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4173B - 镜头驱动模块、摄影系统与手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镜头驱动模块、摄影系统与手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4173B
CN112954173B CN202110189942.9A CN202110189942A CN112954173B CN 112954173 B CN112954173 B CN 112954173B CN 202110189942 A CN202110189942 A CN 202110189942A CN 112954173 B CN112954173 B CN 1129541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driving module
lens unit
lens driving
groov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899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54173A (zh
Inventor
吕俊逸
曾德生
许文鸿
周明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rgan Digi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rgan Digi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rgan Digi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rgan Digit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954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4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54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41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2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4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2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4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 H02K41/0356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moving along a straight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Control of means for changing angle of the field of view, e.g. optical zoom objectives or electronic zoom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镜头驱动模块、摄影系统与手机装置。镜头驱动模块包含固定基座、金属外壳、镜头单元、磁体组、线圈、至少一弹性件以及至少一阻尼剂。金属外壳与固定基座耦合。金属外壳包含通孔及至少一延伸结构,延伸结构设置于通孔周围且由通孔往固定基座的方向延伸。镜头单元可移动地设置于金属外壳内。镜头单元包含光轴及至少一凹槽结构,凹槽结构设置于镜头单元的外围,且凹槽结构与延伸结构对应。线圈与磁体组对应。弹性件分别与镜头单元以及固定基座耦合。阻尼剂设置于延伸结构与凹槽结构间,是用以衰减镜头单元的移动。借此,有利于控制阻尼剂的涂装用量与涂装效率。

Description

镜头驱动模块、摄影系统与手机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04月11日、申请号为201810322018.1、发明名称为“镜头驱动模块、摄影系统与手机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镜头驱动模块及摄影系统,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在手机装置上的镜头驱动模块及摄影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搭载有成像装置的个人化电子产品及移动通讯产品的普及,对具有高解析度与优良成像品质的小型化电子装置的需求也大幅攀升。
现今应用于电子装置的镜头中,通常使用音圈马达(VCM)作为提供镜头自动对焦的驱动装置,其通过磁体以及线圈交互作用所产生的电磁作用力,并配合弹簧片提供承载镜头的载体(Carrier)移动所需的自由度与回复力,可驱动载体带动镜头沿平行光轴的方向移动,而达到镜头的自动对焦功能。
为了衰减镜头的移动,可搭配阻尼剂(damper agent)的使用。然而,习用的驱动装置,受限于机构配置,不易控制阻尼剂的涂装用量与涂装效率,进而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良率以及提升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镜头驱动模块、摄影系统与手机装置,镜头驱动模块包含延伸结构及凹槽结构,通过延伸结构及凹槽结构的机构配置,有利于控制阻尼剂的涂装用量与涂装效率,进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良率以及提升生产效率。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镜头驱动模块,包含固定基座、金属外壳、镜头单元、磁体组、线圈、至少一弹性件及至少一阻尼剂。固定基座具有开孔。金属外壳与固定基座耦合,金属外壳包含通孔及至少一延伸结构。通孔与固定基座的开孔对应,延伸结构设置于通孔周围,且延伸结构由通孔往固定基座的方向延伸。镜头单元可移动地设置于金属外壳内,镜头单元包含光轴及至少一凹槽结构,光轴与通孔对应,凹槽结构设置于镜头单元的外围,凹槽结构与延伸结构对应。磁体组设置于金属外壳内部,线圈设置于镜头单元外部,且线圈与磁体组对应。弹性件分别与镜头单元以及固定基座耦合。阻尼剂设置于金属外壳的延伸结构与镜头单元的凹槽结构间,阻尼剂用以衰减镜头单元的移动。其中,凹槽结构与阻尼剂于平行光轴的方向,对应通孔而未被金属外壳遮挡,凹槽结构的一底部与延伸结构于垂直光轴的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0.002mm<d<0.6mm。借此,阻尼剂的涂装用量与涂装效率皆可获得预期内的控制。
