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44422A - 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及吸油烟机的减振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及吸油烟机的减振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44422A
CN112944422A CN202110316789.1A CN202110316789A CN112944422A CN 112944422 A CN112944422 A CN 112944422A CN 202110316789 A CN202110316789 A CN 202110316789A CN 112944422 A CN112944422 A CN 1129444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range hood
plate
fan
vibration re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67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44422B (zh
Inventor
时璐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1678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444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44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444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444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444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20Removing cooking fum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6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68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damping or preven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20Removing cooking fumes
    • F24C15/2021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2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ression or reduction of noise or vibr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包括:风机架,包括固定板,该固定板构造为具有容纳空间的框体结构;风机系统,设于风机架的容纳空间中,与固定板连接;风机外罩,布置在风机架的固定板的外侧,与固定板之间具有间隙;还包括设于风机外罩与固定板之间的间隙中的减振装置,包括:基座,设于风机外罩上;活动件,以能相对固定板靠近或远离且位置可调的方式约束在基座上;弹性件,设于活动件上,并作用于固定板,且能随活动件移动而调节施加在固定板上的力。其能对因风机架加工问题引起的模态误差进行补偿,可使得风机架的模态频率能有效远离电机的激励源频率,避免发生共振风险,减少异响,提升可靠性与声音品质。还涉及一种减振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及吸油烟机的减振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油烟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及吸油烟机的减振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吸油烟机已成为现代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厨房家电设备之一。吸油烟机是利用流体动力学原理进行工作,通过安装在吸油烟机内部的离心式风机吸排油烟,并使用滤网过滤部分油脂颗粒。离心式风机包括蜗壳、安装在蜗壳中叶轮及带动叶轮转动的电机。当叶轮旋转时,在风机中心产生负压吸力,将吸油烟机下方的油烟吸入风机,经过风机加速后被蜗壳收集、引导排出室外。
现有的吸油烟机制造材料多为钣金件,多数情况下工作状态下的钣金(油烟机风机架是产生共振的主要零部件)的固有频率有时候会与激励源电机频率接近,从而发生共振。共振发生后会产生异常频率的声音及增大振动幅值,影响用户健康及感受。另外,共振的产生也会降低零部件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申请号为CN202010479376.0(公开号为CN111536568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吸油烟机》,其通过在顶板和侧板连接处设置双三角支撑结构、在顶板上设置第一减震结构和在侧板上设置第二减震结构,有效减少了整机共振异音,整机结构强度好,噪音小。其中,第一减震结构选择为双向消震弧结构,以“双三角”支撑结构为端点,“喇叭式”结构展开,使顶板模态变成116赫兹,避开近100赫兹激励,减弱整机结构噪音;环形的第二减震结构使侧板模态变成141赫兹,避开近100赫兹激励,减弱整机结构噪音;双三角支撑结构、第一减震结构和第二减震结构,可以两两组合,使整机系统固有频率高,整机刚性加强,保证结构稳定性,避免共振异音的产生。
