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6967A - 组装式砖套 - Google Patents

组装式砖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6967A
CN112996967A CN201980074226.7A CN201980074226A CN112996967A CN 112996967 A CN112996967 A CN 112996967A CN 201980074226 A CN201980074226 A CN 201980074226A CN 112996967 A CN112996967 A CN 1129969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ck
coupling
hole
coupling portion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422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太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m Tai Myong
Original Assignee
Kim Tai Myo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m Tai Myong filed Critical Kim Tai Myong
Publication of CN112996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69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02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built-up from layers of building elements
    • E04B2/14Walls having cavities in, but not between, the elements, i.e. each cavity being enclosed by at least four sides forming part of one single element
    • E04B2/16Walls having cavities in, but not between, the elements, i.e. each cavity being enclosed by at least four sides forming part of one single element using elements having specially-designed means for stabilising the posi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02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built-up from layers of building elements
    • E04B2/14Walls having cavities in, but not between, the elements, i.e. each cavity being enclosed by at least four sides forming part of one single element
    • E04B2/16Walls having cavities in, but not between, the elements, i.e. each cavity being enclosed by at least four sides forming part of one single element using elements having specially-designed means for stabilising the position
    • E04B2/18Walls having cavities in, but not between, the elements, i.e. each cavity being enclosed by at least four sides forming part of one single element using elements having specially-designed means for stabilising the position by interlocking of projections or inserts with indentations, e.g. of tongues, grooves, dovetai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02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built-up from layers of building elements
    • E04B2/14Walls having cavities in, but not between, the elements, i.e. each cavity being enclosed by at least four sides forming part of one single element
    • E04B2/24Walls having cavities in, but not between, the elements, i.e. each cavity being enclosed by at least four sides forming part of one single element the walls being characterised by fillings in some of the cavities forming load-bearing pillars or bea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8Connections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l
    • E04B1/41Connec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mbedding in concrete or masonry
    • E04B1/4178Masonry wall ties
