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30494A - 渐进屈光力镜片及其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渐进屈光力镜片及其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30494A CN112930494A CN201980060283.XA CN201980060283A CN112930494A CN 112930494 A CN112930494 A CN 112930494A CN 201980060283 A CN201980060283 A CN 201980060283A CN 112930494 A CN112930494 A CN 1129304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 astigmatism
- progressive
- transmission
- le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4—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4—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 G02C7/027—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considering wearer's paramet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 G02C7/061—Spectacle lenses with progressively varying focal power
- G02C7/063—Shape of the progressive surface
- G02C7/065—Properties on the principal lin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 G02C7/061—Spectacle lenses with progressively varying focal power
- G02C7/063—Shape of the progressive surface
- G02C7/066—Shape, location or size of the viewing zon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 G02C7/061—Spectacle lenses with progressively varying focal power
- G02C7/063—Shape of the progressive surfac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及其相关技术,该渐进屈光力镜片具有:近用部,用于观察近处距离;远用部,用于观察比近处距离远的距离;以及中间部,设置在近用部与远用部之间并且具有渐进屈光功能,其中,对远用部、近用部以及中间部中的近用部和中间部附加透射像散,在附加透射像散的近用部和中间部中包括:在减去用于校正散光的屈光力之后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的量大于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的量的部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渐进屈光力镜片及其设计方法。另外,作为优先权的基础的日本申请日本特愿2018-185993、日本特愿2018-186038、日本特愿2019-48645、日本特愿2019-48646、日本特愿2019-48647、日本特愿2019-93367的记载内容全部都可以在本说明书中作为参考。
背景技术
图1A是示出渐进屈光力镜片的概略结构的图。
如图1A的左侧的图所示,渐进屈光力镜片具有以下部分作为区域:远用部,所述远用部是设置在镜片的图中上侧部分的、具有用于观察远处的物体的屈光力的部分,即,具有在远视中使用的屈光力的部分;近用部,所述近用部是设置在镜片的图中下侧部分的、具有用于观察近处的物体的屈光力的部分,即,具有在近视中使用的屈光力的部分;以及中间部,所述中间部被设置在远用部与近用部之间,并且该渐进屈光力镜片是屈光力在远用部与近用部之间逐渐变化的镜片。
将屈光力逐渐变化的区域称为渐进带。渐进带长被定义为屈光力的变化开始的渐进开始点与结束的渐进结束点之间的距离。
远用部是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上述渐进开始点以及其上方的区域。近用部一般是包括渐进结束点及其下方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区域。中间部是远用部与近用部之间的区域,并且是屈光力渐进地发生变化的区域。
图1A的右侧的图是表示沿子午线的屈光力的变化的图。在远用部中,屈光力是大致固定的。在近用部中,为了观察近距离物体,屈光力是大致固定的。在中间部中,屈光力是逐渐变化的。将观察远处的物体的屈光力与观察近处的物体的屈光力之差称为加入度数ADD(D)。
图1B是示出透射平均屈光力MP的分布和透射像散AS的分布的一例的图。另外,图1B的左侧的分布(即透射平均屈光力MP的分布)与图3A所示的分布相同。另外,图1B的右侧的分布(即透射像散AS的分布)与图4A所示的分布相同。
另一方面,为了减少因渐进屈光力镜片引起的固有像散和失真,近年来在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中使用了透射设计的概念。该设计方法是在考虑透过镜片的实际的光线(光线追踪)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方法。在透射设计中,关注的是通过镜片进入眼睛的光所产生的像散和屈光力分布。该透射设计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
根据专利文献1的[权利要求1],专利文献1记载的方法如下所述。
在基于预定的处方信息设定眼镜镜片的目标透射度数分布之后,临时设计眼镜镜片并计算暂定透射度数分布。接着,计算目标透射度数分布与暂定透射度数分布之间的差分。然后,基于该差分,计算从基准点延伸到周边的控制线上的各控制点的光学修正量。在连接控制点彼此之间的闭合曲线上定义第一近似曲线。调节各控制点的修正量使得该各控制点位于第一近似曲线上,并且在此基础上定义第二近似曲线。将第二近似曲线表示的光学校正量转换为非球面附加量并附加在修正对象面的各控制线上。然后,使用预定的插值法对该各控制线间的该修正对象面的形状进行插值。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许第57844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是复杂的。因此,期望一种通过更简便的方式来提高眼镜镜片的可视性的方法。
决定眼镜镜片的可视性的要素有多种,但本发明人着眼于扩大在近用部中能够确保预定度数的区域。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同等程度的加入度数和远用度数的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相比通过更简便的方式扩大近用部中的预定度数以上的区域的技术。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发明人们想到了在利用透射设计的同时在选择了中间部和近用部的基础上对这些部位有意地附加透射像散的方法。另外,该中间部包括子午线和/或主注视线。另外,该近用部包括子午线和/或主注视线以及近用部测量基准点N(测量基准点N)。由此,得到了如下见解:与同等程度的加入度数和远用度数的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相比,扩大了近用部中的预定度数(例如近用度数,即,球面度数S(即远用度数+加入度数)的一半)以上的区域的水平宽度。以下,如无特殊记载,“与以往相比”的意思是“与同等程度的加入度数和远用度数的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相比”。
另外,子午线和/或主注视线以及测量基准点N是眼镜佩戴者频繁使视线通过的部位,通常不会对这样的部位(并且是选择中间部和近用部而不选择远用部)附加透射像散。
根据上述见解完成的发明具有如下方式。
本发明的第1方式是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其具有:近用部,用于观察近处距离;远用部,用于观察比近处距离远的距离;以及中间部,设置在近用部与远用部之间并且具有渐进屈光功能,
其中,对远用部、近用部以及中间部中的近用部和中间部附加透射像散,
在附加透射像散的近用部和所述中间部中包括:在减去用于校正散光的屈光力之后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的量大于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的量的部分。
本发明的第2方式是根据第1方式所述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其中,
对近用部和中间部附加的是绝对值大于0且在0.25D以下的透射像散。
本发明的第3方式是根据第1或第2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其中,
在减去用于校正散光的屈光力之后的、远用部的测量基准点F处的透射像散的值的绝对值在0.12D以下。
本发明的第4方式是根据第1至3方式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其中,
从远用部的测量基准点F处的透射像散的值到近用部的测量基准点N处的透射像散的值的变化量Δ[D]的绝对值的量是加入度数ADD[D]的0.07~0.24倍的量。
本发明的第5方式是根据第1至4方式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其中,在附加透射像散的同时,还附加透射屈光力。
本发明的第6方式为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该渐进屈光力镜片具有:近用部,用于观察近处距离;远用部,用于观察比所述近处距离远的距离;以及中间部,设置在所述近用部与所述远用部之间并且具有渐进屈光功能,
其中,对所述远用部、所述近用部以及所述中间部中的所述近用部和所述中间部附加透射像散,并且
在附加透射像散的所述近用部和所述中间部中包括:在减去用于校正散光的屈光力之后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的量大于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的量的部分。
优选的是,在透射平均屈光力分布(纵轴y:镜片垂直方向,横轴x:镜片水平方向,原点是镜片的棱镜参照点)中,在减去用于校正散光的屈光力之后,
区域A的水平宽度为22mm以上,该区域A是透射平均屈光力为近用度数一半以上的区域且y=-14.0mm,并且,
区域B的水平宽度为28mm以上,该区域B是透射平均屈光力为近用度数一半以上的区域且y=-20.0mm。
优选的是,加入度数为1.5~3.0D。
优选的是,在从镜片上方向下方观察时,在开始附加透射像散后,不减少透射像散的附加量。
另外,优选的是,在从镜片上方向下方观察时,至少在从渐进开始点到测量基准点N的范围内(子午线的情况下,直到相交的水平线为止),在开始附加透射像散后,附加量单调增加并且单调增加的附加量不减少或者即使减少也在附加量的10%以下或者0.12D以下。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根据第5方式所述的设计方法的设计步骤,以及
根据设计步骤制造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制造步骤。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组,该镜片组是由多个渐进屈光力镜片构成的,所述渐进屈光力镜片具有:近用部,用于观察近处距离;远用部,用于观察比所述近处距离远的距离;以及中间部,设置在所述近用部与所述远用部之间并且具有渐进屈光功能,
在各渐进屈光力镜片中,对远用部、近用部以及中间部中的近用部和中间部附加透射像散,
