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2987B - 精准移动结构、墙板安装机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精准移动结构、墙板安装机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2987B
CN112962987B CN202110325821.2A CN202110325821A CN112962987B CN 112962987 B CN112962987 B CN 112962987B CN 202110325821 A CN202110325821 A CN 202110325821A CN 112962987 B CN112962987 B CN 1129629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wallboard
move
oil cylinder
clamp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258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62987A (zh
Inventor
仪国卿
李�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Nad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Nad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Nad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Nad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2582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629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62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29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62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29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04G21/16Tools or apparatus
    • E04G21/162Handles to carry construction bloc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准移动结构、墙板安装机及其使用方法,精准移动结构包括车架、前车体、后车体和驱动组件,前车体与后车体均与车架滑动连接,驱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前车体相连,驱动组件的另一端与后车体相连,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前车体和后车体相向移动,车架还连接有行走机构。本发明中的前车体和后车体相向移动,从而实现墙板前后位置的调整,相对于常规的结构来说,利于墙板前后移动的精准调整,且保持中心不变,整体稳定性更好,防止装置倾斜等情况的发生。

Description

精准移动结构、墙板安装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精准移动结构、墙板安装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帮助建筑作业的机械越来越受到建筑行业的欢迎,目前,在一些建筑中,需要对一些墙板进行搬运以及安装,但是,一般墙板较重,且安装不方便,人工操作难度较大,且工人的危险性较高,因此通常情况下需要使用到墙板安装机。
现有的墙板安装机在使用过程中,通常存在以下问题(1)在实现墙板前后移动过程中,需要对墙板移动的距离做精准调整,而因墙板质量过重,现有的墙板安装机在移动过程中存在重心偏移的情况,是装置整体发生前倾的现象,为墙板带来诸多的不变;(2)在墙板上下移动过程中,因墙板质量过重,现有的墙板安装机无法实现移动距离的精准定位,经常会存在微小的误差,从而无法使墙板进行正常安装;(3)在墙板实际安装过程中,现有的墙板安装机无法带动墙板进行前后或者左右摆动,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很不方便;(4)现有的墙板安装机通常是由万向轮带动装置整体运行,在工作过程中,因万向轮受力不均匀,使装置整体不稳定,从而发生倾斜的现象;(5)在墙板安装过程中,需要墙板安装机带动墙板左右移动,而左右移动的精准程度,则为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6)在墙板安装机夹持墙板时,现有的墙板安装机虽然能实现墙板的夹持工作,但是很容易因夹持力度过大,而对墙板产生一定的损坏;(7)同时现有的墙板安装机没有供操作者站立的装置,因此在墙板安装机移动过程中,很不方便,且在操作过程中,控制台通常与装置整体相固定,不方便操作者的操作工作;(8)现有的墙板安装机在移动过程中,没有供操作者站立的机构,不方便操作者跟随装置的移动工作,且在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方便操作的情况,且通常情况下,现有的墙板安装机占地面积较大,室内作业如遇到门洞等狭窄通道,则十分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精准移动结构、墙板安装机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精准移动结构,包括车架、前车体、后车体和驱动组件,所述前车体与所述后车体均与所述车架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前车体相连,所述驱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车体相连,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前车体和后车体相向移。
