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37490A - 一种带碰撞缓冲结构的安全型司机包围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碰撞缓冲结构的安全型司机包围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37490A
CN112937490A CN202110367959.9A CN202110367959A CN112937490A CN 112937490 A CN112937490 A CN 112937490A CN 202110367959 A CN202110367959 A CN 202110367959A CN 112937490 A CN112937490 A CN 1129374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door
block
cavity
no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679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Junyue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Junyue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Junyue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Junyue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6795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374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37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374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which protect the occupants against personal attack from the inside or the outside of the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碰撞缓冲结构的安全型司机包围门,包括包围门本体和开关门,所述包围门本体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嵌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端面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第一滑块上转动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与所述齿轮相互靠近一侧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的另一侧啮合连接有齿条,所述包围门本体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与齿条一端固定连接。本发明中,当开关门关闭时,第一滑块处于滑槽远离液压杆一侧端部,第二滑块处于滑槽拐角处,当开关门打开时,第二滑块处于滑槽靠近液压杆一侧端部,第一滑块处于滑槽拐角处,使得开关门在打开时不影响包围门内部和外部的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带碰撞缓冲结构的安全型司机包围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共交通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碰撞缓冲结构的安全型司机包围门。
背景技术
在公交车行驶中,人流量大,司机驾驶车辆易受到外界干扰,目前驾驶员处一般采取半包围门结构或钢杆护栏结构,乘客易干扰到司机驾驶,影响行车安全。
因此,在一些大型的公交车上都已经采用了全包围门,但现有的包围门的开启方式主要为单轴铰链固定后向前、后方向的绕轴旋转运动,来保证司机的进出驾驶区通道空间。司机包围门开启方式为单轴铰链固定后向前旋转开启时,门板自然会侵入乘客上下车通道空间,影响乘客在车内的走动。若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迅速撤离逃生的时候,司机不管向前或向后旋转开启包围门时都会挤占车内通道空间,阻碍乘客的撤离,具有安全隐患,同时包围门上缺乏相应的碰撞缓冲结构,导致包围门易受到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带碰撞缓冲结构的安全型司机包围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碰撞缓冲结构的安全型司机包围门,包括包围门本体和开关门,所述包围门本体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嵌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端面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第一滑块上转动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与所述齿轮相互靠近一侧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的另一侧啮合连接有齿条,所述包围门本体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与齿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开关门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包围门本体外侧壁由若干个缓冲机构紧密排列构成,所述开关门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外侧设有挡板,所述缺口四周的所述开关门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卡槽,所述弧形卡槽内设有支撑轴,所述弧形卡槽远离所述缺口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支撑轴相配合的卡块,所述卡块贯穿所述通槽延伸至所述开关门的另一侧,所述开关门上设有与所述卡块相配合的限位机构,所述支撑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开关门远离所述挡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挡板之间设有驱动机构以带动挡板开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空腔、气室、第一活塞杆、缓冲块、第一弹簧、第二空腔、第一凸起、第二弹簧、阻尼套、压力缸、第二凸起、第二活塞杆和承压块,所述包围门本体上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部两侧壁固定连接有气室,所述气室内设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开放端延伸