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2273A - 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2273A
CN112952273A CN201911159598.8A CN201911159598A CN112952273A CN 112952273 A CN112952273 A CN 112952273A CN 201911159598 A CN201911159598 A CN 201911159598A CN 112952273 A CN112952273 A CN 1129522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eparator
pole core
pole
cor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595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52273B (zh
Inventor
陆可为
牟晓文
刘彦初
朱婧妍
余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5959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52273B/zh
Priority to US17/778,710 priority patent/US20230020749A1/en
Priority to JP2022529797A priority patent/JP7420940B2/ja
Priority to KR1020227019778A priority patent/KR20220100923A/ko
Priority to PCT/CN2020/124107 priority patent/WO2021098455A1/zh
Priority to EP20888910.5A priority patent/EP4053976A1/en
Publication of CN112952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2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52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22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6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2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12Monobloc comprising multiple compart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58Modular batteries; Casing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assemb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01M50/291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9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nection, e.g. mixed connections
    • H01M50/51Connection only in s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tection means
    • H01M50/593Spacers; Insulating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车,所述电池包括壳体及至少两个极芯组,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至少两个极芯组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极芯组之间串联连接,所述极芯组包括至少一个极芯;所述电池还包括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设置在相邻两个极芯组之间,所述分隔件包括第一分隔件及第二分隔件,所述第一分隔件与第二分隔件之间设置有间隙。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在极芯组之间设置具有间隙的第一分隔件与第二分隔件,能够在隔离极芯组的同时减轻电池的重量,并且便于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无污染的二次电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当中,特别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和性能的逐渐完善,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续时里程、动力性能等方面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对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的使用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对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池包而言,在对其总体容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还要求电池包的总重量尽量减轻。一般而言,新能源汽车所用的蓄电池容量非常大,仅依靠一块单体电池的容量往往不够,通常都需要并排设置多个单体电池。因此,电池包的总重量不容忽视。电池包的轻量化设计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一些电池组结构虽然可以达到组合串联的效果,但由于其所采用的结构件较多,因此无法达到对锂离子电池轻量化、低成本、高能量密度的要求。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车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纳腔;
至少两个极芯组,所述至少两个极芯组沿第一方向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极芯组之间串联连接,所述极芯组包括至少一个极芯;
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设置在相邻两个极芯组之间且用于隔绝相邻两个极芯组之间的互相接触,所述分隔件包括第一分隔件及第二分隔件,所述第一分隔件与第二分隔件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分隔件与第二分隔件之间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有间隙;
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一分隔件及第二分隔件分别与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分隔件和/或所述第二分隔件与壳体为一体成型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分隔件及第二分隔件为板状或者网状。
可选地,所述极芯组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端均越过第一分隔件与第二分隔件之间的间隙。
