 述施压件位于所述压紧位置时,会沿一大致垂直所述高度调整方向的方向对所述第 二架体施加一压力;当所述施压件位于所述放松位置时,会解除对所述第二架体的 所述压力;至少一连接臂,连接在所述施压件与所述活动座之间;当所述活动座往 所述限定范围的第一端位移时,会经由所述至少一连接臂带动所述施压件往所述压 紧位置位移;当所述活动座往所述限定范围的第二端位移时,会经由所述至少一连 接臂带动所述施压件往所述放松位置位移。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架体能在所述第一架体上沿所述高度调整方向滑移;所述限定范围的第一端低于第二端。
还包含有一操作件,能活动地设在所述活动座上,并且以能连动的方式与所述 卡合件连接;当所述卡合件位于所述前进位置且所述活动座位于所述限定范围的第 一端时,施力将所述操作件往上拉提会带动所述卡合件往所述后退位置位移,并且 使所述活动座往所述限定范围的第二端位移。
所述操作件相对于所述活动座依据一横向轴线在一锁定位置与一解锁位置之 间偏转,而且,所述操作件具有一供使用者施力往上拉提的拉提部;当所述操作件 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拉提部相对于所述活动座的位置相对较低,而且所述卡 合件相对于所述活动座对应位于所述前进位置;当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解锁位置 时,所述拉提部相对于所述活动座的位置相对较高,而且所述卡合件对应位于所述 后退位置。
还包含有一操作件,以能连动的方式与所述卡合件连接,供使用者操作以改变 所述卡合件相对于所述活动座的位置。
所述卡合件供使用者操作以改变其相对于所述活动座的位置。
还包含有一弹性件,设在所述活动座与所述卡合件之间,所述弹性件的复元弹 力对应于使所述卡合件往所述前进位置位移。
包含有一弹性件,设在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活动座之间,所述弹性件的复元弹 力对应于使所述活动座往所述限定范围的第一端位移。
所述第一架体及所述第二架体定义有一垂直于所述高度调整方向的锁定方向,而且各具有在所述锁定方向上相对的一第一侧边及一第二侧边;所述施压件位于所 述第一架体的第一侧边,所述压紧位置较靠近所述第二侧边,所述放松位置较远离 所述第二侧边;所述活动座及所述卡合件位于所述第一架体的第二侧边,所述前进 位置较靠近所述第一侧边,所述后退位置较远离所述第一侧边。
所述支架组应用于一运动器材,将所述运动器材的使用者的身体局部支撑在所需高度,所述第一架体及所述第二架体中能沿所述高度调整方向滑移的一个用于承 受所述使用者身体的向下施力。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将第一架体高度固定,第二架体可在第一架体 上沿高度调整方向滑移的结构设计,当要锁定高度时,使用者通过操作使卡合件移 往前进位置,再放任第二架体与活动座一起往限定范围的第一端下降,经由连接臂 带动施压件移往压紧位置,即可使第二架体既被嵌卡又被抵压,没有松动空隙;要 解除锁定时,使用者通过操作使卡合件移往后退位置,并使活动座往上位移而带动 施压件移往放松位置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有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运动脚踏车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当中的中介件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当中的活动座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当中的施压件的正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当中的连接臂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显示支架组处于完全锁定状态;
图9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但是显示支架组处于解锁状态;
图10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但是显示支架组处于半锁定状态;
图1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举以下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及功效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能够用于作为各种领域中的可供使用者手动调整高度的支架组,以下将以室内运动器材中的直立式运动脚踏车作为应用范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可能实施 方式。
