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46957A - 光配向装置、双台光配向装置、光配向方法及光配向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配向装置、双台光配向装置、光配向方法及光配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46957A
CN112946957A CN201911175712.6A CN201911175712A CN112946957A CN 112946957 A CN112946957 A CN 112946957A CN 201911175712 A CN201911175712 A CN 201911175712A CN 112946957 A CN112946957 A CN 112946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ignment
photo
optical
tape
alignm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757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46957B (zh
Inventor
李会丽
张俊
唐世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cro Electronic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cro Electron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cro Electronic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cro Electron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7571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469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46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46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46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469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8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treatment of the surface, e.g. embossing, rubbing or light irradiation
    • G02F1/133788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treatment of the surface, e.g. embossing, rubbing or light irradiation by light irradiation, e.g. linearly polarised light photo-polymeris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16Polarising elements involving passive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配向装置、双台光配向装置、光配向方法及光配向系统,通过对按设定的角度对承载卷带的载台进行旋转后,而后再通过位置调整单元对卷带的位置进行调整。即,在光配向光线系统不动的情况下,通过载台旋转和移动,以及调整载台的附属机构来达到卷带的任意角度的精确配向,解决了在对卷料进行任意角度的配向调整时会造成光配向光学系统组件损伤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双台光配向装置及光配向方法,两个光配向装置共用一光配向光学系统,配合工作,交错进行光配向和角度旋转/对位调整的过程,在相同的时间内,每个载台上的卷料可以被照射次数翻倍,从而可以节省制程时间,提高产能。

Description

光配向装置、双台光配向装置、光配向方法及光配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配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配向装置、双台光配向装置、光配向方法及光配向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可弯曲的柔性AMOLED屏来说,制造更薄的圆偏光片是目前业界热门工艺技术。公开的一般圆偏光片的基本结构包括偏光膜和1/4λ功能性补偿膜,其中1/4λ功能性补偿膜业界开始采用光配向膜和液晶层的结构来实现,通常为了达到全面隔断外界可见光谱的一体黑效果,可以再叠加1/2λ功能性补偿膜,这种两层或多层膜叠加结构构成AMOLED用的圆偏光片,其中每层膜的配向角度不相同,偏光膜一般采用45゜或135゜,而补偿膜一般采用-25゜~25゜的配向角,且随着偏光片的需求调整,相位差膜的光轴角度要相应调整。
专利号为CN1769981A,名称为“光取向用偏振光照射装置”的专利,公开了卷带工件进行光配向时,可通过旋转上方光学系统能达到任意角度配向以及调整光线入射角度的装置。该装置通过旋转卷带上方的光学系统达到卷带膜面配向角度的自由调整和光线入射角度的调整,但光学系统的光源、滤波片、光栅等都是价格昂贵、精密度很高且对环境与应力都有特别严格耐受条件限制的组件,对其进行旋转时,应力可能造成组件的损伤以及寿命的缩减,环境中的氛围和温度都会受动作的影响而变化,进而影响配向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配向装置、双台光配向装置、光配向方法及光配向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对卷料进行任意角度的配向调整时会造成光配向光学系统组件损伤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配向装置,包括:承载单元和位置调整单元;其中,
所述承载单元包括承载台,所述承载台具有水平方向上的旋转自由度;所述承载台被配置为,承载一卷带,在需要调整配向角时,携带所述卷带按设定的角度旋转,在需要进行光配向时,携带所述卷带按设定的轨迹移动;
测量所述承载台与所述卷带的对位误差所述位置调整单元用于在所述承载单元按所述设定的角度旋转后,调整所述卷带的位置。
可选的,在所述的光配向装置中,所述承载单元还包括两个滚轮,两个所述滚轮分别用于固定所述卷带的两端,并在需要调整配向角时,随所述承载台一起旋转。
可选的,在所述的光配向装置中,所述承载单元还包括分别用于驱动所述承载台以及两个所述卷轴的电机。
可选的,在所述的光配向装置中,所述光配向装置还包括对位测量光学组件,所述对位测量光学组件,设于所述承载台上方,用于在所述承载单元按设定的角度旋转后,测量所述承载台与所述卷带的对位误差;所述位置调整单元根据所述对位误差调整所述卷带的位置。可选的,在所述的光配向装置中,所述位置调整单元包括两个位置调整模块,两个所述位置调整模块沿所述卷带的行进方向分设于所述承载台的两侧,每个所述位置调整模块包括位置驱动装置和设于所述位置驱动装置上的光栅尺,所述光栅尺根据所述对位误差限定所述位置驱动装置的移动尺度,所述位置驱动装置根据所述移动尺度移动,以调整所述卷带的位置。