依据前段所述的镜头驱动模块,弹性件可包含第一弹性元以及第二弹性元,其中第一弹性元可耦合于镜头单元远离固定基座的部分,第二弹性元可耦合于镜头单元靠近固定基座的部分。第二弹性元可包含二弹簧,所述二弹簧可彼此分离,且所述二弹簧可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镜头单元可还包含载体及镜片组,载体可移动地设置于金属外壳内,且前述凹槽结构设置于载体的外围。载体可包含物端部以及至少三内缘面,物端部具有物端中心开孔,各内缘面具有一直径,所述至少三内缘面的直径彼此不相等,且各内缘面的直径大于物端中心开孔的直径。镜片组的光轴可对应物端中心开孔。镜片组可包含至少三片透镜,各透镜具有一外径,所述至少三片透镜的外径彼此不相等,镜片组耦合于载体内,且镜片组随着载体的移动相对于固定基座作动。载体的物端部可还包含环形侧壁,环形侧壁环绕物端中心开孔,环形侧壁可包含由二倾斜平面形成的尖端结构,各倾斜平面与光轴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90度。载体被线圈环绕的部分可设置于金属外壳内部,载体的物端部可外露于金属外壳外。凹槽结构的数量为Nn,延伸结构的数量为Ne,其可满足下列条件:2≤Nn≤6;以及Nn=Ne。阻尼剂设置于凹槽结构的数量为Na,其可满足下列条件:2≤Na≤12;以及Na为偶数。延伸结构可包含一横向延伸结构,凹槽结构可包含一横向凹槽结构,横向延伸结构可与横向凹槽结构对应。横向凹槽结构较靠近金属外壳的通孔的部分可往固定基座的方向渐缩。横向延伸结构与延伸结构间的夹角为θ,其可满足下列条件:95度<θ<175度。阻尼剂可为阻尼剂前驱物通过通孔接受一紫外线光源照射固化而成。延伸结构可为一平板状。通过上述提及的各点技术特征,有利于控制阻尼剂的涂布,而可提升生产良率以及生产效率。上述各技术特征皆可单独或组合配置,而达到对应的功效。
依据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摄影系统,包含前段所述的镜头驱动模块。借此,有利于提升摄影系统的生产良率以及生产效率。
依据本发明又提供一种手机装置,包含前段所述的摄影系统。借此,有利于提升手机装置的生产良率以及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1B是图1A中镜头驱动模块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1C是图1A中镜头驱动模块的爆炸示意图;
图1D是图1A中镜头驱动模块的另一爆炸示意图;
图1E是图1A中镜头驱动模块的俯视示意图;
图1F是图1E中镜头驱动模块沿割面线1F-1F的剖面示意图;
图1G是图1F中载体与线圈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1H是图1F中镜片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1I是图1C中镜头单元的俯视示意图;
图1J是图1A中1a部位的放大图;
图1K是图1A中1b部位的放大图;
图1L是图1C中1c部位的放大图;
图1M是图1E中1d部位的放大图;
图1N是图1G中1e部位的放大图;
图2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2B是图2A中镜头驱动模块的爆炸示意图;
图2C是图2A中镜头驱动模块的另一爆炸示意图;
图2D是图2A中镜头驱动模块的俯视示意图;
图2E是图2B中载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F是图2B中载体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2G是图2B中载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2H是图2A中2a部位的放大图;
图2I是图2A中2b部位的放大图;
图2J是图2B中2c部位的放大图;
图2K是图2B中2d部位的放大图;
图2L是图2B中2e部位的放大图;
图2M是图2D中2f部位的放大图;
图2N是图2D中2g部位的放大图;
图2O是图2E中2h部位的放大图;
图2P是图2E中2i部位的放大图;
图3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手机装置的示意图;
图3B绘示图3A中手机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3C绘示图3A中手机装置的方块图;
图4绘示本依照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手机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5绘示本依照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手机装置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手机装置:10、20、30
感测元件:16、291
辅助光学元件:17、27、37
成像信号处理元件:18、28、38
使用者界面:19
触控屏幕:19a
按键:19b
电路板:77
连接器:78
摄影系统:11、21a、21b、31a、31b、31c
电子感光元件:13
镜头驱动模块:12、22a、22b、32a、32b、32c、100、200
固定基座:110、210
开孔:111、211
金属外壳:120、220
通孔:121、221
延伸结构:122、222
横向延伸结构:223
镜头单元:130、230
载体:140、240
凹槽结构:141、241
凹槽结构的底部:141a、241a
横向凹槽结构:242
物端部:143
物端中心开孔:144
环形侧壁:145
内缘面:145a、145b、145c、145d、145e、145f
倾斜平面:146、147
尖端结构:148
镜片组:150、250
透镜:151、152、153、154、155、156
磁体组:160、260、292
线圈:170、270
第一弹性元:181、281
第二弹性元:182、282
阻尼剂:190、290
O:光轴
1a、1b、1c、1d、1e、2a、2b、2c、2d、2e、2f、2g、2h、2i:部位
d:凹槽结构的底部与延伸结构于垂直光轴的距离
φ0:物端中心开孔的直径
φ1、φ2、φ3、φ4、φ5、φ6:内缘面的直径
od1、od2、od3、od4、od5、od6:透镜的外径
A1、A2:倾斜平面与光轴的夹角
Nn:该凹槽结构的数量
Ne:延伸结构的数量
Na:阻尼剂设置于凹槽结构的数量
Wy:延伸结构的宽度
Wb:凹槽结构的宽度
θ:横向延伸结构与延伸结构间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阻尼剂前驱物是指阻尼剂未经照光固化前的物质,亦即,阻尼剂为阻尼剂前驱物照光固化后的产物,阻尼剂前驱物为液态,阻尼剂为胶态(gel state)。另外,由于阻尼剂为阻尼剂前驱物照光固化后的产物,阻尼剂的涂装用量与涂装效率亦可视为阻尼剂前驱物的涂装用量与涂装效率。
本发明中,于附图中统一将阻尼剂以撒点表示,是为有利于辨识出阻尼剂,而非代表其他特殊含义。
本发明中,第一、第二是用于命名上的区别,并非用于表示先后顺序或其他意义。
<第一实施方式>
配合参照图1A至图1F,图1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模块100的立体示意图,图1B是图1A中镜头驱动模块100的另一立体示意图,图1C是图1A中镜头驱动模块100的爆炸示意图,图1D是图1A中镜头驱动模块100的另一爆炸示意图,图1E是图1A中镜头驱动模块100的俯视示意图,图1F是图1E中镜头驱动模块100沿割面线1F-1F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A至图1F所示,镜头驱动模块100包含固定基座110、金属外壳120、镜头单元130、磁体组160、线圈170、至少一弹性件(未另标号)以及至少一阻尼剂190。具体来说,金属外壳120与固定基座110耦合,而形成一容置空间(未另标号)供镜头单元130、磁体组160、线圈170、弹性件及阻尼剂190设置。
