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78307B - 应用于装载机上的圆棉模装卸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装载机上的圆棉模装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78307B
CN112978307B CN202110456482.1A CN202110456482A CN112978307B CN 112978307 B CN112978307 B CN 112978307B CN 202110456482 A CN202110456482 A CN 202110456482A CN 112978307 B CN112978307 B CN 1129783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ing
unloading
fixing
transportation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564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78307A (zh
Inventor
王京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hanyu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Shanyu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Shanyu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Shanyu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5648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783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78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78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78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783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4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0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 B65G47/04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 B65G47/06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a single group of articles arranged in orderly pattern, e.g. workpieces in magaz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2Rotary or reciprocating members for direct action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pushers, rakes, shov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装载机上的圆棉模装卸装置,属于棉花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包括自动装卸装置、运输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自动装卸装置设置在装载机的出口处,所述运输装置设置在装载机内部的侧端,所述运输装置的一端与自动装卸装置连接,所述固定装置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固定装置设置在运输装置上且与运输装置滑动配合,其作用在于,使用时,将圆棉模放入到自动装卸装置上,通过自动装卸装置可以进行自动的装卸圆棉模,减少人工的消耗,也加快了工作的效率,通过固定装置将圆棉模固定住,防止运输时翻转,并通过运输装置将固定有圆棉模的固定装置运输到装载机的内部。

Description

应用于装载机上的圆棉模装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花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装载机上的圆棉模装卸装置。
背景技术
棉花收获后,为了方便运输,大多采用打包处理;打包后的棉模,运输至加工位置后需要将棉模拆散,以方便加工。
如专利公告号CN 210761684 U,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装载机上的圆棉模装卸装置,该专利能够提高圆棉模的拆卸效率,但没有解决圆棉模装卸问题。