优选的,所述车架铰接有定位铲,所述定位铲还连接有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带动所述定位铲绕车架转动,使所述定位铲与地面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为与所述车架铰接的第六油缸,所述第六油缸与所述定位铲铰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为第三油缸,所述第三油缸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油缸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前活塞杆和第三后活塞杆,所述第三前活塞杆与所述前车体相连,所述第三后活塞杆与所述后车体相连。
优选的,所述车架两侧固定连接有滑槽,所述前车体与所述后车体均转动连接有槽轮,所述槽轮滚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前车体还开设有若干个小通孔和若干个大通孔,所述前车体还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有若干个摆臂,每个所述摆臂一端均连接有小槽轮,所述小槽轮穿设在所述大通孔内,每个所述摆臂另一端均转动设置在所述小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小槽轮设置在所述前车体外侧,所述摆臂设置在所述前车体内侧,至少一个小槽轮上端与所述滑槽上端相接触,至少一个小槽轮下端与所述滑槽下端相接触。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控制装置整体运行的控制台,所述控制台与所述前车体转动连接。
一种墙板安装机,包括上述的一种精准移动结构,所述车架连接有行走机构,所述后车体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前车体铰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还连接有夹持组件。
优选的,所述后车体连接有配重结构,所述配重结构包括配重块和/或电源机构。
优选的,还包括履带组件,所述履带组件包括履带支架、至少两个履带轮和环形包绕履带轮的履带,所述车架为履带支架;所述履带轮均可旋转地安装到所述履带支架上,至少一个履带轮为驱动轮,至少两个履带轮之间相互配合,从而使所述履带行走底面形成一个平面,还包括驱动所述履带组件转动的动力机构。
优选的,所述前车体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与所述支架铰接,所述前车体还转动连接有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有上下滑动支架,所述支架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上端连接有链轮,所述链轮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所述链轮上挂设有链条,所述链条一端与所述上下滑动支架相连,所述链条另一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上下滑动支架与所述夹持组件相连。
优选的,所述上下滑动支架滑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上下滑动支架固定连接有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包括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贯穿所述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两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夹持组件相连。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有回转气缸,所述回转气缸连接有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与所述夹持组件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取料架,所述旋转支架通过挂钩与所述取料架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支架转动连接有第五油缸,所述旋转支架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取料架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五油缸与所述转动轴相连。
优选的,所述取料架连接有第四油缸,所述第四油缸连接有直角夹板,所述直角夹板与所述取料架转动连接;所述直角夹板还转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直角夹板均配合设置有橡胶垫。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墙板安装机的使用方法,采用上述的一种墙板安装机,方法如下:
抓取墙板:
动力机构驱动履带组件带动装置整体移动到指定位置,通过至少一种移动方法带动夹持组件移动到指定位置,夹持组件进行墙板的抓取工作;
安装墙板:
通过至少一种移动方法带动夹持组件移动到指定位置,夹持组件松开,从而进行墙板的安装工作;
移动方法包括:驱动夹持组件上下移动方法、前后移动方法、左右移动方法、左右摆动方法、前后摆动方法,转动方法;
其中驱动夹持组件前后移动的方法:驱动组件带动前车体和后车体相向移动,前车体进而带动夹持组件整体前后移。
优选的,夹持组件上下移动:控制台控制电动推杆工作,带动链轮沿支架移动,在链条的作用下,带动上下滑动支架移动,进而带动夹持组件整体上下移动;
夹持组件前后移动:控制台控制第三油缸工作,第三油缸通过第三前活塞杆和第三后活塞杆,带动前车体和后车体相向移动,前车体带动夹持组件整体前后移动;
夹持组件左右移动:控制台控制第二油缸工作,带动第二活塞杆左右移动,进而带动夹持组件整体左右移动;
夹持组件左右摆动:控制台控制第五油缸工作,第五油缸带动转动轴移动,转动轴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移动,带动取料架绕挂钩转动,进而带动夹持组件整体左右摆动;
夹持组件前后摆动:控制台控制第一油缸工作,第一油缸带动龙门支架绕固定臂转动,进而带动夹持组件整体前后摆动;
夹持组件转动:控制台控制回转气缸工作,回转气缸通过旋转支架转动,进而带动夹持组件整体转动;
夹持组件夹持:控制台控制第四油缸工作,带动直角夹板绕取料架转动,在压板的作用下,实现物料的夹紧工作。
优选的,还包括一种安装墙板顺序:夹持组件完成墙板的夹持工作后,通过上下移动方法带动墙板墙板向上移动,然后通过转动方法带动墙板转动,然后通过左右移动方法带动墙板左右移动,然后通过前后移动方法带动墙板前后移动,然后通过前后摆动方法实现墙板的前后摆动,从而进行墙板的安装工作,在此过程中,墙板左右倾斜时,通过左右摆动方法带动墙板移动到指定位置。
