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36893A - 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36893A
CN112936893A CN202110393399.4A CN202110393399A CN112936893A CN 112936893 A CN112936893 A CN 112936893A CN 202110393399 A CN202110393399 A CN 202110393399A CN 112936893 A CN112936893 A CN 1129368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injection molding
aluminum alloy
hopper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9339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振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hua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Jinhua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ua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Jinhua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211039339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368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36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368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56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mechanical means or mechanical connections, e.g. form-fits
    • B29C65/64Joining a non-plastics element to a plastics element, e.g. by force
    • B29C65/645Joining a non-plastics element to a plastics element, e.g. by force using friction or ultrasonic vib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包括模具组件和料斗,模具组件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下模具分别具有上下模腔,上模腔上部向外贯通有通气浇注流道,还包括有真空腔室和超声波振荡器,超声波振荡器设置于上模具中并靠近上模腔设置,上下模具的周边设置有锁定机构,真空腔室包括环形固定壁和设置于环形固定壁两侧的可活动的左侧壁、右侧壁,料斗设置于左侧壁上,模具组件设置于右侧壁上,当左侧壁、右侧壁相对环形固定壁合拢时围成封闭的腔室,且料斗位置与通气浇注流道上下对应,真空腔室的侧壁上设置用于抽气的阀口。本发明通过真空腔室和超声波振荡器的设置,塑件更容易进入到铝合金的微小孔洞中,令结构结合后强度更高。

Description

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粘接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嵌件注塑工艺主要是将金属嵌件作为注塑嵌件预先放置在模具中,然后在模具中注入塑胶并固化冷却,从而使得金属嵌件与塑胶形成一个整体,得到金属嵌件注塑品。金属件与塑料件的传统注塑粘接工艺中,模具型腔中存在气体,表面经过处理并且已形成微观孔洞的金属件中也存在着气体,气压的存在令熔融态的塑件进入模具型腔后难以完全填充到金属件表面的微观孔洞中,导致塑件与金属件的结合强度不高。
申请人先前的一篇专利号为201910752348.9,名称为一种铝合金-PP注塑粘接装置及工艺的发明专利,采用新的模具结构以及在注入熔融态的塑件前对模具型腔抽真空的方式来提高塑件的填充效果,但是在进行浇注时,要解除密封状态,气体的进入还是会使空间中产生气压,不利于塑件进入金属件表面的微观孔洞中,并且塑件的流动性在进行微小空间后大幅下降,虽然保持着高温状态但是不能保证塑件和金属件更充分的结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其通过设置真空腔室创造持续的真空环境令塑件在进入铝合金的微观孔洞时不再存在气压,结合效果更好,通过设置超声波振荡器更好的保持塑件的流动状态,也进一步提高结合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待粘接铝合金和塑件的模具组件和用于承载塑件的料斗,模具组件包括呈上下设置相互配合的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和下模具上相对应的分别设置用于容纳塑件的上模腔和用于容纳铝合金的下模腔,上模腔上部向外贯通有通气浇注流道,上模具和下模具中分别设置有用于通电加热的上电磁感应线圈和下电磁感应线圈,还包括有真空腔室和超声波振荡器,超声波振荡器设置于上模具中并靠近上模腔设置,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周边设置有相互配合锁定的锁定机构,真空腔室包括环形固定壁和设置于环形固定壁两侧的可活动的左侧壁、右侧壁,料斗设置于左侧壁上,模具组件设置于右侧壁上,当左侧壁、右侧壁相对环形固定壁合拢时围成封闭的腔室,且料斗位置与通气浇注流道上下对应,真空腔室的侧壁上设置用于抽气的阀口。
