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82064A - 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82064A
CN112982064A CN202110279143.0A CN202110279143A CN112982064A CN 112982064 A CN112982064 A CN 112982064A CN 202110279143 A CN202110279143 A CN 202110279143A CN 112982064 A CN112982064 A CN 1129820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sphalt
wheel body
stone
embed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91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佳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Harbou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Harbou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Harbou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Harbou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7914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820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82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20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7/00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 E01C7/08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 E01C7/32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of courses of different kind made in situ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包括清理路基层,在路基层表面依次铺设环氧沥青粘结层、碎石层、第一加固层、第一粘结层、第二加固层、第二粘结层、嵌合石层、沥青面层;所述碎石层中碎石的粒径为5‑6mm,所述嵌合石层中的嵌合石为粒径9‑12mm的碎石;所述碎石层的顶部嵌入所述第一加固层内;所述嵌合石层的底部嵌入第二粘结层内,所述嵌合石层的顶部嵌入所述沥青面层内。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铺设的路面结构稳定性高,可有效防止沥青面层滑移,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

Description

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设计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交通量的逐年增加,沥青路面在高温和持续荷载作用下,各面层之间容易产生滑移或者路面结构稳定性不足,均容易产生变形形成车辙。沥青路面车辙的出现严重地影响了高等级路面服务质量及行车安全,并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造成维护成本的增加,构成了交通运输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其铺设的路面结构稳定性高,可有效防止沥青面层滑移,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清理路基层,在路基层表面铺设高度为3-4mm的环氧沥青粘结层,然后在环氧沥青粘结层上铺设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中碎石的粒径为5-6mm;
S2、在S1中的碎石层上依次铺设第一加固层、第一粘结层、第二加固层、第二粘结层,所述第二粘结层的铺设高度为4-5mm;
S3、在S2中第二粘结层上铺设嵌合石层,所述嵌合石层中的嵌合石为粒径9-12mm的碎石;
S4、在S3中的嵌合石层上铺设沥青面层;
其中,所述碎石层的顶部嵌入所述第一加固层内;所述嵌合石层的底部嵌入第二粘结层内,所述嵌合石层的顶部嵌入所述沥青面层内。
优选的是,所述沥青面层包括沥青下面层和沥青上面层,所述沥青下面层为HMAC-20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层,所述沥青上面层为SMA-13沥青混合料层。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粘结层和所述第二粘结层的材料均为SBS改性乳化沥青。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加固层和所述第二加固层为钢丝和尼龙编织而成。
优选的是,所述沥青面层铺设过程中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所述压路机轮体的辊压面上设有刮料组件,所述刮料组件包括:
水平设置的一对移动座,一对移动座分设在所述轮体的两侧,一对移动座同侧的一端连线与所述轮体的轴向垂直;所述移动座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轮体的轴向平行;每一移动座下底面固接有收集槽,每一移动座上顶面固接有刮板,所述刮板远离所述移动座的一端与所述轮体辊压面抵接,所述刮板远离所述移动座的一端位于所述移动座的上方;一对移动座通过支架与所述压路机车体连接,所述支架包括与所述压路机车体连接的一对支杆、水平设置的转杆以及水平设置的限位杆,一对支杆分设在所述轮体的端面两侧,一对支杆分别连接所述转杆以及所述限位杆,所述转杆和所述限位杆的轴向均与所述轮体的轴向垂直;所述转杆的两端设有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每一移动座的一端设有水平贯穿的螺纹孔,另一端设有水平贯穿的通孔,每一移动座一端螺接在所述转杆上,另一端同轴套设在所述限位杆上;所述转杆通过驱动件与所述轮体传动连接。
优选的是,还包括一对吸尘组件,一对吸尘组件与一对移动座一一对应,所述吸尘组件位于对应的移动座和所述轮体之间;所述吸尘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轮体的轴向平行;所述壳体两端设有贯穿的安装孔,所述壳体一端通过一安装孔固接在所述转杆上,另一端通过另一安装孔固接在所述限位杆上:所述壳体朝向所述轮体的一面上设有毛刷,所述毛刷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轮体外壁抵接;所述壳体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安装座,多个安装座间隔均匀设置,多个安装座朝向所述轮体;每一安装座上同轴转动连接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固接有叶片组,所述叶片组包括多个叶片,多个叶片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多个叶片呈发射状,所述旋转轴上位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叶片组之间的杆体上同轴固接有一齿轮;所述壳体上设有毛刷的一面贯穿设有多个吸风口,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壳体顶部铺设有一层透气过滤布;
其中,所述转杆上同轴固接有一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多个齿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转杆上设有螺纹的杆体两侧均同轴设有一环形限位块。
优选的是,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移动座的连接方式为,所述通孔内壁上设有滑块,所述限位杆的杆体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限位杆的轴向平行,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相匹配,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轨内。
优选的是,所述驱动件包括:与所述轮体的中心转轴同轴固接的第一斜齿轮,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的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斜齿轮同轴固接在所述转杆上。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铺设第一加固层和第二加固层,可增加沥青面层与路基层之间的平移预应力,进而提高沥青路面的耐压程度;通过铺设小粒径的碎石层和大粒径的嵌合石层,可使碎石层的顶部嵌入第一加固层内,使嵌合石层的底部嵌入第二粘结层内,使嵌合石层的顶部嵌入沥青面层内,最终使整个路面结构形成一个互锁的结构,提高了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可有效防止沥青面层滑移,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车辙沥青路面铺设时使用的压路机,沥青路面摊铺完毕后,压路机在碾压时会有部分骨料或灰尘粘附在轮体上,影响压实效果;通过设计移动座、收集槽、刮板、转杆、限位杆,一方面在轮体移动过程中,刮板可刮除粘附在轮体上较大的骨料并收集在收集槽中,既可避免骨料粘附在轮体上影响压实效果又可避免骨料掉落至路面,影响路面平整性;另一方面在轮体两侧均设置了刮板,当其中一刮板与轮体抵接时,另一刮板远离轮体,这样可避免刮板长期与轮体接触引起的磨损,提高了刮板的使用寿命,也避免了一些大颗粒骨料卡设在其中一刮板与轮体之间引起的轮体故障,同时在压路机后退或压路机在不方便掉头的路面施工时,可后退对沥青路面进行压实,提高了压路机的使用范围;通过设计壳体、通风孔、透气过滤布、毛刷、吸风口、安装座、旋转轴、叶片组、主动轮、齿轮、链条,当轮体转动时,毛刷可清扫轮体上粘附的灰尘和细小的骨料,同时通过轮体自身的转动,可带动多个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多个叶片组中的叶片旋转,在吸风口处产生吸力,将毛刷清扫的灰尘和细小的骨料吸进壳体内,并收集在壳体内,避免其掉落至路面影响压实效果和路面的平整性;整体上设计合理,利用轮体自身的转动作为动力来源,刮料组价可刮除大颗粒骨料,吸尘组件可清除小颗粒骨料和灰尘,可有效清除粘附在轮体上的骨料和灰尘,避免了灰尘飞扬,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使用此压路机进行碾压,可显著提高路面的压实效果,适用路面范围广。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抗车辙沥青路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轮压路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轮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A处侧剖视图。