    • E04B1/4185Masonry wall ties for cavity walls with both wall leaves made of masonr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02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built-up from layers of building elements
    • E04B2002/0202Details of connections
    • E04B2002/0243Separate connectors or inserts, e.g. pegs, pins or key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02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built-up from layers of building elements
    • E04B2002/0202Details of connections
    • E04B2002/0243Separate connectors or inserts, e.g. pegs, pins or keys
    • E04B2002/0245Pegs or p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02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built-up from layers of building elements
    • E04B2002/0256Special features of building elements
    • E04B2002/0267Building elements with the appearance of several bric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组装式砖套,并涉及如下的组装式砖套,即,可将结构刚性和紧固性能极大化,排除使用混凝土砂浆等的粘结剂,从而,即使在如地震的严重震动下也可以防止壁体的破损及崩塌。本发明的组装式砖套包括:砖部,形成有上下贯通本体的至少一个砖孔;以及联接部,向上述砖孔插入,上述砖孔呈中心部的宽度小于上部宽度及下部宽度的沙漏形态,上述联接部的上部接合在上述砖孔的下部,下部接合在上述砖孔的上部,上述砖部形成有多个,分别在下侧和上侧相邻层叠,向相邻层叠的上述砖部之间插入上述联接部来组装成砖结构物。

Description

组装式砖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装式砖套,并涉及如下的组装式砖套,即,向砖部的砖孔插入联接部来进行组装,由此形成砖结构物。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砖为在建筑房屋或其他建筑物时广泛使用的材料,在室内装饰等中,广泛使用砖结构物,正在研究更加轻松、安全且经济的砖结构物筑造方法。
作为用于筑造砖结构物的现有技术,广泛使用如下的方法,即,通过顺砖砌合或丁砖砌体等的方式层叠砖,在砖与砖之间使用水泥砂浆等的粘结剂来接合的方法。
但是,上述方法需要相当的技术和筑造时间,对并不熟练的普通人来说是难度极高的作业。
尤其,将砖层叠成需要的形态,或者均匀地使用水泥砂浆并在适当凝固之后层叠新的砖等来维持所层叠的砖的水平,调节砖之间的间隔需要熟练专家的细心作业。
并且,所接合的砖的很难分离,由此,在拆除筑造的壁体的情况下,很难实现砖的回收利用。
并且,水泥砂浆等有可能因外部的冲击轻易破碎,当一部分砖结构物毁损时,砖结构物将会整体倒塌,从而需要用于提高稳定性的方案。
作为上述现有技术的一例,具有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01-0085068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组装式砖套,即,非熟练人员也可以轻松筑造稳定的砖结构物。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通过缩减砖结构物的筑造时间来提高效率的组装式砖套。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在不利用粘结剂的情况下筑造砖结构物的组装式砖套。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提高砖结构物的结构刚性及紧固性能的组装式砖套。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当拆除所筑造的砖结构物时,可以回收利用砖的组装式砖套。
(技术方案)
用于体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组装式砖套包括:砖部,形成有上下贯通本体的至少一个砖孔;以及联接部,向上述砖孔插入,上述砖孔呈中心部的宽度小于上部宽度及下部宽度的沙漏形态,上述联接部的上部接合在上述砖孔的下部,下部接合在上述砖孔的上部,上述砖部形成有多个,包括分别在下侧和上侧相邻层叠的第一砖部及第二砖部,上述联接部的下部向形成于上述第一砖部的一个上述砖孔的上部插入,上述联接部的上部向形成于上述第二砖部的一个上述砖孔的下部插入。
并且,本发明可具有与上述联接部的上端和下端相互配合的紧固结构,向上述砖孔的上部插入的上述联接部的下端和向上述砖孔的下部插入的上述联接部的上端可在上述砖孔的内部上下紧固。
并且,上述砖孔可上下对称,上述联接部可包括在上述砖孔的上部接合的上部联接部及在上述砖孔的下部接合的下部联接部,具有与上述上部联接部及上述下部联接部的上端和下端相互配合并紧固的紧固结构,上述上部联接部的下端和上述下部联接部的上端可在上述砖部的内部相互配合并紧固,上述上部联接部的上端和上述下部联接部的下端可在上述砖部的外部相互配合并紧固。
并且,在上述砖孔的上部与中心部之间或下部与中心部之间的规定区间,包围上述砖孔的上述砖部的内侧面可呈倾斜面,沿着上述倾斜面,从上述砖孔的上部或下部越接近中心部,上述砖孔的宽度越减小。
并且,上述砖孔可呈以垂直轴为基准的轴对称形态。
并且,上述紧固结构可包括相互配合的内凹凸部和外凹凸部,也可包括相互配合的内螺纹和外螺纹。
并且,本发明可包括上下贯通上述联接部的联接部孔,形成于上下紧固的不同的上述联接部的上述联接部孔可相互连接并形成联接部通道。
并且,本发明可包括沿着垂直方向,向上述联接部通道插入的支撑柱。
并且,本发明可包括形成有贯通两末端的一对连接部的薄板形状的连接部件,上述连接部件可形成于在上述第一砖部与上述第二砖之间的层间,上述联接部可贯通上述连接部来组装在上述第一砖部和上述第二砖部,在上述砖结构物双重配置的一对砖结构物中,随着上述一对连接部分别组装在上述一对砖结构物的同一层间,上述一对砖结构物可相连接来形成双重砖结构物。
并且,上述连接部件可调节长度。
并且,上述砖部可包括:水平方向芯材,沿着水平方向周围向上下双重埋设;以及垂直方向芯材,用于连接双重埋设的上述水平方向芯材之间并支撑,上述垂直方向芯材可埋设在上述砖部的垂直方向的边角。