图1显示一台应用有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直立式运动脚踏车1,其车架总成 2包含一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组3,以及连接在底座组3上方的一第一支架组4和 一第二支架组5(各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其中,第一支架组4用于支撑运动脚踏 车1的座椅组6,可供使用者用来调整座椅组6的高低位置,第二支架组5用于支 撑运动脚踏车1的握把组7,可供使用者用来调整握把组7的高低位置。简要来说, 各支架组4、5包含一固定在底座组3上的管柱状第一架体10、10’及一可相对于 第一架体10、10’向上伸出或向下缩入的管柱状第二架体20、20’,使用者可操作 第一架体10、10’顶端的一操作件70、70’,以将第二架体20、20’锁定在所需高 度,或是解除锁定而允许第二架体20、20’升降位移。
图1左下角的座标系标示出运动脚踏车1的上下轴向(y轴)及前后轴向(z轴)。 如图1所示,运动脚踏车1的座椅组6及握把组7分别设在第一支架组4及第二支 架组5的可升降位移的第二架体20、20’顶端,其中,供使用者乘坐的座椅组6会 随着第一支架组4的第二架体20沿一概呈纵向但往后倾斜的高度调整方向D1升降 位移,也就是往上/往下位移的同时也会对应往后/往前位移;相对地,供使用者捉 握的握把组7会随着第二支架组5的第二架体20’沿一概呈纵向但往前倾斜的高度 调整方向D1’升降位移,也就是往上/往下位移的同时也会对应往前/往后位移。此 外,座椅组6是通过一水平支架组8设在第一支架组4的第二架体20顶端,可直 接相对于第二架体20沿前后轴向(z轴)水平位移及锁定位置,类似地,握把组7是 通过另一水平支架组9设在第二支架组5的第二架体20’顶端,可直接相对于第二 架体20’沿前后轴向(z轴)水平位移及锁定位置。由此,运动脚踏车1的每位使用 者均可依据个人体型及习惯等,分别将座椅组6及握把组7调整至适当位置,使能 以正确、舒适的姿势进行运动。
要先声明的是,作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支架组4及第二支架组5仅涵 盖前述升降位移及锁定高低位置的对应结构,至于前述水平位移及锁定前后位置的 对应结构(即水平支架组8、9,可采用习知结构)则不属于本实施例的范围,以下不 就该部分进行说明。当然,本实施例的可调整高度的支架组4、5仅是本发明实施 方式的例示而非限定,基于相同的技术手段,本发明也能应用在其他运动器材或其 他领域。
因第一支架组4与第二支架组5彼此除了前后方向相反,本身结构实质相同, 故以下仅以第一支架组4为代表,就本较佳实施例的构造及工作方式进行详细解说。 请先参阅图2及图3,分别为第一支架组4的立体组合图及立体分解图(注:图中适 当截除管柱状的第一架体10及第二架体20的长轴向部分区段;第一架体10及第 二架体20的实际长度或长度比例并不影响本发明之实施)。承续图1当中的上下轴 向(y轴)及前后轴向(z轴)设定,图2右下角的座标系标示出运动脚踏车1的上下轴 向(y轴)、前后轴向(z轴)及左右轴向(x轴)。图2及图3均为等角图,而且视角相同。
第一支架组4的第一架体10及第二架体20共同构成一常见的两截式伸缩杆结 构,其中,第一架体10为一横断面外围概呈长方形的金属直管,本例采用方钢管, 其底端固接在运动脚踏车1的底座组3(参阅图1),顶端相对位于底端的后上方,换 言之,第一架体10的长轴向为一由下往上同时往后延伸的倾斜直线;第二架体20 为一横断面外围概呈八边形的金属直管,本例采用铝挤型管,其长轴向对应于第一 架体10的长轴向,管身局部插入于第一架体10的中空内部,可沿着前述长轴向升 降位移;在预设的位移范围内,第二架体20的底端保持位于第一架体10的内部, 第二架体20的顶端保持位于第一架体10的外部,而且顶端设有水平支架组8,间 接承载座椅组6(参阅图1)。第一架体10及第二架体20的长轴向,即第二架体20 相对于第一架体10升降位移的方向,定义为高度调整方向D1。本实施例中的高度 调整方向D1为一倾斜的直线,但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无图),高度调整方向(轨迹)可能为一垂直于地面的铅垂线,或是一纵向延伸的曲线。
管柱状的第一架体10具有四片沿着长轴向/高度调整方向D1狭长延伸的侧壁, 包含平行相对的一前侧壁11及一后侧壁12,以及平行相对的一左侧壁(未标号)及一 右侧壁(未标号)。在此将前侧壁11所在的侧边称为第一侧边,将后侧壁12所在的 侧边称为第二侧边;请参阅图2右下角,前述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的相对方向定义 为一锁定方向D2,锁定方向D2垂直于调整方向D1,而且同样位于y-z平面上。在 本发明的共通概念中,架体的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指的是相对方向(前述锁定方向) 垂直于前述高度调整方向的预定二侧边(注:当高度调整方向为弧线时,锁定方向垂 直于高度调整方向的切线),前述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可能前后相对,也可能左右相 对。
