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2381A - 一种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及其施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及其施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2381A
CN112962381A CN202110189689.7A CN202110189689A CN112962381A CN 112962381 A CN112962381 A CN 112962381A CN 202110189689 A CN202110189689 A CN 202110189689A CN 112962381 A CN112962381 A CN 1129623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ting
layer
area
asphalt
f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896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62381B (zh
Inventor
李晓华
薛成
黄华
陈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Second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Second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Second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Second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8968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623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62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2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623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23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7/00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 E01C7/08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 E01C7/18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of road-metal and bituminous bin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及其施工工艺,涉及路面施工领域,能够克服沥青路面的车辙缺陷。本公开的路面包括:N个全灌浆区域和M个半灌浆区域,M>N>3;全灌浆区域和半灌浆区域交替,全灌浆区域位于渠化交通区域,渠化交通区域位于道路的交叉口;全灌浆区域包括第一沥青面层和全灌浆层,第一沥青面层包括若干第一嵌挤结构,若干第一嵌挤结构通过第一抹面层平滑顺接;半灌浆区域包括第二沥青面层和半灌浆层,第二沥青面层包括若干第二嵌挤结构,若干第二嵌挤结构通过第二抹面层平滑顺接。本公开的施工工艺为上述路面的施工方法。本公开通过灌注浆液既能提高沥青面层的抗车辙性能,从根本上预防车辙病害,提高耐久性。

Description

一种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路面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由于沥青材料黏弹性的特性,使得沥青路面在夏季,极易在渠化交通地区(如道路交叉口)频繁发生车辙病害,造成安全隐患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为了解决车辙病害这一问题,急需研究出一种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及其施工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及其施工工艺,利用是否为渠化交通区域将路面划分成全灌浆区域和半灌浆区域,全灌浆区域的沥青面层全部灌注浆液,半灌浆区域的沥青面层下半部分灌注浆液,通过灌注浆液既能提高沥青面层的抗车辙性能,从根本上预防车辙病害,提高耐久性。另外,由于灌浆前后沥青面层的纹理、颜色差异较小,故无论全灌浆区域还是半灌浆区域,沥青面层的表面一致性较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包括:N个全灌浆区域和M个半灌浆区域,M>N>3;
所述全灌浆区域和所述半灌浆区域交替,所述全灌浆区域位于渠化交通区域,所述渠化交通区域位于道路的交叉口;
所述全灌浆区域包括第一沥青面层和全灌浆层,所述第一沥青面层包括若干第一嵌挤结构,所述若干第一嵌挤结构通过第一抹面层平滑顺接,所述第一抹面层采用灌浆液刮抹第一沥青面层的表面;
所述半灌浆区域包括第二沥青面层和半灌浆层,所述第二沥青面层包括若干第二嵌挤结构,所述若干第二嵌挤结构通过第二抹面层平滑顺接,所述第二抹面层采用沥青混合料刮抹第二沥青面层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沥青面层和所述第二沥青面层的下方还设有乳化沥青层和基面层,所述乳化沥青层位于第一沥青面层/第二沥青面层和基面层之间,所述乳化沥青层是以乳化沥青为原料喷洒在所述基面层上表面形成的,所述基面层是以混凝土为原料喷浆形成的;
所述全灌浆层贯穿乳化沥青层与基面层交融成一体,所述半灌浆层位于乳化沥青层的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全灌浆区域的基面层和所述半灌浆区域的基面层等高,所述全灌浆区域的乳化沥青层和所述半灌浆区域的乳化沥青层等高,所述第一沥青面层和所述第二沥青面层顺接且厚度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嵌挤结构包括第一碾压收缩腔、第一粘结剂层、第一浆体灌注层、第一封边条和第一振捣层,所述第二嵌挤结构包括第二碾压收缩腔、第二粘结剂层、第二浆体灌注层、第二封边条和第二振捣层;