并且,上述联接部可包括柱形状的联接部本体和环形状的联接部环,上述联接部本体可贯通上述联接部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组装式砖套,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非熟练人员也可以轻松筑造稳定的砖结构物,从而可提高筑造作业的便利及效率。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可缩减砖结构物的筑造时间来提高筑造作业便利及效率。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可在不使用粘结剂的情况下筑造砖结构物,从而可以提高筑造作业的便利性及效率。
并且,本发明可提供如下的组装式砖套,即,当筑造的砖结构物拆除时,可以回收利用砖,从而可以防止浪费,并提高经济性。
并且,本发明可提供如下的组装式砖套,即,对压力的抗压能力高,从而破损率低,且耐久性卓越。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当联接部与砖部组装时,使结合部自然地居中,从而可以为使用人员提供便利。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可考虑预算和壁体所需强度来选择组装的联接部的量或材质。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可向砖孔插入除联接部本体之外的联接部环来节减成本,同时,使砖孔的内侧空间形成圆柱形态,从而也可以用作通道。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可以将所筑造的砖结构物的内部空间用作上水管、下水管或电线等的通道,从而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可向所筑造的砖结构物的内部空间插入支撑柱或者填充混凝土砂浆等的粘结剂来提高砖结构物的结构刚性。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在并不利用混凝土砂浆等的粘结剂的情况下,可将所筑造的砖结构物固定在地板或天花板,从而非熟练人员也可以轻松进行作业,不仅如此,还可以提高作业有效性及砖结构物的紧固性能。
由此,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在如地震的严重震动下也可以防止壁体破损及崩塌。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构成所筑造的砖结构物的各个砖部的位置被稳定地固定,从而,当砖结构物的一部分毁损时,也不会倒塌,而可以维持稳定的状态。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可通过调节联接部的紧固间隔来轻松调节砖结构物的层叠间隔,并轻松调平各个层。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可构成双重砖结构物,在之间填充绝热材料等来提高砖结构物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装式砖套的立体图。
图2为简要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装式砖套的剖视图。
图3为通过本发明的组装式砖套组装的砖结构物的立体图。
图4为简要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砖结构物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组装式砖套的立体图。
图6为简要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组装式砖套的剖视图。
图7为简要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砖结构物的剖视图。
图8为简要示出通过本发明的组装式砖套组装的砖结构物毁损的情况的剖视图。
图9为简要示出调节通过本发明的组装式砖套组装的砖结构物的层叠间隔的情况的剖视图。
图10为示出通过本发明的组装式砖套组装的一对砖结构物形成双重砖结构物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11为简要示出通过本发明仅在一部分砖孔组装联接部的砖结构物的剖视图。
图12为简要示出通过本发明组装多个材质的联接部的砖结构物的剖视图。
图13为示出通过本发明在砖部埋设板形芯材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14为示出通过本发明在砖部埋设圆柱形芯材的情况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d:紧固间隔、层叠间隔;d1:砖孔上部宽度;
d2:砖孔中心部宽度;d3:砖孔下部宽度;
h:孔;1、1-1:砖结构物;
3:双重砖结构物;10:联接部上端、上部联接部上端;
20:联接部下端、下部联接部下端;30:上部联接部下端;
40:下部联接部上端;100:砖部;
101:第一砖部;102:第二砖部;
103:第三砖部;104:第四砖部;
105:第五砖部;110:砖孔;
111:砖孔上部;113:砖孔下部;
110-1:第一砖孔;110-2:第二砖孔;
110-22:第2-1砖孔;110-3:第三砖孔;
110-4:第四砖孔;110-5:第五砖孔;
200:联接部;200-1:第一联接部;
200-2:第二联接部;200-3:第三联接部;
200-4:第四联接部;210:上部联接部;
220:下部联接部;210-1:第一上部联接部;
210-2:第二上部联接部;210-3:第三上部联接部;
210-4:第四上部联接部;220-1:第一下部联接部;
220-2:第二下部联接部;220-3:第三下部联接部;
220-4:第四下部联接部;250:联接部孔;
300:联接部通道;400:支撑柱;
410:粘结剂;510:内部紧固部;
520:外部紧固部;600:连接部件;
610:连接部;700:芯材;
710:水平方向芯材;720:垂直方向芯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组装式砖套的结构及作用如下。
参照图1至图4,说明本发明的组装式砖套的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装式砖套包括:砖部100,形成有上下贯通本体的至少一个砖孔110;以及联接部200,接合在上述砖孔110。
图1为示出上述砖部100及上述联接部200的立体图,图2为示出上述砖部100及上述联接部200的剖视图。
上述砖部100可呈多种形状,作为一例,可形成长度约为200mm、宽度约为100mm、高度约为50mm的具有一般规格的直六面体形状的本体。
在上述砖部100,两个上述砖孔110可以沿着长度方向并排。