作为一种改进,左环形固定壁处设置有左滑轨和右滑轨,左滑轨与左侧壁上的左滑座进行滑动连接,左滑座连接左驱动机构,并由左驱动机构在工作时带动左侧壁进行平移;右滑轨与右侧壁上的右滑座进行滑动连接,右滑座连接右驱动机构,并由右驱动机构在工作时带动右侧壁进行平移。
作为一种改进,环形固定壁的两侧周边边缘设置有向内倾斜的第一倒角壁,左侧壁和右侧壁两者与环形固定壁相配合的周边边缘设置有向内倾斜的第二倒角壁,第一倒角壁或第二倒角壁上设置有橡胶密封条,橡胶密封条从内到外厚度逐渐增加。
作为一种改进,左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布置架,布置架上设置注塑机,注塑机向上延伸形成支架,支架的上方设置料斗,支架为在外周布置的多根柱状结构,其在中部形成供模具组件容置的空间,注塑机在反馈信号至料斗时控制料斗进行落料。
作为一种改进,左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布置架,布置架上可旋转的设置料斗,布置架上还设置有一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气缸轴连接料斗,并在工作时驱动料斗翻转进行倒料。
作为一种改进,右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放置架,放置架上具有一放置槽,放置槽的槽底向下贯通形成若干第一通孔,放置槽的尺寸与下模具相适配而用于下模具的放置,若干第一通孔穿设紧固件并定位于下模具上进行下模具的安装固定。
作为一种改进,锁定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上模具上的竖直套杆和滑移设置于下模具上的水平套杆,竖直套杆上设置有供水平套杆穿设的锁定孔,水平套杆连接有平移气缸,平移气缸在工作时带动水平套杆平移,当水平套杆插入锁定孔时与竖直套杆完成锁定。
作为一种改进,真空腔室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真空腔室内的机构进行信号连接,进而进行启停控制。
作为一种改进,上模具和下模具内均设置有若干个水平贯通的冷却水道,冷却水道用于涌入液体以冷却上模具和下模具,若干个冷却水道分别位于上电磁感应线圈与上模腔之间和下电磁感应线圈与下模腔之间。
作为一种改进,上模具包括上模仁座和上模仁衬块,上模仁座远离上模腔的一侧设置有上安装槽,上安装槽包括位于上模腔正上方的主槽和延伸至上模腔侧边的副槽,上电磁感应线圈设置于主槽的槽底,超声波振荡器设置于副槽中,超声波振荡器的上方设置一块弹性缓冲垫,上模仁衬块通过紧固件填充于上安装槽中,对上电磁感应线圈和超声波振荡器进行限位;下模具包括下模仁座和下模仁衬块,下模仁座远离下模腔的一侧设置有下安装槽,下电磁感应线圈设置于下安装槽的槽底,下模仁衬块通过紧固件填充于下安装槽中,对下电磁感应线圈进行限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真空腔室的设置,将模具组件和料斗完全容纳于其中,在抽真空之后使塑件浇注的过程完全处于真空状态之下,令塑件在进入上模腔以及铝合金的表面微观孔洞时不受气压的影响,令铝合金和塑件的结合更加紧密;并且通过进一步设置超声波振荡器,通过振动提高分子的活动频率,令高温状态下的塑件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塑件更容易挤到铝合金的微小孔洞中,最终得到的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件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满足更高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真空腔室封闭状态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真空腔室开启状态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真空腔室封闭状态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真空腔室开启状态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左滑轨和左滑座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右滑轨和右滑座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环形固定壁与左侧壁、右侧壁处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模具组件的纵向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模具组件的纵向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模具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2、3、4、5、6、7、8、9、10所示,为本发明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用于放置待粘接铝合金和塑件的模具组件1和用于承载塑件的料斗2,模具组件1包括呈上下设置相互配合的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上相对应的分别设置用于容纳塑件的上模腔111和用于容纳铝合金的下模腔121,上模腔111上部向外贯通有通气浇注流道110,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中分别设置有用于通电加热的上电磁感应线圈112和下电磁感应线圈122,还包括有真空腔室3和超声波振荡器4,超声波振荡器4设置于上模具11中并靠近上模腔111设置,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的周边设置有相互配合锁定的锁定机构5,真空腔室3包括环形固定壁31和设置于环形固定壁31两侧的可活动的左侧壁32、右侧壁33,料斗2设置于左侧壁32上,模具组件1设置于右侧壁33上,当左侧壁32、右侧壁33相对环形固定壁31合拢时围成封闭的腔室,且料斗2位置与通气浇注流道110上下对应,真空腔室3的侧壁上设置用于抽气的阀口34。