可选地,所述极芯组与分隔件之间预留有膨胀空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分隔件和所述第二分隔件均包括面向所述极芯组的分隔件侧面,所述第一分隔件和/或所述第二分隔件的面向所述极芯组的分隔件侧面与极芯组之间的距离在从壳体外向壳体内的方向上呈增大趋势。
可选地,所述第一分隔件和所述第二分隔件包括面向所述极芯组的两个分隔件侧面且所述两个分隔件侧面为弧面。
可选地,所述极芯组包括面向所述壳体的周向面以及面向所述分隔件的极芯组侧面,所述极芯组侧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周向面的面积。
可选地,所述分隔件由绝缘材质制成。
可选地,所述极芯组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绝缘膜。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端部开口的壳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壳本体开口处的盖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分隔件与盖板为一体成型设置和/或所述第二分隔件与壳本体为一体成型设置。
可选地,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设有导电连接件,所述导电连接件被配置为用于将多个极芯组进行串联连接。
可选地,所述导电连接件与盖板一体成型设置。
可选地,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铜连接部和铝连接部,所述铜连接部和铝连接部电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盖板的内部。
可选地,所述导电连接件与盖板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可选地,所述电池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极芯组电连接并检测所述极芯组的状态。
可选地,所述检测单元为采样线,所述采样线与导电连接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池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或固态电池。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或者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模组。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车,所述电动车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模组或者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包。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池,在壳体的容纳腔内串联连接至少两个极芯组,至少两个极芯组共用一个壳体,减少了外壳以及外部安装结构,减轻了电池的重量;并且,在相邻的两个极芯组之间设置分隔件,分隔件能够有效防止相邻极芯组之间发生互相接触,即便在电池受到挤压或碰撞时,由于有分隔件的隔离作用,极芯组之间不会发生碰撞接触,保证了电池使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此外,分隔件在壳体内还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使电池抵抗外力的能力得以增强。同时,由于分隔件包括第一分隔件及第二分隔件,且第一分隔件与第二分隔件之间设置有间隙,这样设置不仅方便安装,并且相比设置一整块分隔件,能够有效减轻电池的重量,有利于电池的轻量化设计,并且还能够节省成本。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池第一种实施例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电池第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电池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电池另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电池充电前的状态图;
图6为电池充满电的状态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电池第一种实施例的盖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壳体、至少两个极芯组以及分隔件,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至少两个极芯组沿第一方向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第一方向为极芯组的排列方向;所述极芯组之间串联连接,所述极芯组包括至少一个极芯;所述分隔件设置在相邻两个极芯组之间且用于隔绝相邻两个极芯组之间的互相接触,即,设置了分隔件之后,能够确保相邻的两个极芯组之间不会发生相互触碰接触的情况。
所述分隔件包括第一分隔件13及第二分隔件14,所述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14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且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14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当然,第一分隔件13和第二分隔件14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相对设置可以理解为,第一分隔件13和第二分隔件14的位置可以稍微有错位。第一方向可以理解为极芯组的排列方向,例如可以为极芯组的厚度方向,即图1、图3中所示的T方向;那么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极芯组的长度方向,即图1、图3中所示的L方向,或者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极芯组的宽度方向,即图1、图3所示的W方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在壳体的容纳腔内串联连接至少两个极芯组,即至少两个极芯组共用一个壳体,相对于多个电池并排设置,减少了外壳以及外部安装结构,减轻了重量,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保证了动力电池包的整体容量;同时,减少了外部动力连接件的使用,而由壳体内部直接相邻的极芯组串联的方式,无需考虑动力连接件的连接稳定性及可靠性,能够降低连接内容,进而减少动力电池包在使用中的内耗。但是在壳体内直接串联极芯组,如果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受到挤压、晃动、碰撞等情况而导致极芯组之间互相接触,那么极易发生短路的故障,存在电池失效的风险,甚至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在相邻的两个极芯组之间设置分隔件,并且所述分隔件用于隔绝相邻两个极芯组之间的互相接触,即,分隔件能够有效防止相邻极芯组之间发生互相接触,即便在电池受到挤压或碰撞时,由于有分隔件的隔离作用,极芯组之间不会发生碰撞接触,保证了电池使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并且,分隔件在壳体内还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使电池抵抗外力的能力得以增强。
