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6719B - 用于船的舵和具有两个舵的双螺旋桨船 - Google Patents

用于船的舵和具有两个舵的双螺旋桨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6719B
CN112996719B CN201980072578.9A CN201980072578A CN112996719B CN 112996719 B CN112996719 B CN 112996719B CN 201980072578 A CN201980072578 A CN 201980072578A CN 112996719 B CN112996719 B CN 1129967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dder
section
double
screw ship
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257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96719A (zh
Inventor
H·库尔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cker Marine Systems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Becker Marine Systems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cker Marine Systems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Becker Marine Systems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2996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6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96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67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5/00Steering; Slowing-down otherwise than by use of propulsive elements; Dynamic anchoring, i.e. positioning vessels by means of main or auxiliary propulsive elements
    • B63H25/06Steering by rudders
    • B63H25/38Rud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5/00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 B63H5/07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propellers
    • B63H5/08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propellers of more than one propell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5/00Steering; Slowing-down otherwise than by use of propulsive elements; Dynamic anchoring, i.e. positioning vessels by means of main or auxiliary propulsive elements
    • B63H25/06Steering by rudders
    • B63H25/38Rudders
    • B63H25/381Rudders with fl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5/00Steering; Slowing-down otherwise than by use of propulsive elements; Dynamic anchoring, i.e. positioning vessels by means of main or auxiliary propulsive elements
    • B63H25/06Steering by rudders
    • B63H2025/066Arrangements of two or more rudders; Steering gear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5/00Steering; Slowing-down otherwise than by use of propulsive elements; Dynamic anchoring, i.e. positioning vessels by means of main or auxiliary propulsive elements
    • B63H25/06Steering by rudders
    • B63H25/38Rudders