现有技术的棉花打包形成的棉模大多为圆柱形,在运输的过程中容易翻滚,造成包装损坏,圆棉模在装卸时,堆积的圆棉模容易因滑落而对人造成伤害,且人工装卸的效率缓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装载机上的圆棉模装卸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圆棉模在装卸和运输的时候容易发生翻滚而造成包装损坏和人员受伤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装载机上的圆棉模装卸装置,包括自动装卸装置、运输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自动装卸装置设置在装载机的出口处,所述运输装置设置在装载机内部的侧端,所述运输装置的一端与自动装卸装置连接,所述固定装置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固定装置设置在运输装置上且与运输装置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装卸装置包括转动组件和限制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装卸架、装卸轮、上料槽、上料盒、第一转动柱、第二转动柱、第一电机、转动盘、转动槽和拨动杆,所述装卸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装卸架对称设置在装载机上,所述装卸轮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装卸架转动连接,所述装卸轮上开设有上料槽,所述上料槽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上料槽等距分布在装卸轮上,所述上料盒设置在装卸轮的上方且与装卸架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柱设置在装卸轮的侧端,所述第一转动柱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转动柱等距分布在装卸轮的侧端,所述第二转动柱设置在装卸轮的侧端,所述第二转动柱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二转动柱等距分布在装卸轮的侧端,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装卸架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拨动杆。
进一步的,所述限制组件包括限制板、齿轮、限制杆和第一弹簧,所述限制板设置在装卸轮内且与装卸轮活动连接,所述限制板的一侧开设有齿槽,所述齿轮设置在装卸轮内且与限制板啮合,所述限制杆设置在装卸轮内且与装卸轮活动连接,所述限制杆的一侧开设有齿槽,所述限制杆开设有齿槽的一端与齿轮啮合,所述限制杆暴露在装卸轮外的一端设置有斜边,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装卸轮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装卸轮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限制杆连接,所述限制组件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限制组件等距设置在装卸轮上,所述装卸架底部设置有隔板。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与限制杆啮合部位的齿径小于齿轮与限制板啮合部位的齿径。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装置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运输槽、运输台、滑轮、运输绳和放置架,所述第一横杆设置在第二横杆的上方,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平行设置在装载机的侧端,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一端均与装卸架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上开设有运输槽,所述运输槽呈L形,所述运输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运输台分别设置在运输槽的两端且与运输槽滑动配合,所述滑轮设置有三个,其中两个所述滑轮均设置在第一横杆上,两个所述滑轮分别靠近运输槽的两端,剩下一个所述滑轮设置在第一横杆靠近运输槽弯折处的位置,所述运输绳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运输绳的一端均套设在运输槽中间的滑轮上,两个运输绳的另一端分别套设在运输槽两端的滑轮上,两个运输绳分别与一个运输台连接,所述第二横杆靠近自动装卸装置的位置上设置有放置架,所述运输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运输装置对称设置在装载机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装置还包括第二电机和同步杆,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一横杆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一个所述滑轮的顶端啮合连接,所述同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远离自动装卸装置的运输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齿盘、螺旋槽、固定齿条和固定杆,所述第二横杆的顶端开设有移动齿槽,所述固定架设置在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所述固定架的顶端与运输槽滑动配合,所述固定齿盘设置在固定架内,所述固定齿盘与第二横杆啮合,所述固定齿盘的侧端开设有螺旋槽,所述固定齿条设置在固定架上且与螺旋槽啮合,所述固定杆设置在固定齿条上且与固定齿条活动连接,所述固定齿条和固定杆均设置有三个且等距设置在固定齿盘上,所述固定装置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固定装置分别设置在两个运输装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固定齿条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固定齿条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杆连接。