在第一架体10的顶端,前侧壁11上具有一嵌孔13,其孔形呈现横向较长的长 方形,而且左右两侧分别拓展至前述左侧壁及右侧壁的外侧面。相对地,后侧壁12 上焊接有左右相对的二导引壁14,各导引壁14的上半部及下半部分别具有一第一 导引孔15及一第二导引孔16,各导引孔15、16的孔形概呈长方形或长圆形(oblong), 其长轴向对应于长度调整方向D1。此外,后侧壁12上还具有一介于左、右二导引 壁14之间的长槽孔17,长槽孔17的长轴向也是对应于高度调整方向D1。
管柱状的第二架体20的周面前侧(对应于前述第一侧边)及后侧(对应于前述第二侧边)分别具有沿着高度调整方向D1狭长延伸的一第一侧面21及一第二侧面23, 而且,第一侧面21的左、右二侧各邻接一沿着高度调整方向D1狭长延伸的第一受 压面22,第二侧面23的左、右二侧各邻接一沿着长度调整方向D1狭长延伸的第二 受压面24,各受压面22、24均为平面,其中,偏靠第一侧边的左、右二第一受压 面22愈远离第一侧面21则左右间距愈大,对称地,偏靠第二侧边的左、右二第二 受压面24愈远离第二侧面23则左右间距愈大。请参阅图11,在第一架体10的内 部,第二架体20的第一侧面21及第二侧面23分别平行面向且贴近第一架体10的 前侧壁11及后侧壁12的内侧面,同时,第二架体20的四个受压面22、24大致上 分别面向第一架体10的四个内角,各受压面22、24均与第一架体10的前、后、 左、右四片侧壁呈现斜交关系。第二架体20的第二侧边具有沿着高度调整方向D1 等间排列的若干卡合部25,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各卡合部25具体上是一由第二侧 面23沿着锁定方向D2穿入第二架体20内部的穿孔;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无 图),各卡合孔可能是一盲孔。第一架体10的后侧壁12上的长槽孔17正对于第二 架体20的各卡合部25的排列路线。
第一架体10的顶端设有前后相对的二中介件30,中介件30介于第一架体10 与第二架体20之间。请搭配参阅图4,各中介件30以塑胶射出一体成型,具有左 右相隔的二楔形块31及一横向连接二楔形块31的连接凸条32。请参阅图11,二中 介件30的总共四个楔形块31分别位于第一架体10内部的四个角落,各楔形块31 由第一架体10的顶缘沿着高度调整方向D1往下延伸,各具有彼此直交的二侧面(未 编号)及一介于前述二侧面之间的梯状斜面33,各楔形块31的其中一侧面平行且贴 近第一架体10的前侧壁11或后侧壁12的内侧面,各楔形块31的另一侧面大致平 贴于第一架体10的左侧壁或右侧壁的内侧面,同时,各楔形块31的梯状斜面33 抵接第二架体20对应角落的受压面22、24。各中介件30的连接凸条32是由其中 一楔形块31的顶缘沿着左右轴向(x轴)延伸至另一楔形块31的顶缘,而且连接凸条32搭扣在第一架体10的前侧壁11或后侧壁12的顶缘上方。此外,左侧的楔形块 31的左侧面接近底端部位,以及右侧的楔形块31的右侧面接近底端部位,各具有 一沿着锁定方向D2延伸预定长度的凹槽34;第一架体10的左侧壁及右侧壁上各设 有尾端分别伸入一凹槽34内的二螺丝18。通过上述配合关系,中介件30被大致定 位在第一架体10的顶端,基本上不能沿着高度调整方向D1或左右轴向(x轴)位移, 但是可以沿着锁定方向D2微幅位移。
第一侧边的中介件30的左、右二楔形块31分别位于第二架体20的第一侧面 21左、右二侧;第二侧边的中介件30的左、右二楔形块31分别位于第二架体20 的第二侧面23左、右二侧,并且分别位于第一架体10的后侧壁12上的长槽孔17 左、右二侧,也就是说,第二侧边的楔形块31并没有遮挡到第二架体20的各卡合 部(穿孔)25,也没有遮挡到第一架体10的长槽孔17。
第二架体20的底端位于中介件30之下,并且利用螺丝27固接一塑胶材质的 抵止件26,抵止件26的横断面外围概呈长方形,其四边分别大致平贴于第一架体 10前、后、左、右四片侧壁的内侧面。如图2所示,抵止件26的四个角落分别凸 出于第二架体20的四个受压面22、24外侧,由此,当第二架体20由第一架体10 的顶端开口向上伸出预定长度之后,抵止件26四个角落的顶面会分别抵卡四个楔 形块31的底面,制止第二架体20的底端脱出第一架体10内部。
通过抵止件26四个侧面分别大致平贴于第一架体10的四个内侧面,以及四个 楔形块31以不同面向的梯状斜面33分别抵接第二架体20四个角落的受压面22、 24,使得第二架体20可以平稳地沿着高度调整方向D1升降位移。中介件30及抵 止件26采用塑胶材质,可使第二架体20升降位移较为滑顺,同时避免金属磨擦产 生噪音及刮痕。
第一架体10顶端外部的左、右二导引壁14之间设有一活动座40,活动座40 的左、右二侧面分别平贴于二导引壁14的内侧面,基本上无法左右位移。请配合 参阅图5,活动座40的上半部具有左右相对的二凸壁41及形成于二凸壁41之间的 一夹缝状凹缺42;活动座40的上半部及下半部分别具有沿左右轴向(x轴)贯穿的一 第一穿孔43及一第二穿孔44;活动座40的中间部位具有一由前侧面沿锁定方向 D2往后方凹入的容孔45,容孔45的断面呈圆形,且其孔径略大于凹缺42的左右 宽度;凹缺42的底部与容孔45前半段的顶部连通。一第一横销46及一第二横销 47分别嵌插在活动座40的第一穿孔43及第二穿孔44,各横销46、47的左、右二 端分别凸出于活动座40的左、右二侧面,进而,第一横销46的左、右二端分别穿 过第一架体10的左、右二导引壁14上半部的第一导引孔15,使第一横销46的端 部受限于第一导引孔15而仅可沿着高度调整方向D1有限度地上下位移;同样地, 第二横销47的左、右二端分别穿过二导引壁14下半部的第二导引孔16,使第二横 销47的端部受限于第二导引孔16而仅可沿着高度调整方向D1有限度地上下位移。 由此,活动座40可相对于第一架体10沿高度调整方向D1在一限定范围的第一端 与第二端之间位移,例如,图8显示活动座40大致位于前述限定范围的相对较低 的第一端(注:依据使用状况,活动座40可能由图中位置再往下位移,即更靠近前 述第一端),图9显示活动座40位于前述限定范围的相对较高的第二端,在本例中, 前述限定范围的相对二端的高度差距大约3公分。无论活动座40位于前述限定范 围内的什么高度,容孔45的所在高度都会位于第一架体10的长槽孔17的长度范 围内,即容孔45的孔口始终朝向长槽孔17。