图1C中,固定基座110具有开孔111。金属外壳120包含通孔121及至少一延伸结构122,金属外壳120的通孔121与固定基座110的开孔111对应,延伸结构122设置于通孔121周围,且延伸结构122由通孔121往固定基座110的方向延伸。
同时配合参照图1C、图1F及图1L,图1L是图1C中1c部位的放大图。镜头单元130可移动地设置于金属外壳120内。镜头单元130包含光轴O及至少一凹槽结构141,光轴O与通孔121对应,凹槽结构141设置于镜头单元130的外围,且凹槽结构141与延伸结构122对应。
图1C及图1F中,磁体组160设置于金属外壳120内部,线圈170设置于镜头单元130外部,且线圈170与磁体组160对应。
图1C中,弹性件分别与镜头单元130以及固定基座110耦合。详细来说,图1C中,弹性件包含第一弹性元181以及第二弹性元182,其中第一弹性元181与镜头单元130耦合,第二弹性元182分别与镜头单元130以及固定基座110耦合。然而,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弹性件是用于提供镜头单元130移动所需的自由度与回复力,因此,只要可达到上述功能的弹性件皆可。
同时配合参照图1A、图1E、图1J、图1K及图1M,图1J是图1A中1a部位的放大图,图1K是图1A中1b部位的放大图,图1M是图1E中1d部位的放大图。阻尼剂190设置金属外壳120的延伸结构122与镜头单元130的凹槽结构141间,其中阻尼剂190用以衰减镜头单元130的移动。
前述光轴O与通孔121对应是指光轴O与通孔121在功能上彼此对应,具体来说,光轴O与通孔121在功能上的对应可使镜头单元130部分通过通孔121,而使光线不会被通孔121遮蔽而能进入镜头单元130中,更具体举例来说,光轴O可通过通孔121,或者,通孔121可与光轴O同轴。
前述线圈170与磁体组160对应是指线圈170与磁体组160在功能上彼此对应,具体来说,线圈170与磁体组160在功能上的对应可使二者之间产生电磁作用力,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170的一表面面向磁体组160,可加强二者之间的电磁作用力。
镜头驱动模块100的作动方式如下,镜头驱动模块100可根据被摄物(图未揭示)进入镜头单元130中的光线,获得一电子信号,并将电子信号传送至电子驱动元件(图未揭示),让所述电子驱动元件提供一电流至线圈170,通过磁体组160与线圈170交互作用所产生的电磁作用力,可驱动镜头单元130沿光轴O的方向移动,而达到镜头单元130对焦的功效。在前述对焦的过程中,当镜头单元130移动时,第一弹性元181以及第二弹性元182可提供镜头单元130沿光轴O方向移动的自由度,且第一弹性元181以及第二弹性元182会随着镜头单元130的移动而变形,并在镜头单元130欲回归原位时,提供一回复力。
通过上述结构,其中延伸结构122与凹槽结构141的机构配置关系,可使阻尼剂190的涂装用量与涂装效率皆获得预期内的控制,此外,由于阻尼剂190的设置部位靠近通孔121,可大幅降低生产的困难度,且可用较快速的方式达成多点涂胶的作业,并使衰减镜头单元130移动的衰减效果较平均。
以下是针对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模块100,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1C所示,延伸结构122可为平板状。借此,有利于使涂覆于其上的阻尼剂前驱物呈现均匀的厚度,而可提高照光固化的效率。
如图1C及图1F所示,镜头单元130可包含载体140及镜片组150,其中载体140可移动地设置于金属外壳120内,且前述凹槽结构141设置于载体140的外围,镜片组150的光轴O对应物端中心开孔144(可参见图1G),镜片组150耦合于载体140内,且镜片组150随着载体140的移动相对于固定基座110作动。前述镜片组150的光轴O对应物端中心开孔144是指光轴O与物端中心开孔144在功能上彼此对应,具体来说,光轴O与物端中心开孔144在功能的对应可使光线通过物端中心开孔144而进入镜片组150,具体举例来说,光轴O可通过物端中心开孔144,或者,物端中心开孔144可与光轴O同轴。
同时配合参照图1G,其是图1F中载体140与线圈170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1G中,载体140可包含物端部143以及至少三内缘面(145a~145f),物端部143具有物端中心开孔144,各内缘面(145a~145f)具有一直径(φ1~φ6),所述至少三内缘面的直径彼此不相等,且各内缘面的直径大于物端中心开孔144的直径φ0。以第一实施方式为例,载体140包含六个内缘面,分别为内缘面145a、内缘面145b、内缘面145c、内缘面145d、内缘面145e以及内缘面145f,内缘面145a的直径为φ1,内缘面145b的直径为φ2,内缘面145c的直径为φ3,内缘面145d的直径为φ4,内缘面145e的直径为φ5,内缘面145f的直径为φ6,物端中心开孔144的直径为φ0,六内缘面145a~145f的直径φ1~φ6彼此不相等,且皆大于物端中心开孔144的直径φ0。此外,如图1F及图1G所示,载体140的物端中心开孔144与内缘面145a~145f形成一镜筒结构(未另标号),内缘面145a~145f定义出一内部空间(未另标号)供镜片组150直接容置其中。借此,可大幅缩减载体140的体积,并可减少零件数量与组装步骤,以及可提高生产效率。另外,第一实施方式中内缘面(145a~145f)的数量仅为例示,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内缘面的数量可依据镜片组150中透镜的数量相应调整。
配合参照图1G及图1N,图1N是图1G中1e部位的放大图。载体140的物端部143可还包含环形侧壁145,环形侧壁145环绕物端中心开孔144。环形侧壁145可包含由倾斜平面146及倾斜平面147形成的尖端结构148,倾斜平面146与光轴O的夹角为A1,A1大于0度且小于90度,倾斜平面147与光轴O的夹角为A2,A2大于0度且小于90度。借此,有利于提升设置于载体140内的镜片组150的成像品质,并可提升载体140成型品质的稳定性,使载体140不易出现毛边或缩水短射现象。
配合参照图1F及图1G,载体140被线圈170环绕的部分可设置于金属外壳120内部,载体140的物端部143可外露于金属外壳120外。借此,设置于金属外壳120的延伸结构122可以更靠近载体140的凹槽结构141,避免凹槽结构141被金属外壳120遮蔽住,而影响阻尼剂前驱物照光固化的效率。
同时配合参照图1H,其是图1F中镜片组150的剖面示意图。镜片组150可包含至少三片透镜(151~156),各透镜(151~156)具有一外径(od1~od6),所述至少三片透镜的外径可彼此不相等。以第一实施方式为例,镜片组150包含六片透镜,由物侧(未另标号)至像侧(未另标号)依序为透镜151、透镜152、透镜153、透镜154、透镜155、透镜156,透镜151的外径为od1,透镜152的外径为od2,透镜153的外径为od3,透镜154的外径为od4,透镜155的外径为od5,透镜156的外径为od6。具体来说,透镜151~156的外径od1~od6可配合内缘面145a~145f的直径φ1~φ6,有利于将镜片组150直接容置载体140中。另外,第一实施方式中透镜(151~156)的数量及构造仅为例示,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镜片组150中透镜的数量及构造可依据所需的光学性能弹性调整。