本发明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本发明通过将包装好的圆棉模放入到上料盒中,圆棉模落入到上料槽中,并由装卸轮转动实现自动上料,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动盘转动,利用拨动杆推动第二转动柱,使装卸轮转动并带动第一转动柱进入到转动槽内,转动盘上的转动槽与第一转动柱配合转动带动装卸轮转动,并通过限制组件将圆棉模固定住,实现圆棉模自动的上下料,直接由第一电机带动装卸轮工作,需要第一电机间歇式运动,会增加第一电机的损耗,减少第一电机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转动组件可以实现装卸轮间歇式的上料,且留给圆棉模上料的时间,第一电机可以持续的工作,减少第一电机的损耗。
其二,本发明通过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并与运输槽滑动配合,上料时,所有的固定装置位于运输槽靠近装卸架的一端内,通过运输台推动固定装置向运输槽的另一侧运输,利用固定装置将圆棉模固定住后,运动到运输槽的远离自动装卸装置的位置,靠近自动装卸装置的运输台向运输槽中心处运动时,通过两个运输绳传动,带动另外一个运输台远离运输槽中心处,使多个固定装置可以同步运动,并紧靠在一起,防止多个固定装置自动移动,而造成圆棉模之间碰撞造成损坏,下料时,运输台反向移动,使固定装置同时稳定的移动,减少货物之间的碰撞,也减少了人员受伤情况的发生。
其三,本发明通过运输装置带动两个固定装置将圆棉模的两端固定住后,两个固定装置向远离自动装卸装置的方向移动,在啮合的作用下,固定齿盘转动,固定架上的固定齿条与螺旋槽啮合,固定齿条带动固定杆向固定架中间靠拢,将圆棉模的两端固定住,因为多个固定装置放置在运输槽内,多个固定装置在第二横杆上的移动距离不同,每个固定杆相互靠近的移动距离有长有短,每个固定装置的固定效果不同,圆棉模容易脱落或者损坏破裂,通过第二弹簧增加夹持力度小的固定装置的固定效果和减少夹持力度大的固定装置对圆棉模的损坏,使每个固定装置的固定效果相同,也使装置可以固定不同规格的圆棉模。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自动装卸装置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运输装置和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固定装置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自动装卸装置;11、转动组件;111、装卸架;112、装卸轮;113、上料槽;114、上料盒;115、第一转动柱;116、第二转动柱;117、第一电机;118、转动盘;119、转动槽;1110、拨动杆;12、限制组件;121、限制板;122、齿轮;123、限制杆;124、第一弹簧;2、运输装置;21、第一横杆;22、第二横杆;23、运输槽;24、运输台;25、滑轮;26、运输绳;27、放置架;28、第二电机;29、同步杆;3、固定装置;31、固定架;32、固定齿盘;33、螺旋槽;34、固定齿条;35、固定杆;36、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装载机上的圆棉模装卸装置,包括自动装卸装置1、运输装置2和固定装置3,所述自动装卸装置1设置在装载机的出口处,所述运输装置2设置在装载机内部的侧端,所述运输装置2的一端与自动装卸装置1连接,所述固定装置3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固定装置3设置在运输装置2上且与运输装置2滑动配合,其作用在于,使用时,将圆棉模放入到自动装卸装置1上,通过自动装卸装置1可以进行自动的装卸圆棉模,减少人工的消耗,也加快了工作的效率,通过固定装置3将圆棉模固定住,防止运输时翻转,并通过运输装置2将固定有圆棉模的固定装置3运输到装载机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自动装卸装置1包括转动组件11和限制组件12,所述转动组件11包括装卸架111、装卸轮112、上料槽113、上料盒114、第一转动柱115、第二转动柱116、第一电机117、转动盘118、转动槽119和拨动杆1110,所述装卸架11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装卸架111对称设置在装载机上,所述装卸轮1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装卸架111转动连接,所述装卸轮112上开设有上料槽113,所述上料槽113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上料槽113等距分布在装卸轮112上,所述上料盒114设置在装卸轮112的上方且与装卸架111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柱115设置在装卸轮112的侧端,所述第一转动柱115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转动柱115等距分布在装卸轮112的侧端,所述第二转动柱116设置在装卸轮112的侧端,所述第二转动柱116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二转动柱116等距分布在装卸轮112的侧端,所述第一电机117设置在装卸架111上,所述第一电机117的输出端上固定有转动盘118,所述转动盘118上开设有转动槽119,所述转动盘118上设置有拨动杆1110,其作用在于,将包装好的圆棉模放入到上料盒114中,圆棉模落入到上料槽113中,并由装卸轮112转动实现自动上料,第一电机117的输出端带动转动盘118转动,利用拨动杆1110推动第二转动柱116,使装卸轮112转动并带动第一转动柱115进入到转动槽119内,转动盘118上的转动槽119与第一转动柱115配合转动带动装卸轮112转动,直接由第一电机117带动装卸轮112工作,需要第一电机117间歇式运动,会增加第一电机117的损耗,减少第一电机117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转动组件11可以实现装卸轮112间歇式的上料,且留给圆棉模上料的时间,第一电机117可以持续的工作,减少第一电机117的损耗。
