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71899A - 输送鞘管和医疗器械 - Google Patents

输送鞘管和医疗器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71899A
CN112971899A CN201911300548.7A CN201911300548A CN112971899A CN 112971899 A CN112971899 A CN 112971899A CN 201911300548 A CN201911300548 A CN 201911300548A CN 112971899 A CN112971899 A CN 1129718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roximal
distal
tube
hollow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005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71899B (zh
Inventor
唐辉强
李安宁
胡龙虎
王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0054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71899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6982 priority patent/WO2021120917A1/zh
Priority to US17/786,816 priority patent/US20230028589A1/en
Priority to EP20900879.6A priority patent/EP4079367A4/en
Priority to CA3162237A priority patent/CA3162237A1/en
Publication of CN112971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718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718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718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2017/1205Introduction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鞘管和医疗器械,输送鞘管包括管体部分和设于管体部分中的支撑件,支撑件包括多个首尾相拼接的中空子部件,每个中空子部件的近端均包括沿中空子部件的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近端凸起,相邻两个近端凸起之间形成一个近端凹槽;每个中空子部件的远端均包括沿中空子部件的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远端凸起,相邻两个远端凸起之间形成一个远端凹槽,中空子部件的近端凸起的数量等于同一中空子部件的远端凸起的数量,中空子部件上的一个远端凹槽与同一中空子部件上的一个近端凸起对齐,一个中空子部件上多个近端凸起与另一个中空子部件的多个远端凹槽啮合。本发明的输送鞘管可提高轴向支撑强度,能够保证将左心耳封堵器回收至输送鞘管内。

Description

输送鞘管和医疗器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输送鞘管和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微创介入手术由于其创伤较小,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在微创手术中,输送鞘管用于建立体外至体内(主要是病变部位)的输送通道,植入器械可由该输送通道输送至病变部位或回收。通过该输送通道还可以向患者体内输入药物或将患者体内的体液导出。
现有的用于输送左心耳封堵器的输送鞘管在输送左心耳封堵器时,在释放左心耳封堵器后,若发现左心耳封堵器的释放位置与预期不符,需要将左心耳封堵器重新收回输送鞘管内,调整输送鞘管的形态后再次释放,但是现有的输送鞘管轴向支撑力不足,输送鞘管轴容易折弯,导致左心耳封堵器无法回收输送鞘管内。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输送鞘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输送鞘管轴向支撑力不足的问题。
一种输送鞘管,包括管体部分和设于管体部分中的支撑件,支撑件包括多个首尾相拼接的中空子部件,每个中空子部件的近端均包括沿中空子部件的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近端凸起,相邻两个近端凸起之间形成一个近端凹槽;每个中空子部件的远端均包括沿中空子部件的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远端凸起,相邻两个远端凸起之间形成一个远端凹槽,中空子部件的近端凸起的数量等于同一中空子部件的远端凸起的数量,中空子部件上的一个远端凹槽与同一中空子部件上的一个近端凸起对齐,一个中空子部件上多个近端凸起与另一个中空子部件的多个远端凹槽啮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近端凸起的连接其近端和远端的斜边上设有近端凸部,和/或,远端凸起的连接其近端和远端的斜边上设有远端凹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近端凸起从近端至远端的周向长度逐渐缩小,每个远端凸起从近端至远端的周向长度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近端凸起的连接其近端和远端的边呈曲线状;每个远端凸起的连接其近端和远端的边呈曲线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近端凸起的连接其近端和远端的边呈S型曲线状,且近端凸起的在近端的周向长度大于其在远端的周向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远端凸起的连接其近端和远端的边呈S型曲线状,且远端凸起的在远端的周向长度大于其在近端的周向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管体部分包括:
外层管,包括连接管、管身及远端管,管身位于连接管与远端管之间,管身包括第一柔性管、间隔管以及第二柔性管,间隔管设于第一柔性管的远端与第二柔性管的近端之间,连接管的硬度大于第一、第二柔性管的硬度,间隔管的硬度大于第一、第二柔性管的硬度,第一柔性管受外力作用在第一平面内弯曲,第二柔性管受外力作用在第二平面内弯曲,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交,支撑件设于外层管中第一柔性管所在的区间段和/或第二柔性管所在的区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柔性管的硬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柔性管的硬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管身还包括过渡管,
过渡管设于间隔管与第一柔性管之间,过渡管的硬度小于间隔管的硬度,过渡管的硬度大于第一柔性管的硬度,
或,过渡管设于间隔管与第二柔性管之间,过渡管的硬度小于间隔管的硬度,过渡管的硬度大于第二柔性管的硬度,
或,过渡管设于连接管与第一柔性管之间,过渡管的硬度小于连接管的硬度,过渡管的硬度大于第一柔性管的硬度,
或,过渡管设于远端管与第二柔性管之间,过渡管的硬度小于远端管的硬度,过渡管的硬度大于第二柔性管的硬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医疗器械,医疗器械包括上述的输送鞘管。
上述输送鞘管使用时,每个中空子部件的近端均包括沿多个近端凸起,从而相邻两个近端凸起之间形成一个的近端凹槽;每个中空子部件的远端均包括多个远端凸起,从而相邻两个远端凸起之间形成一个远端凹槽;中空子部件的近端凸起的数量等于同一中空子部件的远端凸起的数量,且中空子部件上的一个远端凹槽与同一中空子部件上的一个近端凸起对齐。如此,两个中空子部件中,一个中空子部件上多个近端凸起与另一个中空子部件的多个远端凹槽啮合,使得相互分离的两个中空子部件形成一种互锁的结构,多个中空子部件拼接组合形成支撑件。由于各个相互分离的中空子部件由凸起和凹槽的啮合结构而相连,使得该种结构的支撑件具有极大柔性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支撑强度,外层管中第一柔性管所在的区间段和第二柔性管所在的区间内均设有支撑件,可在不影响输送鞘管的可调弯性能的同时,增加第一柔性管和第二柔性管的轴向强度避免输送鞘管折弯,在回收左心耳封堵器时,保证输送鞘管有足够的轴向支撑强度以回收左心耳封堵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输送鞘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输送鞘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输送鞘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第一固定结构的立体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第一牵引丝与第一固定结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的输送鞘管使用时的状态图。
图8为图7中的A-A的剖视图。
图9为一实施例的输送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实施例的输送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实施例的输送鞘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一实施例的输送鞘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一实施例的支撑件沿轴向切开后的示意图。
图14为一实施例的中空子部件的立体图。
图15为一实施例的支撑件沿轴向切开后的示意图。
图16为一实施例的支撑件沿轴向切开后的示意图。
图17为一实施例的中空子部件的立体图。
图18为一实施例的支撑件沿轴向切开后的示意图。
图19为一实施例的中空子部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本申请的结构,采用“远端”、“近端”作为方位词,其中“远端”表示手术过程中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近端”表示手术过程中靠近操作者的一端。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输送鞘管60为可调弯的鞘管,输送鞘管60包括管体部分600,管体部分600在自然状态下呈直线形态。
管体部分600包括由内至外层叠的内层管610、中间层620、外层管630和牵引结构640。
内层管610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具有高润滑性、低摩擦性,其内表面光滑,可保证植入器械(例如左心耳封堵器,图未示)顺畅地从内表面通过,其材料可以为PTFE(聚四氟乙烯)等高分子材料。
中间层620为金属层,贴设于内层管610的外表面上。请参阅图2,中间层620可以是由金属丝编织的编织管。请参阅图3,中间层620也可以是金属弹簧管。编织管是由编织机利用金属丝编织而成。金属弹簧管是由绕制弹簧的弹簧机绕制而成。
外层管630由硬度不同(或者说是弹性不同)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其材料可以为Pebax(尼龙弹性体)等高分子材料。
在制作输送鞘管60的过程中,将中间层620束紧并贴设于内层管610的外表面上,然后套上外层管630,再进行热熔成型,热熔后的内层管610的外表面与外层管630的内表面相接合,进而使得内层管610、中间层620和外层管630形成一体的结构。
请再次参阅图1,外层管630包括连接管631、管身632及远端管633。连接管631位于管身632的近端,远端管633位于管身632的远端,管身632位于连接管631与远端管633之间,管身632的一端与连接管631相连,管身632的另一端与远端管633相连。