本发明在使用时,环形固定壁31、左侧壁32、右侧壁33可采用透明材质制造,其围成一个立方体的腔室,即真空腔室3。采用左右两侧开门的形式,在左侧壁32、右侧壁33相对环形固定壁31移出之后,便于工作人员分别在两侧进行操作,避免结构间的相互干扰,料斗2处结构和物料温度较高,模具组件1处拆装较为费力费时,分别在两侧操作令安全性更高;或者是根据自动化加工的需要,在两侧布置额外的机械手进行一系列的操作,解放劳动力,且更加的高效。在进行塑件浇注前,首先把经过表面处理的铝合金放入下模具12的下模腔121中,将上模具11盖合在下模具12上进行固定。在左侧壁32、右侧壁33相对环形固定壁31活动合拢后围成封闭的腔室,料斗2此时位置与上模具11上部的通气浇注流道110上下对应,在阀口34处外接抽气机构;将真空腔室3抽真空后,令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以及其内的空间处于完全真空的状态,之后通过料斗2从通气浇注流道110注入高温的塑件,其将填充上模腔111,并逐渐填充铝合金的表面微观孔洞,因为没有空气气压的影响,整个填充过程将更加的顺畅高效;上电磁感应线圈112和下电磁感应线圈122持续通电工作,保持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的高温状态,进而保持塑件的流动性,同时超声波振荡器4保持工作状态,通过振动提高分子的活动频率,令高温状态下的塑件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塑件更容易挤到铝合金的微小孔洞中,形成机械式互锁,最终得到的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件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满足更高的使用需求;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通过锁定机构5的锁定保持上模腔111和下模腔121的空间结构稳定,保证产品外形质量。注塑完成后可开放真空腔室3,待一段时间冷却之后,可进行脱模,取出产品,装置进行下一产品的加工。相比于申请人之前的方案,本发明的方案进一步提高了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的机械式互锁的程度,为产品具有更好的强度提供了保证;因无需进行额外的气体引导和密封需要,故可以简化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不必要的密封结构和抽气通道,仅以通气浇注流道110完成抽真空和浇注的功能。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左环形固定壁31处设置有左滑轨311和右滑轨312,左滑轨311与左侧壁32上的左滑座321进行滑动连接,左滑座321连接左驱动机构322,并由左驱动机构322在工作时带动左侧壁32进行平移;右滑轨312与右侧壁33上的右滑座331进行滑动连接,右滑座331连接右驱动机构332,并由右驱动机构332在工作时带动右侧壁33进行平移。
如图1、2、3、4、5、6所示,左滑轨311、左滑座321、左驱动机构322设置于低处,右滑轨312、右滑座331、右驱动机构332设置于高处,两者实现结构的互不干扰,当然两者的高度关系可以互换,以满足不同规格装置的使用需要;也正如模具组件1和料斗2,也可以相适应的做左右的位置互换,以满足不同规格装置的使用需要。左滑轨311可采用前后各一组的设置方式,左滑座321相适应在前后设置进行配合滑移,中部可以设置左驱动机构322,其固定在左滑轨311或者是环形固定壁31上,驱动端连接左滑座321,进行驱动平移;同样的右滑轨312可采用前后各一组的设置方式,右滑座331相适应在前后设置进行配合滑移,中部可以设置右驱动机构332,其固定在右滑轨312或者是环形固定壁31上,驱动端连接右滑座331,进行驱动平移;左驱动机构322和右驱动机构332可优选为气缸,具有伸出和收回两个固定行程,满足左侧壁32、右侧壁33合拢和分离的两个工位需求。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环形固定壁31的两侧周边边缘设置有向内倾斜的第一倒角壁301,左侧壁32和右侧壁33两者与环形固定壁31相配合的周边边缘设置有向内倾斜的第二倒角壁302,第一倒角壁301或第二倒角壁302上设置有橡胶密封条303,橡胶密封条303从内到外厚度逐渐增加。
如图7所示,在左侧壁32和右侧壁33向环形固定壁31合拢时,第一倒角壁301和第二倒角壁302将配合并挤压橡胶密封条303,通过挤压来保证真空腔室3的密封性,而橡胶密封条303从内到外厚度逐渐增加的结构设计,在左侧壁32和右侧壁33移动和环形固定壁31的挤压过程中,橡胶密封条303被压缩并向外形变,被挤出的橡胶密封条303更好的封闭外侧,并在外侧周边形成了额外的类似缓冲棱的结构,在密封的同时避免外部人员对边角的磕碰,避免受伤。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左侧壁32上固定安装有布置架323,布置架323上设置注塑机21,注塑机21向上延伸形成支架22,支架22的上方设置料斗2,支架22为在外周布置的多根柱状结构,其在中部形成供模具组件1容置的空间23,注塑机21在反馈信号至料斗2时控制料斗2进行落料。
如图1、2所示,其为料斗2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该种实施方式下料斗2为配合注塑机21直接设置,其对应需要较大的真空腔室3,料斗2中的塑件可由注塑机21配合保持加热高温的状态,注塑机21与料斗2之间依靠多根柱状结构设置的支架22为模具组件1提供容置的空间23,两侧侧壁合拢后,模具组件1到达空间23处,与料斗2相对,然后可通过在真空腔室3外控制注塑机21来使料斗2释放塑件落料。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左侧壁32上固定安装有布置架323,布置架323上可旋转的设置料斗2,布置架323上还设置有一驱动气缸324,驱动气缸324的气缸轴连接料斗2,并在工作时驱动料斗2翻转进行倒料。