在附加透射像散的近用部和中间部中包括:在减去用于校正散光的屈光力之后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的量大于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的量的部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与同等程度的加入度数和远用度数的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相比通过更简便的方式扩大近用部中的预定度数以上的区域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渐进屈光力镜片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1B是示出透射平均屈光力MP的分布和透射像散AS的分布的一例的图。
图2是说明渐进屈光力镜片中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透射的屈光力分布的一例的图。
图3A是示出与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的图。
图3B是示出与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VP)、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HP)、平均屈光力(MP)的子午线方向上的透射的屈光力变化的图。
图3C是示出y=-4.0mm处的与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水平方向上的透射屈光力、垂直方向上的透射屈光力以及它们的平均值(即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变化的概略图。
图3D是示出y=-14.00mm处的与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水平方向上的透射屈光力、垂直方向上的透射屈光力以及它们的平均值(即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变化的概略图。
图4A是示出与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透射像散的分布的图。
图4B是示出与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沿着子午线的透射像散的变化的图。
图4C是示出y=-4.0mm处的与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透射像散的变化的概略图。
图4D是示出y=-14.0mm处的与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透射像散的变化的概略图。
图5A是示出与实施方式对应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的图。
图5B是示出与实施方式对应的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VP)、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HP)、平均屈光力(MP)中的子午线方向的透射的屈光力变化的图。
图5C是示出y=-4.0mm处的与实施方式对应的水平方向上的透射屈光力、垂直方向上的透射屈光力以及它们的平均值(即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变化的概略图。
图5D是示出y=-14.mm处时的与实施方式对应的水平方向上的透射屈光力、垂直方向上的透射屈光力以及它们的平均值(即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变化的概略图。
图6A是示出与实施方式对应的透射像散的分布的图。
图6B是示出与实施方式对应的沿着子午线的透射像散的变化的图。
图6C是示出y=-4.0mm处的与实施方式对应的、水平方向上的透射像散的变化的概略图的图。
图6D是示出y=-14.0mm处的与实施方式对应的、水平方向上的透射像散的变化的概略图的图。
图7A是实施方式中最终得到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图。
图7B是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中的最终得到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图。
图8是示出对设计面上的特定区域赋予透射像散的图案1的图。
图9A是示出与实施方式的图案1对应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的图。
图9B是示出与实施方式的图案1对应的透射像散的分布的图。
图9C是示出与实施方式的图案1对应的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VP)、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HP)以及平均屈光力(MP)中的子午线方向上的透射的屈光力的变化的图。
图9D是示出与实施方式的图案1对应的沿着子午线的透射像散的变化的图。
图10是示出对设计面上的特定区域赋予透射像散的图案2的图。
图11A是示出与实施方式的图案2对应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的图。
图11B是示出与实施方式的图案2对应的透射像散的分布的图。
图11C是示出与实施方式的图案2对应的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VP)、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HP)、平均屈光力(MP)中的子午线方向上的透射的屈光力变化的图。
图11D是示出与实施方式的图案2对应的沿着子午线的透射像散的变化的图。
图12是示出对设计面上的特定区域赋予了透射像散的图案3的图。
图13A是示出与实施方式的图案3对应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的图。
图13B是示出与实施方式的图案3对应的透射像散的分布的图。
图13C是示出与实施方式的图案3对应的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VP)、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HP)、平均屈光力(MP)中的子午线方向上的透射的屈光力变化的图。
图13D是示出与实施方式的图案3对应的沿着子午线的透射像散的变化的图。
图14A是示出在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中,将ADD变更成3.00D时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的图。
图14B是示出在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中将ADD变更成3.00D时的透射像散的分布的图。
图15A是示出在实施方式中,将ADD变更成3.00D且将透射像散的附加量变更成0.375D时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的图。
图15B是示出在实施方式中,将ADD变更成3.00D且将透射像散的附加量变更成0.375D时的透射像散的分布的图。
图16A是示出在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中,将ADD变更成1.00D时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的图。
图16B是示出在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中,将ADD变更成1.00D时的透射像散的分布的图。
图17A是示出在实施方式中,将ADD变更成1.00D且将透射像散的附加量变更成0.125D时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的图。
图17B是示出在实施方式中,将ADD变更成1.00D且将透射像散的附加量变更成0.125D时的透射像散的分布的图。
图18A是示出在实施方式中,将ADD变更成2.00D且将透射像散的附加量变更成0.25D时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的图。
图18B是示出在实施方式中,将ADD变更成2.00D且将透射像散的附加量变更成0.25D时的透射像散的分布的图。
图19A是示出了在实施方式(实线)和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虚线)中,y=-4.0mm处的水平方向上的圆柱轴的动作的图。
图19B是示出了在实施方式(实线)和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虚线)中,y=-14.0mm处的水平方向上的圆柱轴的动作的图。
图20A是为了在视觉上理解与图19A相关联的减少四边形的偏斜失真的效果而示出的图。
图20B是为了在视觉上理解与图19B相关联的减少四边形的偏斜失真的效果而示出的图。
图21A是示出了最终得到的实施方式(实线)和以往的最终得到的渐进屈光力镜片(虚线)中的、y=-4.0mm处的水平方向上的圆柱轴的动作的图。
图21B是示出了最终得到的实施方式(实线)和以往的最终得到的渐进屈光力镜片(虚线)的y=-14.mm处的水平方向上的圆柱轴的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按照以下流程,对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进行说明。
1.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主旨
2.定义
3.透射基本设计
4.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
5.实施方式(垂直方向上的折射量>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
5-1.以往的设计与实施方式之间的目标分布状态的比较
5-2.以往设计与实施方式之间的最终得到的镜片状态下的比较
5-3.透射像散的附加图案
5-3-1.图案1
5-3-2.图案2
5-3-3.图案3
6.变形例(实施方式中的透射像散的附加量和ADD的变化等)
7.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效果
本申请各图的标号和线等的意思是共用的。因此,只对最初出现的标号和线等进行说明,下文中也有省略。
[1.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主旨]
在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及其相关技术之前,对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主旨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创造契机在于,推翻常识,有意地对眼镜佩戴者的视线频繁通过的部位附加透射像散。并且,该部位是中间部和近用部。另外,不对远用部附加该透射像散。更准确地说,至少不对在远用部中存在的拟合点或视点FP上附加透射像散。详细情况在后述的[2.定义]中进行定义。
通过这样进行透射像散的附加,近用部中的预定度数(例如,近用度数即(远用度数+加入度数)的一半)以上的区域的水平宽度比以往扩大。该预定度数可以被设定为(远用度数+加入度数)的一半,也可以被设定在(远用度数+加入度数)的一半的±0.25D的范围内。在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预定度数是(远用度数+加入度数)的一半的情况。以下,也将预定度数称为“近用度数的半值”。
另外,鉴于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据,优选的是采用以下的方式。
近用度数的半值以上的区域的水平宽度的具体例如下所述。
即,在实施方式的理想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中,
在透射平均屈光力分布(纵轴y:镜片垂直方向、横轴x:镜片水平方向、原点为镜片的棱镜参照点)中,减去用于校正散光的屈光力之后,优选的是满足如下两个条件中的任一条件,更优选的是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区域A的水平宽度为22mm以上,该区域A是透射平均屈光力为近用度数的一半以上的区域且y=-14.0mm,以及,
区域B的水平宽度为28mm以上,该区域B是透射平均屈光力为近用度数的一半以上的区域且y=-20.0mm。