至所述气室的外部并与所述缓冲块底部抵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缓冲块底部以及第一空腔的内部底表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块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侧表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空腔内部设有阻尼套,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空腔内部底表壁以及阻尼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阻尼套内部设有压力缸,所述压力缸外表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起,所述压力缸内设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开放端延伸至所述包围门本体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承压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二伸缩杆、固定块和限位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卡块以及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外侧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卡块以及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开关门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固定块相配合的限位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座、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连接座和第一伸缩杆,所述支撑架和所述挡板相互靠近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贯穿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均与所述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座相互靠近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气室内填充有空气,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开放端与所述缓冲块的接触面均为倾斜面,若干个所述缓冲机构呈矩形阵列分布在所述包围门本体上,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承压块紧密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位机构共设有四个,四个所述限位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缺口的四周,相对的两个所述限位机构关于所述缺口中心对称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伸缩杆为电动伸缩杆,所述驱动机构从所述缺口内穿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槽为L形槽,所述滑槽的两段支槽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滑槽的两段支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弧形卡槽和支撑轴均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弧形卡槽和支撑轴分别位于所述缺口的四周,相对的两个所述弧形卡槽以及支撑轴关于所述缺口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挡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所述缺口的长度和宽度。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有滑槽,滑槽内嵌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与开关门下端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由液压杆带动齿条移动,带动齿轮转动,同时带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在滑槽内滑动,齿轮相对第二滑块发生转动,使得当开关门关闭时,第一滑块处于滑槽远离液压杆一侧端部,第二滑块处于滑槽拐角处,当开关门打开时,第二滑块处于滑槽靠近液压杆一侧端部,第一滑块处于滑槽拐角处,使得开关门在打开时既不影响包围门外部的空间,也不影响包围门内部的空间,若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迅速撤离逃生的时候,不会阻碍乘客的撤离。
2、本发明中,设有缓冲机构,当包围门本体外部受到碰撞时,首先挤压承压块,承压块带动第二活塞杆挤压压力缸,压力缸通过与阻尼套接触,将冲击力传递到阻尼套上,阻尼套通过第二弹簧将冲击力传递到缓冲块上,由于缓冲块底部与第一活塞杆接触,将冲击力传递到两侧,最大可能的减小了外部碰撞到包围门内部的影响,保证了公交车的行驶安全。
3、本发明中,设置有挡板,同时在开关门上开设有缺口,当司机需要与乘客交流时,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挡板打开,同时设置有限位机构,根据公交车内的情况来决定使用哪一边的支撑轴作为转轴,同时取消其他三边支撑轴的限位,使得在打开挡板时不会侵入乘客上下车通道空间,从而不影响乘客在车内的走动,在保证了司机与乘客进行正常交流的同时,也保证了包围门内部司机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开关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缓冲机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开关门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开关门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开关门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6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5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包围门本体;2、开关门;3、滑槽;4、第一滑块;5、第二滑块;6、齿轮;7、连接板;8、齿条;9、液压杆;10、套环;11、第一空腔;12、气室;13、第一活塞杆;14、缓冲块;15、第一弹簧;16、第二空腔;17、第一凸起;18、第二弹簧;19、阻尼套;20、压力缸;21、第二凸起;22、第二活塞杆;23、承压块;24、缺口;25、弧形卡槽;26、通槽