管身632包括第一柔性管6321、间隔管6322以及第二柔性管6323。第一柔性管6321的近端与连接管631相连。间隔管6322在其自然状态下为直形管,间隔管6322设于第一柔性管6321的远端与第二柔性管6323的近端之间。第二柔性管6323的远端与远端管633的近端相连,第一柔性管6321和第二柔性管6323为可调弯的管状结构,即第一柔性管6321和第二柔性管6323受牵引力作用可发生弯曲变形,连接管631的硬度大于第一柔性管6321和第二柔性管6323的硬度,间隔管6322的硬度大于第一柔性管6321和第二柔性管6323的硬度,远端管633的硬度大于第一柔性管6321和第二柔性管6323的硬度,第一柔性管6321和第二柔性管6323受牵引力作用弯曲变形时,连接管631、间隔管6322和远端管633均不发生弯曲变形。
牵引结构640包括第一牵引丝641a、第二牵引丝642a、第一固定结构和641b第二固定结构642b。
第一牵引丝641a与第一柔性管6321的远端相连,第二牵引丝642a与第二柔性管6323的远端相连,第一牵引丝641a和第二牵引丝642a均在外层管630内直线延伸,且第一牵引丝641a的自由端和第二牵引丝642a的自由端均延伸出连接管631的近端。第一牵引丝641a相对管身632可滑动,并能够带动第一柔性管6321在第一平面P(在图8中示出)内向受力一侧产生弯曲。第二牵引丝642a相对管身632可滑动,能够带动第二柔性管6323在第二平面Q(在图8中示出)内向受力一侧产生弯曲。第一平面P与第二平面Q相交。
第一固定结构641b和第二固定结构642b均固定于管身632中,第一固定结构641b和第二固定结构642b均为环状体。具体地,第一固定结构641b设于第一柔性管6321的远端,第一固定结构641b的远端与第一柔性管6321的远端平齐,且第一固定结构641b嵌入第一柔性管6321中。第二固定结构642b设于第二柔性管6323的远端,第二固定结构642b的远端与第二柔性管6323的远端平齐,且第二固定结构642b嵌入第二柔性管6323中。
第一固定结构641b和第二固定结构642b的侧壁开设三个连接孔。由于第一固定结构641b和第二固定结构642b上的连接孔的分布相同,在此仅以第一固定结构641b上的连接孔进行说明,请参阅图4,第一固定结构641b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连接孔6411a、第二连接孔6411b和第三连接孔6411c。沿第一固定结构641b的圆周方向,第二连接孔6411b位于第一连接孔6411a与第三连接孔6411c之间,第一连接孔6411a、第二连接孔6411b和第三连接孔6411c的孔心的连线可形成一个三角形6412。三角形6412在第二连接孔6411b的孔心所形成的内角A为钝角。第一牵引丝641a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6411a、第二连接孔6411b和第三连接孔6411c以与第一固定结构641b相连。第二牵引丝642a依次穿过第二固定结构642b的三个连接孔6411以与第二固定结构642b相连。
请参阅图5,第一连接孔6411a和第三连接孔6411c的孔心位于第一固定结构641b的同一圆周线上,第一牵引丝641a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6411a、第二连接孔6411b和第三连接孔6411c以与第一固定结构641b相连,使得第一牵引丝641a在第一固定结构641b的第一连接孔6411a、第二连接孔6411b和第三连接孔6411c三处形成的夹角均为钝角,进而可以避免第一牵引丝641a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提高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地,第二固定结构642b的结构与第一固定结构641b的结构相同,第二牵引丝642a与第二固定结构642b之间的连接方式与第一牵引丝641a与第一固定结构641b的连接方式相同,也可以避免第二牵引丝642a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
在其他实施例中,牵引结构640只包括上述的第一固定结构641b以及与之相连的第一牵引丝641a,或者,牵引结构640只包括上述的第二固定结构642b以及与之相连的第二牵引丝642a。
第一柔性管6321的硬度范围为10D至40D,可以保证第一柔性管6321在第一平面P内可调弯。第二柔性管6323的硬度范围为10D至40D,可以保证第二柔性管6323在第二平面Q内可调弯。
连接管631的硬度范围为55D至72D,即连接管631的硬度大于第一柔性管6321和第二柔性管6323的硬度,如此,在输送鞘管60满足适应血管形态的要求下,连接管631为输送鞘管60提供足够轴向支撑力,使得在手术过程中,第一柔性管6321和第二柔性管6323在稳定的结构上进行调弯,使得第一柔性管6321和第二柔性管6323的调弯可控以及弯曲可预测,使得输送管鞘管60能够快速完成与左心耳的同轴的操作。间隔管6322的硬度范围为55D至72D,即间隔管6322的硬度大于第一柔性管6321和第二柔性管6323的硬度,可以避免第二柔性管6323调弯时的支点移动至第一柔性管6321上,进而达到避免第二柔性管6323调弯时影响第一柔性管6321的形态的效果,使得输送管鞘管60能够快速完成与左心耳的同轴的操作。远端管633的硬度范围为55D至72D,可以保证远端管633的轴向强度,使远端管633在释放或回收植入器械时,始终保持直线形态,保证植入器械能够顺畅的释放和回收。优选地,连接管631、间隔管6322和远端管633硬度相同,硬度均为72D,可以在输送鞘管60满足适应血管形态的要求下,提供足够的轴向支撑力。
第一柔性管6321的硬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柔性管6323的硬度,也可以避免第二柔性管6323在调弯时,影响第一柔性管6321的形态,进而可以避免由于第二柔性管6323对第一柔性管6321的形态影响所造成的远端管633无法与左心耳同轴。
第一牵引丝641a采用高强度材料,例如碳纤维丝或者镍钛丝。第一牵引丝641a均为多股丝,与单根丝相比,多股丝的疲劳应力更小,与第一固定结构641b连接时,不易发生疲劳应力集中断裂,即使第一牵引丝641a中的某根丝断裂,其他丝也可调节鞘管的角度。可以延长第一牵引丝641a的使用寿命,并且,当第一牵引丝641a的某根丝发生断裂,则会发出的异响声(例如“嘭”的声响),可以提醒操着者,第一牵引丝641a中的某根丝已损坏,应小心使用,尽快结束操作过程。