优选的是,对近用部和中间部附加的是绝对值大于0且在0.25D以下的透射像散。另外,如基础申请中记载的主观评价的试验结果所示,至少允许0.75D以下的透射像散的附加。
另外,优选的是,在减去用于校正散光的屈光力之后的、远用部的测量基准点F处的透射像散的值的绝对值在0.12D以下。即,由于在远用部中没有附加透射像散,因此透射像散的绝对值较低,并且虽然在中间部和近用部中附加透射像散,但与以往相比扩大了近用部中的预定度数以上的区域。
实施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加入度数ADD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在1.5D~3.0D的范围内。
在渐进屈光力镜片中,无论是面形状还是透射,平均屈光力误差和像散都处于折衷的关系。该关系越偏离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中心越显著。
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重视上述两者中的平均屈光力误差,即为了抑制平均屈光力误差的增加,如上所述那样,设定成包括:在减去用于校正散光的屈光力之后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的量大于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的量的部分。
另外,对于实施方式,准备了3种透射像散的附加图案(后述的图案1、2、3)。另外,在实施方式本身中,在子午线上附加透射像散,并且调整透射像散量,使得在子午线附近处的面形状变得平滑。
在图案1(图8)中,在朝向下方侧扩展的扇形形状的区域内附加透射像散。
在图案2(图10)中,对设计面的大致下半部分附加一定量的透射像散。
在图案3(图12)中,在镜片内设置多个控制点,通过在该控制点处使用样条函数进行曲率的控制来附加透射像散。
另外,针对实施方式,还示出了在应用了附加透射像散的各种图案情况下的结果。
图案1的情况下的实施方式的结果如图9A~图9D所示。
图案2的情况下的实施方式的结果如图11A~图11D所示。
图案3的情况下的实施方式的结果如图13A~图13D所示。
另外,在图案1~3中,在从镜片上方向下方观察时,在开始附加透射像散之后,实质上不会减少透射像散的附加量。即,如图案1(图8)那样使附加量增加到镜片周边,或如图案2(图10)和图案3(图12)那样在增加到预定的附加量后设为固定的附加量。换言之,从镜片上方向下方观察时,在透射像散的附加开始之后,附加量单调增加且单调增加的附加量不减少或即使减少也是附加量的10%以下或0.12D以下。另外,鉴于镜片加工可能使镜片周边的附加量减少,因此优选的是进行如下规定。
“至少在从渐进开始点到测量基准点N的范围内(子午线的情况下,直到相交的水平线为止),在开始附加透射像散之后,附加量单调增加并且单调增加的附加量不减少或者即使减少也在附加量的10%以下或者0.12D以下。”
通过进行透射像散的附加而产生透射屈光力的增加。平均屈光力表示为球面屈光力+散光屈光力/2。例如,在通过增加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来附加透射像散时,在垂直方向上,通过增加上述平均屈光力的公式中的散光屈光力的值来增加平均屈光力。这意味着得到比处方值的加入度数高的值作为加入度数。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附加透射像散的同时还附加透射屈光力(该情况下为负的透射屈光力),从而抵消了伴随透射像散的附加的屈光力的增加,实现了预想的加入度数。透射屈光力的附加量根据屈光力的增加量和预定的加入度数来决定即可。
以下,虽然省略明确记载,但本说明书中记载的透射平均屈光力分布图全部是进行了上述透过屈光力的附加后的图。
作为在附加透射像散的同时还附加透射屈光力的一个具体例,如下所述。预先决定透射像散的附加量。准备预先考虑了伴随该透射像散的附加的屈光力的变化的镜片设计。对于该镜片设计,也可以设定成,通过进行预先决定的透射像散的附加而得到作为目标的加入度数。
其结果是,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所有透射平均屈光力分布图中,即使在附加透射像散之后也能够实现最初设定的加入度数。
另外,在进行了透射像散的附加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中,在近用部的测量基准点N处,由该附加引起的屈光力的变化量引起的、与在镜片袋等上记载的远用度数S+加入度数ADD的值(即近用度数)的偏差的一部分得到了补偿,即可视为进行了透射屈光力的附加。作为一例,将在渐进屈光力镜片中最终不存在该偏差的状态下或者即使存在该偏差,其偏差量在±0.12D的范围内的状态视为进行了透过屈光力的附加。
以下,对一个实施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及其设计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方式对应于基础申请中的实施方式2。首先,为了理解实施方式,对各项目的定义进行说明。
[2.定义]
在本说明书中,作为一般表示镜片的折射的程度的用语,使用屈光力代替所谓的度数、功率。
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明确意思的不同而使用3种“像散”的用语。
首先,第一个是“处方像散”。处方像散与用于修正眼睛的缺陷(眼睛的散光)的处方数据相关,且相当于处方数据的圆柱屈光力。
第二个是“本征像散”。本征像散与因光学镜片的表面形状而产生的像差(像散)相关,且具有与在光学镜片设计中一般使用的术语“像散”相同的含义。在本说明书中,本征像散是指本来因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表面形状(即构成渐进面的非球面成分)而固有必不可少地产生的像散。
第三个是“附加像散”。附加像散是实施方式的主要构成要素,是指在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阶段内,当设定透射的目标的屈光力分布时,与处方像散(用于校正散光的屈光力,即散光度数)独立地被有意图地附加在透射像散的分布上的像散。有时将附加像散的值记为负,这是因为正负会根据轴方向而发生变化,在观察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佩戴状态下的透射像散时,重要的是作为绝对值的值。为了便于说明,在本说明书中也将附加像散称作透射像散的附加。在本说明书中,附加的透射像散是指上述附加像散。
在本说明书中,附加的透射像散是指上述附加像散。该附加像散可通过在渐进屈光力镜片中的物体侧的面和眼球侧的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附加面像散来实现。由此,进行作为渐进屈光力镜片整体的透射像散的附加。
另外,透射屈光力的表述也是指在渐进屈光力镜片中的物体侧的面和眼球侧的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附加了面屈光力之后得到的。
透射像散是在佩戴状态下从渐进屈光力镜片上的预定部位处的最大屈光力减去最小屈光力而得到的值。
本说明书中的“透射像散的附加量”的值表示所附加的透射像散中的最大值。如果是后述的实施方式,则在从镜片上方向下方观察时,在透射像散的附加开始时突然附加最大值(0.50D),另一方面,如果是后述的图案1、2、3,则并非如此。即,透射像散的附加量为0.50D的表述是指:最大值始终为0.50D,并且如图案1、2、3那样,在从附加透射像散的开始部分到达到最大值部分之间允许小于0.50D的附加量。
另外,该最大值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08D,更优选为0.10D。该最大值的上限如[1.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主旨]中所述那样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75D,更优选为0.25D。
“主注视线”是指在渐进屈光力镜片中的用于远视的远用部、用于近视的近用部、以及位于远用部与近用部之间的中间部中,当正面观察物体时,是指视线移动的镜片表面上的轨迹线。
“子午线”是指与连接设置在渐进屈光力镜片上的2个隐形标记的位置的水平线正交,并且通过2个隐形标记的位置的中点的垂直方向上的线。子午线相当于本申请各图所示的分布图的y轴。
眼睛在近视中的视线靠近鼻侧(内侧)。因此,中间部和近用部中的主注视线相对于子午线靠近鼻侧(内侧)。将这样主注视线相对于子午线靠近鼻侧的量称为内靠量。因此,在内靠量为0的情况下,主注视线与子午线一致。在远用部中,主注视线也与子午线一致。
在本说明书中为了使说明容易理解,举出在镜片的设计阶段将内靠量设定为0的例子。在本说明书中,也将镜片的设计阶段称为目标分布状态。另一方面,举出针对经过镜片的设计及制造而得到的镜片而将内靠量设定成大于0的例子。在本说明书中,也将该状态称为最终得到的镜片状态。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例子。
“远用部测量基准点”是对渐进屈光力镜片赋予佩戴者信息的处方数据中记载的球面屈光力和圆柱屈光力的点。球面屈光力是指所谓的球面度数S,圆柱屈光力是指所谓的散光度数C。远用部测量基准点(以下,也简称为测量基准点F,点F)例如位于子午线上,并且是位于从连接2个隐形标记的位置的水平线向远用部一侧分离8.0mm的位置处的点。
“拟合点或视点(FP)”是在佩戴渐进屈光力镜片时朝向正前方时视线通过的位置。一般来说,配置在比测量基准点F靠下方几毫米的位置处。屈光力的变化从该FP向下方发生。将渐进力的变化开始的点称为渐进开始点。在实施方式中,使FP的更下方的几何中心GC与渐进开始点一致,也与棱镜参照点一致。
在[1.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主旨]中叙述的“在远用部中不附加透射像散”是指至少在存在于远用部中的FP上不附加透射像散。由于在远用部的镜片周边区域产生轴外像差,因此有时对镜片周边区域实施非球面校正。因此,不需要带来在远用部整体上不附加透射像散的状态。理想的是,“在远用部中不附加透射像散”是指至少在测量基准点F与FP(理想的是更下方的GC)之间不附加透射像散。
“对中间部和近用部附加透射像散”是指对中间部的至少一部分附加透射像散,并且对近用部的至少一部分附加透射像散。
当用数值定义透射像散的附加状态时,是指值从远用部的测量基准点F(图2中为标号16)处的透射像散的绝对值Δ2增加到中间部或近用部的任意点处的透射像散的绝对值Δ1的状态。
如后述的透射像散的附加的图案1、3所示那样,并非总是需要对通过渐进开始点并且通过几何中心GC的水平线靠下方的整个区域附加透射像散。
另外,当从镜片上方向下方观察时,并非总是需要从FP正下方、渐进开始点正下方、GC正下方或棱镜开始点正下方开始透射像散的附加。只要在渐进开始点与测量基准点N之间开始透射像散的附加即可。也可以是,对中间部中的靠近远用部的部分不附加透射像散,而仅对靠近于近用部的部分附加透射像散。
但是,优选的是,在从开始附加透射像散的部分的下方,在通过中间部和近用部的主注视线(和/或子午线)上附加透射像散。优选的是,至少从渐进开始点到测量基准点N之间的部分到测量基准点N为止的范围内整体上在主注视线上附加透射像散。就子午线而言,优选的是,至少从渐进开始点到测量基准点N之间的部分(例如从GC起半径5mm内,理想的是3mm内)到与测量基准点N相交的水平线为止的子午线整体上附加透射像散。另外,由于FP和渐进开始点通常存在于子午线上(y轴上),因此虽然没有使用水平线,但即使在FP和渐进开始点不存在于子午线上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使用水平线来定义上述“子午线整体”。
“近用部测量基准点”是指对佩戴者信息的处方数据中记载的球面屈光力附加了加入度数ADD的状态的点,也是从镜片上方向下方观察时最先实现球面屈光力+ADD的点。近用部测量基准点(以下,也简称为测量基准点N,点N)也位于子午线上。
另外,在渐进屈光力镜片的镜片袋中记载有佩戴者信息的处方数据。即,如果有镜片袋,则能够确定为基于佩戴者信息的处方数据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物体。并且,渐进屈光力镜片通常与镜片袋配套。因此,附带有镜片袋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也反映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对于镜片袋和渐进屈光力镜片的配套也是同样。
另外,测量基准点F、拟合点或视点FP、测量基准点N的位置可以通过参照镜片制造商发行的重标记图(Remark chart)或集中图(Centration chart)确定。
另外,在以下的图中所示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或透射像散的分布的透射分布中,用光线通过的渐进面的位置来表示光线通过渐进折射镜片的该渐进面的各位置而形成的透射平均屈光力和透射像散。