配合参照图1E及图1I,图1I是图1C中镜头单元130的俯视示意图。由图1E与图1I可知,组装好的镜头驱动模块100中,金属外壳120的延伸结构122会位于凹槽结构141中。借此,可使延伸结构122与凹槽结构141保持一特定距离,所述特定距离有利于将阻尼剂前驱物涂覆于延伸结构122与凹槽结构141间而无断开。
图1J中,凹槽结构141的底部141a与延伸结构122于垂直光轴的距离为d,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02mm<d<0.6mm。借此,凹槽结构141的底部141a与延伸结构122于垂直光轴的距离适当,有利于控制液态阻尼剂前驱物的涂布范围,避免溢流或剂量不够,且可减少阻尼剂前驱物用量。
图1E中,凹槽结构141的数量为Nn,延伸结构122的数量为Ne,其可满足下列条件:2≤Nn≤6;以及Nn=Ne。借此,凹槽结构141及延伸结构122的数量适中,当数量过多,会减低金属外壳120的制造效率,当数量过少,会造成设置有阻尼剂190的位置分配不均匀,而易导致载体140出现歪斜情形。
同时配合参照图1E以及图1I,延伸结构122的宽度为Wy,凹槽结构141的宽度为Wb,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4<Wy/Wb<1.0。借此,可使延伸结构122及凹槽结构141间的空气间隔宽度变化不至于过大,有利于维持较均匀的空气间隔。
图1C中,磁体组160包含四个磁体(未另标号),然而,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磁体组160是为与线圈170交互作用以产生电磁作用力,因此,可依实际需求调整磁体组160中磁体的数量以及配置方式。
图1C中,弹性件包含第一弹性元181以及第二弹性元182,其中第一弹性元181耦合于镜头单元130远离固定基座110的部分,第二弹性元182耦合于镜头单元130靠近固定基座110的部分。借此,可将镜头单元130支撑在固定基座110上,再配合第一弹性元181及第二弹性元182的上下组合,可避免镜头单元130出现歪斜(tilt)情形。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弹性件总共包含二个弹性元(即第一弹性元181及第二弹性元182),然而,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弹性件是用于提供镜头单元130移动所需的自由度与回复力,因此,只要可达到上述功能的弹性件皆可,换言之,可依实际需求调整弹性件所包含的弹性元的数量以及结构。
图1C中,第二弹性元182可包含二弹簧(未另标号),所述二弹簧彼此分离(separated),且所述二弹簧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借此,所述二弹簧可作为导通线圈170的电流信号传输路径(即用以传输线圈170所需的电流信号)。
同时配合参照图1E,凹槽结构141与阻尼剂190于平行光轴O的方向,对应通孔121而未被金属外壳120遮挡。借此,有利于注射阻尼剂前驱物的针头从外界找到下针点注的位置,且可避免遮挡住后续固化的光源,可增加制程效率。
图1E中,阻尼剂190可为阻尼剂前驱物通过通孔121接受紫外线光源照射固化而成。通过从通孔121直接接受紫外线光源,可降低照光固化的困难度。
图1E中,阻尼剂190设置于凹槽结构141的数量为Na,其可满足下列条件:2≤Na≤12;以及Na为偶数。借此,可于单一个凹槽结构141上设置一个阻尼剂190或多个阻尼剂190,有利于减少阻尼剂190的用量,可降低成本,并可维持衰减镜头单元130移动的效果。
本发明中,可使用的阻尼剂前驱物包含但不限于商品名称为TB3168(由ThreeBond公司所提供)的物质,TB3168具有照射紫外光后可固化的特性。
第一实施方式中,参数d、Nn、Ne、Na、Wy、Wb、Wy/Wb的数值记载于表一中。
Figure BDA0002943554790000111
<第二实施方式>
配合参照图2A至图2D,图2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模块200的立体示意图,图2B是图2A中镜头驱动模块200的爆炸示意图,图2C是图2A中镜头驱动模块200的另一爆炸示意图,图2D是图2A中镜头驱动模块200的俯视示意图。如图2A至图2D所示,镜头驱动模块200包含固定基座210、金属外壳220、镜头单元230、磁体组260、线圈270、至少一弹性件(未另标号)以及至少一阻尼剂290。具体来说,金属外壳220与固定基座210耦合,而形成一容置空间(未另标号)供镜头单元230、磁体组260、线圈270、弹性件及阻尼剂290设置。
固定基座210具有开孔211。金属外壳220包含通孔221及至少一延伸结构222,金属外壳220的通孔221与固定基座210的开孔211对应,延伸结构222设置于通孔221周围,且延伸结构222由通孔221往固定基座210的方向延伸。
镜头单元230可移动地设置于金属外壳220内。镜头单元230包含光轴O及至少一凹槽结构241,光轴O与通孔221对应,凹槽结构241设置于镜头单元230的外围,且凹槽结构241与延伸结构222对应。同时配合参照图2I及图2K,图2I是图2A中2b部位的放大图,图2K是图2B中2d部位的放大图,由图2I可看出凹槽结构241与延伸结构222的对应关系,由图2K可清楚看到凹槽结构241。
磁体组260设置于金属外壳220内部,线圈270设置于镜头单元230外部,且线圈270与磁体组260对应。
弹性件分别与镜头单元230以及固定基座210耦合。详细来说,图2B及图2C中,弹性件包含第一弹性元281以及第二弹性元282,其中第一弹性元281与镜头单元230耦合,第二弹性元282分别与镜头单元230以及固定基座210耦合。然而,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弹性件是用于提供镜头单元230移动所需的自由度与回复力,因此,只要可达到上述功能的弹性件皆可。
同时配合参照图2D及图2N,图2N是图2D中2g部位的放大图。阻尼剂290设置金属外壳220的延伸结构222与镜头单元230的凹槽结构241间,其中阻尼剂290用以衰减镜头单元230的移动。
前述光轴O与通孔221对应是指光轴O与通孔221在功能上彼此对应,具体来说,光轴O与通孔221在功能上的对应可使镜头单元230部分通过通孔221,而使光线不会被通孔221遮蔽而能进入镜头单元230中,更具体举例来说,光轴O可通过通孔221,或者,通孔221可与光轴O同轴。
前述线圈270与磁体组260对应是指线圈270与磁体组260在功能上彼此对应,具体来说,线圈270与磁体组260在功能上的对应可使二者之间产生电磁作用力,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270的一表面面向磁体组260,可加强二者之间的电磁作用力。
镜头驱动模块200的作动方式如下,镜头驱动模块200可根据被摄物(图未揭示)进入镜头单元230中的光线,获得一电子信号,并将电子信号传送至电子驱动元件(图未揭示),让所述电子驱动元件提供一电流至线圈270,通过磁体组260与线圈270交互作用所产生的电磁作用力,可驱动镜头单元230沿光轴O的方向移动,而达到镜头单元230对焦的功效。在前述对焦的过程中,当镜头单元230移动时,第一弹性元281以及第二弹性元282可提供镜头单元230沿光轴O方向移动的自由度,且第一弹性元281以及第二弹性元282会随着镜头单元230的移动而变形,并在镜头单元230欲回归原位时,提供一回复力。
通过上述结构,其中延伸结构222与凹槽结构241的机构配置关系,可使阻尼剂290的涂装用量与涂装效率皆获得预期内的控制,此外,由于阻尼剂290的设置部位靠近通孔221,可大幅降低生产的困难度,且可用较快速的方式达成多点涂胶的作业,并使衰减镜头单元230移动的衰减效果较平均。