第一碾压收缩腔和第二碾压收缩腔分别包括上段收缩腔和下段收缩腔,第一粘结剂层和第二粘接剂层分别包括上段粘结剂层和下段粘结剂层,第一浆体灌注层和第二浆体灌注层分别包括上段灌注层和下段灌注层;
上段粘结剂层和下段粘结剂层位于第一碾压收缩腔和第一浆体灌注层、第二碾压收缩腔和第二浆体灌注层之间;
上段粘结剂层为沥青路面的竖向受力,所述第一嵌挤结构的上段粘结剂层与所述第一嵌挤结构的上段收缩腔通过灌注注浆液形成所述第一嵌挤结构的上段灌注层,所述第二嵌挤结构的上段粘结剂层与所述第二嵌挤结构的上段收缩腔通过灌注沥青混合液形成所述第二嵌挤结构的上段灌注层;
下段粘结剂层为沥青路面的竖向受力和行车方向受力,所述第一嵌挤结构的下段粘结剂层与所述第一嵌挤结构的下段收缩腔通过灌注注浆液形成下段灌注层,所述第二嵌挤结构的下段粘结剂层与所述第二嵌挤结构的下段收缩腔通过灌注注浆液形成下段灌注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第一嵌挤结构之间填充灌浆液,灌浆液的上方为第一抹面层;
相邻第二嵌挤结构之间填充沥青混合液,沥青混合液的上方为第二抹面层。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混凝土为原料施工基面层;
步骤二、以乳化沥青为原料施工乳化沥青层;
步骤三、以沥青混合料为原料施工沥青面层,在施工结束的沥青面层上划分全灌浆区域和半灌浆区域;
步骤四、碾压沥青面层,使全灌浆区域的每个全灌浆碾压收缩腔以及半灌浆区域的每个半灌浆碾压收缩腔符合设计要求;
步骤五、在全灌浆区域和半灌浆区域第一次喷洒灌浆液形成下段灌注层,在全灌浆区域第二次喷洒灌浆液形成全灌浆区域的上段灌注层,在半灌浆区域第二次喷洒沥青混合液形成半灌浆区域的上段灌注层;
步骤六、抹平第二次喷洒的灌浆液和沥青混合液形成抹面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三中在施工结束的沥青面层上划分全灌浆区域和半灌浆区域,包括划分全灌浆区域和半灌浆区域的方法;
划分全灌浆区域和半灌浆区域的方法包括:将处于道路交叉口的渠化交通区域划分成全灌浆区域,将除渠化交通区域之外的区域划分成半灌浆区域,半灌浆区域的面积大于全灌浆区域的面积三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三的以沥青混合料为原料施工沥青面层,包括:
拌和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拌和生产过程中,集料和矿粉干拌5s~10s后加入沥青湿拌35s~40s,沥青加热温度为160±5℃,集料和矿粉加热温度为180±5℃,沥青混合料的出料温度为180±5℃;
摊铺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控制在1.1左右;
碾压沥青混合料:大孔隙沥青混合料由于粗骨料较多,孔隙为20%~28%,使得沥青混合料容易产生推移和轮迹印,因此碾压工艺与传统工艺相差较大,碾压工艺包括:等待0.5h~1h采用静压法碾压进行初压,对摊铺的沥青混合料静压4~5遍,碾压完成后根据基面的轮迹及接缝情况进行终压,消除轮迹印及接缝不平整状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碾压工艺具体包括:
①灌浆复合路面大孔隙基体沥青混合料的碾压采用静压法碾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4~5遍;
②沥青混合料摊铺完成后,等待0.5h~1h进行初压,静压1遍;
③碾压完成后,根据基面的轮迹及接缝情况进行终压,静压1遍,消除轮迹印及接缝不平整状况;
④为避免碾压时混合料推挤产生拥包,碾压时应将驱动轮朝向摊铺机摊铺方向,碾压路线及方向不应突然改变,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行;
⑤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死角、边缘、接头等,应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手扶振动夯趁热压实;
⑥基体沥青路面成型后,非施工车辆不得上路行驶,在交通完全封闭的情况下冷却至常温,并防止砂石、脏物等附在路面上堵塞空隙,从而影响灌入材料的灌入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五的全灌浆区域灌注注浆液之前,在全灌浆区域的周边设置第一封边条,第一封边条包括上段封边区和下段封边区,全灌浆区域在封边条的上段封边区和下段封边区填充注浆液形成全灌浆层和抹面层;
所述步骤五的半灌浆区域灌注注浆液和沥青混合液之前,在半灌浆区域的周边设置第二封边条,第二封边条包括下段封边区;半灌浆区域在封边条的下段封边区填充注浆液、在封边条的上段封边区填充沥青混合液形成半灌浆层和抹面层;
全灌浆区域和半灌浆区域利用封边条形成的封边区保证沥青面层表面的整体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段封边区包括上段灌注区域和对应碾压收缩腔上部的上段浆液灌注空间,上段灌注区域和上段浆液灌注空间贯通连接;
下段封边区包括下段灌注区域和对应碾压收缩腔下部的下段浆液灌注空间,下段灌注区域和下段浆液灌注空间贯通连接;上段灌注区域与下段灌注区域顺接,上段浆液灌注空间与下段浆液灌注空间顺接;
上段浆液灌注空间和下段浆液灌注空间顺接,上段浆液灌注空间和下段浆液灌注空间的总和大于若干第一嵌挤结构和若干第二嵌挤结构的总和。
在本公开中,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采用了路面划分成全灌浆区域和半灌浆区域,全灌浆区域的沥青面层全部灌注浆液,半灌浆区域的沥青面层下半部分灌注浆液,通过灌注浆液既能提高沥青面层的抗车辙性能,有效解决了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问题,进而实现了从根本上预防车辙病害,提高耐久性。
2、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灌浆前后沥青面层的纹理、颜色差异较小,故无论全灌浆区域还是半灌浆区域,沥青面层的表面一致性较高。