;27、卡块;28、支撑轴;29、连接杆;30、挡板;31、支撑座;32、第一转轴;33、第二转轴;34、连接座;35、第一伸缩杆;36、支撑架;37、第二伸缩杆;38、固定块;39、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9,一种带碰撞缓冲结构的安全型司机包围门,包括包围门本体1和开关门2,包围门本体1底部开设有滑槽3,滑槽3内嵌有第一滑块4和第二滑块5,第二滑块5上端面转动连接有齿轮6,第一滑块4上转动连接有套环10,套环10与齿轮6相互靠近一侧通过连接板7固定连接,齿轮6的另一侧啮合连接有齿条8,包围门本体1固定连接有液压杆9,液压杆9的输出端与齿条8一端固定连接,开关门2与连接板7固定连接,包围门本体1外侧壁由若干个缓冲机构紧密排列构成,开关门2上开设有缺口24,缺口24外侧设有挡板30,缺口24四周的开关门2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卡槽25,弧形卡槽25内设有支撑轴28,弧形卡槽25远离缺口24一侧开设有通槽26,通槽26内滑动连接有与支撑轴28相配合的卡块27,卡块27贯穿通槽26延伸至开关门2的另一侧,开关门2上设有与卡块27相配合的限位机构,支撑轴28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9,连接杆29与挡板30固定连接,开关门2远离挡板30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6,支撑架36与挡板30之间设有驱动机构以带动挡板30开关,由液压杆9带动齿条8移动,齿条8移动带动齿轮6转动,同时带动第一滑块4和第二滑块5在滑槽3内滑动,齿轮6相对第二滑块5发生转动,使得当开关门2关闭时,第一滑块4处于滑槽3远离液压杆9一侧端部,第二滑块5处于滑槽3拐角处,当开关门2打开时,第二滑块5处于滑槽3靠近液压杆9一侧端部,第一滑块4处于滑槽3拐角处,使得开关门2在打开时既不影响包围门本体1外部的空间,也不影响包围门本体1内部的空间,若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迅速撤离逃生的时候,不会阻碍乘客的撤离。
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空腔11、气室12、第一活塞杆13、缓冲块14、第一弹簧15、第二空腔16、第一凸起17、第二弹簧18、阻尼套19、压力缸20、第二凸起21、第二活塞杆22和承压块23,包围门本体1上开设有第一空腔11,第一空腔11内部两侧壁固定连接有气室12,气室12内设有第一活塞杆13,第一活塞杆13的开放端延伸至气室12的外部并与缓冲块14底部抵接,第一弹簧15的两端分别与缓冲块14底部以及第一空腔11的内部底表壁固定连接,缓冲块14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16,第二空腔16侧表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起17,第二空腔16内部设有阻尼套19,第二弹簧1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空腔16内部底表壁以及阻尼套19底部固定连接,阻尼套19内部设有压力缸20,压力缸20外表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起21,压力缸20内设有第二活塞杆22,第二活塞杆22的开放端延伸至包围门本体1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承压块23,设有缓冲机构,当包围门本体1外部受到碰撞时,首先挤压承压块23,承压块23带动第二活塞杆22挤压压力缸20,压力缸20通过与阻尼套19接触,将冲击力传递到阻尼套19上,阻尼套19通过第二弹簧18将冲击力传递到缓冲块14上,由于缓冲块14底部与第一活塞杆13接触,将冲击力传递到两侧的气室12内,使得气室12的气体被压缩,最大可能的减小了外部碰撞对包围门本体1内部的影响,保证了公交车的行驶安全。
限位机构包括第二伸缩杆37、固定块38和限位杆39,第二伸缩杆37的两端分别与卡块27以及固定块38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37外侧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卡块27以及固定块38固定连接,开关门2上固定连接有与固定块38相配合的限位杆39,设置有限位机构,根据公交车内的空间情况来决定使用哪一边的支撑轴28作为转轴,同时通过按压固定块38,使得第三弹簧和第二伸缩杆37被压缩,移动卡块27到限位杆39另一侧,从而取消其他三边支撑轴28的限位,使得在打开挡板30时不会侵入乘客上下车通道空间,从而不影响乘客在车内的走动,在保证了司机与乘客进行正常交流的同时,也保证了包围门内部司机的安全。
驱动机构包括支撑座31、第一转轴32、第二转轴33、连接座34和第一伸缩杆35,支撑架36和挡板30相互靠近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31,支撑座3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2,第一转轴32上贯穿有第二转轴33,第二转轴33两端均与连接座34转动连接,第一伸缩杆3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座34相互靠近一侧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一转轴32,第一转轴32上贯穿有第二转轴33,且第一转轴32与第二转轴33相互垂直设置,同时配合有第一伸缩杆35,使得挡板30可以朝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打开。
气室12内填充有空气,第一活塞杆13的开放端与缓冲块14的接触面均为倾斜面,若干个缓冲机构呈矩形阵列分布在包围门本体1上,任意两个相邻的承压块23紧密贴合,第一活塞杆13的开放端与缓冲块14的接触面均为倾斜面的设置包围门本体1外部的碰撞冲击力传递到两侧的气室12内,减小了对包围门本体1内部的影响。
限位机构共设有四个,四个限位机构分别位于缺口24的四周,相对的两个限位机构关于缺口24中心对称设置。
第一伸缩杆35为电动伸缩杆,驱动机构从缺口24内穿过。
滑槽3为L形槽,滑槽3的两段支槽相互垂直设置,第一滑块4和第二滑块5分别设置在滑槽3的两段支槽内。
弧形卡槽25和支撑轴28均设有四个,四个弧形卡槽25和支撑轴28分别位于缺口24的四周,相对的两个弧形卡槽25以及支撑轴28关于缺口24中心对称设置,挡板30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缺口24的长度和宽度,当挡板30关闭时保证了包围门本体1内部的司机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带碰撞缓冲结构的安全型司机包围门,包括包围门本体(1)和开关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围门本体(1)底部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内嵌有第一滑块(4)和第二滑块(5),所述第二滑块(5)上端面转动连接有齿轮(6),所述第一滑块(4)上转动连接有套环(10),所述套环(10)与所述齿轮(6)相互靠近一侧通过连接板(7)固定连接,所述齿轮(6)的另一侧啮合连接有齿条(8),所述包围门本体(1)固定连接有液压杆(9),所述液压杆(9)的输出端与齿条(8)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