优选的,所述限制组件12包括限制板121、齿轮122、限制杆123和第一弹簧124,所述限制板121设置在装卸轮112内且与装卸轮112活动连接,所述限制板121的一侧开设有齿槽,所述齿轮122设置在装卸轮112内且与限制板121啮合,所述限制杆123设置在装卸轮112内且与装卸轮112活动连接,所述限制杆123的一侧开设有齿槽,所述限制杆123开设有齿槽的一端与齿轮122啮合,所述限制杆123暴露在装卸轮112外的一端设置有斜边,所述第一弹簧124设置在装卸轮112内,所述第一弹簧124的一端与装卸轮112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24的另一端与限制杆123连接,所述限制组件12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限制组件12等距设置在装卸轮112上,所述装卸架111底部设置有隔板其作用在于,当圆棉模从上料盒114落入到上料槽113上后,限制杆123暴露在装卸轮112外的一侧被上料盒114压入进装卸轮112中,在啮合的作用下,限制杆123带动齿轮122转动,并通过齿轮122带动限制板121收回到装卸轮112中,圆棉模滑入到上料槽113中,当上料槽113转离上料盒114后,第一弹簧124推动限制杆123移动,并带动限制板121重新移动到上料槽113的上方,将圆棉模固定在上料槽113中,防止装卸轮112转动时圆棉模滑落,当上料槽113移动到运输装置2的位置后,通过装卸架111上设置的隔板方便打开限制组件12,实现装料或下料。
优选的,所述齿轮122与限制杆123啮合部位的齿径小于齿轮122与限制板121啮合部位的齿径,其作用在于,当限制杆123被上料盒114压迫进装卸轮112中时,增加限制板121的移动距离,使限制板121可以快速地收放。
优选的,所述运输装置2包括第一横杆21、第二横杆22、运输槽23、运输台24、滑轮25、运输绳26和放置架27,所述第一横杆21设置在第二横杆22的上方,所述第一横杆21和第二横杆22平行设置在装载机的侧端,所述第一横杆21和第二横杆22的一端均与装卸架111连接,所述第一横杆21和第二横杆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21上开设有运输槽23,所述运输槽23呈L形,所述运输台2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运输台24分别设置在运输槽23的两端且与运输槽23滑动配合,所述滑轮25设置有三个,其中两个所述滑轮25均设置在第一横杆21上,两个所述滑轮25分别靠近运输槽23的两端,剩下一个所述滑轮25设置在第一横杆21靠近运输槽23弯折处的位置,所述运输绳26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运输绳26的一端均套设在运输槽23中间的滑轮25上,两个运输绳26的另一端分别套设在运输槽23两端的滑轮25上,两个运输绳26分别与一个运输台24连接,所述第二横杆22靠近自动装卸装置1的位置上设置有放置架27,所述运输装置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运输装置2对称设置在装载机的两侧,其作用在于,所述固定装置3设置在第一横杆21和第二横杆22之间并与运输槽23滑动配合,上料时,所有的固定装置3位于运输槽23靠近装卸架111的一端内,通过运输台24推动固定装置3向运输槽23的另一侧运输,利用固定装置3将圆棉模固定住后,运动到运输槽23的远离自动装卸装置1的位置,靠近自动装卸装置1的运输台24向运输槽23中心处运动时,通过两个运输绳26传动,带动另外一个运输台24远离运输槽23中心处,使多个固定装置3可以同步运动,并紧靠在一起,防止多个固定装置3自动移动,而造成圆棉模之间碰撞造成损坏,下料时,运输台24反向移动,使固定装置3同时稳定的移动,减少货物之间的碰撞,也减少了人员受伤情况的发生。
优选的,所述运输装置2还包括第二电机28和同步杆29,所述第二电机28设置在第一横杆21上,所述第二电机28的输出端与一个所述滑轮25的顶端啮合连接,所述同步杆2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远离自动装卸装置1的运输台24连接,其作用在于,通过第二电机28的输出端转动,在啮合的作用下,带动滑轮25转动,从而通过运输绳26控制运输台24的移动,通过同步杆29将两侧的运输台24连接在一起,使两个运输装置2可以同步运动,防止固定装置3之间发生错位。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固定架31、固定齿盘32、螺旋槽33、固定齿条34和固定杆35,所述第二横杆22的顶端开设有移动齿槽,所述固定架31设置在第一横杆21和第二横杆22之间,所述固定架31的顶端与运输槽23滑动配合,所述固定齿盘32设置在固定架31内,所述固定齿盘32与第二横杆22啮合,所述固定齿盘32的侧端开设有螺旋槽33,所述固定齿条34设置在固定架31上且与螺旋槽33啮合,所述固定杆35设置在固定齿条34上且与固定齿条34活动连接,所述固定齿条34和固定杆35均设置有三个且等距设置在固定齿盘32上,所述固定装置3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固定装置3分别设置在两个运输装置2上,其作用在于,当运输装置2带动两个固定装置3将圆棉模的两端固定住后,两个固定装置3向远离自动装卸装置1的方向移动,在啮合的作用下,固定齿盘32转动,固定架31上的固定齿条34与螺旋槽33啮合,固定齿条34带动固定杆35向固定架31中间靠拢,将圆棉模的两端固定住。