另外,在透射平均屈光力或透射像散的透射分布中,将与由镜片表面定义的远用部对应的透射分布上的部位表述为“与远用部对应的部分”。为了便于说明,还将“与远用部对应的部分”简单地表述为“远用部”。只要没有特别记载,“远用部”是指上述“与远用部对应的部分”。
另外,远用部只要是用于观察比近处距离远的距离的区域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不是无限远,而是用于观察预定距离(1m左右)的区域。作为具有这样的区域的眼镜镜片,可以举出与中间距离(1m~40cm)乃至近距离(40cm~10cm)的物体距离对应的中到近(intermediate-near)镜片、在该近处距离内对应的近近(near-near)镜片。
在上述任意一种眼镜镜片中,中间部和近用部都包含调整了近用部和中间部的表面形状的像散调整区域(图2所示的区域R)。通过该眼镜镜片透射的光线所形成的透射像散的分布中的中间部和近用部的最大屈光力位置是水平方向上的大致相同位置。即,就坐标而言,中间部和近用部中的最大屈光力位置具有大致相同的x轴值。
“最大屈光力位置”是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和与水平方向正交的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分别为最大屈光力的位置。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和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分别成为最大屈光力的最大屈光力位置大致相同是指:作为允许范围,包括2mm以内分离的情况。
根据后述的实施方式,中间部和近用部中的水平方向上的上述最大屈光力和垂直方向上的上述最大屈光力之间的差与对应于远用部测量基准点的点处的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和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之间的差不同。该差的绝对值优选为0.25D以下。
另外,优选的是,即使在像散调整区域内的与沿着子午线的部位对应的部位,上述最大屈光力之间的差也与对应于远用部测量基准点的点处的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和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之间的差不同。
“在附加透射像散的所述近用部和所述中间部中包括:在减去用于校正散光的屈光力之后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的量大于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的量的部分”是指:在近用部和中间部的附加有透射像散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中,在减去用于校正散光的屈光力之后,处于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的量大于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的量的状态。当然,也可以是,在附加了透射像散的部分中,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的量总是比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的量大的状态。另外,优选的也可以是,在近用部和中间部的至少主注视线(和/或子午线)上(优选的是,至少从渐进开始点到测量基准点N位置),处于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的量大于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的量的状态。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述的y方向是沿着子午线的方向,并且是垂直方向。将佩戴状态下的镜片上方设为+y方向,将镜片下方设为-y方向。x方向是与子午线正交的方向,并且是水平方向。在面对佩戴者观察时,将镜片右方设为+x方向,将镜片左方设为-x方向。
[3.透射基本设计]
以下,对在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透射基本设计中的透射像散的分布进行说明。透射基本设计本身可以采用公知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内容)。
根据垂直方向(y方向)上的正切透射屈光力(T)和水平方向(x方向)上的弧矢透射屈光力(S)之间的差,可以计算透射像散。此时,根据远视时的T和S来计算远视时的透射像散,并且根据近视时的T和S来计算近视时的透射像散。
使用通过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各位置的光线所产生的像散的分量(远视和近视各自的T和S),能够形成平均屈光力MP的分布和像散AS的分布。该分布是透射像散的分布和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
调整镜片表面形状,使得这样的透射像散的分布和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近似于作为目标预先确定的透射像散的分布和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
此时,优选的是,透射像散的分布和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是至少使用角膜-镜片顶点间距离、前倾角以及前角的信息,根据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表面形状计算出的分布。
当计算出与透过的目标分布(像散的分布和平均屈光力的分布)近似的镜片表面形状时,能够通过加工机械制造镜片。
在说明实施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之前,说明与实施方式比较的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
[4.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
图3和图4是说明进行了以往的透射的基本设计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图。图3A~图3D是示出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沿着垂直方向(沿着子午线)以及沿着水平方向的透射平均屈光力(MP)以及像散(VP、HP)的变化的图。另外,纵轴y表示镜片铅直方向,横轴x表示镜片水平方向,原点表示镜片的棱镜参照点。
图4A~图4D是示出透射像散的分布、沿着垂直方向和沿着水平方向的透射平均屈光力以及透射像散的变化的图。
示出透射平均屈光力和透射像散的面是通过镜片的光线所投影的眼睛一侧的假想的远点球面。用语“假想”的意思是表面不是镜片的实际表面。透射平均屈光力和透射像散与(镜片表面的曲率半径的相反意义上的)表面平均屈光力和表面像散屈光力不同,并且是在眼睛一侧出现的平均屈光力和本征像散。
以下,使用图3和图4对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进行说明。
图3A是示出与现有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的图。以下列举在图3A中采用的条件。
·镜片直径:60mm
·内靠量:0.0mm
·S(远用部测量基准点处的球面屈光力):+0.00D
·C(圆柱屈光力):+0.00D
·ADD:2.00D
·渐进带长:18mm
箭头[A]和[B]表示预定的屈光力(例如1.00D)以上的区域的水平宽度。
箭头[A]表示y=-14.0mm的部分,即与近用部的代表部分对应。
箭头[B]表示y=-20.0mm的部分,即与表示近用部的下方部分的代表部分对应。另外,y=-20.0mm在考虑了镜片对框的供给条件时,足以作为确保近用部的下限值。
详情在后文叙述,但箭头“A ”、“B”用于表示与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相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能够确保近用度数的半值以上的区域在水平方向上变宽。
图3B示出与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沿着子午线的透射的屈光力的变化。纵轴表示y方向上的位置[mm],横轴表示值根据加入度数ADD[D]发生变化的平均屈光力[D]。
另外,在图3B中,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VP)的线为点虚线,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HP)的线为虚线,平均屈光力(MP)的线为实线。MP是VP与HP的平均值。
根据图3B所示的MP的线,从y=4.0mm处的渐进开始点到平均屈光力达到加入度数(ADD)2.00D的y=-14.0mm的渐进结束点为止的渐进带长示出为18mm。
渐进开始点与渐进结束点之间的区域对应于中间部。渐进开始点的上方的区域对应于远用部。渐进结束点的下方的区域对应于近用部。
图3C和图3D是示出y=-4.0mm、y=-14.0mm处的与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水平方向上的透射屈光力、垂直方向上的透射屈光力以及作为它们的平均值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变化的概略图的图。纵轴表示屈光力[D],横轴表示x方向(水平方向)的位置[mm]。作为中间部的代表值设定y=-4.0mm,作为近用部的代表值设定y=-14.0mm。
图3B~图3D示出了沿着子午线几乎没有透射像散。至少不附加透射像散。这是与后述的实施方式(即对中间部和近用部附加透射像散的方式)明显不同的点。
图4A是示出在图3A中采用的条件下的与现有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透射像散的分布的图。以下,只要没有明确记载,与透射屈光力分布对应的透射像散分布是在透射屈光力分布中采用的条件下的分布。
区域[a]被用作清晰的视野范围的指标。清晰的视野范围是佩戴者能够通过渐进屈光力镜片清晰地观察到的视野范围。清晰的视野范围被定义为由透射像散的特定的等高线夹着的非封闭区域。在本例中,表示清晰的视野范围的透射像散的值为0.50D。该值不限于0.50D,例如也可以是0.25D。在指标中使用的透射像散的值优选的是不超过0.50D。
区域a的2个箭头与图3A中所述的透射屈光力分布的相同,y=-14.0mm(近用部的代表部分:区域a1),y=-20mm(表示近用部的下方部分的代表部分:区域a2)。区域a1和区域a2也统称为区域“a”。
由图4A的标号b的被○包围的区域与存在最大的透射像散的区域相对应,区域b的透射像散的值最大。另外,区域“b”是区域“a”的侧方的区域。区域“b”是x坐标的绝对值比区域“a”的x坐标大的区域。另外,区域“b”也是包括最大的透射像散的部分的区域。
图4B是示出与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沿着子午线的透射像散的变化的图。纵轴表示y方向上的位置[mm],横轴表示透射像散(D)。在图4B中示出了沿着子午线的透射像散对应于图3B且实质上为零。
图4C和图4D是示出y=-4.0mm、y=-14.0mm处的与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水平方向上的透射像散的变化的概略图的图。纵轴表示透射像散[D],横轴表示x方向上的位置[mm]。
根据图4C和图4D,沿着子午线的透射像散(x=0.0mm)的值大致为零。这是与后述的实施方式(即在中间部和近用部附加了透射像散后的透射像散分布)明显不同的点。
以下,说明图2所示的渐进折射镜片10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在子午线上附加透射像散。另外,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与在上述(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栏中说明的内容重复的内容的记载。