可选的,在所述的光配向装置中,所述位置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丝杆,所述丝杆用于承载所述卷带,所述电机用于根据所述移动尺度控制所述丝杆的移动。
可选的,在所述的光配向装置中,所述位置调整单元还包括两个干涉仪,两个干涉仪分别固定在所述承载台的沿所述卷料的行进方向的两侧壁上,用于检测所述丝杆和所述承载台的高度差,检测到的所述高度差用于调整所述丝杆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
可选的,在所述的光配向装置中,所述光配向装置还包括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用于在所述位置调整单元完成对所述卷带的位置的调整后,限定所述卷料相对所述承载台的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台光配向装置,包括两个如上所述的光配向装置,两个所述光配向装置按所述卷带的行进方向依次排布。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双台光配向装置,包括两个如上所述的光配向装置,两个所述光配向装置沿所述卷带的行进方向的垂直方向至少部分错位排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一种双台光配向装置进行光配向的方法,所述双台光配向装置包括第一光配向装置和第二光配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配向的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和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共用一光配向光学系统;
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沿第一方向运动进行光配向时,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进行所述按设定的角度旋转及所述调整所述卷带的位置;
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沿第二方向运动返回时,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沿第二方向运动进行光配向;
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进行所述按设定的角度旋转及所述调整所述卷带的位置时,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沿第一方向返回;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卷带的行进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另一种双台光配向装置进行光配向的方法,所述双台光配向装置包括第一光配向装置和第二光配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配向的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和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共用一光配向光学系统;
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沿第一轨迹运动进行光配向及返回时,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进行所述按设定的角度旋转及所述调整所述卷带的位置;
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进行所述按设定的角度旋转及所述调整所述卷带的位置时,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沿第二轨迹运动进行光配向及返回;
其中,所述第一轨迹为依次沿第三方向、第四方向、第五方向和第六方向,所述第二轨迹为依次沿所述第五方向、所述第六方向、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五方向为所述卷带的行进方向的垂直方向,且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五方向相反,所述第四方向为所述卷带的行进方向,所述第六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相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配向系统,包括:一光配向光学系统,以及一如上所述的光配向装置或一如上所述的双台光配向装置,所述光配向系统设于所述光配向装置或所述双台光配向装置的上方,用于对卷带进行光配向。
在本发明提供的光配向装置、双台光配向装置、光配向方法及光配向系统中,通过对按设定的角度对承载卷带的载台进行旋转后,而后再通过位置调整单元对卷带的位置进行调整。即,在光配向光线系统不动的情况下,通过载台的旋转和移动,以及调整载台的附属机构来达到卷带的任意角度的精确配向。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对卷料进行任意角度的配向调整时会造成光配向光学系统组件损伤的问题。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提供的双台光配向装置和光配向方法中,两个光配向装置共用一光配向光学系统,配合工作,交错进行光配向和角度旋转/对位调整的过程,在相同的时间内,每个载台上的卷料可以被照次数翻倍,从而可以节省制程时间,提高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光配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光配向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光配向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双台光配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双台光配向装置进行光配置的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双台光配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双台光配向装置进行光配置的过程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光配向装置;11-承载台;12-滚轮;200-光配向光学系统,21-对位测量光学镜头;31-位置驱动装置;32-光栅尺;311-电机;312-丝杆;33-干涉仪;4-夹持单元;101-第一光配向装置;102-第二光配向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在光配向装置系统保持不动的情况下,可实现对卷料进行任意角度的配向调整。
