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7611A - 一种可伸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伸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7611A
CN112967611A CN202110345464.6A CN202110345464A CN112967611A CN 112967611 A CN112967611 A CN 112967611A CN 202110345464 A CN202110345464 A CN 202110345464A CN 112967611 A CN112967611 A CN 1129676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groove
rod
transmission rod
sliding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54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67611B (zh
Inventor
张凯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4546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676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67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7611A/zh
Priority to US17/374,145 priority patent/US1162092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67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76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7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movable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伸缩装置,可伸缩装置包括可拉伸机构;可拉伸机构包括在同一第一平面内排布的若干连接部;相邻连接部之间可伸缩连接;至少三个连接部不共线排布。本发明中可拉伸机构能够实现在至少两个不共线的方向上进行同时拉伸或者同时伸缩,在应用中可拉伸机构能够对可拉伸显示面板进行支撑、并辅助可拉伸显示面板在其四周方向上进行拉伸,避免显示面板拉伸之后长宽比变化导致显示画面扭曲变形。

Description

一种可伸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伸缩装置。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自发光的特性。OLED显示技术与液晶显示技术相比,具有更轻薄、亮度高、功耗低、响应快、柔性好、发光效率高的优点,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显示技术的新需求。OLED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柔性、卷曲、可折叠等电子设备的研究。而目前柔性电子皮肤已经存在应用,可以拉伸变形的屏幕也正在研制,可伸缩屏幕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受到拉力作用时可以承受一定量的变形,在撤销拉力时又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可伸缩屏幕自身能够实现在其四周方向上进行拉伸和收缩。而现有技术中可折叠或者卷曲式显示装置仅能实现在一个方向上的拉伸。如何对可伸缩屏幕进行支撑,以利用其在四周方向上进行拉伸的特性,目前业内还没有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伸缩装置,以解决辅助可伸缩显示面板进行拉伸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伸缩装置,可伸缩装置包括可拉伸机构;
可拉伸机构包括在同一第一平面内排布的若干连接部;
相邻所述连接部之间可伸缩连接;
其中,至少三个所述连接部不共线排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伸缩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设置在可拉伸机构中至少三个连接部不共线排布,且相邻的连接部之间可伸缩连接,则本发明中可拉伸机构能够实现在至少两个不共线的方向上进行同时拉伸或者同时伸缩,在应用中可拉伸机构能够对可拉伸显示面板进行支撑、并辅助可拉伸显示面板在其四周方向上进行拉伸,能够保证拉伸前后显示画面比例变化较小,避免显示面板拉伸之后长宽比变化导致显示画面扭曲变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伸缩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伸缩装置中可拉伸机构的局部简化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切线A-A'位置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1示意的可伸缩装置的伸缩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拉伸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中可拉伸机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中可拉伸机构局部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中连接部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中连接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中连接部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中连接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中连接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1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中连接部示意图;
图13B为图13A中切线B-B'位置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3C为图13A中切线B-B'位置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中连接部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中连接部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中可拉伸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中连接部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中可拉伸机构局部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伸缩装置,设置可伸缩装置中的可拉伸机构能够实现在至少两个方向上进行伸缩,该两个方向为不相互平行的方向,也即该两个方向为不共线的方向,则可拉伸机构能够对可拉伸显示面板进行支撑,并辅助可拉伸显示面板在至少两个不共线的方向上进行拉伸或者收缩,以矩形可拉伸显示面板为例,则能够实现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双向拉伸。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伸缩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伸缩装置中可拉伸机构的局部简化示意图,图3为图1中切线A-A'位置处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1示意的可伸缩装置的伸缩状态示意图。
结合图1至图3来理解可伸缩装置的结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伸缩装置包括可拉伸机构00和可拉伸显示面板01。
如图2所示,可拉伸机构00包括在同一第一平面内排布的若干连接部10,也就是说,若干个连接部10排布在一个平面内,图2为局部俯视示意图,在示意图中纸面所在平面即为第一平面。相邻连接部10之间可伸缩连接;其中,至少三个连接部10不共线排布。不共线排布理解为不沿同一方向排布,如图中示意出了在第一平面内相互交叉的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二连接部10-2沿第一方向x排列,第二连接部10-2和第三连接部10-3沿第二方向y排列,则第一连接部10-1、第二连接部10-2和第三连接部10-3为不共线排布。图2中对于可拉伸机构00中的连接部10、以及连接部10之间的连接方式仅做简化示意。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0-1、第二连接部10-2和第三连接部10-3并非对可拉伸机构00中特定位置处的连接部的命名,这三个连接部的命名以及标示的位置仅为了示意出三个连接部不共线排布的排布方式。
如图3所示,可拉伸机构00支撑可拉伸显示面板01,可拉伸显示面板01位于若干连接部10所在第一平面的一侧。其中,可拉伸显示面板01的背离若干连接部10的一侧能够显示图像画面。
可拉伸机构00中相邻连接部10之间可伸缩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义的“可伸缩连接”是指两个结构相互连接,且该两个结构在某一特定方向上能够相对拉伸和收缩,也就是该两个结构在某一特定方向上整体的长度能够随拉伸而变大、且随收缩而变小。
相邻的连接部10之间可伸缩连接,则沿第一方向x上排布的连接部10之间拉伸和收缩,能够实现可拉伸机构00在第一方向x上的拉伸和收缩;相应的,沿第一方向x上排布的连接部10之间拉伸和收缩,能够实现可拉伸机构00在第二方向y上的拉伸和收缩。本发明中可拉伸机构能够实现在至少两个不共线的方向上进行同时拉伸或者同时伸缩,在应用中可拉伸机构能够对可拉伸显示面板进行支撑、并辅助可拉伸显示面板在其四周方向上进行拉伸。