优选的,动力机构驱动装置行走的方法:动力机构驱动履带轮转动,进而带动履带转动,当装置整体移动到指定位置后,通过控制台控制第六油缸工作,带动定位铲绕履带支架转动,使定位铲与地面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墙板安装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采用双履带式底盘装置,有效提高了装置的整体稳定性,利于装置适应各种较为复杂的地形,且驱动力强,利于较重墙板的安装及运输工作,同时还设置有由油缸驱动的定位铲,在工作状态下,油缸带动定位铲与地面相接触,有效提高了车身的稳固性,利于墙板安装工作的进行。
2.本发明中采用前车体和后车体相向移动的装置,通过油缸带动前车体和后车体同时相向移动,相对于常规的前后移动机构来说,油缸同时驱动前车体和后车体移动,油缸的前进行程相当于常规的一半,利于墙板前后移动的精准调整,同时后车体上设置有配重块,随着后车体向相反反向移动,可以使整体重心位置始终保持不变,特别是对于较重的墙板来说,使装置整体的稳定性更好,防止装置倾斜等情况的发生。
3.本发明中还采用了滑槽与槽轮配合的方式,有效提高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防止车身左右晃动,通过还设置有与前车体相连的摆臂,通过固定螺栓调节与摆臂相连的小槽轮的高度,方便安装的同时,利于减少滑槽与槽轮之间的间隙,使滑槽与小槽轮之间紧密接触,提高整体的稳固性,防止车身晃动。
4.本发明中还采用油缸带动转动轴移动,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带动取料架绕挂钩转动,实现了墙板的左右摆动,同时由第一油缸带动龙门支架绕固定臂转动,实现了墙板的前后摆动,利于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调整墙板的位置,利于安装工作的正常进行,有效提高了墙板安装的效率。
5.本发明还采用油缸带动活塞杆左右移动,其中活塞杆的总长不变,且活塞杆的两端与固定板相连,滑块与滑轨相互配合,对夹持组件的左右移动起到限位的作用,通过油缸带动活塞杆向同一方向移动,实现墙板左右位置的调整,相对于常规的结构来说,该结构的稳定性更好,利于较重墙板的移动工作,且可精准调整移动的距离。
6.本发明中还采用电动推杆带动链轮上下移动的方式,随着链轮上下移动,在链条的作用下,带动夹持组件的上下移动,链轮与链条相配合能承载更大的重量,且可实现移动距离的精准调整,同时设置的回转气缸通过旋转盘带动墙板实现转动,方便安装工作的进行。
7.本发明中还采用了油缸带动直角夹板绕取料架转动,直角夹板转动连接有压板,压板与取料架配合设置有橡胶垫,同时还设置有叉车板,利于夹持墙板,且夹持效果好,同时该结构有效防止,因夹持力度造成的墙板损坏现象的发生,利于墙板安装工作的进行。
8.本发明中还设置有可折叠式踏板和可旋转式操作台,踏板利于操作者站立,带动操作者跟随装置整体移动,并且在移动过程中,通过将踏板折叠,可有效减少装置所占的体积,方便在较狭窄的环境下工作,踏板与可旋转式操作台相配合,利于操作者的正常操作,方便安装工作的有序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墙板安装机主视图(不包括直角夹板部分);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图1的俯视图;
图5是图1的仰视图;
图6是图1的立体图一;
图7是图1的立体图二;
图8是图1的立体图三;
图9是本发明的墙板安装机立体图四(不包括控制台);
图10是本发明的墙板安装机立体图五(不包括前车体部分);
图11是图9中前车体部分结构立体图一;
图12是图9中前车体部分结构立体图二(不包括第三油缸部分);
图13是本发明的双履带支撑机构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双履带支撑机构主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夹持机构主视图一;
图16是本发明的夹持机构主视图二(不包括取料架部分)。
附图标记说明:11履带支架;12履带;13履带轮;21龙门支架;22上下滑动支架;23固定臂;24电动推杆;25第一油缸;26链轮;27链条;31第二油缸;32第二活塞杆;33滑块;34滑轨;35固定块;36固定板;41前车体;411小通孔;412大通孔;42后车体;43第三油缸;44第三前活塞杆;45第三后活塞杆;46滑槽;47槽轮;471小槽轮;48配重块;49摆臂;491固定螺栓;51取料架;52橡胶垫;53叉车板;54第四油缸;55直角夹板;56压板;57第四活塞杆;61第一连杆;62第二连杆;63挂钩;64第五油缸;65第五活塞杆;66转动轴;71定位铲;72支撑杆;73第六油缸;74第六活塞杆;81踏板;82旋转轴;83腿挡板;84控制台;91旋转支架;92旋转盘;93回转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履带底盘装置
如图1-1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履带底盘装置,包括履带组件,履带组件包括履带支架11,至少两个履带轮13和环形包绕履带轮13的履带12,履带轮13均可旋转地安装到履带支架11上,至少一个履带轮13为驱动轮,至少两个履带轮13之间相互配合,从而使履带12行走底面形成一个平面。
其中,履带支架11还转动连接有张紧轮和若干个支撑轮,履带12同时环形包绕张紧轮和支撑轮,履带12的上表面与行走底面均为平面。履带12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履带支架11两侧,双履带12结构利于装置适应各种复杂的地形,且利于整体的稳定性。
履带支架11通过支撑杆72铰接有定位铲71,定位铲71还连接有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带动定位铲71绕履带支架11转动,使定位铲71与地面相接触。第一驱动组件为与履带支架11铰接的第六油缸73,第六油缸73包括第六活塞杆74,第六活塞杆74与定位铲71铰接。
其中,支撑杆72对称设置有两侧,且与履带支架11的下端铰接,支撑杆72的另一端均与定位铲71铰接。第六油缸73设置在支撑杆72中间位置,利于驱动定位铲71绕履带支架11转动,第六油缸73与履带支架11的上端铰接,利于更好的驱动定位铲71转动,且对于别的铰接位置而言,因装置在夹持墙板时,履带12的前端受力较多,因此铰接在履带支架11上端的第六油缸73可以承受更大作用的力。在初始状态下,第六油缸73带动定位铲71与地面相分离,方便履带12的正常行走,在工作状态下,第六油缸73带动定位铲71与地面相接触,从而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使车身保持平衡,不易发生晃动。
实施例二精准移动结构