3、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半灌浆区域的沥青面层上半部分灌注沥青混合液,下半部分灌注灌浆液,由于灌浆液的成本高于沥青混合液的成本三倍,况且半灌注区域本身车辙缺陷较少,下半部分灌注灌浆液完全满足半灌浆区域的抗车辙性能,故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此设计既能抗车辙又能降低灌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全灌浆区域的路面结构纵剖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半灌浆区域的路面结构纵剖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多个第一嵌挤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多个第二嵌挤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图;
附图标记:100-全灌浆区域;110-第一沥青面层;120-全灌浆层;130-第一嵌挤结构;131、第一碾压收缩腔;132-第一粘结剂层;133-第一浆体灌注层;200-半灌浆区域;210-第二沥青面层;220-半灌浆层;230-第二嵌挤结构;231、第二碾压收缩腔;232-第二粘结剂层;233-第二浆体灌注层;300-乳化沥青层;400-基面层;500-粗粒集料;600-虚拟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请参阅图1至图5,包括:N个全灌浆区域100和M个半灌浆区域200,M>N>3;全灌浆区域100和半灌浆区域200交替,全灌浆区域100位于渠化交通区域,渠化交通区域位于道路的交叉口;全灌浆区域100包括第一沥青面层110和全灌浆层120,第一沥青面层110包括若干第一嵌挤结构130,若干第一嵌挤结构130通过第一抹面层平滑顺接,第一抹面层采用灌浆液刮抹第一沥青面层110的表面;半灌浆区域200包括第二沥青面层210和半灌浆层220,第二沥青面层210包括若干第二嵌挤结构230,若干第二嵌挤结构230通过第二抹面层平滑顺接,第二抹面层采用沥青混合料刮抹第二沥青面层210的表面。
本发明的实施例利用是否为渠化交通区域将路面划分成全灌浆区域100和半灌浆区域200,全灌浆区域100的沥青面层全部灌注浆液,半灌浆区域200的沥青面层下半部分灌注浆液,通过灌注浆液既能提高沥青面层的抗车辙性能,从根本上预防车辙病害,提高耐久性。另外,由于灌浆前后沥青面层的纹理、颜色差异较小,故无论全灌浆区域100还是半灌浆区域200,沥青面层的表面一致性较高。
请参阅图2和图3,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的第一沥青面层110和第二沥青面层210的下方还设有乳化沥青层300和基面层400,乳化沥青层300位于第一沥青面层110/第二沥青面层210和基面层400之间,乳化沥青层300是以乳化沥青为原料喷洒在基面层400上表面形成的,基面层400是以混凝土为原料喷浆形成的;全灌浆层120贯穿乳化沥青层300与基面层400交融成一体,半灌浆层220位于乳化沥青层300的上方。
本发明实施例的乳化沥青是沥青和乳化剂在一定工艺作用下生成液态沥青。由于乳化沥青具有良好的粘结性、抗老化性和防水能力,故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基面层400喷洒乳化沥青形成乳化沥青层300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第一沥青面层110和基面层400、第二沥青面层210和基面层400的粘性。
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全灌浆区域100的基面层400和半灌浆区域200的基面层400等高,全灌浆区域100的乳化沥青层300和半灌浆区域200的乳化沥青层300等高,第一沥青面层110和第二沥青面层210顺接且厚度一致。等高设置和厚度一致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基面层400和乳化沥青层300的施工,换言之,基面层400和乳化沥青层300施工时,无需考虑全灌浆区域100和半灌浆区域200的划分,只需要在沥青面层施工结束之后在沥青面层上划分全灌浆区域100和半灌浆区域200。
请参阅图4和图5,图4和图5中的虚拟线600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存在的,图4和图5画出虚拟线600的目的是对应虚拟划分出多个第一嵌挤结构130和第二嵌挤结构230。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嵌挤结构130包括第一碾压收缩腔131、第一粘结剂层132、第一浆体灌注层133、第一封边条和第一振捣层,第二嵌挤结构230包括第二碾压收缩腔231、第二粘结剂层232、第二浆体灌注层233、第二封边条和第二振捣层;第一碾压收缩腔131和第二碾压收缩腔231分别包括上段收缩腔和下段收缩腔,第一粘结剂层132和第二粘接剂层分别包括上段粘结剂层和下段粘结剂层,第一浆体灌注层133和第二浆体灌注层233分别包括上段灌注层和下段灌注层;上段粘结剂层和下段粘结剂层位于第一碾压收缩腔131和第一浆体灌注层133、第二碾压收缩腔231和第二浆体灌注层233之间;上段粘结剂层为沥青路面的竖向受力,第一嵌挤结构130的上段粘结剂层与第一嵌挤结构130的上段收缩腔通过灌注注浆液形成第一嵌挤结构130的上段灌注层,第二嵌挤结构230的上段粘结剂层与第二嵌挤结构230的上段收缩腔通过灌注沥青混合液形成第二嵌挤结构230的上段灌注层;下段粘结剂层为沥青路面的竖向受力和行车方向受力,第一嵌挤结构130的下段粘结剂层与第一嵌挤结构130的下段收缩腔通过灌注注浆液形成下段灌注层,第二嵌挤结构230的下段粘结剂层与第二嵌挤结构230的下段收缩腔通过灌注注浆液形成下段灌注层。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碾压收缩腔131和第二碾压收缩腔231可以理解为相邻粗粒集料500之间的空隙,优选为沥青面层碾压结束时相邻粗粒集料500之间的空隙。