上述专利的中的吸油烟机,通过双三角支撑结构、第一减震结构和第二减震结构之间的组合设计,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机系统固有频率,避免共振异音的产生,但是,在设计的钣金结构中,由于制造误差,并不能准确保证风机架模态频率准确地分布在理想范围内,即,不可避免地存在风机架模态频率(危险区域模态)仍与电机的激励源频率接近,从而发生共振,形成异响,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有效调节因加工引起的风机架模态误差,从而保证其减振效果的吸油烟机成为了本技术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其能对因风机架加工问题引起的模态误差进行补偿,从而保证其减振效果的吸油烟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吸油压机的减振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包括:
风机架,包括固定板,该固定板构造为具有容纳空间的框体结构;
风机系统,设于所述风机架的容纳空间中,并与所述固定板的内壁连接;
风机外罩,布置在所述风机架的固定板的外侧,并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具有间隙;
还包括设于所述风机外罩与所述固定板之间的间隙中的减振装置,该减振装置包括:
基座,设于所述的风机外罩上;
活动件,以能相对所述固定板靠近或远离且位置可调的方式约束在所述基座上;
弹性件,设于所述的活动件上,并作用于所述的固定板,且能随所述活动件移动而调节施加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力。
为了使活动件相对基座的移动过程平稳、可靠,从而提高弹性件施压于固定板上的作用力的调节的精度,所述基座为横截面呈U型的第一板体,该第一板体的开口朝向所述固定板,第一板体相对的两个侧边上具有横向开设的条形滑槽,所述活动件的两个侧部对应于第一板体的两个条形滑槽具有滑动部,两个所述滑动部滑动约束在与各自对应的条形滑槽中。
为了进一步提高活动件移动的稳定性,减少晃动问题,所述活动件为横截面呈U型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两个侧边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两个侧边之外,且所述第二板体的开口方向与第一板体的开口方向相反,两个所述的滑动部为对应设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两个侧边的内表面上的凸块。第一板体的两个侧边与第二板体的两个侧边在内外两侧的限位配合,使得活动件只能沿与条形滑槽一致的方向移动,提高了整个减振装置的牢靠性。
为了使活动件移动至设定的位置后,保持在该位置,从而向固定板施加对应的作用力,两个所述条形滑槽的内壁面上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定位位点,所述凸块在沿所述条形滑槽移动过程中能对应限位在各所述定位位点上。当然,可以想到的是,可以通过设置对应的驱动机构(如电机)或通过人工,对活动件进行驱动,带动活动件移动设定位置。
作为改进,为了方便活动件沿条形滑槽移动,所述条形滑槽的内壁面上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的表面为外凸的弧面结构,所述定位凸起即构成所述的定位位点。当施压在活动件上的作用力大于基座的条形滑槽的定位凸起的阻力时,能越过定位凸起而沿条形滑槽继续移动,其中,基座条形滑槽的定位凸起对活动件的凸块的阻力,远大于弹性件(弹簧)的弹力,从而使得活动件能够牢靠地保持对应的定位位点。
为了对弹性件进行设置及固定,所述活动件上具有定位孔,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外径大于所述定位孔的内径,所述弹簧卡设在所述的定位孔中,所述弹簧沿自身轴向由所述的活动件分隔为两部分,分别为作用段以及固定段,所述固定段抵接在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作用段抵接在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固定板之间。
为了方便地将减振装置设于风机外罩的各个区域位置上,所述减振装置还包括磁吸件,所述基座通过所述磁吸件连接在所述风机外罩上。
作为改进,所述风机架包括两个侧板、后板以及前板,两个所述侧板连接在后板的左右两侧从而形成开口朝前的U型板结构,所述前板连接在所述U型板结构的开口上,所述减振装置对应位于所述风机外罩与所述侧板之间。由于风机系统主要是连接在风机架的两个侧板的内壁上,所以吸油烟机的振动最大处是位于风机架的侧板位置上,因此,可主要针对风机架的两个侧板进行减振处理。
在对风机架的结构进行设计时,为了使侧板(钣金)的模态固有频率避开或远离电机的激励源频率100hz、200hz,两个所述侧板上均设有第一减振结构,两个第一减振结构在左右方向上对称布置,所述第一减振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向内侧凹陷形成的第一消振区,所述第一消振区整体呈长方形,且沿所述侧板的前后方向延伸布置,各所述第一消振区在所述侧壁的上下方向上间隔布置。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消振区的凹陷深度为1.5mm-3mm,所述第一消振区的宽度为40mm。