图1中示意可伸缩装置的形状为矩形,可伸缩装置的形状适应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形状进行设计,能够保证显示的显示屏占比较大。图1实施例中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形状为矩形。图4示意了图1实施例提供的可伸缩装置的收缩和拉伸状态,如图4所示的,对于矩形形状的可拉伸显示面板来说,可拉伸机构能够辅助实现可拉伸显示面板01在其长边方向(图中第二方向y)上和短边方向(图中第一方向x)上同时拉伸,也能够辅助可伸缩显示面板01在长边方向上和短边方向上同时收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伸缩装置中,可拉伸显示面板也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本发明对于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对于圆形的可拉伸显示面板来说,可拉伸机构则能够辅助可拉伸显示面板在其四周方向上同时拉伸或者同时收缩。在此不再附图示意。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可拉伸机构00带动可拉伸显示面板01向其四周方向上拉伸,在拉伸之后,可拉伸显示面板01在其所在平面内的面积变大,相应的其显示区域的面积被拉伸变大。对于矩形形状的可拉伸显示面板01来说,即实现其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的同时拉伸,也可以说是双向拉伸,能够避免显示面板拉伸之后,长宽比变化导致显示画面扭曲变形。对于其他形状的可拉伸显示面板也可以参照理解,在拉伸应用的场景中,能够保证拉伸前后显示画面比例变化较小,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种实施例中,可伸缩装置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发送一条控制指令以控制可拉伸显示面板01的拉伸。对于矩形形状的可伸缩装置来说,也就是,可拉伸显示面板01在其长边方向上的拉伸和在其短边方向上的拉伸由同一条控制指令控制。
对于矩形形状的可伸缩装置来说,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控制器发送两条控制指令以控制可拉伸显示面板01的拉伸,其中,一条指令控制可拉伸显示面板01在其长边方向上拉伸,另一条指令控制可拉伸显示面板01在其短边方向上拉伸。也即,可拉伸显示面板在长边方向上的伸缩状态和短边方向上的伸缩状态可以单独控制。
具体的,可伸缩装置还包括连接杆,连接部之间通过连接杆可伸缩连接。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拉伸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图5仅为了示意相邻的两个连接部10之间实现可伸缩连接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图5中连接部10的形状仅作示意性表示,在下述具体实施例中再对连接部10的可选实施方式进行示意说明。
如图5所示,相邻的两个连接部10之间通过连接杆20可伸缩连接。其中,连接部10包括滑槽30,连接杆20的一端位于滑槽30内并可沿着滑槽30的延伸方向滑动,其中,滑槽30延伸方向为彼此连接的连接杆20和连接部10之间的可伸缩方向,图中示意的方向e即为相邻的两个连接部10之间的可伸缩方向。连接杆20的两端分别在相邻的两个连接部10的两个滑槽30内滑动,以实现相邻的两个连接部10之间相对运动,从而实现相邻的连接部10之间的拉伸和收缩。再通过设置至少三个连接部10在第一平面内不共线连接,能够实现可拉伸机构在至少两个不共线的方向上进行同时拉伸或者同时伸缩,以实现对可拉伸显示面板进行支撑。
图5实施例中示意连接部具有滑槽,连接杆的一端位于滑槽内,通过连接杆与连接部之间的滑动连接以实现相邻两个连接部之间可伸缩连接。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彼此连接的连接杆和连接部中:连接杆包括滑槽,连接部包括滑动部,滑动部位于滑槽内并可沿着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对于连接杆和滑动部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参考图5进行理解。
具体的,继续参考图2所示的,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20a;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二连接部10-2通过第一连接杆20a在第一方向x上可伸缩连接。其中,第一方向x位于第一平面内。也就是说,第一连接杆20a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x,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的连接部10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20a可伸缩连接,从而能够实现可拉伸机构在第一方向x上的拉伸和收缩功能,进而通过可拉伸机构承载和辅助可拉伸显示面板在第一方向x上进行拉伸和收缩。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的,连接杆包括第二连接杆20b,第三连接部10-3与第二连接部10-2通过第二连接杆20b在第二方向y上可伸缩连接;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交叉,第二方向y位于第一平面内。也就是说,第二连接杆20b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y,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的连接部10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20b可伸缩连接,能够实现可拉伸机构在第二方向y上的拉伸和收缩功能,从而能够通过可拉伸机构承载和辅助可拉伸显示面板在第二方向y上和第一方向x上同时进行拉伸或者同时收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于一个第二连接部来说: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之间的伸缩状态和该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的伸缩状态不相联动。
具体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中可拉伸机构局部示意图。如图6所示,连接部10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0a和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0b,第一延伸部10a和第二延伸部10b交叉。图中示意在第一延伸部10a的两端和第二延伸部10b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槽30,连接杆20的一端位于滑槽30内实现连接杆20与连接部10之间可伸缩连接。其中,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二连接部10-2通过第一连接杆20a在第一方向x上可伸缩连接,第二连接部10-2和第三连接部10-3通过第二连接杆20b在第二方向y上可伸缩连接。该实施方式中,与第二连接部10-2连接的第一连接杆20a和第二连接杆20b之间不通过其它可运动的结构相关联。则对于一个第二连接部10-2来说,其与第一连接部10-1的伸缩状态和其与第三连接部10-3的伸缩状态可以相互独立进行,也就是说可拉伸机构00在第一方向x上的伸缩状态和在第二方向y上的伸缩状态可以相互独立进行。该实施方式提供的可伸缩装置,在一种应用场景中,可拉伸机构00在第一方向x上和在第二方向y上同时拉伸或者同时收缩,从而辅助可伸缩显示面板01实现双向拉伸。在另一种应用场景中,可拉伸机构00在第一方向x上拉伸或收缩、或者在第二方向y上拉伸或收缩,从而辅助可伸缩显示面板01实现单向拉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杆20a与第二连接杆20b的延伸方向不同;对于一个第二连接部10-2来说:第二连接部10-2与第三连接部10-3之间的伸缩状态和该第二连接部10-2与第一连接部10-1之间的伸缩状态相联动。也就是说可拉伸机构00在第一方向x上的伸缩状态和在第二方向y上的伸缩状态相互关联。通过控制可拉伸机构00在第一方向x上的伸缩状态能够同时实现控制其在第二方向y上的伸缩状态。在实现对可伸缩显示面板10双向拉伸或者收缩的应用中,不需要对可拉伸机构00在第一方向x上的伸缩状态和在第二方向y上的伸缩状态分别进行控制,能够简化控制方式。
具体的,在一种实施例中,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中可拉伸机构局部示意图。如图7所示,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二连接部10-2通过第一连接杆20a在第一方向x上可伸缩连接,第二连接部10-2和第三连接部10-3通过第二连接杆20b在第二方向y上可伸缩连接。其中,对于一个第二连接部10-2来说:第二连接部10-2与第二连接杆20b之间的拉伸带动该第二连接部10-2与第一连接杆20a之间的拉伸;和/或第二连接部10-2与第二连接杆20b之间的收缩带动该第二连接部10-2与第一连接杆20a之间的收缩。如图7中示意的,第二连接杆20b通过连接部中的传动结构CC与第一连接杆20a相连接。传动结构CC使得通过传动结构CC相连接的两个部件的运动状态相关联。也就是说,第二连接杆20b在运动时,会通过传动结构CC带动第一连接杆20a运动。图7中示意的传动结构CC包括八个传动杆,对于这种传动结构CC的传动方式将在下述具体实施例中进行说明。
以拉伸状态为例,第二连接杆20b向远离第二连接部10-2的中心(图中未标示,可以理解为在第一平面内连接部的几何中心)的方向运动时,能够带动第一连接杆20a向远离第二连接部10-2的中心的方向运动。相应的,第二连接杆20b向靠近第二连接部10-2的中心的方向运动时,能够带动第一连接杆20a向靠近第二连接部10-2的中心的方向运动。则通过在第二方向y排列的连接部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20b相连接,在第一方向x排列的连接部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20a相连接,能够实现可拉伸机构00在第一方向x上拉伸和第二方向y上的拉伸同时进行,或者可拉伸机构00在第一方向x上收缩和第二方向y上的收缩同时进行,从而能够通过可拉伸机构00承载和辅助可拉伸显示面板01在其四周方向上的拉伸或者收缩。