本发明实施例的碾压收缩腔内浆体灌注层,其嵌挤结构覆盖沥青路面的每个沥青混合料空隙,其中单个沥青混合料空隙的嵌挤结构包括碾压收缩腔、粘结剂层、浆体灌注层、封边条、振捣层和抹面层。具体地,单个第一嵌挤结构130包括第一碾压收缩腔131、第一粘结剂层132、第一浆体灌注层133、第一封边条和第一振捣层,单个第二嵌挤结构230包括第二碾压收缩腔231、第二粘结剂层232、第二浆体灌注层233、第二封边条和第二振捣层。
第一嵌挤结构130和第二嵌挤结构230主要用于碾压收缩腔与粘结剂层之间采用抗压强度偏高的浆体灌注层进行连接,有效避免沥青混合料空隙被车辆压出车辙的情况。
上述设置第一振捣层和第二振捣层的目的,主要是由于碾压收缩腔的外壁和粘结剂层不在同一平面上。在众多实施方式中优选振捣层包括一体连接的外扩连接部、预弯过渡段以及内收连接部,通过碾压收缩腔和粘结剂层的相对位置对预弯过渡段进行碾压弯曲;振捣层用于增强碾压收缩腔的灌浆层与对应的粘结剂层之间的连接。优选相配合的多次振捣层呈八字形对称振捣,多次振捣层的外扩连接部分别与碾压收缩腔的外壁两侧高频率振捣,多次振捣层的内收连接部分别与粘结剂层的两侧单面低频率振捣。区分高频率振捣和低频率振捣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内收连接部的振捣稳定性大于外扩连接部的振捣稳定性,低频率振捣不易导致注浆液流出内收连接部。
本发明实施例的设计构思如下:(1)沥青路面在沥青混合料空隙处通过粘结剂层、碾压收缩腔、振捣层、浆体灌注层和抹面层形成一个整体,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2)与碾压收缩腔连接的粘结剂层分为上段粘结剂层和下段粘结剂层,上段粘结剂层为沥青路面内的竖向受力,上段粘结剂层与碾压收缩腔的上部通过浆体灌注层灌浆连接或者灌注沥青连接;下段粘结剂层与碾压收缩腔的下部通过浆体灌注层灌浆连接;即下段粘结剂层必定采用浆体灌注层灌浆连接,而上段粘结剂层与碾压收缩腔的连接方式则需要进一步判断。
由于碾压收缩腔分为全灌浆碾压收缩腔和半灌浆碾压收缩腔,半灌浆碾压收缩腔的结构为上段粘结剂层与半灌浆碾压收缩腔的上部采用沥青连接,而全灌浆碾压收缩腔的结构为上段粘结剂层、下段粘结剂层与全灌浆碾压收缩腔的上部、全灌浆碾压收缩腔的下部均通过浆体灌注层灌浆连接,因此,当碾压收缩腔为半灌浆碾压收缩腔时,只需要针对半灌浆碾压收缩腔的灌浆连接段以及对应的下段粘结剂层进行加固即可,而当碾压收缩腔为全灌浆碾压收缩腔时,则针对全灌浆碾压收缩腔以及对应的下段粘结剂层和上段粘结剂层进行加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第一嵌挤结构130之间填充灌浆液,灌浆液的上方为第一抹面层;相邻第二嵌挤结构230之间填充沥青混合液,沥青混合液的上方为第二抹面层。
碾压收缩腔和粘结剂层通过浆体灌注层灌浆连接,碾压收缩腔与对应的粘结剂层采用多次振捣层振捣连接;封边条是在沥青路面周边区域,封边条的旁侧以便于安置振捣设备,因此封边条位于振捣有振捣层的碾压收缩腔和粘结剂层周边。
下面对封边条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当碾压收缩腔为半灌浆碾压收缩腔时,封边条为下段封边区,下段封边区包括下段灌注区域和对应碾压收缩腔外部的下段浆液灌注空间,下段灌注区域和下段浆液灌注空间贯通连接;而当碾压收缩腔为全灌浆碾压收缩腔时,封边条为上段封边区和下段封边区,上段封边区包括上段灌注区域和对应碾压收缩腔外部的上段浆液灌注空间,上段灌注区域和上段浆液灌注空间贯通连接,下段封边区包括下段灌注区域和对应碾压收缩腔外部的下段浆液灌注空间,下段灌注区域和下段浆液灌注空间贯通连接,从而保证每一处沥青面层地势偏低或偏高的位置均得到灌浆。然后在封边条内填充有抹面层,以保证沥青面层表面的整体性能。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主要是针对上述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进行施工的,请参阅图6,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混凝土为原料施工基面层;
步骤二、以乳化沥青为原料施工乳化沥青层;
步骤三、以沥青混合料为原料施工沥青面层,在施工结束的沥青面层上划分全灌浆区域和半灌浆区域;
步骤四、碾压沥青面层,使全灌浆区域的每个全灌浆碾压收缩腔以及半灌浆区域的每个半灌浆碾压收缩腔符合设计要求;
步骤五、在全灌浆区域和半灌浆区域第一次喷洒灌浆液形成下段灌注层,在全灌浆区域第二次喷洒灌浆液形成全灌浆区域的上段灌注层,在半灌浆区域第二次喷洒沥青混合液形成半灌浆区域的上段灌注层;
步骤六、抹平第二次喷洒的灌浆液和沥青混合液形成抹面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三中在施工结束的沥青面层上划分全灌浆区域和半灌浆区域,包括划分全灌浆区域和半灌浆区域的方法;划分全灌浆区域和半灌浆区域的方法包括:将处于道路交叉口的渠化交通区域划分成全灌浆区域,将除渠化交通区域之外的区域划分成半灌浆区域,半灌浆区域的面积大于全灌浆区域的面积三倍。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三的以沥青混合料为原料施工沥青面层,包括:拌和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拌和生产过程中,集料和矿粉干拌5s~10s后加入沥青湿拌35s~40s,沥青加热温度为160±5℃,集料和矿粉加热温度为180±5℃,沥青混合料的出料温度为180±5℃;摊铺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控制在1.1左右;碾压沥青混合料:大孔隙沥青混合料由于粗骨料较多,孔隙为20%~28%,使得沥青混合料容易产生推移和轮迹印,因此碾压工艺与传统工艺相差较大,碾压工艺包括:等待0.5h~1h采用静压法碾压进行初压,对摊铺的沥青混合料静压4~5遍,碾压完成后根据基面的轮迹及接缝情况进行终压,消除轮迹印及接缝不平整状况。
需要说明的是:碾压工艺具体包括:①灌浆复合路面大孔隙基体沥青混合料的碾压采用静压法碾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4~5遍;②沥青混合料摊铺完成后,等待0.5h~1h进行初压,静压1遍;③碾压完成后,根据基面的轮迹及接缝情况进行终压,静压1遍,消除轮迹印及接缝不平整状况;④为避免碾压时混合料推挤产生拥包,碾压时应将驱动轮朝向摊铺机摊铺方向,碾压路线及方向不应突然改变,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行;⑤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死角、边缘、接头等,应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手扶振动夯趁热压实;⑥基体沥青路面成型后,非施工车辆不得上路行驶,在交通完全封闭的情况下冷却至常温,并防止砂石、脏物等附在路面上堵塞空隙,从而影响灌入材料的灌入效果。