如图3、4所示,其为料斗2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该种实施方式下料斗2为单独设置,不配合传统的注塑机,塑件可通过例如机械手的方式从外部添加到料斗2之中,两侧侧壁合拢后,通过在真空腔室3外控制驱动气缸324来翻转料斗2,令塑件倒入通气浇注流道110;该种实施方式下可以大大缩小真空腔室3的体积,有利于对整体装置的成本控制和减小空间的占用;其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快速的操作流程,避免塑件在料斗2中的温度流失。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右侧壁33上固定安装有放置架333,放置架333上具有一放置槽334,放置槽334的槽底向下贯通形成若干第一通孔335,放置槽334的尺寸与下模具12相适配而用于下模具12的放置,若干第一通孔335穿设紧固件并定位于下模具12上进行下模具12的安装固定。
如图1、2、3、4所示,放置架333上放置槽334的设置良好的容纳下模具12,对其进行良好的限位,通过进一步若干第一通孔335配合紧固件的设置,有利于在辅以超声波振荡器4的情况下,保持下模具12牢固的安装在放置架333上,不会产生结构偏移,保证浇注质量;紧固件可优选为螺栓等螺纹锁定零件,其旋合在下模具12的螺纹孔中,可快速的进行拆装更换,有利于不同规格的模具进行更换使用。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锁定机构5包括固定设置于上模具11上的竖直套杆51和滑移设置于下模具12上的水平套杆52,竖直套杆51上设置有供水平套杆52穿设的锁定孔53,水平套杆52连接有平移气缸54,平移气缸54在工作时带动水平套杆52平移,当水平套杆52插入锁定孔53时与竖直套杆51完成锁定。
如图8、10所示,在使用超声波振荡器4的情况下,通过锁定机构5来保证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的结构牢固稳定,在上模具11放置在下模具12上对位之后,竖直套杆51上的锁定孔53会对准水平套杆52,此时驱动平移气缸54令水平套杆52伸出后,水平套杆52插入锁定孔53,完成牢固的机械锁定,可以保证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结构稳定,腔室不会因超声波振荡器4的振动发生体积变化,从而保证产品质量;该锁定机构5可在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的四边各设置一组,达到锁定效果。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真空腔室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控制面板0,控制面板0与真空腔室3内的机构进行信号连接,进而进行启停控制。
如图1、2、3、4所示,在真空腔室3封闭之后,可通过外侧壁上设置的控制面板0,与真空腔室3内的各需操作的机构进行信号连接,从而实现在无接触的情况下对真空腔室3内的机构进行操作,完成浇注的整个工序。该控制面板0结合控制系统可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PLC控制系统,实现人工对控制面板0的操作从而完成工序,或者是依靠预先定好的程序完成整个工序。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内均设置有若干个水平贯通的冷却水道6,冷却水道6用于涌入液体以冷却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若干个冷却水道6分别位于上电磁感应线圈112与上模腔111之间和下电磁感应线圈122与下模腔121之间。
如图8、9所示,注塑完成后,可开放真空腔室3,通过外接冷却水,从冷却水道6循环流过,加快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冷却的速度,节约加工时间进而提高加工效率。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上模具11包括上模仁座113和上模仁衬块114,上模仁座113远离上模腔111的一侧设置有上安装槽115,上安装槽115包括位于上模腔111正上方的主槽1151和延伸至上模腔111侧边的副槽1152,上电磁感应线圈112设置于主槽1151的槽底,超声波振荡器4设置于副槽1152中,超声波振荡器4的上方设置一块弹性缓冲垫41,上模仁衬块114通过紧固件填充于上安装槽115中,对上电磁感应线圈112和超声波振荡器4进行限位;下模具12包括下模仁座123和下模仁衬块124,下模仁座123远离下模腔121的一侧设置有下安装槽125,下电磁感应线圈122设置于下安装槽125的槽底,下模仁衬块124通过紧固件填充于下安装槽125中,对下电磁感应线圈122进行限位。
如图8、9所示,上安装槽115被分设为主槽1151和副槽1152,副槽1152从上模腔111侧边延伸,从而令超声波振荡器4更加靠近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的贴合面,从而更好的对塑件和铝合金的结合面进行直接振荡,提高塑件进入铝合金表面微观孔洞的效率和总量;超声波振荡器4上增设弹性缓冲垫41,对上部的上模仁衬块114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避免结构的硬冲击影响到主槽1151中的上电磁感应线圈112的正常使用以及使用寿命;上模仁衬块114在上安装槽115中将上电磁感应线圈112和超声波振荡器4良好的限位,然后通过紧固件安装固定,保证了结构稳定以及两者的正常使用。