上述砖孔110可呈中心部的宽度d2小于上部宽度d1及下部宽度d3的沙漏形态,上述联接部200的上部201接合在上述砖孔110的下部113,下部203接合在上述砖孔110的上部111。
由此,不同的上述联接部200可分别向上述砖孔110的上部111下部113插入,不同的上述联接部200可以在上述砖孔110的中心相遇。
在此情况下,在上述联接部200的上端10和下端20可形成相互配合的紧固结构,从而,在上述砖孔110的内部,不同的上述联接部200可以上下紧固。
上述紧固结构可以包括相互配合的内凹凸部及外凹凸部,也可以包括内螺纹及外螺纹。
上述紧固结构可以在紧固后被焊接固定。
并且,包围上述砖孔110的上述砖部100的内侧面可包括倾斜面。
上述倾斜面可形成于上述砖孔110的上部111与中心之间或上述砖孔110的下部113与中心之间的规定区间,由此,从上述砖孔110的上部111或下部113越接近中心,上述砖孔110的宽度越减小。
并且,上述砖孔110可呈以垂直轴y为基准的轴对称形态,接合在其的上述联接部200可以为以垂直轴y为基准的轴对称形态的旋转体。
因此,当上述联接部200向上述砖孔110插入时,无需特别的瞄准或努力,也可以沿着上述倾斜面120,朝向中心旋转并居中,从而可以为用户提供便利。
上述联接部200可以由塑料、不锈钢、铝、铁等多种材质形成,可根据成本及所需强度选择性地适用。
并且,上述联接部200由圆柱形状的联接部本体270和环形状的联接部环260形成,可呈上述联接部本体270贯通上述联接部环260的形态。
在上述联接部本体270可形成上下贯通的联接部孔250,上述联接部孔250可呈圆柱形状。
图3为组装上述砖部100及联接部200的砖结构物1的立体图,图4为上述砖结构物1的剖视图。
上述砖部100可形成多个,可在下侧和上侧相邻层叠。
多个上述砖部100在层叠过程中与至少一个上述联接部200组装,从而形成多种形状的砖结构物1。
多个上述砖部100可通过多种方式层叠,作为一例,可通过如下的顺砖砌合方式层叠,即,使砖的长度呈现在表面,上下相邻的砖相互重叠长度的一半。
多个上述砖部100包括从下侧依次层叠的第一砖部101及第二砖部102,在上述砖结构物1中,第一联接部200-1的下部向作为形成于上述第一砖部101的上述砖孔110中的一个的第一砖孔110-1的上部插入,上述第一联接部200-1的上部向作为形成于上述第二砖部102的上述砖孔110中的一个的第二砖孔110-2的下部插入。
并且,多个上述砖部100可包括在上述第二砖部102的上侧相邻层叠的第三砖部103,在上述砖结构物1中,第二联接部200-2的下部向上述第二砖孔110-2的上部插入,上述第二联接部200-2的上部向作为形成于上述第三砖部103的上述砖孔110中的一个的第三砖孔110-3下部插入并组装。
由此,上述第一砖孔110-1、上述第二砖孔110-2及上述第三砖孔110-3可位于垂直线上,向各个上述砖孔110-1、110-2、110-3插入的上述第一联接部200-1及上述第二联接部200-2也位于垂直线上,从而起到上述砖结构物1的垂直方向柱作用。
并且,多个上述砖部100还可包括分别位于上述第二砖部102的下侧和上侧的第四砖部104及第五砖部105。
上述第四砖部104及上述第五砖部105可呈与上述第一砖部101及上述第三砖部103对称的结构,分别通过第三联接部200-3及第四联接部200-4与上述第二砖部102组装。
由此,作为形成于上述第二砖部102的上述砖孔110中的另一个的第2-1砖孔110-22与作为形成于上述第四砖部104的上述砖孔110中的一个的第四砖孔110-4及作为形成于上述第五砖部105的上述砖孔110中的一个的第五砖孔110-5位于垂直线上,在上述第四砖孔110-4与上述第2-1砖孔200-22之间组装的第三联接部200-3及在上述第2-1砖孔110-22与上述第五砖孔110-5之间组装的第四联接部200-4也位于垂直线上,从而起到上述砖结构物1的垂直方向柱作用。
并且,包括上述第一联接部200-1及上述第二联接部200-2的垂直方向柱和包括上述第三联接部200-3及上述第四联接部200-4的垂直方向柱通过上述第二砖部102向水平方向连接。
如上所述,可通过反复进行多个上述砖部100通过规定方式层叠,向层与层之间插入至少一个上述联接部200的过程来形成多种形状的上述砖结构物1。
即,根据本发明的组装式砖套,可通过反复进行简单组装来构成多种形状的上述砖结构物1,从而,非熟练人员也可以轻松设置。
并且,上述联接部200上下连接并起到上述砖结构物1的垂直方向柱作用,上述砖部100沿着水平方向连接并排的上述联接部200之间,从而可以形成具有编织形态的结构的稳定的砖结构物。
并且,上述联接部200上下紧固并固定上述砖部100及上述联接部200之间的位置,因此,在没有粘结剂的情况下可以完成上述砖结构物1,从而可以选择性地使用上述粘结剂。
由此,可提供非熟练人员也能够轻松设置的组装式砖套,不仅如此,还可提高施工人员的便利性,可通过缩减砖结构物筑造时间来提高有效性。
并且,当拆除上述砖结构物1时,可以防止因分离粘结剂而发生的结构物的毁损现象,从而可以提高砖的回收利用率并提高有效性。
并且,随着形成上述垂直方向柱,上述联接部孔250相互连接,从而形成上下连通的联接部通道300。
上述联接部通道300可从上述砖结构物1的上侧末端连接至下侧末端。
上述联接部通道300可被用作上水管或下水管或电线等通过的通道,从而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并且,可设置符合上述联接部通道300的宽度及高度的支撑柱400来向上述联接部通道300插入。
上述支撑柱400可以由钢筋或混凝土等的具有高刚性的材质形成,通过向上述联接部通道300插入来更加巩固使上述联接部上下连接的柱的作用。
并且,可向上述联接部通道300供给混凝土砂浆等的粘结剂410来填充(未图示),向上述联接部通道300填充的上述粘结剂可起到如上述支撑柱400的作用。
并且,在上述砖结构物1形成为与天花板及地板相接触的壁体的情况下,可在上述壁体的最上端与天花板之间及上述壁体的最下端与地板之间使用粘结剂来进行固定。
在此情况下,上述粘结剂并不在上述壁体的砖部使用,而是以与在位于上述壁体的最上端及最下端的上述联接部200内部的联接部孔250使用的粘结剂相连接的方式使用。
并且,在不使用粘结剂的情况下,位于上述壁体的最上端和最下端的上述联接部200可分别固定在天花板及地板,由此可以固定上述壁体。
作为一例,在天花板或地板由金属形成的情况下,位于上述壁体的最上端或最下端的上述联接部200可以被焊接固定在天花板或地板,在天花板或地板由木材形成的情况下,向天花板或地板插入芯材来使上述芯材向位于上述壁体的最上端或最下端的上述联接部200内部的联接部孔250插入并固定。
即,本发明可提供如下的组装式砖套,即,不使用混凝土砂浆等粘结剂,可以将上述砖结构物1固定在地板及天花板等建筑物的主要设施,从而,非熟练人员也可以轻松进行作业,不仅如此,可以提高作业有效性及砖结构物的固定性。
并且,当拆除上述砖结构物1时,可以防止因分离粘结剂而发生的结构物的毁损现象,从而可以提高砖的回收利用率并提高有效性。
参照图5至图7,说明本发明的组装式砖套的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组装式砖套基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在砖部100的砖孔110上下对称,联接部200由接合在上述砖孔110的上部111的上部联接部210及接合在上述砖孔110的下部113的下部联接部220形成方面,与第一实施例存在差异。