活动座40的容孔45前半部容置一卡合件50,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卡合件50 为一圆柱形插销,其轴向对应于容孔45的轴向,且其外径略小于容孔45的内径, 基本上无法相对于活动座40上下位移或左右位移。第二架体20上的各卡合部(穿 孔)25在高度调整方向D1上的孔径略大于卡合件(插销)50的外径。卡合件50可在 活动座40上沿着容孔45的轴向(即锁定方向D2)前后滑移,换言之,卡合件50可 相对于活动座40在一前进位置与一后退位置之间位移,当卡合件50位于前述前进 位置时,如图8所示,卡合件50的前端会穿过第一架体10的长槽孔17并且插入 第二架体20的其中一卡合部25,因而限制活动座40与第二架体20沿高度调整方 向D1相对位移,使得活动座40与第二架体20会相互带动而一同相对于第一架体 10沿高度调整方向D1在前述限制范围内位移;当卡合件50位于前述后退位置时, 卡合件50的前端会脱离第二架体20的卡合部25,使活动座40与第二架体20可能 沿高度调整方向D1相对位移。活动座40的容孔45后半部容置一弹性件60,弹性 件60具体为一螺旋压缩弹簧,其前、后二端分别抵住卡合件50及活动座40,换言 之,弹性件60的复元弹力对应于使卡合件50往前述前进位置位移。
操作件70能活动地设在活动座40上,并且以可连动的方式与卡合件50连接,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操作件70呈长形,其中一端(以下称前端)具有一轴孔71,另一 端(以下称后端)形成一拉提部72,操作件70的前端插在活动座40的凹缺42内,左、 右二侧面分别平贴于左、右二凸壁41的内侧面,同时,操作件70的前端以轴孔71 套设第一横销46而形成同轴枢接,使得操作件70可相对于活动座40以第一轴销 46为枢轴在一锁定位置与一解锁位置之间偏转;此外,操作件70的前端底侧具有 一凸部73,凸部73嵌合于卡合件50顶侧的一凹部51,使得操作件70的偏转位移 与卡合件50的进退位移相互带动。当操作件70位于前述锁定位置时,如图8所示, 后端的拉提部72相对于活动座40的位置相对较低,而且卡合件50相对于活动座 40对应位于前述前进位置;当操作件70位在于前述解锁位置时,后端的拉提部72相对于活动座40的位置相对较高,而且卡合件50对应位于前述后退位置。如前所 述,卡合件50因为受到弹性件60推顶而具有往前进位置位移的倾向,因此,操作 件70对应具有往锁定位置偏转(图9中的逆时钟旋转)的倾向。
第一架体10的前侧壁11上的嵌孔13嵌置有一施压件80,施压件80为一板面 平行于前侧壁11的金属板块,其板面形状概呈横向较长的长方形,顶边及底边分别 邻靠第一嵌孔13的顶缘及底缘,左端及右端则分别凸出于第一架体10的左侧壁及 右侧壁外侧(参阅图2及图11)。施压件80相对于第一架体10可沿着嵌孔13穿通前 侧壁11的方向(亦即前述锁定方向D2)微幅位移,换言之,施压件80可在一较靠近 后侧壁12的位置(以下称压紧位置)与一较远离后侧壁12的位置(以下称放松位置) 之间微幅位移。至少在施压件80位于前述压紧位置时,施压件80的内侧面会向后 超过前侧壁11的内侧面,即进入第一架体10的内部空间,并且抵接第一侧边的中 介件30的左、右二楔形块31对应部位。请搭配参阅图6,施压件80本身具有穿通 相对二侧面的左、右二接合孔81,各接合孔81在板面长轴向上的宽度(以下称长轴 向宽度)W1大于在板面短轴向上的宽度(以下称短轴向宽度)W2。左侧接合孔81的左端及右侧接合孔81的右端分别露出于第一架体10的左侧壁及右侧壁外侧。
第一架体10的左、右二侧各设有一连接臂90,各连接臂90为一板面平行于第 一架体10的左侧壁/右侧壁的金属板片,其板面形状呈长条形,具有相对的一第一 端(本例为前端)及一第二端(本例为后端)。请搭配参阅图7,各连接臂90的第一端(前 端)具有一位于最前方的头部91及一位于头部91后方的颈部92,头部91在板面短 轴向上的宽度(以下称头部宽度)W3大于颈部92在板面短轴向上的宽度(以下称颈部 宽度)W4。连接在头部91与颈部92之间的部位呈现由前往后逐渐窄缩的形状,使 其具有上、下二斜边93。此外,头部宽度W3小于施压件80的接合孔81的长轴向 宽度W1,但是大于接合孔81的短轴向宽度W2;颈部宽度W4小于接合孔81的短 轴向宽度W2。另一方面,各连接臂90的第二端(后端)具有穿通相对二侧面的一枢 接孔94。左、右二连接臂90的第一端(前端)分别连接在施压件80的左、右二端,详而言之,如图8所示,各连接臂90的颈部92穿插在施压件80对应一端的接合 孔81内,连接臂90的头部91卡在施压件80的外侧面之前,无法向后抽脱。