本发明实施例还对连接部的具体结构进行设计,以实现可拉伸机构在第一方向上伸缩状态和第二方向上伸缩状态相关联。下面实施例对连接部的具体结构、以及连接部和连接杆之间的可伸缩运动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具体的,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传动杆对,传动杆对包括两个延伸方向不同、且相互铰接的传动杆,两个传动杆的一端相互转动连接,两个传动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一连接杆和一个第二连接杆。传动杆对作为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传动结构,当第二连接杆带动传动杆对中与其连接的一个传动杆进行运动时,由于传动杆对中的两个传动杆相互连接,则另一个传动杆也会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连接杆进行运动,从而实现连接部与第二连接杆之间的伸缩状态与该连接部与第一连接杆之间的伸缩状态相关联。
具体的,连接部还包括转接部件,转接部件使得结构之间相互转动、且相互转动的轴向垂直于第一平面。可选的,转接部件包括转轴,一个传动杆对中的两个传动杆通过转轴铰接,利用转轴连接的两个传动杆能够实现在第一平面内相对转动,其中,转轴的轴向垂直于第一平面。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中连接部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连接部10中的传动杆对40D包括两个传动杆40,传动杆4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对于一个传动杆对40D来说:两个传动杆40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转接部件51彼此转动连接,两个传动杆40的第二端分别与不同的连接杆相连接。图8中示意,一个传动杆40的第二端连接一个第一连接杆20a,另一个传动杆40的第二端连接一个第二连接杆20b,其中,第一连接杆20a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x,第二连接杆20b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y。传动杆对40D作为第一连接杆20a与第二连接杆20b之间的传动结构,实现连接部与第二连接杆20b之间的伸缩状态与该连接部与第一连接杆20a之间的伸缩状态相关联。
继续参考图8中示意的,连接部10包括滑槽,滑槽包括第一滑槽61、第二滑槽62和第三滑槽63;转接部件还包括第二转接部件52和第三转接部件53。对于一个传动杆对40D:第一转接部件51限位在第三滑槽63内、带动两个传动杆40的第一端沿第三滑槽63进行滑动;一个传动杆40的第二端与第一连接杆20a通过第二转接部件52相连接,第二转接部件52限位在第一滑槽61内、带动传动杆40的第二端沿第一滑槽61进行滑动;另一个传动杆40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杆20b通过第三转接部件53相连接,第三转接部件53限位在第二滑槽62内、带动传动杆40的第二端沿第二滑槽62进行滑动。通过转接部件实现传动杆与传动杆之间、以及传动杆与连接杆之间的转动连接,转接部件连接的两个结构之间能够在第一平面内相对转动,该实施方式将转接部件限位在相应的滑槽内,并通过对滑槽进行设计,能够实现与同一个连接部连接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相联动,进而实现可拉伸机构在第一方向上的伸缩状态与其在第二方向上的伸缩状态相关联。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中连接部的局部示意图,图9中示意出了一个传动杆对40D中的两个传动杆40、与传动杆对40D中两个传动杆40分别连接的第一连接杆20a和第二连接杆20b、以及连接部中的第一滑槽61、第二滑槽62和第三滑槽63。该实施方式中,第一转接部件51限位在第三滑槽63内、带动两个传动杆40的第一端沿第三滑槽63进行滑动;一个传动杆40的第二端与第一连接杆20a通过第二转接部件52相连接,第二转接部件52限位在第一滑槽61内、带动传动杆40的第二端沿第一滑槽61进行滑动;另一个传动杆40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杆20b通过第三转接部件53相连接,第三转接部件53限位在第二滑槽62内、带动传动杆40的第二端沿第二滑槽62进行滑动。该实施方式能够实现与同一个连接部连接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相联动,进而实现可拉伸机构在第一方向上的伸缩状态与其在第二方向上的伸缩状态相关联。
具体的,继续参考上述图8所示的,第一滑槽61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滑槽62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三滑槽63沿第三方向z延伸,第三方向z和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均交叉;第三滑槽63位于第一滑槽61和第二滑槽62之间,三个滑槽呈发散状排列且三个滑槽的延长线汇聚于一中心点O。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滑槽61和第二滑槽62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则将与第一连接杆20a连接的第二转接部件52限位在第一滑槽61内,将与第二连接杆20b连接的第三转接部件53限位在第二滑槽62内,第二连接杆20b带动第三转接部件53在第二方向y上运动时,能够通过传动杆对40D带动第二转接部件52在第一方向x上运动,从而实现与同一个连接部相连接的两个延伸方向不同的连接杆之间相关联,进而实现不共线连接的至少三个连接部在第一方向x上的伸缩状态和在第二方向y上的伸缩状态相关联。
在可拉伸机构00中多个连接部呈阵列排布,对于一个连接部10来说,其通过第一连接杆20a和在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连接部10可伸缩连接,其通过第二连接杆20b和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连接部10可伸缩连接。通过不共线排布的三个连接部中的第二连接部10-2中的传动杆对40D与连接杆之间的传动方式来说明连接部与连接杆之间的伸缩方式。
结合参考图7和图8进行理解,一个传动杆对40D包括传动杆40-1和传动杆40-2共两个传动杆。对于一个第二连接部10-2来说:第二连接杆20b带动与其连接的传动杆40-2的第二端沿第二滑槽62向远离中心点O的方向运动,实现第二连接部10-2和第二连接杆20b之间的拉伸;传动杆40-2的第二端向远离中心点O的方向运动带动该传动杆40-2的第一端和另一个传动杆40-1的第一端沿第三滑槽63向远离中心点O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该另一个传动杆40-1的第二端沿第一滑槽61向远离中心点O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与该另一个传动杆40-1连接的第一连接杆20a向远离中心点O的方向运动,实现第二连接部10-2与第一连接杆20a之间的拉伸。也就是说,连接部与第二连接杆20b之间的拉伸能够带动该连接部与第一连接杆20a之间的拉伸,通过设置可拉伸机构00中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的连接部10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20a可伸缩连接,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的连接部10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20b可伸缩连接,能够实现可拉伸机构在第二方向y上的拉伸时带动其在第一方向x上的拉伸,也就是可拉伸机构在第一方向x上的拉伸和第二方向y上的拉伸同时进行。
第二连接杆20b带动与其连接的传动杆40-2的第二端沿第二滑槽62向靠近中心点O的方向运动,实现第二连接部10-2和第二连接杆20b之间的收缩;传动杆40-2的第二端向靠近中心点O的方向运动带动该传动杆40-2的第一端和另一个传动杆40-1的第一端沿第三滑槽63向靠近中心点O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该另一个传动杆40-1的第二端沿第一滑槽61向靠近中心点O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与该另一个传动杆40-1连接的第一连接杆20a向靠近中心点O的方向运动,实现第二连接部10-2与第一连接杆10a之间的收缩。也就是说,连接部与第二连接杆20b之间的收缩能够带动该连接部与第一连接杆20a之间的收缩,通过设置可拉伸机构00中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的连接部10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20a可伸缩连接,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的连接部10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20b可伸缩连接,能够实现可拉伸机构在第二方向y上的收缩时带动其在第一方向x上的收缩,也就是可拉伸机构在第一方向x上的收缩和第二方向y上的收缩同时进行。
通过上述说明可以知道,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可拉伸机构00在第一方向x上的伸缩状态和在第二方向上的伸缩状态相联动,可拉伸机构00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同时拉伸,或者同时收缩。应用中能够避免显示面板拉伸之后,长宽比变化导致显示画面扭曲变形。而且不需要对可拉伸机构00在第一方向x上的伸缩状态和在第二方向y上的伸缩状态分别进行控制,能够简化控制方式。
继续参考图8所示的,对于一个传动杆对40D:两个传动杆40在第一平面内相互转动形成的靠近中心点O的夹角为θ,其中,0°<θ<180°。夹角θ满足一定范围能够使得传动杆对40D中的两个传动杆40、以及与这两个传动杆40分别连接的两个连接杆20在第一平面内排布成类似W形状,实现延伸方向不同的第一连接杆20a和第二连接杆20b之间通过传动杆对40D进行传动,同时也能够保证能够拉伸和收缩同等长度范围时连接部自身占据的空间较小。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部包括至少三个传动杆对;传动杆对中两个传动杆的两个第二端分别与其他传动杆对中传动杆的第二端通过转接部件相连接,且属于两个传动杆对的两个传动杆通过转接部件与连接杆相连接。该种设置方式能够实现在第一平面内一个连接部在其四周方向上与多个连接部可伸缩连接,使得多个连接部构成能够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同时拉伸或同时收缩的可拉伸机构。