    • B63H2025/388Rudders with varying angle of attack over the height of the rudder blade, e.g. twisted rudd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为了提供一种用于船尤其双螺旋桨船的舵,借助于所述舵减小舵的流动阻力和螺旋桨的伴流的漩涡,提出一种用于船尤其双螺旋桨船(200)的舵(100,100a,100b),其中舵(100,100a,100b)设置在船的螺旋桨(211,212)的伴流中,其中舵(100,100a,100b)具有上部的舵部段(10,10a,10b)和下部的舵部段(11,11a,11b),其中下部的舵部段(11,11a,11b)朝向舵的一侧(12)弯曲或成角度,并且其中设有恰好一个下部的舵部段(11,11a,11b)。

Description

用于船的舵和具有两个舵的双螺旋桨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船尤其用于双螺旋桨船的舵,其中舵构成用于设置在船的螺旋桨的伴流中,并且其中所述舵包括上部的舵部段和下部的舵部段。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螺旋桨船,所述双螺旋桨船包括船体、两个螺旋桨和两个舵。
背景技术
设置在螺旋桨的伴流中的舵被用于控制船。如果放置即偏转或枢转这种舵,那么由于在舵周围流动的水使升力作用到舵上,所述升力改变船的行进方向。
特别地,大型和中大型船的舵必须特别大,以产生足够实现充分的转向效果所需的升力。然而,大的舵的因其尺寸导致流动阻力对船的效率和燃料消耗有不利的影响。
此外,具有两个螺旋桨的双螺旋桨船是已知的。通常,第一螺旋桨位于船体的左舷上而第二螺旋桨位于船体的右舷上。在这两个螺旋桨后方的伴流中分别设置有舵。船体影响着在船体上侧向设置的螺旋桨和舵的区域中水的流动,由此带来所述流动的附加的漩涡并且尤其是螺旋桨伴流的附加的漩涡。这些漩涡同样不利地影响螺旋桨和舵的效率。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产生对如下舵,尤其用于双螺旋桨船的舵的需求,借助于所述舵减小螺旋桨伴流中的流动阻力和漩涡。
从WO 2010/116799 A1中已知一种与舵柱连接的竖直的舵与多个用于单螺旋桨船的辅助舵的组合,所述辅助舵设置在竖直的舵的中间平面的两侧。辅助舵经由舵整流体(Ruderbirne)与竖直的舵连接。
KR 10-2015-0008568 A公开了一种具有上部部段和下部部段的舵,其中下部部段具有叉形的设计方案,在所述设计方案中在中间平面的两侧设有辅助舵。
从EP 3 103 715 A1中已知一种用于船的控制设备,其中在船的螺旋桨的两侧设置两个控制舵。控制舵可分别围绕在舵外部延伸的轴线枢转。
从FR 1 106 851 A中已知一种舵设施,其中两个控制舵基本上半圆形地构成,并且其中螺旋桨的伴流在半圆形地构成的舵之间穿流。
从US 5,697,315 A中已知一种船舵,所述船舵具有基本为S形的舵叶。
KR 10-2013-0055876 A公开了一种双螺旋桨船,所述双螺旋桨船的螺旋桨的伴流中各设置有一个舵,其中相应的舵相对于竖直方向以角度α定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如下目的,提供一种用于船,尤其用于双螺旋桨船的舵,借助于所述舵减小舵的流动阻力和螺旋桨的伴流的漩涡。
此外,本发明基于如下目的,提供一种双螺旋桨船,借助于所述双螺旋桨船能够实现上述优点。
为了实现本发明所基于的目的,提出一种用于船尤其双螺旋桨船的舵,其中所述舵设置在船的螺旋桨的伴流中,其中舵包括上部的舵部段和下部的舵部段,其中下部的舵部段相对于舵的一侧弯曲或成角度,并且其中还设有恰好一个下部的舵部段。
根据本发明的舵尤其适合于中大型和大型船,如拖船、渡轮、客船、油轮和集装箱船。
根据本发明的螺旋桨被设计为设置在船的螺旋桨的伴流中。特别地,舵不被设计为或者考虑为设置在螺旋桨的伴流之外。此外,尤其地,舵不被设计为或者考虑为基本设置在船的螺旋桨侧面。
根据本发明的舵的一个实质方面在于,设有恰好一个下部的舵部段。尤其地,舵不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下部的舵部段。对于一艘船,尤其是双螺旋桨船,设置在螺旋桨的伴流中的上部的舵部段是竖直地设置在螺旋桨轴线上方的。下部的舵部段相应地设置在螺旋桨轴线的下方。包含螺旋桨轴线的假想水平面在一定程度上将舵被设置在船上的状态分为上半部和下半部,其中上部的舵部段对应于上半部,而下部的舵部段对应于下半部。应当注意的是,在非水平延伸的伴流场或非水平延伸的伴流管(Nachstromhose)的情况下,上半部和下半部或上部的舵部段和下部的舵部段能够通过穿过伴流场或伴流管的中央部位的假想平面确定。由于船体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与水平延伸的伴流场或水平延伸的伴流管的偏差,所述偏差导致伴流场或伴流管产生竖直向上和/或朝向船轴线取向的速度分量。
通过设置恰好一个下部的舵部段,减小舵暴露给水流,尤其伴流的面积,使得与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具有多个辅助或稳定舵的舵相比,减小了流动阻力。
根据本发明,舵包括上部的舵部段和下部的舵部段,其中下部的舵部段相对于舵的一侧弯曲或成角度。
在设置在船上并且舵处于中立位置时,在舵的后视图中,上部的舵部段基本上竖直地定向。而设置在上部的舵部段下方的下部的舵部段并非竖直地定向,而是与上部的舵部段或铅垂线成一定角度地定向。换言之,下部的舵部段与上部的舵部段的假想的、在竖直方向上笔直向下的延长部成一定角度。特别地,下部的舵部段的大部分设置在上部的舵部段的假想的延长部的侧面。