以下是针对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模块200,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配合参照图2B及图2C,镜头单元230可包含载体240及镜片组250,镜片组250包含镜筒(未另标号)及至少三片透镜(仅绘示最靠近物侧的透镜外露出镜筒的部分,且未另标号),所述至少三片透镜安装于镜筒内,各透镜具有一外径,所述至少三片透镜的外径可彼此不相等。载体240可移动地设置于金属外壳220内,镜片组250耦合于载体240内,且镜片组250随着载体240的移动相对于固定基座210作动。
配合参照图2E、图2F、图2G、图2O及图2P,图2E是图2B中载体240的立体示意图,图2F是图2B中载体240的另一立体示意图,图2G是图2B中载体240的俯视示意图,图2O是图2E中2h部位的放大图,图2P是图2E中2i部位的放大图,由上述各图可知,凹槽结构241是设置于载体240的外围,且凹槽结构241包含横向凹槽结构242。
配合参照图2D、图2H、图2J及图2M,图2H是图2A中2a部位的放大图,图2J是图2B中2c部位的放大图,图2M是图2D中2f部位的放大图。由前述各图可知,延伸结构222包含横向延伸结构223,凹槽结构241包含横向凹槽结构242,横向延伸结构223与横向凹槽结构242对应。由于横向凹槽结构242也经由通孔221曝露于外界,可增加点注阻尼剂290的位置,可减少使用剂量。
配合参照图2L,其是图2B中2e部位的放大图,由图2L可知,横向凹槽结构242较靠近金属外壳220的通孔221的部分往固定基座210的方向渐缩。借此,可增加涂装阻尼剂290的成功率,提高点注阻尼剂290的品质,减少溢流情形。
配合参照图2D,横向延伸结构223与延伸结构222间的夹角为θ,其可满足下列条件:95度<θ<175度。借此,使横向凹槽结构242的体积不至于过大,并可维持横向延伸结构223的强度。
配合参照图2D及图2G,由图2D与图2G可知,组装好的镜头驱动模块200中,金属外壳220的延伸结构222会位于凹槽结构241中。借此,可使延伸结构222与凹槽结构241保持一特定距离,所述特定距离有利于将阻尼剂前驱物涂覆于延伸结构222与凹槽结构241间而无断开。
图2B中,磁体组260包含四个磁体(未另标号),然而,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磁体组260是为与线圈270交互作用以产生电磁作用力,因此,可依实际需求调整磁体组260中磁体的数量以及配置方式。
图2B中,弹性件包含第一弹性元281以及第二弹性元282,其中第一弹性元281耦合于镜头单元230远离固定基座210的部分,第二弹性元282耦合于镜头单元230靠近固定基座210的部分。借此,可将镜头单元230支撑在固定基座210上,再配合第一弹性元281及第二弹性元282的上下组合,可避免镜头单元230出现歪斜(tilt)情形。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弹性件总共包含二个弹性元(即第一弹性元281及第二弹性元282),然而,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弹性件是用于提供镜头单元230移动所需的自由度与回复力,因此,只要可达到上述功能的弹性件皆可,换言之,可依实际需求调整弹性件所包含的弹性元的数量以及结构。
图2B中,第二弹性元282可包含二弹簧(未另标号),所述二弹簧彼此分离(separated),且所述二弹簧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借此,所述二弹簧可作为导通线圈270的电流信号传输路径(即用以传输线圈270所需的电流信号)。
同时配合参照图2D,凹槽结构241与阻尼剂290于平行光轴O的方向,对应通孔221而未被金属外壳220遮挡。此外,阻尼剂290可为阻尼剂前驱物通过通孔221接受紫外线光源照射固化而成。
图2B及图2C中,镜头驱动模块200还包含感测元件291及另一磁体组292,感测元件291设置于固定基座210上,磁体组292包含二磁体(未另标号),且磁体组292设置于载体240接近固定基座210的一侧,感测元件291与磁体组292对应,感测元件291是用以感测磁体组292的磁场变化,其中感测元件291可为霍尔感测元件。
图2N中,凹槽结构241的底部241a与延伸结构222于垂直光轴的距离为d。图2D中,凹槽结构241的数量为Nn,延伸结构222的数量为Ne,阻尼剂290设置于凹槽结构241的数量为Na,延伸结构222的宽度为Wy,横向延伸结构223与延伸结构222间的夹角为θ。图2G中,凹槽结构241的宽度为Wb,其中Wb不包含横向凹槽结构242的宽度。第二实施方式中,参数d、Nn、Ne、Na、Wy、Wb、Wy/Wb、θ的数值记载于表二中。
Figure BDA0002943554790000151
<第三实施方式>
配合参照图3A及图3C,其中图3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手机装置10的示意图,图3B绘示图3A中手机装置10的另一示意图,图3C绘示第三实施例中手机装置10的方块图,且图3A及图3B特别是手机装置10中的相机示意图,图3C特别是手机装置10中的相机方块图。由图3A及图3B可知,第三实施方式的手机装置20是一智能手机,手机装置10包含摄影系统11,其中摄影系统11包含依据本发明的镜头驱动模块12及电子感光元件13,电子感光元件13设置于镜头驱动模块12中镜片组(未另标号)的成像面(图未揭示),以接收来自镜片组的成像光线。借此,有利于现今对电子装置的小型化需求。
手机装置10可还包含至少一感测元件16、至少一个辅助光学元件17、成像信号处理元件(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18、使用者界面19、电路板77及连接器78,其中使用者界面19包含触控屏幕19a及按键19b。
进一步来说,使用者透过手机装置10的使用者界面19(触控屏幕19a或按键19b)进入拍摄模式,此时镜头驱动模块12汇集成像光线在电子感光元件13上,并输出有关影像的电子信号至成像信号处理元件18。
辅助光学元件17可以是补偿色温的闪光灯模块、红外线测距元件、激光对焦模块等,感测元件16可具有感测物理动量与作动能量的功能,如加速计、陀螺仪、霍尔元件(HallEffect Element),以感知使用者的手部或外在环境施加的晃动及抖动,进而使摄影系统11配置的镜头驱动模块12发挥功能,以获得良好的成像品质,有助于依据本发明的手机装置10具备多种模式的拍摄功能,如优化自拍、低光源HDR(High Dynamic Range,高动态范围成像)、高解析4K(4K Resolution)录影等。此外,使用者可由触控屏幕19a直接目视到相机的拍摄画面,并在触控屏幕19a上手动操作取景范围,以达成所见即所得的自动对焦功能。
再者,由图3B可知,摄影系统11、感测元件16及辅助光学元件17可设置在电路板77(电路板77为软性电路板)上,并透过连接器78电性连接成像信号处理元件18等相关元件以执行拍摄流程。当前的智能手机具有轻薄的趋势,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将摄影系统11与相关元件配置于软性电路板77上,再利用连接器78将电路汇整至手机装置10的主板,可满足手机装置10内部有限空间的机构设计及电路布局需求并获得更大的裕度,亦使得摄影系统11的自动对焦功能通过电子装置10的触控屏幕19a获得更灵活的控制。在其他实施例中(图未揭示),感测元件16及辅助光学元件17亦可依机构设计及电路布局需求设置于手机装置10的主板或是其他形式的载板上。