具体的,在一种实施例中,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中连接部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连接部10包括三个传动杆对40D,传动杆对40D中的两个传动杆40的两个第一端通过转接部件(未标示)转动连接,且传动杆对40D中的两个传动杆40的第二端分别与其他传动杆对40D中的传动杆40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且传动杆40的第二端通过转动部件(未标示)与连接杆20转动连接。图10中虚线圈出的区域为与图8实施例示意的结构类似的结构单元Y。图10实施例中,一个连接部10可以与三个连接杆20-1、连接杆20-2和连接杆20-3相连接,连接杆20-1、连接杆20-2和连接杆20-3延伸方向均不同。图10中示意出滑槽的延长线汇聚于一中心点O,在连接杆20-1向远离中心点O的方向运动时,连接杆20-1会带动与其连接的两个传动杆对40D中的传动杆40在相应的滑槽内向远离中心点O的方向运动,进而再分别带动连接杆20-2和连接杆20-3均向远离中心点O的方向运动,实现三个连接杆均与连接部10之间成拉伸状态。该实施方式能够实现连接杆20-1与连接部10的伸缩状态、连接杆20-2与连接部10的伸缩状态、以及连接杆20-3与连接部10的伸缩状态,三种伸缩状态相关联。对于三个连接杆与连接部10的收缩状态可参照进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中连接部的局部示意图,如图11所示,连接部10包括四个传动杆对40D;滑槽包括两个第一滑槽61、两个第二滑槽62和四个第三滑槽63;其中,八个滑槽的延长线均汇聚于中心点O,第一滑槽61和第二滑槽62间隔设置,且在相邻的第一滑槽61和第二滑槽62之间设置一个第三滑槽63。其中,连接属于两个传动杆对40D的两个传动杆40的一部分转接部件50a限位在第一滑槽61内;连接属于两个传动杆对40D的两个传动杆的另一部分转接部件50b限位在第二滑槽62内;在第一平面内,相互连接且属于两个传动杆对40D的两个传动杆40在背离中心点O的一侧形成的夹角为α,其中,180°≥α>90°,图11实施例中包括四个夹角α,图中仅标示出了一个α。
该实施方式中,与同一个连接部相连的两个连接杆20之间通过传动杆对40D进行传动,图中虚线圈出的区域为与图8实施例示意的结构类似的结构单元Y。图11实施例中可以划定出四个结构单元Y,相邻的两个结构单元Y共用部分结构(共用第一滑槽61或者共用第二滑槽62),而每一个结构单元Y中均包括一个第三滑槽63,所以图11实施例方式中包括四个第三滑槽63,且四个第三滑槽63的延伸方向不完全相同。具体的,四个第三滑槽63中两个第三滑槽63的延伸方向在第一平面内的同一条直线上,另外两个第三滑槽63的延伸方向在第一平面内的同一条直线上。对于一个结构单元Y中连接杆20与传动杆40之间的传动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图8实施例中的说明进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考图11所示的,在第一平面内,第一滑槽61和与其相邻的第三滑槽63之间的夹角为γ1,第二滑槽62和与其相邻的第三滑槽63之间的夹角为γ2,其中,∣γ1-γ2∣≤10°。具体的,夹角γ1和夹角γ2之间的大小关系影响一个传动杆对40D中两个传动杆40的长度大小,进而会影响通过该传动杆对40D进行传动的两个连接杆20在其各自延伸方向上的滑动位移。也即通过调整夹角γ1和夹角γ2之间的大小关系,能够控制第二连接杆20b向远离中心点O的方向移动距离d2带动第一连接杆20a向远离中心点O的方向移动距离d1,其中距离d2与距离d1的大小关系和夹角γ1与夹角γ2相关。在应用中通过设置多个连接部阵列排布,能够实现控制可拉伸机构00在第一方向x上和第二方向y上同时拉伸时,在两个方向上的拉伸比例,以满足不同形状和不同尺寸的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应用,使得可拉伸显示面板在拉伸前后显示画面比例变化较小或者不变,确保视觉体验佳。
具体的,在一种实施例中,γ1=γ2,也即在考虑工艺误差范围内,夹角γ1和夹角γ2的角度大小差异较小,从而能够设置一个传动杆对40D中两个传动杆40的长度基本相同,在制作时传动杆40尺寸基本相同,制作工艺简单。而且,四个传动杆对40D组成的结构在第一平面内为轴对称结构,在连接部与连接杆之间进行拉伸或者收缩时,各个传动杆受力相对均匀,连接部结构整体稳定性较高。
具体的,在第一平面内,第一滑槽61的延伸方向和第二滑槽62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参考图11示意的连接部的结构,第一滑槽61的延伸方向和第二滑槽62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也即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互垂直,在应用中,图11实施例中的连接部与四个连接杆20可伸缩连接,在四个连接杆20中,两个连接杆20分别与限位在两个第一滑槽61内的两个不同转接部件相连接,另外两个连接杆20分别与限位在两个第二滑槽62内的两个不同的转接部件相连接。也即,一个连接部的两侧与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两个第一连接杆20a可伸缩连接,且该连接部的另外两侧与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两个第二连接杆20b可伸缩连接,则实现可拉伸机构00内在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连接部之间可伸缩,且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连接部之间可伸缩,且两个方向上的伸缩状态相关联,从而实现可拉伸机构00在第一平面内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同时拉伸或者同时收缩,以满足对可伸缩显示面板伸缩状态的支撑,并保证可伸缩显示面板的拉伸或者收缩时四周方向上受力相对均匀。
对于由图11实施例提供的连接部组成的可拉伸机构的结构可以参考上述图7实施例中的示意。
具体的,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中连接部的局部示意图,如图12所示,连接部包括五个传动杆对40D;图中虚线圈出的区域为与图8实施例示意的结构类似的结构单元Y。图12实施例中可以划定出五个结构单元Y,相邻的两个结构单元Y共用部分结构(共用第一滑槽61或者共用第二滑槽62),而每一个结构单元Y中均包括一个第三滑槽63,所以图12实施例方式中包括五个第三滑槽63,且五个第三滑槽63的延伸方向不相同。图12实施例中的连接部共包括十个滑槽,十个滑槽的延长线均汇聚于中心点O。其中,连接属于两个传动杆对40D的两个传动杆40的一部分转接部件限位在第一滑槽61内;连接属于两个传动杆对40D的两个传动杆的另一部分转接部件限位在第二滑槽62内;在第一平面内,相互连接且属于两个传动杆对40D的两个传动杆40在背离中心点O的一侧形成的夹角为α,其中,180°≥α>90°,图12实施例中包括五个夹角α,图中仅标示出了一个α。图12实施例中对于一个结构单元Y中连接杆20与传动杆40之间的传动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图8实施例中的说明进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该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平面内,一个连接部在其四周方向上可以最多与五个延伸方向不同的连接杆20可伸缩连接,则连接部能够在其周围五个方向上与相应相邻的连接部可伸缩连接,通过对可拉伸机构中连接部的排布方式进行设计,能够实现在第一平面内可拉伸机构在其四周方向上的伸缩。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参考图9所示的,第一滑槽61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滑槽62和第三滑槽63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二滑槽62和第三滑槽63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且第一滑槽61位于第三滑槽63和第二滑槽62的同一侧。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滑槽61和第二滑槽62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则将与第一连接杆20a连接的第二转接部件52限位在第一滑槽61内,将与第二连接杆20b连接的第三转接部件53限位在第二滑槽62内,第二连接杆20b带动第三转接部件53在第二方向y上运动时,能够通过传动杆对40D带动第二转接部件52在第一方向x上运动,从而实现与同一个连接部相连接的两个延伸方向不同的连接杆之间相关联,进而实现不共线连接的至少三个连接部在第一方向x上的伸缩状态和在第二方向y上的伸缩状态相关联。
图9实施例中示意第二滑槽62和第三滑槽63相贯通,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二滑槽62和第三滑槽63不相贯通,在此不再附图示意。
具体的,通过不共线排布的三个连接部中的第二连接部10-2中的传动杆对40D与连接杆之间的传动方式来说明连接部与连接杆之间的伸缩方式。
参考图9进行理解,一个传动杆对40D包括传动杆40-1和传动杆40-2共两个传动杆。对于一个第二连接部10-2来说:第二连接杆20b带动与其连接的传动杆40-2的第二端沿第二滑槽62向远离第三滑槽63的方向运动,实现第二连接部10-2和第二连接杆20b之间的拉伸;传动杆40-2的第二端向远离第三滑槽63的方向运动带动该传动杆40-2的第一端和另一个传动杆40-1的第一端沿第三滑槽63向靠近第二滑槽62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该另一个传动杆40-1的第二端沿第一滑槽61向远离第三滑槽的方向运动,实现第二连接部10-2与第一连接杆之间的拉伸。也就是说,连接部与第二连接杆20b之间的拉伸能够带动该连接部与第一连接杆20a之间的拉伸,通过设置可拉伸机构00中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的连接部10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20a可伸缩连接,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的连接部10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20b可伸缩连接,能够实现可拉伸机构在第二方向y上的拉伸时带动其在第一方向x上的拉伸,也就是可拉伸机构在第一方向x上的拉伸和第二方向y上的拉伸同时进行。