同时,由于分隔件包括第一分隔件13及第二分隔件14,且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14之间设置有间隙,这样设置不仅方便安装,并且相比设置一整块分隔件,能够有效减轻电池的重量,有利于电池的轻量化设计,并且还能够节省成本。
参考图1所示,所述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14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该第二方向为极芯组的长度方向,即图1中的L方向;参考图3所示,所述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14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该第二方向为极芯组的宽度方向,即图3中的W方向。这两种实施方式均能够在保证分隔件有效隔离相邻两个极芯组的同时减轻重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参考图1所示,一个所述极芯组可以只包括单个的极芯4,当然,一个所述极芯组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极芯4,并且至少两个极芯4可以串联和/或并联连接,构成所述极芯组,本发明不对此进行限制。例如,两个极芯4并联后,形成极芯组;或者四个极芯4并联后,构成极芯组。其中,极芯4为动力电池领域常用的极芯,极芯4可以是卷绕形成,也可以是叠片的方式制成;一般情况下,极芯4至少包括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以及电解质。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所述电解质为固态电解质或者聚合物电解质,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极芯4所使用的电解质不是液体电解质。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中,所述电池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一般来说,所述极芯4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以及电解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亦即所述电解质为聚合物电解质。电池根据其内部设置的电解质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液态锂离子电池使用液体电解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则采用聚合物电解质,这种聚合物一般是胶态的,并非液态。
而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池为固态电池。一般来说,所述极芯4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固态电解质。在固态电池中,电解质采用的是固态电解质,也是非液态的。
在本发明中,之所以可以在第一分隔件13及第二分隔件14之间设置间隙;其中一个原因是,本发明采用的是聚合物电池或固态电池,即在本发明提供的电池中,电解质为聚合物电解质或固态电解质。在电池为聚合物电池或固态电池时,其电解质为聚合物电解质或固态电解质;该电解质能够很好地位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而不会像电解液一样,会流出正极片和负极片所在位置。
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极芯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越过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14之间的间隙。之所以将极芯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为越过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14之间的间隙,是为了保证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14在相邻两个极芯组之间隔离的有效性,防止相邻的两个极芯组的端部在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14之间的间隙处发生接触碰撞的情况。其中,长度方向为L方向。
所述第一分隔件13及第二分隔件14分别与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具体地,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14沿极芯组的长度方向即L方向布置,且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14之间沿极芯组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间隙,即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14没有连接在一起。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14分别与壳体的沿L方向的两个表面固定连接;这样设置第一分隔件13及第二分隔件14便于两个分隔件的定位与安装,防止分隔件在装配过程中发生错位移动的情况。
参考图3、图4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14沿极芯组的宽度方向即W方向布置,且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14之间沿极芯组的宽度方向设置有间隙,即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14没有连接在一起。所述极芯组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越过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14之间的间隙,之所以将极芯组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为越过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14之间的间隙,是为了保证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14在相邻两个极芯组之间隔离的有效性,防止相邻的两个极芯组的端部在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14之间的间隙处发生接触碰撞的情况。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14分别与壳体的沿W方向的两个表面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厚度方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考图5、图6所示,所述极芯组与分隔件之间预留有膨胀空间。图5所示为电池充电前的状态,此时极芯组的体积较小,膨胀空间15较大;如图6所示为电池充满电后的状态,此时极芯组的体积变大,占据了一部分的膨胀空间15,使得膨胀空间15变小。膨胀空间15能够避免极芯组之间相互挤压造成内短路,提升了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参考图5、图6所示,所述第一分隔件13和所述第二分隔件14均包括面向所述极芯组的分隔件侧面16,所述第一分隔件13和/或所述第二分隔件14的面向所述极芯组的分隔件侧面16与极芯组之间的距离在从壳体外向壳体内的方向上呈增大趋势。可以是一个分隔件侧面16与极芯组之间的距离在从壳体外向壳体内的方向上呈增大趋势,优选的是,所述增大趋势为逐渐增大。