此外,手机装置10可进一步包含但不限于无线通讯单元(WirelessCommunication Unit)、控制单元(Control Unit)、储存单元(Storage Unit)、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储存单元(ROM)或其组合。
<第四实施方式>
配合参照图4,其绘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手机装置20的示意图。由图4可知,第四实施方式的手机装置20是一智能手机,手机装置20包含摄影系统21a及摄影系统21b。摄影系统21a包含镜头驱动模块22a及电子感光元件(图未揭示),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镜头驱动模块22a中镜片组(未另标号)的成像面(图未揭示),以接收来自镜片组的成像光线。摄影系统21b包含镜头驱动模块22b及电子感光元件(图未揭示),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镜头驱动模块22b中镜片组(未另标号)的成像面(图未揭示),以接收来自镜片组的成像光线。
再者,镜头驱动模块22a及镜头驱动模块22b中至少一者为依据本发明的镜头驱动模块,且镜头驱动模块22a及镜头驱动模块22b中镜片组的光学特性可不相同。于手机装置20的拍摄流程中,透过辅助光学元件27的辅助,可经由摄影系统21a及摄影系统21b撷取双影像,再由手机装置20配备的处理元件(如成像信号处理元件28等)达成变焦、影像细腻等所需效果。
关于辅助光学元件27可参照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辅助光学元件17,在此不另赘述。
<第五实施方式>
配合参照图5,其绘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手机装置30的示意图。由图5可知,第五实施方式的手机装置30是一智能手机,手机装置30包含摄影系统31a、摄影系统31b及摄影系统31c。摄影系统31a包含镜头驱动模块32a及电子感光元件(图未揭示),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镜头驱动模块32a中镜片组(未另标号)的成像面(图未揭示),以接收来自镜片组的成像光线。摄影系统31b包含镜头驱动模块32b及电子感光元件(图未揭示),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镜驱动模块32b中镜片组(未另标号)的成像面(图未揭示),以接收来自镜片组的成像光线。摄影系统31c包含镜头驱动模块32c及电子感光元件(图未揭示),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镜头驱动模块32c中镜片组(未另标号)的成像面(图未揭示),以接收来自镜片组的成像光线。
再者,镜头驱动模块32a、镜头驱动模块32b及镜头驱动模块32c中至少一者为依据本发明的镜头驱动模块,且镜头驱动模块32a、镜头驱动模块32b及镜镜头驱动模块32c中镜片组的光学特性可不相同。于手机装置30的拍摄流程中,透过辅助光学元件37的辅助,可经由摄影系统31a、摄影系统31b及摄影系统31c撷取三影像,再由手机装置30配备的处理元件(如成像信号处理元件38等)达成变焦、影像细腻等所需效果。
关于辅助光学元件37可参照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辅助光学元件17,在此不另赘述。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固定基座,具有一开孔;
一金属外壳,与该固定基座耦合,该金属外壳包含:一通孔,与该固定基座的该开孔对应;及至少一延伸结构,设置于该通孔周围,该延伸结构由该通孔往该固定基座的方向延伸;
一镜头单元,可移动地设置于该金属外壳内,该镜头单元包含:一光轴,与该通孔对应;及至少一凹槽结构,设置于该镜头单元的外围,该凹槽结构与该延伸结构对应;
一磁体组,设置于该金属外壳内部;
一线圈,设置于该镜头单元外部,且该线圈与该磁体组对应;
至少一弹性件,分别与该镜头单元以及该固定基座耦合;以及
至少一阻尼剂,设置于该金属外壳的该延伸结构与该镜头单元的该凹槽结构间,该阻尼剂用以衰减该镜头单元的移动;
其中,该凹槽结构与该阻尼剂于平行该光轴的方向,对应该通孔而未被该金属外壳遮挡,该凹槽结构的一底部与该延伸结构于垂直该光轴的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
0.002mm<d<0.6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包含一第一弹性元以及一第二弹性元,其中该第一弹性元耦合于该镜头单元远离该固定基座的部分,该第二弹性元耦合于该镜头单元靠近该固定基座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弹性元包含二弹簧,该二弹簧彼此分离,且该二弹簧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镜头单元还包含:
一载体,可移动地设置于该金属外壳内,且该凹槽结构设置于该载体的外围,该载体包含:一物端部,具有一物端中心开孔;及至少三内缘面,各该内缘面具有一直径,所述至少三内缘面的所述直径彼此不相等,且各该内缘面的该直径大于该物端中心开孔的一直径;以及
一镜片组,该镜片组的光轴对应该物端中心开孔,该镜片组包含:至少三片透镜,各该透镜具有一外径,所述至少三片透镜的所述外径彼此不相等,该镜片组耦合于该载体内,且该镜片组随着该载体的移动相对于该固定基座作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载体的该物端部还包含一环形侧壁环绕该物端中心开孔,该环形侧壁包含由二倾斜平面形成的一尖端结构,各该倾斜平面与该光轴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90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载体被该线圈环绕的部分设置于该金属外壳内部,该载体的该物端部外露于该金属外壳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凹槽结构的数量为Nn,该延伸结构的数量为Ne,其满足下列条件:
2≤Nn≤6;以及
Nn=Ne。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阻尼剂设置于该凹槽结构的数量为Na,其满足下列条件:
2≤Na≤12;以及
Na为偶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延伸结构包含一横向延伸结构,该凹槽结构包含一横向凹槽结构,该横向延伸结构与该横向凹槽结构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横向凹槽结构较靠近该金属外壳的该通孔的部分往该固定基座的方向渐缩。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横向延伸结构与该延伸结构间的夹角为θ,其满足下列条件:
95度<θ<175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阻尼剂是阻尼剂前驱物通过该通孔接受一紫外线光源照射固化而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镜头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延伸结构为一平板状。