附图标记:1-车体;2-轮体;3-中心转轴;4-第一斜齿轮;5-第二斜齿轮;6-转杆;7-移动座;9-第一螺纹;10-第二螺纹;11-环形限位块;12-刮板;13-收集槽;14-支杆;15-壳体;16-安装座;17-齿轮;18-叶片;19-旋转轴;20-通风孔;21-吸风口;22-透气过滤布;23-毛刷;24-支撑架;25-限位杆;27-链条;28-路基层;29-环氧沥青粘结层;30-第一加固层;31-第一粘结层;32-第二加固层;33-第二粘结层;34-沥青下面层;35-SBS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36-沥青上面层;37-碎石;38-嵌合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清理路基层28,在路基层28表面铺设高度为3-4mm的环氧沥青粘结层29,然后在环氧沥青粘结层29上铺设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中碎石37的粒径为5-6mm;具体地,所述碎石层中碎石37可以是玄武岩、石灰岩、花岗岩中的一种或几种,本技术方案中,碎石37为玄武岩;
S2、在S1中的碎石层上依次铺设第一加固层30、第一粘结层31、第二加固层32、第二粘结层33,所述第二粘结层33的铺设高度为4-5mm;具体地,所述第一加固层30和所述第二加固层32的材质可以是土工格栅,或者是钢丝和尼龙编织而成的加固层,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加固层30和第二加固层32是钢丝和尼龙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粘结层31和所述第二粘结层33的材料均为SBS改性乳化沥青,粘结效果好;
S3、在S2中第二粘结层33上铺设嵌合石38层,所述嵌合石38层中的嵌合石38为粒径9-12mm的碎石;所述嵌合石38层中碎石可以是玄武岩、石灰岩、花岗岩中的一种或几种,本技术方案中,嵌合用的碎石为玄武岩和石灰岩的混合碎石;
S4、在S3中的嵌合石38层上铺设沥青面层;具体地,所述沥青面层包括下面层、中面层和上面层,下面层为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中面层为AC-20C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层,上面层为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层,各面层之间铺设50%乳化沥青粘结层进行粘结;或者,所述沥青面层包括沥青下面层34和沥青上面层36,所述沥青下面层34为HMAC-20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层,所述沥青上面层36为SMA-13沥青混合料层,各面层之间铺设有SBS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35;
其中,所述碎石层的顶部嵌入所述第一加固层30内;所述嵌合石38层的底部嵌入第二粘结层33内,所述嵌合石38层的顶部嵌入所述沥青面层内;具体地,在路基层28上铺设碎石层,且碎石层中碎石37的粒径大于环氧沥青粘结层29的高度,在路面碾压时,碎石层中的碎石37可嵌入第一加固层30中,可提高加固层与路基层28的粘结效果;由于在第二粘结层33上铺设了嵌合石38层,且嵌合石38层中碎石的粒径大于第二粘结层33的高度,嵌合石38层中的碎石一方面可嵌入第二粘结层33,另一方面可嵌入沥青面层中,可提高沥青面层的粘结效果和稳定性;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铺设第一加固层30和第二加固层32,可增加沥青面层与路基层28之间的平移预应力,进而提高沥青路面的耐压程度;通过铺设小粒径的碎石层和大粒径的嵌合石38层,可使碎石层的顶部嵌入第一加固层30内,使嵌合石38层的底部嵌入第二粘结层33内,使嵌合石38层的顶部嵌入沥青面层内,最终使整个路面结构形成一个互锁的结构,提高了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可有效防止沥青面层滑移,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沥青面层铺设过程中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所述压路机轮体2的辊压面上设有刮料组件,所述刮料组件包括:
水平设置的一对移动座7,一对移动座7分设在所述轮体2的两侧,一对移动座7同侧的一端连线与所述轮体2的轴向垂直;所述移动座7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轮体2的轴向平行;每一移动座7下底面固接有收集槽13,每一移动座7上顶面固接有刮板12,所述刮板12远离所述移动座7的一端与所述轮体2辊压面抵接,所述刮板12远离所述移动座7的一端位于所述移动座7的上方;一对移动座7通过支架与所述压路机车体1连接,所述支架包括与所述压路机车体1连接的一对支杆、水平设置的转杆6以及水平设置的限位杆25,一对支杆分设在所述轮体2的端面两侧,一对支杆分别连接所述转杆6以及所述限位杆25,所述转杆6和所述限位杆25的轴向均与所述轮体2的轴向垂直;所述转杆6的两端设有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每一移动座7的一端设有水平贯穿的螺纹孔,另一端设有水平贯穿的通孔,每一移动座7一端螺接在所述转杆6上,另一端同轴套设在所述限位杆25上;所述转杆6通过驱动件与所述轮体2传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压路机包括车体1以及与所述车体1连接的轮体2,所述轮体2包括中心转轴3以及同轴套设在中心转轴3上的辊筒,所述辊筒的侧面形成辊压面;所述轮体2的中心转轴3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支撑架24与所述车体1固接,所述轮体2的中心转轴3与所述支撑架24转动连接;一对移动座7分设在所述轮体2的两侧,一对移动座7同侧的一端连线与所述轮体2的轴向垂直,如图3所示,此处的两侧是指位于轮体2侧面的左右两侧;所述收集槽1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移动座7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收集槽13的侧面与所述移动座7的侧面固接,用于收集刮板12刮除下来的杂质;所述刮板12远离所述移动座7的一端与所述轮体2辊压面抵接,所述刮板12远离所述移动座7的一端位于所述移动座7的上方,本技术方案中,刮板12倾斜移动座7设置,使刮板12刮除的杂质更好、更方便地顺着刮板12流入收集槽13内;一对支杆14分别对应一支撑架24,所述支杆14与对应的支撑架24固接,如图3所示,本技术方案中,一对支杆14中其中一支杆与所述限位杆25固定连接,另一支杆与所述转杆6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支杆14为类U型杆,所述支杆14同向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转杆6或限位杆25连接,使转杆6或限位杆25受力均匀,提高其稳定性;
所述移动座7的一端贯穿设有通孔,所述移动座7通过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限位杆25上的方式可以是,所述通孔的内径略大于所述限位杆25的直径,如所述通孔的内径比所述限位杆25的直径大2-4mm,或者所述通孔内壁上设有滑块,所述限位杆25的杆体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限位杆25的轴向平行,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相匹配,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轨内(图中未画出),方便移动座7在限位杆25上移动;
所述转杆6通过驱动件与所述轮体2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包括与所述轮体2的中心转轴3同轴固接的第一斜齿轮174,与所述第一斜齿轮174啮合的第二斜齿轮175,所述第二斜齿轮175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斜齿轮175同轴固接在所述转杆6上,所述第一斜齿轮174与所述第二斜齿轮175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结构,所述轮体2的中心转轴3转动,带动第一斜齿轮174和第二斜齿轮175转动,进而带动转杆6转动,最终带动一对移动座7和一对刮板12相向移动;
所述转杆6两端设有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如图3所示,位于转杆6左端的为第一螺纹9,位于转杆6右端的为第二螺纹10,两螺纹的螺旋方向设置为,当轮体2向左侧移动时,所述轮体2左侧的刮板12向右移动,与轮体2辊压面抵接,起刮除作用,所述轮体2向右侧移动时,所述轮体2右侧的刮板12向左移动,与轮体2辊压面抵接,起刮除作用;
所述转杆6上设有螺纹的杆体两侧均同轴设有一环形限位块11,具体地,所述转杆6上位于第一螺纹9和第二螺纹10处的杆体两侧同轴设有一对环形限位块11,一对环形限位块11中靠近所述轮体2的一环形限位块11的设置位置为,当对应的刮板12移动至此环形限位块11时,所述刮板12靠近所述轮体2的一侧面与所述轮体2的辊压面之间最短的垂直距离为1-2mm,即所述刮板12与所述轮体2之间存在狭窄通道,避免刮板12长时间与轮体2辊压面紧密抵接形成的刮板12磨损,提高了刮板12的使用寿命;
在本技术方案中,刮料组件的具体使用过程为,当压路机前进或后退时,轮体2转动,带动第一斜齿轮174和第二斜齿轮175转动,进而带动转杆6转动,并使一对刮板12相向运动,即其中一刮板12朝所述轮体2的辊压面移动时,另一刮板12朝远离所述轮体2的辊压面的一侧移动,直至其中一移动座7旋转至靠近轮体2的一环形限位块11处,此时刮板12起刮除作用;当轮体2在碾压过程中粘附上杂质时,在刮板12的作用下,杂质被刮除,并顺着刮板12流向收集槽13内,避免杂质掉落地面影响地面的平整性;
采用本技术方案,得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移动座7、收集槽13、刮板12、转杆6、限位杆25,一方面在轮体2移动过程中,刮板12可刮除粘附在轮体2上较大的骨料并收集在收集槽13中,既可避免骨料粘附在轮体2上影响压实效果又可避免骨料掉落至路面,影响路面平整性;另一方面在轮体2两侧均设置了刮板12,当其中一刮板12与轮体2抵接时,另一刮板12远离轮体2,这样可避免刮板12长期与轮体2接触引起的磨损,提高了刮板12的使用寿命,也避免了一些大颗粒骨料卡设在其中一刮板12与轮体2之间引起的轮体2故障,同时在压路机后退或压路机在不方便掉头的路面施工时,可后退对沥青路面进行压实,提高了压路机的使用范围。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对吸尘组件,一对吸尘组件与一对移动座7一一对应,所述吸尘组件位于对应的移动座7和所述轮体2之间;所述吸尘组件包括:
壳体15,所述壳体15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轮体2的轴向平行;所述壳体15两端设有贯穿的安装孔,所述壳体15一端通过一安装孔固接在所述转杆6上,另一端通过另一安装孔固接在所述限位杆25上:所述壳体15朝向所述轮体2的一面上设有毛刷23,所述毛刷23远离所述壳体15的一端与所述轮体2外壁抵接;所述壳体15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安装座16,多个安装座16间隔均匀设置,多个安装座16朝向所述轮体2;每一安装座16上同轴转动连接有一旋转轴19,所述旋转轴19上远离所述安装座16的一端固接有叶片18组,所述叶片18组包括多个叶片18,多个叶片18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多个叶片18呈发射状,所述旋转轴19上位于所述安装座16和所述叶片18组之间的杆体上同轴固接有一齿轮17;所述壳体15上设有毛刷23的一面贯穿设有多个吸风口21,所述壳体15顶部设有多个通风孔20,所述壳体15顶部铺设有一层透气过滤布22;
其中,所述转杆6上同轴固接有一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多个齿轮17通过链条27传动连接;
具体地,如图3所示,一吸尘组件对应一移动座7,所述吸尘组件位于所述移动座7与所述轮体2之间;所述毛刷23的刷毛长短不一,所述毛刷23远离所述壳体15的一端与所述轮体2辊压面抵接,可清除辊压面上粘附的灰尘和小颗粒骨料;所述透气过滤布22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材质,一方面可使进入安装座16内的空气通向外界,另一方面可将灰尘和小颗粒骨料留存在安装座16内;所述转杆6转动,带动主动轮和多个齿轮17转动,从而使每一叶片18组中多个叶片18同步转动,进而在吸风口21处产生吸力,可将毛刷23清扫的灰尘和小颗粒骨料吸进安装座16内;
在本技术方案中,吸尘组件的具体使用过程为,当压路机前进或后退时,转杆6转动,带动主动轮和多个齿轮17同步转动,进而带动每一叶片18组中的多个叶片18同步转动,从而在吸风口21处产生吸力;当毛刷23将轮体2上粘附的灰尘或小颗粒骨料清除下来时,吸风口21处产生的吸力可将这些灰尘和小颗粒骨料吸进安装座16内,空气经透气过滤布22通向外界,灰尘和小颗粒骨料经透气过滤布22留存在安装座16内;
采用本技术方案,得到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计壳体15、通风孔20、透气过滤布22、毛刷23、吸风口21、安装座16、旋转轴19、叶片18组、主动轮、齿轮17、链条27,当轮体2转动时,毛刷23可清扫轮体2上粘附的灰尘和细小的骨料,同时通过轮体2自身的转动,可带动多个齿轮17转动,进而带动多个叶片18组中的叶片18旋转,在吸风口21处产生吸力,将毛刷23清扫的灰尘和细小的骨料吸进壳体15内,并收集在壳体15内,避免其掉落至路面影响压实效果和路面的平整性,避免了灰尘飞扬,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清理路基层,在路基层表面铺设高度为3-4mm的环氧沥青粘结层,然后在环氧沥青粘结层上铺设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中碎石的粒径为5-6mm;
S2、在S1中的碎石层上依次铺设第一加固层、第一粘结层、第二加固层、第二粘结层,所述第二粘结层的铺设高度为4-5mm;
S3、在S2中第二粘结层上铺设嵌合石层,所述嵌合石层中的嵌合石为粒径9-12mm的碎石;
S4、在S3中的嵌合石层上铺设沥青面层;
其中,所述碎石层的顶部嵌入所述第一加固层内;所述嵌合石层的底部嵌入第二粘结层内,所述嵌合石层的顶部嵌入所述沥青面层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面层包括沥青下面层和沥青上面层,所述沥青下面层为HMAC-20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层,所述沥青上面层为SMA-13沥青混合料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层和所述第二粘结层的材料均为SBS改性乳化沥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层和所述第二加固层为钢丝和尼龙编织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面层铺设过程中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所述压路机轮体的辊压面上设有刮料组件,所述刮料组件包括:
水平设置的一对移动座,一对移动座分设在所述轮体的两侧,一对移动座同侧的一端连线与所述轮体的轴向垂直;所述移动座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轮体的轴向平行;每一移动座下底面固接有收集槽,每一移动座上顶面固接有刮板,所述刮板远离所述移动座的一端与所述轮体辊压面抵接,所述刮板远离所述移动座的一端位于所述移动座的上方;一对移动座通过支架与所述压路机车体连接,所述支架包括与所述压路机车体连接的一对支杆、水平设置的转杆以及水平设置的限位杆,一对支杆分设在所述轮体的端面两侧,一对支杆分别连接所述转杆以及所述限位杆,所述转杆和所述限位杆的轴向均与所述轮体的轴向垂直;所述转杆的两端设有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每一移动座的一端设有水平贯穿的螺纹孔,另一端设有水平贯穿的通孔,每一移动座一端螺接在所述转杆上,另一端同轴套设在所述限位杆上;所述转杆通过驱动件与所述轮体传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吸尘组件,一对吸尘组件与一对移动座一一对应,所述吸尘组件位于对应的移动座和所述轮体之间;所述吸尘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轮体的轴向平行;所述壳体两端设有贯穿的安装孔,所述壳体一端通过一安装孔固接在所述转杆上,另一端通过另一安装孔固接在所述限位杆上:所述壳体朝向所述轮体的一面上设有毛刷,所述毛刷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轮体辊压面抵接;所述壳体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安装座,多个安装座间隔均匀设置,多个安装座朝向所述轮体;每一安装座上同轴转动连接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固接有叶片组,所述叶片组包括多个叶片,多个叶片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多个叶片呈发射状,所述旋转轴上位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叶片组之间的杆体上同轴固接有一齿轮;所述壳体上设有毛刷的一面贯穿设有多个吸风口,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壳体顶部铺设有一层透气过滤布;
其中,所述转杆上同轴固接有一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多个齿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上设有螺纹的杆体两侧均同轴设有一环形限位块。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移动座的连接方式为,所述通孔内壁上设有滑块,所述限位杆的杆体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限位杆的轴向平行,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相匹配,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轨内。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与所述轮体的中心转轴同轴固接的第一斜齿轮,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的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斜齿轮同轴固接在所述转杆上。
CN202110279143.0A 2021-03-16 2021-03-16 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 Pending CN1129820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9143.0A CN112982064A (zh) 2021-03-16 2021-03-16 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9143.0A CN112982064A (zh) 2021-03-16 2021-03-16 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2064A true CN112982064A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36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9143.0A Pending CN112982064A (zh) 2021-03-16 2021-03-16 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8206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1775A (zh) * 2022-03-19 2022-05-13 晋城市路创沥青应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高沥青摊铺效果的路面基层表面处理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8630A (zh) * 2014-10-24 2015-01-14 武汉大学 一种高稳定性高抗振性能钢箱梁桥面铺装层
CN107354834A (zh) * 2017-07-26 2017-11-17 北京中航空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民航机场场道的施工工艺方法及强化结构复合体
CN107386067A (zh) * 2017-08-25 2017-11-24 浙江路之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压路机的刮泥装置
CN110130174A (zh) * 2019-05-27 2019-08-16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