下部的舵部段能够相对于舵的一侧成角度或弯曲。在弯曲的设计方案中,下部的舵部段具有相对于舵的一侧的连续的或可变的曲率。在成角度的设计方案中,上部的和下部的舵部段基本上是直地构成,并且舵在上部的和下部的舵部段之间的过渡处具有弯折部。
相对于舵的一侧弯曲或成角度的下部的舵部段可以减小螺旋桨伴流中的漩涡,尤其是当根据本发明的舵被应用在双螺旋桨船上时。因为在双螺旋桨船中每个螺旋桨被侧向设置在船体旁边,会导致对流动的水尤其螺旋桨的伴流的单侧的影响,所以根据本发明的舵具有恰好一个相对于舵的一侧弯曲或成角度的下部的舵部段尤其适合于减小漩涡。
此外,通过减小流动的水中尤其是螺旋桨的伴流中的漩涡,能够提高舵的效率,使得所述舵与已知的舵相比能够具有更低的高度。此外可减小舵的厚度。这些措施在降低流动阻力的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
优选地,上部的舵部段和/或下部的舵部段基本上是直地构成。特别地,上部的舵部段和/或下部的舵部段并非弯曲地或S形地构成。
优选地提出,上部的舵部段具有用于容纳舵柱的容纳空间。
由此,舵能够经由上部的舵部段和插入到上部的舵部段中并且固定在该处的舵柱固定、悬挂或支承在船上。尤其优选地,舵的旋转或枢转轴线延伸穿过上部的舵部段,使得舵的旋转或枢转轴线不位于舵的外部。
此外能够有利地提出,舵不具有辅助舵或稳定舵,和/或所述下部的舵部段不是辅助舵或稳定舵。
因此,下部的舵部段不是辅助舵或稳定舵。特别地,下部的舵部段除了其相对于上部的舵部段弯曲或成角度的构成或定向之外,优选如常规的下部的舵部段那样构成,并且具有基本上与之对应的尺寸。相反,辅助舵和稳定舵尺寸明显更小,并且与稳定船在水中的位置相比,其改变船的行进方向的用处较小。
此外优选地,能够提出,下部的舵部段与上部的舵部段成一定角度。
下部的舵部段和上部的舵部段之间的角度能够相对于舵的两侧与舵被设置的相应侧上的侧壁之间确定。
优选地提出,上部的舵部段在上部的延伸平面中延伸,其中上部的延伸平面尤其优选平行于舵的上部的迎流缘和/或上部的后缘延伸,并且下部的舵部段在下部的延伸平面中延伸,其中下部的延伸平面尤其优选平行于舵的下部的迎流缘和/或下部的后缘延伸,其中下部的延伸平面与上部的延伸平面成一定角度。
优选地,舵在上部的舵部段中具有上部的迎流缘并且可选地具有上部的后缘。此外,舵在下部的舵部段中具有下部的迎流缘并且可选地具有下部的后缘。此外,上部的舵部段和下部的舵部段均具有侧壁。
上部的延伸平面和下部的延伸平面基本上对应于上部的舵部段和下部的舵部段的各自相应的中间平面。被设置在船上时,上部的延伸平面基本垂直地定向。此外,被设置在船上时,舵的旋转轴线或枢转轴线,即舵柱,位于上部的延伸平面中。此外,在对称的上部的舵部段的情况中,上部的迎流缘和/或上部的后缘也位于上部的延伸平面中。在对称的上部的舵部段的情况中,上部的舵部段的轮廓与上部的延伸平面对称。下部的延伸平面可在下部的舵部段中被相应地限定,并且大致沿着下部的舵部段的中间平面延伸,其中在对称的下部的舵部段的情况中,下部的延伸平面对称地划分下部的舵部段的轮廓,尤其是在整个高度上的轮廓。如果下部的舵部段连续弯曲地构成,那么将下部的延伸平面选择为,使该下部的延伸平面在下部的舵部段的尖端或自由端的区域中切向地贴靠在下部的舵部段中通过弦线形成的面上。在下部的舵部段中通过如下方式形成由弦线形成的面:弦线从下部的舵部段的尖端直至到上部的舵部段的过渡部连接成面。
因此,上部的舵部段和下部的舵部段之间的角度优选为下部的延伸平面与上部的延伸平面所成的角度。
此外能够提出,所述角度在5°至35°之间,优选在10°至30°之间,尤其优选在15°至25°之间,更尤其优选为20°。
优选的角度范围,尤其对于双螺旋桨船而言,一方面保证:由船体对螺旋桨伴流的影响引起的漩涡被充分减小。另一方面,下部的舵部段的升力的竖直分量在优选的角度范围中小至船在水中的稳定性不会受到不利影响。
优选在上部的舵部段和下部的舵部段之间设有过渡区域,其中过渡区域以部分弓形地、部分环形地或楔形地构成。
在具有相对于舵的一侧成角度的下部的舵部段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在上部的舵部段和下部的舵部段之间构成弯折部。于是,在后视图中,在下部的舵部段和上部的舵部段之间的过渡区域基本上楔形地构成,其中楔形的尖端朝向舵的侧取向,所述侧由下部的舵部段弯折成。通过设置大致楔形的过渡区域,基本上能够通过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方法来制造上部的舵部段和下部的舵部段。
然而,除此之外也可行的是,上部的舵部段经由部分弓形或部分环形地构成过渡区域过渡为下部的舵部段。在舵设置于船的中立位置的后视图中,过渡区域的投影弓或环的切口那样成形。在下部的舵部段构成有恒定或不恒定的曲率的情况下,过渡区域能够延伸到下部的舵部段的尖端或自由端并且构成下部的舵部段的至少一部分。
此外优选地,能够提出,部分弓形或部分环形地构成的过渡区域具有在0.1m和10.0m之间的曲率半径,优选在0.5m和5.0m之间,尤其优选在1.0m和2.0m之间。
有利地能够提出,过渡区域在舵设置在船上时位于螺旋桨轴线的高度上,使得上部的舵部段位于螺旋桨轴线上方,而下部的舵部段位于螺旋桨轴线下方。
尤其有利地,在从上部的舵部段的上端,尤其舵根,到下部的舵部段的尖端的侧视图中,舵具有在5m和10m之间的高度,优选在6m和9m之间,尤其优选在7m和8m之间。
进一步有利地,能够提出,上部的舵部段具有吸力侧和压力侧,和/或下部的舵部段具有吸力侧和压力侧。
特别地,在舵设置在双螺旋桨船上时,上部的舵部段和/或下部的舵部段具有吸力侧和压力侧的设计方案是有利的。在双螺旋桨船中,船体影响每个螺旋桨的伴流,使得该伴流具有竖直向上和/或朝向船中间平面取向的速度分量。这些速度分量导致舵的倾斜地迎向水流,由此产生升力,尤其在船中间平面侧向的升力将起作用。通过上部的舵部段和/或下部的舵部段设计具有吸力侧和压力侧,能够抵消这种持续的、侧向地起作用的升力。