参考附图1-14,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精准移动结构,包括车架、前车体41、后车体42和驱动组件,车架连接有行走机构,该行走机构可以为万向驱动轮,在本实施例中该行走机构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履带组件,该车架为履带支架11,前车体41与后车体42均与履带支架11滑动连接,驱动组件与履带支架11固定连接,驱动组件的一端与前车体41相连,驱动组件的另一端与后车体42相连,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前车体41和后车体42相向移动。
驱动组件为第三油缸43,第三油缸43与履带支架11固定连接,第三油缸43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前活塞杆44和第三后活塞杆45,第三前活塞杆44与前车体41相连,第三后活塞杆45与后车体42相连。
其中,第三油缸43用于驱动有第三前活塞杆44和第三后活塞杆45同时相向移动,且有第三前活塞杆44和第三后活塞杆45的工作行程均相同,相对于现有的驱动前车体41前后的移动的结构而言,本装置中,采用第三油缸43同时驱动有第三前活塞杆44和第三后活塞杆45,相对于常规的单活塞杆油缸而已,因两个活塞杆发生相向移动,因此驱动前车体41移动的活塞杆工作行程为单活塞油缸的一半,利于精准调整,且在移动过程中,随着后车体42向与前车体41相反的方向移动,使装置整体重心位置保持相对不变。且在实际操作中,因墙板重量过重,在移动过程中,现有的装置很容易造成装置靠近墙板位置重量过重,使装置发生倾斜,为后续墙板安装工作带来诸多的不变。
履带支架11两侧固定连接有滑槽46,前车体41与后车体42均转动连接有槽轮47,槽轮47滚动设置在滑槽46内。滑槽46的形状为C字型,利于槽轮47的正常滑动,且对槽轮47的位置有限位和导向的作用,前车体41和后车体42与履带支架11不产生直接接触,而是通过槽轮47与履带支架11滑动连接,槽轮47不光对前车体41和后车体42起到支撑的作用,还起到减少摩擦力,利于滑动的作用。
前车体41还开设有若干个小通孔411和若干个大通孔412,前车体41还通过固定螺栓491连接有若干个摆臂49,每个摆臂49一端均连接有小槽轮471,小槽轮471穿设在大通孔412内,每个摆臂49另一端均转动设置在小通孔411内。
其中,摇臂49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小通孔411转动连接,转轴与小通孔411的直径相适配,起到相对固定该转轴的作用,摇臂49的另一端开设有螺纹孔,固定螺栓491贯穿前车体41且与前车体41螺纹连接,固定螺栓491贯穿前车体41后螺纹连接在摇臂49的螺纹孔内。摇臂49通过小转轴与小槽轮471转动连接,小转轴设置在大通孔412内。槽轮47直径大于小槽轮471直径,小槽轮471和槽轮47均设置在前车体41外侧,摆臂49设置在前车体41内侧,至少一个小槽轮471上端与滑槽46上端相接触,至少一个小槽轮471下端与滑槽46下端相接触。槽轮47上下两端均与滑槽46相接触。
通过固定螺栓491调节摇臂小槽轮471的高度,从而使至少一个小槽轮471上端与滑槽46上端相接触,至少一个小槽轮471下端与滑槽46下端相接触,设置小槽轮471的目的在于,减少槽轮47在安装过程中的产生的间隙误差,利于槽轮47的安装,且同时提高前车体41的稳定性,使前车体41在小槽轮471的作用下,始终保持平稳,防止车体发生左右晃动。
实施例三夹持组件移动、摆动和转动装置
参考附图1-16,本实施例提出了夹持组件移动、摆动和转动装置,其中夹持组件移动装置包括支架,该支架为上下滑动支架22,上下滑动支架22滑动连接有夹持组件,上下滑动支架22固定连接有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油缸31,第二油缸31包括第二活塞杆32,第二活塞杆32贯穿第二油缸31,第二活塞杆32的两端与夹持组件固定连接。
上下滑动支架22固定连接有水平方向设置的滑轨34,滑轨34上滑动连接有滑块33,滑块33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6,固定板36与夹持组件相连。
其中,固定板36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5,第二活塞杆32的两端与固定块35固定连接。滑轨34与滑块33相配合,对支持组件的左右移动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滑轨34在本实施中设置有两个且均水平方向设置。
其中第二活塞杆32的长度不变,第二活塞杆32的两端与固定板36相连,并且第二活塞杆32贯穿第二油缸31,第二油缸31通过驱动第二活塞杆32左右移动,从而实现带动夹持组件的作用移动。相对于常规的驱动方式来说,第二活塞杆32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因此能够承受更大的作用力,使夹取组件有较好的稳定性,不易发生左右晃动,同时调整精确度较好,利于夹取组件左右方向的精准移动。
夹持组件转动装置包括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回转气缸93,回转气缸93与固定板36固定连接,回转气缸93连接有旋转盘92,旋转盘92固定连接有旋转支架91,旋转支架91与夹持组件相连。
通过回转气缸93带动旋转盘92转动,进而带动旋转支架91转动,实现夹持组件的转动。旋转盘92为圆柱形,占地空间较小,且稳定性较高。
夹持组件摆动装置包括支架和摆动机构,该支架为上下滑动支架22,摆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为第五油缸64,第五油缸64包括第五活塞杆65,第五油缸64与旋转支架91转动连接,旋转支架91通过挂钩63转动连接有夹持组件。旋转支架91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61,夹持组件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62,第一连杆61与第二连杆62通过转动轴66转动连接,第五油缸64的第五活塞杆65与转动轴66相连。
旋转支架固定连接有挂钩63,夹持组件与挂钩63转动连接,挂钩63设置在第五油缸64下方。
其中,第五活塞杆65与转动轴66固定连接,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均与转动轴66转动连接,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均设置在第五油缸64上方。第一连杆61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第五活塞杆65两侧,第二连杆62设置在第一连杆61之间。