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3还包括第二弹簧36,所述第二弹簧36设置在固定齿条34上,所述第二弹簧36的一端与固定齿条34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6的另一端与固定杆35连接,其作用在于,因为多个固定装置3放置在运输槽23内,多个固定装置3在第二横杆22上的移动距离不同,每个固定装置3的固定效果不同,通过第二弹簧36使每个固定装置3的固定效果相同。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圆棉模放入到自动装卸装置1上,通过自动装卸装置1可以进行自动的装卸圆棉模,减少人工的消耗,也加快了工作的效率,通过固定装置3将圆棉模固定住,防止运输时翻转,并通过运输装置2将固定有圆棉模的固定装置3运输到装载机的内部,将包装好的圆棉模放入到上料盒114中,圆棉模落入到上料槽113中,并由装卸轮112转动实现自动上料,第一电机117的输出端带动转动盘118转动,利用拨动杆1110推动第二转动柱116,使装卸轮112转动并带动第一转动柱115进入到转动槽119内,转动盘118上的转动槽119与第一转动柱115配合转动带动装卸轮112转动,当圆棉模从上料盒114落入到上料槽113上后,限制杆123暴露在装卸轮112外的一侧被上料盒114压入进装卸轮112中,在啮合的作用下,限制杆123带动齿轮122转动,并通过齿轮122带动限制板121收回到装卸轮112中,圆棉模滑入到上料槽113中,当上料槽113转离上料盒114后,第一弹簧124推动限制杆123移动,并带动限制板121重新移动到上料槽113的上方,将圆棉模固定在上料槽113中,防止装卸轮112转动时圆棉模滑落,当上料槽113移动到运输装置2的位置后,通过装卸架111上设置的隔板方便打开限制组件12,实现装料或下料,当限制杆123被上料盒114压迫进装卸轮112中时,增加限制板121的移动距离,使限制板121可以快速地收放,所述固定装置3设置在第一横杆21和第二横杆22之间并与运输槽23滑动配合,上料时,所有的固定装置3位于运输槽23靠近装卸架111的一端内,通过运输台24推动固定装置3向运输槽23的另一侧运输,利用固定装置3将圆棉模固定住后,运动到运输槽23的远离自动装卸装置1的位置,靠近自动装卸装置1的运输台24向运输槽23中心处运动时,通过两个运输绳26传动,带动另外一个运输台24远离运输槽23中心处,使多个固定装置3可以同步运动,并紧靠在一起,防止多个固定装置3自动移动,而造成圆棉模之间碰撞造成损坏,下料时,运输台24反向移动,使固定装置3同时稳定的移动,减少货物之间的碰撞,也减少了人员受伤情况的发生,通过第二电机28的输出端转动,在啮合的作用下,带动滑轮25转动,从而通过运输绳26控制运输台24的移动,通过同步杆29将两侧的运输台24连接在一起,使两个的运输装置2可以同步运动,防止固定装置3之间发生错位,当运输装置2带动两个固定装置3将圆棉模的两端固定住后,两个固定装置3向远离自动装卸装置1的方向移动,在啮合的作用下,固定齿盘32转动,固定架31上的固定齿条34与螺旋槽33啮合,固定齿条34带动固定杆35向固定架31中间靠拢,将圆棉模的两端固定住,因为多个固定装置3放置在运输槽23内,多个固定装置3在第二横杆22上的移动距离不同,每个固定装置3的固定效果不同,通过第二弹簧36使每个固定装置3的固定效果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应用于装载机上的圆棉模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装卸装置(1)、运输装置(2)和固定装置(3),所述自动装卸装置(1)设置在装载机的出口处,所述运输装置(2)设置在装载机内部的侧端,所述运输装置(2)的一端与自动装卸装置(1)连接,所述固定装置(3)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固定装置(3)设置在运输装置(2)上且与运输装置(2)滑动配合,所述自动装卸装置(1)包括转动组件(11)和限制组件(12),所述转动组件(11)包括装卸架(111)、装卸轮(112)、上料槽(113)、上料盒(114)、第一转动柱(115)、第二转动柱(116)、第一电机(117)、转动盘(118)、转动槽(119)和拨动杆(1110),所述装卸架(11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装卸架(111)对称设置在装载机上,所述装卸轮(1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装卸架(111)转动连接,所述装卸轮(112)上开设有上料槽(113),所述上料槽(113)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上料槽(113)等距分布在装卸轮(112)上,所述上料盒(114)设置在装卸轮(112)的上方且与装卸架(111)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柱(115)设置在装卸轮(112)的侧端,所述第一转动柱(115)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转动柱(115)等距分布在装卸轮(112)的侧端,所述第二转动柱(116)设置在装卸轮(112)的侧端,所述第二转动柱(116)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二转动柱(116)等距分布在装卸轮(112)的侧端,所述第一电机(117)设置在装卸架(111)上,所述第一电机(117)的输出端上固定有转动盘(118),所述转动盘(118)上开设有转动槽(119),所述转动盘(118)上设置有