第二连接杆20b带动与其连接的传动杆40-2的第二端沿第二滑槽向靠近第三滑槽63的方向运动,实现第二连接部10-2和第二连接杆20b之间的收缩;传动杆40-2的第二端向靠近第三滑槽63的方向运动带动该传动杆40-2的第一端和另一个传动杆40-1的第一端沿第三滑槽63向远离第二滑槽62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该另一个传动杆40-1的第二端沿第一滑槽61向靠近第三滑槽63的方向运动,实现第二连接部10-2与第一连接杆20a之间的收缩。也就是说,连接部与第二连接杆20b之间的收缩能够带动该连接部与第一连接杆20a之间的收缩,通过设置可拉伸机构00中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的连接部10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20a可伸缩连接,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的连接部10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20b可伸缩连接,能够实现可拉伸机构在第二方向y上的收缩时带动其在第一方向x上的收缩,也就是可拉伸机构在第一方向x上的收缩和第二方向y上的收缩同时进行。
具体的,在一种实施例中,图1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中连接部示意图。图13B为图13A中切线B-B'位置处一种截面示意图。如图13A所示,连接部包括至少两个传动杆对40D,分别为传动杆对40D-1和传动杆对40D-2,在第一平面内,两个传动杆对40D沿轴线ZX反向对称设置,轴线ZX为第三滑槽63与第二滑槽62之间的中心对称线,其中,反向对称理解为一个传动杆对40D旋转一定角度后与另一个传动杆对40D关于轴线ZX对称。滑槽包括两个第一滑槽61、两个第二滑槽62和两个第三滑槽63;两个第一滑槽61在第二方向y上分别位于第二滑槽62和第三滑槽63的两侧;与传动杆对40D-1配合的第二滑槽62和与另一个传动杆对40D-2配合的第三滑槽63位于第一滑槽61的同一侧。
该实施方式中,由于与两个传动杆对40D分别配合的第二滑槽62和第三滑槽63位于第一滑槽61的同一侧,则在图13A俯视图中第二滑槽62和第三滑槽63存在交叠,也即,第二滑槽62和第三滑槽63在垂直于第一平面的方向上存在交叠。为了保证两个传动杆对40D均能够传动相应的连接杆20,则在第一滑槽61的一侧,设置第二滑槽62位于第三滑槽63之上,那么在第一滑槽61的另一侧,设置第二滑槽62位于第三滑槽63的下方。
如图13B中截面图示意的,在该侧第二滑槽62和第三滑槽63交叠,传动杆对40D-2中的一个传动杆40和连接杆20转动连接的第三转动部件53-1限位在第二滑槽62内,以便带动连接杆20和该传动杆40沿第二滑槽62滑动。另一个传动杆对40D-1中的两个传动杆40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部件51-1限位在第三滑槽63内,以便带动该两个传动杆40的第一端沿第三滑槽63滑动。该实施方式中,第三滑槽63位于第二滑槽的下方,图13B中还示意出了开孔90,开孔90用于容纳传动杆40以便使其第一端能够与限位在第三滑槽63内的第一转动部件51-1相连接,并且开孔90与第三滑道63延伸方向相同以便传动杆40能够在连接杆20的带动下进行运动。
图13B仅示意了第二滑槽62和第三滑槽63交叠设置时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结构。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图13C为图13A中切线B-B'位置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如图13C所示,第二滑槽62和第三滑槽63相当于分别设置在滑槽所在主体结构的上下两侧,也可以说,第二滑槽62和第三滑槽63分别设置在滑槽所在主体结构的正反两面。此种设置方式能够便于将第三转动部件53-1限位在第二滑槽62内,也便于将第一转动部件51-1限位在第三滑槽63内,并且第三转动部件53-1带动传动杆40进行运动、第一转动部件51-1带动传动杆40进行运动不会相互干扰。
该实施方式中,两个传动杆对40D各自与相应的两个连接杆之间的传动方式可以参照图9实施例对应的说明进行理解。通过设置两个传动杆对40D沿轴线反向对称,能够实现一个连接部最多与四个连接杆可伸缩连接,且这四个连接杆20中两两延伸方向相同,其中,与一个连接部相连的四个连接杆20中,两个连接杆20沿第一方向x延伸,另外两个连接杆20沿第二方向y延伸。从而能够实现可拉伸机构00内,在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连接部之间可伸缩,且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连接部之间可伸缩,且通过一个传动杆对传动的两个连接杆分别在两个方向上的伸缩状态相关联,从而实现可拉伸机构00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同时拉伸或者同时收缩,以满足对可伸缩显示面板的支撑。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的设置方式与图13A实施例不同。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中连接部示意图,如图14所示,连接部包括两个传动杆对40D,分别为传动杆对40D-1和传动杆对40D-2。在第一平面内,两个传动杆对40D呈反向对称设置,滑槽包括两个第一滑槽61、两个第二滑槽62和两个第三滑槽63;两个第一滑槽61在第二方向y上分别位于第二滑槽62和第三滑槽63的两侧。与传动杆对40D-1配合的第二滑槽62和与传动杆对40D-2配合的第三滑槽63位于两个第一滑动61的同一侧,且与传动杆对40D-1配合的第二滑槽62和与传动杆对40D-2配合的第三滑槽63在第一平面内平行排列,而且与传动杆对40D-1配合的第三滑槽63和与传动杆对40D-2配合的第二滑槽62也在第一平面内平行排列。该实施方式中第二滑槽62和第三滑槽63均在第一平面内排列,有利于减小可拉伸机构的厚度,进而有利于可伸缩装置整体厚度的减薄。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置图14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互垂直,也即第一滑槽61的延伸方向和第二滑槽62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则图14实施例示意的连接部通过阵列排布能够实现可拉伸机构在第一平面内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进行拉伸或者收缩,以满足对可伸缩显示面板伸缩状态的支撑,并保证可伸缩显示面板的拉伸或者收缩时四周方向上受力相对均匀。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中连接部示意图,如图15所示,连接部包括两个传动杆对40D,在第一平面内,两个传动杆对40D呈反向对称设置,滑槽包括两个第一滑槽61、两个第二滑槽62和两个第三滑槽63,其中,第一滑槽61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滑槽62和第三滑槽63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均位于第一平面内,且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形成非直角夹角。一个连接部能够最多与四个连接杆20可伸缩连接,且四个连接杆20中两个连接杆20沿第一方向x延伸,另外两个连接杆20沿第二方向y延伸。通过对可拉伸机构00中连接部的排布方式进行设计,能够实现可拉伸机构00在第一方向x上的伸缩状态和在第二方向y上的伸缩状态相联动,进而对可拉伸显示面板01的伸缩进行支撑。
在一种实施例中,以图13示意的连接部的结构为例,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中可拉伸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第一平面内连接部10呈阵列排布,在连接部阵列中,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的两个连接部10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20a可伸缩连接,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的两个连接部10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20b可伸缩连接。
进一步的,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中连接部示意图,如图17所示,连接部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杆,图中以连接部包括两个辅助杆进行示意,两个辅助杆分别为第一辅助杆71和第二辅助杆72;第一辅助杆71的第一端与传动杆对40D-1中的传动杆40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转接部件51相连接;第一辅助杆71的第二端与另一个传动杆对40D-2中与第一连接杆20a相连的传动杆40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转接部件52相连接。第二辅助杆72的第一端与一个传动杆对40D-2中的传动杆40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转接部件51相连接;第二辅助杆72的第二端与另一个传动杆对40D-1中与第一连接杆20a相连的传动杆40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转接部件52相连接。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辅助杆实现两个传动杆对40D之间相互关联,不仅能够实现一个传动杆对40D传动的延伸方向不同的两个连接杆与同一连接部之间伸缩状态相关联,而且能够实现通过两个传动杆对40D分别进行传动的两个连接杆与同一连接部之间伸缩状态相关联,而且能够使得连接部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将多个连接部的排布方式进行设计能够实现可拉伸机构00在第一方向上的伸缩状态与其在第二方向上的伸缩状态相关联。
具体的,在可拉伸机构中多个连接部阵列排布;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中可拉伸机构局部示意图。如图18所示,在可拉伸机构中多个连接部10阵列排布,图中示意出了可拉伸机构的边缘部分区域。其中,位于阵列边缘的连接部(图中标示的连接部10-11)的远离阵列中心的一侧无分支,也就是说,连接部10-11在远离阵列中心的一侧不设置有传动结构(比如传动杆对);位于非阵列边缘的连接部(图中标示的连接部10-12)与相邻连接部10通过连接杆20相连接。图中并未标示出阵列中心,对于阵列中心的理解可以参考图形中心,比如可拉伸机构为规则图形时,阵列中心为第一平面内可拉伸机构图形的几何中心。
图18中连接部以上述图12示意的连接部的结构进行示意,该实施方式同样适用于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连接部的结构,在连接部阵列排布方式可以参照图18进行理解,在此不再附图示意。