同样地,为了使后板(钣金)的模态固有频率避开或远离电机的激励源频率100hz、200hz,所述后板上设有第二减振结构以及第三减振结构,所述第二减振结构至少包括一个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二消振区,各所述第二消振区为开口朝下的半圆弧形区域,所述第三减振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三消振区,该第三消振区位于所述第二消振区的下方,各所述第三消振区整体呈长方形,且沿所述后板的左右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第三消振区内还设有至少一个竖向延伸设置的加强条,所述加强条为向外凹陷形成条形区域,上述第二消振区、第三消振区以及条形区域的凹陷深度相同。上述加强条的设置,可同时起到改变模态固有频率并提高后板强度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改变后板的模态固有频率,所述第二消振区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的边沿和第二端部的边沿均为向下凸出圆弧结构,该两个圆弧结构的半径相等,且圆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地,上述第二消振区、第三消振区以及条形区域的凹陷深度均为2mm-3mm。
本发明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的减振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开启吸油烟机;
S2、对吸油烟机的整机进行声音信号采集,获取声音频谱,判断是否存在与电机的激励源频率F相同的纯音,如果是,则进入S3步骤,如果否,则判定吸油烟机不需要设置减振装置对风机架的模态误差进行补偿;
S3、对风机架的振动信号进行采集,获取振动频谱,并判断与电机的激励源频率F相同的频率值所对应的振动幅值A是否大于设定值A0,如果是,则判定吸油烟机需要设置减振装置对风机架的模态误差进行补偿,并进入S4步骤,如果否,则判定吸油烟机不需要设置减振装置对风机架的模态误差进行补偿;
S4、对风机架的两个侧板的振动信号进行采集,获取侧板上的最大振动幅值Amax,以及确定侧板上的最大振动区域,并在该最大振动区域作为补偿点设置所述的减振装置;
S5、对减振装置的活动件所在位置进行调节,进而改变弹性件施加在所述侧板上的作用力,其中,施压的作用力大小根据获取的最大振动幅值Amax的大小来给定。
上述步骤中,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对风机架的振动信号进行采集。其中,电机的激励源频率F=100HZ或200HZ。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在风机架与风机外罩之间设置减振装置,来对因风机架加工问题引起的模态误差进行补偿,可使得风机架的模态频率能有效远离电机的激励源频率,避免发生共振风险,减少异响,提升可靠性与声音品质。由于活动件位于不同的位置,弹性件(固定在活动件上)作用于固定板上的补偿力不同,通过调节活动件与固定板之间的距离,可使弹性件作用于固定板上的补偿力能够进行精确调节,进而达到对风机架存在的模态误差进行精确补偿的目的。另一方面,弹性件作用于风机架的固定板上的作用力(补偿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可保证减振装置能够适应更宽的补偿范围,以对风机架存在的大范围模态误差进行针对性补偿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竖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隐去风机外罩以及风机架的盖板);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架的左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架的后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减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分解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减振装置的活动件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减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由于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任何物体都具有一定的质量和弹性,在一定激励条件下,当物体的质量偏离其平衡位置时,就会在其弹性恢复力及速度惯性力的交替作用下围绕平衡位置作往复运动。机械振动是机械系统围绕其平衡位置作往复运动这样一种特殊形式的运动。模态为结构在外界激励作用下的振动形态,它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工况无关。给一个小的激励,结构产生振动响应,结构刚性越弱,振动振幅就会比较大。
由于系统弹性作用,系统质量偏离平衡位置后就会表现出震动特性,当外部激励一旦与系统结构固有特性条件耦合时,就发生振动。对吸油烟机来说,在对吸油烟机结构设计时,需要避免整机产生动力学耦合,避免结构共振,具体是,风机架(吸油烟机的主要振动集中在风机架上)设计目的是避开电机激励源频率100hz、200hz,即风机架(钣金)的模态固有频率必须远离这两个频率点。再具体地,角频率
Figure BDA0002981645170000051
频率取决于该钣金的刚度k及质量m,在不改变该风机架材料及厚度的情况下(即m不变),则需要通过减振结构设计,来提高刚度k,从而改变上述钣金结构的固有频率,具体地,在进行刚度设计时,风机架的结构刚度尽量高一些,系统固有频率高,不会出现附加载荷,可保证结构稳定性。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详见图1-图10。其中,吸油烟机包括风机系统(未示出)、风机架10、风机外罩20以及至少一个减振装置30。
参见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风机架10包括固定板,该固定板构造为具有容纳空间100的框体结构。具体地,风机架10包括两个侧板11、后板12以及前板13,其中,两个侧板11连接在后板12的左右两侧从而形成开口朝前的U型板结构,前板13连接在所述U型板结构的开口上,从而形成上述的容纳空间100。风机系统主要连接在风机架10的两个侧板11的内壁上。风机架10的底部可通过螺钉连接集烟罩21。