尤其优选地,上部的舵部段和下部的舵部段的吸力侧设置在舵的同一侧上。然而,也可以考虑如下设计方案,其中上部的舵部段的吸力侧与下部的舵部段的吸力侧相对置地设置。
进一步有利地,能够提出,上部的舵部段的第一高度比下部的舵部段的第二高度大1到2倍,优选大1.1到1.8倍,更优选大1.2到1.5倍,尤其优选大1.3到1.4倍。
上部的舵部段的第一高度在此从舵根直至过渡区域沿着侧壁或上部的延伸平面来测量。下部的舵部段的第二高度从过渡区域沿着侧壁或下部的延伸平面直至下部的舵部段的尖端或自由端来测量。
进一步有利地,能够提出,上部的和/或下部的舵部段是扭曲的舵部段。
扭曲的舵部段的特征在于,相应的舵部段的迎流缘和/或后缘相对于舵部段的中间平面或延伸平面侧向地向着左舷或右舷错开。
通过设置扭曲的舵部段,能够减少或防止气穴的出现以及减少或防止水流与相应舵部段分离。
进一步有利地,能够提出,舵包括舵整流体,其中舵整流体优选设置在过渡区域上。
优选地,舵整流体设置在过渡区域上,使得在设置在船上的状态中舵整流体设置在螺旋桨轴线的高度上。
尤其有利地提出,舵是鳍舵并且包括尤其铰接的鳍,其中鳍优选仅设置在上部的舵部段上。
如果设有铰接的鳍,那么该鳍包围舵的后缘。尤其有利地,仅在上部的舵部段上设置鳍。通过仅在上部的舵部段上设置鳍,与已知的舵鳍相比本发明可以减小舵鳍的面积。舵鳍的减小的面使得在舵鳍枢转时升力不那么积极地提高,也就是说,表征升力和枢转角度之间的关系的特征曲线将较平坦,由此实现更平稳的控制特性。
本发明所基于的目的的另一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双螺旋桨船,所述双螺旋桨船包括船体、两个螺旋桨和两个上述舵,其中第一舵设置在第一螺旋桨的伴流中,并且其中第二舵设置在第二螺旋桨的伴流中。
优选地,第一螺旋桨位于右舷侧上,并且第一舵设置在位于右舷侧上的第一螺旋桨的伴流中,而第二螺旋桨位于船体的左舷测上,并且第二舵设置在第二螺旋桨的伴流中。
上述舵在双螺旋桨船上尤其有利地减小在相应的螺旋桨的伴流中的漩涡。
有利地,能够提出,第一舵与第二舵镜面对称地构成。
进一步有利地,能够提出,第一舵和第二舵的下部的舵部段朝向船体弯曲或成角度。
因此,第一舵和第二舵的下部的舵部段朝向船体弯曲或成角度,从而在船尾的后视图中大致跟随船体的线条。因为船体影响相应的螺旋桨的伴流并且导致附加的漩涡,所以通过这种设计方案能够尤其有利地减少这些漩涡。
进一步有利地,能够提出,所述两个舵的上部的舵部段分别具有吸力侧和压力侧,其中吸力侧设置在舵的背离船体的一侧上。
尤其有利地,双螺旋桨船用于向着右舷进行控制,优选仅放置左舷侧的舵,以及用于向着左舷进行控制,优选仅放置右舷侧的舵。
本发明所基于的目的的又一解决方案在于上述舵在船上尤其在双螺旋桨船上的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附图示出:
图1示出具有成角度的下部的舵部段的舵的立体视图,
图2示出具有成角度的下部的舵部段的舵的侧视图,
图3示出具有成角度的下部的舵部段的舵的后视图,
图4示出从下方观察具有成角度的下部的舵部段的舵的视图,
图5示出具有弯曲的下部的舵部段的另一舵的后视图,以及
图6示出具有两个桨的双螺旋桨船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具有上部的舵部段10和下部的舵部段11的舵100的立体视图。下部的舵部段11朝向舵100的侧12成角度地构成。舵100具有恰好一个上部的舵部段10和恰好一个下部的舵部段11,其中尤其在上部的舵部段10的下方在唯一的下部的舵部段11的旁边不设置其他舵部段。在上部的舵部段10的后端13处设置有相对于上部的舵部段10可枢转地铰接的鳍14。为了使铰接的鳍14枢转,将滑动枢转活塞铰接装置16固定在鳍14的上端15上,在所述滑动枢转活塞铰接装置中可设置未示出的并且与船体连接的滑动枢转活塞。
上部的舵部段10包括上部的迎流缘17。上部的舵部段10的上部的后缘18是鳍14的一部分。下部的舵部段11具有下部的迎流缘19和下部的后缘20。在迎流缘17,19和后缘18,20之间,侧壁21在上部的舵部段10和下部的舵部段11处延伸。在最大的轮廓厚度的区域中,在上部的舵部段10中设有用于容纳舵柱的容纳空间40。
图2在从侧12的方向观察的侧视图中示出图1的舵100,下部的舵部段11弯折成所述侧12。可清楚地看到,铰接的鳍14仅可枢转地与上部的舵部段10连接。
图3示出图1和图2的舵100的后视图。在上部的舵部段10和下部的舵部段11之间设有过渡区域22,所述过渡区域大致楔形地构成。上部的舵部段10和下部的舵部段11设置在过渡区域22的上方和下方,其中过渡区域22的楔形的设计方案引起:下部的舵部段11与侧12成角度,所述侧在图1和2的设计方案中是右舷侧23。通过过渡部分22的楔形的设计方案,舵100在上部的舵部段10和下部的舵部段11之间还具有弯折部24。上部的舵部段10在上部的延伸平面25中延伸,所述上部的延伸平面大致对应于上部的舵部段10的中间平面26。类似地,下部的舵部段11在下部的延伸平面27中延伸,所述下部的延伸平面大致对应于下部的舵部段11的中间平面28。上部的延伸平面25和下部的延伸平面27彼此成大约20°的角度29。还能够沿着延伸平面25和27确定上部的舵部段10的第一高度37和下部的舵部段11的第二高度38,其中第一高度37比第二高度38大1.2到1.5倍。舵100的总高度39约为7m。
图4示出从下方观察舵100的视图。下部的舵部段11具有不对称的轮廓30,所述轮廓具有吸力侧31和压力侧32。压力侧32在此设置在下部的舵部段11的侧12上,下部的舵部段11弯曲成或弯折成所述侧。此外,上部的舵部段10分别具有吸力侧33和压力侧34(图3)。在此,如在图3中所示出的那样,下部的舵部段11和上部的舵部段10的压力侧32、34位于舵100的同一侧12上。