更加优选的是每个第一分隔件13和/或所述第二分隔件14的两个分隔件侧面16均与极芯组之间的距离在从壳体外向壳体内的方向上逐渐增大。逐渐增大的距离保证了膨胀空间能够更加有效地避免极芯组的体积充电变大后极芯组发生相互挤压的现象。
参考图5、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隔件13和所述第二分隔件14包括面向所述极芯组的两个分隔件侧面16且所述两个分隔件侧面16为弧面。进一步地,所述极芯组包括面向所述壳体的周向面43以及面向所述分隔件的极芯组侧面44,所述极芯组侧面44的面积大于所述周向面43的面积。由于电池充电后,极芯组面积更大的侧面44的膨胀比周向面43的膨胀更大,因此需要在极芯组侧面44的位置处预留更多的膨胀空间。
第一分隔件13及第二分隔件14中弧面状的设计有利于在保证足够的膨胀空间的同时避免极芯组之间互相接触,并且还能够为极芯组提供位置限定,保证了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在设置多个第一分隔件13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分隔件可以13一体成型,进一步的多个第一分隔件和壳体一体成型
及设置多个第二分隔件14的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二分隔件14一体成型,进一步的多个第一分隔件和壳体一体成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隔件13及第二分隔件14为板状或者网状。参考图1所示,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14为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14在隔离极芯组的同时能够为电池提供优秀的支撑作用,有效提高电池抵抗外力的能力。当然,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14还可以设计成网状的结构,网状结构的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14同样能够有效隔离极芯组,并且网状结构的第一分隔件13与第二分隔件14在减轻电池重量方便具有更加优秀的技术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由绝缘材质制成。绝缘材质制成的分隔件能够更加有效地保证极芯组之间不会发生短路的现象,即便电池受到强力作用使得相邻两个极芯组都与分隔件挤压在一起,由于分隔件是绝缘材质,极芯组之间也不会发生短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芯组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绝缘膜。本发明不对绝缘膜的材料作特殊限制,只要能够绝缘即可,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离膜的材料可以包括聚丙烯(PP)、聚乙烯(PE)或者多层复合膜。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示,所述壳体包括端部开口的壳本体11和设置在所述壳本体11开口处的盖板12。盖板12与壳本体11密封连接共同限定出容纳腔,极芯组件位于该容纳腔中。将壳体设置为包括端部开口的壳本体11与盖板12,能够方便壳体内的极芯组及分隔件的组装。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盖板12与壳本体11的材质相同,均为金属材质或者均为塑料材质。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壳本体11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并且盖板12也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隔件13与盖板12为一体成型设置和/或所述第二分隔件14与壳本体11为一体成型设置。即,第一分隔件13与盖板12一体成型,或者第二分隔件14与壳本体11一体成型,或者第一分隔件13与盖板12一体成型并且第二分隔件14与壳本体11一体成型。在第一分隔件13与盖板12一体成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13与盖板12为铸铝或注塑的一体成型设置;在第二分隔件14与壳本体11一体成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分隔件14与壳本体11为铸铝或注塑的一体成型设置;在第一分隔件13与盖板12一体成型并且第二分隔件14与壳本体11一体成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13与盖板12为铸铝或注塑的一体成型设置并且第二分隔件14与壳本体11为铸铝或注塑的一体成型设置。一体成型设置便于加工制造,并且能够保证第一分隔件13与盖板12、第二分隔件14与壳本体11连接的牢固可靠性。
在图3、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隔件13和/或所述第二分隔件14与壳本体11为一体成型设置,即第一分隔件13与壳本体11为一体成型设置,或者第二分隔件14与壳本体11为一体成型设置,或者第一分隔件13及第二分隔件14均与壳本体11为一体成型设置。在第一分隔件13与壳本体11为一体成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13与壳本体11为铸铝或注塑的一体成型设置;在第二分隔件14与壳本体11为一体成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分隔件14与壳本体11为铸铝或注塑的一体成型设置;在第一分隔件13及第二分隔件14均与壳本体11为一体成型设置的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13及第二分隔件14均与壳本体11为铸铝或注塑的一体成型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2所示,壳体包括壳本体11和盖板12的实施例中,正极极柱2及负极极柱3设置在盖板12上。每个所述极芯组具有电流引出部件,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极芯组呈一字排开设置,所述壳体上的正极极柱2与最外侧的两个极芯组其中一个的电流引出部件连接,所述壳体上的负极极柱3与最外侧的两个极芯组中另一个的电流引出部件连接。在极芯组只包含一个极芯4的情况下,极芯组的电流引出部件为这一个极芯4的正极极耳41和负极极耳42,其中,壳体上的正极极柱2与最外侧的两个极芯组其中一个的正极极耳41连接,壳体上的负极极柱3与最外侧的两个极芯组中另一个的负极极耳42连接;在极芯组包含并联连接的多个极芯4的情况下,多个极芯4的正极极耳41之间连接起来形成正极引线,并且多个极芯4的负极极耳42之间连接起来形成负极引线,那么此种情况下,电流引出部件即为正极引线与负极引线,其中,壳体上的正极极柱2与最外侧的两个极芯组其中一个的正极引线连接,壳体上的负极极柱3与最外侧的两个极芯组中另一个的负极引线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2所示,所述盖板12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设有导电连接件5,具体地,所述凹槽开设在盖板12面向壳本体11的下表面位置处;所述导电连接件5被配置为用于将多个极芯组进行串联连接,具体地,导电连接件5固定设置在凹槽内,以防止导电连接件5在电池使用过程中发生晃动、移位而影响导电连接件5对极芯组串联连接的可靠性;在如图1所示极芯组只包含一个极芯4的情况下,所述相邻的两个极芯组其中一个的正极极耳41与所述导电连接件5的一端连接、另一个的负极极耳42与所述导电连接件5的另一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连接件5与盖板12一体成型设置。