在对风机架10的结构进行设计时,为了使侧板11(钣金)的模态固有频率避开或远离电机的激励源频率100hz、200hz,两个侧板11上均设有第一减振结构,两个第一减振结构在左右方向上对称布置。风机架10的后板12上设有第二减振结构以及第三减振结构,详见图4-图6。
参见图4及图5,风机架10的侧板11上的第一减振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向内侧凹陷形成的第一消振区110,具体地,第一消振区110整体呈长方形,且沿侧板11的前后方向延伸布置。每个侧板11上的第一消振区110优选为三个,该三个第一消振区110在侧壁的上下方向上间隔布置。再优选地,第一消振区110的凹陷深度为1.5mm-3mm,优选为2mm,第一消振区110的宽度d为30mm-50mm,优选为40mm。
参见图4及图6,风机架10的后板12上设有第二减振结构至少包括一个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二消振区121,各第二消振区121为开口朝下的半圆弧形区域,本实施例的后板12优选设置一个第二消振区121。第二消振区121具有第一端部1211和第二端部1212,其中,第一端部1211的边沿和第二端部1212的边沿均为向下凸出圆弧结构,该两个圆弧结构的半径相等,且圆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参见图4及图6,为了更好地改变后板12的模态固有频率,风机架10的后板12的第三减振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三消振区123,其中,第三消振区123位于第二消振区121的下方,各第三消振区123整体呈长方形,且沿后板12的左右方向延伸布置,本实施例的后板12上优选设置一个第三消振区123。其中,该第三消振区123的长度与第二消振区121(半圆弧形区域)的外径基本一致。
参见图6,为进一步提高后板12的刚度,上述第三消振区123内还设有至少一个竖向延伸设置的加强条1230,加强条1230为向外凹陷形成条形区域。上述第二消振区121、第三消振区123以及条形区域的凹陷深度相同,优选地,上述第二消振区121、第三消振区123以及条形区域的凹陷深度均为2mm-3mm,优选为2mm。
风机架10的两个侧板11以及后板12上的第一消振结构、第二消振结构以及第三消振结构,是根据风机架10整体的宽度、高度进行合理设计,共同决定了风机架10的刚度,从而实现风机架10固有频率远离电机的激励源频率在5hz以上。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的风机外罩20,布置在风机架10的固定板的外侧。具体地,风机外罩20也是横截面为U型的板体结构,其中,风机外罩20的中间部分的壁板对应位于风机架10的前板13位置。风机外罩20的两个侧边与风机架10的另个侧板11相对应,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14。
通过在风机架10的两个侧板11以及后板12设置对应的第一消振结构、第二消振结构以及第三消振结构,可有效提高整机系统固有频率,避免共振异音的产生,但是,风机架10在加工过程,由于加工误差存在,并不能准确保证风机架10模态频率准确地分布在理想范围内,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风机架10模态频率(危险区域模态)与电机的激励源频率接近,从而发生共振,形成异响。
为此,本实施在风机外罩20与侧板11之间的间隙14中设置了减振结构,该减振结构主要是作用于风机架10的两个侧板11,以对因风机架10加工问题引起的模态误差进行补偿,可使得风机架10的模态频率能有效远离电机的激励源频率,避免发生共振风险,减少异响,提升可靠性与声音品质,详见图2及图3。
由于风机系统主要是连接在风机架10的两个侧板11的内壁上,所以吸油烟机的振动最大处是位于风机架10的侧板11位置上,因此,上述减振装置30可主要针对风机架10的两个侧板11进行减振处理。
参见图7-图9,减振装置30包括基座31、活动件32、磁吸件34以及弹性件33。
结合图3及图7,基座31,设于风机外罩20上,具体是通过上述磁吸件34吸附在风机外罩20的内壁上。本实施例的基座31为横截面呈U型的第一板体。第一板体的开口朝向风机支架的侧板11的外壁(基座31吸附在风机外罩20的内壁上的状态下)。第一板体相对的两个侧边上具有横向开设的条形滑槽310。具体地,两个条形滑槽310的内壁面上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定位位点,再具体地,条形滑槽310的内壁面上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凸起311,定位凸起311的表面为外凸的弧面结构,定位凸起311即构成上述定位位点。
参见图7,活动件32,以能相对固定板靠近或远离且位置可调的方式约束在基座31上。
参见图8,本实施例的活动件32为横截面呈U型的第二板体,第二板体的两个侧边位于第一板体的两个侧边之外,第二板体的两个侧边的内表面上对应于第一板体的两个条形滑槽310具有滑动部,滑动部为凸出第二本体的侧边的内表面的凸块321结构,该两个凸块321滑动约束在与各自对应的条形滑槽310中。并且,在第二板体在相对第一板体移动时,第二板体上的凸块321能对应限位在条形滑槽310的各定位位点上。
当施压在活动件32上的作用力大于基座31的条形滑槽310的定位凸起311的阻力时,能越过定位凸起311而沿条形滑槽310继续移动,其中,基座31条形滑槽310的定位凸起311对活动件32的凸块321的阻力,远大于弹性件33(弹簧)的弹力,从而使得活动件32能够牢靠地保持对应的定位位点。
对于本实施例的活动件32驱动方式,可以通过设置对应的驱动机构(如电机)或通过人工,带动活动件32移动设定位置。其中,采用驱动机构带动活动件32移动调节,可对应省去上述的定位凸点结构,从而使驱动机构本身将活动件32保持在预设定位置。
参见图7-图9,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装配完成后,第二板体的开口方向与第一板体的开口方向相反,而围着形成一个闭合的‘口’型框体结构,并且,第二板体的两个凸块321对应伸入到第一本体的两个侧边的条形滑槽310中。上述结构设计,使得第一板体的两个侧边与第二板体的两个侧边在内外两侧形成限位配合,使活动件32只能沿与条形滑槽310一致的方向移动,提高了整个减振装置30的牢靠性,减少了晃动问题,从而提高弹性件33施压于固定板上的作用力的调节精度。