上述的步骤五中,全灌浆区域灌注注浆液之前,在全灌浆区域的周边设置第一封边条,第一封边条包括上段封边区和下段封边区,全灌浆区域在封边条的上段封边区和下段封边区填充注浆液形成全灌浆层和抹面层;步骤五的半灌浆区域灌注注浆液和沥青混合液之前,在半灌浆区域的周边设置第二封边条,第二封边条包括下段封边区;半灌浆区域在封边条的下段封边区填充注浆液、在封边条的上段封边区填充沥青混合液形成半灌浆层和抹面层;全灌浆区域和半灌浆区域利用封边条形成的封边区保证沥青面层表面的整体性能。
优选上段封边区包括上段灌注区域和对应碾压收缩腔上部的上段浆液灌注空间,上段灌注区域和上段浆液灌注空间贯通连接;优选下段封边区包括下段灌注区域和对应碾压收缩腔下部的下段浆液灌注空间,下段灌注区域和下段浆液灌注空间贯通连接;上段灌注区域与下段灌注区域顺接,上段浆液灌注空间与下段浆液灌注空间顺接;上段浆液灌注空间和下段浆液灌注空间顺接,上段浆液灌注空间和下段浆液灌注空间的总和大于若干第一嵌挤结构和若干第二嵌挤结构的总和。
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三中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如下:
Figure BDA0002944928220000131
从上述级配范围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沥青混合料由于粗骨料较多,孔隙较大(20%~28%),使得混合料容易产生推移,产生轮迹印,因此碾压工艺与传统工艺相差较大。具体碾压如下:①灌浆复合路面大孔隙基体沥青混合料的碾压采用静压法碾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4~5遍;②沥青混合料摊铺完成后,等待0.5h~1h进行初压,静压1遍;③碾压完成后,根据基面的轮迹及接缝情况进行终压,静压1遍,消除轮迹印及接缝不平整状况;④为避免碾压时混合料推挤产生拥包,碾压时应将驱动轮朝向摊铺机摊铺方向,碾压路线及方向不应突然改变,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行;⑤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死角、边缘、接头等,应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手扶振动夯趁热压实;⑥基体沥青路面成型后,非施工车辆不得上路行驶,在交通完全封闭的情况下冷却至常温,并防止砂石、脏物等附在路面上堵塞空隙,从而影响灌入材料的灌入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灌浆液灌浆施工中,需要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具体地,过高的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直接影响浆体的灌注效果,因此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封闭施工)实行隔天灌注施工。若交通压力较大,环境温度较高,混合料自然冷却时间较长,采用带细孔喷头的喷洒设备,进行洒水降温,间歇性喷洒,每次喷洒少量,严格控制水的喷洒量。
本发明实施例在封边施工之前,①先将原路面四周用吹风机清理干净;②封边条沿新沥青混合料路面摆放,封边条必须紧贴地方连续摆放,摆放一周,不得间断,用钢钉固定,封边条高出基面3cm;③封边条固定以后,用堵漏剂进行密封,防止浆体沿缝隙流出,封堵材料沿封边条与原路面的夹角填充;④封边堵漏完成后必须反复检查是否存在漏浆的隐患,若有发现及时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在浆体灌注之前还需进行下列准备:①材料准备:根据实际工作量准备充裕的灌浆材料,并存放合适;②设备停放:搅拌机、水车等按照要求进行停放;③设备准备:施工前检查所有设备:搅拌机,吊车等,确保正常工作;④辅助工具:摆放盛浆桶,安装水泵,布置水管,推浆机就位等;⑤人员准备:各施工人员定岗定位。
本发明实施例在灌浆施工中,①浆体灌注遵循即拌即用原则,灌注时,进行自行流淌灌注,避免过高喷洒,造成浆体飞溅;灌注时采用叠加式浆体灌注,确保灌注饱满;遇到纵坡和斜坡时从底往高进行灌注,确保浆体灌注的饱满度;②灌注时,浆液漫出沥青混合料表面,灌满之后停留3-5min,保证浆体不下渗,全部灌满,以灌满之后的表面不出气泡为标准;③当出现灌浆未能完全灌入时,采用二次振捣方式(平板夯,小型振动压路机)辅助灌浆,及时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抹面处理包括:①浆体灌满大孔隙基体沥青混合料后,先采用皮刮将表面多余浮浆刮除干净,然后采用毛刷、推浆机或扫地机沿路面的纵向缓慢匀速进行构造处理,边缘处理时避免浆体溢出;②表面抹面处理以产生露石效果为佳,露石深度约为2mm左右,保证路面的安全抗滑和美观;③表面处理时,应在浆体流动性较好的时候完成抹面刮浆。注意保护成品,已完成的工作面严禁重复推浆,保证路面的美观和色泽均匀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采用了路面划分成全灌浆区域和半灌浆区域,全灌浆区域的沥青面层全部灌注浆液,半灌浆区域的沥青面层下半部分灌注浆液,通过灌注浆液既能提高沥青面层的抗车辙性能,有效解决了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问题,进而实现了从根本上预防车辙病害,提高耐久性。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灌浆前后沥青面层的纹理、颜色差异较小,故无论全灌浆区域还是半灌浆区域,沥青面层的表面一致性较高。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半灌浆区域的沥青面层上半部分灌注沥青混合液,下半部分灌注灌浆液,由于灌浆液的成本高于沥青混合液的成本三倍,况且半灌注区域本身车辙缺陷较少,下半部分灌注灌浆液完全满足半灌浆区域的抗车辙性能,故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此设计既能抗车辙又能降低灌浆成本。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公开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公开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公开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公开。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公开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全灌浆区域和M个半灌浆区域,M>N>3;