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臂90及施压件80采用上述形状及接合结构,具有减少构件、 方便组装、降低成本的优点,即,组装时,在施压件80嵌置于第一架体10的嵌孔 13之前,先使连接臂90的板面短轴向对应于施压件80的板面长轴向,将连接臂 90的头部91穿过施压件80的接合孔81之后再相对扭转90度,使头部91卡在接 合孔81前方,然后才将施压件80嵌置于第一架体10的嵌孔13,让左、右二连接 臂90分别大致平贴于第一架体10的左侧壁及右侧壁的外侧面,相对于施压件80 无法扭转及向后抽脱。基于连接臂90及施压件80的上述接合结构,因为连接臂90 的上、下二斜边93会分别抵卡施压件80的接合孔81前端开口的顶缘及底缘,所 以连接臂90向后位移会迫使施压件80沿着锁定方向D2向后位移,此外,连接臂 90的第二端(后端)能够大致以第一端(前端)的颈部92为轴,在y-z平面上有限度地 上下偏转。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无图),连接臂的第一端可能以其他方式与 施压件连接,例如彼此之间依一对应于左右轴向(x轴)的轴线枢接。
各连接臂90的第二端(后端)以枢接孔94套设第一横销64的最外端而形成同轴 枢接,使得连接臂90的第二端会随着活动座40沿长度调整方向D1在前述限定范 围内上下位移,而且连接臂90可相对于活动座40以第一轴销46为枢轴有限度地 偏转。如图9所示,当活动件40位于前述限定范围的相对较高的第二端时,连接 臂90的前、后二端在高度调整D1方向上的位置大致相同,换言之,此时的连接臂 90的长轴向大致对应于锁定方向D2;如图8所示,当活动件40大致位于前述限定 范围的相对较低的第一端时,连接臂90的后端明显低于前端。由此,当活动座40 往前述限定范围的第一端位移时,会经由左、右二连接臂90带动施压件80往前述 压紧位置位移;当活动座40往前述限定范围的第二端位移时,会经由左、右二连 接臂90带动施压件80往前述放松位置位移。
接着说明本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支架组4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图8显示第一 支架组4处于完全锁定的状态,其中的第二架体20同时被以嵌卡及抵压两种方式 锁定,完全无法动弹,详而言之,此时的活动座40上的卡合件50被弹性件60推 顶在前述前进位置,卡合件50的前端插入第二架体20的其中一卡合部(穿孔)25, 卡合件50与卡合部25在高度调整方向D1上的间隙很小,同时,卡合件50的后半 部仍然嵌插在活动座40的容孔45内,因而限制活动座40与第二架体20沿高度调 整方向D1相对位移,此外,此时的活动座40相对于第一架体10位于前述限定范 围的较低一端(第一端),经由连接臂90将施压件80保持在前述压紧位置,使施压 件80由其所在的第一侧边往相反的第二侧边(即沿锁定方向D2)对第二架体20施加 一压力。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施压件80是通过中介件30的楔形块31对第二架体20施压。如图11所示,第一侧边(图11左侧)的各楔形块31分别介于施压件80与 第二架体20的一第一受压面22之间,会随施压件80往前述压紧位置位移而以梯 状斜面33挤压第一受压面22;相对地,第二侧边(图11右侧)的各楔形块31分别介 于第一架体10的后侧壁12与第二架体20的第二受压面24之间,同样以梯状斜面 33抵接第二受压面24。当施压件80位于前述压紧位置时,四个楔形块31分别紧 密挤塞在第一架体10与第二架体20之间的四个角落,使得第二架体20被进一步 抵压定位,尤其在垂直于高度调整方向D1的平面上没有任何松动空隙。在本发明 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无图),施压件可能直接抵压第二架体。
使用者要调整第二架体20的高度(即调整座椅组6的高度)时,以一手(假设左 手)捉扶第二架体20,或是捉扶座椅组6,以另一手(假设右手)将操作件70后端的 拉提部72往上拉提,使操作件70由前述锁定位置偏转至前述解锁位置,带动卡合 件50由前述前进位置位移至前述后退位置(弹性件60会对应压缩),同时,使用者 往上拉提操作件70的动作会一并或顺势将活动座40往上拉提,使活动座40相对 于第一架体10往前述限定范围的较高一端(第二端)位移,经由连接臂90带动施压 件80往前述压紧位置位移,使第一支架组4呈现如图9所示的解锁状态,即第二 架体20既没受到卡合件50嵌卡,也没受到施压件80抵压,可以自如地沿着高度 调整方向D1上下滑移。在前述解锁状态下,使用者一手(右手)持续拉住操作件70 的拉提部72使其保持在解锁位置,以另一手(左手)使第二架体20上升或下降,到达所需高度附近放开操作件70,必要时再稍微上下挪移第二架体20,使(持续受到 弹性件60推顶的)卡合件50插入第二架体20对应高度的卡合部25,如图10所示; 接着,使用者放手让第二架体20借着自身及所承受的重量而沿高度调整方向D1下 降,带动活动座40相对于第一架体10移往前述限定范围的较低一端(第一端),经 由连接臂90带动施压件80移往前述压紧位置。第二架体20所承受的向下力量(例 如运动脚踏车1的使用者的体重)会持续将活动座40往前述限定范围的较低一端施 力,该力量经由连接臂90带动施压件80往第二架体20的方向施压,使第二架体 20没有松动间隙而保持稳固。