参见图3及图7,本实施例的活动件32上(第二板体的中间壁板上)具有定位孔322。弹性件33为弹簧,其中,弹簧的外径大于定位孔322的内径,由此,弹簧能卡设在上述定位孔322中(弹簧与定位孔322的边沿相抵接),具体地,弹簧沿自身轴向由第二板体的中间壁板分隔为作用段332以及固定段331。其中,固定段331抵接在活动件32与基座31之间,具体是,弹簧的固定段331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且一端与第一板体(基座31)的中间壁板的内壁相抵,另一端与定位孔322的边沿相抵,由此,弹簧整体上可以牢靠的固定在活动件32与基座31之间,且不会发生晃动问题,提高了弹簧压缩调节(补偿力调节)的精度与稳定性;另一方面,弹簧的作用段332可抵接在活动件32与固定板之间,即,作用段332的自由端部是作用于风机架10的固定板上。弹簧的作用段332的压缩量不同,施加于风机架10的固定板上的作用力不同。
结合图1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的减振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开启吸油烟机;
S2、对吸油烟机的整机进行声音信号采集,获取声音频谱,判断是否存在与电机的激励源频率F(F=100HZ或200HZ)相同的纯音,如果是,则进入S3步骤,如果否,则判定吸油烟机不需要设置减振装置30对风机架10的模态误差进行补偿(异响是由其他原因造成);
S3、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未示出)对风机架10的振动信号进行采集,获取振动频谱,并判断与电机的激励源频率F相同的频率值所对应的振动幅值A是否大于设定值A0(由于是以加速度大小来评估风机架10受到激励力下响应的幅值大小,如A0可以是5m/s2),如果是,则判定吸油烟机需要设置减振装置30对风机架10的模态误差进行补偿,并进入S4步骤,如果否,则判定吸油烟机不需要设置减振装置30对风机架10的模态误差进行补偿;
S4、对风机架10的两个侧板11的振动信号进行采集,获取侧板11上的最大振动幅值Amax,以及确定侧板11上的最大振动区域,并在该最大振动区域作为补偿点设置所述的减振装置30;
S5、对减振装置30的活动件所在位置进行调节,进而改变弹性件33施加在所述侧板11上的作用力,其中,施压的作用力大小根据获取的最大振动幅值Amax的大小来给定。
针对上述S3步骤,风机架10上的振动信号的采集,是在风机架10(侧板11)的多个区域位置设置加速度传感器,对风机架10的振动信号进行采集,获取振动频谱,其中,当任意一个区域位置的振动幅值A(与电机的激励源频率F相同的频率值对应)大于设定值A0,则判定吸油烟机需要设置减振装置30对风机架10的模态误差进行补偿。
针对上述S5步骤,施压的作用力大小是根据获取的最大振动幅值Amax的大小来给定,当振动幅值较大时,如Amax=10m/s2时,风机架10的侧板11上需要施加的作用力(补偿力)较大,对应地,弹簧的作用段332的压缩量较大;当Amax=5~10m/s2时,风机架10的侧板11上需要施加的作用力(补偿力)相对较小,弹簧的作用段332的压缩量对应减小;当Amax<5m/s2时,风机架10的侧板11上可不必施加的作用力(补偿力),弹簧的作用段332的压缩量可趋于零,即为自然状态下的长度。上述施压的作用力大小与风机架10的最大振动幅值Amax的大小的之间关系可以通过实验提前测定获取。
本实施例的吸油烟机是通过在风机架10与风机外罩20之间设置减振装置30,来对因风机架10加工问题引起的模态误差进行补偿,可使得风机架10的模态频率能有效远离电机的激励源频率,避免发生共振风险,减少异响,提升可靠性与声音品质。由于活动件位于不同的位置,弹性件(固定在活动件上)作用于固定板上的补偿力不同,通过调节活动件与固定板之间的距离,可使弹性件作用于固定板上的补偿力能够进行精确调节,进而达到对风机架存在的模态误差进行精确补偿的目的。另一方面,弹性件33作用于风机架10的固定板上的作用力(补偿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可保证减振装置30能够适应更宽的补偿范围,以对风机架10存在的大范围模态误差进行针对性补偿调节。

Claims (15)

1.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包括:
风机架(10),包括固定板,该固定板构造为具有容纳空间(100)的框体结构;
风机系统,设于所述风机架(10)的容纳空间(100)中,并与所述固定板的内壁连接;
风机外罩(20),布置在所述风机架(10)的固定板的外侧,并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具有间隙(14);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风机外罩(20)与所述固定板之间的间隙(14)中的减振装置(30),该减振装置(30)包括:
基座(31),设于所述的风机外罩(20)上;
活动件(32),以能相对所述固定板靠近或远离且位置可调的方式约束在所述基座(31)上;