通过回转气缸93带动夹持组件转动,从而使第五油缸64水平方向放置时,第五油缸64通过转动轴66带动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移动,从而带动夹持组件绕挂钩63转动,进而实现墙板的左右摆动。采用油缸的方式,驱动力较强,通过挂钩63对夹持组件起到限位的作用,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相互配合,防止夹持组件摆动过多的距离,同时也不影响夹持组件的正常摆动。
夹持组件还包括取料架51,取料架51与挂钩63转动连接,取料架51与第二连杆62转动连接,第二连杆62设置在取料架51的上端。使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有足够的移动空间。
取料架51连接有第四油缸54,第四油缸54连接有直角夹板55,直角夹板55与取料架51转动连接。直角夹板55还转动连接有压板56,压板56与直角夹板55均配合设置有橡胶垫52。橡胶垫52厚度改为10mm,并用螺栓固定牢固。
其中,第四油缸54包括第四活塞杆57,第四活塞杆57上端与直角夹板55转动连接,直角夹板55与取料架51的上端转动连接,第四油缸54带动直角夹板55绕取料架51转动,其中与直角夹板55转动连接的压板56可实现对墙板的夹持工作,且有效防止在夹持过程中,对墙板的损坏,压板56根据墙板具体的夹持情况不同,旋转合适的角度,从而夹紧墙板。橡胶垫52起到增大摩擦力的作用,实现对墙板夹紧的同时,防止因加持力过大而损坏墙板。
其中,夹持组件还可以为叉车板53,夹持组件还包括取料架51,叉车板53与取料架51固定连接。
夹持组件可采用上述两种方式,一种为通过第四油缸54带动直角夹板55转动,从而在压板56和橡胶垫52的作用下,实现墙板的夹持,其中墙板的一边与取料架51上的橡胶垫52相配合,墙板的另一边与压板56上的橡胶垫52相配合,从而实现墙板的夹持工作。
还可以采用叉车板53的方式,用叉车板53直接进行墙板的抓取工作。
实施例四可旋转式操作平台及墙板安装机
参考附图1-16,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墙板安装机,包括实施例三所述的夹持组件移动、摆动和转动装置和实施例二所述的精准移动结构,墙板安装机中包括支架,该支架为龙门支架21。
其中,前车体41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固定臂23,固定臂23另一端与龙门支架21转动连接,前车体41还转动连接有第一油缸25,第一油缸25与龙门支架21转动连接。
固定臂23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油缸25对称设置有两个,且固定臂23和第一油缸25的对称轴重合,其中第一油缸25设置在固定臂23之间。通过第一油缸25带动龙门支架21绕固定臂21转动,从而带动墙板实现前后方向的摆动,利于墙板的安装工作。第一油缸25还安装用节流阀,节流阀使第一油缸25的运动跟平稳,使龙门支架21绕固定臂21转动时,更加顺畅。
龙门支架21和上下滑动支架22滑动连接,龙门支架21连接有竖直方向设置的电动推杆24,电动推杆24上端连接有链轮26,链轮26与龙门支架21滑动连接,链轮26上挂设有链条27,链条27一端与上下滑动支架22相连,链条27另一端与龙门支架21固定连接。
其中,电动推杆24对称设置有两个,龙门支架21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固定杆,链条27的一端与固定杆固定连接,其中固定杆还与电动推杆24固定连接,固定杆用于对电动推杆24的固定。
上下滑动支架22还转动连接有导轮,龙门支架21开设有导向槽,导轮滚动设置在导向槽内。上下滑动支架22通过导轮与龙门支架21相连,采用导轮的结构,有效减少上下滑动支架22与龙门支架21之间的摩擦力,且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
通过电动推杆24带动链轮26沿龙门支架21移动,链轮26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转动,在链条26的作用下,带动上下滑动支架22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墙板上下方向的移动。采用链轮26与链条27的形式,有效提高对墙板的驱动力,可以带动重量较重的墙板,且可实现墙板移动距离的精准调整。
可旋转式操作平台还包括车架,该车架为履带支架11,用于控制装置整体运行的控制台84,控制台84与前车体41转动连接,履带支架11转动连接有踏板81。控制台84内还设置有气撑杆,考虑到履带12运动时,控制台84会跟随履带12晃动,通过气撑杆使控制台84的上操作面,不至于发生晃动,利于操作工作的进行。
其中,电动推杆24、第一油缸25、第二油缸31、第三油缸43、第四油缸54、第五油缸64、第六油缸74均与控制台84相连。
墙板安装机包括可旋转式操作平台,墙板安装机还包括驱动履带组件转动的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与前车体41固定连接,动力机构用于驱动履带轮13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结构为电机,电机通过驱动履带轮13带动履带12转动,从而使墙板安装机可以适应各种较为复杂的地形。
后车体42固定连接有配重结构,配重机构包括配重块48和电源机构,电源结构用于装置整体提供电源,配重块48用于防止当夹持组件夹持墙板时,墙板安装机发生倾斜的现象。履带支架11还固定连接有腿挡板83,腿挡板83设置在靠近踏板81的一侧。腿挡板83起到防护的作用。
其中,踏板81设置在控制台84一侧,踏板81通过旋转轴82与履带支架11转动连接,踏板81用于操作者的站立,操作者通过站立在踏板81上,可跟随墙板安装机行走,可旋转式踏板81可有效减少墙板安装机的体积,方便应用于墙板安装机通过各种较为狭小的场合。控制台84与前车体41转动连接,在工作状态下,通过转动控制台84,控制台84的位置与踏板81的位置相配合,从而实现操作同行,即操作者通过站立在踏板81上,方便操作控制台84。
实施例五墙板安装机的使用方法
参考附图1-16,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墙板安装机的使用方法,采用实施例五所述的一种墙板安装机,方法如下:
抓取墙板:
动力机构驱动履带组件带动装置整体移动到指定位置,通过至少一种移动方法带动夹持组件移动到指定位置,夹持组件进行墙板的抓取工作;
安装墙板:
通过至少一种移动方法带动夹持组件移动到指定位置,夹持组件松开,从而进行墙板的安装工作;
移动方法包括:驱动夹持组件上下移动方法、前后移动方法、左右移动方法、左右摆动方法、前后摆动方法,转动方法;
其中驱动夹持组件前后移动的方法:驱动组件带动前车体41和后车体42相向移动,前车体41进而带动夹持组件整体前后移动。
夹持组件前后移动的方法:控制台84控制第三油缸43工作,第三油缸43通过第三前活塞杆44和第三后活塞杆45,带动前车体41和后车体42相向移动,前车体41带动夹持组件整体前后移动;