[5.实施方式(垂直方向上的屈光量>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主旨”一栏中所述的那样,在实施方式中,为了重视平均屈光力误差,即为了抑制平均屈光力误差的增加,设定成包括:在减去用于校正散光的屈光力之后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的量比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的量大的部分。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在中间部和近用部的子午线上附加0.50D的透射像散。
图5和图6是示出图2所示的渐进折射镜片10的一个实施方式,即在透射像散的分布中,对与近用部和中间部对应的部分附加透射像散,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比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小的实施方式的图。
图5A~图5D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的一例以及沿着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透射平均屈光力和透射像散的变化的一例的图。
图6A~图6D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透射像散的分布的一例以及沿着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透射平均屈光力和透射像散的变化的一例的图。
以下,更详细地说明图5和图6。
图5A示出与实施方式对应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在图5A中采用的条件与在上述(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一栏中采用的条件相同,因此省略记载。
图5B示出与实施例对应的沿着子午线的透射的屈光力的变化。纵轴表示y方向上的位置[mm],横轴表示值根据加入度数ADD[D]发生变化的平均屈光力[D]。
在图5B中,平均屈光力(MP)朝向镜片下方上升。其理由如下所述。
在作为渐进结束点的y=-14.0mm处,将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HP)与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VP)之差设置为0.50D。在实施方式中,至少在子午线上,设定成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HP)比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VP)高。具体而言,使从渐进开始点向下方的相对于子午线的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增加0.25D且使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减少0.25D,并且附加透射像散为0.50D。此时,使平均屈光力(MP)向下方增加,并且设定成在测量基准点N处平均屈光力成为S+ADD的值(这里为2.0D)。通过该设定,在中间部和近用部中附加了0.50D的透射像散。
图5C和图5D分别示出了y=-4.0mm和y=-14.0mm处的水平方向上的透射屈光力、垂直方向上的透射屈光力、以及作为它们的平均值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变化的概略图。纵轴表示屈光力[D],横轴表示x方向上的位置[mm]。
在图5C和图5D中,子午线附近即从大约x=-5.0mm~x=5.0mm的范围内,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比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小。另一方面,在上述范围外的区域内,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比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大。
图6A示出与实施方式对应的透射像散的分布。
图6B示出与实施方式对应的沿着子午线的透射像散的变化。纵轴表示y方向上的位置[mm],横轴表示所传递的透射像散(D)。
图6B示出了在中间部和近用部中,有意地沿着子午线附加预定量0.50D的透射像散。与处方数据中包含的处方像散和预定量的附加像散之和相对应的透射的性能参数为0.50D。
图6C和图6D分别示出y=-4.0mm和y=-14.0mm处的透射像散的变化的概略图。纵轴是透射像散[D],横轴是x方向上的位置[mm]。
在图6C和图6D中,沿着子午线附加大约0.50D的透射像散。在设定了近用部的近用部基准点(N)的y=-14.0mm处,透射像散达到0.50D。
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透射像散附加在眼睛一侧形成且对应于近用部和中间部的部分上。并且,在一例中,在与近用部的1点对应的部分中,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比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小。在另一例中,在中间部和近用部的子午线(或主注视线)中,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比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小。换言之,通过以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比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小的方式附加透射像散,从而对眼睛赋予透射像散。
如果是渐进屈光力镜片,则由于屈光力朝向镜片下方增加,因此渐进部分中存在的本征像散具有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的关系。
如上所述那样,通过附加具有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的关系的透射像散,在本征像散上进一步追加了像散。因此,通常,与以往相比,难以获得在近用部中透射像散为0.50D以下的水平宽度的位置处的清晰的视野。另一方面,为了平滑地连接远用部和渐进带,即使在追加了像散之后,也能维持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周边区域的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值。伴随于此,近用部中的屈光力的变化整体变得平稳。相应地,近用度数的半值以上的区域的水平宽度变宽。
其结果是,通过在近用部附加透射像散,可以扩大近用度数的半值以上的区域的水平宽度,因此容易视觉上辨认位于预定的近处距离的物体。
(5-1.以往的设计与实施方式之间的目标分布状态的比较)
[区域A、B的水平宽度]
在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中,对使用以往的透射基本设计(图3A)的以往的设计与实施方式(图5A)进行比较。这些分布在设计最终得到的镜片的实际的表面时是作为基准来处理,并且作为透射平均屈光力的目标分布来使用的。
图3A和图5A示出以往的设计(图3A)与实施方式(图5A)之间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的比较。如果参照2个近用度数的半值以上的区域“A”“B”,则可知实施方式的近用部比以往宽。
实施方式的透射像散的分布中的近用度数的半值以上的区域的宽度(基于图像测量的宽度,以下相同)在y=-14.0mm(A)处为27.10mm,在y=-20.0mm(B)处为34.84mm。
在以往的设计中,在y=-14.0mm(A)处为20.32mm,在y=-20.0mm(B)处为26.61mm。
在以下的表1中,将加入度数为2.00D时的y=-14.0mm(A)的位置和y=-20.0mm(B)的位置处的近用度数的半值以上的区域的宽度结果汇总记载。在表1中还记载了后述的其他结果。
[表1]
ADD=2.00D
单位:mm
观察表1可知,实施方式的近用部比以往有更宽。
[偏斜失真]
在实施方式中,除了能够扩大近用度数的半值以上的区域的水平宽度之外,还能够减少偏斜失真。
图19A和图19B是关于y=-4.0mm和y=-14.0mm处的水平方向上的圆柱轴的动作,对实施方式的一例与以往的设计分别进行比较的图。纵轴表示圆柱轴AX(度),横轴表示x方向上的位置[mm]。
当对以往的设计的虚线(透射像散的附加量为零时)与实施方式的实线进行比较时,在后者的情况下,圆柱轴从倾斜方向变化到垂直方向。例如是45°~90°方向。当圆柱轴进一步接近90°时,难以感觉到偏斜失真。
图20A和图20B是为了在视觉上理解与图19A相关联的减少四边形的偏斜失真的效果而示出的图。这里,四边形表示示出关于矩形形状的知觉上的差异的像。
当对实施方式与以往设计的(x,y)=(-5.0,4.0)处的圆柱轴的值进行比较时,在图19A中,实施方式中在点B处AX=62度,以往的设计中在点A处AX=51度。这意味着通过应用透射像散的附加,圆柱轴向90°方向发生变化。图20B所示的四边形与图20A所示的四边形相比更接近矩形形状。即,AX越接近90度,像的偏斜失真越少。
(5-2.以往设计与实施方式之间的最终得到的镜片状态下的比较)
[区域A、B的水平宽度]
接着,基于作为目标分布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和透射像散的分布,对最终得到的镜片的设计进行说明。而且,在图7A和图7B中示出最终得到的镜片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中的以往设计与实施方式的比较。
另外,作为最终得到的镜片的表面结构,采用双面复合渐进镜片。其他各种条件如下所述。具体的设计内容记载在后述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的一栏中。
·内靠量:2.5mm
·屈光率:1.60
·角膜-镜片顶点间距离(CVD):12.0mm
·从角膜顶点到眼球的旋转中心的距离:13.0mm
·瞳孔间距离(PD):64.0mm
·前倾角:10.0度
·前角(JIS B7281:2003):0.0°
以下,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关于最终得到的镜片的各种条件是相同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种条件。
图7A和图7B是示出实施方式的一例与以往的设计中的最终得到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的比较的图。如果参照两个分布的区域[A][B]可知,即使是最终得到的镜片,实施方式的近用部中的近用度数的半值以上的区域的宽度也比以往例更宽。
根据实施方式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近用度数的半值以上的区域的宽度在y=-14.0mm(A)处为20.32mm,在y=-20.0mm(B)处为20.81mm。
在以往的设计中,在y=-14.0mm(A)处为17.90mm,在y=-20.0mm(B)处为20.32mm。
[偏斜失真]
对于偏斜失真也同样是针对最后得到的镜片的设计进行说明。
图21A和图21B是示出实施方式的一例和以往的设计中的、最终得到的镜片的透射的中间部的圆柱轴的水平方向上的动作的图。实施方式用实线表示,以往的设计用虚线表示。
在图21A和图21B中可知偏斜失真减少。特别是,与以往的设计镜片相比可知,曲线向90°方向移动,偏斜失真降低或变为零。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与加入度数和远用度数相同程度的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相比,能够使近用部中的近用度数的半值以上的区域的水平宽度变宽,而且除此之外还能够减少偏斜失真。这有助于抑制摇摆感和失真。
(5-3.透射像散的附加图案)
进一步,按照图8、图10、图12所示的3个图案,对使这种透射像散不仅沿着子午线和/或主注视线扩大而且在设计面整体上扩大的方法。
(5-3-1.图案1)
图案1是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像散调整区域R(参照图2)相对于水平线HL(参照图2)位于下方一侧,进而朝向下方一侧扩宽的扇形形状的区域的图案。
图8是示出对设计面上的特定的区域赋予透射像散的图案1的图。如图8的右侧的图所示那样,透射像散至少在近用部测量基准点N处能够实现。具体而言,对镜片上的与点N对应的部分赋予0.50D的透射像散。
图8的左侧的图示出直径60mm的设计面。FP是与拟合点或视点对应的点(以下,将该点简称为点FP)。GC表示几何中心。