弹性件(33),设于所述的活动件(32)上,并作用于所述的固定板,且能随所述活动件(32)移动而调节施加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1)为横截面呈U型的第一板体,该第一板体的开口朝向所述固定板,第一板体相对的两个侧边上具有横向开设的条形滑槽(310),所述活动件(32)的两个侧部对应于第一板体的两个条形滑槽(310)具有滑动部,两个所述滑动部滑动约束在与各自对应的条形滑槽(310)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32)为横截面呈U型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两个侧边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两个侧边之外,且所述第二板体的开口方向与第一板体的开口方向相反,两个所述的滑动部为对应设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两个侧边的内表面上的凸块(3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条形滑槽(310)的内壁面上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定位位点,所述凸块(321)在沿所述条形滑槽(310)移动过程中能对应限位在各所述定位位点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滑槽(310)的内壁面上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凸起(311),所述定位凸起(311)的表面为外凸的弧面结构,所述定位凸起(311)即构成所述的定位位点。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32)上具有定位孔(322),所述弹性件(33)为弹簧,所述弹簧的外径大于所述定位孔(322)的内径,所述弹簧卡设在所述的定位孔(322)中,所述弹簧沿自身轴向由所述的活动件(32)分隔为两部分,分别为作用段(332)以及固定段(331),所述固定段(331)抵接在所述活动件(32)与所述基座(31)之间,所述作用段(332)抵接在所述活动件(32)与所述固定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30)还包括磁吸件(34),所述基座(31)通过所述磁吸件(34)连接在所述风机外罩(20)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架(10)包括两个侧板(11)、后板(12)以及前板(13),两个所述侧板(11)连接在后板(12)的左右两侧从而形成开口朝前的U型板结构,所述前板(13)连接在所述U型板结构的开口上,所述减振装置(30)对应位于所述风机外罩(20)与所述侧板(1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11)上均设有第一减振结构,两个第一减振结构在左右方向上对称布置,所述第一减振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向内侧凹陷形成的第一消振区(110),所述第一消振区(110)整体呈长方形,且沿所述侧板(11)的前后方向延伸布置,各所述第一消振区(110)在所述侧壁的上下方向上间隔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振区(110)的凹陷深度为1.5mm-3mm,所述第一消振区(110)的宽度为30mm-50mm。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12)上设有第二减振结构以及第三减振结构,所述第二减振结构至少包括一个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二消振区(121),各所述第二消振区(121)为开口朝下的半圆弧形区域,所述第三减振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三消振区(123),该第三消振区(123)位于所述第二消振区(121)的下方,各所述第三消振区(123)整体呈长方形,且沿所述后板(12)的左右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第三消振区(123)内还设有至少一个竖向延伸设置的加强条(1230),所述加强条(1230)为向外凹陷形成条形区域,上述第二消振区(121)、第三消振区(123)以及条形区域的凹陷深度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振区(121)具有第一端部(1211)和第二端部(1212),第一端部(1211)的边沿和第二端部(1212)的边沿均为向下凸出圆弧结构,该两个圆弧结构的半径相等,且圆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消振区(121)、第三消振区(123)以及条形区域的凹陷深度均为2mm-3mm。
14.一种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的减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开启吸油烟机;
S2、对吸油烟机的整机进行声音信号采集,获取声音频谱,判断是否存在与电机的激励源频率F相同的纯音,如果是,则进入S3步骤,如果否,则判定吸油烟机不需要设置减振装置(30)对风机架(10)的模态误差进行补偿;
S3、对风机架(10)的振动信号进行采集,获取振动频谱,并判断与电机的激励源频率F相同的频率值所对应的振动幅值A是否大于设定值A0,如果是,则判定吸油烟机需要设置减振装置(30)对风机架(10)的模态误差进行补偿,并进入S4步骤,如果否,则判定吸油烟机不需要设置减振装置(30)对风机架(10)的模态误差进行补偿;
S4、对风机架(10)的两个侧板(11)的振动信号进行采集,获取侧板(11)上的最大振动幅值Amax,以及确定侧板(11)上的最大振动区域,并在该最大振动区域作为补偿点设置所述的减振装置(30);
S5、对减振装置(30)的活动件所在位置进行调节,进而改变弹性件(33)施加在所述侧板(11)上的作用力,其中,施压的作用力大小根据获取的最大振动幅值Amax的大小来给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减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对风机架(10)的振动频谱进行采集。