14.一种摄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模块。
15.一种手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影系统。
CN202110189942.9A 2018-03-08 2018-04-11 镜头驱动模块、摄影系统与手机装置 Active CN1129541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7941A TWI660229B (zh) 2018-03-08 2018-03-08 鏡頭驅動模組、攝影系統與手機裝置
TW107107941 2018-03-08
CN201810322018.1A CN110248055B (zh) 2018-03-08 2018-04-11 镜头驱动模块、摄影系统与手机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22018.1A Division CN110248055B (zh) 2018-03-08 2018-04-11 镜头驱动模块、摄影系统与手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4173A CN112954173A (zh) 2021-06-11
CN112954173B true CN112954173B (zh) 2022-05-13

Family

ID=6734800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22018.1A Active CN110248055B (zh) 2018-03-08 2018-04-11 镜头驱动模块、摄影系统与手机装置
CN202110189942.9A Active CN112954173B (zh) 2018-03-08 2018-04-11 镜头驱动模块、摄影系统与手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22018.1A Active CN110248055B (zh) 2018-03-08 2018-04-11 镜头驱动模块、摄影系统与手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0802243B2 (zh)
CN (2) CN110248055B (zh)
TW (1) TWI6602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0229B (zh) * 2018-03-08 2019-05-2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驅動模組、攝影系統與手機裝置
TWI664485B (zh) 2018-08-07 2019-07-0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CN111031219B (zh) * 2019-12-26 2021-06-29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TWI730639B (zh) * 2020-02-25 2021-06-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模組與電子裝置
TWI728769B (zh) * 2020-03-31 2021-05-2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驅動模組與電子裝置
CN111731189B (zh) * 2020-07-04 2022-03-29 鹰潭奥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汽车驾驶辅助装置
TWI747501B (zh) 2020-09-16 2021-11-2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驅動模組與電子裝置
TWI752796B (zh) * 2021-01-13 2022-01-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09150A (zh) * 2012-09-24 2014-03-01 Wah Hong Ind Corp 相機模組
CN204101866U (zh) * 2014-07-30 2015-01-14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模块
CN105372785A (zh) * 2014-08-14 2016-03-02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移动装置和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照相机模块
CN106054494A (zh) * 2015-04-10 2016-10-2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镜头驱动装置及包括该镜头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
CN106873120A (zh) * 2015-12-11 2017-06-2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驱动模块及应用该电磁驱动模块的相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09447B2 (ja) * 1997-01-22 2004-03-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音声入力装置
US20070097340A1 (en) * 2005-10-31 2007-05-03 Nikon Corporation Active damper with counter mass to compensate for structural vibrations of a lithographic system
KR100662238B1 (ko) * 2006-08-08 2006-12-28 주식회사 디오스텍 구동 수단을 구비한 렌즈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초점 조절 장치
TWI363923B (en) * 2007-10-17 2012-05-11 Altek Corp Metal shell, lens module structure having the sam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for
US8041201B2 (en) * 2008-04-03 2011-10-18 Nokia Corporation Camera module having movable lens
US9151963B2 (en) 2011-08-24 2015-10-06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Lens holder driving device including damper compound suppressing undesired resonance