第二牵引丝642a的结构与第一牵引丝641a的结构和材料均相同,均为多股丝。
请参图6,连接管631包括近端部分6311和远端部分6312,远端部分6312与管身632的第一柔性管6321相连。输送鞘管60在近端部分6311的长度区间内具有第一壁厚,输送鞘管60在远端部分6312的长度区间内具有第二壁厚,第一壁厚大于第二壁厚。进而增强输送鞘管60在近端部分6311的长度区间内的强度,在对输送鞘管60调弯时,可避免牵引结构640带动输送鞘管60的近端部分6311的长度区间内的管体发生弯曲变形(即可避免近端部分6311的长度区间内对应的输送鞘管60发生“驼背”变形)。进而可避免输送鞘管60“驼背”所导致压迫血管和内脏器官。
具体地,输送鞘管60在其外层管630之外设有一层硬度高的高分子材料,该硬度较高的高分子材料的硬度范围为63D至72D,该硬度较高的高分子材料设于近端部分6311对应的长度区间内,可增强输送鞘管60在近端部分6311的长度区间内的壁厚和强度。或者,加厚近端部分6311的长度区间内的中间层620的厚度,以增强输送鞘管60在近端部分6311的长度区间内的壁厚和强度。
输送鞘管60在各区间段内的内径均相同,输送鞘管60在第一壁厚的部分具有第一外径,输送鞘管60在第二壁厚的部分具有第二外径,第一外径大于第二外径。输送鞘管60的第一外径平滑过渡至第二外径,可减小输送鞘管60对病人血管及内脏器官的伤害。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输送鞘管60在各区间段内的内径、外径均相同,输送鞘管60在各区间段内的壁厚均相同。
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8,输送鞘管60使用时,输送鞘管60由下腔静脉31进入右心房23,然后再对房间隔27进行穿刺,穿刺后输送鞘管60的远端管633和管身632的一部分进入左心房25,然后通过第一牵引丝641a对第一柔性管6321的远端施加牵引力,第一柔性管6321在第一平面P内弯曲变形,远端管633可由X位置运动至Y位置,然后通过第二牵引丝642a对第二柔性管6323的远端施加牵引力,第二柔性管6323在第二平面Q内弯曲变形,远端管633可由Y位置运动至Z位置。至此,远端管633与左心耳29实现同轴。由于第一平面P和第二平面Q相交,因此通过第一牵引丝641a和第二牵引丝642a可在两个维度上调整远端管633的位置。本实施例的输送鞘管60可以适用于所有解剖形态的心脏,可从两个维度调整输送鞘管60的远端管633的位置,保证远端管633与左心耳29同轴,进而提高输送鞘管60操作的便利性,同时还可以节约手术时间,可降低对患者的伤害。
在第一柔性管6321与第二柔性管6323之间设有间隔管6322,且该间隔管6322的硬度大于第一柔性管6321和第二柔性管6323的硬度,在操作第二牵引丝642a对第二柔性管6323调弯时,可将第二柔性管6323弯曲时的支点锁定在第二柔性管6323中与间隔管6322相抵的端部(即第二柔性管6323的近端),从而避免第二柔性管6323在调弯时,影响第一柔性管6321的形态,进而可以避免由于第二柔性管6323对第一柔性管6321的形态影响所造成的远端管633无法与左心耳同轴。
优选地,第一平面P与第二平面Q相互垂直,第一柔性管6321在第一平面P你调弯,第二柔性管6323在第二平面Q内调弯,可进一步提高输送鞘管60的调弯精度降低手术时间,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9,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管体部分600在自然状态时为弯曲形态。具体地,第一柔性管6321在第一平面P内预塑型成弯曲的管结构,第一柔性管6321近端端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柔性管6321远端端部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B,该夹角B的范围为45°至90°。
第二柔性管6323在自然状态时,第二柔性管6323在第二平面Q内预塑型成弯曲的管结构,第二柔性管6323在近端端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柔性管6323在远端端部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C,该夹角C的范围为30°至60°。
输送鞘管60在第一柔性管6321和第二柔性管6323预塑型的基础上,只需要对输送鞘管60的形态进行微调,即可使得输送鞘管60的远端管633与左心耳同轴。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柔性管6321和第二柔性管6323两者之一,在其自然状态下为弯曲形,即第一柔性管6321近端端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柔性管6321远端端部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B,该夹角B为45°至90°。或者,第二柔性管6323近端端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柔性管6323远端端部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C,该夹角C为30°至60°。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10,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间隔管6322在其自然状态时,在第二平面Q内呈弯曲形态。具体地,可通过预塑型的方式,使得间隔管6322在第二平面Q内呈弯曲形态。间隔管6322与第二柔性管6323的弯曲方向相反,使输送鞘管60在其自然状态下呈“S”型。间隔管6322近端端部的延伸方向与间隔管6322远端端部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D,夹角D的范围为30°至60°。