开关门(2)与所述连接板(7)固定连接,所述包围门本体(1)外侧壁由若干个缓冲机构紧密排列构成,所述开关门(2)上开设有缺口(24),所述缺口(24)外侧设有挡板(30),所述缺口(24)四周的所述开关门(2)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卡槽(25),所述弧形卡槽(25)内设有支撑轴(28),所述弧形卡槽(25)远离所述缺口(24)一侧开设有通槽(26),所述通槽(26)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支撑轴(28)相配合的卡块(27),所述卡块(27)贯穿所述通槽(26)延伸至所述开关门(2)的另一侧,所述开关门(2)上设有与所述卡块(27)相配合的限位机构,所述支撑轴(28)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9),所述连接杆(29)与所述挡板(30)固定连接,所述开关门(2)远离所述挡板(30)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6),所述支撑架(36)与所述挡板(30)之间设有驱动机构以带动挡板(30)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碰撞缓冲结构的安全型司机包围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空腔(11)、气室(12)、第一活塞杆(13)、缓冲块(14)、第一弹簧(15)、第二空腔(16)、第一凸起(17)、第二弹簧(18)、阻尼套(19)、压力缸(20)、第二凸起(21)、第二活塞杆(22)和承压块(23),所述包围门本体(1)上开设有第一空腔(11),所述第一空腔(11)内部两侧壁固定连接有气室(12),所述气室(12)内设有第一活塞杆(13),所述第一活塞杆(13)的开放端延伸至所述气室(12)的外部并与所述缓冲块(14)底部抵接,所述第一弹簧(1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缓冲块(14)底部以及第一空腔(11)的内部底表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块(14)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16),所述第二空腔(16)侧表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起(17),所述第二空腔(16)内部设有阻尼套(19),所述第二弹簧(1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空腔(16)内部底表壁以及阻尼套(19)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阻尼套(19)内部设有压力缸(20),所述压力缸(20)外表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起(21),所述压力缸(20)内设有第二活塞杆(22),所述第二活塞杆(22)的开放端延伸至所述包围门本体(1)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承压块(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碰撞缓冲结构的安全型司机包围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二伸缩杆(37)、固定块(38)和限位杆(39),所述第二伸缩杆(3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卡块(27)以及固定块(3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37)外侧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卡块(27)以及固定块(38)固定连接,所述开关门(2)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固定块(38)相配合的限位杆(3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碰撞缓冲结构的安全型司机包围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座(31)、第一转轴(32)、第二转轴(33)、连接座(34)和第一伸缩杆(35),所述支撑架(36)和所述挡板(30)相互靠近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31),所述支撑座(3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2),所述第一转轴(32)上贯穿有第二转轴(33),所述第二转轴(33)两端均与所述连接座(3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3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座(34)相互靠近一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碰撞缓冲结构的安全型司机包围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12)内填充有空气,所述第一活塞杆(13)的开放端与所述缓冲块(14)的接触面均为倾斜面,若干个所述缓冲机构呈矩形阵列分布在所述包围门本体(1)上,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承压块(23)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碰撞缓冲结构的安全型司机包围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共设有四个,四个所述限位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缺口(24)的四周,相对的两个所述限位机构关于所述缺口(24)中心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碰撞缓冲结构的安全型司机包围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35)为电动伸缩杆,所述驱动机构从所述缺口(24)内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碰撞缓冲结构的安全型司机包围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为L形槽,所述滑槽(3)的两段支槽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滑块(4)和第二滑块(5)分别设置在所述滑槽(3)的两段支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碰撞缓冲结构的安全型司机包围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卡槽(25)和支撑轴(28)均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弧形卡槽(25)和支撑轴(28)分别位于所述缺口(24)的四周,相对的两个所述弧形卡槽(25)以及支撑轴(28)关于所述缺口(24)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挡板(30)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所述缺口(24)的长度和宽度。