一体成型的设置方式使得导电连接件5与盖板12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在图1所示每个极芯组只包含一个极芯4的实施方式中,在热压工艺之后,将极芯4的正极极耳41及负极极耳42与盖板12上的导电连接件5通过焊接或铆接进行连接;随后,将极芯4连同盖板12一起从壳本体11的开口端放入到壳本体11内,盖板12盖设于壳本体11的开口处,最后对壳本体11与盖板12四周进行焊接密封,即完成装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连接件5包括铜连接部和铝连接部,所述铜连接部和铝连接部电连接,并且铜连接部和铝连接部电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盖板12的内部。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首先将铜连接部与铝连接部进行复合连接,形成复合连接部,然后铜连接部与分隔件一侧的极芯组的铜引出端连接,铝连接部与分隔件另一侧的极芯组的铝引出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极芯组电连接并检测所述极芯组的状态。所述极芯组的状态一般是指各个极芯组的温度和电压等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示,所述检测单元为采样线6,所述采样线6与导电连接件5连接。为了能够准确实时地采集电池内部的信号,在每个导电连接件5上连接一根采样线6,并且将采样线6从盖板12上方引出到电池的外部,以准确记录各个极芯组的温度和电压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连接件5与盖板12之间设置有绝缘层。当盖板12为金属材质时,由于导电连接件5的材质为铜铝复合的金属材质,因此,需要在导电连接件5与盖板12之间设置一层绝缘层,避免盖板导电,发生短路或安全问题,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绝缘层的材质为塑胶或塑料,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绝缘材料,本发明对此不作特别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池根据其内部设置的电解质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液态锂离子电池使用液体电解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则采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这种聚合物可以是干态的,也可以是胶态的。即使本申请的第一分隔件13和第二分隔件14未完全将相邻两个极芯组完全隔离,由于固体聚合物电解质不会在相邻两个极芯组之间发生流通,不会由于因电位差而引起的聚合物电解质的分解问题,因而,本发明的方案更优选的电池是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7所示,所述盖板12上设置有防爆阀7,所述防爆阀7被配置为当电池单元内部的压力值超过压力阈值时,防爆阀7打开以释放压力。防爆阀7的设置确保了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当电池内部的压力值超过安全的压力阈值时,防爆阀7能够自动打开以释放电池内部的压力,有效防止了电池由于内部压力过大而发生爆炸的风险。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如上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模组中的至少两个电池可以串联和/或并联连接,可以在电池模组上设置检测采样部件,用于电池模组的独立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至少两个如上所述的电池或者包括至少两个如上所述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包中的至少两个电池或者至少两个电池模组可以串联和/或并联连接,可以在电池包上设置检测采样部件,用于电池包的独立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所述电动车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模组或者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包。电池模组或者电池包均可为电动车进行独立供电。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3)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纳腔;
至少两个极芯组,所述至少两个极芯组沿第一方向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极芯组之间串联连接,所述极芯组包括至少一个极芯;
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设置在相邻两个极芯组之间且用于隔绝相邻两个极芯组之间的互相接触,所述分隔件包括第一分隔件及第二分隔件,所述第一分隔件与第二分隔件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分隔件与第二分隔件之间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有间隙;
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件及第二分隔件分别与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件和/或所述第二分隔件与壳体为一体成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件及第二分隔件为板状或者网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芯组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端均越过第一分隔件与第二分隔件之间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芯组与分隔件之间预留有膨胀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件和所述第二分隔件均包括面向所述极芯组的分隔件侧面,所述第一分隔件和/或所述第二分隔件的面向所述极芯组的分隔件侧面与极芯组之间的距离在从壳体外向壳体内的方向上呈增大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件和所述第二分隔件包括面向所述极芯组的两个分隔件侧面且所述两个分隔件侧面为弧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芯组包括面向所述壳体的周向面以及面向所述分隔件的极芯组侧面,所述极芯组侧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周向面的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由绝缘材质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芯组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绝缘膜。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端部开口的壳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壳本体开口处的盖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件与盖板为一体成型设置和/或所述第二分隔件与壳本体为一体成型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设有导电连接件,所述导电连接件被配置为用于将多个极芯组进行串联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件与盖板一体成型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铜连接部和铝连接部,所述铜连接部和铝连接部电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盖板的内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件与盖板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极芯组电连接并检测所述极芯组的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为采样线,所述采样线与导电连接件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或固态电池。