图5示出具有上部的舵部段10和下部的舵部段11的舵100的另一设计方案的后视图。图5的舵100与图1至图4的舵100基本上相同,然而不同之处在于不同地设计的过渡区域35。相对于图1至图4的过渡区域22,舵100的过渡区域35大致为部分环形或部分弓形地构成有在0.5m至5m之间的曲率半径36。通过部分环形或部分弓形的过渡区域,下部的舵部段朝向舵100的侧12弯曲地构成,并且上部的延伸平面25和下部的延伸平面27彼此成角度29。
图6示出双螺旋桨船200的后视图。双螺旋桨船200在船体210的两侧具有第一螺旋桨211和第二螺旋桨212。根据图1至图4的第一舵100a设置在第一螺旋桨211的后方的伴流中。根据图1至图4的第二舵100b设置在第二螺旋桨212后方的伴流中。第一舵100a和第二舵100b彼此镜像地构成。第一舵100a的下部的舵部段11a朝向船体210成角度地构成。第二舵100b的下部的舵部段11b同样朝向船体210成角度地构成。第一舵100a的上部的舵部段10a和下部的舵部段11a具有吸力侧31、33,所述吸力侧设置在舵100a的背离船体210的一侧上。相应地,第二舵100b在上部的舵部段10b和下部的舵部段11b中也分别具有吸力侧31、33,所述吸力侧设置在背对船体213的一侧上。附加地,舵100a,100b在上部的舵部段10a,10b和下部的舵部段11a,11b中具有压力侧32,34,所述压力侧分别设置在舵100a,100b朝向船体210的一侧上。
附图标记列表
100 舵
100A 第一舵
100b 第二舵
10 上部的舵部段
10a 上部的舵部段
10b 上部的舵部段
11 下部的舵部段
11a 下部的舵部段
11b 下部的舵部段
12 侧
13 后端
14 鳍
15 上端
16 滑动枢轴活塞铰接装置
17 上部的迎流缘
18 上部的后缘
19 下部的迎流缘
20 下部的后缘
21 侧壁
22 过渡区域
23 右舷
24 弯折部
25 上部的延伸平面
26 中间平面
27 下部的延伸平面
28 中间平面
29 角度
30 轮廓
31 吸力侧
32 压力侧
33 吸力侧
34 压力侧
35 过渡区域
36 曲率半径
37 第一高度
38 第二高度
39 总高度
40 容纳空间
200 双螺旋桨船
210 船体
211 第一螺旋桨
212 第二螺旋桨

Claims (26)

1.一种双螺旋桨船(200),所述双螺旋桨船包括船体(210)、两个螺旋桨(211,212)和两个舵(100,100a,100b),其特征在于,第一舵(100a)设置在第一螺旋桨(211)的伴流中,并且第二舵(100b)设置在第二螺旋桨(212)的伴流中,其中,所述第一舵(100,100a)和所述第二舵(100,100b)分别包括上部的舵部段(10,10a,10b)和下部的舵部段(11,11a,11b),
其中,所述下部的舵部段(11,11a,11b)相对于所述舵的一侧(12)弯曲或成角度,
其中,所述两个舵(100,100a,100b)中的每一个都恰好包括下部的舵部段(11,11a,11b),
其中,在所述上部的舵部段(10,10a,10b)和所述下部的舵部段(11,11a,11b)之间设有过渡区域(22),其中所述过渡区域(22)部分弓形地、部分环形地或者楔形地构成,以及
其中,所述过渡区域(22)在所述舵(100,100a,100b)设置在船上时螺旋桨轴线所处的高度,以使得所述上部的舵部段(10,10a,10b)位于所述螺旋桨轴线上方,而所述下部的舵部段(11,11a,11b)位于所述螺旋桨轴线下方,以及其中,所述上部的舵部段(10,10a,10b)具有吸力侧(33)和压力侧(34),和/或所述下部的舵部段(11,11a,11b)具有吸力侧(31)和压力侧(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桨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舵(100a)相对于所述第二舵(100b)镜面对称地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螺旋桨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舵(100a)和所述第二舵(100b)的下部的舵部段(11,11a,11b)朝向所述船体(210)弯曲或成角度。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螺旋桨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舵(100,100a,100b)的上部的舵部段(10,10a,10b)设置在所述舵(100,100a,100b)的背离所述船体(210)的一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螺旋桨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旋桨船(200)的形成方式为所述双螺旋桨船(200)放置左舷侧的舵(100,100a,100b)用于右舷转向,以及所述双螺旋桨船(200)放置右舷侧的舵(100,100a,100b)用于左舷转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螺旋桨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的舵部段(10,10a,10b)具有用于容纳舵柱的容纳空间(4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螺旋桨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舵(100,100a,100b)不具有辅助舵或稳定舵,和/或所述下部的舵部段(11,11a,11b)不是辅助舵或稳定舵。