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11,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管身632还包括过渡管6324,过渡管6324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过渡管6324的硬度小于连接管631、间隔管6322和远端管633的硬度。过渡管6324的硬度大于第一柔性管6321、第二柔性管6323的硬度。过渡管6324的硬度范围为40D至55D。
本实施例中过渡管6324的数量为四个。具体地,远端管633与第二柔性管6323之间设有一过渡管6324,在回收植入器械时,可以避免由于第二柔性管6323与远端管633的硬度相差过大,所导致的输送鞘管60在第二柔性管6323与远端管633相接合处弯折。连接管631与第一柔性管6321之间设有一过渡管6324,在回收植入器械时,可以避免由于第一柔性管6321与连接管631的硬度相差过大,所导致的输送鞘管60在第一柔性管6321与连接管631相接合处弯折。间隔管6322与第一柔性管6321之间设有一过渡管6324,在回收植入器械时,可以避免由于第一柔性管6321与间隔管6322的硬度相差过大,所导致的输送鞘管60在第一柔性管6321与间隔管6322相接合处弯折。间隔管6322与第二柔性管6323之间设有一过渡管6324,在回收植入器械时,可以避免由于第二柔性管6323与间隔管6322的硬度相差过大,所导致的输送鞘管60在第二柔性管6323与间隔管6322相结合处弯折。从而确保输送鞘管60能够安全地回收植入器械。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过渡管6324的数量和设置位置,例如过渡管6324的数量为一个。过渡管6324可以设于间隔管6322与第二柔性管6323之间。或者,过渡管6324设于间隔管6322与第一柔性管6321之间。或者,过渡管6324设于连接管631与第一柔性管6321之间。或者,过渡管6324设于远端管633与第二柔性管6323之间。
第五实施例
请参阅图12,第五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输送鞘管60还包括支撑件651,支撑件651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支撑件651设于中间层620外表面的外侧,且支撑件651位于外层管630的外表面的内侧。
本实施例中,支撑件651的数量为多个。第一柔性管6321和第二柔性管6323所在的区间段内均设有支撑件651。在第一柔性管6321所在的区间段内,支撑件651的远端与第一固定结构641b固定连接,使得支撑件651的远端与第一固定结构641b共同形成环形的端面,可以避免支撑件651的远端过于尖锐,在第一柔性管6321由弯曲形态恢复至其自然状态时的形态过程中,即使支撑件651在外层管630内相对滑动也不会刺穿外层管630,进而避免器官组织被刺伤。在第二柔性管6323所在的区间段内,支撑件651的远端与第二固定结构642b固定连接,使得支撑件651的远端与第一固定结构642b共同形成环形的端面,可以避免支撑件651的远端过于尖锐,在第二柔性管6323由弯曲形态恢复至其自然状态时的形态过程中,即使支撑件651在外层管630内相对滑动也不会刺穿外层管630,进而避免器官组织被刺伤。
支撑件651可以为具有超弹性的丝材,支撑件651的丝径小于外层管630的壁厚,以便于将支撑件651设于外层管630和中间层620之间。
支撑件651在第一牵引丝641a的牵拉作用下,可跟随第一柔性管6321在第一平面P内弯曲。支撑件651在第二牵引丝642a的牵拉作用下,跟随第二柔性管6323在第二平面Q内弯曲。由于支撑件651具有超弹性,因此,支撑件651不会阻碍第一柔性管6321和第二柔性管6323的弯曲变形,支撑件651能够增加第一柔性管6321和第二柔性管6323的轴向支撑力,进而可提高输送鞘管60在第一柔性管6321和第二柔性管6323内的轴向支撑力,使得输送鞘管60在具有可调弯性能的基础上,增强其轴向支撑力。使输送鞘管60具有稳定的形态,能够顺利地输送、回收植入器械。
第一牵引丝641a和第二牵引丝642a的牵拉力撤消后,第一柔性管6321在支撑件651的超弹性作用下恢复至其自然状态时的形态过程中,第二柔性管6323在支撑件651的超弹性作用下其自然状态时的形态过程中,支撑件651的超弹性性能弥补了外层管630的弹性迟滞效应。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件651的数量还可以为3个、4个或更多个,输送鞘管60在第一柔性管6321内沿其周向设有多个支撑件651,可进一步提高输送鞘管60弯曲部分的轴向支撑力。输送鞘管60在第二柔性管6323内沿其周向设有多个支撑件651,可进一步提高第二柔性管6323的轴向支撑力。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件651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支撑件651可以设于第二柔性管6323和第一柔性管6321其中之一所在的区间段内。
其他实施例中的支撑件661也可以是片材。支撑件661的壁厚小于外层管630的壁厚以使得支撑件661更易嵌入外层管630内。
第六实施例
第六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撑件731为一拼接件。本实施中的支撑件731的数量为多个,外层管630中第一柔性管6321所在的区间段和第二柔性管6323所在的区间内均设有支撑件731。并且,支撑件731套设于中间层620的外侧。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件731的数量为一个,支撑件731设于第一柔性管6321所在的区间段或第二柔性管6323所在的区间内。