为实现上述思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配向装置以及基于所述光配向装置的双台光配向装置、光配向方法及光配向系统。所述光配向装置包括:包括:承载单元和位置调整单元;其中,所述承载单元包括承载台,所述承载台具有水平方向上的旋转自由度;所述承载台被配置为,承载一卷带,在需要调整配向角时,携带所述卷带按设定的角度旋转,在需要进行光配向时,携带所述卷带按设定的轨迹移动;测量所述承载台与所述卷带的对位误差所述位置调整单元用于在所述承载单元按所述设定的角度旋转后,调整所述卷带的位置。即,在光配向光线系统不动的情况下,通过载台的旋转和移动,以及调整载台的附属机构实现了卷带的任意角度的精确配向。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光配向装置、双台光配向装置、光配向方法及光配向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并结合图2及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光配向装置100包括:承载单元和位置调整单元。其中,所述承载台用于承载卷带按设定的角度进行旋转,以及携带卷带按设定的轨迹移动;所述位置调整单元用于所述承载单元在所述承载台对所述卷带的角度进行调整后,进一步对所述卷带的位置进行精调。优选的,所述光配向装置还包括对位测量光学组件,所述对位测量光学组件用于在所述承载台对所述卷带的角度进行调整后,计算所述卷带和所述承载台的对位误差,所述位置调整单元根据该对位误差来对所述卷带的位置进行精调。具体如下:
所述承载单元包括承载台11,所述承载台11具有水平方向上的旋转自由度,故可通过旋转改变卷料的配向角。另外,所述承载台11还能够在电机(未图示)的驱动下按设定的轨迹移动,故而可通过移动完成卷料的光配向。具体的,所述承载台11被配置为,承载一卷带,在需要调整配向角时,携带所述卷带按设定的角度旋转,在需要进行光配向时,携带所述卷带向设定的轨迹移动。由于本发明是对卷料的光配向做出的改进,有鉴于一般卷料需要通过放料和收料来完成不同位置的光配向,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单元还包括两个滚轮12,两个所述滚轮12分别用于固定所述卷带的两端,即两个滚轮12大致确定了卷带的行进方向,除了用于固定所述卷带的两端,优选的,两个滚轮12也具有水平方向上的旋转自由度,在需要调整配向角时,在所对应的电机的驱动下随所述承载台11一起旋转。
所述对位测量光学组件,具体可包括两个对位测量光学镜头21,设于所述承载台11上方,用于在所述承载单元按设定的角度旋转后,测量所述承载台与所述卷带的对位误差。所述对位误差通过坐标计算得到。
所述位置调整单元包括两个位置调整模块31,两个所述位置调整模块31沿所述卷带的行进方向分设于所述承载台11的两侧。其中,每个所述位置调整模块31包括位置驱动装置311和设于所述位置驱动装置311上的光栅尺312,所述光栅尺312根据所述对位误差限定所述位置驱动装置311的移动尺度,所述位置驱动装置311根据所述移动尺度移动,以调整所述卷带的位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卷料的行进方向,可以理解为,卷料在载台11上的初始布置方向,也可以理解为,卷料的某一点,从一滚轮12运动到另一滚轮12时,在载台12所在区域内的运动方向,或者可以理解为载台12长边的初始设置方向。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位置驱动装置311包括电机3111和丝杆3112,所述丝杆3112用于承载所述卷带,所述电机3111用于根据所述移动尺度控制所述丝杆3112的移动。
可选的,请参考图3,所述位置调整单元还包括两个干涉仪33,两个干涉仪33分别固定在所述承载台11的沿所述卷料的行进方向的两侧壁上,用于检测所述丝杆3112和所述承载台11的高度差,检测到的所述高度差用于所述干涉仪33调整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例如,在所述承载台11携带所述卷带旋转时,较佳的,所述高度差应为0,即,此时,所述位置驱动装置311和所述丝杆3112应在同一高度上,以保证所述卷料完全贴附于所述载台,从而有利于后续所述对位误差的计算,故当所述干涉仪33检测到所述高度差不为0,例如高于所述承载台11一数值时,则所述干涉仪33在所述位置驱动装置311的驱动下,下降该数值的高度,以和所述丝杆3112保持水平。
本实施中,请参考图3,所述光配向装置100优选还包括夹持单元4,所述夹持单元4用于在所述位置调整单元完成对所述卷带的位置的调整后,限定所述卷料相对所述承载台11的位置,以避免在光配向的过程中,所述卷带移动。
另外,请进一步参考图1,本实施还提供一种光配向系统,所述光配向系统包括:一如本实施例所述的光配向装置100和一光配向光学系统200,所述光配向光学系统200设于所述光配向装置100的上方,用于对卷带进行光配向。所述光配向光学系统200可为本领域所公开的任一光配向光学系统200,其组件例如包括光源、滤波片以及光栅等。由于光配向光学系统200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一般的,光配向光学系统200用于光配向时,设置于物料的上方,通过光照射来达到光配向的目的。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台光配向装置包括:两个如实施例一所述的光配向装置100,两个所述光配向装置100按所述卷带的行进方向依次排布。本实施例每个所述光配向装置100的具体结构不再赘述,具体可参考实施例一的描述。
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双台光配向装置,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配向方法,为了描述方便,所述双台光配向装置中的两个所述光配向装置100分别命名为第一光配向装置101和第二光配向装置102。本实施例提供的光配向方法包括: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101和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102共用一光配向光学系统200;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101沿第一方向运动进行光配向时,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102进行所述按设定的角度旋转及所述调整所述卷带的位置;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101沿第二方向运动返回时,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102沿第二方向运动进行光配向;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101进行所述按设定的角度旋转及所述调整所述卷带的位置时,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102沿第一方向返回;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卷带的行进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其中,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101进行所述按设定的角度旋转及所述调整所述卷带的位置时,还可进行通过所述加持单元夹紧所述卷料的过程。为了描述方便,后文中,“所述按设定的角度旋转”简称为“角度旋转”,“所述调整所述卷带的位置”简称为“精确调整”,“所述加持单元夹紧所述卷料”简称为“夹紧”。
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光配向方法,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双台光配向装置进行光配向的过程可如下:
S11,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101和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102进行角度旋转、精确调整及夹紧;
S12,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101沿第一方向运动进行光配向;
S13,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101沿第二方向运动返回,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102沿第二方向运动进行光配向;
S14,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102沿第一方向运动返回,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101进行角度旋转、精确调整及夹紧;
S15,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101沿第一方向运动进行光配向,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102进行角度旋转、精确调整及夹紧;
S16,重复以上步骤S13~S15。
其中,步骤S11主要发生在生产开始时,故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101和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102可同时进行角度旋转、精确调整及夹紧这一操作。但应理解,事实上,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102首次进行角度旋转、精确调整及夹紧这一操作也可在步骤S12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101沿第一方向运动进行光配向时进行。
此外,请进一步参考图4,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配向系统,所述光配向系统包括:一如本实施例所述的双台光配向装置100和一光配向光学系统200,所述光配向光学系统200设于所述双台光配向装置的上方,既可照射到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101的运动轨迹上,也可照射到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102的运动轨迹上,所述光配向光学系统200用于对卷带进行光配向。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双台光配向装置及系统中,由于两个所述光配向装置100共用一光配向光学系统200,配合工作,交错进行光配向和角度旋转/对位调整的过程,在相同的时间内,每个载台上的卷料被照射的次数翻倍,从而可以节省制程时间,提高产能。
【实施例三】
请参考图6,其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双台光配向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台光配向装置100包括:两个如实施例一所述的光配向装置100,两个所述光配向装置100沿所述卷带的行进方向的垂直方向至少部分错位排布。本实施例每个所述光配向装置100的具体结构不再赘述,具体可参考实施例一的描述。
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双台光配向装置,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配向方法,为了描述方便,所述双台光配向装置中的两个所述光配向装置100分别命名为第一光配向装置101和第二光配向装置102。本实施例提供的光配向方法包括: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101和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102共用一光配向光学系统200;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101沿第一轨迹运动进行光配向及返回时,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102进行所述按设定的角度旋转及所述调整所述卷带的位置;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102进行所述按设定的角度旋转及所述调整所述卷带的位置时,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102沿第二轨迹运动进行光配向及返回;其中,所述第一轨迹为依次沿第三方向、第四方向、第五方向和第六方向,所述第二轨迹为依次沿所述第五方向、所述第六方向、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五方向为所述卷带的行进方向的垂直方向,且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五方向相反,所述第四方向为所述卷带的行进方向,所述第六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相反。
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光配向方法,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双台光配向装置进行光配向的过程可如下:
S21,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101和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102进行角度旋转、精确调整及夹紧;
S22,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101沿第一轨迹运动进行光配向及返回;
S23,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102沿第二轨迹运动进行光配向及返回,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101进行角度旋转、精确调整及夹紧;
S24,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101沿第一轨迹运动进行光配向及返回,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102进行角度旋转、精确调整及夹紧;
S25,重复以上步骤S23~S24。
与实施例一类似的,步骤S21主要发生在生产开始时,故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101和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102可同时进行角度旋转、精确调整及夹紧这一操作。但应理解,事实上,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102首次进行角度旋转、精确调整及夹紧这一操作也可在步骤S22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101沿第一方向运动进行光配向时进行。