本发明还可以在活动座40与第一架体10之间增设一弹性件(图中未示),前述 弹性件的复元弹力对应于使活动座往前述限定范围的较低一端(第一端)位移,例如, 将一拉伸弹簧的一端钩在活动座,另一端钩在活动座下方的第一架体适当部位,持 续将活动座往下拉引,如此,在调整高度的过程或锁定状态下,前述弹性件可协助 使活动座移往前述第一端或维持在前述第一端。
以上即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依据相同的原理,本发明也 可能实施成设有卡合部的架体(于前例中为第二架体)作为高度固定的基架,而设有 活动座及施压件的架体(于前例中为第一架体)可供调整高度并用于承受重量。举例 而言,读者不妨将图8的图面旋转180度作为参考,想象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结构上 下颠倒,即第二架体改成相对在下且高度不变(例如底端固接在运动脚踏车1的底座 组3),而第一架体改成相对在上且可调整高度(例如顶端承接运动脚踏车1的座椅组 6或握把组7),其中,第二架体具有沿一高度调整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卡合部,第 一架体可在第二架体上沿前述高度调整方向滑移,而且,第一架体上设有可沿前述 高度调整方向在一限定范围的较高一端(第一端)与较低一端(第二端)之间位移的活 动座,而前述活动座上设有可在一前进位置与一后退位置之间位移的卡合件,此外, 第一架体上还设有可在一压紧位置与一放松位置之间位移的施压件,前述施压件与 前述活动座之间连接有连接臂;如此,当活动座上的卡合件位于前进位置而卡合第 二架体特定高度的卡合部时,活动座无法相对于第二架体上下位移,等于活动座高 度固定,如果此时的活动座相对于第一架体是位于前述限定范围的较低一端(例如图 10上下颠倒所示的状态),则承受重量的第一架体往下滑移会使活动座相对往前述 限定范围的较高一端位移(例如成为图8上下颠倒所示的状态),因为活动座与施压件相对远离,所以连接其间的连接臂会带动施压件往压紧位置位移,由此将第一架 体锁定于对应高度;要调整高度时,按压操作件的尾端以带动卡合件位移至后退位 置,即可解除第一架体的锁定状态。
Claims (10)
1.一种可调整高度的支架组,包含有:
一第一架体及一第二架体,二者其中一个可在另一个上沿一高度调整方向滑移;所述第二架体具有沿所述高度调整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卡合部;
其特征在于:
一活动座,能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架体上,能相对于所述第一架体沿所述高度调整方向在一限定范围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位移;
一卡合件,能活动地设在所述活动座上,能相对于所述活动座在一前进位置与一后退位置之间位移;当所述卡合件位于所述前进位置时,会卡合所述第二架体的其中一所述卡合部而限制所述活动座与所述第二架体沿所述高度调整方向相对位移,使得当所述第一架体及所述第二架体其中一个在另一个上沿所述高度调整方向往下滑移时会让所述活动座往所述限定范围的第一端对应位移;当所述卡合件位于所述后退位置时,会脱离所述第二架体的所述卡合部;
一施压件,能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架体上,能相对于所述第一架体在一压紧位置与一放松位置之间位移;当所述施压件位于所述压紧位置时,会沿一大致垂直所述高度调整方向的方向对所述第二架体施加一压力;当所述施压件位于所述放松位置时,会解除对所述第二架体的所述压力;
至少一连接臂,连接在所述施压件与所述活动座之间;
当所述活动座往所述限定范围的第一端位移时,会经由所述至少一连接臂带动所述施压件往所述压紧位置位移;当所述活动座往所述限定范围的第二端位移时,会经由所述至少一连接臂带动所述施压件往所述放松位置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高度的支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架体能在所述第一架体上沿所述高度调整方向滑移;所述限定范围的第一端低于第二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整高度的支架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操作件,能活动地设在所述活动座上,并且以能连动的方式与所述卡合件连接;当所述卡合件位于所述前进位置且所述活动座位于所述限定范围的第一端时,施力将所述操作件往上拉提会带动所述卡合件往所述后退位置位移,并且使所述活动座往所述限定范围的第二端位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整高度的支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相对于所述活动座依据一横向轴线在一锁定位置与一解锁位置之间偏转,而且,所述操作件具有一供使用者施