请参阅图13和图14,支撑件731由多个中空子部件7311首尾拼接形成的具有多个周向连续的波浪状切槽7314的管状体。切槽7314具有一定的宽度F,优选的切槽7314的宽度F可以是0.01mm~0.3mm。相邻两个波浪状切槽7314的起点和终点在支撑件731的圆周方向上重合。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每个中空子部件7311的近端均包括沿中空子部件7311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分布的多个近端凸起7312,每个近端凸起7312从近端至远端的周向长度逐渐缩小,从而相邻两个近端凸起7312之间形成一个燕尾状的开口朝向近端的近端凹槽7313;每个中空子部件7311的远端均包括沿中空子部件7311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分布的多个远端凸起7315,每个远端凸起7315从近端至远端的周向长度逐渐增大,从而相邻两个远端凸起7315之间形成一个燕尾状的开口朝向远端的远端凹槽7316;中空子部件7311的近端凸起7312的数量等于同一中空子部件7311的远端凸起7315的数量,且中空子部件7311上的一个远端凹槽7316与同一中空子部件7311上的一个近端凸起7312对齐。如此,两个中空子部件7311中,一个中空子部件7311上多个燕尾型的近端凸起7312与另一个中空子部件7311的多个远端凹槽7316啮合,使得相互分离的两个中空子部件7311形成一种互锁的结构,多个中空子部件7311拼接组合形成支撑件731。由于各个相互分离的中空子部件7311由燕尾型凸起和燕尾型凹槽的啮合结构而相连,使得该种结构的支撑件731具有极大柔性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支撑强度,外层管630中第一柔性管6321所在的区间段和第二柔性管6323所在的区间内均设有支撑件731,可在不影响输送鞘管60的可调弯性能的同时,增加第一柔性管6321和第二柔性管6323的轴向强度避免输送鞘管60折弯,在回收左心耳封堵器时,保证输送鞘管60有足够的轴向支撑强度以回收左心耳封堵器。
第七实施例
请参阅图15,第七实施例与第六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由燕尾型结构的近端凸起7312和远端凸起7315构成的中空子部件7311上,在每个近端凸起7312的连接其近端和远端的近似直线的斜边上设有近端凸部73121,在每个远端凸起7315的连接其近端和远端的近似直线的斜边上设有远端凹部73151。与原有的未设近端凸部73121和未设远端凹部73151相比,设有近端凸部73121的斜边增加了近端凸起7312与远端凹槽7316的接触面,从而增加了支撑件731的相邻中空子部件7311之间的轴向支撑强度,设有远端凹部73151的斜边增加了远端凸起7315与近端凹槽7313的接触面,从而增加了支撑件731的相邻中空子部件7311之间的轴向支撑强度。优选地,一个斜边上可设置1-2个近端凸部73121或远端凹部73151。近端凸部73121或远端凹部7315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菱形、矩形或不规则形状。
第八实施例
第八实施例与第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撑件741的结构。
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16和图17,支撑件741包括多个首尾相拼接的中空子部件7411,相拼接的两个中空子部件7411之间设有切槽7412,每个支撑件741包括多个首尾相拼接的中空子部件7411,相拼接的两个中空子部件7411之间设有切槽7412,每个中空子部件7411的近端均包括沿中空子部件7411的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近端凸起7413,每个近端凸起7413的连接其近端和远端的边G呈曲线状,相邻两个近端凸起7413之间形成一个近端凹槽7414;每个中空子部件7411的远端均包括沿中空子部件7411的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远端凸起7415,每个远端凸起7415的连接其近端和远端的边H呈曲线状,相邻两个远端凸起7415之间形成一个远端凹槽7416。支撑件741为由多个中空子部件7411首尾拼接形成的具有多个周向连续的波浪状切槽的管状体。切槽7412具有一定的宽度,优选地,切槽7412的宽度为0.01mm-0.3mm。切槽7412上,相邻两个类似U型结构的凸起的切痕的起点和终点位于支撑件741的同一圆周方向上。
优选地,每个近端凸起7413的连接其近端和远端的边G呈S型曲线状,且近端凸起7413的在近端的周向长度大于其在远端的周向长度,每个远端凸起7415的连接其近端和远端的边H呈S型曲线状,且远端凸起7415的在远端的周向长度大于其在近端的周向长度。每个中空子部件7411的近端均包括沿中空子部件7411的周向等间隔分布的多个近端凸起7413,每个近端凸起7413从近端至远端呈T型结构,从而相邻两个近端凸起7413之间形成一个T型且开口朝向近端的近端凹槽7414。每个中空子部件7411的远端均包括沿中空子部件7411的周向等间隔分布的多个远端凸起7415,每个远端凸起7415从远端至近端呈T型结构,从而相邻两个远端凸起7415之间形成一个T型且开口朝向远端的远端凹槽7416。
中空子部件7411近端凸起7413的数量等于同一中空子部件7411的远端凸起7415的数量,且中空子部件7411上的一个远端凹槽7416与同一中空子部件7411上的一个近端凸起7413对齐。如此,两个中空子部件7411中,一个中空子部件7411上多个T型的近端凸起7413与另一个中空子部件7411的多个T型的远端凹槽7416啮合,使得相互分离的两个中空子部件7411形成一种T型互锁的结构,由此,多个中空子部件7411拼接组合形成支撑件741。
由于各个相互分离的中空子部件7411由T型的近端凸起7413和T型的远端凹槽7416的啮合而相连,且各个中空子部件7411中近端凸起7413及远端凸起7415的连接其近端和远端的边G及边H的长度较直线型边的长度大,使得具有这种结构的支撑件741具有极大柔顺性的同时其中空子部件7411之间具有很高的支撑强度。基于现有技术中支撑件741亦可采用其他加工方式,如机械加工、铸造、粉末冶金等。
近端凸起7413的连接其近端和远端的S型边G中,其连接远端的点至S型边上具有最大弯曲度的点的曲线I的轴向长度为0.05mm-1.0mm,优选为0.1mm-0.5mm。为了避免T型结构的近端凸起7413和相应的远端凹槽7416在啮合时产生集中应力而影响支撑件741的疲劳寿命,T型结构的边缘可采用圆角过渡。
支撑件741由多个中空子部件7411首尾拼接形成且相邻两个中空子部件7411之间具有切槽7412的这一结构,使得支撑件741对应的管体部分具有更好的柔顺性,同时具有很高的支撑强度。
第九实施例
请参阅图18和图19,第九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撑件751的结构。