2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如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22.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如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池模组。
23.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包括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池模组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池包。
CN201911159598.8A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车 Active CN1129522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59598.8A CN112952273B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车
US17/778,710 US20230020749A1 (en) 2019-11-22 2020-10-27 Battery,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vehicle
JP2022529797A JP7420940B2 (ja) 2019-11-22 2020-10-27 電池、電池モジュール、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気自動車
KR1020227019778A KR20220100923A (ko) 2019-11-22 2020-10-27 배터리, 배터리 모듈, 배터리 팩, 및 전기 차량
PCT/CN2020/124107 WO2021098455A1 (zh) 2019-11-22 2020-10-27 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车
EP20888910.5A EP4053976A1 (en) 2019-11-22 2020-10-27 Battery,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59598.8A CN112952273B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2273A true CN112952273A (zh) 2021-06-11
CN112952273B CN112952273B (zh) 2022-08-09

Family

ID=75981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59598.8A Active CN112952273B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20749A1 (zh)
EP (1) EP4053976A1 (zh)
JP (1) JP7420940B2 (zh)
KR (1) KR20220100923A (zh)
CN (1) CN112952273B (zh)
WO (1) WO202109845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9018A1 (zh) * 2022-11-09 2024-05-16 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电动工具、电动工具系统、割草机和砂光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65154B (zh) * 2023-06-02 2023-07-28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28768A1 (en) * 2007-08-02 2010-02-04 Sony Corporation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positive electrode using the same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CN101765931A (zh) * 2007-08-23 2010-06-3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JP2013080563A (ja) * 2011-09-30 2013-05-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積層型二次電池
CN205960045U (zh) * 2016-06-27 2017-02-15 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 车载磷酸铁锂电池包
CN206480683U (zh) * 2017-03-10 2017-09-08 江苏索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纵向排布的电池组件
WO2018059143A1 (zh) * 2016-09-29 2018-04-05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和新能源汽车
KR20180076158A (ko) * 2016-12-27 2018-07-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균일한 sei 형성을 위한 버퍼 플레이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지 제조방법
WO2019123903A1 (ja) * 2017-12-19 2019-06-2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と電源装置用のセパレータ
CN209150238U (zh) * 2019-06-21 2019-07-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CN209389151U (zh) * 2019-01-10 2019-09-13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内部空间的方形锂离子电池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1010A (zh) * 2007-07-24 2008-03-12 雷天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高电压动力型锂离子可充电电池
JP5537111B2 (ja) * 2009-09-30 2014-07-02 株式会社東芝 二次電池装置