图8的右图示出沿着子午线的透射像散的变化,其位置与左侧的图相对应。图8所示的右侧图的纵轴表示y方向上的位置(mm),横轴表示透射像散[D]。当y处于正的区域时,不附加透射像散,但当y处于负的区域时,透射像散的附加量继续增加,在点N处达到0.50D,并且继续增加。
像散被赋予由弧e-d-f、线段e-GC以及线段f-GC所包围的扇形区域AS_add。区域“AS_add”是由线段e-GC和线段f-GC所成的角度α控制的。
对镜片的上半部分的区域“AS_0”(由圆弧a-b-c和线段a-c包围的半圆)不赋予透射像散。
存在2个扇形区域[As_int]。一个“As_int”是由圆弧ae、线段a-GC和线段e-GC包围的,另一个“As_int”是由圆弧cf、线段c-GC和线段f-GC包围的。扇形区域“As_int”是对区域“AS_add”和区域“AS_0”进行插值的区域。因此,对该插值的区域的本征像散赋予小于0.50D的像散。
换言之,通过对1个点上的透射像散施加1个制约,能够得到示出对眼睛附加透射像散的区域的圆的扇形。当然,透射像散实际上可以提供给上述区域(或线上)的任意点,因此可以将其赋予多个点。
在图案1中使用的参数是透射像散的量以及对附加像散的区域的范围进行控制的角度α。透射像散的量为0.50D,角度α是30度。角度α的值可以是15°~45°内的任意的角度。
图9A~图9D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条件(HP<VP)下应用图案1的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9A示出在中间部和近用部中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HP)<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VP)时的、与图案1对应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
图9B示出在中间部和近用部中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HP)<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VP)时的、与图案1对应的透射像散的分布的一例的图。
当对以往的设计(图3A)和实施方式(图9A)进行比较时,观察区域“A”“B”可知,图9A所示的近用部中的近用度数的半值以上的区域的水平宽度比以往的设计宽。
实施方式的图案1中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近用度数的半值以上的区域的宽度在y=-14.0mm(A)处为32.90mm,在y=-20.0mm(B)处为44.03mm。
在以往的设计中,在y=-14.0mm(A)处为20.32mm,在y=-20.0mm(B)处为26.61mm。
图9C是示出与图案1对应的、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以及平均屈光力沿着子午线变化的一例的图。根据图9C,至少在近用部中,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比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小。
图9D是示出与图案1对应的、透射像散沿着子午线变化的一例的图。根据图9D,示出了在中间部和近用部中沿着子午线有意地赋予透射像散。
(5-3-2.图案2)
图案2是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像散调整区域R(参照图2)相对于水平线HL(参照图2)位于下方一侧的图案。另外,关于与图案1相同的内容将省略记载。
图10是示出对设计面上的特定的区域赋予透射像散的图案2的图。如图10的右侧的图所示那样,在与1个近用部测量基准点(即点N)对应的部分附加透射像散,其结果是,透射像散被赋予设计面中的大致下半部分。
像散被赋予由圆弧g-d-h和线段g-h包围的区域“AS_add”。在“AS_add”的区域内,附加的透射像散的值为0.50D。透射像散不被赋予镜片的上半部分的区域“AS_0”(由圆弧a-b-c和线段a-c包围而成的半圆)。由点a、点c、点h、点g包围而成的“AS_int”这样的矩形是对区域“AS_add”和区域“AS_0”进行插值的区域。因此,对上述插值的区域的本征像散被赋予小于0.50D的像散。
图11A~图11D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条件(HP<VP)下应用图案2的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11A示出在中间部和近用部中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HP)<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VP)时的、与图案2对应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
图11B示出在中间部和近用部中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HP)<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VP)时的、与图案2对应的透射像散的分布。
当对以往的设计(图3A)与实施方式(图11A)比较时,观察区域“A”“B”可知,图11A所示的近用部中的近用度数的半值以上的区域的水平宽度比以往的设计宽。
图11A所示的透射平均屈光力中的近用度数的半值以上的区域的水平宽度在y=-14.0mm(A)处为27.10mm,在y=-20.0mm(B)处为34.84mm。
在以往的设计中,在y=-14.0mm(A)处为20.32mm,在y=-20.0mm(B)处为26.61mm。
图11C示出与图案2对应的、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以及平均屈光力沿着子午线的变化。根据图11C,至少在近用部中,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比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小。
图11D示出与图案2对应的、沿着子午线的透射像散的变化。根据图11D,示出了在中间部和近用部中沿着子午线有意地赋予透射像散。
(5-3-3.图案3)
图案3是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像散调整区域R(参照图2)在水平线HL(参照图2)的下方一侧,并且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固定宽度的区域的情况。
图12是示出对设计面上的特定的区域赋予透射像散的图案3的图。在图12中,像散以曲率为基础表示,在与1个近用部测量基准点(即点N)对应的部分附加透射像散,其结果是,在特定的区域赋予透射像散。
图12的左侧的图示出直径60mm的设计面。图12的右侧的图示出沿着子午线的透射中的水平的曲率(C-h)和垂直的曲率(C-v)之差的变化,其位置关系与左侧的图相对应。
在图12的右侧的图中,纵轴取y方向上的位置[mm],横轴取曲率的差。在y为正的区域内,曲率C-h与曲率C-v之差大致为零,即不附加透射像散。
像散被赋予由圆弧g-d-r、线段r-s、线段s-p以及线段p-g包围而成的区域“AS_add”。在区域“AS_add”内,透射像散的附加至少在点N处可以实现。例如,在与镜片上的点N对应的部分提供0.50D的透射像散。
在图案3中,通过使用样条函数的曲率的控制来附加透射像散。图12的左图的小圆[cp]是样条函数的控制点。控制点大多被设定在子午线附近。另外,在该图案中,在点a和点c的切线上也配置有控制点。
图13A~图13D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条件(HP<VP)下应用图案3的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13A示出在中间部和近用部中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HP)<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VP)时的、与图案3对应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
图13B示出在中间部和近用部中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HP)<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VP)时的、与图案3对应的透射像散的分布。
当对以往的设计(图3A)与实施方式(图13A)比较时,观察区域“A”“B”可知,图11A所示的近用部中的近用度数的半值以上的区域的水平宽度比以往的设计宽。
图13A所示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中的近用度数的半值以上的区域的水平宽度在y=-14.0mm(A)处为27.58mm,在y=-20.0mm(B)处为34.65mm。
在以往的设计中,在y=-14.0mm(A)处为20.32mm,在y=-20.0mm(B)处为26.61mm。
图13C示出与图案3对应的、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以及平均屈光力沿着子午线的变化。根据图13C,至少在近用部中,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比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小。
图13D示出与图案3对应的、沿着子午线的透射像散的变化。根据图13D,示出了在中间部和近用部中有意图地沿着子午线赋予透射像散。
[6.变形例(实施方式中的透射像散的附加量和ADD的变化等)]
在本项目中,示出了透射像散的附加量和ADD的变化以及相同的ADD与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比较。
图14A是示出在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中将ADD变更为3.00D时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的图。
图14B是示出在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中将ADD变更为3.00D时的透射像散的分布的图。
图15A是示出在实施方式中,将ADD变更成3.00D且将透射像散的附加量变更成0.375D时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的图。
图15B是示出在实施方式中,将ADD变更成3.00D且将透射像散的附加量变更成0.375D时的透射像散的分布的图。
当对图14A与图15A进行比较时,与以往(图14A)相比,实施方式的变化(图15A)是在近用部中近用度数的半值以上的区域在水平方向上扩大。
根据图15A所示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近用度数的半值以上的区域的水平宽度在y=-14.0mm(A)处为22.94mm,在y=-20.0mm(B)处为29.06mm。
在以往的设计中,在y=-14.0mm(A)处为20.88mm,在y=-20.0mm(B)处为26.34mm。
将在y=-14.0mm(A)处的近用度数的半值以上的区域的水平宽度记载在表2中,表2中也包含后述的其他变化。
将在y=-20.0mm(B)处的近用度数的半值以上的区域的水平宽度记载在表3中,表3中也包含后述的其他变化。
[表2]
区域A(y=-14.0mm)
加入度数 | 3.00D | 2.00D | 1.00D |
以往例的A宽度 | 20.88mm | 20.92mm | 20.94mm |
实施方式的A宽度 | 22.94mm | 23.00mm | 23.06mm |
透射像散的附加量 | 0.375D | 0.25D | 0.125D |
[表3]
区域B(y=-20.0mm)
加入度数 | 3.00D | 2.00D | 1.00D |
以往例的B宽度 | 26.34mm | 26.38mm | 26.40mm |
实施方式的B宽度 | 29.06mm | 29.16mm | 29.22mm |
透射像散的附加量 | 0.375D | 0.25D | 0.125D |
图16A是示出在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中,将ADD变更成1.00D时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的图。