图5为示出由上述砖部100及上述上部联接部210、上述下部联接部220形成的上述联接部200的立体图,图6为由上述砖部100及上述上部联接部210、上述下部联接部220形成的上述联接部200的剖视图。
上述上部联接部210可由上部联接部本体270-1及上部联接部环260-1形成,上述下部联接部220可由下部联接部本体270-2及下部联接部环260-2形成。
在上述上部联接部210和上述下部联接部220的上端和下端形成相互配合并紧固的紧固结构。
由此,上述上部联接部210的下端20及上述下部联接部220的上端10形成在上述砖部100的砖孔110的内部相互配合并紧固的内部紧固部510,上述上部联接部210的上端40及上述下部联接部220的下端30形成在上述砖部100的外部相互配合并紧固的紧固结构。
上述内部紧固部510及上述外部紧固部520的紧固结构可以由内凹凸部及外凹凸部形成,也可由内螺纹及外螺纹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向上述砖孔110插入的上述上部联接部210的上端面位于上述砖部100的上端面的延伸线上,上述下部联接部220的下端面位于上述砖部100的下端面的延伸线上,因此,在砖结构物1-1的边缘收尾过程中,可以更加轻松且有效地进行作业。
图7为上述砖结构物1-1的剖视图。
在上述砖结构物1-1中,第一上部联接部210-1向形成于第一砖部101的第一砖孔110-1的上部插入,第一下部联接部220-1向形成于第二砖部102的第二砖孔110-2的下部插入,第二下部联接部220-2向形成于第三砖部103的第三砖孔110-3的下部插入。
并且,第三上部联接部210-3向形成于第四砖部101的第四砖孔110-4的上部插入,第三下部联接部210-3向形成于第二砖部102的第2-1砖孔110-22的下部插入,第四下部联接部210-4向形成于第五砖部105的第五砖孔110-5的下部插入。
图8至图10为示出本发明的砖结构物1、1-1的特性及效果的图,举例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砖结构物1-1的情况,相同地适用于第一实施例的砖结构物1。
参照图8,本发明的砖结构物1、1-1中具有如下的特性,即,随着在呈沙漏形状的砖孔110的内部对接合在其的不同联接部200的紧固,构成上述砖结构物1、1-1的各个砖部100的位置被稳定地固定。
由此,在穿有孔h等的上述砖结构物1、1-1的一部分毁损的情况下,毁损部位周边的结构物不会倒塌,而是可以维持稳定状态。
并且,参照图9,在上述联接部200的紧固结构由内螺纹及外螺纹形成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砖结构物1、1-1可通过调节上下紧固的上述联接部200之间的紧固间隔d来轻松调节上述砖部100的层叠间隔d。
由此,可以相同地调节在同一层间紧固的上述联接部200之间的紧固间隔d,来使形成对应层间的多个上述砖部100具有相同的层叠间隔d,由此,可以轻松调平所层叠的上述砖部100。
并且,在上述砖结构物1、1-1设置于从地板至天花板之间等具有规定间隔的空间的情况下,可通过调节层叠间隔d来调节整个砖结构物的高度,从而,在没有额外的裁剪的情况下,可以互换利用多种间隔。
在此情况下,如上所述,上述砖结构物1、1-1可处于间隔被调节的状态,从而可以提高通气性,如上所述,在调节间隔的层间可以使用混凝土砂浆等的粘结剂来提高遮蔽性。
并且,参照图10,在本发明的砖结构物1、1-1双重配置的情况下,可以形成连接上述一对砖结构物1、1-1的双重砖结构物3。
为此,本发明的组装式砖套还可包括连接上述一对砖结构物1、1-1的连接部件600。
上述连接部件600可以由形成有贯通两末端的一对连接部610的薄板形状形成,且其厚度可以为2mm左右。
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砖结构物1-1的情况下,上述连接部件600可形成在上下相邻层叠的第一砖部101和第二砖部102之间,上述联接部200的外部紧固部520可以贯通上述连接部610。
在此情况下,上述连接部610的内径d4大于上述外部紧固部520所紧固的紧固结构的外径d5。
由此,上述砖结构物1-1在上述连接部件600卡在上述第一砖部101与上述第二砖部102之间的联接部200的状态下组装,通过上述方法,随着在上述一对砖结构物1-1的同一层间组装上述连接部件600,连接上述一对砖结构物1-1并固定间隔。
上述连接部件600可由钢筋等的具有高刚性的材质形成,从而可以提高固定力,可通过调节上述一对连接部610之间的间隔来调节上述一对砖结构物1-1之间的间隔。
并且,上述连接部件600可形成多个,在上述一对砖结构物1-1之间,上述多个连接部件600并排组装并平行地固定上述一对砖结构物1-1。
并且,在上述一对砖结构物1、1-1之间填充绝热材料等来提高上述双重砖结构物3的功能性。
并且,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砖结构物1的情况下,上述连接部件600具有与上述砖结构物1-1的情况相同的结构,在上下相邻层叠的不同的砖部100之间组装的联接部200贯通上述连接部610(未图示)。
在此情况下,上述连接部610的内径d4大于上述联接部200的最大的水平方向宽度,即,砖孔110的上部宽度d1(参照图2)。
并且,如图11所示,在本发明的砖结构物1、1-1中,仅向形成于砖部100的多个砖孔110中的一部分插入联接部200,剩余一部分的砖孔110以空心状态E组装。
如上所述,可将用于砖结构物筑造的上述联接部200的数量减少一半,从而可以获得成本节减等的经济效果。
并且,向上述空心状态的砖孔110E插入在上述联接部200中除联接部本体270之外的联接部环260。
在此情况下,上述联接部环260可利用低廉的材质,从而可以获得成本节减等的经济效果。
并且,随着插入上述联接部环260,上述空心状态的砖孔110E的凹凸的内侧空间呈圆柱形态,向上述空心状态的砖孔110E内侧插入支撑柱400(参照图4)或粘结剂410(参照图4),或者可轻松用作使上下水管或电线通过的通道。
并且,如图12所示,在本发明的砖结构物1、1-1中,第一材质的P1的联接部200向形成于砖部100的多个砖孔110中的一部分插入,第二材质P2的联接部200向剩余一部分砖孔110插入并组装。
如上所述,作为上述第一材质P1,可以使用钢铁等刚性相对高的高价的材质,上述第二材质P2使用铝等刚性相对低的低廉的材质,由此,可获得切实地确保上述砖结构物1、1-1的耐久性同时节减成本的双重效果。
并且,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本发明的砖部100可埋设用于提高耐久性的芯材710、720。
上述芯材710、720可包括:水平方向芯材710,沿着上述砖部100的水平方向周围上下双重埋设;以及垂直方向芯材720,用于连接双重埋设的上述水平方向芯材710之间并进行支撑,上述垂直方向芯材720可埋设在上述砖部100的各个垂直方向的边角。