力往上拉提的拉提部;当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拉提部相对于所述活动座的位置相对较低,而且所述卡合件相对于所述活动座对应位于所述前进位置;当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拉提部相对于所述活动座的位置相对较高,而且所述卡合件对应位于所述后退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高度的支架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操作件,以能连动的方式与所述卡合件连接,供使用者操作以改变所述卡合件相对于所述活动座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高度的支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供使用者操作以改变其相对于所述活动座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高度的支架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弹性件,设在所述活动座与所述卡合件之间,所述弹性件的复元弹力对应于使所述卡合件往所述前进位置位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高度的支架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弹性件,设在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活动座之间,所述弹性件的复元弹力对应于使所述活动座往所述限定范围的第一端位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高度的支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及所述第二架体定义有一垂直于所述高度调整方向的锁定方向,而且各具有在所述锁定方向上相对的一第一侧边及一第二侧边;所述施压件位于所述第一架体的第一侧边,所述压紧位置较靠近所述第二侧边,所述放松位置较远离所述第二侧边;所述活动座及所述卡合件位于所述第一架体的第二侧边,所述前进位置较靠近所述第一侧边,所述后退位置较远离所述第一侧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高度的支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应用于一运动器材,将所述运动器材的使用者的身体局部支撑在所需高度,所述第一架体及所述第二架体中能沿所述高度调整方向滑移的一个用于承受所述使用者身体的向下施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22159.4A CN112999573B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可调整高度的支架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22159.4A CN112999573B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可调整高度的支架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99573A true CN112999573A (zh) | 2021-06-22 |
CN112999573B CN112999573B (zh) | 2022-02-01 |
Family
ID=76381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22159.4A Active CN112999573B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可调整高度的支架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999573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447700U (zh) * | 2013-09-24 | 2014-02-26 | 浙江恒耀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健身车车头装置 |
US20140158843A1 (en) * | 2012-12-12 | 2014-06-12 | Dyaco International Inc. | Fitness equipment bracket adjustment structure |
CN106669102A (zh) * | 2015-11-09 | 2017-05-17 | 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 | 可无段调整的支架组 |