CN202110316789.1A 2021-03-18 2021-03-18 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及吸油烟机的减振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9444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6789.1A CN112944422B (zh) 2021-03-18 2021-03-18 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及吸油烟机的减振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6789.1A CN112944422B (zh) 2021-03-18 2021-03-18 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及吸油烟机的减振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44422A true CN112944422A (zh) 2021-06-11
CN112944422B CN112944422B (zh) 2022-05-17

Family

ID=76226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6789.1A Active CN112944422B (zh) 2021-03-18 2021-03-18 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及吸油烟机的减振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4442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99072A (ja) * 1997-09-30 1999-04-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ホットプレート
CN202937708U (zh) * 2012-08-07 2013-05-15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抽油烟机及其减振垫
CN110848175A (zh) * 2019-10-11 2020-02-2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吸油烟机
CN111536568A (zh) * 2020-05-29 2020-08-1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吸油烟机
CN112484114A (zh) * 2020-11-16 2021-03-1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降噪装置、应用有该降噪装置的吸油烟机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99072A (ja) * 1997-09-30 1999-04-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ホットプレート
CN202937708U (zh) * 2012-08-07 2013-05-15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抽油烟机及其减振垫
CN110848175A (zh) * 2019-10-11 2020-02-2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吸油烟机
CN111536568A (zh) * 2020-05-29 2020-08-1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吸油烟机
CN112484114A (zh) * 2020-11-16 2021-03-1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降噪装置、应用有该降噪装置的吸油烟机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44422B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08345B1 (en) Vacuum cleaner
JP4377384B2 (ja) 振動低減ブラケット
KR101598163B1 (ko) 헤드레스트 지지 구조
KR20170109160A (ko) 엔진마운트의 체결구조
EP2594853A1 (en) A low-noise fume extractor hood.
CN112944422B (zh) 具有减振功能的吸油烟机及吸油烟机的减振控制方法
JP3855709B2 (ja) 制振装置
EP0521526B1 (en) Hermetic motor-driven compressor
JP2003106370A (ja) 制振装置
JP6094497B2 (ja) 電動圧縮機、及び電動圧縮機の製造方法
RU2770249C1 (ru) Подвеска вентиляторного блока
CN107332423B (zh) 线性电机
CN111536568B (zh) 一种吸油烟机
KR101684967B1 (ko) 세탁장치
CN116017226A (zh) 一种耳机
CN112902264B (zh) 吸油烟机以及吸油烟机的减振控制方法
JP4368073B2 (ja) 自走車両の排気システム懸垂取付け装置と該装置を備えた車両
CN218633571U (zh) 一种电机固定组件及鼓风机装置
CN214255983U (zh) 一种减震底座
CN112944419B (zh) 一种吸油烟机以及吸油烟机的减振控制方法
CN217137792U (zh) 一种运行平稳的食品加工机
CN216200147U (zh) 减震机构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12338114U (zh) 一种双波一齿差复波式活齿减速机
CN220707445U (zh) 过滤网组件及吸油烟机
CN212037258U (zh) 料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