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螺旋桨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的舵部段(11,11a,11b)与所述上部的舵部段(10,10a,10b)成角度(2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螺旋桨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的舵部段(10,10a,10b)在上部的延伸平面(25)中延伸,并且所述下部的舵部段(11,11a,11b)在下部的延伸平面(27)中延伸,其中所述下部的延伸平面(27)与所述上部的延伸平面(25)成角度(2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螺旋桨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的延伸平面(25)平行于所述舵的上部的迎流缘(17)和/或上部的后缘(18)延伸,并且所述下部的延伸平面(27)平行于所述舵的下部的迎流缘(19)和/或下部的后缘(20)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螺旋桨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29)在5°和35°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螺旋桨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29)在10°和30°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螺旋桨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29)在15°和25°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螺旋桨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弓形地或部分环形地构成的过渡区域(22、35)具有在0.1m和10.0m之间的曲率半径(36)。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螺旋桨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弓形地或部分环形地构成的过渡区域(22、35)具有在0.5m和5.0m之间的曲率半径(36)。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螺旋桨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弓形地或部分环形地构成的过渡区域(22、35)具有在1.0m和2.0m之间的曲率半径(36)。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螺旋桨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的舵部段(11,11a,11b)的吸力侧(31)和所述上部的舵部段(10,10a,10b)的吸力侧(33)设置在所述舵的同一侧或者设置在所述舵相对置的一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螺旋桨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的舵部段(10,10a,10b)的第一高度(37)比所述下部的舵部段(11,11a,11b)的第二高度(38)大1到2倍。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螺旋桨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的舵部段(10,10a,10b)的第一高度(37)比所述下部的舵部段(11,11a,11b)的第二高度(38)大1.1到1.8倍。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螺旋桨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的舵部段(10,10a,10b)的第一高度(37)比所述下部的舵部段(11,11a,11b)的第二高度(38)大1.2到1.5倍。
2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螺旋桨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的舵部段(10,10a,10b)的第一高度(37)比所述下部的舵部段(11,11a,11b)的第二高度(38)大1.3到1.4倍。
2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螺旋桨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的舵部段(10,10a,10b)和/或所述下部的舵部段(11,11a,11b)是扭曲的舵部段。
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螺旋桨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舵(100,100a,100b)包括舵整流体。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双螺旋桨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整流体设置在所述过渡区域(22,35)上。