CN110124265A (zh) * | 2018-02-08 | 2019-08-16 | 乔山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可调整相对位置的支架组 |
CN209333092U (zh) * | 2018-08-16 | 2019-09-03 | 昆明新云体育用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精度双杠健身器材 |
-
2019
- 2019-12-20 CN CN201911322159.4A patent/CN11299957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158843A1 (en) * | 2012-12-12 | 2014-06-12 | Dyaco International Inc. | Fitness equipment bracket adjustment structure |
CN203447700U (zh) * | 2013-09-24 | 2014-02-26 | 浙江恒耀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健身车车头装置 |
CN106669102A (zh) * | 2015-11-09 | 2017-05-17 | 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 | 可无段调整的支架组 |
CN110124265A (zh) * | 2018-02-08 | 2019-08-16 | 乔山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可调整相对位置的支架组 |
CN209333092U (zh) * | 2018-08-16 | 2019-09-03 | 昆明新云体育用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精度双杠健身器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99573B (zh) | 2022-0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333311B2 (en) | Extendable roof rack | |
US20220339489A1 (en) | Training bench | |
EP2138344B1 (en) | Car seat | |
EP2376049B1 (en) | Wheelchair | |
EP3125724A1 (de) | Auszugsführung für einen schubkasten und verfahren zur befestigung eines schubkastens an einer auszugsführung | |
US10550882B2 (en) | Drawer slide assembly | |
DE10033418A1 (de) | Stuhl, insbesondere Bürostuhl | |
JPH0650169Y2 (ja) | 多重成形金型装置 | |
CN112999573B (zh) | 可调整高度的支架组 | |
DE102005017143B4 (de) | Vorrichtung zur Sitzneigeverstellung eines Stuhles | |
GB2177297A (en) | Desk | |
CN108012446A (zh) | 一种翻板装置 | |
US20200139188A1 (en) | Position adjusting device for exercising apparatus | |
TW201934919A (zh) | 可調整相對位置的支架組 | |
CN110124265B (zh) | 可调整相对位置的支架组 | |
TWI741424B (zh) | 可調整高度的支架組 | |
CN211641926U (zh) | 一种头枕高度调节机构 | |
CN210600915U (zh) | 一种多级快速调节机构 | |
CN110816720B (zh) | 一种角度可调的自行车座垫 | |
KR102305767B1 (ko) | 엣지형 조명등 장치 | |
DE202019105131U1 (de) | Zur Befestigung mehrerer röhrenförmiger Gegenstände geeignete Montagestruktur für Getränkehalter | |
US20200215669A1 (en) | Adjusting and Positioning Device for Wooden Boards | |
CN216797052U (zh) | 一种用于家具的插销控制机构 | |
JP2011092245A (ja) | スライド駆動機構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椅子の可動構造物のスライド装置 | |
KR100675870B1 (ko) | 책걸상 높낮이 조절구조 및 조절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