夹持组件上下移动方法:控制台84控制电动推杆24工作,带动链轮26沿支架移动,在链条27的作用下,带动上下滑动支架22移动,进而带动夹持组件整体上下移动;
夹持组件前后移动方法:控制台84控制第三油缸43工作,第三油缸43通过第三前活塞杆44和第三后活塞杆45,带动前车体41和后车体42相向移动,进而带动夹持组件整体前后移动;
夹持组件左右移动方法:控制台84控制第二油缸31工作,带动第二活塞杆32左右移动,进而带动夹持组件整体左右移动;
夹持组件左右摆动方法:控制台84控制第五油缸64工作,第五油缸64带动转动轴66移动,转动轴66带动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移动,带动取料架51绕挂钩63转动,进而带动夹持组件整体左右摆动;
夹持组件前后摆动方法:控制台84控制第一油缸25工作,第一油缸25带动龙门支架21绕固定臂23转动,进而带动夹持组件整体前后摆动;
夹持组件转动方法:控制台84控制回转气缸93工作,回转气缸93通过旋转支架91转动,进而带动夹持组件整体转动;
夹持组件夹持方法:控制台84控制第四油缸54工作,带动直角夹板55绕取料架51转动,在压板56的作用下,实现物料的夹紧工作。
还包括一种安装墙板顺序:夹持组件完成墙板的夹持工作后,通过上下移动方法带动墙板墙板向上移动,然后通过转动方法带动墙板转动,然后通过左右移动方法带动墙板左右移动,然后通过前后移动方法带动墙板前后移动,然后通过前后摆动方法实现墙板的前后摆动,从而进行墙板的安装工作,在此过程中,墙板左右倾斜时,通过左右摆动方法带动墙板移动到指定位置。
动力机构驱动装置行走的方法:动力机构驱动履带轮13转动,进而带动履带12转动,当装置整体移动到指定位置后,通过控制台84控制第六油缸73工作,带动定位铲71绕履带支架11转动,使定位铲71与地面相接触,在此过程中,操作者通过站立在踏板81上,从而跟随装置整体移动,通过转动控制台84,从而使控制台84位置和踏板81位置相配合,方便操作者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夹持组件在对墙板进行夹持工作时,橡胶垫52增大压板56与墙板之间的摩擦力,同时防止因夹持力度过大,造成的墙板损坏现象发生,同时因墙板的角度不同,压板26绕直角夹板55转动合适的角度,从而实现对墙板的紧密夹持。
另外,在夹持组件前后移动过程中,因第三油缸43同时驱动第三前活塞杆44和第三后活塞杆45相向移动,因此第三前活塞杆44驱动前车体41工作的行程为单活塞油缸的一半,可实现前车体41移动距离的精准调整,同时后车体42往与前车体41相反的方向移动,使装置整体的重心保持不变,防止装置整体倾斜的现象发生。
并且在安装过程中,通过旋松固定螺栓491,从而方便槽轮47与滑槽46之间的配合,方便前车体41的安装工作,当前车体41安装完成后,通过旋紧固定螺栓491,使至少一个小槽轮471的上端与滑槽46的上端相接触,至少一个小槽轮471的下端与滑槽46的下端相接触,实现前车体41整体的稳定工作,防止因墙板过重,前车体41发生晃动,且利于精准调整前车体41的移动的前后距离,方便墙板的安装工作,有效提高墙板安装的效率,有效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实现墙板位置的精准移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精准移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前车体(41)、后车体(42)和驱动组件,所述前车体(41)与所述后车体(42)均与所述车架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前车体(41)相连,所述驱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车体(42)相连,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前车体(41)和后车体(42)相向移动;
所述车架两侧固定连接有滑槽(46),所述前车体(41)与所述后车体(42)均转动连接有槽轮(47),所述槽轮(47)滚动设置在所述滑槽(46)内;
所述前车体(41)还开设有若干个小通孔(411)和若干个大通孔(412),所述前车体(41)还通过固定螺栓(491)连接有若干个摆臂(49),每个所述摆臂(49)一端均连接有小槽轮(471),所述小槽轮(471)穿设在所述大通孔(412)内,每个所述摆臂(49)另一端均转动设置在所述小通孔(411)内;
所述小槽轮(471)设置在所述前车体(41)外侧,所述摆臂(49)设置在所述前车体(41)内侧,至少一个小槽轮(471)上端与所述滑槽(46)上端相接触,至少一个小槽轮(471)下端与所述滑槽(46)下端相接触;
所述车架铰接有定位铲(71),所述定位铲(71)还连接有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带动所述定位铲(71)绕车架转动,使所述定位铲(71)与地面相接触;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为与所述车架铰接的第六油缸(73),所述第六油缸(73)与所述定位铲(71)铰接;
所述驱动组件为第三油缸(43),所述第三油缸(43)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油缸(43)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前活塞杆(44)和第三后活塞杆(45),所述第三前活塞杆(44)与所述前车体(41)相连,所述第三后活塞杆(45)与所述后车体(42)相连;
还包括用于控制装置整体运行的控制台(84),所述控制台(84)与所述前车体(41)转动连接。
2.一种墙板安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准移动结构,所述车架连接有行走机构,所述前车体(41)铰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还连接有夹持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板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体(42)连接有配重结构,所述配重结构包括配重块(48)和/或电源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墙板安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履带组件,所述履带组件包括履带支架(11)、至少两个履带轮(13)和环形包绕履带轮(13)的履带(12),所述车架为履带支架(11);所述履带轮(13)均可旋转地安装到所述履带支架(11)上,至少一个履带轮(13)为驱动轮,至少两个履带轮(13