在一种实施例中,可拉伸机构中多个连接部在第一平面内阵列排布形成矩形结构。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可拉伸机构中多个连接部在第一平面内阵列排布形成圆形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可拉伸机构中多个连接部的排布方式进行设计以适应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形状,对可拉伸显示面板进行支撑。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伸缩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9所示,可伸缩装置还包括辅助伸缩结构02,可拉伸显示面板01通过辅助伸缩结构02与可拉伸机构00相连接;其中,在可拉伸显示面板01所在平面上,辅助伸缩结构02与可拉伸显示面板01的连接位点均匀分布。在应用中,可拉伸机构10的伸缩运动带动辅助伸缩结构02进行伸缩运动,进而辅助伸缩结构02通过与可拉伸显示面板01均匀连接的位点辅助可拉伸显示面板01均匀拉伸或者均匀收缩,以使得伸缩过程中可拉伸显示面板01各个位置均匀受力,避免局部位置承受拉伸应力过大导致面板中电路器件受损而显示异常。
可选的,辅助伸缩结构02的制作材料包括弹性材料,辅助伸缩结构02用于在可拉伸机构00带动可拉伸显示面板01进行拉伸和收缩时,使得可拉伸显示面板01均匀受力。
在一种实施例中,辅助伸缩结构02与在第一平面内的可拉伸机构00的四周边框的多个位点均匀固定,可拉伸机构00的伸缩带动辅助伸缩结构02伸缩,进而带动可拉伸显示面板01进行伸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3)

1.一种可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装置包括可拉伸机构;
所述可拉伸机构包括在同一第一平面内排布的若干连接部;
相邻所述连接部之间可伸缩连接;
其中,至少三个所述连接部不共线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平面一侧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可拉伸机构支撑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装置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部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可伸缩连接;
其中,彼此连接的所述连接杆和所述连接部中,一者包括滑槽、另一者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滑槽内并可沿着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
所述滑槽延伸方向为可伸缩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在第一方向上可伸缩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二连接杆;
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二连接杆在第二方向上可伸缩连接;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来说: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的伸缩状态和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伸缩状态不相联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延伸方向不同;
对于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来说: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的伸缩状态和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伸缩状态相联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来说: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拉伸带动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的拉伸;
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收缩带动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的收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传动杆对,所述传动杆对包括两个延伸方向不同、且相互铰接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连接部还包括转接部件,所述转接部件使得结构之间相互转动、且相互转动的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所述转接部件包括第一转接部件;
对于一个所述传动杆对:两个所述传动杆的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接部件彼此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传动杆的所述第二端分别与不同的所述连接杆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包括所述滑槽,所述滑槽包括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所述转接部件包括第二转接部件和第三转接部件;
对于一个所述传动杆对:
所述第一转接部件限位在所述第三滑槽内、带动两个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三滑槽进行滑动;
一个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所述第二转接部件相连接,所述第二转接部件限位在所述第一滑槽内、带动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一滑槽进行滑动;
另一个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三转接部件相连接,所述第三转接部件限位在所述第二滑槽内、带动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二滑槽进行滑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滑槽沿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均交叉;
所述第三滑槽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之间,三个滑槽呈发散状排列且三个滑槽的延长线汇聚于一中心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一个所述传动杆对:两个所述传动杆在所述第一平面内相互转动形成的靠近所述中心点的夹角为θ,其中,0°<θ<18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来说:
所述第二连接杆带动与其连接的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二滑槽向远离所述中心点的方向运动,实现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拉伸;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向远离所述中心点的方向运动带动该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和另一个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三滑槽向远离所述中心点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该另一个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一滑槽向远离所述中心点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与该另一个所述传动杆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向远离所述中心点的方向运动,实现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的拉伸;
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杆带动与其连接的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二滑槽向靠近所述中心点的方向运动,实现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收缩;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向靠近所述中心点的方向运动带动该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和另一个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三滑槽向靠近所述中心点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该另一个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一滑槽向靠近所述中心点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与该另一个所述传动杆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向靠近所述中心点的方向运动,实现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的收缩。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三个所述传动杆对;