2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螺旋桨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舵(100,100a,100b)是鳍舵并且包括鳍(14)。
2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螺旋桨船(200)的舵(100,100a,100b),其中,所述舵(100,100a,100b)配置为所述双螺旋桨船(200)的第一舵(100a)或第二舵(100b)。
CN201980072578.9A 2018-11-29 2019-11-29 用于船的舵和具有两个舵的双螺旋桨船 Active CN1129967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18106796.6 2018-11-29
DE202018106796 2018-11-29
DE202019102807.6 2019-05-17
DE202019102807.6U DE202019102807U1 (de) 2018-11-29 2019-05-17 Ruder für Schiffe und Doppelpropellerschiff mit zwei Rudern
PCT/EP2019/083065 WO2020109540A1 (de) 2018-11-29 2019-11-29 Ruder für schiffe und doppelpropellerschiff mit zwei ruder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6719A CN112996719A (zh) 2021-06-18
CN112996719B true CN112996719B (zh) 2023-11-03

Family

ID=68762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2578.9A Active CN112996719B (zh) 2018-11-29 2019-11-29 用于船的舵和具有两个舵的双螺旋桨船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3887246A1 (zh)
JP (1) JP7365412B2 (zh)
KR (1) KR102569143B1 (zh)
CN (1) CN112996719B (zh)
DE (1) DE202019102807U1 (zh)
WO (1) WO2020109540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37294A (ja) * 1983-01-24 1984-08-0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舶用屈曲舵
JPS60131497U (ja) * 1984-02-14 1985-09-03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舶用舵
JPS63188596A (ja) * 1987-01-29 1988-08-0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放射状舵板付き吊下舵
EP2163472A1 (en) * 2008-09-12 2010-03-17 Wärtsilä Netherlands B.V. Propulsion and steering arrangement
KR20150008568A (ko) * 2013-07-15 2015-01-23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선박용 러더
JP2016107715A (ja) * 2014-12-03 2016-06-2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舵および舵ユニットならびに船舶
CN108290628A (zh) * 2015-12-09 2018-07-17 日本日联海洋株式会社 船舶用舵、操舵方法及船舶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106851A (fr) 1954-08-18 1955-12-23 Weserwerft Schiffs Und Maschb Disposition des gouvernails derrière les hélices de bateau avec au moins deux corpsde gouvernail
US5456200A (en) 1993-10-13 1995-10-10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Rudder for reduced cavitation
JP2767689B2 (ja) 1994-10-07 1998-06-18 進 島崎 舶用s型ラダー
JP4363795B2 (ja) 2001-04-02 2009-11-11 ジャパン・ハムワージ株式会社 船舶用高揚力二枚舵システム
JP2010195302A (ja) 2009-02-26 2010-09-0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2軸2舵船
JP4575985B2 (ja) 2009-03-30 2010-11-04 三井造船株式会社 船舶用の舵及び船舶