拨动杆(1110),所述限制组件(12)包括限制板(121)、齿轮(122)、限制杆(123)和第一弹簧(124),所述限制板(121)设置在装卸轮(112)内且与装卸轮(112)活动连接,所述限制板(121)的一侧开设有齿槽,所述齿轮(122)设置在装卸轮(112)内且与限制板(121)啮合,所述限制杆(123)设置在装卸轮(112)内且与装卸轮(112)活动连接,所述限制杆(123)的一侧开设有齿槽,所述限制杆(123)开设有齿槽的一端与齿轮(122)啮合,所述限制杆(123)暴露在装卸轮(112)外的一端设置有斜边,所述第一弹簧(124)设置在装卸轮(112)内,所述第一弹簧(124)的一端与装卸轮(112)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24)的另一端与限制杆(123)连接,所述限制组件(12)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限制组件(12)等距设置在装卸轮(112)上,所述装卸架(111)底部设置有隔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装载机上的圆棉模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122)与限制杆(123)啮合部位的齿径小于齿轮(122)与限制板(121)啮合部位的齿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装载机上的圆棉模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2)包括第一横杆(21)、第二横杆(22)、运输槽(23)、运输台(24)、滑轮(25)、运输绳(26)和放置架(27),所述第一横杆(21)设置在第二横杆(22)的上方,所述第一横杆(21)和第二横杆(22)平行设置在装载机的侧端,所述第一横杆(21)和第二横杆(22)的一端均与装卸架(111)连接,所述第一横杆(21)和第二横杆(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21)上开设有运输槽(23),所述运输槽(23)呈L形,所述运输台(2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运输台(24)分别设置在运输槽(23)的两端且与运输槽(23)滑动配合,所述滑轮(25)设置有三个,其中两个所述滑轮(25)均设置在第一横杆(21)上,两个所述滑轮(25)分别靠近运输槽(23)的两端,剩下一个所述滑轮(25)设置在第一横杆(21)靠近运输槽(23)弯折处的位置,所述运输绳(26)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运输绳(26)的一端均套设在运输槽(23)中间的滑轮(25)上,两个运输绳(26)的另一端分别套设在运输槽(23)两端的滑轮(25)上,两个运输绳(26)分别与一个运输台(24)连接,所述第二横杆(22)靠近自动装卸装置(1)的位置上设置有放置架(27),所述运输装置(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运输装置(2)对称设置在装载机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装载机上的圆棉模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2)还包括第二电机(28)和同步杆(29),所述第二电机(28)设置在第一横杆(21)上,所述第二电机(28)的输出端与一个所述滑轮(25)的顶端啮合连接,所述同步杆(2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远离自动装卸装置(1)的运输台(2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装载机上的圆棉模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固定架(31)、固定齿盘(32)、螺旋槽(33)、固定齿条(34)和固定杆(35),所述第二横杆(22)的顶端开设有移动齿槽,所述固定架(31)设置在第一横杆(21)和第二横杆(22)之间,所述固定架(31)的顶端与运输槽(23)滑动配合,所述固定齿盘(32)设置在固定架(31)内,所述固定齿盘(32)与第二横杆(22)啮合,所述固定齿盘(32)的侧端开设有螺旋槽(33),所述固定齿条(34)设置在固定架(31)上且与螺旋槽(33)啮合,所述固定杆(35)设置在固定齿条(34)上且与固定齿条(34)活动连接,所述固定齿条(34)和固定杆(35)均设置有三个且等距设置在固定齿盘(32)上,所述固定装置(3)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固定装置(3)分别设置在两个运输装置(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装载机上的圆棉模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3)还包括第二弹簧(36),所述第二弹簧(36)设置在固定齿条(34)上,所述第二弹簧(36)的一端与固定齿条(34)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6)的另一端与固定杆(35)连接。
CN202110456482.1A 2021-04-27 2021-04-27 应用于装载机上的圆棉模装卸装置 Active CN1129783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6482.1A CN112978307B (zh) 2021-04-27 2021-04-27 应用于装载机上的圆棉模装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6482.1A CN112978307B (zh) 2021-04-27 2021-04-27 应用于装载机上的圆棉模装卸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78307A CN112978307A (zh) 2021-06-18