由此,可提供对于沿着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施加的压力的抗压能力高、破损率低、耐久性卓越的砖。
上述芯材710、720可形成为板形(参照图13),也可以形成为圆柱形状(参照图14)。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本发明可提供如下的组装式砖套,即,可将结构刚性和紧固性能极大化,不仅如此,排除使用可轻易破碎的混凝土砂浆等的粘结剂,从而,即使在如地震的严重震动下也可以防止壁体破损及崩塌。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超出发明要求保护范围中所要求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进行变形实施,这种变形实施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组装式砖套,其特征在于,
包括:
砖部,形成有上下贯通本体的至少一个砖孔;以及
联接部,向上述砖孔插入,
上述砖孔呈中心部的宽度小于上部宽度及下部宽度的沙漏形态,
上述联接部的上部接合在上述砖孔的下部,下部接合在上述砖孔的上部,
上述砖部形成有多个,包括分别在下侧和上侧相邻层叠的第一砖部及第二砖部,
上述联接部的下部向形成于上述第一砖部的一个上述砖孔的上部插入,上述联接部的上部向形成于上述第二砖部的一个上述砖孔的下部插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砖套,其特征在于,
具有与上述联接部的上端和下端相互配合的紧固结构,
向上述砖孔的上部插入的上述联接部的下端和向上述砖孔的下部插入的上述联接部的上端在上述砖孔的内部上下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砖套,其特征在于,
上述砖孔上下对称,
上述联接部包括在上述砖孔的上部接合的上部联接部及在上述砖孔的下部接合的下部联接部,
具有与上述上部联接部及上述下部联接部的上端和下端相互配合并紧固的紧固结构,
上述上部联接部的下端和上述下部联接部的上端在上述砖部的内部相互配合并紧固,上述上部联接部的上端和上述下部联接部的下端在上述砖部的外部相互配合并紧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砖套,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砖孔的上部与中心部之间或下部与中心部之间的规定区间,
包围上述砖孔的上述砖部的内侧面呈倾斜面,沿着上述倾斜面,从上述砖孔的上部或下部越接近中心部,上述砖孔的宽度越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式砖套,其特征在于,上述砖孔呈以垂直轴为基准的轴对称形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组装式砖套,其特征在于,上述紧固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内凹凸部和外凹凸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组装式砖套,其特征在于,上述紧固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内螺纹和外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砖套,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下贯通上述联接部的联接部孔,
形成于上下紧固的不同的上述联接部的上述联接部孔相互连接并形成联接部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式砖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垂直方向,向上述联接部通道插入的支撑柱。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砖套,其特征在于,
包括形成有贯通两末端的一对连接部的薄板形状的连接部件,
上述连接部件形成于在上述第一砖部与上述第二砖之间的层间,上述联接部贯通上述连接部来组装在上述第一砖部和上述第二砖部,
在上述砖结构物双重配置的一对砖结构物中,随着上述一对连接部分别组装在上述一对砖结构物的同一层间,上述一对砖结构物相连接来形成双重砖结构物。
11.一种组装式砖套,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部件能够调节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砖套,其特征在于,
上述砖部包括:
水平方向芯材,沿着水平方向周围向上下双重埋设;以及
垂直方向芯材,用于连接双重埋设的上述水平方向芯材之间并支撑,
上述垂直方向芯材埋设在上述砖部的垂直方向的边角。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砖套,其特征在于,上述联接部包括柱形状的联接部本体和环形状的联接部环,上述联接部本体贯通上述联接部环。
CN201980074226.7A 2018-11-12 2019-10-08 组装式砖套 Pending CN1129969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37836A KR102190324B1 (ko) 2018-11-12 2018-11-12 조립식 벽돌 세트
KR10-2018-0137836 2018-11-12
PCT/KR2019/013232 WO2020101179A1 (ko) 2018-11-12 2019-10-08 조립식 벽돌 세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6967A true CN112996967A (zh) 2021-06-18

Family

ID=70732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4226.7A Pending CN112996967A (zh) 2018-11-12 2019-10-08 组装式砖套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566420B2 (zh)
KR (1) KR102190324B1 (zh)
CN (1) CN112996967A (zh)
BR (1) BR112021008758A2 (zh)
MX (1) MX2021005553A (zh)