所述传动杆对中两个所述传动杆的两个第二端分别与其他所述传动杆对中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转接部件相连接,且属于两个所述传动杆对的两个所述传动杆通过所述转接部件与所述连接杆相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包括四个所述传动杆对;所述滑槽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二滑槽和四个所述第三滑槽;其中,八个滑槽的延长线均汇聚于所述中心点,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间隔设置,且在相邻的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之间设置一个所述第三滑槽;
连接属于两个所述传动杆对的两个所述传动杆的一部分所述转接部件限位在所述第一滑槽内;
连接属于两个所述传动杆对的两个所述传动杆的另一部分所述转接部件限位在所述第二滑槽内;
在所述第一平面内,相互连接且属于两个所述传动杆对的两个所述传动杆在背离所述中心点的一侧形成的夹角为α,其中,180°≥α>90°。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平面内,所述第一滑槽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三滑槽之间的夹角为γ1,所述第二滑槽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三滑槽之间的夹角为γ2,其中,∣γ1-γ2∣≤10°。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平面内,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三滑槽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三滑槽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列,且所述第一滑槽位于所述第三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的同一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来说:
所述第二连接杆带动与其连接的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二滑槽向远离所述第三滑槽的方向运动,实现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拉伸;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向远离所述第三滑槽的方向运动带动该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和另一个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三滑槽向靠近所述第二滑槽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该另一个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一滑槽向远离所述第三滑槽的方向运动,实现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的拉伸;
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杆带动与其连接的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二滑槽向靠近所述第三滑槽的方向运动,实现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收缩;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向靠近所述第三滑的方向运动带动该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和另一个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三滑槽向远离所述第二滑槽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该另一个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一滑槽向靠近所述第三滑槽的方向运动,实现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的收缩。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两个所述传动杆对,在所述第一平面内,两个所述传动杆对沿轴线反向对称设置,所述轴线为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之间的中心对称线;
所述滑槽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二滑槽和两个所述第三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和所述第三滑槽的两侧;
与一个所述传动杆对配合的所述第二滑槽和与另一个所述传动杆对配合的所述第三滑槽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同一侧。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杆;
所述辅助杆的第一端与一个所述传动杆对中的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接部件相连接;所述辅助杆的第二端与另一个所述传动杆对中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连的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转接部件相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部阵列排布;
其中,位于阵列边缘的所述连接部的远离阵列中心的一侧无分支,位于非阵列边缘的所述连接部与相邻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杆相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伸缩装置还包括辅助伸缩结构,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通过所述辅助伸缩结构与所述可拉伸机构相连接;
在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所述辅助伸缩结构与所述可拉伸显示面板的连接位点均匀分布。
CN202110345464.6A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可伸缩装置 Active CN1129676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5464.6A CN112967611B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可伸缩装置
US17/374,145 US11620924B2 (en) 2021-03-31 2021-07-13 Retractable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5464.6A CN112967611B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可伸缩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7611A true CN112967611A (zh) 2021-06-15
CN112967611B CN112967611B (zh) 2023-05-12

Family

ID=76280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5464.6A Active CN112967611B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可伸缩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620924B2 (zh)
CN (1) CN11296761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6330A (zh) * 2022-06-23 2022-09-27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支撑膜和柔性显示面板
CN115909907A (zh) * 2023-02-16 2023-04-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拉伸装置
CN115909907B (zh) * 2023-02-16 2024-05-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拉伸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81616A (ja) * 1992-03-31 1993-10-29 Nissei Kogyo Kk 机側収納型スクリーン
JP2007219279A (ja) * 2006-02-17 2007-08-30 Sony Corp スクリーン装置
JP2007219278A (ja) * 2006-02-17 2007-08-30 Sony Corp スクリーン装置
US20130201638A1 (en) * 2012-02-02 2013-08-0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US20160147327A1 (en) * 2014-11-24 2016-05-2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Stretchable display
CN107816615A (zh) * 2017-11-18 2018-03-20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调度大屏监控装置
JP2020126906A (ja) * 2019-02-04 2020-08-20 エレファ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配線基板
CN111833753A (zh) * 2020-08-07 2020-10-2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可拉伸显示面板及可拉伸显示装置