此外,请进一步参考图6,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配向系统,所述光配向系统包括:一如本实施例所述的双台光配向装置100和一光配向光学系统200,所述光配向光学系统200设于所述双台光配向装置的上方,既可照射到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101的运动轨迹上,也可照射到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102的运动轨迹上,所述光配向光学系统200用于对卷带进行光配向。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双台光配向装置及系统中,由于两个所述光配向装置100共用一光配向光学系统200,配合工作,交错进行光配向和角度旋转/对位调整的过程,在相同的时间内,每个载台上的卷料被照射的次数翻倍,从而可以节省制程时间,提高产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对卷料进行任意角度的配向调整时会造成光配向光学系统组件损伤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部分也可互相组合使用,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光配向装置,包括:承载单元和位置调整单元;其中,
所述承载单元包括承载台,所述承载台具有水平方向上的旋转自由度;所述承载台被配置为,承载一卷带,在需要调整配向角时,携带所述卷带按设定的角度旋转,在需要进行光配向时,携带所述卷带按设定的轨迹移动;
所述位置调整单元用于在所述承载单元按所述设定的角度旋转后,调整所述卷带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配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单元还包括两个滚轮,两个所述滚轮分别用于固定所述卷带的两端,并在需要调整配向角时,随所述承载台一起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配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单元还包括分别用于驱动所述承载台以及两个所述卷轴的电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配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配向装置还包括对位测量光学组件,所述对位测量光学组件,设于所述承载台上方,用于在所述承载单元按设定的角度旋转后,测量所述承载台与所述卷带的对位误差;所述位置调整单元根据所述对位误差调整所述卷带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配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单元包括两个位置调整模块,两个所述位置调整模块沿所述卷带的行进方向分设于所述承载台的两侧,每个所述位置调整模块包括位置驱动装置和设于所述位置驱动装置上的光栅尺,所述光栅尺根据所述对位误差限定所述位置驱动装置的移动尺度,所述位置驱动装置根据所述移动尺度移动,以调整所述卷带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配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丝杆,所述丝杆用于承载所述卷带,所述电机用于根据所述移动尺度控制所述丝杆的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配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单元还包括两个干涉仪,两个干涉仪分别固定在所述承载台的沿所述卷料的行进方向的两侧壁上,用于检测所述丝杆和所述承载台的高度差,检测到的所述高度差用于调整所述丝杆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配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配向装置还包括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用于在所述位置调整单元完成对所述卷带的位置的调整后,限定所述卷料相对所述承载台的位置。
9.一种双台光配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光配向装置,两个所述光配向装置按所述卷带的行进方向依次排布。
10.一种双台光配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光配向装置,两个所述光配向装置沿所述卷带的行进方向的垂直方向至少部分错位排布。
11.一种利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台光配向装置进行光配向的方法,所述双台光配向装置包括第一光配向装置和第二光配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配向的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和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共用一光配向光学系统;
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沿第一方向运动进行光配向时,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进行所述按设定的角度旋转及所述调整所述卷带的位置;
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沿第二方向运动返回时,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沿第二方向运动进行光配向;
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进行所述按设定的角度旋转及所述调整所述卷带的位置时,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沿第一方向返回;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卷带的行进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1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台光配向装置进行光配向的方法,所述双台光配向装置包括第一光配向装置和第二光配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配向的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和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共用一光配向光学系统;
所述第一光配向装置沿第一轨迹运动进行光配向及返回时,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进行所述按设定的角度旋转及所述调整所述卷带的位置;
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进行所述按设定的角度旋转及所述调整所述卷带的位置时,所述第二光配向装置沿第二轨迹运动进行光配向及返回;