CN202110367959.9A 2021-04-06 2021-04-06 一种带碰撞缓冲结构的安全型司机包围门 Pending CN1129374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7959.9A CN112937490A (zh) 2021-04-06 2021-04-06 一种带碰撞缓冲结构的安全型司机包围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7959.9A CN112937490A (zh) 2021-04-06 2021-04-06 一种带碰撞缓冲结构的安全型司机包围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37490A true CN112937490A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30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67959.9A Pending CN112937490A (zh) 2021-04-06 2021-04-06 一种带碰撞缓冲结构的安全型司机包围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37490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05052A (ja) * 2006-02-02 2007-08-16 San Tanaka:Kk 多方向開放窓
KR20110101839A (ko) * 2010-03-10 2011-09-16 추원경 창틀의 개폐장치
CN205314825U (zh) * 2016-01-21 2016-06-15 瑞安市亚尔门窗五金有限公司 外开上悬双开式窗户
CN205422313U (zh) * 2016-03-29 2016-08-03 浙江倍特储粮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窗
US20170327070A1 (en) * 2016-05-12 2017-11-16 Westinghouse Air Brak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Driver's barrier door with powered window
WO2018156025A1 (en) * 2017-02-24 2018-08-30 Actuant Corporation Bus door operating system
CN108798405A (zh) * 2018-06-20 2018-11-13 王中昊 一种多功能安全窗
CN209921010U (zh) * 2019-01-16 2020-01-10 北京中益宏宇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车门内板
CN210680652U (zh) * 2019-09-04 2020-06-05 常州市易士捷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交车驾驶员防护装置
JP2020100957A (ja) * 2018-12-20 2020-07-02 Ykk Ap株式会社 建具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05052A (ja) * 2006-02-02 2007-08-16 San Tanaka:Kk 多方向開放窓
KR20110101839A (ko) * 2010-03-10 2011-09-16 추원경 창틀의 개폐장치
CN205314825U (zh) * 2016-01-21 2016-06-15 瑞安市亚尔门窗五金有限公司 外开上悬双开式窗户
CN205422313U (zh) * 2016-03-29 2016-08-03 浙江倍特储粮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窗
US20170327070A1 (en) * 2016-05-12 2017-11-16 Westinghouse Air Brak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Driver's barrier door with powered window
WO2018156025A1 (en) * 2017-02-24 2018-08-30 Actuant Corporation Bus door operating system
CN108798405A (zh) * 2018-06-20 2018-11-13 王中昊 一种多功能安全窗
JP2020100957A (ja) * 2018-12-20 2020-07-02 Ykk Ap株式会社 建具
CN209921010U (zh) * 2019-01-16 2020-01-10 北京中益宏宇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车门内板
CN210680652U (zh) * 2019-09-04 2020-06-05 常州市易士捷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交车驾驶员防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37490A (zh) 一种带碰撞缓冲结构的安全型司机包围门
CN209924794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轨道交通安全门装置
CN203681668U (zh) 一种侧壁开启式应急疏散客运车车厢
CN212429599U (zh) 一种气弹簧以及使用气弹簧的驾驶室侧门
CN109386214B (zh) 一种便于推拉的铝合金窗
CN206202211U (zh) 一种房车车厢后保险杠机构
CN202429208U (zh) 一种双开密闭门系统
CN216184394U (zh) 车门结构及汽车
CN201763178U (zh) 防淹门
CN216841221U (zh) 一种环保型铝合金平开窗型材
CN211971459U (zh) 一种改进型电梯层门门锁
CN211078125U (zh) 一种缓冲效果好的电梯门板下封头
CN107558853A (zh) 一种座舱盖开启机构
CN201110105Y (zh) 自锁式通风防弹玻璃窗
EP3885229B1 (en) Door for high-speed trains
CN207029106U (zh) 一种驾驶区护围
CN201367826Y (zh) 具有内置翻开窗的玻璃封闭门窗
CN209585911U (zh) 一种保险箱开门机构
CN202847680U (zh) 防失灵制动总阀
CN111649088A (zh) 一种气弹簧以及使用气弹簧的驾驶室侧门
CN206769613U (zh) 一种一键式解锁客车应急窗的锁机构
CN105292159A (zh) 一种转动滑动一体式双功用活动顶盖
CN215248954U (zh) 一种电梯用安全轿厢框架
CN220208818U (zh) 一种门联锁装置
CN219316847U (zh) 一种救生舱密封舱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