下模仁衬块124在下安装槽125中将下电磁感应线圈122良好的限位,然后通过紧固件安装固定,保证了结构稳定以及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待粘接铝合金和塑件的模具组件(1)和用于承载塑件的料斗(2),所述模具组件(1)包括呈上下设置相互配合的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所述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上相对应的分别设置用于容纳塑件的上模腔(111)和用于容纳铝合金的下模腔(121),所述上模腔(111)上部向外贯通有通气浇注流道(110),所述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中分别设置有用于通电加热的上电磁感应线圈(112)和下电磁感应线圈(1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真空腔室(3)和超声波振荡器(4),所述超声波振荡器(4)设置于上模具(11)中并靠近上模腔(111)设置,所述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的周边设置有相互配合锁定的锁定机构(5),所述真空腔室(3)包括环形固定壁(31)和设置于环形固定壁(31)两侧的可活动的左侧壁(32)、右侧壁(33),所述料斗(2)设置于左侧壁(32)上,所述模具组件(1)设置于右侧壁(33)上,当左侧壁(32)、右侧壁(33)相对环形固定壁(31)合拢时围成封闭的腔室,且料斗(2)位置与通气浇注流道(110)上下对应,所述真空腔室(3)的侧壁上设置用于抽气的阀口(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环形固定壁(31)处设置有左滑轨(311)和右滑轨(312),所述左滑轨(311)与左侧壁(32)上的左滑座(321)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左滑座(321)连接左驱动机构(322),并由左驱动机构(322)在工作时带动左侧壁(32)进行平移;所述右滑轨(312)与右侧壁(33)上的右滑座(331)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右滑座(331)连接右驱动机构(332),并由右驱动机构(332)在工作时带动右侧壁(33)进行平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固定壁(31)的两侧周边边缘设置有向内倾斜的第一倒角壁(301),所述左侧壁(32)和右侧壁(33)两者与环形固定壁(31)相配合的周边边缘设置有向内倾斜的第二倒角壁(302),所述第一倒角壁(301)或第二倒角壁(302)上设置有橡胶密封条(303),所述橡胶密封条(303)从内到外厚度逐渐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壁(32)上固定安装有布置架(323),所述布置架(323)上设置注塑机(21),所述注塑机(21)向上延伸形成支架(22),所述支架(22)的上方设置料斗(2),所述支架(22)为在外周布置的多根柱状结构,其在中部形成供模具组件(1)容置的空间(23),所述注塑机(21)在反馈信号至料斗(2)时控制料斗(2)进行落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壁(32)上固定安装有布置架(323),所述布置架(323)上可旋转的设置料斗(2),所述布置架(323)上还设置有一驱动气缸(324),所述驱动气缸(324)的气缸轴连接料斗(2),并在工作时驱动料斗(2)翻转进行倒料。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壁(33)上固定安装有放置架(333),所述放置架(333)上具有一放置槽(334),所述放置槽(334)的槽底向下贯通形成若干第一通孔(335),所述放置槽(334)的尺寸与下模具(12)相适配而用于下模具(12)的放置,若干所述第一通孔(335)穿设紧固件并定位于下模具(12)上进行下模具(12)的安装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5)包括固定设置于上模具(11)上的竖直套杆(51)和滑移设置于下模具(12)上的水平套杆(52),所述竖直套杆(51)上设置有供水平套杆(52)穿设的锁定孔(53),所述水平套杆(52)连接有平移气缸(54),所述平移气缸(54)在工作时带动水平套杆(52)平移,当水平套杆(52)插入锁定孔(53)时与竖直套杆(51)完成锁定。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腔室(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控制面板(0),所述控制面板(0)与真空腔室(3)内的机构进行信号连接,进而进行启停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内均设置有若干个水平贯通的冷却水道(6),所述冷却水道(6)用于涌入液体以冷却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若干个冷却水道(6)分别位于上电磁感应线圈(112)与上模腔(111)之间和下电磁感应线圈(122)与下模腔(12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1)包括上模仁座(113)和上模仁衬块(114),所述上模仁座(113)远离上模腔(111)的一侧设置有上安装槽(115),所述上安装槽(115)包括位于上模腔(111)正上方的主槽(1151)和延伸至上模腔(111)侧边的副槽(1152),所述上电磁感应线圈(112)设置于主槽(1151)的槽底,所述超声波振荡器(4)设置于副槽(1152)中,所述超声波振荡器(4)的上方设置一块弹性缓冲垫(41),所述上模仁衬块(114)通过紧固件填充于上安装槽(115)中,对上电磁感应线圈(112)和超声波振荡器(4)进行限位;所述下模具(12)包括下模仁座(123)和下模仁衬块(124),所述下模仁座(123)远离下模腔(121)的一侧设置有下安装槽(125),所述下电磁感应线圈(122)设置于下安装槽(125)的槽底,所述下模仁衬块(124)通过紧固件填充于下安装槽(125)中,对下电磁感应线圈(122)进行限位。