所述全灌浆区域和所述半灌浆区域交替,所述全灌浆区域位于渠化交通区域,所述渠化交通区域位于道路的交叉口;
所述全灌浆区域包括第一沥青面层和全灌浆层,所述第一沥青面层包括若干第一嵌挤结构,所述若干第一嵌挤结构通过第一抹面层平滑顺接,所述第一抹面层采用灌浆液刮抹第一沥青面层的表面;
所述半灌浆区域包括第二沥青面层和半灌浆层,所述第二沥青面层包括若干第二嵌挤结构,所述若干第二嵌挤结构通过第二抹面层平滑顺接,所述第二抹面层采用沥青混合料刮抹第二沥青面层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沥青面层和所述第二沥青面层的下方还设有乳化沥青层和基面层,所述乳化沥青层位于第一沥青面层/第二沥青面层和基面层之间,所述乳化沥青层是以乳化沥青为原料喷洒在所述基面层上表面形成的,所述基面层是以混凝土为原料喷浆形成的;
所述全灌浆层贯穿乳化沥青层与基面层交融成一体,所述半灌浆层位于乳化沥青层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灌浆区域的基面层和所述半灌浆区域的基面层等高,所述全灌浆区域的乳化沥青层和所述半灌浆区域的乳化沥青层等高,所述第一沥青面层和所述第二沥青面层顺接且厚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挤结构包括第一碾压收缩腔、第一粘结剂层、第一浆体灌注层、第一封边条和第一振捣层,所述第二嵌挤结构包括第二碾压收缩腔、第二粘结剂层、第二浆体灌注层、第二封边条和第二振捣层;
第一碾压收缩腔和第二碾压收缩腔分别包括上段收缩腔和下段收缩腔,第一粘结剂层和第二粘接剂层分别包括上段粘结剂层和下段粘结剂层,第一浆体灌注层和第二浆体灌注层分别包括上段灌注层和下段灌注层;
上段粘结剂层和下段粘结剂层位于第一碾压收缩腔和第一浆体灌注层、第二碾压收缩腔和第二浆体灌注层之间;
上段粘结剂层为沥青路面的竖向受力,所述第一嵌挤结构的上段粘结剂层与所述第一嵌挤结构的上段收缩腔通过灌注注浆液形成所述第一嵌挤结构的上段灌注层,所述第二嵌挤结构的上段粘结剂层与所述第二嵌挤结构的上段收缩腔通过灌注沥青混合液形成所述第二嵌挤结构的上段灌注层;
下段粘结剂层为沥青路面的竖向受力和行车方向受力,所述第一嵌挤结构的下段粘结剂层与所述第一嵌挤结构的下段收缩腔通过灌注注浆液形成下段灌注层,所述第二嵌挤结构的下段粘结剂层与所述第二嵌挤结构的下段收缩腔通过灌注注浆液形成下段灌注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其特征在于,相邻第一嵌挤结构之间填充灌浆液,灌浆液的上方为第一抹面层;
相邻第二嵌挤结构之间填充沥青混合液,沥青混合液的上方为第二抹面层。
6.一种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混凝土为原料施工基面层;
步骤二、以乳化沥青为原料施工乳化沥青层;
步骤三、以沥青混合料为原料施工沥青面层,在施工结束的沥青面层上划分全灌浆区域和半灌浆区域;
步骤四、碾压沥青面层,使全灌浆区域的每个全灌浆碾压收缩腔以及半灌浆区域的每个半灌浆碾压收缩腔符合设计要求;
步骤五、在全灌浆区域和半灌浆区域第一次喷洒灌浆液形成下段灌注层,在全灌浆区域第二次喷洒灌浆液形成全灌浆区域的上段灌注层,在半灌浆区域第二次喷洒沥青混合液形成半灌浆区域的上段灌注层;
步骤六、抹平第二次喷洒的灌浆液和沥青混合液形成抹面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在施工结束的沥青面层上划分全灌浆区域和半灌浆区域,包括划分全灌浆区域和半灌浆区域的方法;
划分全灌浆区域和半灌浆区域的方法包括:将处于道路交叉口的渠化交通区域划分成全灌浆区域,将除渠化交通区域之外的区域划分成半灌浆区域,半灌浆区域的面积大于全灌浆区域的面积三倍。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以沥青混合料为原料施工沥青面层,包括:
拌和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拌和生产过程中,集料和矿粉干拌5s~10s后加入沥青湿拌35s~40s,沥青加热温度为160±5℃,集料和矿粉加热温度为180±5℃,沥青混合料的出料温度为180±5℃;
摊铺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控制在1.1左右;
碾压沥青混合料:大孔隙沥青混合料由于粗骨料较多,孔隙为20%~28%,使得沥青混合料容易产生推移和轮迹印,因此碾压工艺与传统工艺相差较大,碾压工艺包括:等待0.5h~1h采用静压法碾压进行初压,对摊铺的沥青混合料静压4~5遍,碾压完成后根据基面的轮迹及接缝情况进行终压,消除轮迹印及接缝不平整状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的全灌浆区域灌注注浆液之前,在全灌浆区域的周边设置第一封边条,第一封边条包括上段封边区和下段封边区,全灌浆区域在封边条的上段封边区和下段封边区填充注浆液形成全灌浆层和抹面层;
所述步骤五的半灌浆区域灌注注浆液和沥青混合液之前,在半灌浆区域的周边设置第二封边条,第二封边条包括下段封边区;半灌浆区域在封边条的下段封边区填充注浆液、在封边条的上段封边区填充沥青混合液形成半灌浆层和抹面层;
全灌浆区域和半灌浆区域利用封边条形成的封边区保证沥青面层表面的整体性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段封边区包括上段灌注区域和对应碾压收缩腔上部的上段浆液灌注空间,上段灌注区域和上段浆液灌注空间贯通连接;
下段封边区包括下段灌注区域和对应碾压收缩腔下部的下段浆液灌注空间,下段灌注区域和下段浆液灌注空间贯通连接;上段灌注区域与下段灌注区域顺接,上段浆液灌注空间与下段浆液灌注空间顺接;