图16B是示出在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中,将ADD变更成1.00D时的透射像散的分布的图。
图17A是示出在实施方式中,将ADD变更成1.00D且将透射像散的附加量变更成0.125D时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的图。
图17B是示出在实施方式中,将ADD变更成1.00D且将透射像散的附加量变更成0.125D时的透射像散的分布的图。
当对图16A和图17A进行比较时,与以往(图16A)相比,实施方式的变化(图17A)是在近用部中近用度数的半值以上的区域在水平方向上扩大。
根据图17A所示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近用度数的半值以上的区域的水平宽度在y=-14.0mm(A)为23.06mm,在y=-20.0mm(B)处为29.22mm。
在以往的设计中,在y=-14.0mm(A)处为20.94mm,在y=-20.0mm(B)处为26.40mm。
图18A是示出在实施方式中,将ADD变更成2.00D且将透射像散的附加量变更成0.25D时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的图。
图18B是示出在实施方式中,将ADD变更成2.00D且将透射像散的附加量变更成0.25D时的透射像散的分布的图。
对示出在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中ADD为2.00D时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的图5A和图18A进行比较。其结果是,与以往(图5A)相比,实施方式的变化(图18A)是在近用部中近用度数的半值以上的区域在水平方向上扩大。
根据图18A所示的透射平均屈光力的分布,近用度数的半值以上的区域的水平宽度在y=-14.0mm(A)处为23.00mm,在y=-20.0mm(B)处为29.16mm。
在以往的设计中,在y=-14.0mm(A)处为20.92mm,在y=-20.0mm(B)处为26.38mm。
另外,鉴于与透射像散的分布相关的本申请的各图,优选的是,从远用部的测量基准点F处的透射像散的值到近用部的测量基准点N的透射像散的值的变化量Δ[D]的绝对值是加入度数ADD[D]的0.07倍~0.24倍。上述各变形例均在该范围内。另外,更优选的是,变化量Δ[D]的范围是加入度数ADD[D]的0.10倍~0.20倍的量,特别是优选为0.12倍~0.15倍的量。
对得到上述变化量Δ的见解的经过进行叙述。
本发明人想到了在利用透射设计的同时在从远用部的测量基准点F到近用部的测量基准点N的范围内附加透射像散的方法,并且想到了根据加入度数ADD决定所附加的透射像散的值的方法。
通过该方法,当然在子午线以及测量基准点N处的透射像散增加,但是可以缓和透射像散的急剧的变化。并且,结果是得到以下见解:能够获得变宽的近用度数的半值以上的区域。
如图2记载的那样,变化量Δ是指从远用部的测量基准点F(在图2中为标号16)处的透射像散值Δ2到近用部的测量基准点N处的透射像散的值达到Δ1为止的增减量(=Δ1-Δ2)。另外,也可以将变化量Δ[D]定义为透射像散的最大附加量。
另外,上述变化量Δ[D]的绝对值被设定成加入度数ADD[D]的0.07倍~0.24倍。这样的变化量Δ[D]的设定能够优选地适用于相同商品名(设计系列)的眼镜镜片中。其结果是,在佩戴者再次选择同一眼镜镜片制造者的同一商品名(设计系列)的眼镜镜片并更换变更了加入度数ADD[D]的眼镜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由眼镜镜片的变更引起的模糊、摇摆感、失真的变化的感受。
基于以上的见解,想到了上述变化量Δ的规定。
[7.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即使在将实施方式以及图案1~3中的任意一个进行组合的情况下,与以往相比,能够扩大近用部中的预定度数以上的区域,并且改善感受到模糊、摇摆感、失真这样的缺陷。这是因为,在透射像散的分布中,在中间部和近用部的至少主注视线上,通过将透射像散与向对应于远用部测量基准点的点赋予的圆柱屈光力(例如散光度数)相加的方式调整了近用部和中间部的表面形状。
另外,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优选的是设定成: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和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之间的差与随着在垂直方向前进而减少的部分处的差的变化率彼此不同,并且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和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之间的差与增大的部分处的差的变化率彼此不同。
优选的是,如图2所示,近用部相对于连结2个隐形标记的位置的水平线被设置在下方侧,如图8、图20、图22所示,调整近用部和中间部的表面形状的像散调整区域相对于水平线位于下方一侧。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佩戴者在中间部和近用部中感觉到的佩戴感。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0所示,优选的是,像散调整区域是在水平线的下方一侧并且向下方一侧扩宽的扇形形状的区域。由此,能够提高佩戴者在中间部和近用部中感觉到的佩戴感。
另外,如图12所示,优选的是,像散调整区域包括在水平线的下方一侧的、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宽度的区域。由此,能够提高佩戴者在中间部和近用部中感觉到的佩戴感。
以上,对本发明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及其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及其设计方法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当然也可以进行各种改进和变更。
例如,具有如下步骤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制造方法也可以反映本发明的技术思想:
设计步骤,该设计步骤是到目前为止介绍的设计方法;以及
制造步骤,该制造步骤是基于设计步骤制造渐进屈光力镜片的步骤。
另外,如下渐进屈光力镜片组也可以反映本发明的技术思想:
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组,该镜片组是由多个渐进屈光力镜片构成的,该渐进屈光力镜片具有:
近用部,用于观察近处距离;远用部,用于观察比近处距离远的距离;以及中间部,设置在近用部与远用部之间并且具有渐进屈光功能,
在各渐进屈光力镜片中,对远用部、近用部以及中间部中的近用部和中间部附加透射像散。
对于上述各方式而言,当然也可以应用本说明书中所述的优选示例。
以上的结果是,当对中间部和近用部中赋予透射像散时,可以得到优点。该优点例如是扩大近用部中的预定度数以上的区域的水平宽度以及减少偏斜失真等。
<总结>
以下,对本公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及其设计方法”进行总结。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如下所述。
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其具有:近用部,用于观察近处距离;远用部,用于观察比近处距离远的距离;以及中间部,设置在近用部与远用部之间并且具有渐进屈光功能,
其中,对远用部、近用部以及中间部中近用部和所述中间部附加透射像散,
在附加透射像散的近用部和所述中间部中包括:在减去用于校正散光的屈光力之后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的量大于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的量的部分。
标号说明
MP:平均屈光力;AS:透射像散;VP: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HP: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ADD:加入度数;AX:圆柱轴;Tf:远视的正切透射屈光力(T);Tn:近视的正切透射屈光力(T);Sf:远视的弧矢透射屈光力(S);Sn:近视的弧矢透射屈光力(S);GC:几何中心;F:远用部测量基准点;FP:拟合点;N:近用部测量基准点;AS_0:未赋予透射像散的区域;AS_int:对透射像散的区域和透射像散为零的区域进行插值的区域;AS_add:被赋予透射像散的区域。
Claims (6)
1.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所述渐进屈光力镜片具有:
近用部,其用于观察近处距离;
远用部,其用于观察比所述近处距离远的距离;以及
中间部,其设置在所述近用部与所述远用部之间并且具有渐进屈光功能,
其中,对所述远用部、所述近用部以及所述中间部中的所述近用部和所述中间部附加透射像散,并且
在附加透射像散的所述近用部和所述中间部中包括:在减去用于校正散光的屈光力之后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的量大于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的量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其中,
对所述近用部和所述中间部附加的是绝对值大于0且在0.25D以下的透射像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其中,
在减去用于校正散光的屈光力之后的、所述远用部的测量基准点F处的透射像散的值的绝对值在0.12D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其中,
从所述远用部的测量基准点F处的透射像散的值到所述近用部的测量基准点N处的透射像散的值的变化量Δ[D]的绝对值的量是加入度数ADD[D]的0.07~0.24倍的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其中,
在附加透射像散的同时,还附加透射屈光力。
6.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所述渐进屈光力镜片具有:
近用部,其用于观察近处距离;
远用部,其用于观察比所述近处距离远的距离;以及
中间部,其设置在所述近用部与所述远用部之间并且具有渐进屈光功能,并且
其中,对所述远用部、所述近用部以及所述中间部中的所述近用部和所述中间部附加透射像散,
在附加透射像散的所述近用部和所述中间部中包括:在减去用于校正散光的屈光力之后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的量大于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的量的部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85993 | 2018-09-28 | ||
JP2018-186038 | 2018-09-28 | ||
JP2018-185993 | 2018-09-28 | ||
JP2018186038 | 2018-09-28 | ||
JP2019048647 | 2019-03-15 | ||
JP2019048646 | 2019-03-15 | ||
JP2019-048645 | 2019-03-15 | ||
JP2019-048646 | 2019-03-15 | ||
JP2019-048647 | 2019-03-15 | ||
JP2019048645 | 2019-03-15 | ||
JP2019-093367 | 2019-05-17 | ||
JP2019093367 | 2019-05-17 | ||
PCT/JP2019/038391 WO2020067523A1 (ja) | 2018-09-28 | 2019-09-27 |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設計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30494A true CN112930494A (zh) | 2021-06-08 |
CN112930494B CN112930494B (zh) | 2023-07-28 |
Family