)之间相互配合,从而使所述履带(12)行走底面形成一个平面,还包括驱动所述履带组件转动的动力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墙板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体(41)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固定臂(23),所述固定臂(23)与所述支架铰接,所述前车体(41)还转动连接有第一油缸(25),所述第一油缸(25)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墙板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有上下滑动支架(22),所述支架连接有电动推杆(24),所述电动推杆(24)上端连接有链轮(26),所述链轮(26)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所述链轮(26)上挂设有链条(27),所述链条(27)一端与所述上下滑动支架(22)相连,所述链条(27)另一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上下滑动支架(22)与所述夹持组件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墙板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滑动支架(22)滑动连接有固定板(36),所述上下滑动支架(22)固定连接有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油缸(31),所述第二油缸(31)包括第二活塞杆(32),所述第二活塞杆(32)贯穿所述第二油缸(31),所述第二活塞杆(32)的两端与所述固定板(3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6)与所述夹持组件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墙板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6)连接有回转气缸(93),所述回转气缸(93)连接有旋转支架(91),所述旋转支架(91)与所述夹持组件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墙板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取料架(51),所述取料架(51)通过挂钩(63)与所述旋转支架(91)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支架(91)转动连接有第五油缸(64),所述旋转支架(91)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61),所述取料架(51)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62),所述第一连杆(61)与所述第二连杆(62)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五油缸(64)与所述转动轴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墙板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架(51)连接有第四油缸(54),所述第四油缸(54)连接有直角夹板(55),所述直角夹板(55)与所述取料架(51)转动连接;所述直角夹板(55)还转动连接有压板(56),所述压板(56)与所述直角夹板(55)均配合设置有橡胶垫(52)。
11.一种墙板安装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墙板安装机,方法如下:
抓取墙板:
动力机构驱动履带组件带动装置整体移动到指定位置,通过至少一种移动方法带动夹持组件移动到指定位置,夹持组件进行墙板的抓取工作;
安装墙板:
通过至少一种移动方法带动夹持组件移动到指定位置,夹持组件松开,从而进行墙板的安装工作;
移动方法包括:驱动夹持组件上下移动方法、前后移动方法、左右移动方法、左右摆动方法、前后摆动方法,转动方法;
其中驱动夹持组件前后移动的方法:驱动组件带动前车体(41)和后车体(42)相向移动,前车体(41)进而带动夹持组件整体前后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墙板安装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夹持组件前后移动的方法:控制台(84)控制第三油缸(43)工作,第三油缸(43)通过第三前活塞杆(44)和第三后活塞杆(45),带动前车体(41)和后车体(42)相向移动,前车体(41)带动夹持组件整体前后移动;
夹持组件上下移动方法:控制台(84)控制电动推杆(24)工作,带动链轮(26)沿支架移动,在链条(27)的作用下,带动上下滑动支架(22)移动,进而带动夹持组件整体上下移动;
夹持组件前后移动方法:控制台(84)控制第三油缸(43)工作,第三油缸(43)通过第三前活塞杆(44)和第三后活塞杆(45),带动前车体(41)和后车体(42)相向移动,进而带动夹持组件整体前后移动;
夹持组件左右移动方法:控制台(84)控制第二油缸(31)工作,带动第二活塞杆(32)左右移动,进而带动夹持组件整体左右移动;
夹持组件左右摆动方法:控制台(84)控制第五油缸(64)工作,第五油缸(64)带动转动轴移动,转动轴带动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移动,带动取料架(51)绕挂钩(63)转动,进而带动夹持组件整体左右摆动;
夹持组件前后摆动方法:控制台(84)控制第一油缸(25)工作,第一油缸(25)带动龙门支架(21)绕固定臂(23)转动,进而带动夹持组件整体前后摆动;
夹持组件转动方法:控制台(84)控制回转气缸(93)工作,回转气缸(93)通过旋转支架(91)转动,进而带动夹持组件整体转动;
夹持组件夹持方法:控制台(84)控制第四油缸(54)工作,带动直角夹板(55)绕取料架(51)转动,在压板(56)的作用下,实现物料的夹紧工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墙板安装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种安装墙板顺序:夹持组件完成墙板的夹持工作后,通过上下移动方法带动墙板向上移动,然后通过转动方法带动墙板转动,然后通过左右移动方法带动墙板左右移动,然后通过前后移动方法带动墙板前后移动,然后通过前后摆动方法实现墙板的前后摆动,从而进行墙板的安装工作,在此过程中,墙板左右倾斜时,通过左右摆动方法带动墙板移动到指定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墙板安装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动力机构驱动装置行走的方法:动力机构驱动履带轮(13)转动,进而带动履带(12)转动,当装置整体移动到指定位置后,通过控制台(84)控制第六油缸(73)工作,带动定位铲(71)绕履带支架(11)转动,使定位铲(71)与地面相接触。