其中,所述第一轨迹为依次沿第三方向、第四方向、第五方向和第六方向,所述第二轨迹为依次沿所述第五方向、所述第六方向、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五方向为所述卷带的行进方向的垂直方向,且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五方向相反,所述第四方向为所述卷带的行进方向,所述第六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相反。
13.一种光配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光配向光学系统,以及一如权利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配向装置或一如权利9或10所述的双台光配向装置,所述光配向系统设于所述光配向装置或所述双台光配向装置的上方,用于对卷带进行光配向。
CN201911175712.6A 2019-11-26 2019-11-26 光配向装置、双台光配向装置、光配向方法及光配向系统 Active CN1129469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5712.6A CN112946957B (zh) 2019-11-26 2019-11-26 光配向装置、双台光配向装置、光配向方法及光配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5712.6A CN112946957B (zh) 2019-11-26 2019-11-26 光配向装置、双台光配向装置、光配向方法及光配向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46957A true CN112946957A (zh) 2021-06-11
CN112946957B CN112946957B (zh) 2023-06-02

Family

ID=76225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75712.6A Active CN112946957B (zh) 2019-11-26 2019-11-26 光配向装置、双台光配向装置、光配向方法及光配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4695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45621A (zh) * 2012-02-21 2013-11-16 Ebara Corp 基板處理裝置及基板處理方法
CN106873246A (zh) * 2017-02-27 2017-06-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配向设备的机台、光配向设备及基板的光配向加工方法
CN107479256A (zh) * 2017-08-02 2017-12-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配向装置
CN107561784A (zh) * 2016-06-30 2018-01-09 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配向控制方法及光配向设备
CN108345180A (zh) * 2017-01-25 2018-07-31 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曝光和光配向一体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45621A (zh) * 2012-02-21 2013-11-16 Ebara Corp 基板處理裝置及基板處理方法
CN107561784A (zh) * 2016-06-30 2018-01-09 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配向控制方法及光配向设备
CN108345180A (zh) * 2017-01-25 2018-07-31 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曝光和光配向一体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6873246A (zh) * 2017-02-27 2017-06-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配向设备的机台、光配向设备及基板的光配向加工方法
CN107479256A (zh) * 2017-08-02 2017-12-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配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46957B (zh)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19435B1 (ko) 위치 보정 장치 및 광학 필름 첩부 시스템
JP5937600B2 (ja) ベルト調節方法及びベルト搬送システム
KR101285642B1 (ko) 유리기판의 위치결정장치, 위치결정방법, 끝면 연삭장치 및끝면 연삭방법
CN103765303A (zh) 光定向照射装置
JP5918518B2 (ja) 搬送ワークのヨーイング補正機構とその補正方法
US10788716B2 (en) Light alignment control method and light alignment device
JP3976819B2 (ja) 眼鏡フレーム輪郭の読取り装置を校正するための校正ゲージ及びその校正方法
JP6420063B2 (ja) 回転テーブルの機械誤差の測定方法及び板材の周縁加工方法
JP2012173693A (ja) 露光装置及び露光方法
CN109856925B (zh) 双工件台柔性卷带曝光装置及曝光方法
CN112946957A (zh) 光配向装置、双台光配向装置、光配向方法及光配向系统
CN103132016B (zh) 一种膜边调整器
CN205904072U (zh) 刮刀调整机构及反渗透膜生产设备
JP4698257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フィルムの配向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JP2013036804A (ja) ワークテーブルのピッチエラーの測定方法
CN103547964B (zh) 工作台旋转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摩擦装置
CN109884860B (zh) 多工位柔性卷带曝光装置及曝光方法
CN111781773B (zh) 光配向设备以及光配向方法
JP3306322B2 (ja) 巻線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09083738U (zh) 一种粘接装置
US1831085A (en) Roll grinding machine
JP2800793B2 (ja) ラビング装置
CN218725192U (zh) 镜头偏心调整设备
JP4110903B2 (ja) 電気光学装置における基板のラビング装置及びラビング方法
CN210236190U (zh) 一种旋转盘导向定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