上段浆液灌注空间和下段浆液灌注空间顺接,上段浆液灌注空间和下段浆液灌注空间的总和大于若干第一嵌挤结构和若干第二嵌挤结构的总和。
CN202110189689.7A 2021-02-19 2021-02-19 一种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及其施工工艺 Active CN1129623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9689.7A CN112962381B (zh) 2021-02-19 2021-02-19 一种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及其施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9689.7A CN112962381B (zh) 2021-02-19 2021-02-19 一种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及其施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2381A true CN112962381A (zh) 2021-06-15
CN112962381B CN112962381B (zh) 2022-08-05

Family

ID=76285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9689.7A Active CN112962381B (zh) 2021-02-19 2021-02-19 一种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及其施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62381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31409A (ja) * 1997-10-29 1999-05-18 Sato Road Co Ltd 低騒音舗装
DE10325064A1 (de) * 2003-02-13 2004-08-26 E. Rive Handel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Instandsetzen von Straßen mit Spurrillen und Straßenbaueinheit
CN101581066A (zh) * 2009-06-10 2009-11-18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保水降温半柔性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CN103864374A (zh) * 2012-12-10 2014-06-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半柔性路面基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81322A (zh) * 2016-01-15 2016-04-13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半柔性复合路面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04540A (zh) * 2017-03-27 2017-10-31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柔性抗车辙路面灌浆施工封边方法
CN107908847A (zh) * 2017-11-08 2018-04-13 东南大学 一种考虑荷载与高温间隙的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模拟方法
CN207862716U (zh) * 2017-05-25 2018-09-14 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彩色抗车辙路面
CN108867232A (zh) * 2018-06-06 2018-11-23 三峡大学 一种半柔性路面预留灌浆深度的计算方法
CN109056445A (zh) * 2018-08-27 2018-12-21 平顶山市公路交通勘察设计院 一种道路交叉口抗车辙路面结构和方法
CN209194267U (zh) * 2018-11-21 2019-08-02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渠道化交通的抗车辙新型路面
JP2019183408A (ja) * 2018-04-03 2019-10-24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舗装道路構造体を構成する道路ユニットにおける表層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湾曲路面の構築方法
CN211645819U (zh) * 2019-10-24 2020-10-09 绍兴市公路管理局 一种旧水泥路面加铺半柔性材料路面结构
CN112174584A (zh) * 2020-09-17 2021-01-05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一种半柔性路面材料及路面结构铺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31409A (ja) * 1997-10-29 1999-05-18 Sato Road Co Ltd 低騒音舗装
DE10325064A1 (de) * 2003-02-13 2004-08-26 E. Rive Handel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Instandsetzen von Straßen mit Spurrillen und Straßenbaueinheit