JP2013251085A (ja) * 2012-05-31 2013-12-12 Energy Control Ltd 複数の立方状二次電池を組付け可能なケース
JP2014157722A (ja) * 2013-02-15 2014-08-28 Hitachi Vehicle Energy Ltd 組電池
JP2015011919A (ja) * 2013-07-01 2015-01-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JP6233242B2 (ja) * 2014-08-26 2017-11-2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6354514B2 (ja) * 2014-10-17 2018-07-1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蓄電デバイスモジュール
JP6743359B2 (ja) * 2015-09-29 2020-08-19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
CN205960130U (zh) * 2016-08-10 2017-02-15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结构
CN209312827U (zh) * 2018-11-22 2019-08-27 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膨胀的电池模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28768A1 (en) * 2007-08-02 2010-02-04 Sony Corporation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positive electrode using the same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CN101765931A (zh) * 2007-08-23 2010-06-3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JP2013080563A (ja) * 2011-09-30 2013-05-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積層型二次電池
CN205960045U (zh) * 2016-06-27 2017-02-15 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 车载磷酸铁锂电池包
WO2018059143A1 (zh) * 2016-09-29 2018-04-05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和新能源汽车
KR20180076158A (ko) * 2016-12-27 2018-07-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균일한 sei 형성을 위한 버퍼 플레이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지 제조방법
CN206480683U (zh) * 2017-03-10 2017-09-08 江苏索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纵向排布的电池组件
WO2019123903A1 (ja) * 2017-12-19 2019-06-2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と電源装置用のセパレータ
CN209389151U (zh) * 2019-01-10 2019-09-13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内部空间的方形锂离子电池结构
CN209150238U (zh) * 2019-06-21 2019-07-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9018A1 (zh) * 2022-11-09 2024-05-16 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电动工具、电动工具系统、割草机和砂光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20940B2 (ja) 2024-01-23
US20230020749A1 (en) 2023-01-19
JP2023502734A (ja) 2023-01-25
EP4053976A1 (en) 2022-09-07
CN112952273B (zh) 2022-08-09
KR20220100923A (ko) 2022-07-18
WO2021098455A1 (zh) 2021-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41153B1 (ko) 이차전지 및 그 모듈
CN211743203U (zh) 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和电动车
CN211743281U (zh) 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和电动车
CN211208560U (zh) 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电动车
CN112952273B (zh) 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车
CN215989064U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115425372B (zh) 电极极片、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CN112838333A (zh) 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和汽车
KR20220139359A (ko) 배터리, 배터리 모듈, 배터리 팩, 및 전기 차량
CN112838331B (zh) 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车
CN216488316U (zh) 一种电池包及车辆
KR101576597B1 (ko) 이차 전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CN216529117U (zh) 一种电池包及车辆
CN216120530U (zh) 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2209572U (zh) 电池模组及车辆
CN117397104A (zh) 蓄电装置
KR101514426B1 (ko) 커넥터,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배터리 팩의 조립 방법
CN113594613A (zh) 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加工工艺及车辆
CN112838326B (zh) 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车
CN219843009U (zh) 电芯、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CN217444461U (zh) 电池单体、电池包、车辆
JP2015008071A (ja) 蓄電装置モジュール
KR100897182B1 (ko) 안전성이 향상된 이차전지 모듈
CN218448331U (zh) 电池
CN216213725U (zh)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