CN112978307B true CN112978307B (zh) 2021-08-20

Family

ID=76340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56482.1A Active CN112978307B (zh) 2021-04-27 2021-04-27 应用于装载机上的圆棉模装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7830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42336A (en) * 1972-08-10 1976-07-14 Mitsui Shipbuilding Eng Apparatus for holding a workpiece in posit-on for welding
CA1252286A (en) * 1984-06-01 1989-04-11 Hans-Guenter E. Kuehnert Aligning device for boards
CN106241424A (zh) * 2016-08-31 2016-12-21 杨志平 圆柱工件印字包装一体机
CN107116827A (zh) * 2017-06-29 2017-09-01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一种用于装卸半圆柱形模具的移动支座及其应用方法
CN110654763A (zh) * 2019-10-14 2020-01-07 燕山大学 圆柱形货物立体存储和装卸设备及其入库方法
CN211026006U (zh) * 2019-11-21 2020-07-17 河南企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速效nh3-n去除剂的生产设备
CN112295847A (zh) * 2020-11-10 2021-02-02 常德市易德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二极管上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42336A (en) * 1972-08-10 1976-07-14 Mitsui Shipbuilding Eng Apparatus for holding a workpiece in posit-on for welding
CA1252286A (en) * 1984-06-01 1989-04-11 Hans-Guenter E. Kuehnert Aligning device for boards
CN106241424A (zh) * 2016-08-31 2016-12-21 杨志平 圆柱工件印字包装一体机
CN107116827A (zh) * 2017-06-29 2017-09-01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一种用于装卸半圆柱形模具的移动支座及其应用方法
CN110654763A (zh) * 2019-10-14 2020-01-07 燕山大学 圆柱形货物立体存储和装卸设备及其入库方法
CN211026006U (zh) * 2019-11-21 2020-07-17 河南企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速效nh3-n去除剂的生产设备
CN112295847A (zh) * 2020-11-10 2021-02-02 常德市易德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二极管上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78307A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78307B (zh) 应用于装载机上的圆棉模装卸装置
CN116969147A (zh) 一种新型皮带输送机
CN109625884B (zh) 一种基于智能装配机构的自动化生产线
CN114771903B (zh) 一种产品自动装箱设备
CN211309798U (zh) 一种带轮自动上料输送带
CN214030770U (zh) 一种减速机箱体面板下料装置
JP3121912B2 (ja) 育苗箱棚入れ装置
CN108423244A (zh) 一种推进式可快速封装包装箱的装置
CN213264483U (zh) 静置暂存机
CN213060029U (zh) 一种物流仓储用托举装置
CN213500480U (zh) 一种注塑机的下料机构
CN212493994U (zh) 一种物流管理货物分类装置
CN209871476U (zh) 一种伸缩式皮带输送装置
CN211444082U (zh) 具有升降功能的卷烟输送装置
CN210590429U (zh) 多层冷却箱
CN112777509A (zh) 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往复式垂直输送机
CN209009602U (zh) 一种物流卸货机
CN208470189U (zh) 一种自动包装机
CN217101821U (zh) 一种斗式提升机止逆装置
CN220519206U (zh) 一种定位滚筒输送装置
CN217626142U (zh) 多工位回转输送机
CN212952510U (zh) 一种具有限位机构的链式输送机
CN218704868U (zh) 一种高强度抗变形包装箱
CN218955403U (zh) 一种输送式均匀烘干装置
CN217506637U (zh) 一种带有助力结构的快递取件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