JP2014126668A (ja) 2012-12-26 2014-07-07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付き携帯端末
US9939037B2 (en) * 2013-06-14 2018-04-10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Leaf spring frame member
US9810917B2 (en) 2014-01-24 2017-11-07 Apple Inc. Passive damping for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US9451167B2 (en) * 2014-01-28 2016-09-20 Lg Innotek Co., Ltd. Lens moving unit and camera module having the same
EP2937726B1 (en) 2014-04-24 2017-08-23 LG Innotek Co., Ltd. Lens moving apparatus
JP6414396B2 (ja) * 2014-06-16 2018-10-31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ホルダ駆動装置およびカメラ付き携帯端末
CN204068636U (zh) * 2014-07-28 2014-12-31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驱动模块及应用该电磁驱动模块的镜头装置
US9869881B2 (en) 2014-09-05 2018-01-16 Apple Inc. Passive damping solution to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for voice control motors
KR20160045382A (ko) 2014-10-17 2016-04-2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장치
CN105763769A (zh) * 2014-12-18 2016-07-13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摄像头及具有该摄像头的电子装置
CN112114467B (zh) 2015-01-20 2022-06-14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摄影机模块及光学设备
KR102152863B1 (ko) 2015-03-02 2020-09-0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TWM529856U (zh) * 2016-06-30 2016-10-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環形光學元件、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60229B (zh) * 2018-03-08 2019-05-2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驅動模組、攝影系統與手機裝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09150A (zh) * 2012-09-24 2014-03-01 Wah Hong Ind Corp 相機模組
CN204101866U (zh) * 2014-07-30 2015-01-14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模块
CN105372785A (zh) * 2014-08-14 2016-03-02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移动装置和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照相机模块
CN106054494A (zh) * 2015-04-10 2016-10-2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镜头驱动装置及包括该镜头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
CN106873120A (zh) * 2015-12-11 2017-06-2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驱动模块及应用该电磁驱动模块的相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9149A (zh) 2019-10-01
US20190278050A1 (en) 2019-09-12
CN110248055A (zh) 2019-09-17
CN112954173A (zh) 2021-06-11
US10802243B2 (en) 2020-10-13
TWI660229B (zh) 2019-05-21
US11681117B2 (en) 2023-06-20
US20200400917A1 (en) 2020-12-24
CN110248055B (zh) 2021-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54173B (zh) 镜头驱动模块、摄影系统与手机装置
TWI672538B (zh) 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706215B (zh) 鏡片組驅動裝置、攝影模組與電子裝置
JP7200094B2 (ja) カメラレンズバレル、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光学装置
TWI698693B (zh) 鏡頭驅動模組及電子裝置
US11828922B2 (en) Plastic barrel, autofocus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441882B (zh) 镜头致动模块与电子装置
KR102551188B1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기기
CN116125622B (zh) 塑胶镜筒、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TWI726766B (zh) 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TW202113447A (zh) 相機模組以及電子裝置
KR20180076165A (ko) 카메라 모듈
CN113534387B (zh) 镜头驱动模块与电子装置
CN115552877A (zh) 相机装置
CN213210677U (zh) 光学系统
KR20160123626A (ko) 렌즈 경통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200122101A (ko) 카메라 액추에이터의 자동초점 캐리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액추에이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