WO (1) WO20201011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4853B (zh) * 2021-12-28 2023-03-24 福建省德化县聚美陶瓷有限公司 仿出砖入石釉面陶瓷花盆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88302A (en) * 1944-10-30 1947-05-20 Albert Raymond Hardwick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bricks and brickwork
EP1382761A1 (en) * 2002-07-16 2004-01-21 Brendan Roger Terence Patchell Building system
KR20040019582A (ko) * 2002-08-28 2004-03-06 주식회사 삼한 씨원 콘크리트 블록 벽체용 연결철물
KR200400173Y1 (ko) * 2005-08-19 2005-11-02 허세헌 목재블록
US20090077920A1 (en) * 2007-09-21 2009-03-26 Oryzatech, Inc. Building block, building block mold, and method for forming building block
KR20110088290A (ko) * 2010-01-28 2011-08-03 코오롱건설주식회사 거푸집
KR101174065B1 (ko) * 2011-10-20 2012-08-13 김종군 건축용 블록 및 그것의 제조방법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건축물 시공방법
KR20150024458A (ko) * 2013-08-26 2015-03-09 유세환 벽돌 조적용 연결구
US20150075106A1 (en) * 2012-03-30 2015-03-19 Vandenbempt Patent Cv Building block, as well as an insert piece to be applied in such a building block
JP2016127174A (ja) * 2015-01-06 2016-07-11 株式会社アドウェルズ ワイヤボンディング装置
KR101783460B1 (ko) * 2016-06-30 2017-10-12 저주 진 조립식 보강벽돌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0645A (en) * 1911-03-08 1912-03-19 Charles R Hall Concrete structure.
US1197363A (en) * 1914-08-06 1916-09-05 William Pinckney Francis Composite beam.
US1657861A (en) * 1926-04-01 1928-01-31 Lucas Eugene Building block
US2261510A (en) * 1940-04-06 1941-11-04 Atcheson James Edward Double wall construction
US3292329A (en) * 1963-03-21 1966-12-20 Garancsy Miklos Building construction
US3394517A (en) * 1966-03-31 1968-07-30 Caterina Joseph Ralph Self-leveling self-alining brick and block
US3430404A (en) * 1967-03-20 1969-03-04 George B Muse Apertured wall construction
US3537687A (en) * 1967-09-25 1970-11-03 Philip Adelman Garden fence and wall
US3780484A (en) * 1970-10-26 1973-12-25 G Muse Universal blocks
US3759003A (en) * 1971-12-23 1973-09-18 J Wilson Pinned joint
US5024035A (en) * 1979-10-18 1991-06-18 Insulock Corporation Building block and structures formed therefrom
US4454699A (en) * 1982-03-15 1984-06-19 Fred Strobl Brick fastening device
US6088987A (en) * 1995-12-21 2000-07-18 Simmons; Scott Modular building materials
NL1005850C2 (nl) * 1997-04-21 1998-10-27 Franciscus Antonius Maria Van Bouwsysteem omvattende afzonderlijke bouwelementen.
US6205735B1 (en) * 1998-05-06 2001-03-27 Steve D. Witcher Two unit dry stack masonry wall system
US6205726B1 (en) * 1999-05-05 2001-03-27 Theodore A. Hoadley Insulated masonry block and wall
US6536168B1 (en) * 2000-06-15 2003-03-25 San Donato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oldable and customizable structures
US7404274B2 (en) * 2003-11-12 2008-07-29 Hayes John T Masonry wall anchoring system
DK1926864T3 (da) * 2005-08-20 2012-02-13 Factum Gmbh Forbindelsessystem til mekanisk forbindelse af byggeelementer
RO123373B1 (ro) * 2005-09-22 2011-11-30 Laurenţiu-Dumitru Breaz Elemente modulare, reţea, structură de rezistenţă, construcţie şi procedeu de obţinere
MX2009004524A (es) * 2006-10-27 2009-06-19 Roger F Marsh Sistema de super bloques de postension unitaria para estructuras de mamposteria de alta resistencia con bloques super fuertes.