CN209338946U (zh) * 2018-11-29 2019-09-03 陕西省汉中公路工程机械化公司 一种长大纵坡旧水泥混凝土再生路面结构
CN110924251A (zh) * 2019-12-03 2020-03-27 武汉市武昌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底部设置有管廊的道路结构
CN212637421U (zh) * 2020-07-11 2021-03-02 浙江路之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压路机的清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8630A (zh) * 2014-10-24 2015-01-14 武汉大学 一种高稳定性高抗振性能钢箱梁桥面铺装层
CN107354834A (zh) * 2017-07-26 2017-11-17 北京中航空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民航机场场道的施工工艺方法及强化结构复合体
CN107386067A (zh) * 2017-08-25 2017-11-24 浙江路之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压路机的刮泥装置
CN209338946U (zh) * 2018-11-29 2019-09-03 陕西省汉中公路工程机械化公司 一种长大纵坡旧水泥混凝土再生路面结构
CN110130174A (zh) * 2019-05-27 2019-08-16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
CN110924251A (zh) * 2019-12-03 2020-03-27 武汉市武昌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底部设置有管廊的道路结构
CN212637421U (zh) * 2020-07-11 2021-03-02 浙江路之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压路机的清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1775A (zh) * 2022-03-19 2022-05-13 晋城市路创沥青应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高沥青摊铺效果的路面基层表面处理方法
CN114481775B (zh) * 2022-03-19 2023-12-01 晋城市路创沥青应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高沥青摊铺效果的路面基层表面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82064A (zh) 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
CN105714640A (zh) 含级配碎石复合层的除尘排水大孔隙沥青路面的施工方法
CN108589605A (zh) 一种压路机前置障碍清理装置
Kever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pervious concrete pavements
KR100979475B1 (ko) 친환경 콘크리트 포장도로의 교량 슬라브면 보수면 부착력 증대 장치
CN209211364U (zh) 一种沥青路面热再生施工集料边槽自动清扫收料装置
CN112458842A (zh) 一种具有沥青自动加料结构的公路铺路车
CN112144351A (zh) 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压路机
US20110155170A1 (en) Use of a device for cleaning metal fibers with a view to recycle and recover the same
CN208395619U (zh) 一种可调式建筑用压路机
CN104652215B (zh) 一种高寒高纬度地区钢桥面铺装结构ees的铺装方法
CN205382376U (zh) 含级配碎石复合层的除尘排水大孔隙沥青路面
CN111549621B (zh) 一种公路施工用路基铺设整平机
CN214573207U (zh) 一种多功能沥青灌缝机
CN113846577A (zh) 一种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道路桥梁裂缝加固装置
CN208777248U (zh) 一种市政道路除雪装置
CN216074676U (zh) 一种沥青混凝土地面拆除装置
CN117684431A (zh) 一种公路施工用路面滚压成型装置
CN216712650U (zh) 一种胶轮压路机
CN206428647U (zh) 除雪车车辙预处理清扫装置
CN220027154U (zh) 一种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破碎回收设备
CN202849907U (zh) 刮泥装置及具有其的压实机械
CN220013305U (zh) 一种微表处罩面压平装置
CN218175498U (zh) 一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装置
CN114481780B (zh) 一种公路施工用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