CN202110325821.2A 2021-03-26 2021-03-26 精准移动结构、墙板安装机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29629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25821.2A CN112962987B (zh) 2021-03-26 2021-03-26 精准移动结构、墙板安装机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25821.2A CN112962987B (zh) 2021-03-26 2021-03-26 精准移动结构、墙板安装机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2987A CN112962987A (zh) 2021-06-15
CN112962987B true CN112962987B (zh) 2022-12-02

Family

ID=76278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25821.2A Active CN112962987B (zh) 2021-03-26 2021-03-26 精准移动结构、墙板安装机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6298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35808B2 (ja) * 1994-06-22 1999-08-16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天井及び壁内装施工装置及びその付属装置
CN107119914A (zh) * 2017-06-20 2017-09-01 广东永基建筑基础有限公司 一种板条安装车及其板条安装机械手
CN207110497U (zh) * 2017-06-23 2018-03-16 宁夏千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墙板安装机
CN110193814B (zh) * 2019-06-06 2020-11-13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墙板安装机器人
CN111794676A (zh) * 2020-07-03 2020-10-20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全地形潜水钻机
CN112390195B (zh) * 2020-11-12 2022-02-01 江苏天煤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叉装式单元支架搬运车
CN214740032U (zh) * 2021-03-26 2021-11-16 北京纳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精准移动结构、墙板安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2987A (zh) 202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99034A (en) Vehicle lift
US7204546B2 (en) Vehicle cab slide pivot
CN103111992B (zh)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部件的多功能拆装设备
CN106593325A (zh) 石油钻井机用可移动式钻台排管机器人
CN214740032U (zh) 一种精准移动结构、墙板安装机
CN210480749U (zh) 柱状工件安装用辅助升降装置
CN112962987B (zh) 精准移动结构、墙板安装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4990044U (zh) 一种履带底盘装置、墙板安装机
CN214740034U (zh) 一种可旋转式操作平台、墙板安装机
CN214696960U (zh) 一种夹持组件移动装置、墙板安装机
CN214740031U (zh) 一种夹持组件摆动装置、墙板安装机
KR20100013210A (ko) 오버헤드 작업용 리프팅장치
GB2459458A (en) A means for rotating a cart
JP3436659B2 (ja) 法面作業車
JPH1129914A (ja) 除雪機の除雪高さ調節機構
CN206625797U (zh) 石油钻井机用可移动式钻台排管机器人
JP2965247B2 (ja) 法面作業車
CN216690429U (zh) 一种板材安装机
CN209922189U (zh) 一种eps总成自动检测流水线
CN212007817U (zh) 一种汽车轮胎出厂耐磨检测装置
CA1081410A (en) Off conveyor-line meat-handling apparatus
JP2897201B2 (ja) 法面作業車
CN218616940U (zh) 一种履带式自行走设备
CN112722741A (zh) 同步台车
CN215591956U (zh) 转盘码垛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3

Address after: 310000 room 413, floor 4, building 1, No. 590, Changhe Road, Changhe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nad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116 3270, 3rd floor, 101, building 2, West 900 courtyard, zhujialong village,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na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