CN101581066A (zh) * 2009-06-10 2009-11-18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保水降温半柔性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CN103864374A (zh) * 2012-12-10 2014-06-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半柔性路面基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81322A (zh) * 2016-01-15 2016-04-13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半柔性复合路面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04540A (zh) * 2017-03-27 2017-10-31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柔性抗车辙路面灌浆施工封边方法
CN207862716U (zh) * 2017-05-25 2018-09-14 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彩色抗车辙路面
CN107908847A (zh) * 2017-11-08 2018-04-13 东南大学 一种考虑荷载与高温间隙的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模拟方法
JP2019183408A (ja) * 2018-04-03 2019-10-24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舗装道路構造体を構成する道路ユニットにおける表層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湾曲路面の構築方法
CN108867232A (zh) * 2018-06-06 2018-11-23 三峡大学 一种半柔性路面预留灌浆深度的计算方法
CN109056445A (zh) * 2018-08-27 2018-12-21 平顶山市公路交通勘察设计院 一种道路交叉口抗车辙路面结构和方法
CN209194267U (zh) * 2018-11-21 2019-08-02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渠道化交通的抗车辙新型路面
CN211645819U (zh) * 2019-10-24 2020-10-09 绍兴市公路管理局 一种旧水泥路面加铺半柔性材料路面结构
CN112174584A (zh) * 2020-09-17 2021-01-05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一种半柔性路面材料及路面结构铺装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衍: "交叉口和重载交通路况灌入式复合路面施工应用研究", 《工程建设与设计》 *
魏小皓,罗桑,刘鎏等: "不同面层组合形式下灌入式复合路面力学特性研究", 《交通信息与安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2381B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12195U (zh) 混凝土路面双层摊铺系统
CN106894308A (zh) 一种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法
CN105735081B (zh) 一种减振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120524B (zh) 一种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交界处的道路施工方法
CN104652217A (zh) 改性乳化沥青纤维同步碎石封层施工方法
CN109826093B (zh) 一种沥青混凝土无缝伸缩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4131512A (zh) 水泥混凝土桥面热喷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铺装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499692A (zh) 一种灌入式复合路面施工方法
CN110205894A (zh) 钢桥面板铺装下层的施工方法
CN205840248U (zh) 一种现浇式混凝土耐磨地面
WO2010147328A2 (ko) 레미탈을 이용한 콘크리트 포장의 재포장 공법
CN112962381B (zh) 一种快凝高性能灌浆复合路面及其施工工艺
CN104927759B (zh) 一种界面粘结材料和基于该材料的白改黑加铺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KR100887657B1 (ko) 바닥 시공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바닥 적층체
CN108978388A (zh) 一种装配式抗推移耐盐蚀复合块料路面板及施工工艺
CN111101415A (zh) 一种复合型沥青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CN109468904A (zh) 一种用于机场场道的沥青复合封层施工方法
CN204780555U (zh) 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的结构
CN113250030A (zh) 一种灌注+刮涂式半柔性路面及施工方法
CN209636583U (zh) 一种用于机场场道的沥青复合封层
CN110438861B (zh) 一种双色沥青路面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207878303U (zh) 水泥混凝土面板与明涵洞搭接结构
CN208280000U (zh) 用于桥涵和路基的连接装置
CN113914162A (zh) 一种高速公路拓宽路基的分部填筑的快速施工方法
CN112095394A (zh) 一种具有优秀排水功能的复合式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