KR20130055876A (ko) 2011-11-21 2013-05-29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박 운동 제어를 위해서 경사형으로 배열된 방향타를 구비한 쌍축 선박
JP6292551B2 (ja) 2013-12-19 2018-03-14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 海上・港湾・航空技術研究所 船舶用捩れ舵及び捩れ舵を装備した船舶
FI3626602T3 (fi) 2014-01-31 2024-04-02 K Seven Kk Ohjauslaite ja menetelmä ohjauslaitetta varte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37294A (ja) * 1983-01-24 1984-08-0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舶用屈曲舵
JPS60131497U (ja) * 1984-02-14 1985-09-03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舶用舵
JPS63188596A (ja) * 1987-01-29 1988-08-0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放射状舵板付き吊下舵
EP2163472A1 (en) * 2008-09-12 2010-03-17 Wärtsilä Netherlands B.V. Propulsion and steering arrangement
KR20150008568A (ko) * 2013-07-15 2015-01-23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선박용 러더
JP2016107715A (ja) * 2014-12-03 2016-06-2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舵および舵ユニットならびに船舶
CN108290628A (zh) * 2015-12-09 2018-07-17 日本日联海洋株式会社 船舶用舵、操舵方法及船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569143B1 (ko) 2023-08-22
KR20210096197A (ko) 2021-08-04
EP3887246A1 (de) 2021-10-06
WO2020109540A1 (de) 2020-06-04
DE202019102807U1 (de) 2020-03-05
JP2022522920A (ja) 2022-04-21
JP7365412B2 (ja) 2023-10-19
CN112996719A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45715B1 (en) Stern flap corrective motion and fuel saving control system for marine vessels
EP0678445B1 (en) Hull configuration
RU2678733C2 (ru) Судно с кормовым крылом, имеющим специальную ориентацию для создания направленной по ходу движения составляющей подъемной силы
PT2040978E (pt) Navio com superfície de controlo da proa
US7192322B2 (en) Line design and propulsion system for a directionally stable, seagoing boat with rudder propeller drive system
KR20100036936A (ko) 추진 및 조타 장치
KR200395385Y1 (ko) 선박용 방향타
CN112996719B (zh) 用于船的舵和具有两个舵的双螺旋桨船
KR101248290B1 (ko) 측방향 선박 러더
JP5296211B2 (ja) 空気腔を有する船舶のための船型
KR100946968B1 (ko) 선박 조종성능 향상 기능을 갖는 전류고정날개
US20110130056A1 (en) Propeller pod
CN104118529B (zh) 呆木及船
JP2013132924A (ja) リアクションフィン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船舶
JP7049144B2 (ja) 船尾フィン及び船舶
CN109070986B (zh) 船舶用舵及船舶
JP6874927B2 (ja) 船舶用舵及び船舶
BR102017009236B1 (pt) Casco de navio
KR102659729B1 (ko) 쌍축선의 비대칭 러더 구조
KR20150136191A (ko) 선박용 러더
EP3885245A1 (en) Vessel with stern positioned foil to reduce wave resistance
CN109229297B (zh) 变宽度的舭龙骨及船舶
NL1015629C2 (nl) Gekromd scheepsroer.
JP7107668B2 (ja)
JP4108511B2 (ja) 水中翼、ストラット、側璧型エアクッション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