ID=69951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60283.XA Active CN112930494B (zh) | 2018-09-28 | 2019-09-27 | 渐进屈光力镜片及其设计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099260B2 (zh) |
EP (1) | EP3859434A4 (zh) |
JP (1) | JP7175325B2 (zh) |
CN (1) | CN112930494B (zh) |
WO (1) | WO202006752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505995B2 (ja) | 2021-01-27 | 2024-06-25 | ホヤ レンズ タイランド リミテッド | 眼鏡レンズの設計方法、製造方法、及び設計システム |
JP7505996B2 (ja) | 2021-01-27 | 2024-06-25 | ホヤ レンズ タイランド リミテッド | 眼鏡レンズの設計方法、製造方法、及び設計システム |
JP2022187118A (ja) * | 2021-06-07 | 2022-12-19 | ホヤ レンズ タイランド リミテッド | 眼鏡レンズ、および、眼鏡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01993A (ja) * | 2004-01-14 | 2005-07-28 | Pentax Corp |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 |
JP2005201992A (ja) * | 2004-01-14 | 2005-07-28 | Pentax Corp |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 |
JP2006350381A (ja) * | 2003-11-27 | 2006-12-28 | Hoya Corp | 両面非球面型累進屈折力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設計方法 |
CN107003544A (zh) * | 2014-10-10 | 2017-08-01 | 豪雅镜片泰国有限公司 | 渐进屈光力镜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196880B2 (ja) | 1995-09-22 | 2001-08-06 | ホーヤ株式会社 | 累進多焦点レンズ |
JP3759874B2 (ja) | 2000-12-25 | 2006-03-29 | Hoya株式会社 | 累進多焦点レンズ |
KR100689206B1 (ko) | 2002-05-28 | 2007-03-02 | 호야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양면 비구면형 누진 굴절력 렌즈 |
JP4243335B2 (ja) | 2002-10-17 | 2009-03-25 | セイコーオプティカル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 |
ES2328249T3 (es) | 2003-11-27 | 2009-11-11 | Hoya Corporation | Lente para gafas progresivas para ambos lados. |
JP4229118B2 (ja) | 2005-03-09 | 2009-02-2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の設計方法 |
FR2946762B1 (fr) * | 2009-06-10 | 2011-07-15 | Essilor Int | Realisation d'un verre de lunettes progressif personnalise en fonction d'une perception de flou |
KR101400556B1 (ko) * | 2011-02-18 | 2014-05-28 | 황용익 | 양면 비구면형 누진 렌즈 |
JP5872785B2 (ja) | 2011-04-07 | 2016-03-01 | イーエイチエス レンズ フィリピン インク |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の設計方法 |
JP5784418B2 (ja) | 2011-08-30 | 2015-09-24 | Hoya株式会社 | 眼鏡レンズの設計方法、眼鏡レンズの製造方法、及び眼鏡レンズの設計システム |
JP5952541B2 (ja) | 2011-09-30 | 2016-07-13 | イーエイチエス レンズ フィリピン インク | 光学レンズ、光学レンズの設計方法、および光学レンズの製造装置 |
JP5976366B2 (ja) | 2012-04-05 | 2016-08-23 | イーエイチエス レンズ フィリピン インク |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および累進屈折力レンズの設計方法 |
KR101425780B1 (ko) * | 2012-12-21 | 2014-08-01 | 한국기초과학지원연구원 | 임의의 비구면 형상의 표면측정에 의한 비구면방정식의 복원 및 방법 |
JP2018185993A (ja) | 2017-04-26 | 2018-11-22 |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 照明システム、及び照明装置 |
JP7060780B2 (ja) | 2017-04-27 | 2022-04-2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二次電池用正極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6990397B2 (ja) | 2017-09-07 | 2022-01-12 | 株式会社悠心 | 多液充填袋 |
JP6947393B2 (ja) | 2017-09-07 | 2021-10-13 | 株式会社イシダ | 製袋包装機及び製袋包装システム |
JP6990398B2 (ja) | 2017-09-08 | 2022-02-15 | キタノ製作株式会社 | 注出弁付き容器 |
EP3457195A1 (en) * | 2017-09-19 | 2019-03-20 | Hoya Lens Thailand Ltd. | Spectacle lense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JP7167432B2 (ja) | 2017-11-27 | 2022-11-09 | 東レ株式会社 | エレクトレット繊維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2019
- 2019-09-27 WO PCT/JP2019/038391 patent/WO2020067523A1/ja unknown
- 2019-09-27 CN CN201980060283.XA patent/CN112930494B/zh active Active
- 2019-09-27 JP JP2020549490A patent/JP7175325B2/ja active Active
- 2019-09-27 US US17/280,953 patent/US12099260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9-27 EP EP19868059.7A patent/EP3859434A4/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350381A (ja) * | 2003-11-27 | 2006-12-28 | Hoya Corp | 両面非球面型累進屈折力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設計方法 |
JP2005201993A (ja) * | 2004-01-14 | 2005-07-28 | Pentax Corp |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 |
JP2005201992A (ja) * | 2004-01-14 | 2005-07-28 | Pentax Corp |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 |
CN107003544A (zh) * | 2014-10-10 | 2017-08-01 | 豪雅镜片泰国有限公司 | 渐进屈光力镜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20067523A1 (ja) | 2021-08-30 |
US20210341758A1 (en) | 2021-11-04 |
JP7175325B2 (ja) | 2022-11-18 |
WO2020067523A1 (ja) | 2020-04-02 |
CN112930494B (zh) | 2023-07-28 |
EP3859434A1 (en) | 2021-08-04 |
US12099260B2 (en) | 2024-09-24 |
EP3859434A4 (en) | 2022-07-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703444B (zh) | 渐进屈光力镜片及其设计方法 | |
JP3852116B2 (ja) | 累進多焦点レンズ及び眼鏡レンズ | |
CN112930494A (zh) | 渐进屈光力镜片及其设计方法 | |
US8807746B2 (en) | Spectacle lens, spectacle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pectacle lens | |
JP2006350381A (ja) | 両面非球面型累進屈折力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設計方法 | |
JP2010250347A (ja) | 2つの非球面、特にプログレッシブ表面を有するプログレッシブメガネレンズ及びそのメガネレンズを算出する方法 | |
CN111279252A (zh) | 眼镜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 |
US7347546B2 (en) | Individual single-vision spectacle lens | |
EP2518553B1 (en) | Spectacle len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esign apparatus | |
AU2016358589A1 (en) | Method for designing a lens shape and spectacle lens | |
US5506630A (en) | 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ns | |
JP5036946B2 (ja) | わずかな拡大差を有する漸進的な眼鏡レンズ | |
JP7511864B2 (ja) | 単焦点レンズ及びその設計方法 | |
CN112930495B (zh) | 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系统、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和渐进屈光力镜片组 | |
WO2021059886A1 (ja) |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の設計方法、累進屈折力レンズの設計システムおよび累進屈折力レンズ群 | |
US12124114B2 (en) | System of progressive addition lens, design method of progressive addition lens, and progressive addition lens group | |
JP2006350380A (ja) | 両面非球面型累進屈折力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設計方法 | |
CN113467100A (zh) | 一对渐进屈光力镜片及其设计方法 | |
JP2010096853A (ja) |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