CN202110393399.4A 2021-04-07 2021-04-07 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 Pending CN1129368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3399.4A CN112936893A (zh) 2021-04-07 2021-04-07 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3399.4A CN112936893A (zh) 2021-04-07 2021-04-07 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36893A true CN112936893A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32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93399.4A Pending CN112936893A (zh) 2021-04-07 2021-04-07 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3689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2110A1 (en) * 2001-09-28 2003-04-03 Urlaub Kevin J. Combination ultrasonic weld horn/vacuum pickup device
CN102601936A (zh) * 2012-03-01 2012-07-25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超声振动与抽真空集成的微注塑模具及成型方法
CN105946177A (zh) * 2016-06-30 2016-09-21 无锡雄伟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波汽车装饰条成型模具
CN108568469A (zh) * 2017-03-08 2018-09-25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锥齿轮的冷挤压方法
CN110480928A (zh) * 2019-08-06 2019-11-22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铝合金-pp注塑粘接装置及工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2110A1 (en) * 2001-09-28 2003-04-03 Urlaub Kevin J. Combination ultrasonic weld horn/vacuum pickup device
CN102601936A (zh) * 2012-03-01 2012-07-25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超声振动与抽真空集成的微注塑模具及成型方法
CN105946177A (zh) * 2016-06-30 2016-09-21 无锡雄伟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波汽车装饰条成型模具
CN108568469A (zh) * 2017-03-08 2018-09-25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锥齿轮的冷挤压方法
CN110480928A (zh) * 2019-08-06 2019-11-22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铝合金-pp注塑粘接装置及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真著: "《工业设计模型制作》", 31 January 2009,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73287A (zh) 用于包装印刷的密封垫片双工位成型装置
CN112936893A (zh) 铝合金与塑件注塑粘接成型装置
CN214447976U (zh) 一种直排式橡胶制品注射成型机
CN219926717U (zh) 一种便于调整的多工位控温注塑机
KR101535898B1 (ko) 상하작동형 자동가압겔화 성형기
CN208600671U (zh) 一种便于对制品进行快速后处理的汽车配件铸造模具
CN215090548U (zh) 一种粘土砂造型机退型辅助装置
CN215845535U (zh) 一种复杂型腔不锈钢铸件用模具
CN213500424U (zh) 蒸汽发泡装置
CN113997486A (zh) 一种多混合头的层压机开式浇注装置
CN208558088U (zh) 一种全自动真空双色一次发泡成型机
CN110027167A (zh) 一种家电开关注塑模具
CN112848138A (zh) 一种模具加工用双导轨导向缓冲注塑装置
CN218139565U (zh) 一种注塑机用注塑模具
CN218700775U (zh) 一种内注连帮注射机增高型模边框的防涨翻结构
CN108688042A (zh) 一种全自动真空双色一次发泡成型机
CN216267148U (zh) 一种固定洒料杆的层压机开式浇注装置
CN219338444U (zh) 一种橡胶射出成型机的产品顶出装置
CN211492672U (zh) 一种橡胶支撑座产品的气动脱模装置
CN218785751U (zh) 一种内注连帮制鞋机容模空间调节结构
CN211843003U (zh) 一种高密度汽车方向盘加工模具
CN213496437U (zh) 一种金属制品制造用浇铸装置
CN216635243U (zh) 一种前胶垫组件硫化模具
CN220198378U (zh) 一种海绵成型发泡模具
CN214820619U (zh) 一种模具生产用高效注塑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