US20080302046A1 (en) * 2007-06-06 2008-12-11 Burgess William J Form for aligning masonry materials
GB2460674A (en) * 2008-06-04 2009-12-09 Wembley Innovation Ltd Masonry bracket
CA2771392C (en) * 2011-03-14 2018-06-12 Westblock Development Llc Wall block system
EP2758611A2 (en) * 2011-08-09 2014-07-30 Tie-Cast Systems, Inc. Masonry reinforcement system
US10648176B2 (en) * 2016-10-06 2020-05-12 Manuel Humberto Olarte Michel Precast block and installation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of walls and slabs
US10590643B2 (en) * 2016-11-16 2020-03-17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Load transfer plate and load transfer plate pocket and method of employing same
WO2019023604A1 (en) * 2017-07-27 2019-01-31 Randall Miller PREFABRICATED MODULAR BUILDINGS
CN112359981A (zh) * 2020-12-05 2021-02-12 周兆弟 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组合及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88302A (en) * 1944-10-30 1947-05-20 Albert Raymond Hardwick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bricks and brickwork
EP1382761A1 (en) * 2002-07-16 2004-01-21 Brendan Roger Terence Patchell Building system
KR20040019582A (ko) * 2002-08-28 2004-03-06 주식회사 삼한 씨원 콘크리트 블록 벽체용 연결철물
KR200400173Y1 (ko) * 2005-08-19 2005-11-02 허세헌 목재블록
US20090077920A1 (en) * 2007-09-21 2009-03-26 Oryzatech, Inc. Building block, building block mold, and method for forming building block
KR20110088290A (ko) * 2010-01-28 2011-08-03 코오롱건설주식회사 거푸집
KR101174065B1 (ko) * 2011-10-20 2012-08-13 김종군 건축용 블록 및 그것의 제조방법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건축물 시공방법
US20150075106A1 (en) * 2012-03-30 2015-03-19 Vandenbempt Patent Cv Building block, as well as an insert piece to be applied in such a building block
KR20150024458A (ko) * 2013-08-26 2015-03-09 유세환 벽돌 조적용 연결구
JP2016127174A (ja) * 2015-01-06 2016-07-11 株式会社アドウェルズ ワイヤボンディング装置
KR101783460B1 (ko) * 2016-06-30 2017-10-12 저주 진 조립식 보강벽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21008758A2 (pt) 2021-08-10
KR20200054504A (ko) 2020-05-20
WO2020101179A1 (ko) 2020-05-22
US11566420B2 (en) 2023-01-31
KR102190324B1 (ko) 2020-12-11
US20220002993A1 (en) 2022-01-06
MX2021005553A (es)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41405C (en) Modular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components and method
CA1083377A (en) Prefabricated self-supporting modular room elements
US8336276B2 (en) Modular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components and method
US9021762B1 (en) Interlocking concrete blocks with trapezoidal shape
EP2365145A1 (en) A prefabricated modular building
CN211549117U (zh) 一种装配式围墙
KR102203584B1 (ko) 모듈러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KR102154095B1 (ko) Pc세그먼트를 이용한 모듈형 조립식 주택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07938856B (zh) 墙体系统
KR101264920B1 (ko) 내진 무몰타르 조립식 블록 시스템 및 벽체 시공방법
CN112996967A (zh) 组装式砖套
KR102127735B1 (ko) 내진보강형 칸막이 벽돌벽 및 그 시공방법
KR20160110411A (ko) 금속성 로그들 구조체들을 위한 보강재들
CN109296079B (zh) 一种装配式木结构梁柱连接节点
RU2805912C2 (ru) Кирпичный набор сборочного типа
KR101942316B1 (ko) 철근콘크리트 프레임의 내진 보강용 pc 벽 패널, pc 벽 패널을 이용한 철근콘크리트 프레임 내진 보강 구조 및 그 시공방법
KR102344554B1 (ko) 프레임 구조물 체결 구조
KR101826086B1 (ko) 포스트텐션을 적용한 공동주택의 수평 및 수직증축 시공 방법
KR100581999B1 (ko) 옹벽의 다양한 축조방법
KR101385554B1 (ko) 하프 슬라브를 이용한 조립식 건축구조물
KR20200005819A (ko) 건축용 내진 무몰타르 조립식 중공블록
KR102649999B1 (ko) 탄성구조체가 구비된 내진블럭을 이용한 건축물 시공구조체
KR102620765B1 (ko) 내력체 확장형 모듈식 건축물의 구축방법
KR101925969B1 (ko) 벽체 시공용 블록 및 코너 지지블록을 이용한 코너 연결구조
KR19980019399A (ko) 건축물 벽체거푸집 조립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