为了保证支撑件751的柔顺性,同时增强其中空子部件7511之间的连接强度,可将燕尾型结构和T型结构在同一中空子部件7511的近端的周向上进行混合交叉分布。保持切槽7512的宽度不变,则支撑件751的柔顺性保持不变,采用燕尾型结构和T型结构在近端的周向上混合交叉分布的中空子部件7511,与单纯采用燕尾型结构的中空子部件7311相比,能够有效地增加中空子部件7511之间的连接强度。支撑件751的轴向方向看去,燕尾型结构和T型结构的近端凸起7513间隔分布。燕尾型结构和T型结构的近端凸起7513在每个中空子部件7511的近端的周向上间隔分布。相邻的中空子部件7511中,一个中空子部件7511的燕尾型近端凸起7513和另一个中空子部件7511的燕尾型远端凹槽7516拼接,同样地,一个中空子部件75111的T型近端凸起7513和另一个中空子部件7511的T型结构远端凹槽7516拼接。参照该拼接方式,将多个中空子部件7511首尾拼接即可组合形成支撑件751。燕尾型结构和T型结构在同一中空子部件7511的近端的周向上的分布可任意设置,优选地,可以采用2个燕尾型结构和一个T型结构的分布,或者,采用2个T型结构和1个燕尾型结构的分布。
第十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疗器械,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输送鞘管。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输送鞘管,包括管体部分和设于管体部分中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多个首尾相拼接的中空子部件,每个所述中空子部件的近端均包括沿所述中空子部件的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近端凸起,相邻两个近端凸起之间形成一个近端凹槽;每个所述中空子部件的远端均包括沿所述中空子部件的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远端凸起,相邻两个远端凸起之间形成一个远端凹槽,所述中空子部件的近端凸起的数量等于同一所述中空子部件的远端凸起的数量,所述中空子部件上的一个所述远端凹槽与同一所述中空子部件上的一个所述近端凸起对齐,一个所述中空子部件上多个所述近端凸起与另一个所述中空子部件的多个所述远端凹槽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凸起的连接其近端和远端的斜边上设有近端凸部,和/或,所述远端凸起的连接其近端和远端的斜边上设有远端凹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鞘管,其特征在于,每个近端凸起从近端至远端的周向长度逐渐缩小,每个远端凸起从近端至远端的周向长度逐渐增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鞘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近端凸起的连接其近端和远端的边呈曲线状;每个所述远端凸起的连接其近端和远端的边呈曲线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凸起的连接其近端和远端的边呈S型曲线状,且所述近端凸起的在近端的周向长度大于其在远端的周向长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远端凸起的连接其近端和远端的边呈S型曲线状,且所述远端凸起的在远端的周向长度大于其在近端的周向长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部分包括:
外层管,包括连接管、管身及远端管,所述管身位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远端管之间,所述管身包括第一柔性管、间隔管以及第二柔性管,所述间隔管设于所述第一柔性管的远端与所述第二柔性管的近端之间,所述连接管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第二柔性管的硬度,所述间隔管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第二柔性管的硬度,所述第一柔性管受外力作用在第一平面内弯曲,所述第二柔性管受外力作用在第二平面内弯曲,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相交,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外层管中所述第一柔性管所在的区间段和/或所述第二柔性管所在的区间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管的硬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柔性管的硬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身还包括过渡管,
所述过渡管设于所述间隔管与所述第一柔性管之间,所述过渡管的硬度小于所述间隔管的硬度,所述过渡管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柔性管的硬度,
或,所述过渡管设于所述间隔管与所述第二柔性管之间,所述过渡管的硬度小于所述间隔管的硬度,所述过渡管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柔性管的硬度,
或,所述过渡管设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柔性管之间,所述过渡管的硬度小于所述连接管的硬度,所述过渡管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柔性管的硬度,
或,所述过渡管设于所述远端管与所述第二柔性管之间,所述过渡管的硬度小于所述远端管的硬度,所述过渡管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柔性管的硬度。
10.一种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器械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输送鞘管。