CN111833748A (zh) * 2020-07-13 2020-10-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20200410906A1 (en) * 2019-06-27 2020-12-31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tretchable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2021027164A (ja) * 2019-08-05 2021-02-22 エルジー ディスプレイ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伸縮基板及び伸縮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11515B2 (ja) * 1998-08-20 2003-06-03 泉株式会社 可搬式スクリーン
EP1573703B1 (en) * 2002-12-10 2017-01-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liance for use in combination therewith
ATE539429T1 (de) * 2004-10-05 2012-01-15 Creator Technology Bv Aufrollbare anzeigevorrichtung
US7830333B2 (en) * 2006-12-13 2010-11-09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Slide-out information display
RU114211U1 (ru) * 2008-11-10 2012-03-10 Пикс2о Корпорейшн Портативный светодиодный дисплей с большим экраном
JP2011128338A (ja) * 2009-12-17 2011-06-30 Seiko Epson Corp スクリーン装置
JP2011123233A (ja) * 2009-12-10 2011-06-23 Seiko Epson Corp スクリーン装置
KR101227644B1 (ko) * 2010-08-10 2013-01-30 유상규 두루마리형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9286812B2 (en) * 2011-06-07 2016-03-1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lexible display extendable assembly
EP3826278A1 (en) * 2011-07-11 2021-05-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with guided plates to support the display in the open position
KR102339290B1 (ko) * 2014-12-16 2021-12-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581776B1 (ko) * 2016-10-26 2023-09-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롤러블 표시장치
KR20190100329A (ko) * 2016-12-30 2019-08-28 선전 로욜 테크놀로지스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지지 조립체 및 표시 장치
US10410549B1 (en) * 2018-06-01 2019-09-10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device
KR20200046336A (ko) * 2018-10-24 2020-05-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7065112B2 (ja) * 2019-04-25 2022-05-11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 画面展開・収納ユニット及び端末
KR20200143084A (ko) * 2019-06-14 2020-12-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81616A (ja) * 1992-03-31 1993-10-29 Nissei Kogyo Kk 机側収納型スクリーン
JP2007219279A (ja) * 2006-02-17 2007-08-30 Sony Corp スクリーン装置
JP2007219278A (ja) * 2006-02-17 2007-08-30 Sony Corp スクリーン装置
US20130201638A1 (en) * 2012-02-02 2013-08-0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US20160147327A1 (en) * 2014-11-24 2016-05-2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Stretchable display
CN107816615A (zh) * 2017-11-18 2018-03-20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调度大屏监控装置
JP2020126906A (ja) * 2019-02-04 2020-08-20 エレファ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配線基板
US20200410906A1 (en) * 2019-06-27 2020-12-31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tretchable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2021027164A (ja) * 2019-08-05 2021-02-22 エルジー ディスプレイ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伸縮基板及び伸縮表示装置
CN111833748A (zh) * 2020-07-13 2020-10-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833753A (zh) * 2020-08-07 2020-10-2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可拉伸显示面板及可拉伸显示装置
US20210013433A1 (en) * 2020-08-07 2021-01-14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tretchable display panel and stretchable display devic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6330A (zh) * 2022-06-23 2022-09-27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支撑膜和柔性显示面板
CN115116330B (zh) * 2022-06-23 2023-11-10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支撑膜和柔性显示面板
CN115909907A (zh) * 2023-02-16 2023-04-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拉伸装置
CN115909907B (zh) * 2023-02-16 2024-05-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拉伸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7611B (zh) 2023-05-12
US20210343198A1 (en) 2021-11-04
US11620924B2 (en) 202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37378B (zh) 柔性显示模组
US11044825B1 (en)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KR102378758B1 (ko)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US10788861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deforma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of flexible display screen
US10109515B2 (en) Hand unit and transfer method
WO2017071556A1 (zh) 曲面显示屏曲率调节装置、曲面显示屏曲率调节方法、曲面显示装置
CN109036145A (zh) 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12967611A (zh) 一种可伸缩装置
US10912212B1 (en) Display device
WO2003073402A1 (fr) Appareil a affichages multiples
JP6971405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ディスプレイを自動的に折りたたむ装置
US11689651B2 (en) Slidable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11009190B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4078386B (zh) 定型装置、柔性显示面板的曲面定型方法
JP7432014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スクリーン支持装置およびインテリジェント端末
CN201590955U (zh) 一种具有电脑平台装置的通信机柜
CN114694488A (zh) 柔性屏伸缩结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04061407B (zh) 一种移动机器人
CN211220674U (zh) 一种广视角机器人
CN113223437A (zh) 显示屏、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207298327U (zh) 显控设备支架
CN207611568U (zh) 显示装置
CN218199351U (zh) 一种便携式转移架
KR102161693B1 (ko) 핀아트형 입체 디스플레이용 리니어 엑추에이터 적층 구조
CN218480369U (zh) 旋转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