CN201911300548.7A 2019-12-17 2019-12-17 输送鞘管和医疗器械 Active CN1129718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0548.7A CN112971899B (zh) 2019-12-17 2019-12-17 输送鞘管和医疗器械
PCT/CN2020/126982 WO2021120917A1 (zh) 2019-12-17 2020-11-06 输送鞘管和医疗器械
US17/786,816 US20230028589A1 (en) 2019-12-17 2020-11-06 Delivery sheath and medical device
EP20900879.6A EP4079367A4 (en) 2019-12-17 2020-11-06 RELEASE LOCK AND MEDICAL DEVICE
CA3162237A CA3162237A1 (en) 2019-12-17 2020-11-06 Delivery sheath and medical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0548.7A CN112971899B (zh) 2019-12-17 2019-12-17 输送鞘管和医疗器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71899A true CN112971899A (zh) 2021-06-18
CN112971899B CN112971899B (zh) 2023-01-03

Family

ID=76342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00548.7A Active CN112971899B (zh) 2019-12-17 2019-12-17 输送鞘管和医疗器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7189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38337A1 (en) * 2017-08-24 2019-02-28 Tricares SAS DOUBLE ORIENTABLE SHEATH AND METHOD FOR DEPLOYING A MEDICAL DEVICE
CN208677657U (zh) * 2017-12-28 2019-04-02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肺减容植入体
US20190255290A1 (en) * 2018-02-22 2019-08-22 Scientia Vascular, Llc Microfabricated catheter having an intermediate preferred bending sec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38337A1 (en) * 2017-08-24 2019-02-28 Tricares SAS DOUBLE ORIENTABLE SHEATH AND METHOD FOR DEPLOYING A MEDICAL DEVICE
CN208677657U (zh) * 2017-12-28 2019-04-02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肺减容植入体
US20190255290A1 (en) * 2018-02-22 2019-08-22 Scientia Vascular, Llc Microfabricated catheter having an intermediate preferred bending se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71899B (zh) 2023-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46586A1 (en) Elastic introducer sheath
CN109567991B (zh) 输送鞘管
AU2001238270B2 (en) Delivery cathete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securing a surgical component to a vessel during a surgical procedure
EP2785257B1 (en) Tissue retractor stay
JP4395519B2 (ja) フランジ付閉塞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CN112971901B (zh) 输送鞘管和医疗器械
JPWO2015141395A1 (ja) カテーテル
JP6752816B2 (ja) 接続具、医療用クリップ装置および医療用クリップ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1134755B (zh) 支撑件和医疗器械
CN212141125U (zh) 可调弯鞘管
US9138218B2 (en) Tissue retractor stay
CN112004481A (zh) 重回导管
CN112971899B (zh) 输送鞘管和医疗器械
CN219109865U (zh) 切割管、鞘管及输送系统
US20230028589A1 (en) Delivery sheath and medical device
EP3398555B1 (en) Catcher
CN116269931A (zh) 输送内管、输送结构及介入手术输送系统
CN208677657U (zh) 肺减容植入体
CN112971872A (zh) 推送缆及推送系统
EP2575635B1 (en) Tissue retractor stay
US20230414356A1 (en) Device for heart repair
CN217723596U (zh) 医疗器械推送装置及医疗器械推送系统
JP2019055041A (ja) カテーテルおよび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CN116327438A (zh) 装载套管、人工瓣膜递送装置及人工瓣膜递送系统
CN116327440A (zh) 可调弯导管、以及人工瓣膜递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